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名人蔡

合集下载

地理专业的名人

地理专业的名人

地理专业的名人在地理这个广阔而神秘的领域,有着许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名人,他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地球这个家园的认知之路。

徐霞客,那可是地理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我一想到他,就满心的敬佩。

他生活在明朝,在那个交通极其不便,很多地方还都是未被探索的荒野的年代,他就敢背上行囊,踏上漫漫的旅途。

徐霞客可不像我们现在,说走就走的旅行还能有各种交通工具和便捷的住宿。

他呀,靠着自己的双脚,翻山越岭。

他在旅途中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也许我们只能从他留下的那些详细的游记里去想象了。

我就想啊,他走在那些崎岖的山路上,会不会也有过害怕呢?但他肯定有着一股强烈的好奇心,就像一个孩子面对一个巨大的宝藏,想要把大地的每一处秘密都挖掘出来。

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仔细观察当地的地形、水文、气候、动植物等。

他的游记简直就是一部活灵活现的地理百科全书。

要是他能穿越到现在,看到我们用卫星地图就能轻易看到地球的全貌,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呢?会不会惊叹于我们的科技进步,同时又觉得有些遗憾,因为现在的探索少了一些他当年那种亲身冒险的刺激呢?再说说郦道元,他写的那可是地理学的经典著作。

他就像是一个严谨的侦探,对中国的河流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查”。

他把当时各个河流的情况,从源头到流经的地方,沿途的地貌、人文景观都一一记录下来。

你想啊,在他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的测量工具,他得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大量的实地考察,这得有多不容易啊!他在考察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做项目一样,有很多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呢?但他肯定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要不然哪来这么伟大的著作。

现代也有很多地理方面了不起的人物。

就拿李四光来说吧,李四光就像是一把地质领域的钥匙,打开了许多未知的大门。

他在研究中国的地质构造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那个国家急需资源来发展的年代,李四光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了很多大型的油田等重要资源。

这就好比在一片黑暗中,他为国家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灯。

他在野外考察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对着那些复杂的地质构造发愁呢?但他肯定有着坚定的信念,一定要为祖国找出宝藏来。

蔡姓的来源,姓蔡的名人_百家姓

蔡姓的来源,姓蔡的名人_百家姓

蔡姓的来源,姓蔡的名人蔡一、来源有二1、出自姞姓,为黄帝支裔。

据《国语。

晋语四》所载,"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

"又据《潜夫论。

志氏姓》所载,"姞氏封于燕┄┄姞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

"古时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得后裔。

周灭商后,封文王第5子叔度于蔡,让他与管叔、霍叔一起监管殷得遗民,称为"三监"。

武王死后,周成王年纪太小,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又称周公)因此临朝摄政。

管叔、蔡叔、霍叔等都很嫉妒周公摄政,便联合武庚反叛,周公讨伐武庚,事后处死管叔,并将蔡叔放逐。

后成王改封蔡叔度的儿子胡于蔡,称蔡仲。

春秋时,因受楚的逼迫,多次迁移。

蔡平侯时迁新蔡(今属河南),称上蔡;昭侯迁州来(今安徽凤),称为下蔡。

蔡国传23代,历24君,立国600多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攻灭,子孙散居楚(今属湖北)、秦(今属陕西)、晋(今属山西)、齐(今属山东)等各国,以国为姓氏,称蔡氏。

二、迁徙分布先秦时期,蔡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安徽境内发展繁衍,也有到外地做官留居当地者。

战国时,燕有蔡泽、齐有大夫蔡1/ 3朝、楚有大夫蔡鸠、晋有太史蔡墨。

这说明今北京、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山西境内在战国时已有蔡氏居民。

汉代,已有蔡姓人居于今江苏、浙江,如西汉蔡千秋为沛人(今江苏沛县),东汉有陈留(今属河南)蔡邕和上虞(今属浙江)蔡邕。

汉末,蔡丕任五原(今属内蒙)太守,在当地安家,其子孙居住在朔方一带(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

两晋之际,蔡氏有族人随中原士族南渡,居于江、浙一带。

在南北朝时期已有蔡氏人徙居于今宁夏、甘肃境。

如北魏蔡袭为高平人(今宁夏固原),北齐蔡俊为石门人(今甘肃渭源县西南)。

唐初,有蔡氏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居于漳州、浦州,又迁念都鸿儒屿,其后子孙繁衍,分别迁往龙溪、赤岭及广东广州等地。

蔡豪杰-卡戳网评聘名家

蔡豪杰-卡戳网评聘名家

艺术架桥 以实业推动文化传播 ——企业家、画家蔡豪杰撬动中国文化市场第一人蔡豪杰,香港华杰集团董事长,中国艺术开发公司,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特别顾问兼东南亚总代理,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总顾问,奥林匹克美术大会总顾问,港澳台美协主席。

一名对中华文化艺术事业有担当的艺术家,多年追求文化艺术的爱国人士,致力于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并屡创奇迹,改革开放以来从事对外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先驱者,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探路的先行实践者。

蔡豪杰1942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厦门师范1980年移居香港 1986年自行创立华杰实业公司、华杰投资有限公司1998年创办香港华杰集团公司2008年被邀为北京油画学会艺术发展特别顾问2016年持续推动走向世界蔡豪杰1942年12月生于厦门,那是个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地方。

由于母亲喜欢绘画和刺绣的原因,蔡豪杰自幼年起就开始喜欢绘画,最喜欢的是连环画,他所收藏的连环画贴的家里到处都是。

一边画一边自我欣赏,慢慢地如同清晨的朝露唤醒万物,蔡豪杰的艺术梦也被唤醒了。

蔡豪杰作品《清晨的太平山下》少年家贫手绘获稿费蔡豪杰小时候家境贫困,他坚持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帮助家里做各种农活劳动维持生计,养成了常人少有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十五岁开始蔡豪杰就已经可以靠给出版社画连环画,获得稿费来补贴家用了。

蔡豪杰说他是因为站在了高山上才能得到机会,因为当时有一位专画连环画的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蔡豪杰作品《高山上的青松》蔡豪杰喜爱绘画,一心想着翱翔在艺术的海洋里。

1963年从厦门师范艺术系毕业,蔡豪杰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了艺术的梦想。

一直在职场打拼,1980年蔡豪杰定居香港,在一家小型贸易行当文员兼做搬运工。

吃着路边摊,睡着货仓的帆布床,蔡豪杰踌躇满志,为自己的创业积累着经验。

蔡豪杰作品《翱翔万里》历经了多年打拼蔡豪杰迎来了自己事业的春天,在香港建立了自己的实业公司,取名为“华杰”。

地理界名人简介

地理界名人简介

? 人本主义地理学 ?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 激进地理学
? 公共管理地理学 ? 公共财政地理学 ? 公共政策地理学 ? 公共服务业地理学 ? 展示地理学
女权主义地理学
中文名称:女权主义地理学
英文名称:feminist geography
定义:利用女权政治学及其相关理论研究性别与地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二级学科)
? 人文地理学 ? 结构化理论 ? 性与地理学 ? 福利地理学 ? 地理学想象力
? 人地关系论 ? 管制学派 ? 体育地理学 ? 法律地理学 ? 人种地理学

? 背景理论 ? 现代性 ? 选举地理学 ? 休闲地理学 ? 犯罪地理学 ? 民族地理学
? 公共选择理论 ? 后现代主义 ? 女权主义地理学 ? 健康与保健地理学 ? 治安地理学 ? 民俗学
地理学家
罗开富 鲍觉民 王成组 王乃樑 胡焕庸 埃拉托色尼 李春芬 李旭旦 黄宗羲 左大康 张相文 程国栋 陈述彭 侯仁之 李小文 任美锷 施雅风 吴传钧 夏坚白 叶嘉安 周立三 黄国璋 吴尚时 姚檀栋 保继刚 陈发虎 傅伯杰 宫辉力 郭华东 顾朝林 刘会远 刘纪远 李小建 李栓科 潘保田 宋长青 吴传均 王五一 周一星 蔡建霞 杨韧章 刘恩兰 ? 地理学 ? 结构功能主义 ? 性别地理学 ? 教育地理学 ? 地理学与公正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沈括人物简介

中国古代地理学家:沈括人物简介
• 通过讲解沈括的地理著作,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 通过研究沈括的地理著作,可以深入探讨地理学的学术思想和方法,推动地理学的进一步
发展
沈括地理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中的启示
现代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以借鉴沈括的地理思想进行研究和实践
• 通过借鉴沈括的实证主义思想,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沈括的地理观测数据在现代地理研究中有很高的价

现代地理研究可以利用沈括的地理观测
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
• 他的观测数据为后世的地理学家提供
• 通过对比分析沈括的观测数据和现代
了重要的参考
观测数据,可以了解地理现象的变化和
• 他的观测方法为现代地理研究提供了
发展趋势
宝贵的经验
• 通过研究沈括的观测方法,可以改进
• 家庭中的学术氛围促使沈括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
• 沈括的父亲沈巂对他的教育投入很大,使他能够接触到各种地理知识
沈括的出生地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丰富的地理现象和知识
• 江南东路地处长江下游,地理条件多样
• 沈括在当地进行大量的地理观测和调查,为他的地理成就奠定了基础
沈括的仕途与官职
沈括的官职使他在地理
研究和实践方面有了更
沈括的地理观测与数据记录为他的地理成就奠定了基础
• 他的观测成果为他的地理著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他的数据记录为后世的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沈括的地理著作与学术思想
沈括的地理著作主要有**《梦溪笔谈》
和《长兴州修水碑记》**等
沈括的学术思想主要包
括实证主义和人文关怀
两个方面
沈括的地理著作和学术
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探索自然奥秘 凝结西部情缘 访潮籍中科院院士、自然地理学家郑度

探索自然奥秘 凝结西部情缘 访潮籍中科院院士、自然地理学家郑度

探索自然奥秘凝结西部情缘访潮籍中科院院士、自然地理学
家郑度
蔡毓生; 李凯
【期刊名称】《《潮商》》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1987年至1992年,他负责主持国家基金委与中科院重大项目"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率队考察了藏北羌塘高原无人区等研究程度低、条件恶劣的高海拔区域。

1992年起,他任国家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1999年至2003年,他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项目首席科学家。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蔡毓生; 李凯
【作者单位】《潮商》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6.1
【相关文献】
1.探索脑科学的奥秘--记中科院院士、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吴建屏 [J], 徐晏
2.一个科学家的家乡情缘追忆潮籍中科院资深院士郭慕孙 [J], 蔡毓生;李凯
3.纵览风云穷九天长怀壮志报家国访潮籍中科院院士、大气科学家吴国雄 [J], 蔡毓生;李凯
4.矢志探索电子运动奥秘的科学家--记桂林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雷啸霖[J], 苏理立
5.探索自然奥秘凝结西部情缘访潮籍中科院院士、自然地理学家郑度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现代地理学家:李四光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地理学家:李四光人物简介
• 他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被地质学界广泛尊敬和传承
• 为地质学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李四光对地质学界的贡献被地质学界广泛认可和尊敬
• 他的地质学理论和技术方法被地质学界广泛学习和借鉴
• 为地质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ATC H I N G
• 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
04
李四光在地震预测研究方面的贡献
李四光对地震预测的研究及其方法

李四光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关注地震预测问

• 他认为地震预测是地质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 为地震预测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四光提出了地震预测的“脉动”理论
• 这一理论认为,地震的发生与地球的脉动有关
• 他提出了地球构造运动的“山字形”理论
• 这一理论为中国石油地质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02
李四光是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奠基人
• 他创立了“构造地层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
• 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03
李四光还是中国地震预测研究的开创者
• 他提出了地震预测的“脉动”理论
• 为中国地震监测与预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 为地质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03
李四光对中国石油地质的贡献
李四光与中国石油地质的早期研究
李四光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关注中国石油地质问题
• 他认为中国的石油资源潜力巨大,应该加强石油地质研究
• 为中国石油地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四光在留学英国期间,就开始研究英国的石油地质情况
• 他学习了英国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为中国石油地质勘探提供了借鉴

中外知名的地理学家

中外知名的地理学家

中外知名的地理学家来自deng_hai_jun@126 2011-04-16 13:38:45| 分类:地理学者|举报|字号订阅1. 张相文《地文学教科书》是我国第一部自然地理教科书,2. 陈述彭中国遥感应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学术泰斗和奠基人。

3. 陈传康我国最早从事旅游地理研究的地理学者,从1987年开始,陈传康在北京大学正式开设旅游地理的选修课。

4. 洪堡洪堡治学涉及自然地理、地质学、地磁学、气候学、生物地理学等各个方面,对地理学、生物学贡献尤大。

他著有30 卷的《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新西班牙王国政治论文集》、《植物地理论文集》和巨著《宇宙》(5 卷)。

他的著作被译成各国文字出版,特别是《宇宙》被译成几乎所有的欧洲文字,在学术界有着极深刻的影响。

5. 道库恰耶夫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土壤学家,著有《俄国黑钙土》、《关于自然地带学说》等著作。

他重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报导人类土地利用破坏性后果的欧洲第一人。

6.戴维斯美国地理学奠基人之一,他创立了侵蚀循环学说(地理轮回说)。

7. 麦金德政治地理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牛津大学第一任地理学教授、地理系系主任,是英国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他创立了一项世界观点,著有《不列颠与不列颠的海洋》、《历史地理枢纽》和《民主理想与现实》等名著。

他以提出“大陆腹地说”的全球战略观念而闻名于世。

他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把世界岛最僻远的地方称为“腹地”(图6-18)。

他把他的思想归纳为三句名言:“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1919 年)。

8.竺可桢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关心和领导了我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冰川、冻土、沙漠研究,在气候学、气象学研究方面贡献尤为突出。

他数十年来一直专心研究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撰写了《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一文,在国际学术界获得较高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汉章作《中学地理教育商榷》一文(1936 年《教与学》11 期)(即周光焯)
《中等地地理教育商榷》
《小学地理课程纲要》
由黄孟姒、王伯祥起草,委员会覆订。

王伯祥在其所写《小学地理教学法》(《教育杂志》1924,16:2《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纲要》1923 年中华出版、朱文叔编、供高小学生用的《新学制地理课本》,郑昶等编、供教师用的《新学制地理课本教授书》;1924 年商务出版、丁晓先等编、供初小用的《新学制社会教科书》,陈铎编、供高小用的《新学制地理教科书》。

高小地理教科书,是世界书局出版、徐敬修与李乃培合编的新学制小学教科书《高级地理课本》
王钟麒:《新学制地理教科书》(2)1923、2、初版1925、11、77 版①
缪育南:《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地理》(2)1925、1、初版1926、
5、17 版
丁詧盦的《本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刘虎如:《新时代本国地理教科书》(2)商务1928、7、初版1929、9、
50 版
钟毓龙:《新中华教科书初中分省本国地理》(2)中华1928、11、刘书分上下两册。

葛绥成、喻璞:《新中华本国地理(语体)》(2)中华1930、7 初版
1933、9、11 版
朱文叔:《新中华外国地理(语体)》(1)中华1930、7、初版1934、
12、10 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