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知识助我成长
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下册6.1知识助我成长word教案(10)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说课稿今天我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的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
受教育不仅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而且是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它直接关系到公民生存、发展和切身利益。
本单元与上一单元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的主体部分,为下一单元做了铺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权利,学会维护这些权利,自觉履行相关义务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
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
因此,受教育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但现在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侵犯初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另一方面,在初中生中存在着一些不完全履行受教育义务的现象,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义务意识,明确受教育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
结合这一学情及本课标要求,确定知识与能力为:1)知道教育的含义,作用,受教育权的含义。
2)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
过程与方法为:充分利用图片、文字材料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结合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理解教育与人的幸福生活的关系,感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自觉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受教育权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
教学难点:1)教育的作用2)初步具备对有关是否合乎教育法的判断能力。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时期,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最接近,与学生实际生活最密切,据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点拨法和辩论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设疑讨论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采用启发式教学,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手段。
人教版初二下册政治6.1知识助我成长PPT课件(17)

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1、受教育权的含义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受教育权 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 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物质 帮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 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大 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从今年起 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 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 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 生生活费。 为此,今后五年国家财政 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
教育使我们获得知识,知识改变我们的命运。
对个人生活——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具体包括:生活的准备、唤起潜能,发展人性、享受丰 富而幸福的生活、决定成败。
思考:
知识还改变了哪些“命运”?
对国家民族——教育能成就一个民族国家的未来。
对人类文化——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 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中介。
同时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 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1996年底,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三家联 合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 确规定:
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缴杂 费,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缴借读费,除此之 外,未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学校不得 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体健壮, 月薪500元
某厂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体健康月, 薪600元。
公司招聘工程师,研究生学历,软件开发 专业,月薪8000元。
华工学院招聘客座教授,除国家工资外,年 工资补贴10万元,配备一套三居室住房。
• 这则招聘广告对你有什么启示?
这则资料给我们的启示
【教案】6.1 知识助我成长

6.1 知识助我成长课标要求:“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力与义务”部分: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权利是有条件的,即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有义务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
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理解教育与人的幸福生活的关系,从而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对有关受教育权的典型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以后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作好铺垫,并由此增强我们热爱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本框计划用一课时授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板书:知识助我成长讲述:偏远山区的放羊娃很简单地安排他的人生——放羊。
为什么放羊,放羊娶媳妇呗,娶媳妇干啥呢,娶媳妇生娃呗,生娃干啥呢,生娃放羊呗。
设疑:从这个故事里,你们读出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教师小结:短短的一段对话,述说了放羊娃的一生,从放羊到放羊的轮回中间只有简单的挣钱、娶媳妇、生娃三个环节。
我们不去考究这个轮回在此之前已经轮回了多少个轮回,以后还要轮回多少个轮回,单纯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讲,这给我们有什么启发?刚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悲哀,一种对生存的厌倦。
难道我们的生活就那么简单?我们不甘心那么简单的轮回,却又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轮回。
这种轮回对于正处于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的热血沸腾的少年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悲哀。
6.1知识助我成长

二、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
4.受教育权的含义?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 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 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小丽的故事(一): 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 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并且对学校 老师振振有辞的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 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孩子上学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谈谈你的看法。
①孩子上不上学不仅仅是个人私事,还关 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 ②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 夺, ③同时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义务,必须履行, 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 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 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小丽的故事(二): 小丽辍学离校,学校领导和镇文化教育办公 室负责人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小丽爸爸仍然 拒绝让小丽上学。镇政府责成镇文教办对小丽 强制执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责令其立即返校 上学,并对小丽的家长罚款1000元 思考(1)处罚小丽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 (2)小丽的事例说明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征?
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益处: (1)学习语文,能使我们吸收和积累语 言、习得和沉淀语感和文化。 (2)学习数学,能使我们学会分析、学 会熟练的计算和逻辑推理。 (3)学习物理,能使我们培养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4)学习地理,能使我们领略多姿多 彩的风光 (5)学习思想品德,能使我们明事理、辨 是非,掌握做人的道理。
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 人精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 性格。 ——培根 知识改变命运
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3.如何理解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的原因) ①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 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 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 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 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 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 ②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得知识,知识 改变命运。
6.1知识助我成长教案doc

6.1 知识助我成长教学设计
张智慧
教学目标:1.指导教育的含义、作用、受教育权的含义,明确义务教育的含义、地位及特征;
2.提高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
3.认识到接受教育,即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对于国家、民族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重点: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作用。
难点:义务教育及特征。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6.1 知识助我成长
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1.教育的含义
2.教育的作用
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
三、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
1.受教育权的含义
2.义务教育的地位、含义、特征。
安徽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 6.1 知识助我成长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课题: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一、学习目标:。
重点: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
难点:初步具备对有关是否合乎教育法的判断能力。
二、预习导学:1.教育,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中介。
3. 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国家来说,成就未来。
4.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
5.所谓受教育,是指公民有从国家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的权利。
6.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7.义务教育的三个显著特征:、、。
三、问题探讨1.阅读教材第58页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2.教材第59页的材料。
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5.请阅读教材61页的相关问题并回答:处罚小淘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强制小淘接受义务教育,对他人及家庭、国家有什么好处?四、拓展延伸1.单项选择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是()A劳动 B教育 C 交往 D 生活2.在我国境内,凡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全国各个地区都要实施义务教育,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是()A普遍性 B地域性 C民族性 D免费性实践与探究:某校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对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下面是他们写的调查报告中的一部分: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失学原因:①“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作怪。
②③④五、请你提问。
思想品德:3.6.1 知识助我成长 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教育的重要作用
对个人来讲,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 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 独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 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 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 改变命运。 对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 文化素质,能成就我们的未来。
“大眼睛”苏明娟 已经大学毕业, 被安徽某银行录用
“小鼻涕”胡善 辉解放军某后勤 部队战士
“小光头”张天义某大学大二学生
学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道路清洁工,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体健壮,月薪400元。 某厂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体健康,月薪500元。 公司招牌工程师,研究生学历,软件开发专业,月薪8000元。 华工学院招聘客座教授,除国家工资外,年工资补贴 10万元,配备一套三居室住房。
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 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 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的含义
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
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
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义务教育的特征
(1)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
《义务教育法》第5条:不分性别、民 族、种族,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当入 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 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
2、义务教育的特征
(2)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
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其他 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被监护人按时 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同时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 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八年级政治下册 6.1 知识助我成长教案 新人教版

有位记者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山
坡上放羊,于是采访他;
记者问:“你为什么放羊?”
放羊娃回答:“放羊挣钱”
记者又问:“你为什么要挣钱呢?”
放羊娃回答:“挣钱娶媳妇”
记者再问:“你为什么要娶媳妇呢?”
放羊娃说:“娶媳妇养娃”
记者问:“养娃做什么呢?”
放羊娃回答:“养娃放羊”
记者陷入了深思......
(三)、小结:
我们正处于人生旅途的青少年阶段,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初中阶段正是人的身心和只能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在全名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字句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勤奋和指挥去截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一)、出示自学提纲(投影):
1、什么是教育?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受教育权?
3、如何认识义务教育?
(二)、自学、批注,画出知识结构图。
(三)、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20分钟左右)
(一)、组内互探。
(二)、师生互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区别对待(投影):
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学生解决问题一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下问题:
知识助我成长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教育的含义和重要作用。明确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明确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三项主要内容。了解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教育既赋予人类智慧与美德,又赋予社会进步的力量,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教育。懂得教育对下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另一方面,教育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正 是获得独立生活的前提。另一方面,教育 面 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 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 基础。
反 面
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受各种教育的机会, 错过了用知识充实头脑的最佳时机,他作为 一个人的潜能被永远埋葬,就永远无法补救。
日本的崛起
二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丧失殆尽,战 后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有人预言说日本50 年都难以恢复元气。但是,就在这满目疮痍 的一片废墟之上,日本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 的奇迹。1968年 ,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 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其原因除了改革和 美国的扶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力发展教 育,重视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教育的结果, 为经济的现代化提供了充分数量的优秀工人 及科技人才。
2、义务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 特征是(B ) ①强制性 ②统一性 ③公益性 ④终身性 A、 B、 C、 D. ①③④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3、农民张某让正在读八年级的女儿 辍学回家务农。学校领导、老师几次上 门劝说张某让女儿返校无效。于是,乡 政府对张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 其按期送女儿返回学校学习。这一事例 主要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具( D ) A.统一性 B、公益性 C.群众性 D、强制性
2、处罚小丽的家长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四十条: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 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 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 村由乡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拘 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具体
1、处罚小淘的家长的法律依据:
3、义务教育具有统一性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 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 育阶段教科书设臵标准、教学标准、 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 费的标准等等
终 身 受 益 的 权 利
知 识 助 我 成 长
教育为人的幸 福生活奠基
1、教育的含义
2、教育的作用,
3、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 意义 1、受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法》规定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 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 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 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课堂练习: 一、选择
1、受教育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是( C ) A、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不是我们享有的权利 B、我们享有的权利,不是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 C、是我们享有的权利,也是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 D、只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笛福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呢?
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1),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 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 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 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
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2)它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 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 向未来的基础(3)教育使我们获得知 识,知识改变我们的命运. 。
小丽是八年级的学生,开个体饭馆 的爸爸缺人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 馆帮忙不可,并且对学校老师振振 有辞地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 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1、孩子上学,不是个人私事。
我国的义务教育共九年,又称九年义务教育。小丽 只上到八年级,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其父让 其退学帮忙的行为是不履行义务教育的违法行为
与案例一对处罚小丽家长的法律依据相同。 2、对本人及家庭、对国家的好处:
强制小淘接受义务教育,就个人来说,只有接受教育,才 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接受 教育更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会,在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 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更好的享受现代文明 的成果,使自己及家庭幸福。 从国家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 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 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先 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义务教育的特征
1、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被监护人按时入学, 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同时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 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小丽的故事(二): 小丽辍学离校,学校领导和镇文化教育办公 室负责人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小丽爸爸仍然 拒绝让小丽上学。镇政府责成镇文教办对小丽 强制执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责令其立即返校 上学,并对小丽的家长罚款1000元 思考:小丽的事例说明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 征?
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
——受教育权
教育赋予我们知识 知识帮助我们成长
知识助我成长
读史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巧慧,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教育获得知识, 知识助我成长。
放牛娃的故事(一) 记者和一个在山坡上放牛的小男孩的对话: “你为什么放牛?” “放牛挣钱。” “为什么要挣钱?” “挣钱娶媳妇。” “你为什么要娶媳妇呢?” “娶媳妇养娃。” “养娃做什么呢?” “放牛。” …… …… 听了这样的回答,记者陷入了沉思 放牛娃靠放牛永远不能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
判断题:
1、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 义务。 (√ ) 2、对于国家民族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 ) 3、受教育是公民个人的私事,法律无权 干涉。 (× )
材料题:
正在上初二的梦梦家出了变故,妈妈因与 爸爸赌气而出走,下落不明,爸爸常常赌博 而不下地干活,也不管梦梦的生活。第二学 期开学前,梦梦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大怒: “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我不给!你上学 花钱,就别上了!给我种地去。”
国家:要加大教育投入,兴办学校, 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 社会:捐资助学,尊师重教,拒招童工, 维护教学秩序和场地设施 学校:按时接纳学生入学,不得开除未成年 学生,保质保量,按时进行教学活动 家庭:家长应及时送子女入学,不得使 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辍学
我们:要认真学习,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2、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
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即 不收学费和杂费 。 义务教育等于全免费教育吗?
长沙市2010年春季城区义务教育
“一费制”收费标准表
其中 作业本费 一费 课本费 年级 制标 课 磁 基础 同步 暑假 课堂 准 本 带 训练 训练 作业 作业 本 本 5 10 初一 203 150 13 25 5 10 初二 203 147 13 28 10 初三 154.5 90 20 32.5
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 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必须: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 必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
七嘴八舌
说一说,你享受了哪些受教育的权 利? (友情提醒:从国家、社会、学校、
家庭给你提供了哪些保障方面思考)
“阿韦龙野人”
“阿韦龙野人”,是一个长期 生活在法国南部森林的男孩, 1799年被当地农民发现。尽管 他的遗传禀赋并不逊于其他孩 子,但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 包括语言、理智在内的个人能 力无法形成。原因就在于他与 世隔绝,错过了最佳发展期, 他作为人的潜能被永远埋葬在 童年期野兽般的生活状态中了。
思考:梦梦爸爸的话对吗?为什么?
小丽的故事(一): 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 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并且对学校 老师振振有辞的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 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孩子上学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谈
谈你的看法。(友情提醒:结合材料及义务
教育的含义来分析)
小丽的故事
小丽是八年级的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 爸缺人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 可,并且对学校老师振振有词的说: “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 管不着!” 小丽的爸爸做法对吗? 议一议 他侵犯了小丽的什么权利? 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
这个放牛娃就是英雄航天员聂海胜
两个放牛娃的不同命运告诉我们什么?
教育使我们获得知识. 知识改变我们的命运.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 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 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思考
生活中哪些是教育现象呢?
笛福的故事
英国文学家笛福1703年 因写作获罪入狱。他在 致女王的信中谈到他的 孩子:“七个孩子,如 果我不能充实他们的钱 包,至少也该让他们接 受教育,充实他们的头 脑。这笔债现在如果不 还,以后就无法补救 了。”
放牛娃的故事(二)
当他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他就在牛背上梦想能飞上蓝天。 1980年,他父亲不幸病逝,刚上初二的他不得不辍学.学 校的老师冒雨找到了他的母亲:“这孩子成绩好,退学太 可惜,可不要把孩子的前途耽误了。” 正在地里干活的 放牛娃重返了校园.1984年,他终于实现了那个牛背上的 梦想,进入了空军飞行学院。
我们享有 受教育权利
2、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 征、义务教育的 地位
八年级学生小淘辍学离校。学校 领导和镇文化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五次 上门做思想工作,小淘仍然拒绝上学。 镇政府责成文教办对小淘强制执行接 受九年义务教育,责令其立即返校上 学,并对小淘的家长罚款1000元。 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 1、处罚小淘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 2、处罚小丽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 据? 2、强制小淘接受义务教育,对她本人 及家庭、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日本的崛起对我们有何启示?
战后的日本
现在的日本
教育对国家的作用
对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 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能成 就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科教兴国
这几幅图片说明人们享有什么权利?
受教育权
什么叫受教育权呢?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 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 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