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_10木聚糖酶研究进展
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及在生产的应用

从而使 木 聚糖降 解为 木寡糖 。 水解 产物 主要 为木 其
二糖 与低 聚木耱 , 有少 量 的 木糖 、 也 阿拉 伯 糖 和 甘
目前 , 产木 聚 糖 酶 的微 生 物 分 布 很广 , 几 十 有
露 糖 。 义上 的木 聚糖 酶是 指能够 降解 木 聚糖或 半 广 纤 维 素 的一 组 酶 的总 称 。 由于 木 聚糖 结 构 的复杂
sr cu e p y io h mi a p o e y f n t n n c a i , p l a in a dp o p cso ya a e tu t r, h s c e c l r p r ,u ci ig me h n s c t o ms a p i t n r s e t f l n s . c o x Ke y WOr s x ln s ;e d a p iain d : ya a e fe ; p l t c o
丙 氨酸 、 氨 酸 、 氨 酸 、 谷 甘 丝氨 酸 和 苏 氨酸 等 ; 糖 ⑥ 类成 分 :真核 微 生物 产 的木 聚糖 酶 通 常 为糖 基 化 酶 。 些糖 类一般 与蛋 白质 共价 连接 或与木 聚糖 酶 这
形成可 解离 复合体 。 基化 是酶对 非 常坏境 保持 稳 糖
定 的一 种手段 。
研究表明 ,添加木 聚糖酶 能降解 饲粮中的木聚糖 、 降 低食 糜 黏 度 、 少微 生 物 的定 植 、 持肠 道 正 常结 减 维 构 , 而提 高机 体对 营养 物质 的利用 率 和表 观代 谢 从  ̄( ME , 得 了 良好 的社 会 效益 和经济 效益 。 文 A )取 本 就 木 聚糖 酶 的研 究 进展 及其 在 生 产 上 的应 用 进 行
n rto a tra,i u t n prdu to fm ̄ n e,h e e r ho ya a e h sbr a o p cs Th ril e iwe lc ls utiin lmae il mm ni a d o c inpe y na c t er s a c n x ln s a o dprs e t. ea tcer ve d moe ue
木聚糖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Ke r s x l n s ; a p i ain;r s a c d a c s ywo d : ya a e pl t c o e erha vn e
木 聚糖 属杂 合多 聚分 子 ,是 存在 于 自然界 中的 丰 和木糖 的一组 酶 的总称 ,主要包 括 内切 B一 ,一木聚 1 4 富再 生 资源 之一 。 由于 糖 的不 同 ( 糖 和 己糖 ) 戊 、键 糖 酶 和 B一木 糖 苷 酶 ; 狭 义 上 的 木 聚 糖 酶 是 指 的类型 不 同 ,以及木 聚糖 中存在 有许 多不 同取代 基 的 B一 ,一内切木 聚糖 酶[ 1 4 7 1 。 木聚糖 酶在 自然 界分 布相 当广泛 ,在海 洋及 陆地 支链 ,木 聚糖 的彻底 降解需 要 多种 酶参与 『 1 ] 。
a d g e te pliain fr g o n n r a x o tt o e r u d.Th e eac d a e n a pl a in o ya s e n pa r fo nd e d n sre r o e r s r h a v nc s o p i to fx lna s i pe , o d a fe idu t s we e c i s mm a z d i hs a il. u i r e n t i r ce t
3 Istt o u r r atr q im n,G nr oii D pr et f I ,B in 00 0 hn ; .ntu f a em s up et eea Lg t eat n o J ie Q t eE l sc m P A e ig10 1 。C ia j 4 C lg f odSi c ,C i gi l r nvrt,B in 0 0 3 hn ) . oeeo o c n e hn A c t a U i s y e i 10 8 ,C i l F e a r u ul ei jg a
木聚糖酶在猪饲料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木聚糖酶在猪饲料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小麦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阿拉伯木聚糖,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粘度。
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作用,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木聚糖酶在猪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
在传统饲料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常占到日粮配方组成的60%左右。
目前养猪生产中出现了玉米等能量饲料的短缺,因而必须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麦类谷物和糠麸。
另外,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国外低价格小麦、大麦产品即将涌入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刺激木聚糖酶的市场需求。
同时,随着我国饲料安全工程的启动和实施,抗生素等产生残留,抗药性和污染环境的饲用添加剂的使用将受到限制,被逐步禁用或淘汰,而饲用酶制剂作为无残留,无抗药性又不污染环境的促生长添加剂,将会得到大力推广使用。
1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谷物籽实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NSP),NSP分为可溶性NSP(SNSP)和不可溶性NSP(INSP),影响动物对养分消化率的NSP主要是SNSP。
小麦、麦麸、米糠中的SNSP主要是木聚糖。
众多研究表明,酶制剂能消除NSP的抗营养作用,主要是NSP酶将NSP降解为小分子,从而改变NSP的抗营养特性。
木聚糖酶是专一降解木聚糖的复合酶,主要是由β-1,4-D-内切木聚糖酶和β-1,4-D-外切木
糖甘酶组成,此外,还有一些脱支链酶。
木聚糖酶破坏木聚糖分子中的共价交联(阿拉伯糖残基取代区)及通过氢键形成的连接区(主链上的非取代区),使木聚糖的水溶性及粘性大大下降,从而降低对肠道的负作用。
1.1降低胃肠道食糜的粘性DeSilva。
F/10及G/11木聚糖酶家族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4月
文 章 编 号 : 0 0—2 4 2 0 ) 2—0 2 10 3 0( 0 8 0 2 3一O 5
F1 / 0及 G 1 / 1木 聚 糖 酶 家 族 密 码 子 偏 好 性 分 析
刘 亮伟 , 天苍 翟 继 张 科 刘 全 军 秦 , , ,
(. 1 河南农 业 大学生命科 学 学院 , 南 郑 州 4 0 0 ; . 南投 资集 团有 限公 司 , 南 郑 州 4 0 0 河 502 2 河 河 5 0 3)
t e f mi h r ce fn ce td “ ”. T ih s a e r u n G/ h a l c a a t ro u l oi e a y he h g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bis d g o p i 11 wa :C U,C C,c g, a c, s U U u u
a c,a g,c c,c u,g c, a c,g u,g c, u c,c g,a c,wi he f miy c r c e o u l oi e “c g a g g g c c u a a a t t a l ha a t r fn ce td h /
.
d”. Th e u te p an d t e p e o n n o v re p e so fh t r g n o s g n y sn h x e rs l x l ie h h n me o fo e - x r s in o e eo e e u e e b u ig t e e -
n o s g n si i o Fr m h rp ci e o oe u a v l to nd t e m ua in e d a e,t e r - e u e e n vt . o t e pes e tv fm l c l re ou in a h tt - n urnc r o h e s h e pa n d t e sr cu a ifr n eo y a a ea d t e r s l fd o o p oen e gne rn x r- u x li e h tu t r ld f e c fx ln s n h e u t o en v r t i n i e i g e pe i e s
木聚糖酶生产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木聚糖酶生产及酶学性质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木聚糖酶是一类能够水解木聚糖及其相关多糖的酶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体内。
由于其在生物质转化、食品加工、饲料工业以及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木聚糖酶的研究与生产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木聚糖酶的生产方法、纯化技术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木聚糖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木聚糖酶的生产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这包括从天然来源中提取木聚糖酶,以及通过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生产木聚糖酶。
在此基础上,还将探讨不同生产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影响木聚糖酶产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关注木聚糖酶的纯化技术。
纯化是获得高质量、高活性木聚糖酶的关键步骤,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纯化方法,如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并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本文将重点研究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这包括木聚糖酶的分子量、最适pH值、最适温度、动力学参数等基本性质,以及酶的稳定性、抑制剂和激活剂等影响因素。
通过对这些酶学性质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木聚糖酶的作用机制和催化性能,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木聚糖酶的生产及酶学性质,为木聚糖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木聚糖酶的生产方法木聚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其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和基因工程法。
其中,微生物发酵法因其产量高、成本低、条件温和且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成为目前木聚糖酶生产的主要方法。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木聚糖酶主要利用能够产生木聚糖酶的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和菌种选育等手段,提高木聚糖酶的产量和活性。
目前,黑曲霉、米曲霉和里氏木霉等真菌是木聚糖酶的主要生产菌种。
在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营养成分对木聚糖酶的产量和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碳源包括木聚糖、葡萄糖、果糖等,氮源则包括蛋白胨、酵母粉、豆饼粉等。
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陈洪洋;蔡俊;林建国;王常高;杜馨【摘要】木聚糖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筛选出产木聚糖酶的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木聚糖酶基因进行异源表达,提高木聚糖酶产量.该文综述了菌株产生的木聚糖酶酶学性质,并对酶学性质进行改善使木聚糖酶更符合应用的条件,同时研究木聚糖酶分离纯化的步骤,来提高木聚糖酶的酶活.文章重点介绍了木聚糖酶的产生菌和木聚糖酶在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并对木聚糖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做了简要地介绍.【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6(035)011【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木聚糖酶;基因工程;酶学性质;分离纯化【作者】陈洪洋;蔡俊;林建国;王常高;杜馨【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4.9木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玉米芯、甘蔗渣、麦麸、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中,由于木聚糖酶能够将木聚糖分解成不同长度的低聚木糖和木糖,该产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通过木聚糖酶将这些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发挥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木聚糖酶的研究也受到充分的重视。
现在木聚糖酶已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饲料和能源等领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木聚糖酶的生产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发酵,对发酵得到的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以便了解该酶的应用范围,使木聚糖酶在工业应用中发挥其巨大的潜能,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各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1木聚糖酶家族的数学建模与分析的开题报告

F/10及G/11木聚糖酶家族的数学建模与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木聚糖酶是一类重要的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中木聚糖,它对于生物质降解和生物质能源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F/10和G/11木聚糖酶家族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代表,它们在木聚糖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木聚糖分子结构的破坏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这两种酶家族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木聚糖降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建模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生物体内复杂的反应过程,通过对F/10和G/11酶家族的数学建模和分析,可以揭示它们在木聚糖降解中的作用机制,对于寻找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具有重要帮助。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F/10和G/11两种木聚糖酶家族的功能、结构和降解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和预测。
具体内容包括:1.调查相关文献,了解F/10和G/11两种木聚糖酶家族的基本结构、功能和降解机制;2.建立F/10和G/11木聚糖酶家族的动力学模型,模拟模型的动力学行为,通过模拟和预测研究木聚糖降解过程中酶的作用特点;3.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酶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于模型行为的影响;4.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提出相关的实验方案,进一步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调研法:查阅相关论文和文献,收集F/10和G/11木聚糖酶家族的结构、功能和降解机制等相关信息;2.数学建模法:建立F/10和G/11木聚糖酶家族的动力学模型,包括酶的反应速率、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等方面,分析酶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特点和反应动力学;3.计算机数值模拟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酶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模型行为的影响,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实验验证法:依据模型预测结果,设计相关实验方案,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木聚糖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木聚糖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阮同琦1赵祥颖2刘建军1,2(1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济南250353)(2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济南250013)摘要木聚糖酶是半纤维素的主要一种,它是由β-D-吡喃型木糖单元通过1-4糖苷相连的直链高聚物。
分解木聚糖的最主要的酶为β-D-1,4内切木聚糖酶。
近十年来,木聚糖酶在饲料、食品、制浆造纸工业中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重点论述了木聚糖的结构、木聚糖酶的特性及其应用。
关键字木聚糖酶木聚糖半纤维素应用A b str act:X y l an is the p r inci p al t y pe of h em i cell u l o se.It is a li n ear p olym er o fβ-D-x ylop yran osyl u nit s l ink edb y β(1-4)gl y co si d i c b ond s.A n enzym at ic co m plex is r espo nsi ble f o r t he h yd r olysi s of xylan,but the m ai n enzym es i n vo l v edare end o-1,4-βxy l an ase andβ-xy l o sidase.R ecentl y,t h ere h as b eenm u chi n du str ial interest i nxy l anan d i ts hy drol y t ic enzym ati c co m p l ex,as a sup plem ent in an i m al f eed,f or the m an uf acture of bread,food and d r inks, tex t il es,bleach i n go f cel lu l o se p ulp,ethano l andx yli to l prod ucti o n.T his rev i ew descri b es so m e p r o pert ies o f xy lan an dxylan ase,as w ell as thei r co m m ercial ap pli cati o ns.K eyw or ds:xyl anase;xyl an;hem i cel l ul ose;paper pul p;ani m al f eed;appl i cat i on木聚糖酶是半纤维素的主要一种,是除纤维素之外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多糖,也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6期2009年11月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Vol.28 No.6Nov. 2009 文章编号:167321689(2009)0620727206 收稿日期:2008202217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7210222000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金项目(B K2007067).作者简介:刘亮伟(19672),男,河南长葛人,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酶学理性改造方面的研究。
Email :llw321@F /10木聚糖酶研究进展刘亮伟1, 杨海玉1, 胡瑜1, 李相前2(1.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2;2.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摘 要:木聚糖酶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纸浆漂白、饲料添加剂、工业乙醇的生产,生物转化等领域。
相对于G/11木聚糖酶,F/10家族在稳定性、耐酸性和耐碱性方面更有优越性,本文综述了该家族木聚糖酶的相关基因,酶分子空间结构及催化机理等基本特性,特别对热稳定性属性及基因工程改造其稳定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为进一步进行酶分子改造和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木聚糖酶;热稳定性;空间结构;基因工程中图分类号:Q 55文献标识码:AA R evie w of F/10X ylanaseL IU Liang 2wei 1, YAN G Hai 2yu 1, HU Yu 1, L I Xiang 2qian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of Henan Agriculatru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China ;2.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450003,China )Abstract :Xylanase is widely used in biotechnology related areas ,such as food p rocessing ,p ulp bio 2bleaching ,animal feed additive ,et hanol production ,bio 2conversion ,and so pared wit h G/11xylanase ,F/10xylanase is more advantageous in t hermostability ,acidic resistance and alkalip hilic ability.This manuscript reviewed t he related genes ,enzyme 3D struct ure ,catalysis mechanism of t his family ,especially about it s t hermo stabilit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which is usef ul for f urt her investigation of property and deeper usage in industries.K ey w ords :F/10xylanase ,t hermo stability ,struct ure ,genetic engineering ,catalysis mechanism 木聚糖酶(EC 3.2.1.8)水解木聚糖的β21,42糖苷键,与自然界中第二大能源物质2半纤维素的降解和五碳糖的循环利用相联系。
现在木聚糖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啤酒酿造、面包烘焙、动物饲料、生物漂白、乙醇生产、生物转化等。
由于环境多样性,造成不同生物来源的木聚糖酶在理化特性,结构,催化模式和底物特异性等方面具有多样性。
已经发现木聚糖酶分布在5,7,8,10,11,43等家族的糖苷水解酶中。
根据催化结构域的氨基酸组成,大部分木聚糖酶属于F/10和G/11木聚糖酶两大家族。
G/11木聚糖酶多为单结构域,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小于30000,产物中寡聚糖含量较多,而单糖成分较少,酶最适温度50~60℃,在空间结构上呈“右手半握状”。
F/10木聚糖酶则含有较多结构域,不仅有催化结构域,还存在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el 2lulo se Binding Domain :CBD ),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大于30000,而催化产物中单糖较多,最适温度60~80℃,在结构上呈现“碗状”结构[1]。
与G/11家族相比,F/10家族木聚糖酶在耐高温、耐酸和耐碱性方面更有优越性。
现在已经开发了一些商品酶,但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酶的热稳定性、底物结合结构域的作用、耐极端状况的特性、酶的催化机理等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开发更加适合工业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新酶。
作者就F/10木聚糖酶的分子生物学属性做一回顾,期望对木聚糖酶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有所裨益。
由于木聚糖酶在工业应用中的广泛性,人们从芽胞杆菌属菌株,木霉属,曲霉属,青霉属,乳杆菌,假丝酵母菌等中得到嗜碱性木聚糖酶。
从里氏木霉,白曲霉,酵母类真菌,青霉属分离到嗜酸性木聚糖酶[2],其中黑曲霉和里氏木霉木聚糖酶研究较为深入[3]。
为了使用和研究酶的稳定性,从嗜热和超嗜热微生物中分离热稳定性的木聚糖酶,热解纤维素果汁杆菌属,海洋红嗜热盐菌,脂肪嗜热芽孢杆菌,嗜热子囊菌,热纤梭菌等。
来源于海栖热袍菌的XynA是已报道的嗜热性最高的酶,最适温度105℃[2]。
已经发现许多F/10木聚糖酶(见Tab1),并且许多木聚糖酶基因在真核、原核生物中得到了成功表达[4],为研究木聚糖酶催化机理及酶分子进化[5]、热稳定性[6-7]、结构模拟提供了方便[8]。
在研究木聚糖酶的基因转录、表达调控时, Blum观察到Clo stridium t hermocellum中编码阿魏酸酯酶的基因与F/10木聚糖酶相邻[9],可能与阿魏酸基团在植物细胞壁中作为结构骨架和提供保护有关,可以避免被微生物降解。
在密码子偏好性方面,F/10木聚糖酶基因的密码子的家族特征以“a”碱基为主;而G/11家族以“g/c”碱基为主[10]。
表1 F/10木聚糖酶基因及结构T ab.1 G enes and structure of F/10xylanase蛋白质序列号来源物种结构域三维结构长度位置P26514S t re ptom yces livi dans Ricin B2type lectin(1)X2ray(12)477extra Q60037T hermotoga maritima CBM2cenC(2)X2ray(3)1059P07986Cell ulomonas f imi CBM2(1)X2ray(5);NMR(2)484P14768Pseudomonas f l uorescens CBM2(1)X2ray(7);NMR(2)611P51584Clost ri di um thermocell um CBM2cenC(2)X2ray(10)1077 P10478Clost ri di um thermocell um CBM6(1)X2ray(3)837 P40944Cal dicell ulosi ruptor sp.CBM2cenC(2)684 P29126R umi nococcus f lavef aciens GH10/GH113954 Q60042T hermotoga nea politana CBM2cenC(2)1055P36917T hermoanaerobacter saccharol yticum CBM2cenC(2);SL H(2)1157P23030Pseudomonas f l uorescens CBM2(1);CBM6(1)592P40942Clost ri di um stercorari um X2ray(1)387P07528B acillus halodurans X2ray(1)396extraP40943B acill us stearothermop hil us X2ray(4)407extraP56588Penicilli um sim plicissim um X2ray(8)302extraQ00177Emericell a ni dulans X2ray(1)327extraP23360T hermoascus aurantiacus X2ray(10)329O60206A garicus bis porus333extraP45703B acill us stearothermop hil us330extraO59859A s pergill us aculeatus327extraP33559A s pergill us kaw achi327extraP07529Cry ptococcus albi dus332extraP29417Penicilli um chrysogenum353extraP23557Cal docell um saccharol y ticum312P26223B ut y rivibrio f ibrisolvens635827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第28卷 续表2蛋白质序列号来源物种结构域三维结构长度位置P49942B acteroi des ovatus 376P23551B ut y rivibrio f ibrisolvens 411P23556Cal docell um saccharol y ticum 342Q12603Dict yoglom us thermophil um352P48789Prevotella ruminicola369Q60041T hermotoga nea politana 346 注:3双功能活性的木聚糖酶,具有GH10和GH11的活性;Location :指木聚糖酶分泌所处位置,extra :胞外酶;()酶结构中所含CBM 的数量或X 2ray 数据的个数;数据来源于Uniprot Release 14.6(去掉片段性序列,包含双功能活性的酶);Accession Num 2ber :木聚糖酶在Swiss 2prot 中的登陆号;Length :指木聚糖酶氨基酸序列中所含氨基酸数目;3D :测定出晶体结构的木聚糖酶。
1 F/10木聚糖酶的多结构域一般来说,F/10木聚糖酶由真菌、细菌和植物产生。
它有较大相对分子质量(>30000),结构复杂,通常由多个结构域组成,包含一个催化结构域(参见Ta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