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归园田居》)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4.□□□□□□,□□□□□□,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5.《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6.李商隐的《无题》中,表现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生死不渝的肺腑之爱的千古名句是:□□□□□□□,□□□□□□□。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蕴含深刻哲理的一句是:□□□□□□□,□□□□□□□。
8.写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的句子:□□□□□□□,□□□□□□□。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下列问题。
(10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本文的作者孟子,是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分)10.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②动心..忍性()③曾.益其所不能(④人恒.过()1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12.“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句在全文有何作用?(2分)13.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18—19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初二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包括七道大题,共32道小题。
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归省.(shěng)羁.绊(jī)蓦.然(mù)船橹.(lǔ)B.行.辈(háng)斡.旋(wò)闭塞.(sè)恬.静(tián)C.撺掇.(duō)亢.奋(kàng)晦.暗(huì)糜.子(mǐ)D.凫.水(fú)连翘.(qiào)褶.皱(zhě)幽悄.(qiāo)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分)A.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C.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D.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2分)A.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想着那美妙的乐声。
B.这幅苏绣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C.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话,可是当看到严厉的班主任时,都销声匿...迹.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联考Ⅰ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6分)一、(6小题共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空(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潇洒凌空凛冽眼花潦乱B.监视操纵桅杆阵耳欲聋C.馈退坠毁紧绷惮精竭虑D.浩瀚遗嘱吞食白手起家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最新-吉林省长春市188中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精品

吉林省长春市118中2018-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字词。
(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词音形都对的一组是()A.蝙蝠(piān)树荫(yīn) 漫溯(shù)沉淀(diàn)B.庇护(bì)咒骂(zhòu)河畔(pàn)斑斓(lán)C.荡漾(yàng)青荇(xìng)浮藻(zhǎo)咳嗽(sù)D.长篙(gāo)云采(cǎi)满载(zài)揉碎(yóu)二、古诗词默写。
(15分)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4.竹杖芒鞋轻胜马,□□□□□□□?□□□□□□□。
(苏轼《定风波》)5.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借自然规律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的两句是:□□□□□□□,□□□□□□□。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自己主观感受的表达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花草之景的两句是:□□□□□□□,□□□□□□□。
8.《春望》当中塑造出了因国事家事而鬓霜苍老的杜甫形象的两句是:□□□□□□□,□□□□□□□。
9.王国维借柳永词说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的第二种境界是:□□□□□□□,□□□□□□□。
1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现作者希望被国家重用重返朝廷的句子是:□□□□,□□□□□?三、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问题。
(10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2018八年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嘱.咐(zhǔ)涌.跃(yǒng)冗.杂(róng)草长莺.飞(yīng)B.震撼.(hàn)辐.射(fú)眼眶.(kuàng)马前卒.(zú)C.斡.旋(wò)严峻.(jùn)蓦.然(mù)人情事.故(shì)D.悬殊.(shū)晦黯.(àn)闭塞.(sè)消.声匿迹(xiāo)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海天相接处的鱼肚白渐渐泛起了红晕,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景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元宵节以后,节日的气氛逐渐淡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工作。
C.市交通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校门口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D.在直播平台上,“网红”是一个鱼龙混杂....的群体,我们应理性地看待它,不应一味效仿。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B.远在海外的游子无时无刻在思念着祖国,怀念着故乡。
C.这次来给我们做报告的是两个学校政教处的领导。
D.我们的文化传统需要更多人去呵护、去发现,才能不断地焕发生机。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2分)A.《社戏》选自《呐喊》,体裁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们之前学习过他的另外一篇小说《阿长与<山海经>》。
B.《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在地理学与气象学上有很大建树。
C.《桃花源记》是西晋作家陶渊明所著。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著有《陶渊明集》。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15首,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在写法上分为“赋、比、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语文是中学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八年级语文月考考试属于水平测试。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3分)1.古诗文默写。
(6分)(1)世有伯乐, ________。
(韩愈《马说》)(2)管中窥豹,________ 。
(《晋书•王献之传》)(3) ________ ,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4) 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5)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__ ,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4分)无私,敬业,诚信,友善,谦和,宽容……是我们中国人提倡和追求的精神境界。
对人民无比热忱,对工作无比负责的白求恩以身殉职于中国的抗日前线,忠实的践行了一个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境界;梁启超先生认为心无旁wù ,专心忠实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便是敬业,否则便是xiè 渎圣神的职业,宽广的胸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学习这些优美的篇章,你会自觉的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小组讨论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夸夸其谈,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
B.春游途中,不少同学筋疲力尽,老师几番劝说,他们仍然不愿开小差。
C.王玲同学的基础固然不好,再加上生病请假,困难自然就更大了。
D.指挥员如果在战场上优柔寡断,那就会贻误战机,造成严重的损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语意重复,“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的学习增加困难。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卷(初二)月考考试卷.doc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卷(初二)月考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名句积累与运用(1)晨兴理荒秽,_____。
(《归园田居》陶渊明)(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3)_____,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
(《孟子》二章)(5)杜甫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安史之乱时的他在《春望》一诗中,移情于物,以“_____,_____”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而年过半百的他目睹苍凉秋景,在《登高》一诗中以“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无限悲愁。
(6)唐代诗人王维以写景见长,《使至塞上》一诗中所描摹的“_____,_____”的奇丽景观就体现了苍凉雄浑之美。
(7)在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物我合一、恬淡闲适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
(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现爱国情怀和坚贞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带月荷锄归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征蓬出汉塞 舍生而取义者也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本题(1)—(4)小题属于记忆性默写,(5)—(8)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题文】(甲)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018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的一个月的课程即将结束, 同学们要准备哪些语文试题来巩固好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陨(shǔn)落狼藉(jí) 懵(měnɡ)懂喋(dié)喋不休B.鄙(bǐ)视簌(sù)簌擦拭(shì) 热泪盈(yínɡ)眶C.轻蔑(miè) 奔丧(sànɡ) 颓(tuí)唐孤苦伶仃(línɡdīnɡ)D.出没(mò) 蹒跚(shān) 讪(xiàn)笑令人心颤(chà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唾手可得文质彬彬立推之地寄人篱下B.呆如木鸡不能自已肝胆具裂不知所措C.顽固不化明辩是非捣毁老巢变卖典质D.俯拾皆是触目伤怀情郁于中背井离乡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们忍受不公的法律——让她们只能成为男人财产的法律——太久了。
B.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C.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
D.“不用了,让她去吧,”老法官回答道:“我害怕她是对的,害怕不久法律就要改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语文月考试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和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窒.(zhì)息彷.(fáng)徨颓.(tuí)唐唯利是图B、惆.(chóu)怅倏.(shū)忽愕.(è)然呱呱坠地C、差.(chāi)使尘垢.(gòu)暇.(xiá)想无动于衷D、狼籍.(jí)羁.(jī)绊琐屑.(xiè)泌人心脾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些日子,家中____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②理想是存在的,可是有的人追求了一生只得到_____。
A、情况毁灭B、光景幻灭C境况毁灭D、景况幻灭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不但并无“神奇的力量”,而且连你们有的那种朝气我也没有。
B、我与父亲不相见已超过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C、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
D、建造一个空间居住点需要数百万吨乃至数亿吨的材料,月球正好就是它的原料基地。
4、请将选出的句子还原到文段中的位置,正确的一项是()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
(A)理想,是的,我又看见了理想。
我指的不是化妆品,不是空谈,也不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口头禅。
(B)它是海洋,我好比一小滴水;它是大山,我不过是一粒沙粒。
(C)不管我们多么渺小,从它那里,我可以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
(D)二、(共9分,每小题3分)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
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分布的。
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
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钟。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的恢宏气度,展现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
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⑥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
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
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
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5、下列对西部文化的特征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西部地区拥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
B、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C、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
D、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
6、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元谋人和蓝田人的脚步。
B、文章第①段中作者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C、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D、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7、根据文本内容,推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尽量加快西部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B、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C、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
西部的信天游就是在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上焕发了青春。
D、第⑥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文言文,完成8-10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或.王命急宣或:有的人B、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C、晴初霜旦.旦:早晨D、属.引凄异属:连续9、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①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C、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②其.间千二百里D、①故.渔者歌曰②鸠曰:“何故.?”10、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总写三峡峰高谷深的险要地势。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句话写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
C、三峡春冬之景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三峡之“趣”。
D、作者用渔歌作结,形象地描绘出三峡秋景的凄清与悲凉,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凄凉。
四、(14分)11、将上面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6分,每句3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共8分,每空2分)①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坚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4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3-16题。
一起去看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儿子十六岁了。
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
”儿子不吱声。
父亲提高嗓门说:“带你看球你还哭丧着脸!谁该你二百块钱还是怎么的!”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
父亲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多余的票退了。
球赛不怎么精彩,双方磨来磨去死不进球。
有年轻的球迷乱吹口哨,也不知是跟哪位球员教练裁判置气。
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了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没有一刻是正型,手舞足蹈地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
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
母亲问他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
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儿子上大学了。
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
”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
母亲布出一桌菜,爷俩喝啤酒。
母亲听爷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
母亲心里有点紧张。
但是最后爷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溜够。
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门,儿子说:“妈,快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
闲聊几句后,母亲问:“你上中学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少年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记得他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我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他还把我当成个附属品,可以随随便便地把我带来带去——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动不动就‘把手洗干净!’‘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就不懂得,第一,我不是上幼稚园的娃娃了;第二,我要有个性呀!……”母亲也笑了,母子肢体没有拥抱,心是拥抱得紧紧的了。
儿子工作了。
有天父亲打他手机:“咱俩一起看球去怎么样?”儿子问是哪场?父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鸡肋!”父亲就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
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轮椅。
那天儿子回来看望。
吃罢饭,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吧。
”母亲好高兴:“是呀,让你爸再乐呵乐呵。
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呵不起来。
”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那晚儿子开车来接父亲,母亲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
他说他不要人带去。
他说他又不是件东西,凭什么让人带来带去的?我说你不是不方便吗?他说现在到处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坐轮椅的人士,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球赛。
他揣着你留下的那张球票就自己驾着轮椅坐电梯下楼了,还死不让我把他送上出租车。
我后来从阳台朝下望,他顺利地从咱们楼门外的轮椅道上到了街边,拦住的出租车司机照顾他坐进了车,轮椅放进了后备箱……”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开车奔往比赛场地。
儿子在看台上找到了父亲。
看台上有为轮椅人士专设的空间。
父子俩都若无其事地微笑着打招呼。
中场休息,儿子过去对父亲说:“一起去洗手间吧。
”父亲点头。
人们只见老的自己熟练地操纵着轮椅,少的在一旁同行,俩人分明对共同支持的球队的表现有所争议,你一句我一句地抬着杠……13、请按提示概括小说中儿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经历的三个阶段。
(6分)依赖-----()------()14、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