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1. 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 2+3H 2SO 4=2NaHSO 4+MnSO 4+2H 2O+I 2;(2)2NaIO 3+5NaHSO 3=2Na 2SO 4+3NaHSO 4+H 2O+I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中硫元素均被氧化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C.氧化性:22432MnO >SO >IO >I --D .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 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2.已知如下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A.实验①中铁作还原剂B.实验②中2+Fe 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3+2+2+Fe >Fe >Cu3.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器出现铜绿()232Cu OH CO ⎡⎤⎣⎦ B.铁制菜刀生锈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4.实验室制备Cl 2的反应为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中HCl 作还原剂,MnO 2作氧化剂 B .每生成1 个Cl 2,转移2 个电子 C .每消耗1个MnO 2,有4个 HCl 被氧化D .依据该反应制备的Cl 2粗产品中,除含有水蒸气外,还含有HCl 气体5.以下各组物质所具有的性质依次为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A.+2Na H O H 、、 B. 23l l C KC O Fe 、、 C.2+K a e N F +、、D. 42CO KMnO O H 、、6.在强碱性条件下,3KClO 与2MnO 加热熔融发生反应可得到24K Mn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4lO X l Y MnO C MnO C a b a b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 :b=3:1B. X 为“32H O ”、Y 为“6+H ”C.2MnO 被氧化D.每消耗1 mol 3ClO -转移6 mol 电子7.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n--3422R(OH)+3ClO +4OH =2RO +3Cl +5H O ,则n-4RO 中R 的化合价是( ) A.+3B.+4C.+5D.+68.在烧碱溶液中3Fe(OH)和NaClO 可发生如下反应:32422Fe OH +3NaC1O+4NaO ()H=2Na FeO +3X+5H 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3Fe(OH)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 B.X 为NaCl,为还原产物C.24Na FeO 中Fe 元素的化合价为+6,24Na FeO 的氧化性强于NaClOD.当有0.2 mol 3Fe(OH)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31.20410⨯10.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 3 + 5O 2 → 4NO + 6H 2O 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 A .2Na + 2NH 3 → 2NaNH 2 + H 2↑B .2NH 3 + 3CuO → 3Cu + N 2 +3H 2OC .4NH 3 + 6NO → 5N 2 + 6H 2OD .3SiH 4 + 4NH 3 → Si 3N 4 + 12H 211.高铁酸钠(Na 2FeO 4)是一种多功能、高效无毒的新型绿色水处理剂。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综合练习(附答案)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对于反应CaH2+2H2O=Ca(OH)2+2H2↑,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①H2只是氧化产物②H2只是还原产物③H2O是氧化剂④CaH2的H元素被还原⑤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子数之比是1:1A.①④⑤B.②④C.①D.③⑤2.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 FeCl2溶液(FeCl3)Fe粉B 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 Cl2(HCl)H2O、浓H2SO4D NO(NO2)H2O、无水CaCl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B.已知①Fe + Cu2+= Fe2++ Cu ② 2Fe3++ Cu = 2Fe2+ + Cu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 Cu2+>Fe2+C.已知还原性:B-> C-> D-,反应2C-+ D2 = 2D-+ C2和反应2C-+B2 =2B-+ C2 都能发生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有如下反应(未配平):BrF3+H2O―→Br2+O2+HBrO3+HF,反应后测得生成Br2与O2各1 mo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反应共转移6 mol电子B.氧化剂为BrF3,还原产物为Br2C.配平后H2O与H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9D.被水还原的BrF3与被自身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 324NH +5O 24NO+6H OB. ()2224Fe OH +O +2H O ()34Fe OHC. 32NaHCO 2322Na CO +H O+CO ↑D. 2Cl +2NaBr22NaCl+Br6.SO 2气体与足量Fe 2(SO 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 2Cr 2O 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SO 2+2Fe 3++2H 2O 24SO -+2Fe 2++4H +;②227Cr O -+6Fe 2++14H +2Cr 3++6Fe 3++7H 2O 。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附带答案)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的本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得失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反应物C、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D、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物质跟氧气反应B、有氧原子得失的反应C、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D、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反应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还原反应的是A、HCL →MgCL2B、Na →Na+C、CO→ CO2D、Fe3+→ Fe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B、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C、氧化剂本身被还原,具有氧化性;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具有还原性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反应中6、实现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Fe2O3→FeB、Cu →Cu(N O3)2C、SO3→ H2SO4D、H2SO4→SO37、NO2溶于水时的反应是:3NO2+H2O=2HNO3+NO。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子个数之比是A、3:1 B、2:1 C、1:2 D、1:38、下列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子个数之比是A、8:3B、3:8 C、2:3 D、3:29、在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个数之比是A、5:8 B、5:4 C、5:3 D、3:510、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物质氧化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①2FeCL3+Cu=2FeCL2+CuCL2②CuCL2+Fe=FeCL2+CuA、CuCL2>FeCL2>FeCL3B、FeCL3>FeCL2>CuCL2C、CuCL2>FeCL3>FeCL2D、FeCL3>CuCL2>FeCL211、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12、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①2A-+B2=2B-+A2 ②2C-+A2=2A-+C2③2B-+D2=2D-+B2,由此可以推断正确的是A、氧化性A2>B2>C2>D2B、还原性C->A->B->D-C、2A-+D2=2D-+A2该反应可以进行D、2C-+B2=2B-+C2该反应不能进行1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H2SO4+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I2+2HCL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14、已知反应①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②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③Fe2(SO4)3+2HI=2FeSO4+I2+H2SO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性由弱到强为I2<Fe2(SO4)3<K2Cr2O7C、反应②中还原产物是Cr2(SO4)3,氧化产物是Fe2(SO4)3D、还原性由强到弱为HI<FeSO4<Cr2(SO4)3A、B、C、D、16、KMnO4是常用的氧化剂,酸化的KMnO4溶液可将Na2SO3氧化成Na2SO4.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5,则在生成物中Mn的化合价是A、+6 B、+4 C、+2 D、017、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是A、1:3 B、2:3 C、1:1 D、4:318、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将Mn2+离子氧化成MnO4-离子。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练习(附答案)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 溶液的pH 约为11)( )A.该消毒液可用NaOH 溶液吸收2Cl 制备: ---22Cl +2OH =Cl +ClO +H OB.该消毒液的pH 约为12:--2ClO +H OHClO+OH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的+--222Cl :2H +Cl +ClO =Cl +H OD.该消毒液加入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33CH COOH+ClO =HClO+CH COO2.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n--3422R(OH)+3ClO +4OH =2RO +3Cl +5H O ,则n-4RO 中R 的化合价是( ) A.+3B.+4C.+5D.+63.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4.根据SO 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5.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O 2、SO 2、NO 、NO 2、CO 、CO 2中的气体.现将此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肯定有SO 2、CO 2和NO B.肯定没有O 2和NO 2 C.可能有CO 和CO 2D.肯定有SO 2和NO6.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 ①FeCl 2;②Fe 2O 3;③Zn;④KNO 3,铜粉可溶解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7.在容积为672mL 的烧瓶中充满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280mL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液体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NO+NO 2+O 2+H 2O 2HNO 3B.总反应为4NO+8NO 2+5O 2+6H 2O12HNO 3C.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30mol·L -1D.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60mol·L -18.如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若水槽中是NaOH 溶液,试管中是Cl 2,则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B.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 2,则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液体最终充满整个试管C.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一定量酚酞试液),试管中是NH 3,则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呈红色D.若水槽中和试管(充满状态)中都是氯水,则光照后试管中可收集到氧气 9.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 A.Cu+AgNO 3Cu( NO 3)2B.Cu+HNO 3(稀)Cu(NO 3)2C.Cu+HNO 3(浓)Cu(NO 3)2D.CuCuOCu(NO 3)210.下列现象或用途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关的是( ) A.浓硫酸可作氯气的干燥剂 B.浓硫酸滴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C.浓硫酸滴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D.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1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2SO 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试剂现象 结论A 酸性4KMnO 溶液 溶液褪色 2SO 有氧化性 B品红溶液溶液褪色2SO 有漂白性12.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 ) A.3222O +2KI+H O =2KOH+I +OB.()33222CH COOH+Ca ClO =2HClO+CH COO ()CaC.2332I +2NaClO =2NaIO +Cl ↑D.22224HCl +MnO MnCl +Cl )2H O (∆↑+浓二、填空题13.A 、B 、C 、D 、E 代表的物质为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1.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未混合加热,可得到红色的铜。
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其中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并考虑它们的关系。
思路解析:C+2CuO2Cu+CO2↑,从反应过程来看,氧化铜失去氧原子被还原为铜,炭得到氧原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前者为还原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两者在一个反应中同时进行,氧原子在两个反应中进行传递。
答案:氧化铜失去氧原子被还原为铜,炭得到氧原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前者为还原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两者在一个反应中同时进行,氧原子在两个反应中进行传递2.生活中有很多氧化反应,如金属腐蚀、细胞老化。
请你总结氧化反应的本质,然后再在你的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是氧化反应。
思路解析:金属腐蚀是金属的化合价升高,细胞老化可能是得到了氧原子或失去了氢原子,其实质还是化合价升高。
生活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燃烧反应,燃烧的物质总是得到氧原子化合价被氧化。
答案:实质是化合价升高。
燃烧也是氧化反应。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根据以下几种常见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出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趋势。
氢氧氖钠镁氯思路解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少,得电子能力越强。
答案:氧和氯主要得电子,钠和镁主要失电子,氢得失电子能力都不强; 氖则既不易得电子,又不易失电子。
4.比较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总结其区别与联系。
思路解析:分析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过程中电子的得失或转移、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答案:氯元素的原子在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的过程中化合价都降低了,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钠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氢元素虽然不能得到电子,但它与氯原子共用的电子对偏离氢原子,氢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2004全国春季高考理综)在下图所表示的粒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A.B.C.D.思路解析:氧化性的本质是物质得电子的能力,从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最容易得电子的是B项中粒子。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测试题及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习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还原含某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B、失电子越多,该物质的还原性就越强C、阳离子也可能失去电子被氧化,可能做还原剂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2.LiH是一种氢气发生剂,用于军事或其他需氢气的场合。
反应为:LiH+H2O=LiOH+H2↑在这个反应中()A.水是氧化剂,LiH是还原性B.LiH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C.Li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3.某溶液中的Cl—和I—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为了氧化I—而不使Cl—被氧化,根据下列反应可选用的氧化剂是()2MnO4— + 10Cl —+16H+ = 2Mn2+ + 5Cl 2↑+ 8H2O2Fe3++ 2I— = 2Fe2+ + I22Fe2++ Cl2 = 2Fe3+ + 2Cl—A、FeCl2B、氯气C、KMnO4D、FeCl34、在反应2KMnO4 = K2MnO4 + MnO2 + O2↑中,还原产物是()A、K2MnO4B、MnO2C、O2D、KMnO45、下列Cl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的反应是()A、Cl2 + 2NaOH = NaCl +NaClO +H2OB、2HClO === 2HCl + O2↑C、Cl2 + 2Na === 2NaClD、MnO2 + 4HCl = MnCl2 + Cl2↑+ 2H2O6、根据反应式:①2Fe3+ + 2I- = 2Fe2+ + I2 ②Br2 + 2Fe2+ = 2Fe3+ + 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Br-、Fe2+ 、Cl-B、I- 、Fe2+ 、Br-C、Br- 、I- 、Fe2+D、Fe2+ 、I- 、Br-16、根据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I2+SO2+2H2O=H2SO4+2HI 2FeCl2+Cl2=2FeCl3 2FeCl3+2HI= 2FeCl2+2HCl+I2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A、I->Fe2+>Cl->SO2B、Cl->Fe2+>SO2>I-C、Fe2+>I->Cl->SO2D、SO2> I->Fe2+>Cl-11.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M2++R2===2M3++2R-;③2R-+Z2===R2+2Z-。
最新高一化学氧化还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一、配平原则1、化合价升降守恒(即得失电子守恒2、质量守恒二、配平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三、几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1、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升全降技巧:以反应物或生成物作为参照物均可C6H12O6+ KNO3—CO2↑+ N2↑+ KOH+ H2O2、反应物中某一物质中元素化合价部分变化技巧:一般以生成物作为参照物Fe+ HNO3(浓—Fe(NO3+ NO2↑+ H2O3、对于歧化、分解、归中、化合反应技巧:看分不看合P+ KOH+ H2O —PH3+ KH2PO2KClO3——KCl + O2↑NH3 + NO —N2 + H2ONO+O2+H2O —HNO34、同一物质中有多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技巧:整体法配FeS2 + O2—Fe2O3 + SO2Cu2S+ HNO3—H2SO4+ Cu(NO32+ NO↑+ H2OP+ CuSO4+ H2O —Cu3P+ H3PO4+ H2SO4KMnO4+ H2O2+ H2SO4—K2SO4+ MnSO4 + O2↑+ H2O KClO3 + HCl —Cl2↑+ KCl + H2OCl2 + NH3 —NH4Cl + N2S + KOH —K2S + K2SO3 + H2OCrI3+ Cl2+ KOH—K2CrO4+ KIO4 + KCl+ H2O四、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与化学方程式一致,只是检查时应注意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Cr2O72-+ Cl-+ H+ —Cr3++ Cl2↑+ H2OMnO4- + I-+ H+—Mn2++ IO3-+ H2OCl-+ ClO2-+ H+—Cl2↑+ H2OCr2O72-+ Fe2++ H+—Cr3++ Fe3++ H2O五、缺项配平方法:缺项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时,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出发生氧化还原的系数,再观察两端,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观察增减的原子或离子数,确定未知物并配平(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一般为酸、碱、H2O。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2NO 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 A.3:1 B.1:3 C.1:2 D.2:12.某温度下,将2Cl 通入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 、3NaClO 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与-3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2Cl 与NaOH 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B.11:3C.3:1D.4:13.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 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3FeCl ,②23Fe O , ③()32Cu NO ,④3KNO ,铜粉溶解的是( )A.只有①或②B.只有②或④C.只有①或②或③D.上述物质中任意一种4.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D.为确认有CuSO 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5.某兴趣小组探究SO 2气体还原Fe 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能表明I -的还原性弱于SO 2的现象是B 中蓝色溶液褪色B. 装置C 的作用是吸收SO 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 为了验证A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D. 为了验证A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6.如图所示是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7.下列实验室保存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存放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氯化铁溶液存放在铜制容器中D.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8、将过量的CO 2分别通入①CaCl 2溶液,②Na 2SiO 3溶液,③Ca(OH) 2溶液,④饱和Na 2CO 3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 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C .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2.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 H 2 B.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 Cl 2(见 P3-20) C .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 O2 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 CO
2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 Na2CO 3+ CaCl 2===CaCO 3↓+ 2NaCl B. Fe+CuSO 4===Cu+FeSO 4
C . 2NaHCO 3 Na 2CO 3+CO 2↑ +H 2O D . CaO + H 2O===Ca ( OH )2 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金属冶炼 B.燃放鞭炮 C. 食物腐败 D.点制豆腐 6. 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 ) A . Na2S B. S C. SO2 D. H2SO4
二、选择题(有 1-2 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 2 分,选错
一个该小题不给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计 40 分。)
7.下列说法中,能够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电子转移 B.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化合价变化 C .反应前后,是否有氧元素参加 D.反应前后,是否有氢元素参加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 .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C .可能是置换反应 D.可能是化合反应 9.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 Na+ 、 Ba2+、 Cl 、 SO4 2- B. Ca 2+、 HCO 3 、 C1 、 K +
1 高中化学 C . MnO 4 、 K +、 I 、 H + D. H+ 、 Cl 、 Na+ 、 CO 3 2
10.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
A . CaCO 3+2H + = Ca 2++ CO 2↑+ H 2O B. 2Fe2++ Cl2 = 2Fe3++2Cl C.HCO 3 +H + = CO 2 +H2O D. 2Na+ 2H 2O = 2Na+ + 2OH + H 2↑ 11.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C→CO 2 B. CO 2→ CO C. CuO →Cu D. H 2SO4→ BaSO4
12.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
A . Zn + 2HCl = ZnCl 2+ H 2↑ B. 2H 2S+ SO2= 3S+ 2H 2O C . H2+ CuO = Cu + H 2O D. 2H2O 2H2↑+ O 2↑
13.下列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 )
A . 5Cl 2+ I 2+6H 2O=10HCl + 2HIO 3 B. 2Cl 2+ 2Ca( OH ) 2=CaCl 2+ Ca ( ClO ) 2+ 2H 2O C . MnO 2+ 4HCl=MnCl 2+ 2H 2O+ Cl 2↑ D. 2NaCl + 2H 2O 2NaOH +Cl 2↑+ H 2↑
14.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
A . 2H2S+ SO2= 3S+ 2H 2O B. 2KMnO 4 K 2MnO 4+ MnO 2+ O2↑ C . 2KClO 3 2KCl + 3O 2↑ D. Cu2 O+ H2SO4=CuSO 4+Cu+ H 2O 15.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 (其中 CaH 2 中氢元素为- 1 价 ),反应方程式如下: CaH 2+2H 2O=Ca ( OH ) 2+2H 2
↑,其中水的作用是 ( )
A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 .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6.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5NH 4NO 3= 2HNO 3+ 4N2+ 9H 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
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 A.5∶3 B.5∶4 C. 1∶1 D.3∶5 三、填空题(计 42 分) 17.( 11 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 ______ 电子,发生的反应是 _________反应;还原剂 ________电子, 发生的反应是 __________ 反应。铁与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物 中铁是 _______ 价,铁与盐酸的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物中铁是 _____价,这一 事实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盐酸的氧化性 ( 填“强”“弱” )_______ 。 18.( 8 分)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 药在发生爆炸时, 发生如下的反应: 2KNO 3+C +S===K2S+2NO2↑+CO 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 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氧化产物
是 ,还原产物是 。 19.( 10 分).阅读下面两条科普信息,回答问题: 2 高中化学 ( 1)一个体重 50Kg 的健康人含铁 2g,这 2g 铁在人体中不是以单质金属的形式存在,而是以 Fe2+和 Fe3+
的形式存在。亚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亚铁离子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 服用维生素 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 ( 2)在新生代的海水里有一种铁细菌,它们提取海水中的亚铁离子,利用酶为催化剂把它转变成它们的 皮鞘(可以用 Fe2O3 来表示其中的铁) ,后来便沉积下来形成铁矿;该反应的另一种反应物是 CO 2, 反应后 CO2 转变成有机物(用甲醛: CH 2 O 表示)。
问题: 这两则科普信息分别介绍了人体内和海水中的亚铁离子与铁离子(或者铁的高价化合物)相互转化的事 实、方法和途径。这说明亚铁离子具有 性,铁离子具有 性,(1)中 的维生素 C 是 剂,( 2 )中的 CO 2 剂,写出( 2 )中的离子方程 式 。
20.( 13 分)实验室中所用少量氯气是用下列方法制取的, 4HCl (浓)+ MnO 2 Cl 2↑+ MnCl 2+ 2H 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 请指出 是氧化剂, 是 还原剂,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集气瓶 A 中盛装的是饱和食盐水(注: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而氯化氢在饱和食盐水中 的溶解度则很大) ,其作用是 。 ( 3)氯气溶入水显酸性,且氯气有毒,并有剧烈的刺激性,若吸入大量氯气,可中毒死亡,所以氯气尾 气直接排入大气中,会污染环境。实验室中可采用 溶液来吸收有毒的氯气。
3 高中化学 知识盘点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内涵 狭义涵义 广义涵义 本质涵义 氧化反应 得到氧的反应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失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 失去氧的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得到电子的反应 氧化还原 发生了氧的得 有元素化合价 有电子转移(得失 反应 失的反应 升降的化学反应 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剂: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或得电子的物质) 。 还原剂: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或失去电子的物质) 。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得到电子被还原后的生成物。 2.把握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口诀:升 (化合价升高)失 (失电子)氧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 (做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
. . . .
降(化合价降低)得 (得电子)还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 (做氧化剂,本身具有氧化性)
. . . .
理顺关系、拓宽思路 1.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成还原产物。 2.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成氧化产物。
, 。
3.凡是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或电子对转移) ,则必出现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有关联系为:
化合价升高 失去电子 是还原剂 被氧化
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 是氧化剂 被还原
4.有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 如: Cl 2+ 2NaOH NaCl +NaClO 十 H 2O 中的 Cl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