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实际问题与方程(二)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1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二)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1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二)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1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解法:加法方程、减法方程、乘法方程、除法方程。

2.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方程的解法,以及等式的性质。

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理解等式的性质。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解法和等式的性质。

6. 作业:布置教材上的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位置习题_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位置习题_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位置一、单选题1.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为(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ABC一定是()三角形。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等腰2.小伟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6行,用数对(3,6)表示,如果用(x,4)表示小强在教室里的位置,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强的位置一定在第4列B. 小强的位置一定在第4行C. 小强的位置可能在第4列D. 小强的位置不能确定3.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为(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等腰4.如图,若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可以表示为()。

A. (5,1)B. (1,1)C. (7,1)D. (3,3)5.如图,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A. 点AB. 点BC. 点CD. 点D二、判断题6.棋盘上的一粒棋子位于点(4,2),若向右走3格,则棋子位于点(7,2)。

7.小小的位置在第5行,第8列,用对数表示为(5,8).(判断对错)8.某地在图上的位置可用(4,6)表示,如果把这个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其位置为(4,8)。

9.数对(5,5)中,两个5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三、填空题10.刘强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1),表示坐在第4列、第1行的位置;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7),表示坐在第________列、第________行的位置。

11.小军的位置是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小红坐在第5列第1行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12.做课间操时,张红站在第八列第十二个,张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13.盆景园的位置是________?14.小军在教室的座位用数对(3,2)表示,那么他坐在第________列第________行,他左面相邻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他前面相邻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实际问题与方程例2(二)-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实际问题与方程例2(二)-人教新课标

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实际问题与方程例2(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2. 方程的解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和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

2. 新课: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然后,通过一个例子,讲解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方程的练习题,巩固对方程的理解和解法。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来解决,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方程练习题。

2.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方程来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通过例子讲解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补充和说明: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方程概念的理解,提高解方程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其中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找到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4实际问题与方程 人教新版(含解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4实际问题与方程 人教新版(含解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4实际问题与方程一、单选题1.国华超市运来进口水果和国产水果一共735箱,其中进口水果的箱数是国产水果的,进口水果和国产水果各运来多少箱?正确的解答是()A. 进口水果200箱,国产水果500箱B. 进口水果120箱,国产水果450箱C. 进口水果210箱,国产水果525箱D. 进口水果185箱,国产水果400箱2.老师用200元买了8个足球,找回12.8元,平均每个足球(用方程解)()A. 32.4元B. 25元C. 187.2元D. 23.4元3.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A. 65×4+4x=480B. 4x=480﹣65×4C. 65+x=480÷4D. 65+4x=4804.有甲乙两囤大米,乙囤比甲囤少2800千克,甲囤大米重量是乙囤的3倍,甲囤有大米(用方程解)()A. 4200千克B. 420千克C. 4002千克D. 2400千克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甲、乙两地相距945千米,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经过7小时两车相遇,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式是:945÷45=21(千米)21÷7=3(千米)6.判断对错.A、B两地之间相距1800千米,甲、乙两辆卡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列式是:1800÷50=36(小时)1800÷40=45(小时)45+36=81(小时)7.判断对错.红看一本故事书,前3天,每天看12页;后5天,每天看15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列式是:12×3=36(页)15×5=75(页)36+75=111(页)三、填空题8.甲比乙多储蓄60元,甲储蓄的比乙储蓄的多50元。

五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解方程-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解方程-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解方程 练习卷(带解析)A.x=4.8B.x=1.2C.x=3.65. 2x-28十2= 4,这个方程的解是( )6. x=1 是下面哪个方程的解?( ) A.x-2=20 B.3x-0.2=0.1 C.4x-3x=1 D.1.6 - x=0.87.方程 5x+3=28 的解是( ) A.x=3 B.x=4 C.x=58.方程 4x-2=24 的解是( )A.6B.6.5C.5.59.在下面的方程中,与方程 4x=1.6 的解相同的是( )A.2+x=8B.x-6.4=10C.24x=9.610.与 9+3x= 42 同解的方程是( )A.3x-36B.0.2x=0.55 X 4C.10x-x=8111. x=8 是下面方程哪个的解( )A.4x+10=38B.4x 10=22C.4x=38+1012.与 x - 2=10 的解相同的方程是 ()A.4x=5B.x-17=13C.5-x=0.2513.方程 2x+3.1 X 2=12 的解是( )A.x=9.1B.x=2.9C.x=5.814. x 加上它的 3 倍,和是 480。

x 是( )A.160B.120C.24015. x 加上它的 4 倍,比 x 加上它的 3 倍多 10,x 是( )A.10B.20C.24016. 4x=2.5 X 16, x 的值是()。

17. 3x+13=2.5 X 16, x 的值是()。

18 .若 15a=3b ,则当 b=15 时,a=()。

19. 若 15a=3b+21 ,则当 a=3 时, b=( )。

20. 方程 9x=45 的解是( )。

21. 方程 9x-36=45 的解是( )。

22. 如果 3a-1.6=b ,当 a=1.3 时, b=();当 b=4.7 时, a=( )。

23. 如果 6a -c+9=2b ,当 a=1.3 时,b=()时,c=6。

A. 等式B. 方程C.解方程 D. 方程的解2.方程 25x=0 的解是()A.x=25B. x=0C . 无法确定3. x=4.7 是下面方程( )的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4实际问题与方程 人教新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4实际问题与方程 人教新版(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2.4实际问题与方程一、单选题1.52减去x的4倍,差是19,这个数是()A. 33B. 1.44C. 7.2D. 8.252.小兔子采蘑菇,晴天每天能采36只,雨天每天只能采24只,它一连几天共采了288只蘑菇,平均每天采32只,这些天中有()天是雨天.A. 3B. 6C. 4D. 53.有8个谜语让60个人猜,猜对共338人次.每人至少猜对3个,猜对3个的有6人,猜对4个的有10人,猜对5个和7个的人数同样多.8个全猜对的有()人.A. 6B. 8C. 10D. 12二、判断题4.判断对错.A、B两地之间相距1800千米,甲、乙两辆卡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列式是:50+40=90(千米)1800÷90=20(时)答:经过20小时两车相遇.5.判断对错.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9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经过7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列式是:90÷45=2(千米)2×7=14(千米)6.判断对错.商店运来台灯180个,落地灯的台数比台灯的2倍还多35个,商店运来台灯和落地灯共多少台?正确列式是:180÷2+35=125(台)180+125=305(台)三、填空题7.红星养鸡场,养鸡21000只,卖出公鸡7000只,卖出母鸡的,剩下的公鸡和母鸡的只数相等,这个鸡场原有公鸡________只,母鸡________只8.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2小时后辆车还相距15千米。

两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等量关系:________;方程:________9.王老师办公室需要购置签字笔。

黑色签字笔4元一支,红色签字笔3元一支。

已知王老师共买签字笔15支,花费55元。

则王老师买了________支红色签字笔。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解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2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解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2 -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解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2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及解法2.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概念,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

(2)讲解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步骤。

3. 案例分析(1)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 解答与讨论(1)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解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解题方法。

5. 练习与巩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强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题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答方程时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教师要注重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及解法2.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九、课后评价1. 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掌握情况。

3. 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教学延伸1. 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五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1—5 解决问题【一课一练】1、有一块厂房方形果园,长是55.5米,宽是18.5米,每平方米收苹果6.2千克,这块地能收苹果一共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2、某停车场规定:停车一次至少交停车费5元,超过2小时的,每小时多加收1.5元。

小明在停车场停5个小时,共应交多少元停车费?3、五(1)班37名师生到郊外秋游合影留念。

拍摄一次大合照可附送5张照片,费用为50.5元,另外再加印每张2.5元。

每人一张照片,一共需要多少元钱?4、李老师一次乘出租车的行程是9.3千米,则李老师一共付多少元车费?5、某快递公司省内快递价格如下:首重1000克以内18元,续重在5000克以内的部分,每500克5.8元;续重在5000克以上的部分,每500克4.5元。

现在有一件包裹重5500 克,省内快递,需要快递费多少元钱?(续重是指超出首重的部分)【一课一练】参考答案1、有一块厂房方形果园,长是55.5米,宽是18.5米,每平方米收苹果6.2千克,这块地能收苹果一共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解:55.5×18.5×6.2=6365.85≈6366千克答:这块地能收苹果一共6366千克。

2、某停车场规定:停车一次至少交停车费5元,超过2小时的,每小时多加收1.5元。

小明在停车场停5个小时,共应交多少元停车费?解:5+(5-2)×1.5=9.5元答:共应交9.5元停车费。

3、五(1)班37名师生到郊外秋游合影留念。

拍摄一次大合照可附送5张照片,费用为50.5元,另外再加印每张2.5元。

每人一张照片,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解:50.5+(37-5)×2.5=130.5元答:一共需要130.5元钱.4、李老师一次乘出租车的行程是9.3千米,则李老师一共付多少元车费?解:8+(10-3)×1.5=18.5元答:李老师一共付18.5元。

5、某快递公司省内快递价格如下:首重1000克以内18元,续重在5000克以内的部分,每500克5.8元;续重在5000克以上的部分,每500克4.5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实际问题与方程(二)人教新课标一、解方程.
7X+15=29
3X-6=48
16×5+5X=90
6.8X-4.4=0.4×6
二、小红和小明家住一条街,相距81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9分钟相遇,小
红每分钟行40米,小明每分钟行多少米?
三、红红买了6支铅笔和6个练习本,一共用去13.8元.每个练习本的售价是
1.5元,每支铅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四、每千克苹果2.2元,买3千克桃子比买5千克苹果多花2.5元,每千克桃子多少元?
五、一天需运走35吨货物,如果货车每次能运5吨,上午运了3次,下午要运
几次才能运完?
答案:
一、x=2 x=18 x=2 x=1
二、解:设小明每分钟行x米. ( x+40) ×9=810 x=50
三、解:设每支铅笔的售价是x元. 1.5×6+6x =13.8 x=0.8
四、解:设每千克桃子x元. 3x-5×2.2=2.5 x=4.5
五、解:设下午要运x次才能运完. 5(3+x)=35 x=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