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无机盐与植物的生活
任务2.3植物的营养器官教案(1)

项目2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首页)授课题目任务2.3 植物的营养器官1.植物的根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掌握植物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形状和类型;认识常见营养器官的变态。
2.熟悉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构造及区别。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植物根系类型和根的变态,借助显微镜能认识根尖结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异同。
2.能够识别植物茎的基本形态、各种芽的类型、茎的生长习性、茎的常见变态,借助显微镜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异同。
3.能够识别植物叶的形态、单叶和复叶、叶脉和叶序、叶的变态,借助显微镜观察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1.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形状和类型(重点)2.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结构异同(难点)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及习题。
2.自主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安排14课时1.课堂互动 8课时2.实践活动 6课时项目2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首页)授课题目1.植物的根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掌握植物根的基本形状和类型。
2.熟悉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的基本构造及区别。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植物根系类型。
2.借助显微镜能认识根尖结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1.根的基本形状和类型(重点)2.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异同(难点)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及习题。
2.自主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安排5课时1.课堂互动 4课时2.实践活动 1课时项目2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教学过程设计(5课时)[一]导入新课提出引导性问题:前面我们学过在构成植物体的过程中,细胞首先会集合成群,形成植物组织,然后由植物组织再组合成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部分。
在植物体中,这些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特定生理功能,并易于区分的部分,就是器官。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分类与结构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分类与结构一、植物的分类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
在生物学中,植物被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1.1 植物王国的特点植物是生物界中独立的王国,与动物、细菌等其他群体形成显著的区别。
植物的特点包括:具有细胞壁、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具有细胞膜、细胞器较为简单等。
这些特点使得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在区别于其他生物体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1.2 植物的大类根据植物的形态、组织结构和生活习性,我们将植物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四大类。
苔藓植物是最原始的陆地植物,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通常以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生长茂盛,有分化的根、茎和叶,通常以孢子繁殖。
裸子植物是没有花、果实和包被种子的植物,它们的种子裸露在空气中,例如松树和冷杉。
种子植物是最为广泛存在的植物群体。
它们具有分化的根、茎和叶,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1.3 种子植物的分类种子植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植物。
根据其子叶的数量和形态,种子植物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中只有一个子叶,例如水稻和小麦。
这类植物的叶片一般呈长条状,叶脉平行排列。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中有两个子叶,大部分的花草树木都属于这类植物。
这类植物的叶片一般为肥大各异的形状,叶脉呈网状排列。
二、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决定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功能和生存方式。
了解植物的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1 植物的根根是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在土壤中延伸的部分,通常埋在地下。
根的功能主要有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贮藏物质等。
植物的根根据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类型。
例如,背根是长而粗壮的根,能够向下延伸,为植物提供更好的支撑。
顶根则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部分。
2.2 植物的茎茎是连接植物的根和叶的部分,它具有支撑和搬运养分的主要功能。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活+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活一、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中的第四大主题“植物的生活”,对应现行教材“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属于新课标九个大概念中的第四大概念:概念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
如图所示:具体如下:4.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4.1.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等结构4.1.2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4.1.3根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4. 1.4叶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4.1.5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4.1.6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4.2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4.2.1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供植物利用,其中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4.2.2叶片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供植物其他器官利用4. 2.3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4.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4.3.1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4.3.2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3.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4.3.4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4.3.5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植物分布广泛,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习要点概括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习要点概括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1.1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生物能进行呼吸。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1.2 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1.3 生物的影响环境-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
第二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2.1 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通过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2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3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扦插、嫁接、压条等。
2.4 绿色植物的一生-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 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 开花、结果。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3.1 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殖是有性生殖,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
- 发育的胚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成胎儿,胎儿发育成新生儿。
3.2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 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
- 蛋白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
-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1 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同,生物需要营养、能够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除了病毒,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生殖过程中存在遗传变异等特征。
1.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了解身边的生物,记录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对生物进行分类,进一步了解生物。
学会调查和记录。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1 生物圈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2.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非生物因素如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和空气等对生物生存有影响。
生物因素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和共生等也对生物生存有影响。
2.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能适应环境,如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等。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活动疏松土壤,种植植物防风、固沙等有利的,老鼠打洞、取食破坏水坝草地等不利的。
2.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如空气、阳光、水、适宜的温度等,以及植物、生产者等生物组成,形成食物链、食物网,相互依存。
第二单元.微小生物的世界1、第一章.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结构1.1第一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知识要点:1、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菌和蓝细菌,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酵母菌等,结构复杂,有细胞核;2、草履虫的结构:草履虫包括纤毛、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口沟、食物泡、收集管和伸缩泡、胞肛;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有鱼类饵料和净化污水,有害的方面包括危害人体健康和形成赤潮。
磷酸三钠_精品文档

磷酸三钠导言:磷酸三钠(Na3PO4)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无机盐,磷酸三钠具有多种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使其在许多不同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食品加工、水处理、农业、制药、化妆品等。
本文将介绍磷酸三钠的化学性质、用途和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1.化学性质:磷酸三钠是一种无色结晶体,易溶于水,并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其化学式为Na3PO4,摩尔质量为163.94g/mol,分子结构由一个磷原子与三个钠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相连而成。
磷酸三钠是一种碱性盐,具有缓冲作用,可在较宽的pH范围内稳定其溶液。
2.用途:磷酸三钠具有广泛的用途,以下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2.1 食品加工:磷酸三钠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中,主要用作食品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由于其有助于细胞壁的稳定性,磷酸三钠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
该化合物还可以用作面包和蛋糕的稳定剂和面粉的增白剂。
2.2 水处理:磷酸三钠在水处理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作为一种磷含量较高的化合物,磷酸三钠可以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缓冲和矿化控制。
它可以减少水中的金属离子含量,并防止水管和设备的腐蚀。
2.3 农业:磷酸三钠在农业中被广泛用作磷肥的原料。
磷酸三钠富含磷元素,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磷酸三钠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促进植物的根系发展和花果实的形成。
2.4 制药和化妆品:磷酸三钠也在制药和化妆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制药中,它可以用作制剂的缓冲剂和调节剂,可以调整药物pH值和溶解度,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在化妆品中,磷酸三钠可用作调节剂和抗菌剂,起到抑制细菌和改善产品质地的作用。
3. 行业应用:除了上述常见的领域外,磷酸三钠还在其他许多行业中得到应用。
例如,磷酸三钠可用作涂料行业中的缩聚剂和乳化剂,以提高涂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它还可以用作玻璃制造过程中的助熔剂,有助于降低玻璃的熔点并改善其流动性。
结论:磷酸三钠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食品加工、水处理、农业、制药、化妆品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实现自身生长和发展。
植物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来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机制,并阐述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第一章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中的叶绿体中。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能的吸收、光合色素的作用、电子传递和化学反应等多个环节。
1.1 光能的吸收植物叶片上存在着丰富的叶绿素,它们是光合色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合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其中主要吸收蓝色和红色光线,并反射绿色光线,使得植物呈现绿色。
1.2 光合色素的作用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它们能够接受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子能量。
在叶绿体内,光合色素分子通过共振传递的方式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反应中心,从而触发下一步的光合反应。
1.3 电子传递和化学反应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通过电子传递链和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产生氧气并释放能量,同时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为自身生长提供能量和碳源。
第二章养分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包括水分和无机盐等。
养分吸收是植物维持正常生物代谢和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
2.1 根系结构和功能植物的根系是吸收养分和提供物质支持的重要器官。
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其中主根向下延伸并侧根向四周伸展。
根毛是根系吸收养分的关键部位,它们增大了根系的表面积,增加了养分吸收的效率。
2.2 水分吸收水分是植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根系内的导管系统将水分吸收到地上部分,并通过蒸腾作用排出多余的水分。
水分的吸收不仅与根毛的吸水能力有关,还与土壤的水分含量和植物的水分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2.3 养分吸收植物吸收的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2022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生物试卷和答案

2022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生物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仔细阅读后作答,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下列属于器官的是()A.B.C.D.2.(2分)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完成该生命活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A.细胞生长B.细胞成熟C.细胞分化D.细胞衰老3.(2分)“菜篮子”中的莲藕是莲的根状茎。
莲大多生活在池塘中,池塘中的塘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
塘泥为莲的生长提供了()A.无机盐B.有机物C.氧气D.水4.(2分)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其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通风透光()A.氧气和光照B.二氧化碳和光照C.氧气和能量D.二氧化碳和能量5.(2分)在农业或花卉生产中,移栽幼苗,常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这些措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A.光合作用B.吸收作用C.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6.(2分)藏粮于技。
1950年,我国育种专家已经采用热中子和X 射线处理小麦种子,得到了抗秆锈病突变体。
获得这种抗病新品种源于()A.生物的生长B.生物的发育C.生物的遗传D.生物的变异7.(2分)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容易引起眼球某结构凸度过大导致近视。
“某结构”指的是()A.晶状体B.玻璃体C.视网膜D.睫状体8.(2分)我国科学家从一种“美洲拟蝴蝶鱼”中获得抗冻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
该过程主要应用了()A.克隆技术B.转基因技术C.杂交技术D.发酵技术9.(2分)国家教育部提出,中小学生要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的激素()A.甲状腺激素B.性激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10.(2分)新冠肺炎肆虐全球。
我国新冠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
全民做好日常自身防护是关键,如讲究个人卫生,注意环境卫生,这些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杀死病原体11.(2分)人们采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方式预防新冠肺炎疾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叶病(缺锌)
三、无土栽培技术
根据植物生活的需要配制营养液栽培植物;
生 活 中 的 无 土 栽 培
第三节 无机盐与植物的生长
能够掌握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及缺乏时的症状;
了解化肥和农家肥的区别; 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和优点。
肥料一般分农家肥和化肥两种.
一、农家肥和化肥的区别
类型
农家肥 有机肥
优点缺点应用 Nhomakorabea化肥 无机肥
二、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缺乏症 植株矮小, 含氮无机 细胞分裂、生长, 新叶淡绿, 使枝叶繁茂。 盐(N) 老叶枯黄 含磷无机 促进幼苗发育开花 植株矮小,茎叶 使果实种子早熟。 暗绿或紫红色 盐(P) 茎杆细弱, 使茎秆粗壮, 含钾无机 易倒伏, 促进淀粉形成。 盐(K) 老叶焦枯卷缩 在植物体中的作用
思考:种植白菜、番茄和马铃薯,哪种需要含氮的 无机盐多,哪种需要含磷的无机盐多,哪种需要 含钾的无机盐多?
白菜是吃叶的蔬菜, 所以需氮多
番茄是吃果实的蔬菜, 所以需磷多
马铃薯是吃茎的蔬菜, 所以需钾多
二、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2、植物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
钙 、镁、硫、铁、硼、锰、铜、锌、钼等
花而不实(缺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