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行业发展及风控模式研究
关于P2P网贷风险及风控措施的研究

待完 善 ,其次 鲜 有P 2 P 网贷公 司具 备 专业 的金 融 风险 管理 师 团队 和 完备 的风 险控 制 体 系 , 缺 乏 充分 的贷 款 风 险管 理 能 力 与 资质 , 容 易 产 生 大量 的坏 账 ,另 外 , 许 多P 2 P网贷平 台为 了增 加 投 资人 群 的规 模, 吸 引短 期投 资 人群 , 增 加投 资 人 的粘 性存 在 拆标 的行 为 , 所 谓 拆 标即把大额借款标拆为小额借款标或者将长期标拆为短期标。拆 标使 得 资 金在 一 定 程度 上 错 配 , 加大 了运 营风 险 , 可 能 会导 致 平 台 没有 充足 的资 金维 持运 转最 终走 向倒 闭 。
一
.
P 2 P 网 贷平 台要 求借 款双 方 都 要登 记 真实 的 个 人信 息 , 黑 客 一旦 攻 P 2 P 网贷 发展现状 2 0 1 5 年, P 2 P 行 业 的发展 可 谓是 冰火 两 重天 , 一 方面 互联 网 巨头 破 了平 台保 密 技 术 , 借 贷 双 方 的私 人 信息 无 法 得 到保 护 , 资 金安 全 将 受 到 严 重威 胁 , 平 台可 能 失去 公 众 信 心 , 导 致 放 贷人 闻风 而动 纷 纷提现, 由此 可 能 会引 发平 台 的资 金循 环 难 以为 继进 而 导致 平 台倒 闭。
摘要 : 2 0 1 5 年 以来 , P 2 P 网贷 发展 势头强劲 , 互联 网 巨头纷 纷介入 , 券 商陆续曲线 涉足 伴随着 竞争的持 续升级 , 诈骗 跑路 的 网贷 平 台数 量快速 攀升 。有人 跑 步 “ 入场 ” , 也 有人 拔腿 “ 跑路 ” , P 2 P 行 业正在 面临前所 未有 的机 遇和挑 战。风 险控 制将是P 2 P 网络借贷平 台得 以生存和 发展 的的关键 。本文 以P 2 P 网贷 行业存 在的主要风 险 为分析重 点 , 在此 基础上提 出相应 的风险 防范建议 。 关键 词 : p 2 p ;网贷 ;风险 ;风控
我国P2P网贷平台风险控制模式研究

我国P2P网贷平台风险控制模式研究作为新兴金融的分支,P2P网贷行业从进入中国市场即受到众多的关注,网贷平台数量也完成了井喷式的增长。
由于国外拥有完善的征信系统、强大的数据化风控能力和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或行业自律体系,国外的网贷平台数量少但风险控制程度较高,平台的发展较为迅速、运行也较为稳定。
而国内市场在网贷行业发展初期采取“三无”(无进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策略,在行业繁荣、平台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问题平台也频频曝光。
问题平台的存在不仅有可能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也有可能影响局部金融环境的稳定性。
因此,网贷平台是否能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对于平台的稳定发展尤为重要。
首先,本文选取了国外典型的网贷平台Zopa和LendingClub作为对比平台,基于完善的征信体系,从运营情况、风控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国外网贷平台风险控制的特点和及其原因,比较两个典型平台的共性与区别,并研究国外成功平台的风险控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其次,本文选取国内典型平台——宜人贷作为案例,该平台结合国内的发展环境、经济现状进行本土化创新——引入线下模式(O2O模式),再加以大数据和其他单项控制措施,从运营流程的角度分阶段对案例平台的风险点和风控措施进行分析。
将平台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点与平台线上措施和线下措施相结合,对案例平台的风控措施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
最后,本文从网贷平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等这四个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我国采取线上线下模式的网贷平台进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网贷平台应根据自身的发展不断完善的业务流程,并根据流程的走向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全的风险控制措施,使得风险控制措施行之有效。
第二,网贷平台仅仅设置单一或几种风控措施来分散、规避和转移风险是不够的,平台应根据自身的流程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使得风险控制措施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形成完整的风险控制模式,更加全面的应对来自于各个方面的风险。
第三,网贷平台不断完善线上和线下的衔接,定期进行信息的共享和反馈,尽量避免运营成本的浪费和信息的错误配比,做到上下一致,有效配合、及时反馈。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研究

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研究一、前言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平台已成为一种热门的金融投资方式。
随着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将资金投入到这个领域中。
然而,与高收益相伴的是高风险。
P2P网络借贷平台由于其自身的属性,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是P2P网络借贷平台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P2P网络借贷的基本原理P2P网络借贷平台是指借款人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向出借人借款的过程。
借款人与出借人通过网络平台直接联系,并实现借款、还款的过程。
平台仅提供信息撮合和资金划转中介服务,不承担任何资金风险。
三、风险控制手段1.信息透明信息透明是有效控制平台风险的第一步。
平台应该公布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如借款人的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资产情况等。
平台还应为借款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并向出借人提供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结果。
2.风控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应该是平台风险控制的核心。
平台需要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包括数据分析、模型设计、信用评级、贷后管理等环节。
平台应不断优化完善风险控制模型,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3.风险保证金风险保证金是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的常用方式。
平台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一定的风险保证金。
如果借款人逾期或者违约,平台可以使用保证金来承担一定的损失。
保证金的数额应该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借款金额等因素相对应。
4.资金分散资金分散是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的重要方式。
平台应该鼓励出借人实现资金分散,降低任何一笔借款对于出借人的影响。
出借人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借款项目来实现资金的分散。
5.紧密监管当前,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体系尚未完善。
平台需要加强自我监管,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监管机制,确保自身运营的正常和有序。
平台应该积极响应政府的监管要求,与监管机构合作,尽力维护市场的稳定和有序。
四、结论P2P网络借贷平台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深受投资者欢迎。
然而,由于其自身风险较高,需要平台自身和各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管控研究

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管控研究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管控研究P2P网络借贷(Peer-to-Peer lending)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金融模式,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
然而,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P2P网络借贷风险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为了保障投资人和借款人的权益,加强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控研究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平台的风险评估和准入机制。
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是降低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关键。
平台应严格审核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等信息,确保借款人有足够的还款能力。
同时,要对投资人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避免将高风险项目推荐给保守型投资人,降低风险暴露。
其次,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透明度。
P2P网络借贷平台应定期向投资人和借款人披露相关数据和信息。
投资人应获知平台的运营情况、项目的借款状况和还款情况等信息,以便进行风险评估。
借款人也应知晓平台的贷款利率、收费情况和还款要求等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贷款决策。
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可以提升投资者和借款人对平台的信任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第三,要建立健全的风险准备金制度。
风险准备金是指平台根据借款人的风险状况和还款能力设置的一定比例的资金储备,用于弥补可能的借款违约损失。
平台应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和项目的风险等级,科学设置风险准备金比例,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存储。
这样一来,即使借款人发生违约,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也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第四,要加强风险监管和处置能力。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对不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平台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风险处置能力的建设,健全风险处置机制,对平台出现风险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投资人和借款人的权益。
第五,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P2P网络借贷行业应加强自律,设立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行业准则和规范,对行业内平台的运营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我国P2P平台的发展趋势及风险控制

我国P2P平台的发展趋势及风险控制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P2P平台自诞生以来,已经发展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P2P 行业平台达到了1500余家,业务覆盖范围从个人借贷、小微企业融资、房地产抵押贷款到消费分期等多个领域,年交易规模超过千亿人民币。
P2P平台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一部分,为广大借款人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 技术创新不断推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P2P平台在风控、资金托管、交易撮合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P2P平台可以更加精准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降低资金运营风险。
P2P平台还通过数字化资产管理、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提高了借贷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3. 政策环境逐步完善我国政府对P2P行业的监管也越来越趋于完善。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P2P平台的合法地位,并提出了一系列引导和规范性的政策措施。
2016年,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P2P行业的监管要求,加强了对平台资金存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规范。
二、我国P2P平台的风险控制1. 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P2P平台作为“中介”机构,其信用风险和资金运营风险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P2P平台应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及时公布平台的财务报表、风险管理措施和借贷信息等,让投资者对平台的运营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降低投资者的不确定性。
2. 强化资金存管机制P2P平台的资金存管机制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根据相关监管规定,P2P平台必须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签订资金存管协议,将投资者资金和借款人还款资金与平台自有资金进行隔离,确保资金流向的安全和透明。
资金存管机构也要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信誉,才能够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3. 完善风险控制系统P2P平台应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系统,包括信用评估、风险定价、后期跟踪管理等环节。
P2P网贷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P2P网贷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P2P网贷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P2P网贷平台作为新兴金融模式应运而生。
P2P(Peer-to-Peer)网贷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个人投资者和借款者直接连接起来的一种金融形式。
它以低门槛、高灵活性、高效率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借款者的关注。
然而,随着P2P网贷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就P2P网贷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缺乏监管导致风险加大目前,我国对P2P网贷平台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主体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一些不良平台进入市场。
这些问题平台缺乏实力抵抗风险,可能采取欺诈手段或违约行为,对投资者利益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
同时,加强对平台的准入审查,加大对不良平台的整顿力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透明度低P2P网贷平台是个人投资者和借款者进行交易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很多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真实情况,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手段,从而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平台加强对借款人的资信审核,并提高贷款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对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
此外,建立信用评级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客观的信用评估,帮助其进行投资决策。
3.风控能力不足导致风险难以控制P2P网贷平台在贷款审批和风险管控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资金风险难以控制。
一些平台在面临还款风险时无法及时兑付,甚至发生资金链断裂的情况,给投资者和借款人带来了重大的不确定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平台加强风控能力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控制风险。
加大技术投入,引入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风险识别和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4.缺乏提供增值服务的创新意识目前,大多数P2P网贷平台只提供了简单的撮合服务,缺乏增值服务的创新,无法满足借款人和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监管与控制研究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监管与控制研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网络借贷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投资和融资方式。
然而,这种形式的金融活动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如逾期、坏账、经营失控等问题。
因此,风险监管与控制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一、P2P网络借贷的特点与风险P2P网络借贷的特点是无需传统金融机构中介,直接连接借贷双方,让借贷过程更加高效、快捷。
然而,这种形式的借贷也存在一些风险。
首先,平台风险。
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中介机构,承担了交易的整个流程,包括信息披露、场外风险评估、合同签订、资金流转等环节的处理。
如果平台管理不善、内控不力,便容易发生平台风险。
其次,借款人风险。
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是评估其偿还能力的重要因素。
故如果平台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估方法,很容易导致放贷给有违约风险的借款人,进而引发借款人风险。
最后,借款人欺诈风险。
借款人以虚假信息、伪造身份等手段骗取借款,可能导致平台亏损,进而危及投资者利益。
二、监管政策与风险控制研究随着P2P网络借贷市场的迅猛发展,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变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监管政策主要分为五个方面:1.市场准入许可。
要求P2P网贷平台在获得相关机构批准或备案后方才进行业务,从源头上控制市场规模和运营活动。
2.信息披露要求。
要求平台在信息披露、公示具体业务信息、合同内容、利率、期限、利息结算和投资者风险提示等方面加强规范,确保投资者理性投资。
3.资金存管要求。
要求平台将投资者资金与平台自有资金进行分离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4.合规运营要求。
要求平台合规经营,合法合规开展业务,建立内部规范体系,控制市场风险。
5.风险准备金要求。
要求平台为风险准备金设立准备金账户,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借款人信用情况等合理计提风险准备金,提前储备足够的资金面对风险事件发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借款人信用评估、建立投资者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抵质押品管理等方式进行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
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模式研究

【摘要】p2p网络借贷平台虽日益增多,却也面临由于风险控制不足导致倒闭、跑路等事件频频发生。
本文就p2p网络借贷的模式进行分类,并结合拍拍贷、人人贷、陆金所以及宜信等公司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控制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征信自2005年第一家p2p借贷网站zopa在英国出现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迅速在全世界兴起。
在我国,2007年在上海成立了国内的第一家p2p借贷网站拍拍贷。
截止2016年6月,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达到了4080家,仅2016年就新增平台311家。
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出现问题被停业整顿的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有1684家,占网络借贷平台总数的41%,仅2016年被停业整顿的网络借贷平台数量就有421家,比平台新增数还多。
大量平台倒闭、跑路、被迫停业整顿反映出p2p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控制能力的薄弱程度,因此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p2p网络借贷模式分类p2p网络借贷按照借贷流程可以分为平台模式和债券转让模式。
平台模式是网络借贷平台通过搭建网站,线上撮合投资人和筹资人之间的交易,平台只负责信用的审核、信息的展示,不直接参与交易。
平台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平台自身数据的积累,借贷双方的交易将不受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且平台本身运营风险较低;缺点是平台起步之初没有用户基础将很难实现盈利。
债券转让模式是平台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借贷公司,该公司首先将资金放给借款人,然后再将债权转让给投资人,网络借贷平台将债券开发成相应的理财产品供投资人选择。
债券转让模式的优点是平台交易量提升快,适合线下销售,缺点是存在政策性风险,借贷程序复杂。
p2p网络借贷按照互联网依托程度可分为纯线上模式和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纯线上模式是平台的所有业务,从客户开发、客户维护、信用审核、贷款发放等所有业务流程均依靠互联网完成,其信用审核方式主要是借助客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数据痕迹建立信用评估模型,从而评估客户的信用级别和还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或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自2005年全球首个P2P平台Zopa在英国成立至今,P2P行业发展迅猛,特别是2013年我国进入互联网金融元年,P2P网贷行业更是以较快的速度呈现出平台数量多、平台类型多、问题平台多的“三多”行业特点。
英美国家以宽松的金融市场环境和相对健全的监管政策为P2P行业规范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作者以Zopa、LendingClub、Prosper、Ondeck、MarketInvoice等平台为例阐述了英美国家P2P平台主要分类:个人信贷平台、企业信贷平台、票据平台。
与英美国家相比,中国对P2P行业监管相对滞后,直到2015年7月,我国出台第一份框架性P2P行业监管政策《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对行业发展起到了明确监管、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P2P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作者梳理近几年我国P2P行业数据,总结P2P行业最新现状特点,分析目前我国P2P行业的风险原因及风险类型,并以具体平台为例归纳了我国P2P行业的主流风控模式:风险保障金模式、担保公司合作模式、抵质押模式、保险公司承保模式。
关键词:国外P2P行业经验借鉴,P2P行业现状特点,行业风险,风控模式Since the first P2P platform of the world Zopa was founded in the UK in 2005, the entire P2P industry is enlarging. The increasing number and types thus problems of P2P platforms was observed in China, especially from the year of 2013, when China had accessed to the Internet of financial year. The easing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relative sound policy of the British and the American support and protect their P2P industry.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Zopa, LendingClub, Prosper, Ondeck and MarketInvoice etc. as typical cases to illustrate the classic types of the British and the American’ P2P industry, which include Personal Loans Platform, Enterprise Loans Platform and Bill Exchange Platform. Compared with the British and the American, the regulatory of Chinese P2P industry was lagging behind. This phenomenon had not changed until July 2015, when China issued “Guiding Opinions on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anking”. This new regulation played an active role on management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P2P industry; therefore, the industry appeared in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is dissertation will firstly analyses relative data of Chinese P2P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Secondly, there will be a short conclusion of emer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2P industry. Thirdly, the reasons and types of the risks in the P2P industry will be demonstrated.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use the specific P2P platforms as examples to conclude the major models of risk control; for instance, risk security payments model, guarantee company cooperation model, mortgage and impawn model and insurance company underwriting model. Key words: P2P industry; Chinese P2P industry; Anglo American countries’ P2P industry; risk control model; industry risks目录第1章引言 (1)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 文献综述 (1)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3)1.4研究方法 (4)1.5本文创新与不足 (5)第2章国外P2P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5)2.1国外P2P行业发展概况 (5)2.2国外P2P行业监管经验 (5)2.3国外P2P行业主要模式分析 (6)2.3.1 个人信贷模式 (6)2.3.2 企业信贷模式 (8)2.3.3 票据模式 (9)第3章中国P2P网贷发展原因 (9)3.1资金供求不平衡为P2P发展提供空间 (9)3.2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鼓励P2P行业发展 (10)3.3 高收益、低门槛P2P成投资新宠 (10)3.4互联网技术推动P2P行业发展 (11)3.5实力竞争者加速P2P行业发展 (11)第4章我国P2P行业现状特点分析 (13)4.1我国P2P行业发展地域特点 (13)4.1.1我国P2P行业梯队式发展 (13)4.1.2华东区域平台数量增速明显 (14)4.1.3北京成投资人最亲睐地区 (15)4.2我国P2P平台发展特点 (16)4.2.1行业略显龙头趋势 (17)4.2.2收益率持续走低,15%-20%收益率占比最高 (19)4.2.3平均贷款期限延长至6个月以上 (19)4.3我国P2P行业投资人特点 (20)4.3.1 行业人气攀高,投资人与借款人比例持续2:1 (20)4.3.2女性投资人略多于男性,80、90是主力投资群体 (20)4.3.31万元以内投资者比重最高 (21)4.4我国P2P行业舆情特点 (21)4.4.1不同媒介活跃话题不同 (21)4.4.2低收益平台更关注品牌传播 (22)第5章我国P2P行业风险概述 (23)5.1我国P2P行业风险成因 (23)5.2我国P2P行业风险表现 (24)5.3我国P2P平台运营风险 (26)第6章我国P2P行业风控模式分析 (27)6.1风险保障金模式 (28)6.2担保机构合作模式 (29)6.3抵质押模式 (30)6.3.1房产抵押模式 (30)6.3.2 车产抵押模式 (31)6.3.3票据与P2P网贷结合模式 (31)6.3.4保理与P2P网贷结合模式 (32)6.3.5融资租赁与P2P网贷结合模式 (34)6.4保险公司承保模式 (36)第7章结论 (36)参考文献 (38)致谢 (40)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1)第1章引言1.1选题背景及意义P2P网络借贷即端对端借贷,强调不通过传统银行而是凭借互联网信息技术,借款人和出借人在线自助完成借贷交易的行为。
2005年3月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诞生于英国,为具有资金供求的借款人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次年2月美国首家网贷平台Prosper开始运营,2007年10月Lending Club正式上线,两大公司占据了美国P2P网贷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007年6月中国首家P2P 网贷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正式上线,同年10月,宜信P2P平台在北京正式上线。
英国、美国、中国是P2P行业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而发展至今三国的P2P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在我国传统银行中介信贷模式中,银行通过低成本吸收储户存款,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收取高于资金成本的利息,通过利差赢利,正规金融机构服务地方政府和大型国企,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的投资人收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但收益极低,大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信贷在传统信贷模式中无法获得贷款机会,整个中国金融市场处于畸形状态。
据悉2014年中国民间借贷规模超过5万亿且利率呈上升趋势,可见,民间借贷市场一直存在并受到国家经济形势和货币流动性影响,民间借贷市场并没有因为民间借贷跑路现象频发而萎缩反而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如此看来,P2P网贷交易行为并非创新产物,而是突破了民间借贷的种种限制,将民间借贷线上化,通过更规范更高效的资金匹配机制,实现网络借贷交易,P2P 网贷推动了民间金融阳光化。
我国P2P行业研究更多集中在行业风险方面,2013年进入互联网金融元年P2P行业平台数量及交易规模都在翻倍增长,随着参与者和竞争者越来越多,行业呈现出与初期发展极为不同的特点,特别是2015年7月我国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者以最新监管政策为分析背景,采集截止到2015年的最新行业数据对行业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并梳理目前我国主流的风控模式,此次研究对完整了解P2P行业最新特点及发展趋势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