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范文

合集下载

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一、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包括颈椎的关节炎、增生性的颈椎炎、颈椎神经根综合征、椎间盘脱出病的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的功能障碍。

表现为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调、松动、椎核突出或脱出、生成骨刺、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等,刺激压迫神经疾患。

患者疼痛难忍,不能直立或行走,重者则出现瘫痪。

是一种难于治愈又非常折磨人的顽疾。

二、颈椎病的高发人群经调查分析,结合医院病例档案,认定如下为此病额高发人群。

1.职业长期从事伏案低头工作,或头颈常向一个方向转动的工作者,此类工作人员是患颈椎病的主流,即是高发人群。

如紧张的上班族、办公室工作人员、书写员、打字员、会计、设计员、描图员、教师、计算机工、电脑操作员、司机、绣花工、刻字工等等,劳动强度虽不大,但因长期工作姿势不当,或低头、偏头、扭头,造成颈部韧带劳损,损伤关节。

天长日久,潜移默化,椎间盘受力过大,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据有关资料统计,此类工作人员发病率约60%左右。

2.年龄颈椎病患者中青少年少见,中老年居多,又是高发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日久天长,颈椎过多的劳损,引发椎间盘的变性,弹性减弱,椎体边缘形成骨刺,韧带增厚,小关节紊乱,一系列的慢性病理演变,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所以中老年患者是此病的高发人群。

3.不良习惯者躺着看书、看电视,或者半躺,把头枕在沙发扶手上或靠在床头上、高枕睡眠者,久而久之,颈椎受损,引发颈椎病。

4.颈椎先天性不良者颈椎先天性畸形者,如先天性椎管狭窄,先天性椎体融合等。

三、颈椎病的表现1.颈椎病患者颈椎酸痛,可放射性影响头部和上肢;2.肩背部沉重,上肢无力,手指发麻,手无力,握物会不自觉的掉下来,肢体皮肤感觉减退;3.脚无力或发麻,行走不稳,好像踏在棉花上;4.甚至大小便失禁,重者四肢瘫痪;5.脖子僵硬,活动不便,头部、颈肩、手臂酸痛;6.个别伴有头晕、天旋地转、卧床不起、恶心呕吐;7.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出现严重的头疼头晕,眼部发胀、视力模糊,耳鸣严重,失去平衡,心动过速、心慌,肠胃难受;四、颈椎病的病因1.劳损头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如长时间伏案低头工作,致使颈椎劳损;2.不良姿势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高枕睡眠,坐姿睡觉等;3.头部外伤头颈部外伤,会引发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椎骨内软组织病变等;4.外界风寒风寒因素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肌肉痉挛,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产生无菌性炎症;5.颈椎结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6.慢性感染主要引起咽喉炎、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通过淋巴系统引起颈椎部软组织病变。

颈椎病的调查报告

颈椎病的调查报告

颈椎病的调查报告颈椎病的调查报告引言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部位周围软组织、椎体、椎间盘等结构的病变,导致颈椎活动受限或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颈椎病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病。

本文通过对颈椎病的调查及分析,旨在深入了解颈椎病的现状,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通过网络和现场两种方式进行实施。

共计发放500份问卷,其中网络调查400份,现场调查100份,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1.颈椎病患者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者中有120人在颈椎病前往过医院进行诊治,占总样本的24%。

其中女性患者更为普遍,占比达到60%,男性患者占比40%。

年龄分布方面:20~30岁占比16%,30~40岁占比30%,40~50岁占比26%,50~60岁占比22%,60岁以上占比6%。

这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病的风险也相对增高。

2.颈椎病的发病原因调查显示,主要原因是因为劳动方式不当、姿势不正确等因素导致的。

82%的受访者在工作时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过长。

此外,还有32%的受访者长期开车和久坐不动等因素。

还有一些人因头部运动过度或剧烈运动,也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和加重。

3.颈椎病对生活的影响调查显示,颈椎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74%的受访者表示颈椎病会影响到工作效率,甚至无法坚持工作;56%的受访者有睡眠不良、头晕、头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35%的受访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感到焦虑、无助、痛苦等情绪,这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关心。

4.预防和治疗调查显示,颈椎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注意防护和治疗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具体措施如下:正确的座位姿势,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多参加运动(如散步、健身),注意面部和颈部保养和按摩,可适当使用药物治疗和理疗等方法治疗颈椎病。

结论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患者数量日益增加。

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

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

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

它是由于颈椎骨关节变性、退行性改变或外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表现。

目前,颈椎病已成为困扰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带来了许多不便和不适。

本文将对颈椎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首先,本文将从颈椎病的病因和发病率两个方面进行调查。

颈椎病的病因包括长期不良的工作姿势,颈椎关节退行性变,外伤等。

经过调查发现,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特别是低头看手机、电脑,是引发颈椎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颈椎病的发病率在中年以上人群中较高,这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现代生活方式有关。

其次,我们将调查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颈椎病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局部压痛、肩背部酸痛、手臂无力、头晕等。

通过调查发现,颈部疼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占颈椎病患者的绝大多数。

此外,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手无力、头晕等同样令人不适的症状。

这些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接下来,我们将调查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通过调查了解到,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适用于轻度和中度颈椎病患者。

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选择了保守治疗,而只有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最后,我们将调查颈椎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经过调查发现,颈椎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由于颈椎疼痛和肩背部酸痛等症状的存在,许多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无法正常进行,甚至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这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家庭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综上所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

长期不良的工作姿势和颈椎关节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的主要病因。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颈部疼痛、肩背部酸痛等症状。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大多数患者选择保守治疗。

颈椎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颈椎病的调查报告

颈椎病的调查报告

颈椎病的调查报告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外伤或过度使用等因素导致颈椎间盘受损或退行性改变,进而影响到颈椎周围组织和神经,导致颈部不适、疼痛以及相应部位的神经传导功能失常。

本文旨在调查颈椎病的现状,以及对其预防和治疗的认识。

颈椎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影响着广大人群的生活质量。

为了了解这一病症的普遍程度,我们对不同年龄段、职业群体以及生活习惯有关的人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颈椎病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普遍存在。

其中,中年人群受影响率最高,可能与他们长时间工作导致颈部长时间受力有关。

此外,调查还发现,长期低头使用手机、电脑的青少年也成为颈椎病的高发人群。

这一现象与现代生活中多样化的科技产品使用频繁有关。

针对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调查显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大多数人对于颈椎病的预防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忽视日常保护颈椎的重要性。

而一旦发生颈椎病,大多数人会选择传统的保健方法,如按摩、理疗等,而忽略了专业的医疗治疗。

这表明在对待颈椎病时,很多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对于如何预防颈椎病,专业人士提供了以下建议: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适量运动,改善颈部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轻松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定期调整工作环境,减少颈椎的过度使用;合理安排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这些方法旨在减轻颈椎的负担,保持其正常的功能。

在颈椎病的治疗方面,专业的医疗干预被认为是最佳选择。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采取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病情。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然而,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传统的保健方法,而没有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意见。

为了提高公众对颈椎病的认识,我们建议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加强颈椎病的预防意识,并解决公众对于颈椎病的错误观念。

此外,我们还建议医疗机构提供更加便捷和有效的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颈椎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不同年龄段和职业的人均有可能受到其影响。

颈椎牵引的实验报告

颈椎牵引的实验报告

颈椎病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职业病,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低头玩手机、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颈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错位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

颈椎牵引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讨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评估颈椎牵引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活动度、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2. 分析颈椎牵引治疗的安全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5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严重疾病。

2. 实验分组: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3. 实验方法:(1)实验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 牵引角度:根据患者颈椎生理曲度,设定牵引角度为15°-20°。

② 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重,设定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0%-15%。

③ 牵引时间:每次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

(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颈椎康复操、理疗等。

4.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

(2)活动度:采用颈椎活动度测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活动度。

(3)功能: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

5.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疼痛程度: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颈椎牵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2. 活动度:实验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颈椎牵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

3. 功能:实验组治疗后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颈椎牵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颈椎功能。

调查颈椎病的实训报告

调查颈椎病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产品的普及,颈椎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职业病。

为了深入了解颈椎病的现状、成因及预防措施,我们小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颈椎病调查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颈椎病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

2. 探究颈椎病的主要成因。

3. 分析颈椎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4. 增强大家对颈椎健康的关注和自我保健意识。

三、实训方法1. 文献查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颈椎病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进行颈椎病相关问题的调查,收集数据。

3. 访谈调查:选取部分颈椎病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的患病经历、治疗过程及康复情况。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实训过程1. 文献查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了解到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颈椎病的成因包括长期不良姿势、过度劳累、外伤等。

2.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包含颈椎病相关知识、患病情况、预防措施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0份。

调查结果显示:(1)颈椎病患病率为60%,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2)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产品、工作姿势不正确等是颈椎病的主要成因。

(3)大部分受访者对颈椎病相关知识了解不足,预防意识较弱。

3. 访谈调查我们对20名颈椎病患者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的患病经历、治疗过程及康复情况。

访谈结果显示:(1)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初期未重视颈椎病,导致病情加重。

(2)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3)康复过程中,患者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复发。

4. 数据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颈椎病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2)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产品、工作姿势不正确等是颈椎病的主要成因。

颈椎健康科普课题研究报告

颈椎健康科普课题研究报告

颈椎健康科普课题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普及颈椎健康知识并提高公众对颈椎健康的关注,我们进行了一项颈椎健康科普课题的研究。

首先,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颈椎健康的资料,并对颈椎疾病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我们发现,颈椎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姿势,如低头看手机、长时间使用电脑等。

这些姿势会给颈椎带来过大的压力,导致颈椎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等问题。

其次,我们针对颈椎健康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人对于颈椎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如何保护颈椎缺乏正确的知识。

此外,调查还发现,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良的颈椎使用习惯,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翘脚坐姿等。

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影响颈椎健康,还可能引发其他相关疾病。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一场颈椎健康科普讲座,向公众普及颈椎健康知识。

通过讲解颈椎的结构和功能、颈椎疾病的危害以及正确使用颈椎的方法,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于颈椎健康的关注,并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颈椎使用习惯。

此外,我们还制作了一份颈椎健康手册,详细介绍了颈椎的保护方法和日常锻炼建议,供公众参考。

最后,我们对颈椎健康科普讲座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讲座后,参与者对于颈椎健康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对于保护颈椎的方法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许多参与者表示,他们将会改变不良的颈椎使用习惯,并根据手册上的建议进行锻炼和保护。

综上所述,颈椎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科普课题。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开展科普讲座和制作手册,我们可以增加公众对于颈椎健康的认知,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颈椎使用习惯,从而减少颈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颈椎健康的普及和推广做出贡献。

颈椎病病例分析

颈椎病病例分析

颈椎病病例分析简介本文对一位患有颈椎病的病例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该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例描述患者为女性,年龄53岁。

她在最近几个月内经常感到颈部疼痛和僵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

她还经常出现头痛和肩部酸痛的症状。

患者表示她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且姿势不正确。

症状分析根据患者的描述,她可能患有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

其典型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痛和肩部酸痛。

患者的工作姿势不正确可能加重了她的症状。

诊断方法为了确诊颈椎病,医生可以采用以下诊断方法: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症状、疼痛程度、可能的诱因等。

2. 身体检查:检查颈椎的活动范围、压痛点及神经功能。

3. 影像学检查:如颈椎X线、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显示颈椎的结构和退行性变情况。

治疗方法针对颈椎病,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 保持正确的姿势:改善工作和生活中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 休息和放松:适当休息和放松颈部肌肉,避免过度使用。

3. 物理治疗:如颈部按摩、热敷、理疗等,可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4.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非处方药物,如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等。

5.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颈椎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但需要医生综合评估。

结论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痛和肩部酸痛。

患者应通过正确的姿势、休息和物理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诊断和治疗颈椎病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和综合评估。

> 注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咨询专业医生并根据个体情况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范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言:颈椎病在中国属高发病种,又是难于治愈的顽疾,给患者带来难以名状的痛苦折磨。

报告的首要任务是“弄清此病的病因、病理,从源头上下功夫,标本兼治,减少发病人群,降低发病率”。

目的是“研究开发治疗此病功效奇特的’灵丹妙药‘,提高疗效,减轻患者苦痛,同时探讨行之有效的手术,力求根治痊愈”,是人们殷切地期盼,也是我的心愿。

一、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包括颈椎的关节炎、增生性的颈椎炎、颈椎神经根综合征、椎间盘脱出病的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的功能障碍。

表现为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调、松动、椎核突出或脱出、生成骨刺、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等,刺激压迫神经疾患。

患者疼痛难忍,不能直立或行走,重者则出现瘫痪。

是一种难于治愈又非常折磨人的顽疾。

二、颈椎病的高发人群
经调查分析,结合医院病例档案,认定如下为此病额高发人群。

1.职业
长期从事伏案低头工作,或头颈常向一个方向转动的工作者,此类工作人员是患颈椎病的主流,即是高发人群。

如紧张的上班族、办公室工作人员、书写员、打字员、会计、设计员、描图员、教师、计算机工、电脑操作员、司机、绣花工、刻字工等等,劳动强度虽不大,但因长期工作姿势不当,或低头、偏头、扭头,造成颈部韧带劳损,损伤关节。

天长日久,潜移默化,椎间盘受力过大,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据有关资料统计,此类工作人员发病率约60%左右。

2.年龄
颈椎病患者中青少年少见,中老年居多,又是高发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日久天长,颈椎过多的劳损,引发椎间盘的变性,弹性减弱,椎体边缘形成骨刺,韧带增厚,小关节紊乱,一系列的慢性病理演变,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所以中老年患者是此病的高发人群。

3.不良习惯者
躺着看书、看电视,或者半躺,把头枕在沙发扶手上或靠在床头上、高枕睡眠者,久而久之,颈椎受损,引发颈椎病。

4.颈椎先天性不良者
颈椎先天性畸形者,如先天性椎管狭窄,先天性椎体融合等。

三、颈椎病的表现
1.颈椎病患者颈椎酸痛,可放射性影响头部和上肢;
2.肩背部沉重,上肢无力,手指发麻,手无力,握物会不自觉的掉下来,肢体皮肤感觉减退;
3.脚无力或发麻,行走不稳,好像踏在棉花上;
4.甚至大小便失禁,重者四肢瘫痪;
5.脖子僵硬,活动不便,头部、颈肩、手臂酸痛;
6.个别伴有头晕、天旋地转、卧床不起、恶心呕吐;
7.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出现严重的头疼头晕,眼部发胀、视力模糊,耳鸣严重,
失去平衡,心动过速、心慌,肠胃难受;
四、颈椎病的病因
1.劳损
头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如长时间伏案低头工作,致使颈椎劳损;
2.不良姿势
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高枕睡眠,坐姿睡觉等;
3.头部外伤
头颈部外伤,会引发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椎骨内软组织病变等;
4.外界风寒
风寒因素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肌肉痉挛,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产生无菌性炎症;
5.颈椎结构发育不良
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
6.慢性感染
主要引起咽喉炎、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通过淋巴系统引起颈椎部软组织病变。

五、颈椎病病理
1.颈椎血管退变与硬化,使血管腔变窄,血流受阻,导致供血不足;
2.椎管间隙变窄
由于颈椎退变,使颈椎间隙变窄,引起颈椎动脉相对过长,而出现曲折弯曲,血流受阻,导致供血不足。

六、颈椎病的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
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再通过血液循环,经过层层屏障到达病灶部位;
2.牵引法
通过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相互平衡,头颈部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通过缓缓地牵拉,慢慢地矫正异常的颈椎曲线;
3.理疗法
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从而实现治疗目的;
4.推拿手法
此法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时不吃药、不打针,只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的器械,在人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环路线推拿,;
5.水针刀微创疗法
治疗无痛苦,松解局部软组织的结节,结合注射松解液和三氧硝酸术、针刀、药、氧并用,三位一体,一步到位,可以消除或软化局部结节,从而改变内循环;
6.五维壮骨法
手术法原理,减轻压迫,消除刺激,增进稳定,防止进行性损害。

此法疗效不高,很少采用;
7.GRT热凝靶点术疗法
查阅此法湖南骨科中心的特色疗法,即利用神经专用射频仪在CT直接监护下,将椎间盘突出部分的髓核通过靶点热凝原理,使其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压迫。

七、预防颈椎病措施
1.改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
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形成颈肩部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铸就了颈椎病。

预防颈椎病,改正不良姿势陋习十分重要,要时刻注意,不可小视。

日常看电视、看书报,保持头颈部平直不弯曲,不要躺在床头板上或沙发扶手上,免得曲颈弯背,造成脊柱颈肩韧带损伤。

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睡床不选弹簧或席梦思之类的软床,木板床为好。

睡姿要正确,一般仰卧为主,侧卧为辅,左右交替,千万不可俯卧。

正确睡姿,保持颈部平直,不受力不弯曲,顺其自然。

2.严防头颈部外伤
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易发生脊柱及周围软组织损伤。

如发生意外伤害,除治疗软组织损伤外,还必须及时治疗颈椎小关节错位,免得导致颈椎病发生。

3.预防慢性劳损
前述易患颈椎病人群,连续工作时间以小于2小时为宜,可做操或自行适当活动。

劳动强度大的要适时休息,恢复精力,活动筋骨,疏通血脉,免得头颈部慢性劳损,减少或清除颈椎病的发生;
4.冬天注意保暖
中老年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变,要防止颈椎病发生。

冬天外出和夜晚睡眠,要十分注意保暖,防止颈肩受寒,避免冷刺激诱发颈椎病和肩周炎。

八、自行运动防治颈椎病
1.颈部运动
站立、双手插腰,头向前后左右倾各20次,然后头向左右旋转20次,运动轻缓,幅度要大,极限位定5秒;
2.前屈后伸
站立肩平,颈部前屈深呼气,后伸仰脸吸气,前屈后伸角度要大,做10次;
3后撑拉伸
双脚并拢,身体直立,双手放身后,相互握紧,双肩向厚展,头部后仰,握紧的双手上抬;
4.穴位按摩
风池穴在颈部正后方,发迹线交界处,两侧对称,用双手大拇指用力按压数十次;
5.上肢运动
站立平肩,目视前方,左手插腰,右手正反摇动各32,再换右手插腰,左手正反摇动各32次;
6.手指伸屈
立正站立,两臂左右平伸,手掌向下方,手指反复伸屈32次,节奏有力;
7.双耳按摩
用双手四指分别按摩耳下、耳上、全耳各48次;
8.前倾后仰
双脚并拢,平肩站立,双手握紧上举过顶,后仰32次,极限位定5秒。

前倾双手向下触地最好,32次,极限位定5秒;
9.放风筝
放风筝四季皆可,阳春三月最佳,是一项情趣浓厚的活动,一会儿仰头看天上的风筝,一会儿俯首看地,频频头部活动,又加上美好心情,治疗、预防颈椎病效果十分明显。

个人预防、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以上筛选出的项目,易学易记,效果明显。

结束语:经”病患者社区专访“、”医院颈椎科病案查阅“、”学习颈椎病有关医学知识“,在纷繁地”病患+案例+知识“交汇中,完成此调查报告。

同时建议国家抽调专家组成”颈椎病预防治疗“专门机构,大胆攻关突破,跃居世界前列。

由于水平有限、时间短促、接触面窄,
故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尊师斧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