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精品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精品课件

5.下列半径最大的微粒是 ( C ) A. F B. Mg 2+ C. ClD. Ca2+ 6.主族元素X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 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D )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元素周期律
练习
1.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Mg的是:
A、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
Mg最外层有2个电子;
BC
B、Na能与冷水反应,而Mg不能;
C、碱性NaOH >Mg(OH)2
D、 Na能从MgCl2的溶液中把Mg置换出来;
2.下列事实能说明非金属性Cl >S的是: A、Cl2比S易与H2化合 B、HCl比H2S稳定
液,观察现 象;过一会 加热至沸, 再观察现 象。
反应式:
△ Mg + 2H2O == Mg(OH)2 + H2
结论: 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弱


取铝片和
现象: 镁与铝均能与盐 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 反应更剧烈。 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3H2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 周期性的变化。
2.下列事实能说明非金属性Cl >S的是: A、Cl2比S易与H2化合 B、HCl比H2S稳定
C、酸性HCl >H2S S的最高正价为+6
AB
D、Cl的最高正价为+7,
3.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C )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2.2《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2.2《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Cl>S>P>Si
③减弱 增强
3.(1)呈周期性的变化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二、减小 增大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弱 增强 增强 减弱 增强 减弱 减弱 增强 难 易 增强 易 难 减 弱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1.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 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C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2.C A 项,C 的非金属性比 Si 强,CH4 比 SiH4 稳定;B 项,O2-与 F-核外电子排布相同,F 原子序数大,F-半径小; D 项,P 的非金属性比 As 强,H3PO4 酸性比 H3AsO4 的强。
6.C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至右是依次减小的,故 A 错;同主族元素金属性自上而下是增强的,故 B 错;同周期元 素的金属性从左至右越来越弱,故对应碱的碱性也是减弱的, C 正确;同周期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至右越来越多,故 D 错。 答案为 C。
7.D 由题意知,a-m=b-n=c+n=d+m,又 m>n, 则①错,②正确。主族元素简单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为其族 序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 8-族序数,故 Z、R 位于 X、 Y 的上一周期,且 Z 在 R 后,X 在 Y 后,故③正确,④错。综 合以上情况,D 项正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件 (共70张PP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件 (共70张PPT)

53
19+18
35+18
练习中探求新知
5、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 相差__1__、_1_1__或_2_5__。
6、同主族相邻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可 能相差__2__、__8__、__1_8_或__3_2_。
规律
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规律: (1)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族序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七横十八纵,三短加四长
1)周期
(横行)
短周期
第一周期:2 种元素 第二周期:8 种元素
第三周期:8 种元素
长周期
第四周期:18 种元素 第五周期:18 种元素
第六周期:32 种元素
镧系元素(15种)
第七周期:32种元素
锕系元素(15种)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类别
周期序 数
1
起止元 素
1→2→3→ 4→ 5→6 7 K→L→M→N→O→P→Q
每层电子不能超过 2n2 个;
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8 个(K层是最外层时不 超过 2 个),次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18 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能超过 32 个。
一低四不超
以上各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 立地理解、应用其中的某一部分。
练习1:某元素有3个电子层,最外 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1/6,该元素 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3
4
5
6
7 8、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族 Ⅰ ⅡⅢ Ⅳ Ⅴ Ⅵ Ⅶ A AB B B B B

ⅠⅡⅢⅣⅤⅥⅦ BBAAAAA
0
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 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请填出其下一 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优秀ppt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优秀ppt课件
慢 剧烈 较快 剧烈
较剧烈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减弱
硅、磷、硫、氯(同周期的非金属)的性质
SiO2 P2O5 SO3 Cl2O7
H2SiO3 H3PO4 H2SO4 弱酸
高温 SiH4
HClO4 最强酸
点燃或光照
中强酸
加热 PH3
强酸
加热 H2S
酸性逐渐增强
HCl
稳定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高中化学必修 2_第一章_第 二节元素周期 律优秀课件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核外电子按能量高 低围绕着原子核在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 续的壳层,也叫做电子层。
1. 电子层:不同的能量区域。
核外电子排布图
2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Na
⑵电子层数相同时,再看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

越小
如 Na > Mg > Al
F < O < N <C
⑶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 时,再看核外电子数
Mg
+12
+11
Na
,核外电子数则半径 越大
Cl
+17
+17
Cl-
如 Cl < Cl-
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B ) A. r(K+) > r(K) C.r(Na+) > r(Mg2+) > r(Al3+) B. r(Mg2+) > r(Na+) > r(F-) D.r(Cl -) > r(F-) > r(F)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课件(共25张PPT)

反应式:Mg
+
2H2O

=
Mg(OH)2
+
H2
钠(Na)、镁(Mg)、铝(Al)金属性比较
与冷水水、反剧烈应:冷热N水a水>、、M缓迅g慢速
不反应
探究实验三
取一小段镁带和 一小片铝,用砂 纸除去它们表面 的氧化膜,把镁 带和铝片分别放 入两支试管,再 各加入2-3ml稀 盐酸观察现象。
现象: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 生气泡。但镁反应更剧烈。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拓展练习
1.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Mg的是:AC
A、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 Mg最外层有2个电子
B、Na能与冷水反应,而Mg不能 C、碱性NaOH >Mg(OH)2 D、 Na能从MgCl2的溶液中把Mg置换出来
元素
最高价 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14Si 15P 16S 17Cl
SiO2 P2O5
SO3 Cl2O7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硅酸 磷酸 硫酸 高氯酸
极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中可得出如下的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
+1
+1→ +5 -4→ -1
+1→ +7 -4→ -1
新课引入:
1-18号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 序数的递增,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 性变化的规律。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共28张ppt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共28张ppt课件
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 套用。
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1→2
最外层电子数1→8
最外层电子数1→8
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大→小 原子半子 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规律小结:
判断依据
金属性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 非金属性 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 酸)的酸性强弱
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规律
⑴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Na >Mg >Al >Si
⑵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2、元素的化合价与位置、结构的关系
(1)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最低负价数=主族序数 - 8 =最外层电子数 - 8
7.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决定 结构
位置
反映

反映 映
决定 性质
决定
(1)结构决定位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① 分层排布:分别用n = 1、2、3、4、5、
6、7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并分别用符 号K、L、M、N、O、P、Q来表示);
• ② 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原 子核外的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排起;
K L MN OP Q
Li < Na < K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106张PPT)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106张PPT)

2.原子结构示意图 (1)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 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2)弧线表示电子层。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 电子数,如
3.离子结构示意图 (1)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 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 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 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如 Na:
解析:K 层、L 层、M 层上最多能容纳的 电子数分别为 2、8、18。K 层上可排 1 个电子, 也可排 2 个电子,所以 A 项有可能;当 M 层 上排有电子时,L 层已经排满电子,即排了 8 个电子,而 M 层最多可以排 18 个电子,所以 B 项不可能;符合“某离子 M 层上和 L 层上电子 数均为 K 层上电子数的 4 倍”的离子可以是 S2 -、Cl-、K+、Ca2+等,所以 C 项有可能;
1.钠、镁、铝金属性强弱比较
阅读下列资料内容,思考问题。
Na
Mg
Al
与冷水反应缓
与冷水
与酸反应,放
物质与
慢,与沸水反应
剧烈反
出氢气,但不
水(或与
迅速,放出氢气;
应,放出
如 Mg 反应剧
酸反应)
与酸反应剧烈,
氢气

放出氢气
续表
Na
Mg
Al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NaOH 强 Mg(OH)2 Al(OH)3
[对点演练] 3.从原子序数 11 依次增加到 17, 下列所述递变关系错误的是( ) A.原子电子层数不变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负价从-4→-1
解析:从原子序数 11 依次增加到 17, 各原子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选项错误。
答案:选 B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课件(共16张PPT)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ຫໍສະໝຸດ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的半径
呈现周期性变化
元素化合价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
14Si 15P 16S
氢化物 化学式
化合条件
高温下少量反应
稳定性
很不稳定 不稳定 较不稳定 稳定
SiH4
PH3
H2S HCl
磷蒸气,困难
加热反应 光照或点燃化合
17Cl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元素 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14Si 15P 16S
SiO2
H2SiO3

酸 弱 酸
最外层电子数1→2
最外层电子数1→8
最外层电子数1→8
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大→小
原子半径 大→小
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主要化合价:正价+1→0 主要化合价:正价+1→+5 ,负价:-4 →-1 → 0
主要化合价:正价+1→+7 ,负价:-4 →-1→0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随着原 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 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周期性的 变化。
【课堂练习】
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 的是 ( B ) A . C. N、 O、 F B.K、Mg、C.S C.F、Cl、Br、I D.Li、Na.K、Rb 4.在1~18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1)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Na , (2)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H 。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碱 性强弱
NaOH
Mg(OH)2 中强碱
强碱
Al(OH)3 两性 氢氧化物
练习
1.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Mg的是:
A、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
Mg最外层有2个电子;
BC
B、Na能与冷水反应,而Mg不能;
C、碱性NaOH >Mg(OH)2
D、 Na能从MgCl2的溶液中把Mg置换出来;
素为例讨论 !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 根据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阴离子还 原性越弱,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Na
与冷水反 单质与水 应:
Mg
Al
与冷水反应缓 与酸反应: 慢,与沸水反 应迅速、与酸 (或酸) 迅速 剧烈 反应剧烈,放 反应 金属性:Na>Mg>Al 出氢气。
H、Li、Na
(2)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
He、Be、Mg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 的元素: C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 的元素: O
请阅读并比较表1-2中1~18号 元素的有关数据,从中能找出什 么规律?
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巩固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 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2.下列元素的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AB )
5.下列半径最大的微粒是 ( C ) A. F B. Mg 2+ C. ClD. Ca2+ 6.主族元素X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 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D )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有哪些规律可循?
分层排布
电子层(n)
字母表示 能量
1 2
3 4 5 6 7
K L M N O P Q 高 低
以上规律是相 互联系的,不 能孤立地机械 套用。
【课堂练习】
1、掌握1至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写出O、Mg、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总结1至18号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A. Na、Mg、Al
C. P、Si、Al
B. N、O、F
D. C、Si、P
3、比较Na、Mg原子半径的大小 比较S、O原子半径的大小 S>O
Na>Mg 。

4.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 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 D )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C.R最高正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O2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 周期性的变化。
2.下列事实能说明非金属性Cl >S的是: A、Cl2比S易与H2化合 B、HCl比H2S稳定
C、酸性HCl >H2S S的最高正价为+6
AB
D、Cl的最高正价为+7,
3.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C )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P2O5
SO3 Cl2O7
H3PO4
H2SO4 HClO4
磷 酸
硫 酸 高氯酸
中强酸
强 酸 更强酸
17Cl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根据实验,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对其他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也可 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 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 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这 是我们下一节课将要探讨的内容。
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氢化物的难易 或氢化物的稳定性程度。越容易与H2化合,则 以第三周期元 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以1~20号元素为例,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掌握元素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 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 过程与方法:
• 1.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
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
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带正电荷
不带电荷
【思考】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在核外是如何运动
的?是杂乱无章地运动,还是有规律可循?
【阅读】教材P13第1、2段,电子在核外如何排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