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材料的光学性能

合集下载

材料物理-14(1121)

材料物理-14(1121)

(4.3)
2008 Fall 01z8109-Bi
MSE
影响反射系数的因素
若两种介质折射率相差很大,则 R 很大, 即光的反射损失相当大。陶瓷、玻璃等材 料的折射率很大,所以反射系数很大。 若两种介质折射率接近甚至相等,则反射 系数趋于零,即垂直入射时几乎没有反射 损失。
n21 − 1 2 ) R=( n21 + 1
MSE
高纯非金属材料无色透明
当非金属材料纯度很高时,属本征激发,即 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中; 非金属材料的禁带宽度 Eg= 3.1eV 光子吸收条件 而可见光
hv > Eg
( hv ) max = 1.8eV < 3.1eV
高纯非金属不吸收可见光。
2008 Fall 01z8109-Bi
MSE
Hale Waihona Puke 有些非金属材料带色透明2008 Fall 01z8109-Bi
MSE
二. 材料反射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当入射光线从光介质 1 垂直或接近垂直于 介质界面进入介质 2 时,反射系数简化为
n21 − 1 2 R=( ) n21 + 1 n2 n21 = n1
(4.12)
如果介质 1 是空气,即 n1 等于 1,则
n2 − 1 2 R=( ) n2 + 1
波长增加时色散率和折 射率均减小。(正常色散) 科希(Cauchy)经验公式
色散
= dn 2B =− 3 λ dλ
n = A+
B
λ2
2008 Fall 01z8109-Bi
MSE
色散系数 (Abbe´数)
nD − 1 色散系数 (Abbe´数) vd = n − n F C

第四章第一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

第四章第一讲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
弹性-不均匀塑性(屈服平台)-均匀塑性型
幻灯片20
(1)纯弹性型
A陶瓷、岩石、大多数玻璃
B高度交联的聚合物
C以及一些低温下的金属材料。
(2)弹性-均匀塑性型
A许多金属及合金、
B部分陶瓷
C非晶态高聚物。
(3)弹性-不均匀塑性型
A低温和高应变速率下的面心立方金属,
B某些含碳原子的体心立方铁合金
C以及铝合金低溶质固溶体。
K=σ/(ΔV/V)=6.89Mpa/[1-0.9883]=193.7Mpa
E=σ/ε=516.8Kpa/2.1%=24.6Mpa
ν=0.5(1-E/3K)=0.48
幻灯片36
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等的变形通常表现为普弹性,主要的特点是:
A应变在应力作用下瞬时产生,
B应力去除后瞬时消失,
C服从虎克定律。
比例极限
弹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严格成正比关系的上限应力
p = F p / S 0
条件比例极限
tan’/tan=150%
p50
代表材料对极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
切线
幻灯片45
(条件)弹性极限最大弹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弹性比功弹性应变能密度。材料吸收变形功而又不发生
永久变形的能力W=/2=2/2E
残留变形时的应力
高分子材料通常表现为高弹性和粘弹性
幻灯片37
幻灯片38
2.有机聚合物的弹性、粘弹性
Elasticity and Visco-elasticity of Polymers
⑴高弹性,即橡胶弹性(rubberlike elasticity)
①弹性模量小、形变大。
A一般材料,如铜、钢等,形
变量最大为1左右,

第四章 材料的光学性能

第四章 材料的光学性能
1/2.
(2)
由于电子极化影响介电常数,而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 度与介电常数ε 有关,所以电子极化对光学性能有很大影 响。
光具有波动和微粒二重性,当考虑光与电子之间的能 量转换时,把光当成粒子来看待,称为光子。光子是 最早发现的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光子所具有的 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与其频率v 有关。 当电子与光子间发生能量转换时,或是吸收一个光子 的能量,或是发射出一个光子,而不能只交换一部分 光子的能量; 对于电子来说,从光子处吸收的能量或给光子的能量 也不是任意的,而是要刚好等于材料中电子可能存在 的能级的能量差。正是由于它们彼此间能量交换的这 种“苛刻”条件,所以不同的材料具有完全不同的光 学性能。
磷光材料一般由二部分组成:基体和激活剂。 磷光材料一般由二部分组成:基体和激活剂。基 体常是金属硫化物, CaS,BaS,ZnS,CdS等 体常是金属硫化物,如CaS,BaS,ZnS,CdS等; 激活剂 主要是金属,根据不同的基体, 激活剂有所不同( 主要是金属,根据不同的基体, 激活剂有所不同(表317) 发光激发源也可以有多种,如电子激发、 17)。发光激发源也可以有多种,如电子激发、紫外 线激发、 射线激发和红外激发。 线激发、X射线激发和红外激发。发光的颜色也可以 选择。 选择。另外对于磷光材料使用上还要考虑其与附着材 料的结合强度及适当的余辉时间。 料的结合强度及适当的余辉时间。余辉时间指的是发 光后其强度降到原强度的1/10所需时间, 1/10所需时间 光后其强度降到原强度的1/10所需时间,在雷达上就 要求使用长余辉材料。 要求使用长余辉材料。 在此特别要指出的是许多材料加热到高温后也能 发光, 发光,这是由于电子被热激发到较高能级后回到正常 能级发射光子,这种现象称之为热辐射 热辐射。 能级发射光子,这种现象称之为热辐射。热辐射材料 的颜色随温度变化, 的颜色随温度变化,这也就是炼钢工人根据钢水颜色 估计钢水温度的原理所在。 估计钢水温度的原理所在。

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性质

纳米材料物理化学性质

第四章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纳米微粒的物理性能第一节热学性能※1.1. 纳米颗粒的熔点下降由于颗粒小,纳米颗粒的表面能高、比表面原子多,这些表面原子近邻配位不全,活性大以及体积远小于大块材料的纳米粒子熔化时所需要增加的内能小得多,这就使纳米微粒熔点急剧下降。

金的熔点:1064o C;2nm的金粒子的熔点为327o C。

银的熔点:960.5o C;银纳米粒子在低于100o C开始熔化。

铅的熔点:327.4o C;20nm球形铅粒子的熔点降低至39o C。

铜的熔点:1053o C;平均粒径为40nm的铜粒子,750o C。

※1.2. 开始烧结温度下降所谓烧结温度是指把粉末先用高压压制成形,然后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使这些粉末结合成块,密度接近常规材料的最低加热温度。

纳米颗粒尺寸小,表面能高,压制成块材后的界面具有高能量,在烧结中高的界面能成为原子运动的驱动力,有利于界面中的孔洞收缩,空位团的湮灭,因此,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就能达到致密化的目的,即烧结温度降低。

※1.3. NPs 晶化温度降低非晶纳米颗粒的晶化温度低于常规粉末,且纳米颗粒开始长大温度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

※熔点降低、烧结温度降低、晶化温度降低等热学性质的显著变化来源于纳米材料的表(界)面效应。

第二节电学性能2.1 纳米金属与合金的电阻特性1. 与常规材料相比,Pd纳米相固体的比电阻增大;2. 比电阻随粒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加;3. 比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4. 随粒子尺寸的减小,电阻温度系数逐渐下降。

电阻的温度变化规律与常规粗晶基本相似,差别在于温度系数强烈依赖于晶粒尺寸。

随着尺寸的不断减小,温度依赖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当粒径为11nm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5. 当颗粒小于某一临界尺寸时(电子平均自由程),电阻的温度系数可能会由正变负,即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反而下降(与半导体性质类似).电子在晶体中传播由于散射使其运动受阻,而产生电阻。

※纳米材料的电阻来源可以分为两部分:颗粒组元(晶内):当晶粒大于电子平均自由程时主要来自晶内散射界面组元(晶界):晶粒尺寸与电子平均自由程相当时,主要来自界面电子散射•纳米材料中大量的晶界存在,几乎使大量电子运动局限在小颗粒范围。

无机材料-光学性能讲解

无机材料-光学性能讲解

真空中的电磁波
设一平面电磁波
y
u o
H
E
E H H
E
H
E
H

由麦克斯韦理论可得:
z
x 2E
E 2 2 x t
2
E 1 E 2 2 2 x u t
2 2
§1. 光的基本性质
1.1 电磁辐射
2 2 H H 同理: 2 2 x t
第四章
内容
光的基本性质
介质对光的反射与折射
介质对光的吸收
介质对光的散射与色散
材料的光发射
激光与激光材料
回顾与总结
光 的 现 象 光 的 微 粒 说 光 的 波 动 说 光 的 电 磁 说 光 的 波 粒 二 象 性
?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电磁波谱
真空中:u
1 / 0 0 2.9979 10 m / s c
8
在介质中:u
1 / 0 r 0 r c / r r c / n c
§1. 光的基本性质
1.1 电磁辐射
二 电磁波的性质
(1) 电磁波是横波 折射率 (refractive index)
1.2 电磁波谱
可见光七彩颜色的波长和频率范围
光色 波长(nm) 红 橙 黄 绿 青 760~622 622~597 597~577 577~492 492~470
频率(Hz)
中心波长 (nm) 660 610 570 540 480


470~455
455~400
3.9 1014 ~ 4.8 1014 14 14 4.8 10 ~ 5.0 10 5.0 1014 ~ 5.4 1014 5.4 1014 ~ 6.1 1014 14 14 6.1 10 ~ 6.4 10 14 14 6.4 10 ~ 6.6 10 14 14 6.6 10 ~ 7.5 10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第一章:引言非线性光学材料是指在光强度较弱时属于线性折射率的材料。

而在光强度较强时,该材料的光学性质会发生明显的非线性变化。

该种材料具有在激光器和光通信器中重要的应用价值,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然而,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光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在可用性和稳定性方面,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定义和发展、非线性光学过程和机理、以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定义和发展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定义是指在光强度很弱时所表现的光学性质与在光强度较强时的性质有很大差异的材料。

而在光强度较强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光学性质会发生明显的非线性变化。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对非线性光学效应进行探索。

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一些高分子、晶体以及半导体等物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光学特性,这种性质成为非线性光学材料。

由于非线性光学材料在激光器、光通信器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各种非线性光学材料,包括无机晶体、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光学通信、信息处理、探测与传感、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其中,特别是锂离子二极管内增强Raman激光器(LD-EYRL)所使用的锂离子二次元晶体、全光纤激光器所使用的光纤、硅光子芯片所使用的铌酸锂晶体等非线性光学材料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第三章:非线性光学过程和机理非线性光学过程主要包括光学效应、非线性介质的非线性反应和非线性扰动传递三个过程。

光学效应包括光线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光学效应、如反射、透射、折射、吸收等。

非线性介质的非线性反应主要针对材料在高光强下的一些非线性特性。

通常而言,非线性光学材料在高光强下,其折射率不是一个恒定值,而是会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这种情况被称为自聚焦效应,即光束的中心会收缩到材料内部。

此外,非线性光学材料还会发生光学双折射、光学降噪等非线性光学效应。

光学材料分类和性质Optical Materials

光学材料分类和性质Optical Materials
光学材料分类和性质 Optical Materials
主要内容:
激光材料 光纤材料 发光材料 红外材料 液晶材料 光存储材料
第四章 光学材料-§4.1 激光材料
第一节 激光材料
一、激光的特性和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激光的特性
①定向性或准直性好 一般光线是发散开来的。
②波长单一,即单色性好 一般光通常是由几种不同频率的光组成的。
二、固体激光器材料
固体激光器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①应具有合适的光谱特性 ②激发态吸收要小 ③具有良好的光学均匀性和稳定性 ④应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由激活离子和基质晶体两部分构成。
1、激活离子
(1)激活离子的作用 实现粒子数反转。 激活离子在固体中提供亚稳态能级,由光泵作用激发振荡出一定波
第四章 光学材料-§4.1 激光材料
2、基质晶体
(1)基质晶体的要求 基质晶体一般是单晶体,应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热性和较小
的光弹性,对产生激光的吸收应接近零,且光学性能均匀。 基质晶体都是“宝石”。
YAG : Nd(Y3Al5O12)
KTP(KTiOPO4)
一些常见的激光晶体
CLBO(CsLiB6O12)
③具有相干性 激光的光波都是同相位的,可以互相增强,而一般光是非相干的。
④强度大,亮度高。
激光的上述四个特性都很重要,每一个特性都能开发出许 多重要的应用。
第四章 光学材料-§4.1 激光材料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①激光介质


即激光材料。



②激励装置

激光产生的能源,作用


是把原子源源不断地激励

光的基本性质

光的基本性质
以麦克斯韦定律、电动力学为基础
• 量子光学
从光子的性质出发,来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以量子力学、量子电动力学为基础
精选2021版课件
13
第一节 光的基本性质
➢ 历史回顾 ➢ 光的性质 ➢ 光的传输
精选2021版课件
14
2. 光的基本特性
• 波粒二象性 • 偏振性 • 电磁性 • 干涉与衍射
精选2021版课件
4
第一节 光的基本性质
➢ 光学研究的历程 ➢ 光的性质 ➢ 光的传输
精选2021版课件
5
1.光学研究的历程




惠光



更的



斯波



)动













光的直线传播)


朗光
克的
,波 爱粒
?
因二
斯象
坦性
)(

光的干涉 电磁波谱 光的衍射 光谱
精选2021版课件
精选2021版课件
15
① 波粒二象性
精选2021版课件
16
精选2021版课件
17
光子
➢ 光子:光波辐射的最小能量单元,不可再分。 ➢ 光波可以看作光子的概率波。 ➢ 光子没有静止质量,不带电荷。
E h P h
光子的能量 光子的动量
精选2021版课件
18
徳布罗意物质波假说
波粒二象性是所有物质的固有特性。
部分偏振光可以看成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率:
2 W sin ( ) Rs 2 W sin ( )
tan2 ( ) W Rp 2 W // tan ( )
当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为π/2时,反射光 没有平行入射面的矢量。此时的入射角称为布 儒斯特角。利用布儒斯特角可以产生偏光。
4.3 光的反射和折射 2.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材料折射率的影响因素
(1)构成材料元素的离子半径
n r r n r
当离子半径增大时,其 ε增大,因而 n也增大。陶瓷 等无机材料的相对磁导率约等于1
(2)材料的结构、晶型和非晶态
非晶态和立方晶体这些各向同性材料,当光通过
时,光速不因传播方向改变而变化,材料只有一个折射
sin a v1 n2 n21 sin v2 n1
c v n
• 材料的折射率反映了光在该材料中传播速度的快慢。
光密介质:在折射率大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慢;
光疏介质:在折射率小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快。
• 材料的折射率从本质上讲,反映了材料的电磁结构
(对非铁磁介质主要是电结构)在光波作用下的极 化性质或介电特性。
惠更斯原理:
光波波前(最前沿的
波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
看做球面次波源。 Δ t时
间后,无数个次波的包络
就是新的波前。
导出反射定律和折 射定律。 折射定律:
sin v1 t v1 n2 n21 sin v2 t v2 n1
光速与折射率成反比。
4.3.2 折射率与传播速度的关系
折射定律:
主截面: 光轴和光的传播方向 构成的平面。
上述两条折射光线,光矢量垂直于主截面的光线的 折射率,称为寻常光折射率n0,不论入射光的入射角如
何变化,n0始终为一常数,因而寻常光折射率严格服从
折射定律。
另一条光矢量平行于主截面的光线所构成的折射率,
则随入射线方向的改变而变化,称为非常光折射率ne ,
它不遵守折射定律,随入射光的方向而变化。
I I 0e
S l
散射系数与散射质点的大小、数量以及散射质点与基体的相 对折射率有关。
4.6.1 散射与其他光学现象的关系
根据散射前后光子能量(或光波波长)变化与否,分为弹性 散射与非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要比弹性散射低几个数量级 • 弹性散射:散射前后光的波长(或光子能量)不发生变化, 只改变方向的散射。 • 非弹性散射:当光通过介质时,从侧向接受到的散射光主 要是波长(或频率)不发生变化的瑞利散射光,属于弹性散 射。当使用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光谱仪,可以发现散射光 中还有其它光谱成分,它们在频率坐标上对称地分布在弹性 散射光的低频和高频侧,强度一般比弹性散射微弱地多。这 些频率发生改变的光散射是入射光子与介质发生非弹性碰撞 的结果,称为非弹性散射。
三:紫外光,能量大,半导体电子就会吸收能量从满带跃迁到 导带,此时吸收系数大,禁带宽度Eg为:
E g hv h
c
均匀吸收和选择吸收
• 除了真空,没有一种物质对所有波长的电磁波 都是绝对透明的。 • 在光学材料中,石英对所有可见光几乎都 透明的,在紫外波段也有很好的透光性能,且 吸收系数不变,这种现象为均匀吸收;但在 3.5—5.0μ m 的红外光,石英表现为强烈吸收, 且吸收率随波长的变化剧烈变化,这种同一物 质对不同波长的吸收系数变化的现象为选择吸 收。
4.3.3 反射率和透射率
反射率:反射光的功率与入射光的功率之比。 透射率:透射光的功率与入射光的功率之比。
W W W
光的反射率和透射率与光的偏振方向有关,并 随入射角度而变化。
光是横波,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电矢量可 以取任何方向。因此,可以分解成两个相互垂直 的线偏振分量。即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平面的s分 量和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平面的p分量。
4.4 材料对光的吸收和色散
• 一束平行光照射各向同性均质的材料时, 除了可能发生反射和折射而变其传播方向之 外,进入材料之后还会发生两种变化。
• 一是光吸收 • 二是光的色散
4.4.1 光的吸收 1. 吸收系数与吸收率
dI adl I
I I 0e
al
朗伯特(Lambert)定律: 在价质中光强随传播距离呈指数衰减。当光的传 播距离达到1/a时,强度衰减到入射时的1/e。a越大 材料越厚,光就被吸收得越多,透过光的强度越小。 产生光吸收的原因: 光作为一种能量流,在穿过介质时,引起介质的 价电子跃迁,或使原子振动而消耗能量。此外介质中 的价电子吸收光子能量而激发,当尚未退激时,在运 动中与其它分子碰撞,电子的能量转变为分子的热动 能,从而造成光能的衰减。
(3)偏振性是横波的特有性质
电磁辐射
由于人的视觉、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绝大多 数测量光波的仪器对光的反应主要是光波中的电场 所引起,磁场对介质的作用远比电场弱,因此讨论 光波时往往只考虑电场的作用,所以电场强度矢量 被直接作为光矢量。
光波的电矢量的振动只确定在某个确定方向称 为平面偏振光,亦称线偏振光。 光波的电矢量在垂直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随时 间规则变化的轨迹呈椭圆或圆,被分别称为椭圆偏 振光、圆偏振光。 光波在垂直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电矢量振动取 向机会均等,称为自然光。 光波振动的数学表达式:
4.1 概述
4.2光传播的基本理论
4.2.1
光 的 现 象
波粒二象性
光 的 微 粒 说 光 的 波 动 说
光 的 电 磁 说
光 的 波 粒 二 象 性
?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电磁波谱
光谱
介电常数 磁导率
4.2.2
光的电磁性
(1)光是一种电磁波 (2)光波是一种横波(偏振性)
当光沿晶体光轴方向入射时,只有n0存在,与光轴
方向垂直入射时,ne达最大值,此值是材料的特性。
寻常光和非常光都是线偏振光,不过它们的 电矢量振动方向不同。寻常光的振动方向垂直于 主截面(光轴和传播方向构成的平面),而非常光 的振动方向平行于主截面(不一定都平行于光轴)。
4.5.2 双折射现象的解释
吸收光谱 • 红外吸收光谱:研究离子间的弹性振动。
1 1 2 ( ) MC M S
2
• 紫外吸收光谱:研究半导体的禁带宽度。
4.4.2 光的色散
材料的折射率随入射光的频率减小(或波长的 增加)而减小的性质,称为折射率的色散。
在给定入射波长下,材料的色散:
dn 色散 d
nD 1 nF nC
1. 光通过固体现象 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到另一个介质时,将发生 透射、反射、吸收和散射现象。入射光的能流 率等于透射、反射、吸收和散射能流率之和。
Φ0 = Φτ+ Φα+ Φm+ Φs 透射、反射、吸收和散射能流率相对于入射 光所占的比率分别被称为透射系数τ、反射系数 α、吸收系数m和散射系数s。 τ+α+m+s=1。
当光波传播遇到障碍物时,在一定程度上绕过 障碍物(尺寸与波长相近)而进入几何阴影区,这 种现象称为衍射。
4.2.4 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爱因斯坦提出电磁场(或光场)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其数 值为:
hv
p h/
式中,ν 为光波电磁场的频率;h为数值很小的普适常数, 称为普朗克常数。 总之,光既可看成为光波又可看成光子流。光子是电 磁场能量和动量量子化的粒子,而电磁波是光子的概率波。 光作为波的属性可以用频率和波长来描述,而作为光子的 属性则可以用能量和动量来表征。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 就定量地反应在爱因斯坦两个等式之中
4.3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波入射到两种媒质的分界面以后,如果 不考虑吸收、散射等其它形式的能量损耗,则 入射光的能量只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反 射、折射。
(1)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在不同的介质 中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 (2)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遵守反射、折射 定律。 (3)1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及其影响因素
4. 6 介质的光散射
4.6.1 散射与其他光学现象的关系 光通过含有烟尘、微粒、悬浮液滴或成分不均匀的介 质时,都会有一部分能量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而向四面八方 弥散,这种现象为光的散射。 光衰减规律:
I I 0e
光散射强度:
l
I 0e
( a S )l
这比单一吸收衰减(朗伯特定律)更快。
最常用的数值是倒数相对色散,即色散系数:
nD 1 nF nC
描述光学玻璃的色散常用,平均色散:
nF nC
nD,nF ,nC 分别为以钠的D谱线、氢的F谱线和C
谱线为光源测得的折射率。
经典色散理论:(阻尼受迫振子模型) 介质原子的电结构被看成是正负电荷之间由一 根无形的弹簧束缚在一起的弹性振子。在光波电磁 场的作用下作受迫振动,振动的相位与振子的固有 频率和光波频率有关。 受迫振动的振子作为次波源向外发射散射波, 由于固体和液体中的这种散射中心密度很高,振子 散射波的相互干涉,使得次波只沿原来入射光波方 向前进。次波和入射波叠加,使得合成波的在介质 中的传播速度与入射光波的频率有关,导致介质对 不同频率的光有着不同的折射率。
2 光吸收与波长的关系
任何物质都只对特定的波长范围表现为透明,而对另一 些波长范围则不透明。 一:金属对光吸收较强----金属的价电子处于未满带,吸收光 子后即呈激发态,无需跃迁到导带即能产生碰撞而发热。
二:电介质材料,如玻璃、陶瓷等具有较好的透过性----电子 质材料的价电子所处的能带是满带。它不能吸收光子而自由运 动,而光子的能量又不足以使价电子跃迁到导带,所以在一定 波长内,吸收率数小。
率,称为均质介质。但是除立方晶体以外的其他晶型,
都是非均质介质(双折射现象)。 (3)材料所受的内应力 有内应力的透明材料,垂直于受拉主应力方向的 n大,平行于受拉主应力方向的n小。 (4)同质异构体 在同质异构材料中,高温时的晶型折射率n较低, 低温时存在的晶型折射率n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