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生物科技教学计划

生物科技教学计划一、教学主题随着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生物科技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制定了一套生物科技教学计划。
本教学计划将围绕“生物科技的应用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教材使用,使学生了解生物科技的原理和方法,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安排1. 生物科技实验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生物科技实验,如基因工程实验、细胞培养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亲手操作仪器,了解生物科技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同时,他们还可以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思维。
2. 学术讲座我们将邀请一些生物科技领域的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
专家将向学生讲解与生物科技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通过这些学术讲座,学生可以了解最前沿的生物科技进展,开拓视野,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实地考察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科技的应用和发展,我们还将组织实地考察活动。
学生将参观生物科技公司、研究机构等,与工作者交流,并参观他们的实验室和生产线。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生物科技的工作环境和实践应用,加深对生物科技的认知。
三、教材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使用一系列生物科技教材。
这些教材既包括课本,也包括相应的辅助教材,如科普读物、实验操作手册等。
教材的选择旨在使学生既能学习生物科技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了解生物科技的实践应用。
除了传统的教材,我们还将引入一些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具。
通过这些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观看生物科技实验的视频、浏览相关的论文和报道,进一步了解生物科技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案例。
四、教学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我们还将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项目研究。
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生物科技项目,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研究和实践。
最后,学生将向全班同学和教师们做项目汇报。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方案时间过得飞速,我们又将学习新的学问,有新的感受,该好好方案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方案头疼,以下是我整理的《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方案1一、专业培育目标本辅修专业培育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育要求本辅修专业的同学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学问、力量和素养:1、把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具有肯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的基础学问。
2、把握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试验技能。
3、具有综合运用所把握的理论学问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的力量。
4、了解与生物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通过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备良好的生物技术专业素养。
三、课程设置本辅修专业设置课程包括:生命科学导论、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技术检测(含仪器分析)、污水处理工程、植物组织及细胞培育、食用菌栽培学。
四、课程简介1、生命科学概论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学问、基本理论、讨论方法及成果应用,从不同侧面反映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融。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基础学问、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与克隆技术、遗传与人类基因组方案、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神经科学、生物钟与生物信息传递、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同学了解和把握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学问,拓展视野,丰富生命科学学问。
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和要求同学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物质代谢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整原理及规律。
(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及翻译。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专业技术专业教学计划3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生物技术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生化制备与分析及微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基础训练,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医药卫生、生物工程、食品化工、环境保护和相关的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工作。
专业主要特色与发展主要方向1.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2.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3.微生物资源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遗传学4.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与生化工程5.生物技术制药6.现代生物技术在开发利用热带、亚热带海洋和陆地生物资源方面的应用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校规校纪,认识和了解中国近代发展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状况,有较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所学专业,有献身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2.通过系统地学习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掌握坚实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有较强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有所长的人才。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比较流利地进行听、说、读、写),英语通过4-6级考试,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
4.对本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必修课程,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好各门选修课。
5.基于本专业的特点,必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操作训练并重,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生产实习任务和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实验及撰写工作。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五、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微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生物技术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一套系统的生物技术实践教学计划。
本计划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生物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基础实验课程- 遗传学实验:基因分离、基因重组、基因表达等。
-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培养、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等。
- 生物化学实验:蛋白质提取、酶活性测定、核酸提取等。
2. 专业实验课程- 分子生物学实验:PCR技术、基因克隆、蛋白质纯化等。
- 生物工程实验: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
- 生物信息学实验:生物序列分析、基因注释、生物信息数据库检索等。
3. 综合实验课程-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以某一实际问题为背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
- 创新实验: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
4. 社会实践- 参观生物技术企业、科研机构,了解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
- 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践教学安排1. 实验课程- 基础实验课程:每学期安排4-6周,每周2-3次实验课。
- 专业实验课程:每学期安排4-6周,每周2-3次实验课。
- 综合实验课程:每学期安排2-4周,每两周1次实验课。
2. 社会实践- 每学期安排1-2次企业参观、科研机构参观活动。
- 每学期安排1-2次科研项目参与机会。
五、实践教学考核1. 实验操作考核: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
2. 实验报告考核:考察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生物教学计划及具体措施范文

生物教学计划及具体措施范文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基本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热爱。
2.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验技能。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1.基础概念与基本知识(1)细胞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2)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的理解。
(3)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物种进化和生态系统演化的认识。
(4)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对不同生物种类和物种关系的认识。
2.实践与探究活动(1)细胞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比较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遗传实验:通过果蝇实验或豌豆杂交实验,让学生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和遗传变异的产生。
(3)生态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和野外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课外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自然科学展览,增强学生对不同生物的观察和认识。
(2)组织学生参与生物科普知识比赛、生物实验设计竞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具体措施1.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图文、声音等方式全面了解生物的相关知识。
2.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生物科学研究。
3.课外活动组织在课程之外,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实地考察、科普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4.个性化差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个性化差异教学方法,如小组协作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生物技术学科的学习计划

生物技术学科的学习计划一、学科介绍生物技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生物学和技术手段解决生物领域的问题,涉及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生物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2. 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3. 具备运用生物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获得相关实验室操作技能,具备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能力;5. 学习掌握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科研动态。
三、学习内容1. 基础课程(1)生物学主要学习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进化等内容,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规律。
(2)生物化学主要学习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代谢途径等内容,了解生物分子的基本特性和代谢过程。
(3)分子生物学主要学习DNA、RNA的结构、功能、复制、转录、翻译等内容,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遗传信息传递的机制。
2. 专业课程(1)生物技术原理与方法主要学习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内容。
(2)生物信息学主要学习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等内容。
(3)生物制药技术主要学习生物制药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常见生物药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新型药物研发等内容。
3. 实践课程(1)实验室技能学习和熟练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实验技术操作方法;(2)科研实训参与科研实验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实践,积累科研经验,提高科研能力;(3)实习实训参与相关企业、研究机构的实习实训,了解生物技术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的情况。
四、学习方法1. 注重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增强基础知识储备。
武汉大学生科院毕业学分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数
总学时
学时类型
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
开课学院
讲
课
习题课
实
验
实践
上机
1
2
3
4
5
6
7
8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010057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
3
54
54
3
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
政管
130018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必
3
54
54
0700756
生命科学与技术进展
2
36
36
2
生
0700178
免疫学
3
54
54
3
生
1300552
免疫学实验
1
36
36
1
生
0700166
生理学
3
54
54
3
生
1300458
微生物技术实验
1.5
54
54
1.5
生
0700187
微生物工程
3
54
54
3
生
0700184
细胞工程
2
36
36
2
生
0700174
生物信息学
不少于11分,学生自由选择修习时间
高等数学E
必
6
108
108
3
3
数
线性代数D
选
2
生物教师工作计划——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科学,培养环保意识

生物教师工作计划——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科学,培养环
保意识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生物教学工作将围绕“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科学,培养环保意识”展开,主要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环保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1.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基础知识、实验操作、环保知识等。
2. 进度安排:按照教学大纲和学校课程计划安排,每周完成一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保证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探究、小组
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评价与反馈
1.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与教材选择
1. 教学资源: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教材选择:选用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生物技术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生化制备与分析及微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基础训练,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医药卫生、生物工程、食品化工、环境保护和相关的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工作。
专业主要特色与发展主要方向1.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2.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3.微生物资源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遗传学4.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与生化工程5.生物技术制药6.现代生物技术在开发利用热带、亚热带海洋和陆地生物资源方面的应用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校规校纪,认识和了解中国近代发展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状况,有较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所学专业,有献身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2.通过系统地学习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掌握坚实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有较强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有所长的人才。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比较流利地进行听、说、读、写),英语通过4-6级考试,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
4.对本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必修课程,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好各门选修课。
5.基于本专业的特点,必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操作训练并重,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生产实习任务和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实验及撰写工作。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课程类别学分数所占比例备注公共必修课42 27.5%公共选修课20 13.1%专业必修课56.5 37%专业选修课34 22.3%152.5(46.5)100%毕业总学分(实践教学学分)课内总学时2700五、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微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六、专业特色课程生化技术原理、发酵工程、信号传导和人类疾病、免疫学、蛋白质与蛋白质组学、药物分子生物学等。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一)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二)附表一: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周学时课程负责人专业必修课无机化学(一)Inorganic Chemistry2 36 1/2无机化学实验(一)Experiments of Inorganic Chemistry1 30 1/4分析化学(一)Analytical Chemistry2 36 1/2分析化学实验(一)Experi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1 30 1/4有机化学(二)Organic Chemistry3 54 4/3有机化学实验(二)Experi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1.5 45 4/4动物学(一)Zoology2 36 2/2徐润林教授/常弘教授动物学实验(二)Experiments of Zoology1.5 54 2/4 白庆笙高工植物学(一)Botany2 36 2/2 廖文波教授植物学实验(二)Experiments of Botany1.5 54 2/3 廖文波教授物理学Physics4 72 4/4 陈敏教授物理学实验Physical Experiment1.5 54 4/3 沈韩副教授生物化学Biochemistry6 108 4-5/3 郑利民教授生物化学实验Experiments on Biochemistry2 72 4-5/2 吴玉萍教授微生物学Microbiology3 54 5/3 邱礼鸿教授微生物学实验Experiments of Microbiology1.5 54 5/3 王伟高级实验师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3 54 7/3 王金发教授细胞生物学实验Experiments of cell biology1.5 54 7/3 何炎明高工生物技术学(含基因工程和动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3 54 8/4陆勇军教授叶克难副教授遗传学Genetics3 54 8/3 贺竹梅教授遗传学实验Experiments of Genetics1.5 54 8/3何炎明高工生产实习(生物技术)Training & Practice2 2周9/2周各老师生物技术综合实验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f Bio-technology3 108 10/4 陆勇军教授毕业论文BS Thesis4 16周11/16周各实验室专业必修课累计56.51263+18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周学时课程负责人专业选修课现代生物技术进展●Progress in Modern Biotechnol-ogy2 36 2/2周世宁教授物理化学(一) ●Physicochemistry2 36 7/2 陈六平副教授物理化学实验(一) ●Physicochemistry Experiment1 30 7/2 陈六平副教授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2 36 7/2张尚宏副教授结构生物学●Structural Biology3 54 8/3 李国富副教授生化技术原理●Principles of Biochemical Tech-nology2 36 8/2 苏应娟副教授蛋白质与蛋白质组学●Protein and Proteomics2 36 7/2 陈尚武教授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3 54 8/3 刘建忠教授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 3 72 7/2+2周文良教授/项辉副教授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3 54 8/3贺雄雷教授/何淼副教授/邓日强副教授酶学与酶工程●Enzymology and Enzyme Engi-neering2 36 7/2 陈尚武教授肿瘤学基础●The Fundamentals of Oncology3 54 7/3庄诗美教授郑利民教授基因组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Genomics2 36 8/2刘秋云副教授艾云灿教授药理学●Phamacology3 54 10/3 许东晖副教授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2 36 4/2何淼副教授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 3 54 8/3 王方海副教授研究型实验(学年论文)●Scientific Experiments2 6/4周各研究实验室注:军训安排在第三学期(第一个短学期)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周学时课程负责人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1微生物技术综合实验◆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nMicrobial Technology2 72 8/3刘玉焕教授曹理想副教授谭红铭讲师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 36 5/2 李方讲师病原微生物学◆Pathogenic Microbiology 2 36 7/2 李方讲师免疫学◆Immunology 2 36 8/2徐安龙教授李迎秋教授现代真菌学◆Modern Mycology 2 36 7/2王伟高级实验师应用微生物遗传学◆Applied Microbial Genetics 2 36 7/2曹理想副教授微生物生理学◆Microbial Physiology2 36 7/2 艾云灿教授病毒学◆Virology 2 36 7/2 刘玉焕教授分子群体遗传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Geneticsof Populations2 36 8/2 苏应娟副教授DNA芯片和基因表达◆DNA chip and Gene Expression2 36 7/2 杨凯副教授生化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 2 36 7/2 张添元讲师专业方向选修课2生化制药理论与应用◆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3 54 8/3 任政华副教授新药研究开发原理与法规概论◆Principles & Legislations for Nov-el Drugs Research & Development2 36 10/2 苏薇薇教授生物技术与药物开发◆Biotechnology and drug discovery 3 54 7/3 吴文言副教授生物工程制药◆Biotechnology & Drug Production 2 36 8/2 刘秋云副教授药物分子生物学◆Pharmaceuticals Molecular Bi-ology3 54 8/6 彭文烈副教授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3 54 8/3 许东晖副教授遗传药理学概论◆Pharmacogenetics 2 36 8/2 张擎副教授天然活性产物的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a-ture Products3 54 8/3 许东晖副教授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周学时课程负责人专业选修课生理学★Physiology 3 54 5/3龙天澄副教授/项辉副教授生理学实验★Experiments of Physiology 1.5 54 5/3龙天澄副教授/项辉副教授生态学(一) ★Ecology 2 36 4/2张润杰教授活性天然产物化学★Chemistry on Bioactive NaturalProducts2 36 8/2 苏薇薇教授组织学与胚胎学★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2.5 54 4/2+1 张利红副教授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 3 54 7/3黄上志教授黄霞讲师植物生理学实验★Experiment of Plant Physiology 1.5 54 7/3张以顺高级实验师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 2 36 7/2 冯冬茹工程师现代生命科学进展(全校公选)★Progress in Life Sciences2 36 1-6/0.5 金建华教授核技术生物学应用Nuclear Techniqu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logy2 36 7/2 钟创光副教授生命起源与进化★The Original and Evolution ofLife2 36 8/2 张尚宏副教授水生生物学★Aquatic Biology 2 36 7/2 徐润林教授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3 54 8/3 栾天罡教授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PaperWriting1 18 4/2 李鸣光教授生命科学史★History of Life Science 2 36 5/2 李鸣光教授基础医学内分泌学★Fundamental Medical Endocri-nology2 36 10/2 张为民教授张利红副教授植物资源学★Plant Resources 2 36 10/2叶创兴教授注:为方便学生选修,本专业的选修课按照课程性质和本专业特点分为公共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部分,该划分仅属指导性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