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峪窑的诗词文字书法装饰
千年古窑当阳峪 表里如一绞胎瓷

千年古窑当阳峪表里如一绞胎瓷
作者:
来源:《科学之友》2021年第12期
柴战柱作品《硕果》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采用独特的绞胎手工技法相间糅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被称之为“编出来的瓷器”。
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復制,因其表里如一的特质被誉为“瓷中君子”。
绞胎瓷源于唐,兴于宋,千余年来在河南省焦作市境内世代相传,主要产自当阳峪窑群区域。
2014年,“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本期传承,记者寻访国家级传承人柴战柱,跟随他走进绞胎瓷的华美世界。
当阳峪陶瓷

Famousworks 名家名作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当阳峪陶瓷文/周群红摘要:一部当阳史,半部山阳史。
是的,焦作市古称山阳,位于中原腹地,中华母亲河黄河与太行山的怀抱之川,在漫漫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之渊源而厚重,深邃而遥远。
隶属其之北部的太行南麓当阳峪村落历史,尤其是当阳峪窑及陶瓷文化,无疑是其厚重文化中最浓重的一笔。
关键词:当阳峪陶瓷;瓷都;甲骨文因当阳峪陶瓷的声名鹊起,惊艳海内外瓷界。
在宋瓷的花卉世界里,凌寒独自开的当阳峪窑,虽然为民窑,却有“不是官窑,胜似官窑”之称;虽然史册名不见经传,鲜为人知,却依然璀璨。
新中国第一代考古专家陈万里说:“当阳峪窑的作品,向来是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因之如此一个重要窑场被忽略了。
我认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足与当阳相媲美。
”当阳峪陶瓷文化与“花”有许许多多的难解之缘,剔刻花瓷、绞胎瓷(又称透花瓷)、绞釉瓷(又称绞花瓷)、贴花瓷、铁锈花瓷等等,品类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陈万里言:“磁州窑的荣誉,应该有一部分归于当阳峪窑”。
1 当阳峪的地理以及当阳峪瓷窑遗址当阳峪隶属河南省修武县西村乡,位于县西北22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度15分,北纬35度19分,海拔347米。
地处太行山南麓浅山区地带,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周围分布着直立性很强红黏土质,白旰土矿石,以及瓷土高岭土,浅层煤炭等矿物质。
2 当阳峪——湮没远古的陶乡,鲜为人知的宁封子当阳峪村隶属于修武县,位于修武西北边陲,在遥远时代就与陶瓷有不解之缘。
因勤劳善良,不善传播,而湮没在沧桑的厚土之下。
修武县自古以来就位于中原腹地,历史源远流长,钟灵毓秀。
是华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据《修武县志》记载,殷商时期称为“宁邑”。
“宁”字渊源与修武县有许多不解之缘。
在甲骨文中“宁”字概括的说有两种寓意。
(1)宁,甲骨文写作“”,象形字,象贮存物品之器形。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系列报道之一——当阳峪窑

Focus 关注编辑|屈梦夏《再访中原古代名窑》系列报道之一本刊记者 屈梦夏当阳峪窑2016年9月经历了村、园融寺、西岭后、蔡坡、牛庄、恩村、定和、东于村、东焦作、西焦作、店后、李封、王封、东张庄、高窑河、石碑岩、窄门、寺后、李河、许河、狼坡、上白民间收藏品(绞胎瓷、红绿彩)Focus 关注时在英商焦作福公司中任职)就发现了这处窑址,当时尚有宋代窑址400余座,当阳峪村群众也传说,当年有360家员外,家家有窑,户户烧瓷。
如今那些当年被挖掘的陶瓷资料标本,已分别被收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和剑桥大学博物馆内。
1941年,日本古陶瓷学者小山富士夫到中国旅游,在北京听到了古董界讨论有一个叫作“当阳峪”的瓷窑存在。
后来他根据卡尔贝克的报告和其所见标本材料对“焦作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考证,并称此窑为“修武窑”。
1958年,日本长谷部乐尔先生在文章中明确描述了“修武窑”的装饰风格及技法。
关于当阳峪窑的研究,国内专家学者也陆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求。
1951年及1962年,故宫博物院曾两次派陈万里等专家到当阳峪实地调查,于1954年发表了《谈当阳峪窑》,指出“碎片而能卖钱,我于北方,除当阳峪外,还未曾见过呢”,并认为“当阳峪窑的作品……我以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足与当阳相媲美。
磁州的冶子窑以及安阳的观台窑(在漳河两岸)终逊当阳一筹”。
“2003年11月至2004年6月,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对当阳峪窑遗址进行了首次较大规模的科学考古发掘。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执行会长孙新民告诉记者。
此次发掘分为3个互不相连的发掘区域,面积1000余平方米,清理作坊、过滤池、辘轳坑、窑炉、水井、沟、灰坑、窑穴、灶等各类遗址百余处。
发掘的地层堆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宋代、红绿彩、白地黑花标本《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文Focus 关注金代和元代堆积。
细白瓷、酱釉、紫釉瓷、绞胎瓷和三彩等,主要出土于宋代堆积层,金代堆积层也有出土。
当阳三彩最华丽

当阳三彩最华丽宋金三彩是焦作当阳峪窑最为出色的品种之一。
它继承了唐代巩县窑的传统。
并有新的发展与创新。
当阳愈要三彩的最大特色。
是将刻、剔、划、花以及模塑、模印、模贴、雕镂空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到器物上。
显得异常精致华丽。
美不胜收。
本帖所上标本均为小屋本人亲自在当阳峪诸窑遗址采集。
目的是为网友们提供一个窑址的参照物。
供大家研究参考。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出土了大量的实物。
都是那些窑口的呢?就各自对号入座吧?一,三彩釉。
调整大小 PC114336.jpg(26.75 KB)调整大小 PC114337.jpg(48.87 KB)调整大小 PC114338.jpg(38.78 KB)收藏分享评分古瓷新解回复引用订阅TOP当阳小屋2#发表于 2006-12-18 21:19 | 只看该作者当阳三彩最华丽。
二。
三彩划花。
顶级专家调整大小 PC114340.jpg(90.82 KB)古瓷新解回复引用TOP当阳小屋顶级专家3#发表于 2006-12-18 21:22 | 只看该作者当阳三彩最华丽。
三彩刻花。
1。
三彩刻花兔纹花口瓶。
调整大小 PC114341.jpg(31.68 KB)调整大小 PC114342.jpg(33.56 KB)调整大小 PC114343.jpg(56.82 KB)调整大小 PC114344.jpg(34.2 KB)调整大小 PC114345.jpg(54.13 KB)古瓷新解回复引用TOP云台山翁高手进阶4#发表于 2006-12-18 21:23 | 只看该作者好!!!真是漂亮!!!!!!!!回复引用TOP当阳小屋顶级专家5#发表于 2006-12-18 21:24 | 只看该作者当阳三彩最华丽。
2。
三彩刻花花卉纹盘残片。
调整大小 PC114346.jpg (48.21 KB)古瓷新解回复 引用TOP当阳小屋6#发表于 2006-12-18 21:25 | 只看该作者顶级专家当阳三彩最华丽。
宋瓷明珠——北方民窑当阳峪

当阳峪窑又称焦作窑、修武窑,是宋金时期黄河以北重要的民间瓷窑,位于太行山南麓边沿,坐西北面东南,离焦作市区约有4公里的路程。
当年窑场规模宏大,瓷窑林立,连绵不绝,烧窑的烟雾弥漫于山沟之间难以飘散,时时把太阳遮住,便有了“当阳峪”之名。
当阳峪现保存北宋崇宁年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记载“时惟当阳工巧,世利磁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户”。
当阳峪窑起自晚唐五代,经宋、金至元末历时400余年,创烧了数十余个精美的瓷器品种,当阳峪窑与当阳峪窑群焦作市位于太行山脉南麓的浅山和山前坡地,地势北高南低。
在绵延百余公里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分布着大小不等、时代不同的几十个古代瓷窑遗址。
经过考古调查,目前确认当阳峪窑遗址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长约1000米,面积2平方公里,文化层厚3—4米。
此外,在焦作市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中站区、博爱县、宋 瓷 明 珠——北方民窑当阳峪焦作博物馆 刘 鑫图1 白地黑花折枝花卉纹碗图2 白釉黑花“施仁”字碗修武县等境内,又发现了牛庄瓷窑、矿山瓷窑、恩村瓷窑、定和瓷窑、李封瓷窑、店后瓷窑、东张庄瓷窑、高窑河瓷窑、许河瓷窑、寺后瓷窑、周窑瓷窑、柏山瓷窑、白坡瓷窑、南坡瓷窑、月山瓷窑、瓦窑沟瓷窑、司窑瓷窑等与当阳峪窑相关的窑址40余处,形成了以当阳峪窑为主的制瓷窑群。
只要有村庄、有水、有制瓷原料的地方,几乎都有古窑址发现。
依据地域可大致划分为三个窑群:东区的当阳峪窑群,中区的李封窑群,西区的柏山窑群。
自然条件优势当阳峪自然条件优越,矿产品种繁多,资源丰富。
富藏煤、铝土、铁矿、铜矿、高岭土等40余种,为陶瓷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燃料和充足的原料。
这一带的土壤强度和耐火度都很好,便于挖建窑炉。
另外,这里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河沟交叉纵横,也为制瓷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宋金时期,当阳峪所处的地理位置比汝窑、磁州窑、定窑、景德镇窑等更接近当时的都城汴京,汴京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品经济繁荣,人口百万以上,巨大的需求也有力地推动了当阳峪窑业的发展。
(转)论当阳峪窑

(转)论当阳峪窑一般认为,当阳峪窑是宋金时期磁州窑系或磁州窑类型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窑口。
然而该窑以其品类之丰、制作之精、装饰之美、流布之广,自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之艺术风格。
除了量大质优的绞胎瓷制品以外,她的剔刻划花类制品堪称无出其右;她的细白胎高温颜色釉制品如红、黑、紫等色釉瓷中之精者,甚至为定窑所不及;她所创烧的早期“斗彩”作品更是对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贡献……近年来,从事当阳峪窑作品收藏、研究者日众,精品纷呈,学术成果亦愈来愈多,令人欣慰。
本文不揣浅陋,从文献学的角度,结合标本实物,参考前贤同仁的研究成果,力求全面地探究当阳峪窑的有关问题,使这一伟大的窑口更为世人所知。
当阳峪窑遗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约3公里,又称修武窑、焦作窑等。
《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云:“怀庆府土产磁,河内、修武二县出,有窑。
”顺治十五年《怀庆府志》云:“瓷,河内(今焦作市沁阳、博爱两县)、修武俱有。
”《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一书亦有类似记录。
当阳峪窑遗址东西长约2 000米,南北宽约1 000米。
现存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刻一通,为当年建窑神庙时所立。
1963年6月,该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当阳峪窑与当阳峪窑群当阳峪窑及怀州(宋金时期当阳峪窑所在地称谓)范围内同处于太行山南麓、生产同类型制品的其他70余座窑场统称为当阳峪窑群。
这些窑场以当阳峪窑为中心,分布在现在的焦作市四城区及相邻的修武县、博爱县、沁阳市(县级市)、济源市(1997年分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管)境内,它们是当阳峪窑、牛庄窑、矿山窑、恩村窑、焦作街窑、狮涧窑、李河窑、东孔庄窑、西王封窑、狼坡窑、上白作窑、定和窑、东于村窑、李封窑、东王封窑、店后窑、东张庄窑、寺后窑、许河窑、高窑河窑、东交口窑、洞湾窑、石碑岩窑、高寨窑、北业窑、周窑、窄门窑、清化窑、白坡窑、碗窑河窑、月山窑、南坡窑、洛坡窑、北田院窑、张山街窑、南田院窑、上期城窑、牛粪庄窑、瓦窑沟窑、司窑、闫庄窑、九江口窑(瓦渣疙瘩)、新村窑、勋掌窑等等。
厚土生花:绞胎瓷的风雅颂

厚土生花:绞胎瓷的风雅颂作者:***来源:《中华手工》2020年第05期我站在一块石碑前,碑刻的篆书文字是“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此碑立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是中国现存记录古代窑业生产情况的三大窑神碑之一,“时惟当阳工巧,世利兹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上面记载的是属于当阳峪窑的黄金时代。
该窑始烧于唐末五代,元代走向衰落,北宋后期和金代曾是它的鼎盛期,是北方规模较大的民间窑厂。
我所在的位置是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
长久以来,当阳峪窑淹没于历史尘土中,1933年瑞典人卡尔·贝克和英国人司瓦洛在当阳峪村无意间发现了散落的古窑址,跟随卡尔·贝克的发现,20世纪40年代,日本古陶瓷学者小山富士夫来到河南焦作考察宋代古窑遗址,他被当阳峪深深吸引,撰写《北宋修武窑》(即指焦作修武当阳峪窑)一文,文中提及:“修武窑是被人遗忘的窑,在北宋没有像修武窑那样风格富有变化、纹样优秀、色彩丰富的窑。
”1951年,故宫博物馆的文史专家陈万里,1963年,古陶瓷专家叶喆民、冯先銘前后前往修武做窑址调查,窑业遗址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渐次展露于世人眼前。
作为当阳峪窑最具特色的陶瓷种类之一,绞胎瓷于唐代工匠手中诞生,被誉为唐代陶瓷装饰手法的三大突破之一,另两项为:唐三彩和湖南长沙窑的釉下彩绘工艺。
它最初作为观赏器和随葬器物出现,北宋时期逐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通俗地理解,绞胎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相互糅合,形成两色或多色交替变化的纹理,其纹理表里一致。
在修武人口里,绞胎瓷有一个更为民间喜庆的名字——“透花瓷”,它是从泥土里生出的花,是修武土生土长的“艺”。
陶瓷伴随着泥、水、火的协奏,从人类文明史中诞生的那刻起,就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保持着与时代同步前行、模仿和借鉴其他工艺所长是它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重要动力。
关于绞胎瓷的由来,尚没有确实的历史典籍記载,除了揣测古代陶工向西域琉璃器、犀皮漆器工艺学习外,我想也有理由大胆推测它的雏形诞生于某次劳作过程,两种不同颜色的泥块无意相混,陶工们受陶瓷烧结后形成的趣味肌理启发,从而在不断尝试、摸索中诞生了绞胎这种技法。
除却巫山不是云——当阳峪孟家瓷坊绞胎瓷巡礼

除却巫山不是云——当阳峪孟家瓷坊绞胎瓷巡礼作者:暂无来源:《理财·市场版》 2015年第2期文/李鸿安陶瓷是泥与火塑造的艺术形象,绞胎瓷是绞泥与窑火拥吻而生的陶瓷骄子。
绞胎瓷已形断音绝近800年,可为何又成为今人收藏的新贵?陶瓷专家在中国历史记载里爬梳剔抉,发现了绞胎瓷的前世;孟家瓷坊掌门人孟凡斌先生在人与自然的磨合中,重塑了它的今生。
绞胎瓷的前世今生,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致情致性的玩味。
绞胎瓷的烧造起源于盛世大唐,它一出世,就与兴旺一时的唐三彩争奇斗艳,而跻身于陶瓷贵族之尊。
到了经济、文化繁荣的北宋,它更是陶瓷品类的宠儿。
它出现于达官贵人的厅堂雅室,成为炫耀身份的象征;它作为贡品,成为宫廷高雅的品相。
绞胎瓷的原产地当阳峪,因此上升成为陶瓷的“一线都市”,与当时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陕西耀州并列成为中国的“四大瓷都”。
在孟家瓷坊所在的宋代陶瓷生产场地遗址,一尊保存完好的《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石碑,为宋崇宁四年遗珍,其上记载了这座瓷都之盛:“当阳峪时惟当阳工巧,世利瓷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户。
”窑家百余户,从业万余人,当阳峪绞胎陶瓷生产规模之大、窑业之盛令人叹为观止。
陶瓷有意而时光无情,北宋的靖康之变后,当阳峪风云突变,一夜之间,火熄人散,遍地废墟;渐行渐远的绞胎瓷隐身于入主中原的元朝,最终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
缘分天定,轮回有约,绞胎瓷在消失了近800年后,又以古朴典雅的身姿神奇般地在当阳峪亮相,推它走上前台的就是孟家瓷坊掌门人孟凡斌先生。
孟凡斌祖籍山东曲阜孟庄,为孟子74代世孙。
上溯六代先祖,有孟氏两兄弟为讨生计到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当阳峪落户。
孟凡斌生于斯长于斯,好像他与绞胎瓷前生有约,他在童年涉世懵懂时,当阳峪俯拾即得的古陶瓷片就激发了他特有的悟性。
他以古瓷片为伴,苦度困顿的岁月,长大成人,即把对古瓷的梦想,开始变为行为。
他东进孟圣之乡,南下景德古镇,寻陶瓷之业,拜陶瓷专家,瓷器品相熟观于目,烧制之艺暗记于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当阳峪 窑 以诗 词 文字 书法的形 式 装饰 陶瓷 器 , 宋代 焦作 陶瓷 的 创 造 , 民 间 文 学增 加 了 是 为
新 的 内容 。 文章对 当阳峪 窑群 陶瓷 器上 诗 词 、 曲赋 、 句、 间谚 语 、 祥语 以及 姓 氏 、 肖等 内 佳 民 吉 生
做 得 有 头无 尾 。
终 须待 , 整 理 , 思 量 , 甚 情 意 , 悔 千 懊 , 共 又 我 万 必 竞做得何济 , 自恨 如 何 , 得 要 弃 得 , 非 离 眼 底 , 弃 除 日
久 月长 , 除 去 里 。 消
( 组 合 字 : 多 字 组 合 成 一 个 字 , “金 玉 满 2) 即 如 堂 ” “ 开 富贵 ”、 黄金 万 两 ”、 、花 “ “风花 雪 月 ” 。 等
作者简介 : 张汝福( 9 2 男 , 原阳人 . 14 一) 河南 焦作市地震局退休 干部 , 注册高级咨询 师、 会计师。
维普资讯
2 0
20 0 6年 l 0月
何 如 艳 风 日 , 自占芳 辰 。 独 ( 阳峪 窑 , 绿 釉 刻 划 诗 文 枕 ”) 当 “ 此 首 绝 句 为 宋 代 欧 阳 修 所 作 , 标 题 为 《和 梅 圣 原 俞 杏花》 ” ( 《 世 》: 6) 劝 十度堪言九度休 , 已无益亦无求 ; 于
醉 ”、 酒 ”、 “ “情 ”、 进 ” “宝 ”、 德 ”、 禄 ” “ “ 、 “ “ 、 祥 尤 ” 。
( 阳峪 窑 , 绿釉 剔 刻划 诗文 枕 ”) 当 “
( 《 香慢》 : 4) 天 词 世情冷暖人 意尽 , 高低 、 逐 自古 常 言 、 随 百 步 , 相 上 有徘 徊之 意 , 人 迄 逦 , 人 也 须 迄 逦 , 笑 伊 家 , 进 退 好
维普资讯
20 0 6年 l 0月 第 4期
焦作大学学报
J OURNAl OF J AOZUO UNI _ I VERS TY I
N 4 o.
0c . O t 2 O6
当 阳 峪 窑 的 诗 词 文 字 书 法 装 饰
张 汝 福
容 , 行 了全 面的搜 集与整理 。 进
关键 词 : 当阳峪 ; 陶瓷 器 ; 字装饰 文
中图分类 号 : 17 G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0 8— 2 7 2 0 )4— 0 9— 2 10 7 5 ( 0 6 0 0 1 0
理 是 前 程 ”; 长 江 风 送 客 ”; “ “日出 会 唱 歌 ”; 清 静 道 “ 德 ”; 风花 雪 月 ”; 天 下 太 平 ”; 长 命 富 贵 ”; 省 可 “ “ “ “
折 后 庭花 ”; 五 月 榴 花 红 ”; 精 、 、 、 神 ”。 “ “ 重 雨 云
4 诗 词 .
( ) 绝句》 1《
一
径二三里 , 村四五家 ; 沿
亭 台六 七 座 。 九 十 枝 花 。 八
1 姓 氏与 生 肖 .
( 姓 氏: 1) “张 ” “张 二 ”, 、 “王 ”、 “王 五 ”, “焦 家 ”、 李 ” “ ”, “ , 林 “牛 ”, “田”, “高 ”, 刘 ”, 秦 ”, “ “
以文字 书法的形 式 , 传 统文化 、 间文化的 内 将 民 容融合 在一起 装饰 陶瓷器 , 作传播 文化的载 体 , 用 这 是 宋 代 当 阳峪 陶 瓷 的 创 造 , 其 装 饰 技 法 的 又 一 特 是
征 。这 种 方法 早 在 汉 代 焦 作 地 区 的 陶 器 上 虽 然 已经 应 用 , 大 量 普 遍 的 应 用 , 是 宋 金 时 期 当 阳峪 窑 群 但 还
( 东焦 作 窑 , 三 彩 刻 划 诗 文 枕 ”) “
( 曹 X《 自己》 2) 咏
乾坤 宽 大 养 闲 人 , 管 他 人 自管 身 ; 不
忽愿 众 家 胜 却 我 , 交 心 行 仿 如 人 。 莫
“ ”, 郭 ”, 金 ”, 班 ”, 裴 ” 解 “ “ “ “ 。 ( 生 肖: 鼠、 牛 、 虎 、 2) 子 丑 寅 卯兔 、 龙 、 蛇 、 辰 巳 午
加 了新 的 内容 。文 字 的装 饰 技 法 有 釉 下 墨 书 文字 , 釉 上 红 绿 彩 书 文 字 、 划 文字 、 印 文 字 以及 用 毛 笔 在 刻 模 成 品瓷 器 上 无 釉 处 直 接 书 写 文 字 等 。现 将 已 经 收 集 到 的介 绍 如下 , 研 究 参 考 。 供
马、 羊、 未 申猴 、 酉鸡 、 狗 、 猪 。 戌 亥
( 阳峪 窑 , 三 彩 刻 划 诗 文 枕 ”) 当 “
( ) 夏 日途 中 》 3 《 炎炎灰尘路 , 人正午稀 ; 行 初 蝉 数 日起 , 蝶 一 团 飞 。 戏
2. 字与 组 合 字 单
( )单 字 :“ ”、 1 福 “寿 ”、“忍 ”、“道 ”、“神 家 ”、 花 ”、 春 ”、 夏 ”、 秋 ”、 冬 ”、 清 ”、 珍 “ “ “ “ “ “ “ 静 ” “招 ” 、 、“财 ”、 “木 宛 ”、 “送 ”、 “生 ”、“ 香
3 警 句 、 语 . 谚
“ 远 难 传 信 , 流不 立 身 ”; 孤 馆 不 留人 ”; 明 路 风 “ “
收 稿 日期 :06— 3一 2 20 0 O
( 焦 作 窑 , 绿 釉 刻 划 填 黑 诗 文 枕 ”) 东 “
( 《杏》: 5) 谁 道 梅 花 早 , 年 岂是 春 ; 残
休 贪 非 礼 财 , 中合 有 自然 来 ”; 金 玉 满 堂 ”; 福 德 命 “ “
长 寿 ” “ 清 因 过 竹 , 冷 为 通 山”; 掬 水 月 在 手 , ;风 衣 “ 弄 花 香 满 衣 ”; 君 子 爱 财 , 之 有 道 ”; “ 取 “风吹 前 院 竹 , 雨
的 陶 瓷 器 。它 继 承 了 唐 代 的 传 统 , 加 以 发 扬 光 大 , 并 丰 富 了 装 饰 题 材 , 高 了文 化 品 味 , 为 民 间 文 学 增 提 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