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大气部分测练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专练: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专练: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专练: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基础篇】一、选择题(2020·山东高三月考)浓雾发生时,有些农民对农田进行地膜覆盖,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浓雾使()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C.空气能见度降低D.大气逆辐射减弱2.浓雾发生时对农田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地膜()A.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加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减弱了地面辐射【答案】1.C 2.D【解析】1.浓雾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太阳辐射减弱,A错误;浓雾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辐射减弱,B错误。

浓雾产生后,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增强,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红外线部分,地膜可阻止红外线能量丧失,将能量保留在地膜内,减弱了地面辐射散失,D正确。

不能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太阳辐射的总量没有影响,ABC错误。

故选D。

3.(2019·甘肃武威月考)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如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湖、岸地形高低差异B.湖、岸热力性质差异C.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湖、岸植被类型差异【答案】3.B【解析】3.读图大湖和湖岸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相反,近地面从湖面吹向湖岸,高空风从湖岸吹向湖面,说明近地面湖面气压高气温低,湖岸气压低气温高,湖面和湖岸之间存在着热力差异,形成热力环流,所以该题选择B。

(2020·河南高三月考)下图示意某一时刻我国部分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A.成都较昆明气压低B.三亚盛行东北风C.北京比上海风力小D.上海出现暴风雪5.此时成都较上海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低B.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C.海拔较低D.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答案】4.B 5.B【解析】4.读图可知,成都气压在1046~1050之间(hPa),昆明气压在1034~1038(hPa)之间,故成都较昆明气压高,A错误;此时三亚盛行东北风(根据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东北风),故B正确;北京附近等压线较上海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上海大,风力比上海大,C错误;此时上海位于高压脊附近,不会出现降雪天气,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高三地理复习题:专题五:大气运动规律

高三地理复习题:专题五:大气运动规律

4炉2021〜2021学年度咼三二轮复习专题卷(五)地理•大气运动规律(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0杆面喇強一风向1. 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西伸北进,此日最可能在A. 4月B.7月C.8月D.10月2. 关于此日以下地区天气状况的表达,最可能的是A.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炎热枯燥B.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天气晴朗C.我国南海大局部地区阴雨连绵D.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右图中XY 线为等温线,PQ 为锋线,答复3〜4题。

3. 图示区域位于A.南半球B.东半球C.北半球D.西半球4. 关于PQ 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为冷锋,雨区位于PQ 西北侧B.为冷锋,雨区位于PQ 东南侧C.为暖锋,雨区位于PQ 西北侧D.为暖锋,雨区位于PQ 东南侧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

读“理想大陆分布图〃,答复5〜6题。

5.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那么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6.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那么以下有关该气候类型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河流含沙量大B.径流年际变化大C.径流季节变化大D.河流无结冰现象以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答复7〜8题。

气流7。

以下有关该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B.甲、乙中一定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8.假设甲、乙风向相反,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风带一定是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C.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D.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下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答复9〜11题。

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上的大气

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上的大气

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项选择题下表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该城市降水的主要因素是A.暖流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2.该城市可能属于下列的国家是A.美国 B.南非 C.巴西 D.意大利【答案】1、C 2、B【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表格中气候资料,该地1月份气温高,说明位于南半球。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说明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所以影响该城市冬季降水的主要因素是西北风,C对。

2、该城市位于南半球,美国、意大利位于北半球,A、D错。

巴西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没有地中海气候,C错。

所以可能属于南非,B对。

亚寒带针叶林带的气候特点是长冬严寒,短夏温暖,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在300至600mm 之间。

下图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纬度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水分 D.昼长4.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年较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 针叶林,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弱B. 距海远,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小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D.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答案】3.B 4.D【解析】试题分析:3、图示纬度大陆东岸有寒流,所以分布纬度较低;大陆西岸有暖流,所以分布纬度较高。

故选B。

4、针叶林面积广,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强;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延伸到海岸,所以不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针叶林分布区也有海拔较低区;而亚寒带针叶林区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太阳辐射变化大,所以气温年较差大。

故选D。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半球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B.图示半球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C.图示半球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D.图示半球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6.与上图中M点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气候数据资料是下图中的【答案】5.C 6.B【解析】试题分析:5、根据图中的纬度分布判断为南半球,图示为南半球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且此时间北移,说明为北半球夏季。

高考地理第二章地球的大气环境(二)两年模拟题汇编

高考地理第二章地球的大气环境(二)两年模拟题汇编

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的大气环境(二)两年模拟题汇编2010年联考题 6月最新更新(上海浦东新区试题)观天判势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1—5题。

1.最新实况表示上海市当晚()A. 有大风B. 有雨雾C. 有冰冻D. 有点冷2.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A. 春分(3月21日)B. 谷雨(4月20日)C. 立夏(5月5日)D. 小满(5月21日)3. 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4.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农历虎年三月十八)开幕。

如果天气晴朗,当晚可见()A.朔月无光 B.月如金钩 C.月满苍穹 D.弦月如弓5.世博会期间正值上海汛期,如遇“三碰头”则黄浦江水会明显上涨。

不属“三碰头”是()A.暴雨 B.天文大潮 C.台风 D.咸潮(2010年福建省漳州一中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沙尘暴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是近年我国北方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图6是我国某省区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6~7题。

6.该省区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最高是在( )A.12、1、2月 B.3、4、5月 C.6、7、8月 D.9、10、11月7.造成该省区沙尘暴天气的空间分布特点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①东部地区距离沙源地最近,且风力最强②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山地对含沙气流有一定的阻挡作用③西北部地区距离沙源地远④中部、东部地区地形相对开阔,无山脉阻挡含沙气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10年福建省漳州一中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2009年12月7日一1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举行。

读丹麦位置示意图(图3)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4)完成8-9 题。

8.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9.对照图4,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 ④增强(天津五中2010届高三二模)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

高三地理总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高三地理总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地理总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组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农业中应用广泛,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主要是因为地膜()A.增加了①辐射B.增加了②作用C.减少了③的散失D.减弱了④的补偿2.夏季午后,农民在菜地上方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是为了()A.减弱①辐射B.减弱②作用C.增强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3.秋季,果农在日出前给果园熏烟可以减轻霜冻灾害,主要是为了增强()A.①辐射B.②作用C.③辐射D.④辐射下图为南疆沙漠腹地夏季晴天与沙尘日的地表温度与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4-6小题。

4.图中表示晴天地表温度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5.据图信息可知()A.地温高于气温B.地气温差夜晚小于白天C.沙尘日地温变化幅度小于晴天气温变化幅度D.地气温差沙尘日大于晴天6.沙尘日的最低气温高于晴天,是因为沙尘日大气()A.大气逆辐射作用强B.白天时吸收太阳辐射作用强C.反射作用强D.透明度差,地面辐射强煤电行业曾是大气污染物排放最大的行业,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推动煤电行业绿色转型,建成了10.6亿千瓦煤电机组并实现超低排放,占煤电总装机的94%,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面7-8小题。

7.图中大气受热过程()A.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②—晴朗天气比多云天气作用弱C.③—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D.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8.煤电行业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对大气受热过程产生的影响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④减弱D.⑤减弱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

大气环流练习题高三

大气环流练习题高三

大气环流练习题高三一、选择题1.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_________。

A. 水分循环B. 空气流动C. 光线传播D. 能量平衡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大气环流的主要因素?A. 地球自转B. 大陆地形C. 太阳辐射D. 水体分布3. 靠近赤道的地区,由于受到阳光直射,空气上升,形成了__________。

A. 低压带B. 高压带C. 北极冷气团D. 亚热带高压带4. 大气环流中的西风带位于_________。

A. 赤道附近B. 30°纬度附近C. 60°纬度附近D. 极地附近5. 在南半球,海洋气流受到__________。

A. 秋季风影响B. 寒冷气团影响C. 东南风影响D. 南极气团影响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在括号内标明对应的序号。

1. 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是地球自转。

( )2. 气温增加会导致地表气压增加。

( )3. 大陆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分布没有影响。

( )4. 赤道附近气温高,形成低压,空气上升,形成了风眼。

( )5. 赤道附近的大气环流是从赤道向两极方向流动的。

( )三、简答题1. 请解释大气环流带来的气候特点。

2. 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3. 解释西风带的形成原因和对气候的影响。

4. 什么是气压梯度力?它对大气环流有什么影响?5. 为什么大气环流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会发生变化?四、综合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以下问题进行回答,并且提供相应的解释。

1. 为什么亚洲地区的季风现象如此明显,其他地区相对较弱?2. 大气环流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3.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是否有联系?4. 请描述地球上的三个大气环流圈层,并比较它们的特点。

5. 你认为大气环流对于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何重要性?总结:本文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对高三学生进行大气环流练习。

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大气环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练习题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练习题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练习题气压带和风带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概念,通过掌握和理解这些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大气环流系统和气候分布。

以下是一些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一:地球上有几条主要的气压带?
练习题二:在地球上,赤道附近有一个低气压区域叫做什么?
练习题三: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气旋方向有什么不同?
练习题四:在地球的中纬度地区,常见的气象现象是什么?
练习题五: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练习题六: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机制有什么不同?
练习题七:地球上的极地气压带的特点是什么?
练习题八: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气候分布有何不同?
练习题九:为什么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在季风影响下会退到南方?
练习题十:描述地球大气环流的整体模式。

练习题十一:解释为什么赤道地区气压低。

练习题十二:为什么北半球冬季西风带较南半球更稳定?
练习题十三: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的移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练习题十四:赤道上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练习题十五:解释西风带的形成原因。

练习题十六:描述南半球季风的特点。

练习题十七:地球上云量最多的气压带是哪个?
练习题十八:为什么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大?
练习题十九:南半球的气旋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练习题二十: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带叫什么?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的知识。

如果有不清楚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继续学习和研究相关的地理资料,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高三总复习地理检测题 天气系统

高三总复习地理检测题 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一、选择题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解析:1.C 2.B第1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迅速代替暖气团,气温迅速降低,气压迅速升高,是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剧烈的时段。

读图可知,18时~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可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

第2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与暖气团之间气温和气压差异较大,并伴随天气转阴,因而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

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

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完成3~4题。

3.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③至④B.④至⑤C.⑥至⑦D.⑨至⑩4.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解析:3.A 4.B第3题,根据探空气球10天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③至④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所以说明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

第4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则图中⑦、⑧两点位于气旋西侧,⑦、⑧两点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带来的是较冷的气流,形成冷锋。

下表为2021年10月我国某地天气变化表,据此完成5~6题。

①太阳辐射较强②盆地地形,热量积聚③暖气团持续补充④暖流经过,增温增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13日该地有冷空气影响,其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大约是()A.凌晨B.中午C.午夜D.傍晚解析:5.B 6.D第5题,7日到12日天气以晴朗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①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大气部分测练
1.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无选择性B.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C.大气辐射为短波辐射D.大气逆辐射为长波辐射
2.如果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段出现在()
A.清晨
B.傍晚
C.中午
D.夜晚
读下图,回答3~4题。

3.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图中气压最高和气温最低的点分别是()
A.b d B.a b
C.b c D.a d
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且b地多锋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常年盛行西北风
B.冬季盛行西南风
C.若O点在大陆西岸,则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若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则该地最有可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5.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气象观测点
读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示意图,回答6~7题。

6.受此天气系统影响,与长沙相比,南昌的天气特征()
A.冷且干B.暖且干
C.冷且湿D.暖且湿
7.若该气压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A.东南风转西南风B.东南风转西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D.西南风转东北风
8.如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
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9~10题。

9.上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
向分别为()
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东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
D.西南风;东南风
10.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
景色的描写。

下列古诗中所描述
的情景与上图中等压线所示时
间一致的是()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
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
凉。

”——唐·杜甫《夏夜叹》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
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
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⑥
下表为韩国不同季节气象统计资料,阅读相关信息,完成12~13题。

12.根据表中信息判断,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干热风台风梅雨B.沙尘梅雨酷暑
C.干旱台风伏旱D.沙尘梅雨台风
13.与表中③的成因相关的是()
A.冷暖气团交锋B.东北信风
C.空气旋转辐合上升D.副热带高压
下图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上图所示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寒潮B.泥石流C.凌汛D.沙尘暴
15.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上图所示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A.天津B.昆明C.新奥尔良D.加尔各答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

分析回答16~17题。

16.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7.关于①、②两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①位于大陆东岸B.②位于大陆东岸
C.①深居大陆内部D.①、②均位于大陆西岸
18.右图中,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
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D.洋流
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9~
20题。

19.图中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20.图中abcde五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降
水的是()
A.bde
B.ade
C.abd
D.acd
21.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
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
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

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

完成22~23题。

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
C.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
23.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右图是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回答24—25题。

24.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25. 该地7到9月份气温较低,主要原因是
A. 太阳高度角小
B. 受寒流影响
C. 多阴雨天气
D. 地势较高
高三地理大气部分测练答案
高三地理大气部分测练答案
高三地理大气部分测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