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练习_2
河南省开封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开封高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题量:五大题分值: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建筑的“文法”梁思成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
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
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
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
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
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
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
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
《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
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
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
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
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作“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
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
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
四川省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高二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全为选择题,36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114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栈.(zhàn)桥狭隘.(yì)鹰隼.(sǔn)绚.(xuàn)丽烂漫B.谂.(shěn)知浸渍.(zì)镌.(juān)刻悄.(qiǎo)无声息C.剥.(bāo)落栖.(qī)息船坞.(wù)偃仰啸.(xiào)歌D.攒.(cuán) 射粗糙.(zào)椽.(yuán)笔拈(niān)轻怕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身磨砺防患未燃恰如其分B.编辑枯燥陨身不恤稍纵即逝C.辐员通牒桀骜不驯姗姗可爱D.盘踞缺憾其貌不扬举案齐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蜕化..了。
B.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置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C.“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
D.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六方会谈在危机与转机的反复中曲折前进,其根本原因是朝美在战略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并相互较量的结果。
B.现在,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想要公布于众的个人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网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你的个人情况。
C.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老区”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他们希望再造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
D.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广东省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翠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一、本大题3小题,每题3分共9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怂.恿〔sǒng〕克.扣〔kē〕颤.栗〔zhàn〕胴.体(tóng)B. 披靡.〔mǐ〕躯壳.〔qiào〕恁.地〔nèn〕赍.发〔jī〕C. 唾.弃〔tuò〕吮.吸〔shǔn〕模.样〔mó〕甫.定〔fǔ〕D. 搠.倒〔shuò〕央浼.〔miǎn〕玷.辱〔diàn) 撮.合〔cuō〕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这桩丑闻从头一天发生就传遍白鹿原的许多村庄。
白鹿村是丑闻的发源地,早就纷纷扬...扬.了。
B、由于股市低迷,楼市受压,老百姓手里的钱“走投无路〞,不少民众在“说客〞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后,“一边困惑着,一边掏着钱〞,出钱投资了变相传销的公司。
C、这些肖像体裁丰富,风格各异,色彩斑斓,有的是笔墨浓重的油画,有的是一蹴..而就..的速写,有的是笔墨线条都清楚可见的素描。
D、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需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3、以下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同学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B.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C、会计专业的同学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都必需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干上岗。
D、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二、本大题8小题,共30分。
精选四川省成都市2011_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本次考试附有网阅答题卡,请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题。
3、考试结束时,请将网阅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试卷请自行带走。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簇(zú)拥饮(yìn)马扪(mén)参历井症(zhēng)结B.模(mó)样陈抟(tuán) 磨牙吮(shǔn)血心宽体胖(pàng)C.咨嗟(jiē) 宵柝(tuò) 金石可镂(lòu)监(jiàn)生D.嫡(dí)亲炮(páo)烙腈(qǐng)纶咯(gē)吱参(shēn)商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杜撰踌蹰眉尖若蹙宽宏大量B.桌帏歆享以手抚鹰美仑美奂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未雨绸缪D.暮砧锦瑟得鱼忘全迁谪之恨3.下列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创立了想象瑰奇,闳中肆外、构思独特、清新明快、豪放超迈的浪漫主义诗风。
B、就先请段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
C、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D、调解员不胜其烦地找李、王二户谈话,直到圆满解决纠纷为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今天的成人仪式上,面对国旗无论是庄严宣誓,戴上象征责任、奉献的成人帽,还是聆听家长寄语,穿过成人门,都让在场的“90后”激动不已——“这是我们再成人时刻收到的最好礼物”。
B、自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对于利比亚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造成的。
C、物价依然是2011年“两会”代表们关注的民生问题,虽然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但要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还任重道远。
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题与答案)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阅读(5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12分)“国学”断想①“国学热”的兴起,深层次的根源毫无疑问与中国在新世纪全面崛起有关,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闪耀亮相的标志。
换言之,在我们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对话的时候必须有自由的平台和载体,要在传播自己的思想时赢得更多人们的认同,即找到文化的“最大公约数.....”。
这样也可以使对方最大程度地了解我们,减少误解,同时我们也要对西方有所了解,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国学就在此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②但是,“国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它的内涵与外延又该怎么来界定?这始终是个问题。
具体地说,“国学”包含有三个层面:它是一种知识体系。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有一种最起码的亲近感与敬畏心,应自觉成为一名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对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史记》、《汉书》这些内容应该有基本的了解;它是一种思维智慧,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不管中国人有没有正式地把国学当做学问来学习,都是在国学的氛围里成长的、受到其熏陶的。
它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比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
应该说,这些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才是国学最根本的内容。
③“国学”是个好东西,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否定。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学”如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它的软肋,也有它的局限性,说到底,“国学”的不少内涵有的本身就是落后腐朽的。
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国学”依旧昌盛的清代后期,偌大的中国怎么会在“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侵略面前,几无招架之力,留下极其屈辱的历史一页!“国学”中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思想,在号称“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中同样有鲜明的反映。
④有的本来是正面积极的内容,但随着时空变化,时过境迁,渐渐落后于变化了的形势,已无法应对时代的挑战,而成为了历史的惰性与包袱。
另外,以“国学”为主要表现的传统文化理念,在许多情况下是知行割裂的。
宿州市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人教版)2

高二语文参照答案1、B〔“主要合计〞错误。
木构的原因有两个,选项只是其中之一。
〕2、C〔A“现代人〞有误,指“先民〞。
B项,不仅仅是体现了“哲学家〞的观念。
D项,“本质特征〞有误。
〕3、B〔A项,起源关系到人类“虚实的追求〞没有依据,“虚实的追求〞体现在中国建筑的屋顶特征上。
C项,“多项选择用〞有误,文中说中国建筑“完全是木构〞。
D项,木构的原因很多,选项是其中之一种。
〕4、A(B赡:供给,C造诣:去〔的地方〕D畜:存,储存)5、C〔于是,就。
A介词,为了/语气词,呢。
B动词,到/助词,的。
D连词,来/因为,〕6、C〔“为了有隐居之资〞错误〕7、〔1〕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什么地方的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何许、以为,各1分,大意1分〕(2)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
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不久〕就自己辞职回家了。
〔亲、堪、解归,各1分〕(3)年老时志气应更加旺盛,怎么能在白发苍苍是改变心志;境况困难应更加坚定,不能抛弃远大的志向。
〔益、移、穷、坠,各1分〕8、第一句中的“临〞字点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形势,它下临大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
〔2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引发出来的。
〔2分〕9、首联的下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
尾联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分析2分,感慨2分〕10、〔1〕潦水尽而寒潭清〔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审容膝之易安〔4〕无为在歧路〔5〕复得返自然〔6〕则刘病日笃〔7〕舟遥遥以轻飏〔8〕声断衡阳之浦11、当施那夫斯作为普鲁士士兵侵略法国时,遭遇法国游击伏击。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暨阳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卷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季伟校对人:黄伟一、语言文字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笃.实(dŭ)退色.(shǎi)巷.道(xiàng)接踵.而至(zhǒng)B.形骸.(hái)险衅.(xìn)地壳.(kã)令人咋.舌(zã)C.笑靥.(yàn)浩瀚.(hàn)纤.维(xiān) 扺.掌而谈(dǐ)D.菲.薄(fěi)熟稔.(rěn)框.架(kuàng)呼天抢.地(qiā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朋友的一次次欺骗和伤害,让他成了一个轻诺寡信....的人,他变得消沉、保守、自闭,不再信任任何人,甚至不愿与人说话,哪怕自己的亲兄弟。
B.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
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C.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D.西部地区虽说目前各方面的条件要艰苦一些,但那里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定大有可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
B.国家将尝试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和国家级专项保护资金,以充分发挥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
C.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住房销售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包括需求增长快、住宅供应偏紧、土地开发建设成本提高和市场预期等导致的。
D.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但赡养问题绝不仅局限于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更需要的是得到赡养费的给付。
山东省鲁北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山东省鲁北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jìng 伶俜.pīng孝悌.tì纤.细qiānB.百舸.gě遣.散qiǎn 谂.知shěn屏.气bǐngC.矩.形jù遗.施wèi 栖.息qī伫.立zhùD.炫.耀xuàn 侈.谈chī晦朔.shuò褊.小biǎn2. 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沧桑义愤填膺杳无音信B.桎梏撕打至高无上浑身解数C.磐石霓虹殒身不恤精美绝纶D.戳穿羸弱目不遐接岌岌可危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
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
③他做事太,可不能把重要的工作托付给他。
A.感受蜕化轻率 B.感触蜕化轻率C.感触退化草率 D.感受退化草率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财产损..未然失降到最低限度。
C.“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绝大多数出口企..而就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内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表能见度2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练习出题人:柳莉审题人:党向刚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18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语句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自诩节外生枝专横(..h.é.ng..).残羹(..g.ē.ng..).冷炙B.枯躁稍纵即逝刹(..ji..à.n.)...ch..à)..那亲密无间(C.冠冕风和日丽孱(..gu..ā.n.).巾..c.à.n.).弱羽扇纶(D.罪孽礼尚往来脑髓(..su..ǐ.)咄.咄(duō)逼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上有一些人禁不住毒品暴利的诱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制造、贩卖毒品的道路,最终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约束下生活,就会少一分天真,少一分自由。
我愿意过一种挥洒自如....的生活。
我愿我的人生如行云般随意舒卷。
C.材料作文给学生以极大地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自由空间,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仔细研究所给的材料,信马由缰....,任意为文,结果导致作文失误。
D.由于工作负担过重,收入差别过大,一些公司出现了骨干员工跳槽的现象,这对于那些人才力量本部强大的公司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将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包括中国雪灾在内的一系列气候异常事件提醒世人:如果人们还停留于坐而论道的阶段,将饱尝“不预则废”的恶果。
B.在即将到来的下学期,全国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用上了免费教科书,部分科目用书还将循环使用。
C.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故事可是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义的实践、行为、经验等,并对其进行研究、反思,发掘其中的教育思想。
D.中英联合研究小组“证实大熊猫仍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入围“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这表明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的尽头。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关汉卿与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他的作品特色鲜明。
曲词浅显,直率纯朴,充满生气,雅俗共赏。
B.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
他创作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
C.《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的断代史,东汉班固撰写,主要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黄四年(23年)共230年的史事。
D.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诗余或曲子词,宋代广为流行,改称词。
宋词习惯上分为豪放和婉约两派。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
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
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遗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臵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臵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胜张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访C.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收: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相坐:相连治罪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乃遗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C. 数同使相.窥观D.为降虏于.蛮夷嬉戏莫相.忘故燕王欲结于.君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既至匈奴,置币遗(之)单于B.(乃)尽归汉使路充国等C.单于子弟发兵与(缑王与虞常)战D.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为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行动,不仅表现了汉朝节使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第Ⅱ卷(共82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汉亦留之以相当。
(2)见犯乃死,重负国。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6分)①,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②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④遥岑远目,,。
(辛弃疾《水龙吟》)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⑥只和把清浊分辨,?(关汉卿《窦娥冤》)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10分)浣溪沙①(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
②清洛,今安徽洛河。
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
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
④蓼茸:蓼菜的嫩芽。
蒿笋,莴苣笋。
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
12.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整体理解: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餐的情味,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B.词作上片可以这样描述: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蒙蒙,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弥漫,迤逦向前。
C.人物形象分析;词作第一句写风斜雨细,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我两忘,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为隐逸者形象。
D.艺术形象分析: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鲜明,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13.①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3分)②就全词来看,结尾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清欢”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4——17题。
垂钓余秋雨①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
海参崴的主要魁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
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
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
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②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③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
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
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④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
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
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
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⑤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⑥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
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
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