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和Ni共掺ZnO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_关丽
ZnO掺杂及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共3篇

ZnO掺杂及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共3篇ZnO掺杂及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1ZnO掺杂及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ZnO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和新型能源技术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掺杂和表面吸附来改变ZnO的光电性质,是提高其性能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ZnO的掺杂及表面吸附对其性质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研究掺杂对ZnO能带结构和电子状态的影响。
由于ZnO带隙较大,掺杂能够改变其导电性和光学性能。
我们选择了常见的掺杂元素氧(O),铝(Al),锌(Zn)和氮(N)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显示,氧掺杂后,半导体能带结构变为金属能带结构,说明氧掺杂能够增加ZnO的导电性。
而Al掺杂后,电子自旋极化现象明显,说明其能够实现半导体的磁性控制。
Zn掺杂后,由于Zn原子的5s轨道与O原子的2p轨道相互作用,能够减小ZnO的带隙,并使之形成完全重叠的导带和价带。
而氮掺杂后,由于氮原子的价电子填充了ZnO的空位,能够增加其p型掺杂浓度并改善其热稳定性。
其次,我们将研究表面吸附对ZnO表面能带和反射率的影响。
表面吸附能够改变ZnO的表面反射率和能带结构,影响其在光学和电子学领域的应用。
我们选择了H和OH分子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显示,H和OH分子在ZnO表面的吸附会显著影响其表面反射率和吸收率。
H分子的吸附能降低了ZnO表面的反射率,并增加了表面的局部阻挫,使之表现出p型半导体特性。
OH分子的吸附能够使ZnO表面的能带结构发生重构,增加其在太阳电池、光半导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我们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ZnO的掺杂及表面吸附对其性质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可以为ZnO作为光电器件和新型能源技术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同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改进和开发ZnO的性能,并为人类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我们研究了ZnO的掺杂和表面吸附对其性质的影响。
结果显示,氧、Al、Zn和氮掺杂能够分别实现增加导电性、磁性控制、重叠导带和价带、改善热稳定性和p型掺杂浓度。
S-La共掺杂ZnO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第50卷第2期2021年2月人 工 晶 体 学 报JOURNALOFSYNTHETICCRYSTALSVol.50 No.2February,2021S La共掺杂ZnO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赵旭东,崔瑞瑞,邓朝勇(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摘要:采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纯ZnO、S单掺、La单掺和S La共掺ZnO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
S单掺ZnO后,价带和导带同时向低能量转移,导致带隙减小。
La单掺ZnO后在导带底产生杂质能级使得带隙减小。
SLa共掺ZnO导致La的局部化减弱,表明La形成的施主能级由于S的3p态的影响变得更浅,从而减小了带隙。
和纯ZnO相比,掺杂后的ZnO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都减小,导致透射能力增强,为ZnO作为透明导电氧化物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潜在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ZnO;光学性质;电子结构;S La共掺ZnO中图分类号:TN36;O4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985X(2021)02 0266 07First PrinciplesStudyonPropertiesofS LaCo DopedZnOZHAOXudong,CUIRuirui,DENGChaoyong(CollegeofBigDataand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Guizhou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Abstract:Thebandstructure,densityofstatesandopticalpropertiesofpureZnO,Ssingle doped,Lasingle dopedandS Laco dopedZnOwerestudiedbyfirst principlesmethodbasedonthegeneralizedgradientapproximation.AfterZnOdopedwithS,thevalencebandandconductionbandtransfertolowenergyatthesametime,whichleadstothereductionofbandgap.ThebandgapofZnOdopedwithLareducesbecauseoftheimpurityenergylevelatthebaseoftheconductionband.ThelocalizationofS Laco dopedZnOresultsintheweakeningofLalocalization,whichindicatesthatthedonorenergylevelofLabecomesshallowerduetotheinfluenceofS3pstate,thusreducingthebandgap.Afterdoping,thebandgapofZnOdecreasesobviously,whichincreasestheabsorptionabilityofZnOinvisiblelightregion,andfurtherproducesmorephoto electricchargecarrierstoimprovethephotocatalyticactivityofZnO.ComparedwithpureZnO,thedopedZnOhaslowerabsorptioncoefficientandreflectioncoefficient,andstrongertransmissionability,whichprovidesapotentialtheoreticalbasisfortheapplicationofZnOastransparentconductiveoxideinsolarcells.Keywords:first principle;ZnO;opticalproperty;electronicstructure;S Laco dopedZnO 收稿日期:2020 11 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62010);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百层次人才(2015 4006) 作者简介:赵旭东(1997—),男,山西省人,硕士研究生。
Al掺杂ZnO晶格常数及弹性性质计算

Ca l c u l a t i o n o f l a t t i c e c o ns t a n t a n d e l a s t i c p r o p e r t y o f AI d o p e d Zn O
d u c t i l e ma n n e r ,a n d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A1 d o p i n g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t h e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b u l k c o mp r e s s i o n i s e n h a n c e d,t h e h a r d n e s s i s r e d u c e d ,a n d t h e d u c t i l i t y i s i n c r e a s e d . Ke y wo r d s :ma t e r i a l s p h y s i c s a n d c h e mi s t r y ;f i r s t p r i n c i p l e ;e l a s t i c p r o p e r t y ;Z n O;d o p i n g
( 南通 大 学理 学 院 , 江 苏 南通 2 2 6 0 1 9 )
摘 要: 为 了获得 Z n O和不 同 Al 掺杂摩尔分数 下 Z n O 的几何结构 、 弹性常数及弹 性性质 , 本文在第 一性原理 的基础 上, 采用 虚 晶近似 的方法进行 了掺杂计算 , 计 算结果表 明虚 晶近似方 法优 化 的晶格 常数与使 用超胞 方法有 较好 的一致性 。弹 性常数及 弹 性性质计算结果表 明: Z n O 中 A1 掺 杂摩尔分数在 O ~0 . 0 5内, 随 Al 浓度 增大 , 在a 、 b轴方 向的抗 压缩 能力减小 , 在 C 轴方 向的 抗压 缩能力增 强, 抗剪切应 变能力减小 ; A1 掺杂 Z n O材料呈韧性 , 随 Al 掺 杂浓度增 大, 材料 的抗体 积压缩 能力增强、 硬 度减小 、 韧性 增 大 。 关键词 : 材料物理 与化 学; 第一性原理 ; 弹性性质 ; Z n O; 掺杂 中图 分 类 号 : 0 4 7 2 +. 9 1 文献标志码 : A
硼-磷共掺杂氧化锌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硼-磷共掺杂氧化锌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关键字:第一性原理计算,(B,P)共掺杂,电子结构,光电特性绪论这篇文章运用基于密度函数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介绍了B-P掺杂ZnO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在(B,P)共掺杂ZnO体系,掺杂喜欢在相同的(001)晶面的两个相邻点中形成结合能为-1.92 eV的BZn–PO复合结构,价带最高位置上上会出现一些空位。
随着磷浓度的增加,P 3p越来越离散。
计算出的光学特性表明,在能量较低的区域出现显著的光学跃迁,这些峰位和强度和P的浓度相关,这可以归因于P 3p和Zn 4s态之间的电子跃迁。
此外,还讨论了(B,P)共掺杂ZnO系统的吸收系数和其他光学常数,如反射率,折射率,和损失函数。
1简介由于其具有较宽的直接带隙和较高的激子束缚能,氧化锌在电子设备的光学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此外,他可以通过掺杂来调整带隙。
随着生长,氧化锌作为n型半导体,并且它很难以生产成p型氧化锌,实现氧化锌为基础的光电器件是必不可少的。
总的来说,掺杂破坏了局部对称性,并且基体和掺杂剂之间的化学错配可能会导致在带隙产生较深的缺陷。
在减少这些影响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彦红学等人提出了一种使用一个供体和一个受体使其形成复杂掺杂完全占领杂质带价带上方的方法。
随着进一步的掺杂,受体将复杂的结合并且有效充分的占领杂质带。
此外,受-供体对的形成也是缺陷更加稳定。
一些研究已经做了关于氧化锌中共掺杂方法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氮受体。
P也被认为是一个合适的掺杂。
虽然p型导电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p型ZnO,但是p型到点的可靠性仍是一个问题,其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
因此,P和捐助者共掺杂ZnO体系的理论研究是必要的。
对共掺杂ZnO系统的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了解其光学跃迁机制有特别大的帮助。
本文中,我们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计算报告了B和P 掺杂ZnO体系理论研究。
铝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光学性能研究

量分 数 的 增 加 , 0 2 峰 的 强 度 逐 渐 降 低 , 表 明 了 (0 ) 这 Z AO薄 膜 的( 0 ) 向生长 逐 渐减 弱 而倾 向于各 向 同 02 取
性 。因此 , 的掺杂 引起 了 晶体 生 长过 程 中择 优 取 向 AI 的改变 , 薄膜 中 Al 的存在 改变 了 Z n和 O在 沉积 过程
是 改善 激光器 短 波 长激 光 输 出 的一个 有 希 望 的途 径 。 Z O及 Z n AO 薄膜 是 光 学 透 明 薄膜 , 有 优 异 的光 电 具
特性 , 以应用 于 压 电器 件 、 阳能 电 池 、 体 敏感 器 可 太 气 件 等方 面_ 。因此 , Al 杂 Z O 的研 究 具 有 主 4 ] 对 掺 n
本 的 S40 一8 0型扫描 电子 显 微 镜 ( E S M) 观察 薄膜 的表
面 形 貌 ; 用 美 国 P r iE me 公 司 L 利 ekn l r AMB A9 0型 D 5
紫外一 见 光 光 度 计 测 试 薄 膜 的 透 射 光 谱 ; 日立 F 可 用 一
40 5 0荧光 光谱 仪测 试薄 膜 的发光性 能 , 采用 2 0 m 波 8n 长的 Ar 离子 激光 器作 为激 发光 源 。
图 1所 示 为 掺 杂 不 同质 量 分 数 ( 别 为 0 2 、 分 、% 5 、o ) 的 Z l A1 AO 薄膜 的 X 射线 图谱 。从 图 1中
中掺杂 Al , 以形 成 掺 铝 氧 化锌 ( AO) 膜口 , 后 可 Z 薄 ]
可 以提 高 Z O 的紫 外透 射率 和增 大 Z O 的带隙 , n n 这也
助
材
料
铝掺杂对ZnO纳米线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整个系统 自然冷却至室温. 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 高 温 炉 内 压 强 为 20 P , 气 ( r 0 a 载 A )流 量 为
10se s n ad c bc cni ee e iue . 0 em( t d r u i e t t prm n t ) a m r 最后在 下游 的衬底 上得 到一层 白色 的产物 .
表 明主要 的衍 射峰 都 与 Z O 的 晶 面对 应 , 纤锌 矿 结 构. n 为 当掺 杂 浓度 达 到 2 0a . t %
时 , 背散射 拉 曼光 谱 中观察 到 由于 A 掺 杂 而 引起 的 6 0 c 处 的峰 . 在 l 4 m 光致 发 光谱
表明 , 随着掺 杂 浓度 的增加 , 紫外 与可见发 光的 强度 比值 逐渐 变 小.
的应 用 前景 . 目前 , 于 Z O: 1 膜 的研 究 报道 关 n A薄 很 多¨ , 但是 关 于 Z O: 1 n A 的一 维 纳 米结 构 的 报道 较 少 , 中 S .B i 人 利 用 水 热法 合 成 其 .N a 等 了 A 掺 杂 的 Z O纳米 线 ¨ 一 维 Z O A 纳 米材 l n , n :1 料 的结构 和性 质研 究 , 为实 现 透 明光 电器件 的 将
关 键词 : n A 纳米 线 ; 杂 ;光致发 光 ; 曼光谱 Z O: 1 掺 拉
0 引言
一
1 实验
A 掺杂 Z O纳米线 的合 成是 用 C D方 法 在 l n V 高温 管式炉 中完 成 的. Z O粉 和 A 粉 作 为 前 以 n l
驱物 , 置于 高温 管 式 炉 最 高温 度 处 , 金 的 S 片 镀 i 作 为衬底 置 于 管式 炉 的下 游. 真空 后 , 热 , 抽 加 以 8%/ i m n的速 度升 温至 10 ℃ , 温 5m n 然 后 40 恒 i,
Al-N共掺杂型ZnO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 1
A - 共 掺 杂 型 Z O 薄 膜 的 制 备 及 其 性 能 研 究 I N n
St dy o 1N — o d—y u fA — Co— pe — pe ZnO l s a — d t Fim nd TherPr pe te i o r is
d p d Z O i r e t n t ec n i o h twh n t eS l e st s0 5 lL,A1N d p d d n o e n f mswe eb s h o dt n t a e h O n i wa . mo / l o i d y 一 o e e —
U ni e st Ta gs n 0 3 09, e e , v r iy, n ha 6 0 H b i Chi ) na
摘 要 : 用 溶 胶 一 胶 法 制 备 了 Al 采 凝 — N共 掺 Z O 薄膜 。用 x射 线 光 电子 能 谱 检 测 Al 共 掺 杂 情 况 ; x 射 线 衍 射 仪 、 n ~ N 用 原
mir — o ph o y a p ia o r i so hi n ffl r t e c o m r ol g nd o tc lpr pe te ft ski d o ims we e s udid,u i y X a f r c o sng b r y dif a t m
许 莹, 王 娟 , 玉博 窦
( 北理工 大 学 材料学 院 河北 省无机 非金 属 河 材 料 重点实 验室 , 河北 唐 山 0 3 0 ) 6 0 9
XU n W ANG u n, Yig。 J a DOU _ o Yu b
( e e o i e Ke bo a o y o no ga i nme alc M a e il , H b iPr v nc y La r t r fI r n c No t li t ra s Cole e ofM a e i sSc e e a l g t ral inc nd Engi e i ne rng, be lHale Waihona Puke e hni He iPo yt c c
镧系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doi: 10.12052/gdutxb.200121镧系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白玲玲1,林志萍1,董华锋1,吴福根2(1. 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2. 广东工业大学 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摘要: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镧系元素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结果表明: 单层ZnO中掺杂形成能低于体ZnO的形成能。
较Zn原子而言, 具有更大原子半径的镧系原子的引入使得掺杂后的ZnO的晶格常数变大。
镧系元素的4f电子与O的2s和Zn的3p、4s轨道电子的杂化使非磁性的ZnO在掺入单个镧系原子后呈现出一定的铁磁性。
镧系元素掺杂ZnO使体系的价带和导带之间出现了杂质能级, 这使带隙减小从而提高了ZnO的导电能力; Eu/La/Ce掺杂ZnO的光吸收谱在近红外区域出现了新的吸收峰。
随Eu/Ce-O i双缺陷的形成, 氧间隙明显地改变了ZnO的光学性质。
关键词: 镧系掺杂ZnO;电子结构;光学性质;缺陷对中图分类号: O46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7162(2021)02–0066–07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Lanthanide Doping ZnOBai Ling-ling1, Lin Zhi-ping1, Dong Hua-feng1, Wu Fu-gen2(1. School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2.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Abstract: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lanthanide doping ZnO are investigated b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The formation energy of lanthanide doping in SL(single-layer)-ZnO structure that is lower than in bulk-ZnO structure. The magnetism of ZnO will change along with single lanthanide atom doping from nonmagnetic to ferromagnetic, which roots in orbital hybridization of 4f of lanthanide, O-2p and Zn-3p and-4s.Impurities level formed in CBM (conduction-band minimum) or VBM (valence-band maximum) along with lanthanide doped will reduce the band gap and improve the conductivity of materials. For Eu/La/Ce doping ZnO, new absorbing peak will be formed in infrared regions, and Eu/Ce-O i double defects will obviously improve its optical properties.Key words: lanthanide doping ZnO; electronic structure; optical properties; defect pair由于ZnO具有宽的直接带隙和大的激子结合能,其在光电设备方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