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2.1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23张PPT)-专业PPT文档

人教版必修一2.1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23张PPT)-专业PPT文档
由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头 上太阳辐射强。同时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弱,所以脚下温度低。
谢谢聆听!
23
紫 外 线
可见光可见光
红 外 线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O3

可 见 光
大气的上界
对 流
CO2 、水汽

1、哪些大气成分 具有吸收作用?
2、大气吸收具 有什么特性?
3、大气直接吸 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很多吗?

北极
阳 光
赤道
南极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在不同纬度是否一样?
大 气

提示:从路程、面积比较单位面积获得能量的多少。 阳 光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大 气 辐大 射气
逆 辐 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探究月球表面热状况
大气上界












地球








月球
学以致用-----解释现象: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 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月球老弟:你光着 身子感觉怎么样?
地球大哥:我难受啊,白天热
到127℃,夜晚冷到-183℃。
探究活动:
大气上界
反射
100
散射 吸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ppt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1)上图中的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同一水 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相反,近地面 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栏 (3)若低空低压,则高空高压;若低空高压,则高空低压。目 链 (4)若等压面凸向高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平面气压 接
高;相反,若等压面凸向低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
平面气压低。
►强化训练 2 .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 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 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
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栏 目 链 接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B)
( 北半球 ) 或左 ( 南半球 ) 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
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2.风向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栏 目 链 接
►强化训练
3.读图,完成(1)~(2)题。
(1) 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 a 地与 b 地的气压 (P)
和气温(T)(D) A.Pa>Pb;Ta>Tb C.Pa<Pb;Ta>Tb B.Pa<Pb;Ta<Tb D.Pa>Pb;Ta<Tb
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
(3)如果夜间多云,人们是否还需制造烟雾来防止作物 冻害?为什么? (4) 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 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
栏 目 链 接
解析:(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一是由 于受冷空气的影响,二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导致气温低,故B选项正确。
栏 目 链 接

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自主学习答案
• 1.两个来源 •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能。 •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主要来源:地面。 • 2.两个过程
名称
具体过程
结果
地面增 大部分A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 温过程 到地面
使地面 增温
• [答案]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是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的很少,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因此地面是近地面大 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课堂探究参考答案
• 重点突破: • (1)穿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b比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c要少,是什
么原因导致的? • 大气削弱了部分太阳辐射。 • (2)图中①为反射,②为散射,③为少量吸收,三者合称为大气的削
•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 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 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巩固练习
• 1、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C )
•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 层厚而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 间大气逆辐射弱
•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A • 4、夏季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温度低,与之有关的是反射作用和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 5、出现雾霾天气,会使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D 增加。( )
B • 6、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大气中( )

人教版必修一2.1大气受热过程(共4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2.1大气受热过程(共47张PPT)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烟雾防冻
Smoke Antifreeze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 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果园铺沙
Orchard sanding
•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 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1、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少.
2、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间有矛盾吗? 为什么?
没有矛盾。
青藏高原大气稀薄,虽然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但是大气对地面辐 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气保温性差。
3、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 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高考真题】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 ,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 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 有了收获。回答问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C)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间间大大气气吸吸收收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太太射射大气吸收大气吸收面面吸吸收收地面地面是是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的直接热源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间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大气吸收少量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大量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二大气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


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反射
散射 0

O3吸收

紫外线


CO2、H2O 吸收红外线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反射 散射
0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宇宙空间
太 阳 辐 射
O3吸收 紫外线
CO2、H2O 吸收红外线
大 气
辐大 射气
吸 大气 收
逆辐 射
大气上界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太 阳 辐 射
地 大气吸收


大气
吸收
地面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大 气





射向地面

1.“太阳暖大地”2.“大地暖大气”3.“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随堂联系:
B •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 • 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A、A B、B C、C D、D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演示(优秀课件)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四种辐 射特点
①太阳辐射 ②地面辐射

2.1.1大气受热过程优秀课件 1

2.1.1大气受热过程优秀课件 1
气压形式相反。
低气压 A热
高气压 C冷
等压面或等压线的判读
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 等压面向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975 hpa

B1

A1
高凸 低凹

C1
990 hpa



B
A
C
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 海陆风
陆风
海风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冷高考:自然界中除了海陆风,还存在哪 些热力环流的形式呢?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冷热不均引起 大气运动
你知道吗?
——深秋季节农民会在地边燃烧很多潮湿 的柴草。这样有什么作用?
——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农业 生产什么因素。原因?
——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出现在太阳高度 最大的正午12点而是在14点。原因是什 么?
——夏天到来,人们会选择到山上去避暑 。这样做有道理吗?
夜晚,由于存在大气逆 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使得夜晚的温度不会太 低,减小了昼夜温差
月球
地球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大 气保温作用差,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多,地面温度很低, 所以容易出现霜冻)
5、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一般规律
1.水平方向上: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是由于同一 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导致的;一般空气是由高压流 向低压
2.近地面一般形成热低压,冷高压。高空相反。 3.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是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 4.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始终高于高空。 5、等压面弯曲规律:“高凸低凹”,近地面与高空

2.2.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共15张PPT)

2.2.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共15张PPT)

>0.76um红外线 >0.4-0.76um可见光
<0.4um紫外线
43% 50% 7%
紫蓝青绿黄橙红
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 射中最强的部分波长最短,反之越长。 由此可见,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相较于太阳来说, 温度较低,属于长波辐射。
能量主要集中 在可见光部分
短波 辐射
探究活动:
说明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
地球上有大气,而月球没有大气。地球和月球表面的辐射过程如图2.10所示
1.观察图2.10,找出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途径? 2.说明上述辐射途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减小昼夜温差
3.说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的多的原因。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2. 2.1大 气的受 热过程 和大气 运动 (共15张PPT)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缺少大 气的保温作用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2. 2.1大 气的受 热过程 和大气 运动 (共15张PPT)
解释现象: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晴朗的夜晚与多云的夜晚相比,气温有无不同,请说明原因。
晴朗的夜晚气温低,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 晴朗的夜晚大气散热快,降温快,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导致昼夜温差 大;多云的夜晚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散热慢,降温慢,温差小。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2. 2.1大 气的受 热过程 和大气 运动 (共15张PPT)
结论:太阳(辐射)是(太阳系)行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2. 2.1大 气的受 热过程 和大气 运动 (共15张PPT)

高中地理课件-012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中地理课件-012大气的受热过程

A 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厚度愈长
B
B大气云层愈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愈强
C大气的透明度愈好,太阳辐射愈弱
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愈少
4、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吸收作用
B、散射作用
C
C、反射作用
D、保温作用
5.同一地区“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D )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1、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辐射
A
C.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
2、下列辐射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B.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D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大气辐射
D.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3、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叙述中,正确的是( )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制造烟雾 二氧化碳量增加 大气逆辐射增强
地面被保温
把热量还给地面
''十雾九晴''
天气晴朗
云量、水汽少
大气逆辐射弱
大气的保温作用差
气温低
下大雾 水汽凝结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温度却不高 地势
地势高,空气稀薄 大气逆辐射弱 保温作用差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吸收作用

2、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 特点: 无选择性
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 晴天低?
云层越厚反射越强
3、散射作用
1、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 2、日出日落时天空呈红色 3、日出前日落后的天空仍是明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0hpa
地 面
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B 冷却
高 度 升 高 , 气 压 减 小
3、B、C两地空气下沉,又会使其近地面、高空 的气压发生什么变化?
高 空
990hpa
低压
高压
低压
1000hpa
1010hpa
地 面
高压 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B 冷却
高 度 升 高 , 气 压 减 小
4、这样,A、B、C三地气压还是一样吗?等压 面还是水平的吗?如果不是,该如何弯曲呢?

课堂练习:选择题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D A 海陆间热力差异 B 太阳风的驱动作用 C 地面高度不同 D 因纬度不同造成的地面热量差异 2.地区间的冷热不均,首先引起大气的是: A
地转偏向力(F偏)
运动的物体会受到地转 偏向力的影响(赤道除外) 方向:垂直运动方向,南 左北右 大小:与纬度有光 影响:风向-北右南左 风速-不改变风速
摩擦力(f)
空气与地面,或与空气之 间的阻力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大小:地面>高空 影响:风向-风斜穿等压线 风速-减小风速
各作用力的情况分析表 方向 大小 影响
B > C > D > A。
测试2
A
B C
C
地;
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B
地进行植树造林。
测题3 思考: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四 川盆地的夜雨量占总雨量的60~70%?
山 风
山顶 → 山谷



热力环流总结
低 高 低


高 C 太阳辐射
归纳:所以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 行。依此形成过程可以推导出风与高空气压场之间 的关系(通常称风压定律): 北半球: 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风压定律
南半 球:
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情况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hPa) 1000 1005
白天吹谷风
谷 风
暖 冷 暖
夜晚吹山风
山 风
冷 暖 冷
测题1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D
A B
a
C
b
垂直 运动,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水平 再形成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区间冷热不均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水平气压 梯度力 (F梯) 1.垂直于等压线 2.高压指向低压 气压梯度
1.垂直运动方向
1.风向 2.风速 风向
地转偏向力 2.南左北右 (F偏) 摩擦力
与运动方向相反
1.纬度
2.风速
( f)
f地面>f高空
1.风向 2.风速
(二):不同部位的风
情况1:只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状态)
(hPa) 1010
作用 参与作用的 形式 大气成分
吸收 臭氧(平流层)
水汽、二氧化碳 (对流层)
波长范围
紫外线 红外线
作用特点
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大部分可
见光可穿透
反射
云层、尘埃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颗粒较大的 尘埃、水滴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各种波长都 可能被散射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向四面八方散 射 ,有选择性 无选择性
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保温作用三个物理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三种辐射: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大气热量最根本来源;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最直接的热源; 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思维过程
大气运动
类型:
风向
1020 1030
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力的大小:与气压梯度(等压线的疏密)成正比
情况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高空)
(hPa)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北半球高空)
与风向始终垂直,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郊区
市区
郊区
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 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 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为了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研究城市上空的风到郊区 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 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 外,避免相互污染。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图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 引起 空气 导致 同一水 促使 空气水平 冷热 垂直 平面气 运动—风 不均 运动 压差异
主要内容
1.三种力的定义: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偏、摩擦力 力的特点:方向,大小、影响 2.风向的3种情况: 先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 后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再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3.风向的判断
3、大气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反射和散射
射 向 宇 宙 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逆 辐 射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 云层稀少,保温作用弱。
世界上最贵的衣服是什么?
是模特身上性感的LV、香奈儿?
或者是总统们劲霸的男装?
(一)热力环流几个常用概念
1、气压:
指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 柱的总质量(单位:hpa百帕) 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P2 P1 A 高空
1000m
1060hpa
1100hpa
500m
地面
2、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 的面叫做等压面。 反映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1006 (hPa)
高 空
990hpa
低压
高压
高压上 凸
低压
等压面
1000hpa
1010hpa
低压下 凹
地 面
高压 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B 冷却
高 度 升 高 , 气 压 减 小
5、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流动?
高 空
990hpa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 度 升 高 , 气 压 减 小
等压面
1000hpa
1010hpa
A住在山上,专业烧炭。B住在山脚,专卖臭 豆腐。可是两个人经常会吵架: A:每天早上都会准时闻到你的脚臭,郁闷! B:切,那是臭豆腐的香味!我才郁闷咧, 每天晚上都会被你的烧炭的浓烟给呛死! A:你真搞笑,我的烟子一般都是往上飘,怎 么会往下飘呢!?
活动探究: 山谷风的形成
——山谷间的热力环流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红外线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 特点: 无选择性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⑴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具有选择性 ⑵颗粒较大的尘埃、水滴 特点:无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海拔升高 气压降低
等压面
1008 (hPa)
1010 (hPa) B A
C
在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等压面是水平的。
3、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 ,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风)
高压
C
低压 B
等高面
地 面
D
A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近地面)
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摩擦力
风向
大气运动的三种模式
理论风向 高空风向 近地面风向

高 F梯 与等压线垂直 F梯+F偏 与等压线平行 F梯+F偏+f 与等压线斜交
如何在实际的等压线图上作出实际风向?
方法:先做理想风向(这种风向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 再做实际风向(斜穿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 个思 向左偏)
散射
为甚么青藏高原地区辐射强 烈,但气温却很低?
2、大气的受热过程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哪里?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地 面 吸 收
大气削弱 (吸收、反 射和散射)
大 气 的 主 要 直 接 热 源 是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生活应用:山地温差
近地面(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5℃)
一 般 风 向 的 确 定
西北

东北
西

西南
东南

地 大 太 区 阳 气 间 辐 造成 的 引起 垂 导致 射 冷 直因 果 的 热 差 运 不 异 动 均 热 力
大 同 气 一 水 促使 水 平 平 运 面 气因 果动 压 风 差 环 流

拓展
风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一):作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