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测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八上周测试卷(三)及答案

新八上周测试卷(三)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清溪中学八年级周测自查题语文试卷(三)姓名班别分数一、基础题(3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20分)(1)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4分)(2)□□□□□,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2分)(3)乡泪客中尽,□□□□□。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2分)(4)□□□□□□□,此地空余黄鹤楼。

□□□□□□□,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4分)(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8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3分)A.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

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B.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C.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

D.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C.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

D.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4.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

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二、阅读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10题。

(一)(11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周测循环练(九)(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周测循环练(九)(共29张PPT)

10.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 用?
_举__例__子__、__作__比__较__。__具__体__准__确__地__说___明__了__“__北__京__的__园__林_ _建__筑__在__细__微__之__处__见__匠__心__”__的__特__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北京的园林
①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她的名胜古迹在世 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 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 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高贵,北 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 的绚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11.“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
丽”一句中的“大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__能___。__“__大__多__”__表__范__围__,__起__限__定__作__用__;__如__果__去__掉__,_
就__变__成__了__北__京__园__林__的__色__彩__都__是__金__黄__或__大__红__,__与__实__际__不__符__。_ “__大__多__”__一__词__体__现__了__说__明__文__语__言__的__准__确__性__、__严__密__性__。_____
12.下列诗句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富人的儿子能自食其力了,孝基有点奇怪,又说道:“你 能管理仓库么?”答道:“让我灌园,已出乎我的意料 之外,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好啦。”孝基就叫他 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很顺从、谨慎,没犯什么过错。 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像以前那样, 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周测循环练(三)(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周测循环练(三)(共28张PPT)

初二开学的时候,我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她短发的样 子——她曾说过,自己以前一直是短发。那个在我的潜 意识里出现过的她的形象,终于真实地出现在我面前了。
突然觉得,“独特”这两个字不足以诠释她。她是 一个多彩而神奇的人,并不仅仅只是一位多彩而神奇的 老师。
9.文章开头写手机里的视频及其定格的画面有何作
用? 突__出__历___史__老__师__的__粗__犷__与__男__性__化__的__外__貌__特__点__,__与__自__己_
周测循环练(三)
一、基础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山__随__平__野__尽_____, __江__入__大__荒__流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几__处__早__莺__争__ __暖__树_______,__谁__家__新__燕__啄__春__泥______。(白居易《钱塘湖 春行》)
8.“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
了什么道理? “___孙__叔__敖__之__知__”__表__现__在__两__个__方__面__:__①__楚__王__多__次___封__赏
_他_,__他__却__不__受___;__②__让__儿__子__不__受__利__地__,__而__“__请__寝__之__丘__。__”__ ____让___我__们__明__白__的__道__理__:__做__人__不__可__贪__心__不__足__(_或__:__做__事__要_ _有__远_见___;_吃__亏__是__福__;__别__人__看__不__上__的__东__西__才__能__长__久__保__有__等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我的历史老师 武亦姝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周测循环练(二)(共24张PPT)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周测循环练(二)(共24张PPT)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 (2)虽乘奔.御风( 这里指飞奔的马 ) (3)林寒涧肃.( 肃杀、凄寒 )
7.翻译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在__三__峡__七__百__里__之__间__,__两__岸__都__是__连__绵__的__高__山__, __完 ___全__没_ _有__中__断__的__地__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即__使__骑__着__飞__奔__的__马__,__驾__着__疾__风__,__也__没__有__这__么__快__。___
周测循环练(二)
一、基础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__相__顾__无__相__识______, __长__歌__怀__采__薇______。(王绩《野望》) (2)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 __日__暮__乡__关__何__处__是______?___烟__波__江__上__使__人__愁_____。(崔颢 《黄鹤楼》)
D.结尾处引用渔歌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 进一步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解析: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
①一种被称为量子通信的新的通信方式初露端倪。 它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 时延的真正意义上的实时通信,因此,它可望承担起未 来宇宙通信的使命。那么,什么是量子通信呢?
(5)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描绘一日晨昏之 景的句子是:___晓__雾__将__歇_______,___猿__鸟__乱__鸣_______; ___夕__日__欲__颓_______,____沉___鳞__竞__跃_____。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专项训练《周周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专项训练《周周练》(含答案)

第十一周阅读训练月日用时:得分:卷面书写:【诗歌鉴赏】(6分)得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唐)刘长卿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

B. 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

暗示他即将归去。

C. 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

D. 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2.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3分)【文言文阅读】(12分)得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石奢者,楚昭王相也。

坚直廉正,无所阿避。

行县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

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

夫以父立政②,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

”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③。

”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

王赦其罪,上惠④也;伏诛而死,臣职也。

”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过听⑤杀人,自拘当死。

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

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李离曰:“臣居⑥官为长,不与吏让位⑦;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

今过听杀人,傅⑧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辞不受令。

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

公以臣能听微决疑⑨,故使为理。

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注解】①行县:出行属县。

②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

③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④惠:恩惠.⑤听:偏听,偏信。

⑤居官:担当的官职。

⑦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

⑧傅:推诿。

④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纵.其父而还自系焉(纵:越过)B. 不私.其父,非孝子也(私:偏袒)C. 过.听杀人,自拘当死(过:经过)D. 辞.不受令(辞:言辞)4.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纵其父而.还自系焉A. 相委而.去B. 人不知而.不愠C. 面山而.居D.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5.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测(《雪》《雷电颂》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测(《雪》《雷电颂》

八年级下册语文周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1.下列加黑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磬口(qìnɡ)嘴唇(chún)蓬勃(bó)凛冽(lǐn)B.滋润(rùn)褪尽(tuì)弥漫(mí)脂粉奁(lián)C.灿烂(càn)粘结(zhān)灼灼(zhuó)旋转(zhuǎn)D.单瓣(bàn)朔方(shuò)闪烁(shuò)胭脂(zhǐ)2.下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睥睨(pì nì)迸射(bèng)忏悔(chàn)B.污秽(huì)犀(xī)利虐待(lüè)C.雷霆(tǐng)鞭挞(dá)踌躇(chóu chú)D.稽首(jī)罪孽(niè)祈祷(dǎo)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B.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朔雪罗汉。

C.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退尽了。

D.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录地飞着。

4.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

B.你坐在那马上私毫也不能驰聘。

C.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

D.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

5、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A、单调博识滋闰隐约B、美艳蓬勃弥漫连续C、真切忙禄升腾孤独D、温热壮键包藏旋转6.下面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朔方的雪花在________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________,________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________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A.纷飞粘连撒消化B.飘飞粘结落消释C.飘飞粘连落消化D.纷飞粘结撒消释7.下列句中加黑词的修辞方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周测循环练(八)(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周测循环练(八)(共28张PPT)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作者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开篇,格调高雅, 视野开阔,天空明净、山峰挺拔、天山相连相衬,为下 文对富春江山水的精雕细刻勾勒了背景、留足了空间。
B.作者描山绘水,极有层次。第一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领起全文;第二段先后抓住“急”和“清” 的特点,描绘“异水”;第三段从山之形之声之色展示 “奇山”。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 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 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 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 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何感慨,你
是如何理解这种感慨的?
面___对__这__奇__山__异__水__,__作__者__感__慨__:__“__鸢__飞__戾__天__者__,___望__峰 _息_心__;__经__纶__世___务__者__,_窥__谷___忘__反__。__”__这__两__句__由__景__而__生__慨__叹__, _符__合__我__们__见__到__美__景__时__的__自__然__反__应__,__反__衬__出__景__物__之__宜__人___。_ _当__然__,__这__里__或__许__有__自__述__心__志__的__味__道__,__表__现__出__作__者__归___隐__林_ _泉__、__享__受__美__景__的__愿__望__;__也__有__可__能__是__在__劝__说__朱__元__思__,__不___妨_ _放_下__繁__杂__公__务___,__一__同__来__欣__赏__这__美__景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八上周测试卷(十)及答案

新八上周测试卷(十)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清溪中学八年级周测自查题语文试卷(十)姓名班别分数一、基础题(28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1分)(2)迷津欲有问,□□□□□。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1分)(3)八月湖水平,□□□□□。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分)(4)□□□□□□□,此地空余黄鹤楼。

□□□□□□□,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崔颢)(2分)(5)默写刘禹锡《秋词》。

(4分)秋词□□□□□□□,□□□□□□□。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8分)(1)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huáng jí)地看着我。

(2)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xiè)便往往触他之怒。

(3)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

(4)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cháng tú bá shè)了二三十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A、膳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B、通过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速发展中的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八年级语文周测题
年级班姓名总分
一.默写
1.李商隐《无题》一诗中,有两句常被用来形容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这两句诗是:
(2分)
2.李煜《相见欢》一词中,常用来形容人的烦恼无法排遣,或形容某些事情难以处理解决的成语是:
(2分)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有两句可以用来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这两句诗是:
(2分)二.文言文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本文的作者是,他是朝文学家。

(2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分)
叱咄
..()()俟.其欣悦()负箧.曳屣.()()绮.绣()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②录毕,走.送之()③媵人持汤沃.灌()④礼愈至.()
⑤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⑥弗之怠.()⑦负箧.曳屣()⑧援疑质.理()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烨然若.神人 B.腰.白玉之环 C.右备容臭. D.主人日再.食
判若.两人腰.缠万贯臭.气相投再.接再厉
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6.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同舍生皆被绮绣
B.四支僵劲不能动
C.食不饱,力不足
D.其真无马邪
7.翻译下面的句子。

(9分)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3分)
9.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3分)
①②③
10.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
11.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2分)
12.由作者读书的勤奋,你想到了古代哪些人勤奋苦读的故事,不少于两个故事。

(2分)(超过两个,每多写一个加1分,最多加2分。

同时要求每个故事字数概括不得超过10个)。

13.宋濂求学时,身在苦中不觉苦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2分)
1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3分)
15.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