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合集下载

电梯制造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制造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制造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

但是由于造成了一系列的诸如安全事故和故障,在电梯的制造、安装和维护方面需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规范。

1. 电梯制造安全规范根据国际标准,在电梯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规范:1.1 设计规范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乘客人数;•电梯的尺寸;•建筑结构;•安全控制系统。

设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且必须确保设计的电梯满足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

1.2 制造规范制造工厂必须严格按照电梯的设计图纸制造电梯,制造材料要符合相关标准,制造过程要符合国际标准和工艺规范。

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部检测,确保电梯符合各项规范。

1.3 安装规范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范:•安装前需要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电梯符合相关标准;•安装必须由有关部门或者针对电梯安装持有合法资质的企业进行;•安装时必须根据电梯尺寸、电源电压、控制系统等要素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标准与规范都需要有严格遵守。

2. 电梯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安装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电梯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规范:2.1 安装监督为确保电梯安装符合安全规范,需由有关部门进行监督。

监督过程中需要对电梯安装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查,同时对维修、维护人员的操作是否准确进行监督。

2.2 安装前准备在安装前,引入电梯的建筑物必须符合相关标准,需要建立电梯井、设施、电源等基础设施。

2.3 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电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在安装时需要注意以下:•安装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相关的规范;•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正确的操作流程来保证设备安全;•安装时需要对电梯的各个关键部位进行检查,确保无任何隐患。

2.4 安装后试验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电梯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包括但不限于:•电器初控;•抱闸、拍照、平层等安全限制功能测试;•载重试验。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号修改单引用标准增加:-电梯曳引机轿厢意外移动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

层门在锁住位置时,所有层门及其门锁应有这样的机械强度:)用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永久变形不大于;)弹性变形不大于;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用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影响功能和安全的明显的永久变形[见(最大的间隙)和]。

注:对于)和),为避免损坏层门的表面,用于提供测试力的测试装置的表面可使用软质材料。

层门门框上的玻璃应使用夹层玻璃。

固定在门扇上的导向装置失效时,水平滑动层门应有将门扇保持在工作位置上的装置。

具有这些装置的完整的层门组件应能承受符合)要求的摆锤冲击试验,撞击点按表和图在正常导向装置最可能失效条件下确定。

注:保持装置可理解为阻止门扇脱离其导向的机械装置,可以是一个附加的部件也可以是门扇或悬挂装置的一部分。

对于带玻璃面板的层门和宽度大于的层门侧门框,还应满足下列要求(见图):注:门框侧边用来封闭井道的附加面板视为侧门框。

)从层站侧,用软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从面板或门框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面板或门框时:)可以有永久变形;)层门装置不应丧失完整性,并保持在原有位置,且凸进井道后的间隙不应大于;)在摆锤试验后,不要求层门能够运行;)对于玻璃部分,应无裂纹;)从层站侧,用硬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从面板或玻璃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大于)所述的玻璃面板时:)无裂纹;)除直径不大于的剥落外,面板表面无其他损坏。

注:在多个玻璃面板的情况下,考虑最薄弱的面板。

表撞击点。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一、前言随着现代建筑市场的发展,电梯已成为现代化建筑中的必备设备之一。

因此,电梯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实施严格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保障电梯质量和人员安全的必要措施。

二、电梯制造安全规范1. 设计与生产电梯设计必须符合当前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

生产之前必须进行实验室测试和模拟验证,确保所有操作和机械部分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需要从生产、装配和检测的角度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作业规程,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并通过相关部门严格审核后方可生产。

2. 部件质量控制各种材料、部件和附件的制造均需符合国家标准。

如驱动系统、门禁系统、侧滑门、门锁、导轨、安全绳等等,都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故障排除为了确保电梯长时间稳定运行,必须严格排除电梯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在电梯出厂前,需要进行各项必要的检查与测试,确保电梯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在安装电梯时,也要根据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和检验报告进行安装调试工作,同时也要进行电梯的开门试验。

在验收时,要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测,确定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才能投入使用。

三、电梯安装安全规范1. 现场安全管理电梯现场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施工,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标识。

严格控制现场人员、设备、材料和工具进入通道和操作区域,并进行相关管理。

2. 安装质量控制安装工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电梯生产厂家的安装规范,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

对于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及时解决,并经过必要的检查和测试,保证安装质量符合标准。

3. 安装环境控制电梯安装场地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包括场地平整度、地基类型、地下水位、建筑物的材料和地基情况等。

在安装过程中,要对场地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加固,确保电梯制造厂家的相关要求,保证安装质量和人员安全。

四、电梯使用安全规范1. 法律管理电梯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电梯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如《电梯安全规程》《电梯维护管理条例》等,避免电梯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制造与安装是一个专业且涉及到公共安全的行业。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制造与安装过程必须符合一系列的安全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梯制造与安装的安全规范。

首先,电梯制造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

在中国,电梯的制造需要符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和《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这些法规明确了电梯制造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包括电梯的荷载、速度、安全装置、电气系统、结构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电梯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安全可靠。

制造商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电梯的每个环节进行检查和测试。

对于关键零部件,比如悬挂装置、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性能测试。

同时,在装配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监督,确保每台电梯都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第三,电梯安装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安全规范。

在电梯安装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和技术设计,确保电梯的位置、尺寸、载重等符合要求,同时满足人员的逃生和救援需求。

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安装规范进行操作,包括电缆敷设、轿厢与井道的组装、导轨的安装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电梯的安全装置和停电救援系统有效可靠,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乘客的安全。

最后,电梯制造与安装过程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和审查。

在中国,电梯制造必须通过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审批,并经过质检部门的验收。

同时,在安装完成后,必须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电梯的安全技术指标和质量达到要求。

总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确保了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

制造商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质量。

安装过程中,必须满足安全规范,保证电梯的结构和安全装置的有效性。

最后,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和检测来确保电梯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制造与安装符合安全规范,才能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它能够在多层建筑中快速、安全地运送人员和物品。

然而,电梯的制造和安装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规范,以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关于电梯制造和安装的安全规范:1. 计划和设计阶段:在电梯的计划和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确保电梯能够满足相应的需求。

设计必须符合当地的建筑规范和标准,并考虑到可能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等。

此外,电梯的承载能力、速度、尺寸和操作面板等方面也必须合理设计。

2. 制造和组装阶段:在电梯的制造和组装阶段,必须按照标准程序和规范进行。

制造必须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和零部件,并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

所有电梯的组装和安装必须由受过培训和具有相关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

3. 安全设备和措施:电梯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措施,以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这包括紧急停止装置、防护门、紧急通信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

此外,还应该安装相应的摄像监控系统,以监视电梯的运行情况。

4. 维护和检修:电梯的维护和检修必须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维护人员必须定期检查电梯的各个部件,如钢丝绳、轮套、制动器等,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维护和检修记录,以便追溯和整改问题。

5. 告示和使用说明:在电梯内部和外部必须设置清晰可见的告示牌,以提醒乘客和工作人员关于电梯的使用和安全规范。

告示牌应包括电梯的最大负载限制、禁止的行为、乘梯注意事项等内容。

此外,还应提供电梯的使用说明书,以供用户参考。

最后,电梯的制造和安装还需要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政府有权部门应该加强对电梯制造和安装的监管和检查,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

只有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才能有效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新版 2016年7月1日实施)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新版 2016年7月1日实施)
1)可以有永久变形; 2)层门装置不应丧失完整性,并保持在原有位置,且凸进井道后的间隙不应大 于 0.12 m; 3)在摆锤试验后,不要求层门能够运行; 4)对于玻璃部分,应无裂纹; b)从层站侧,用硬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 J,从面板或玻璃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 以符合表 7 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大于 7.6.2 a)所述的玻璃面板时: 1)无裂纹; 2)除直径不大于 2 mm 的剥落外,面板表面无其他损坏。 注:在多个玻璃面板的情况下,考虑最薄弱的面板。
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b)用 1000 N 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 在 100 cm2 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影响功能和安全的明显的永久变形[见 7.1 (最大 10 mm 的间隙)和 7.7.3.1]。
注:对于 a)和 b),为避免损坏层门的表面,用于提供测试力的测试装置的表面 可使用软质材料。 7.2.3.3 层门/门框上的玻璃应使用夹层玻璃。 7.2.3.7 固定在门扇上的导向装置失效时,水平滑动层门应有将门扇保持在工作位置 上的装置。具有这些装置的完整的层门组件应能承受符合 7.2.3.8 a)要求的摆锤 冲击试验,撞击点按表 7 和图 7 在正常导向装置最可能失效条件下确定。
置检测到轿厢的意外移动。 9.11.8 该装置动作时,应使符合 14.1.2 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注:可与 9.11.7 中的开关装置共用。 9.11.9 当该装置被触发或当自监测显示该装置的制停部件失效时,应由称职人
员使其释放或使电梯复位。 9.11.10 释放该装置应不需要接近轿厢、对重或平衡重。 9.11.11 释放后,该装置应处于工作状态。 9.11.12 如果该装置需要外部能量来驱动,当能量不足时应使电梯停止并保持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目录 .................................................................................. 前言 . (11)0 引言 (15)0.1 总则 (15)0.2 原则 (17)0.3 假设 (18)1 范围 (21)2 引用标准 (21)3 定义 (25)3.1 曳引驱动电梯traction drive lift (25)3.2 强制驱动电梯(包括卷筒驱动) positivedrive lift (26)3.3 非商用汽车电梯non-commercialvehicle lift (26)3.4 滑轮间pulley room (26)3.5 轿厢有效面积available car area (26)3.6 再平层re-leveling (26)3.7 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荷minimumbreaking load of a rope (26)3.8 安全绳safety rope (27)3.9 使用人员user (27)3.10 乘客passenger (27)3.11 批准的且受过训练的使用者authorizedand instructed user (27)3.12 电梯驱动主机lift machine (28)3.13 平衡重balancing weight (28)3.14 电气安全回路electric safety chain (28)3.15 检修活板门inspection trap (28)3.16 井道安全门emergency door to the well (28)3.17 夹层玻璃laminated glass (28)4 单位和符号 (28)4.1 单位 (28)4.2 符号 (29)5 电梯井道 (29)5.1 总则 (29)5.2 井道的封闭 (29)5.3 井道壁、底面和顶板 (33)5.4 面对轿厢入口的层门与电梯井道壁的结构 (35)5.5 位于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下部空间的防护 (36)5.6 井道内的防护 (37)5.7 顶层空间和底坑 (38)5.8 电梯井道的专用 (43)5.9 井道照明 (43)5.10 紧急解困 (44)6 机房和滑轮间 (44)6.1 总则 (44)6.2 通道 (45)6.3 机房的结构和设备 (46)6.4 滑轮间的结构和设备 (50)7 层门 (52)7.1 总则 (52)7.2 门及其框架的强度 (53)7.3 层门入口的高度和宽度 (55)7.4 地坎、导向装置和门悬挂机构 (55)7.5 与层门运动相关的保护 (56)7.6 局部照明和“轿厢在此”信号灯 (59)7.7 层门锁紧和闭合的检查 (60)7.8 动力驱动的自动门的关闭 (66)8 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 (66)8.1 轿厢高度 (66)8.2 轿厢的有效面积,额定载重量,乘客人数 (66)8.3 轿壁、轿厢地板和轿顶 (69)8.4 护脚板 (70)8.5 轿厢入口 (71)8.6 轿门 (71)8.7 轿门运动过程中的保护 (73)8.8 关门过程中的反开 (76)8.9 验证轿门闭合的电气装置 (76)8.10 机械连接的多扇滑动门 (77)8.11 轿门的开启 (77)8.12 轿厢安全窗和轿厢安全门 (78)8.13 轿顶 (80)8.14 轿厢上护板 (81)8.15 轿顶上的装置 (81)8.16 通风 (82)8.17 照明 (82)8.18 对重和平衡重 (83)9 悬挂装置、补偿装置和超速保护装置 (84)9.1 悬挂装置 (84)9.2 曳引轮、滑轮和卷筒的绳径比,钢丝绳或链条的端接装置 (84)9.3 钢丝绳曳引 (86)9.4 强制驱动电梯钢丝绳的卷绕 (86)9.5 各钢丝绳或链条之间的载荷分布 (87)9.6 补偿绳 (87)9.7 曳引轮、滑轮和链轮的防护 (88)9.8 安全钳 (89)9.9 限速器 (91)9.10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95)10 导轨、缓冲器和极限开关 (97)10.1 导轨的通则 (97)10.2 轿厢、对重(或平衡重)的导向 (99)10.3 轿厢与对重缓冲器 (100)10.4 轿厢和对重缓冲器的行程 (100)10.5 极限开关 (103)11 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以及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的间距 (105)11.1 总则 (105)11.2 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 (105)11.3 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的间距 (106)12 电梯驱动主机 (107)12.1 总则 (107)12.2 轿厢和对重(或平衡重)的驱动 (107)12.3 悬臂式滑轮或链轮的使用 (107)12.4 制动系统 (107)12.5 紧急操作 (110)12.6 速度 (110)12.7 停止电梯驱动主机以及检查其停止状态 (111)12.8 采用减行程缓冲器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的监控 (114)12.9 绳或链松弛的安全装置 (115)12.10 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 (115)12.11 机械部件的防护 (116)13 电气安装与电气设备 (116)13.1 总则 (116)13.2 接触器、继电接触器、安全电路元件 (118)13.3 电动机和其他电气设备的保护 (120)13.4 主开关 (120)13.5 电气配线 (122)13.6 照明与插座 (126)14 电气故障的防护、控制、优先权 (127)14.1 故障分析和电气安全装置 (127)14.2 控制 (134)15 注意、标记及操作说明 (142)15.1 总则 (142)15.2 轿厢内 (142)15.3 轿顶上 (144)15.4 机房及滑轮间 (144)15.5 井道 (145)15.6 限速器 (146)15.7 底坑 (146)15.8 缓冲器 (146)15.9 层站识别 (147)15.10 电气识别 (147)15.11 层门开锁钥匙 (147)15.12 报警装置 (147)15.13 门锁装置 (148)15.14 安全钳 (148)15.15群控电梯 (148)15.16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148)16 检验、记录与维护 (149)16.1 检验 (149)16.2 记录 (150)16.3 安装资料 (151)前言本标准的第1、2、3、4章以及7.2.1(部分内容)、8.17.1、9.1.2b)、9.9.6.2(部分内容)、12.6(部分内容)、13.1.1.3、15.2.3.2(部分内容),16.2a)6)(部分内容)、附录C、附录E、附录G、附录M及附录ZA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588-87UDC69.026:621-7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7--03--14批准1987--12--01实施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和杂物电梯规定安全准则,以防电梯运行时发生伤害乘客和损坏货物的事故。

本标准涉及第3章定义的电梯,电梯由电力驱动,其轿厢用钢丝绳或钢链悬挂。

特别是用于运输货物的电梯,其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允许人员进入,它属于“电梯”而不属于“杂物梯”。

2引用标准从略。

3主语下列定义是用来正确表明本标准所用术语的技术含义。

电梯LIFT: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提升设备,包括一个轿厢,轿厢的尺寸与结构型式可使乘客方便的进出,轿厢至少部分的运行在两根垂直的或垂直倾斜度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曳引驱动电梯TRACTION DRIVE LIFT:电梯的提升绳是靠曳引机驱动轮槽的摩擦力驱动的。

强制驱动电梯(包括卷筒驱动)POSITIVE DRIVE LIFT: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

货客电梯GOODS PASSENGER LIFT:以运货为主的电梯,运货时一般有人伴随。

杂物梯SERVICE LIFT:服务于规定层站的固定式提升装置,具有一个轿厢,由于结构方式和尺寸的关系,轿厢内不能进入,轿厢至少部分的运行在两列刚性导轨之间,导轨是垂直的或垂直倾斜角小于15°。

为满足不得进入的条件,轿厢尺寸不得超过:A.底板面积:1.00M2;B.深度:1.00M;C.高度:1.20M。

高度超过1.20M是允许的,但轿厢必须分格,而每个小的间格需满足上述要求。

曳引驱动杂物梯TRACTION DRIVE SERVICE LIFT:杂物梯的提升绳是靠曳引机驱动轮槽的摩擦力驱动的。

强制驱动杂物梯(包括卷筒驱动)POSITIVE DRIVE SERVICE LIFT: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杂物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9.6.2对于摩擦型限速器,则宜考虑摩擦系数 Umax=0.2时的情况。

推荐性标准的内容
12.6 当电源为额定频率,电动机施以额定电压时,电梯轿厢 在半载,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和减速段)时的速 度,不得大于额定速度的105%,宜不小于额定速度的92 %。
• 13.1.1.3 电磁兼容性宜符合EN 12015和EN 12016的要求 。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 范
2020/3/21
标准的出处
•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 等效采用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 • EN81-1《Safety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lifts》 • JG5071 -1996《液压电梯》(报批稿《液压《电

EN81-1 0 引言
• 本标准从保护人员和货物的观点制定乘客 电梯和载货电梯的安全规范,防止发生与 使用人员、电梯维护或紧急操作相关的事 故的危险。

可能因下列事故造成危险

a)剪切;(安装监检应注意)

b)挤压;

c)坠落;

d)撞击;

e)被困;

f)火灾;

g)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由下列原因引起的材料失效:
• 结构上的问题是否符合电梯的安装,由电梯制造商进行 确认。

买主和供应商之间所作的协商内容
• 电梯的预定用途; • 环境条件; • 土建工程问题; • 安装地点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应考虑的问题
• 承载支撑件的设计,应保证在0~100%额定载荷下电梯均能安全运行 • 一个人可能施加的水平力:
a)静力:300 N; b)撞击所产生的力:1000N; • 下列机械故障应考虑: a)悬挂装置的破断; b)曳引轮上曳引绳失控滑移; c)辅助绳、链和带的所有连接的破断和松驰; d)参与对制动轮或盘制动的机电制动器机械零部件之一失效; e)与主驱动机组和曳引轮有关零部件的失效。 装有电梯的大楼管理机构,应能有效地响应应急召唤,而没有不恰当的延时 (五方对讲) 通常应提供用于提升笨重设备的设施 (吊钩) 为了保证机房中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考虑设备散发的热量, 机房中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 之间 (通风)

1)机械损伤;

2)磨损;

3)锈蚀。

保护的人员
• a)使用人员; • b)维护和检查人员; • c)电梯井道、机房和滑轮间(如有)外面的
人员。 • 从监检的角度看:应包含安装人员

保护的物体
• a)轿厢中的装载物; • b)电梯的零部件; • c)安装电梯的建筑。

GB7588未体现的标准
代替GB 7025-86) • GB/T 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代替GB 7024.1-86) • GB/T 12974-91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13435-92电梯曳引机 • JG/T5009-92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 • JG/T5010-92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择 • JG/T5072.1-1996电梯T型导轨 • JG/T5072.2-1996电梯T型导轨检验规则 • JG/T5072.3-1996电梯对重用空心导轨 • GA 109-1995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
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21240-2007)等效 EN81-2 • GB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 与安装安全规范》等效EN115

标准的引用
•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eqv EN81-1:1998 (代替GB 7588-1995)
• GB 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代替GB 10060-88 • GB 50182-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8903-1988电梯用钢丝绳eqv ISO 4344:1983 • GB/T 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 代替GB 10058 88 • GB/T 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 代替GB 10059-88 • GB/T7025.1~3-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eqv ISO 4190-1~-3:1990 (

推荐性标准的内容
• 7.2.1 门及其框架的结构应在经过一定时间使用 后不产生变形,为此,宜采用金属制造。
• 8.17.1 轿厢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装置,控制 装置上的照度宜不小于50 lx,轿厢地板上的照度 宜不小于50 1x。
• 9.1.2 钢丝绳应符合下列要求: b)钢丝的抗拉强度(宜):
• GB7588未列入的标准,按照电气、机械及包括建筑构件 防火保护在内的建筑结构的通用技术规范标准执行。
• 电梯出厂时是散装的部件,其整机的组装必须在建筑物内 完成,因此电梯买主与制造商应协调好电梯与建筑物的关 系,明确建筑施工与电梯设备安装的责任关系。
• 电梯各次受力的值由电梯制造商提供,在土建布置图上体 现,电梯买主负责落实,建筑设计者按照提供的数据进行 设计,施工单位按建筑设计要求施工。
• 15.2.3.2 控制装置应有明显的、易于识别其功能的标志。 推荐使用以下标记:
a)轿内选层按钮宜标以一2、一l、0、1、2、3等;
b)再开门按钮宜标以符号:
• 电梯最迟到交付使用时,电梯的基本性能应记录在记录本 上,或编制档案。此记录本或档案应包括:

a)技术部分:6)电气原理图(宜使用GB/T 4728符号);

前言
• 本标准的第1、2、3、4章以及7.2.1(部分内容)、 8.17.1、9.1.2b)、9.9.6.2(部分内容)、12.6(部分 内容)、13.1.1.3、15.2.3.2(部分内容),16.2a)6)( 部分内容)、附录C、附录E、附录G、附录M及附 录ZA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 推荐性标准的表述为“宜” • 本标准是根据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标准
EN81-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998年版

推荐性标准的内容
• 1 范围 • 2 引用标准 • 3 定义 • 4 单位和符号 • 附录C 技术资料 • 附录E 定期检验、重大改装或事故后检验 • 附录G 导轨验算 • 附录M 曳引力计算 • 附录ZA 本标准对欧洲电梯指令EU的符合性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