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第18周语文周考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国石拱桥》课文精读练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中国石拱桥》课文精读练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洨.河(xiáo)弧.形(hú)记载.(zǎi) 惟妙惟肖.(xiào)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B.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祟这座桥。

C.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选择该项的理由是:“祟”应该改为“崇”。

3.下面文段中第③④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杭州西湖的断桥其名由来,众说纷纭。

②一说位于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

③一说元代桥畔住着一对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因此该桥被称作“段桥”,谐音为“断桥”。

④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当瑞雪初晴时,断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阴却还是白雪皑皑,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有了雪“残”桥“断”。

(1)第③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把“因此”与“该桥”调换顺序。

(2)第④句修改意见: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之感”或“的感觉”。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B)①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

②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饰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③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

④内部陈列的,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⑤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A.④②⑤③① B.②④⑤③①C.①②⑤④③ D.⑤①④②③5.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18套真题)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18套真题)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B .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 .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 .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二、字词书写2. 根据拼音写汉字。

善良,是人们心间斑lán________的花。

心怀善良,便yínɡ________绕满怀温馨,延己及人;心怀善良,便生出随喜之心,豁然开朗;心怀善良,便拥有不老容颜,芳龄永驻。

依善行事,我们会qiè________意、愉快。

三、句子默写3. 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月下飞天镜,________。

(《渡荆门送别》)(2)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3)________,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4)《梁甫行》________,________咏叹了家园荒芜,从而深化了诗歌主题。

(5)《三峡》中正面描写三峡两岸山势陡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4. 下面是一则消息。

请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今年3月,明湖公园采取公园与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方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

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

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

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节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

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

2020-2021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周考试试题卷

2020-2021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周考试试题卷

最新WORD 可修改欢迎下载第一学期八年级周考(一)语文试题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出题人:肖玉平审题人:闫正凡一、语文知识与运用(1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 震悚.(sǒnɡ)荒谬.(miù)溃.退(kuì)锐不可当.(dànɡ)B. 要塞.(sāi)尴.尬(ɡān)惊骇.(hài)歼.灭(jiān)C.炽.热(zhì)瞥.见(piē)诘.责(jié)差.使(chāi )D.文绉绉..(zhōu)屏.息(bǐng)仲.裁(zhòng)踌.躇(chóu)2.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锐不可当抑扬顿锉待人接物匿名B. 张惶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懊丧C. 眼花缭乱名副其实粗制滥造凛冽D. 锲而不舍振耳欲聋丰功伟绩管辖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4.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

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 ③①④②B. ②④③①C. ①②③④D. ②①④③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周周练试题及标准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周周练试题及标准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周周练试题及答案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整理的八年级语文周周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1.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B.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C.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D.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器宇轩昂鹤立鸡群肖声匿迹 B. 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C. 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 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5.考考你:“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诸葛亮、刘备是_____ 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出两个:、。

6.仿写句子。

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家是_________ _ ___,让人___ 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① 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第18周语文周周清

第18周语文周周清

第18周初三语文周周清《邹忌讽齐王纳谏》巩固检测1.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邹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皆朝于齐()2.对句中“于”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欲有求于我也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皆以美于徐公④能诱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⑤燕、赵、魏闻之,皆朝于齐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A①③⑤/⑥/②/④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④⑥/③/⑤D①③⑤/②⑥/④3.“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饰 C表承接 D表转折 E表因果 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④暮寝而思之( )4.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①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C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②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A公私之积尤可哀痛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D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③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A孔子过泰山侧B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C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④例:令初下,门庭若市()A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曾不若孀妻弱子D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5.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吾妻之美我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徐公来,孰视之B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 暮寝而思之6.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今齐/地方/千里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徐公/何能及/君也D此/所谓/战胜于朝庭7 .古今异义字①今齐地方千里古义:今义:②能谤讥于市朝古义:今义:8.词类活用①朝服衣冠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③吾妻之美我者④闻寡人之耳者9.翻译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案18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十五)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案18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十五)

考案[十八] 模块滚动训练周测卷(十五)散文阅读+诗歌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江南水弄堂彭程①一个人很早就喜欢上一个事物,到了迷恋的地步。

但因为机缘所限,其后多少年中,与欣赏对象只有短暂零散的接触.......,很不过瘾。

终于有一天,目标集中出现,充塞了他的视野,从四面八方簇拥裹挟了他。

他也得以凝神静虑,全身心地欣赏品味,目接神交。

这种情形下,他会有什么反应?②我此刻便是如此。

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我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对象。

③无锡老城区的南门外,脚下是一座名为清名桥的、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拱形石桥。

古运河就从桥下流淌而过,大理石的银白色桥栏杆,被岁月风雨侵蚀,有一些残破斑驳,手抚上去,粗糙而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递到掌心。

④斜倚栏杆,缓缓地转动脖颈,目光收放之间,古运河的魅力展露无遗。

从此处到南门这段1.3公里的河道,被命名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古运河最精华的部分。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段河道就是申报项目之一。

这里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古代人文景观于一体,有“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美誉。

⑤这副精致工整的对句,并没有丝毫夸张。

古运河的魅力,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石垒砌的河岸,夹出一道宽约十几米的水流,缓缓地流淌,分明是一条水上的巷弄。

临水的房子多是两层,个别三层,一色白墙黛瓦。

房子连同蓝天白云的倒影被水波荡漾,便有了明与暗、真与幻的对比,有了层次和韵律。

水边的条石栏杆上,疏朗错落地摆放着盆花绿植,增添了不少生机。

栏杆内侧,隔着窄窄的小道,便是古旧的房子,屋脊上层层叠叠的瓦片,黯淡的颜色分明是被岁月烟云熏染而成的。

屋檐下往往有一株藤萝,或是几竿竹子,藤蔓枝叶将窗子半遮半掩,清幽而雅致。

目光沿着河道向前递送,远处又是一座拱形石桥,半圆形的桥洞,和水面上的倒影,恰好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形。

八年级语文18周周练.doc

八年级语文18周周练.doc

)嶙.()峋()重峦叠嶂.、诗人、学者。

推崇.()妙肖.()巧绝轩.()榭.()丘壑.八年级语文18周周练八年级语文(上)第18周复习一.给加点字注音或填写汉字。

(20分)磬.()鳌.()头琉.()璃()藻()井蟠.()龙金銮.()殿.()6i )幕 伦.()俗萌.()发翩.()然孕.()育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 囊.()繁衍.()胚.()胎蟾.()蜂.()脊.()椎两栖.()遗骸.() 褶.()皱劫.()难追溯.()藩.()篱.()归咎.()斑.()(Id 无于 吟.()咏绮.()丽殷()红二.文学常识。

1.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字,号秋实, 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2.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孟子》、《》、《》,“五经”指《诗经》、 《》、《》、《易经》、《》。

3. 《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

作者,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 老,后人称他杜少陵,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

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石壕 吏》)“二别”(《》、《垂老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 达到 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 ”,他本人也被尊为“ ”。

4,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瞿塘峡、,地理学家。

撰《水经注》,其书 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 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交笔绚烂,语言清 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三.名著阅读1.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名著浩如烟海。

为了 便于记忆,有人编了一首二十八字口诀:东西工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工言二拍赞 古今,聊斋史书西厢镜。

请你说出这二十字诀包括哪些古典文学名著,至少说出其中的 十部。

2.填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周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周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考1班级姓名得分1、第一部分:(38分)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常识填写。

(10分)⑴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和。

⑵消息的主要特点有。

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胜利南渡”点明了。

(4分)3、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10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结果:4、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4分)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5、请写出该消息的导语。

(2分)6、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5分)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7、语言运用:在空格处各写一句话,把整个寓言补写完整。

(3分)上帝派三位天使前往人间,各自完成一项使命。

他吩咐第一位天使去寻找一个美貌的人,叮咛第二个天使选拔一个能干的人,委派第三个天使觅求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第一位天使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带着一个人回来,完成使命。

第二位天使也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带回一个人,完成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期第18周语文周考试题
(一)、《陋室铭》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1)斯.是陋室()(2)可以调.素琴()
(3)陶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2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1分)
4.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2分)
(二)、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4分)
A.谈笑有鸿儒( ) B.可爱者甚蕃( )
C.陶后鲜有闻( ) D.宜乎众矣( )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1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简要回答问题。

(2分)
(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1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2分)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 三)、阅读题: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
(3)可爱者甚蕃蕃: (4) 亭亭净植植:
10.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3分)
12.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四)《三峡》比较阅读
(甲)至于夏水襄陵,……,良多趣味。

《三峡》节选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

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

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3.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
沿溯阻绝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
14.翻译下面句子。

(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15.用原文句子填空。

(2分)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

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16.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17.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异同。

(3分)
(五)【甲】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2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20.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1字)(3分)
21.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