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凸轮机构-研究型教学

合集下载

第4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概论

第4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概论
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 2.按从动件形状分类 3.按凸轮与从动件维持高副接触的方式分类 4.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
盘状凸轮
移动凸轮
圆柱凸轮
2.按从动件形状分类
❖ 尖底从动件 ❖ 滚子从动件 ❖ 平底从动件 ❖ 曲底从动件
3.按凸轮与从动件维持高副接触的方式分类
❖力封闭凸轮机构 ❖形封闭凸轮机构
s
h
2h Φ2
2
v
4h
Φ2
a
4h
Φ2
2
等减速阶段
结论
s
Φ2h2(Φ
)2
v
4Φh2(Φ

a
4h 2
Φ2
柔性冲击:O,A,B
上一页
1.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与之间的关系:
π
Φ
推程阶段运动方程:
s R R cos h h cos(π )
22 Φ
v πh sin( π )
4.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
对心式 直动从动件 偏置式
摆动从动件
三、凸轮机构的基本名词术语
(1)基圆 以凸轮转动中心为圆心,以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上的
最小半径为半径所画的圆。半径用 rb 表示。
(2)推程 从动件从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近点向最远点的运动过程。 (3)回程 从动件从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远点向最近点的运动过程。 (4)行程 从动件的最大运动距离。常用 h 表示行程。 (5)推程角 从动件从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近点运动到最远点时,
a 0
下一页
0, s h Φ', s 0
回程边界条件
结论
s
h
h Φ
v
h Φ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凸轮机构H(2024)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凸轮机构H(2024)

速度曲线
表示从动件在运动过程中 的速度变化,反映机构的 运动平稳性。
加速度曲线
反映从动件在运动过程中 的加速度变化,体现机构 的冲击和振动情况。
动力性能分析指标
01
压力角
表示凸轮与从动件接触点处法线 方向与从动件运动方向之间的夹 角,影响机构的传动效率。
受力分析
02
03
摩擦与磨损
对凸轮和从动件进行受力分析, 计算机构在不同位置时的受力情 况,为强度设计提供依据。
律等参数。
运动仿真分析
通过CAD软件对凸轮机 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 观察从动件的运动轨迹 和速度变化等情况。
优化设计
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 凸轮机构进行优化设计 ,如调整基圆半径、偏 心距等参数,以改善机
构的运动性能。
04
凸轮机构性能分析与优化
运动性能分析指标
01
02
03
位移曲线
描述凸轮从动件在不同角 度下的位移变化,反映机 构的运动规律。
03
凸轮机构设计方法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选择基本运动规律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等速、等加 速或简谐运动等基本运动规律作
为凸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绘制位移线图
根据选定的运动规律,绘制凸轮 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确定基圆半径和偏心距
根据结构要求和强度条件,确定 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心距。
绘制凸轮轮廓
在位移线图上选取一系列点,通 过几何作图方法绘制出凸轮的轮
凸轮机构工作时,凸轮与从动件之间 为点或线接触,易磨损,故多用于传 力不大的控制机构。
凸轮机构应用领域
自动机械
在自动机械中,凸轮机构可用于实现 各种复杂的动作顺序和动作时间。

机械设计基础 第4章 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 第4章 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
4-1 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分类
一、组成
• 动画1、动画2
• 由三个构件组成的一种高副机构 • 凸轮cam: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 • 推杆/ 从动件follower: 运动规律由凸轮
廓线和运动尺寸决定 • 机架 frame
凸轮 推杆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
二、特点
优点: • 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要求 • 结构简单、紧凑 • 设计方便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
第4章 凸轮机构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4-2 推杆的运动规律 4-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4-4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
基本要求: • 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及特点 • 掌握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 • 掌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确定的原则 • 熟练掌握反转法原理并进行凸轮机构设计
缺点: • 点、线接触,易磨损 • 不适合高速、重载
凸轮 推杆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
三、分类
1 按凸轮的形状分
凸轮
2 按从动件的形状分
推杆
3 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
4 按从动件的布置形式分
5 小结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
1 按凸轮的形状分
盘形凸轮, 实例
• 凸轮呈向径变化的盘形 • 结构简单, 应用最广泛
s
A’
h
02 D
0’
A
r0 0
01
B
C
0
0
推程
01
远休止
t
0’
02
回程
近休止
• 回程,回程运动角0' • 近休止,近休止角02 • 行程(升程),h • 运动线图: 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机械原理 4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 4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dS e
dS e
arctg d
arctg d
S S0
S r02 e2
η ——转向系数 δ ——从动件偏置方向系数
由式可知:r0↓α ↑
三、按轮廓曲线全部外凸的条件确定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凸轮的基圆半径
r0
0
b'
B1
B2 r0
B3
B0

B8
O
B7
§4-2 常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一、几个概念 尖底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1、基圆:凸轮轮廓上最小矢径为半径的圆
2、偏距e:偏距圆
e
A
w
B
r0 O
C
D
h h
二、分析从动件的运动
行程:h(最大位移) 推程运动角:φ=BOB′=∠AOB1 运休止角:φS=∠BOC=∠B1OC1 回程运动角:φ′=∠C1OD 近休止角:φS′=∠AOD


f (x1, y1,) 2(x1
x) dx
d
2( y1
y) dy
d
0
联立求解x1和y1,即得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廓线参数方程:
x1 x rT y1 y rT
dy / d
2
2

dx
d



dy
d


dx / d
b'' B6
B5 B4
四、滚子半径的选择
rT
rT C
rT
B
rT

' O
A '
'
滚子半径rT必须小于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分的
最曲率半径ρ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四章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四章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4.1.2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形状 (1)盘形凸轮 (2)移动凸轮 (3)圆柱凸轮
平面凸轮机构 空间凸轮机构
动态演示
盘形凸轮机构
动态演示
移动凸轮机构
动态演示
圆柱凸轮机构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2.按从动件端部形状 (1)尖顶从动件 (2)滚子从动件 (3)平底从动件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绕线机构
1—盘形凸轮;2—引线杆;3—绕线轴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由以上的例子可知,凸轮机构有如下基本特性: 当凸轮转动时,借助于本身的曲线轮廓或凹槽迫使从动 杆作一定规律的运动,即从动杆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 廓曲线或凹槽曲线的形状。
优点: 只需设计出适当的凸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到任意的 预期运动,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 缺点: 凸轮与从动件间为点或线接触,易磨损,只可用于传力 不大的场合;凸轮轮廓精度要求较高,需用数控机床进行加 工;从动件的行程不能过大,否则会使凸轮变得笨重。
从动件的运动线图 (1)位移线图:反映了从动件的位移s 随时间t 或凸轮转角δ 变 化的规律。 (2)速度线图:反映了从动件的速度v 随时间t 或凸轮转角δ变 化的规律。 (3)加速度线图:反映了从动件的加速度a 随时间t 或凸轮转 角δ变化的规律。
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决定了从动件的运动规 律。要使从动件实现某种运动规律,就要设计出 与其相应的凸轮轮廓曲线。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
第四章 凸轮机构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主编:唐林虎 副主编:张亚萍等
第四章 凸轮机构
1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2 §4.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3 §4.3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4 §4.4 凸轮机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凸轮机构及间歇运动机构

凸轮机构及间歇运动机构
以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代表从动件位移s,横坐标代表凸
轮转角,则可得s与的关系曲线,如上右图,称之为从动
件位移线图。 位移线图(Displacement diagram)—反映了从动件的位移
s 随时间t 或凸轮转角 变化的规律。
速度线图(Velocity diagram)—反映了从动件的速度v 随
时间t 或凸轮转角 变化的规律。

以凸轮的转角(或对应的时间)为横坐
标,以从动件的位移为纵坐标所作的曲线,
称为从动件的位移曲线。同样可以作出从动
件的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
• 生产中对工作构件的运动要求是多种多样 的。
• 例如自动机床中用来控制刀具进给运动 的凸轮机构,要求刀具(从动件)在工作行 程时作等速运动(速度要求)。内燃机配气 凸轮机构,则要求凸轮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 能(主要是加速度要求)。在某些控制机构中则 只有简单的升距要求。
凸轮机构是含有凸轮的一种高副机构, 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构件、两个 低副和一个高副组成的单自由度机构。
凸轮机构的组成 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
机架3
从动件2
1 O1
凸轮机构的适用场合 广泛用于各种机械,特别是自动机
械、自动控制装置和装配生产线。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一) 按凸轮的形状分为: 盘形、 移动、圆柱凸轮 ( 端面 ) 。
• 一、凸轮机构的运动循环及基本名词术语 • 二、从动件运动规律 • 三、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
一、凸轮机构的运动循环及基本名词术语
基圆 基圆半径rb 推程 升距h
位移曲线
s
推程运动角
B
远停 远休止角s
B
h
回程
B0 S
rb

机械设计基础之凸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之凸轮机构
总结词
印刷机传纸机构是利用凸轮机构来实现纸张的传递和定位的机构,它保证了印 刷机的高效稳定运行。
详细描述
在印刷机传纸机构中,凸轮的转动带动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纸张的 传递。通过合理设计凸轮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保证纸张传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
谢谢聆听
B
C
紧固
使用合适的紧固件和润滑剂将凸轮与其他零 件连接并固定。
调整
对装配好的凸轮机构进行调整,确保其正常 运转和达到预期的性能。
D
凸轮机构的精度检测
径向跳动检测
检查凸轮的径向跳动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 其运转平稳。
轴向窜动检测
检查凸轮的轴向窜动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 确保其正常工作。
表面粗糙度检测
检查凸轮表面的粗糙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以确保良好的润滑和耐磨性。
运动学分析
通过分析凸轮机构在不同 工作阶段的运动特性,为 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定义
01
压力角是指与凸轮接触的推杆在运动方向上所受的力与该力的
作用线到回转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压力角的影响
02
压力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凸轮机构的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因
此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压力角的大小。
压力角的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之凸轮 机构
目录
• 凸轮机构概述 • 凸轮机构的基本理论 • 凸轮机构的设计 • 凸轮机构的制造与装配 • 凸轮机构的应用实例
01 凸轮机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凸轮机构是一种由凸轮、从动件和机 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机构,通过凸 轮的轮廓曲线与从动件之间的相互作 用,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
自动机的分度机构
总结词

《机械原理》讲义

《机械原理》讲义

绪论一、研究对象1、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机器(三个特征):①人为的实物组合(不是天然形成的);②各运动单元具有确定的相对;③必须能作有用功,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递及能量的转换。

机器的组成:原动机、工作机、传动部分、自动控制工作机机构:有①②两特征。

很显然,机器和机构最明显的区别是:机器能作有用功,而机构不能,机构仅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

两者之间也有联系,机器是由几个机构组成的系统,最简单的机器只有一个机构。

2、概念构件:运动单元体零件:制造单元体构件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

机架:机构中相对不动的构件原动件:驱动力(或力矩)所作用的构件。

→输入构件从动件:随着原动构件的运动而运动的构件。

→输出构件机构: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的各构件(包括机架)的基本组合体称为机构。

二、研究内容:1、机构的结构和运动学:①机械的组成;②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③分析运动规律。

2、机构和机器动力学:力——运动的关系·F=ma功——能3、要求:解决二类问题:分析: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综合(设计):①运动要求,②功能要求。

新的机器。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一)教学要求1、了解课程的性质与内容,能根据实物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熟练掌握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

了解机构组成原理(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机构及运动副的概念、绘机构运动简图2、自由度计算,虚约束,高副低代(三)教学内容§1-1 机构结构分析的目的和方法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和机构运动的可能性以及运动确定的条件1、对一个运动链2、选一构件为机架3、确定原动件(一个或数个)4、原动件运动时,从动件有确定的运动。

§1-3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一、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按一定的比例表示构件和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并能完全反映机构特征的简图。

二、绘制:15)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绘制成间图。

(从原动件开始画)§1-4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机构的自由度:机构中各构件相对于机架所能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动件演化 follower
尖顶
tip
滚子
roller
平底
Flat-faced
球状
Spherical-faced
3、从动件运动形式 直动
Rectilinear translation
摆动
rocking
4、相对位置演化 对心
in-line
偏心
eccentric
§4-3 凸轮机构 工作过程
名词术语及符号 基圆 基圆半径rmin 推程 推程运动角 远休止角 回程 回程运动角 近休止角 行程
始末两瞬时:
Rigid impulse
刚性冲击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uniformly accelerated
and retarded motion
在始、中、末三瞬时有
柔性冲击 Flexible impact
(3)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quintic polynomial motion
既无刚性冲击, 又无柔性冲击。 无冲击, 适用于高速凸轮。
F / F cos F // F sin
α↑ F/↓
F//↑ 自锁性↑
不计摩擦时,凸轮与从动件在 某瞬时接触点处的公法线方向与从 动件运动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凸轮机构压力角的标示:
n n Fn Fy Fn Fy
α
t Fx s A
α
Fx t A φ
B
B
r0
0 P
rb
φ o
ω
e
n
n
ω
优秀教学基层组织-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系
机械基础研究型教学典型例题-联动凸轮机构
课堂研讨:圆珠笔送进机构
优秀教学基层组织-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系
机械基础研究型教学典型例题-联动凸轮机构
课堂研讨:多轴凸轮组合机构
优秀教学基层组织-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系
机械基础研究型教学典型例题-联动凸轮机构
课程设计:纸盒自动封盖机构
①选比例尺μ l作基圆rmin。 ②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④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
(2)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运动关系
2.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 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 1 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偏心距e。
7’ 5’ 3’ 1’ 1 3 5 78 8’ 9’ 11’ 12’ 13’ 14’ 9 11 13 15
二.基本形式 Basic form
对心 直动 尖顶 盘状
in-line Rectilinear translation tip disk
二.基本形式 Basic form
三.演化形式
Evolution form
1、凸轮演化 盘状
disk
半径↑
移动
translating
卷绕
圆柱
cylindrical
+∞ δ -∞
1
1
将几种运动规律组合, 以改善运动特性。
正弦改进等速
三.推杆的运动规律的选择
1、对运动规律未要求。
圆弧、直线或其他简单曲线
2、对运动规律有严格要求。
夹紧机构
刀架进刀
§4-5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按运动规律
设 计
一一对应
凸轮轮廓
Cam outline
一、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从动件尖顶相对凸轮的运动轨迹形成凸轮轮廓曲线。
作业:(4.3,4.4,4.10) 4.14,4.17,4.19
解析题:
解答:来自同学的奇思妙想
一个循环
B’
h A D
δ’s
δh
s2
rmin
δt δs
o δ t δs
ω1
B
t δh δ’s δ 1C§4-4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一.从动件运动规律
s= s( t ) = s( δ ) v= v( t ) = v( δ ) a= a(t) = a(δ )
凸轮轮廓
一一对应
运动规律
(1)等速 运动规律 uniform motion
第4章 凸轮机构设计
Cam Mechanism and Its Design
内燃机配气机构
§4-1
1.应用 Application
概 述
实例
自动机床进刀机构 等速运动凸轮绕线机构
2.特点 characteristic
适当的设计凸轮廓线可实现各种运动规律, 结构简单,紧凑;但易磨损,传力不大。
3.思考 Thinking
2.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
基圆半径 r0 ↑ 机构传力特性↑ 压力角α↓
机构尺寸↑
原 则:
受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取 较大压力角,凸轮尺寸小。
3.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r0越小,α越大,凸轮机构紧凑; 但α越大,会造成 αmax > [α],所以r0不能过小.
r0 (1.6 2)d
反转法原理
kinematic inversion
二、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1.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 已知凸轮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 1 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7’ 5’ 3’ 8’
-ω 1
ω1
9’10’ 11’ 12’
13’ 14’ 9 11 13 15
1’
1 3 5 78
设计步骤小结:
15 14’ 14 13’ 13 12 11 10 9 12’ 11’
设计步骤:
①选比例尺μl 作基圆rmin。 ②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平底直线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④作平底直线族的内包络线。
10’ 9’
§4-6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1.凸轮机构作用力与压力角 压力角α:推杆受正压力方向与推杆上该点速度方向夹锐角。
滚子半径的确定问题
结论:外凸的凸轮轮廓曲线, 应使 min r0 ,通常取 r0 0.8 min 同时ρa>=1-5mm,另外滚子半径还受强度、结构等的限制,因而 也不能做得太小,通常取滚子半径rr=0.4r0 。
机械基础研究型教学典型例题-联动凸轮机构
课堂研讨:凸轮机构组合运动形式
滚子接触
理论廓线-尖点接触
工作廓线-包络线
4.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 凸轮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 1 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7’ 5’ 3’ 1’ 1 3 5 78 8’ 9’ 11’ 12’ 13’ 14’ 9 11 13 15
-ω 1
ω1
1’ 2’ 3’ 12 4’ 3 4 5’ 5 6’ 6 7 7’ 8 8’
(4)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simple harmonic motion
在起始和终止处 理论上a2为有限值, 产生柔性冲击。
(5)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ycloidal motion
(摆线运动) 既无刚性冲击, 又无柔性冲击。
3、改进型运动规律
s2 h o δ δ
t 1
v v2 2
o a2 o
δ
e
ω 1A
k12 k11 k10 k9
k15 k14 k13
-ω 1
15’ 15 14’ 14 13’ 12’
k1 13 k 12 k32 k8 k7k6 k5k4 11 10 9
O
设计步骤小结:
11’
①选比例尺μ l作基圆rmin; 10’ 9’ ②反向等分各运动角;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④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
如何实现活塞往复与气门启闭的正时运动?
4.回顾 Review 平面四杆机构的死点问题?
§4-2
凸轮机构的类型
一.凸轮机构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1)按凸轮形状 1)盘形凸轮(移动凸轮) 2)圆柱凸轮 (2)按推杆形状及运动形式分 1)尖顶推杆、滚子推杆和平底推杆 2)对心直动推杆、偏置直动推杆和摆动推杆 (3)按保持高副接触方法分 1)力封闭的凸轮机构 2)几何封闭的凸轮机构
d:安装凸轮处轴径。 r0越大,α越小,凸轮机构传力性能越好, 但机构不紧凑,所以r0尽可能小以使结构紧凑。
4.滚子半径的选择
1)当凸轮理论廓线内凹时 ρa=ρ+rr 2)当凸轮理论廓线外凸时 ρa = ρ - r r
若ρ=rr时, 则ρa= 0,变尖 sharpen 若ρ < rr时, 则 ρa < 0, 廓线出现交叉 运动规律出现失真 Real-loss
3.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 1 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7’ 5’ 3’ 8’ 9’ 11’ 12’ 13’ 14’ 9 11 13 15
-ω 1
ω1
理论轮廓
1’
1 3 5 78
设计步骤小结:
实际轮廓
①选比例尺μ l作基圆rmin。 ②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④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 ⑤作各位置滚子圆的内 (外)包络线。
优秀教学基层组织-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系
机械基础研究型教学典型例题-联动凸轮机构
课程设计:纸盒填料打包机构
优秀教学基层组织-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系
机械基础研究型教学典型例题-联动凸轮机构
机构欣赏:Delta机器人运动欣赏
优秀教学基层组织-机械设计与车辆工程系
本章小结
1、概要 凸轮机构-控制用。与连杆机构比,运动 花样不多,但运动规律可任意实现。 2、重点 基圆、冲击、压力角、反转法设计概念, 常见运动规律特性(等速、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压力角与基圆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