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的影响
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适应性反应

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适应性反应植物生长和发育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大气、水土、重金属等物质因素。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或金属loid,如铅(Pb)、镉(Cd)、铬(Cr)等。
它们都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或元素结合物,但在部分程度上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影响,植物也不例外。
那么,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适应性反应是什么呢?这要从重金属对植物产生的胁迫和植物对胁迫的响应等两方面来谈。
重金属对植物的胁迫在一定程度上,重金属是植物必须获取的微量元素。
植物将各种重金属离子转化成其所需的微量物质。
但是,如果重金属的浓度过高,就会给植物生长、发育、代谢等过程带来伤害和障碍。
通常,植物对重金属胁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氧化系统的激活高浓度的重金属会促进氧自由基的生成,引起氧化应激反应。
植物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的表达,如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等,来减缓氧化损伤。
2. 质膜的改变当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浓度增大时,一部分重金属离子会钙离子、钾离子一起进入细胞质,破坏平衡的电荷比例,导致细胞质酸化以及细胞膜、质壁发生调整和修复。
同时,植物细胞壁的改变也是重要机制之一。
阳离子类金属离子在植物细胞膜的作用下能够拦截那些阴离子,从而减少了重金属的损害。
3. 利用引物、配位子等物质的解毒机制重金属离子离子很容易结合在官能团上,植物体内的引物、配位子或硫酸盐、脯氨酸、谷胱甘肽等物质可以配合重金属元素,起到溶解和解毒作用。
4. 吸收和转输的调整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主要是通过根。
在重金属环境中,植物会降低对重金属的吸收,同时增加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来适应重金属的胁迫环境。
植物上部的细胞也会减少重金属的转运,促进重金属离子在根系堆积和分布,每个细胞的重金属含量达到衡量的均衡水平。
植物对胁迫的响应植物对胁迫的响应也就是植物的抵御能力。
受胁迫无处避惧,仍然能够生长、繁衍,既是植物的适应性反应,也是其生存持续的需要。
铬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A sat [ b cv] bt c r 0 i te ei
pr s wsodcst x i ehn mo r ise C ts) nsaae s ee b . M t d o, up e a t iu et it m cai c o c ts r r s o l co gt l I e oJ ̄ wh o s sh o cy s fh m r s( S e o n u v ae h 3
E 麟 o  ̄ eSrs iGrwt n h s l yo eprSeU s f Owo tesOl o ha dP yio fP p e ec ̄ og CH NQ ̄ -u t l ( ncegY ai a C H g , oghn ,Hea 6 O ) E h ae a Yoghn e t n] oee Y nceg c o nn4 6O 7
s d d f e l Te m t oppe s dn a i it v ulw山 山 c ai nettno t i . Rs t h wh f pr e lg s n be o is i enr n oc c r i , er h蛐d r wi t f l t ue u] g e e i W h id b o y i e g f o n ao f s 山 e fs y e h op d g a n hi1 r t d e a prw r dc ae g i at , e otho r i (r w i t s w in n ec ad h r hl ot t d h r bl e t o r l a e e e d i f n y t o s ta o d e h) h e r s g edny l o y n n a l oy l 对 , o a a i t e r n s sn c l h r -o t i y g od ai t c op l e cop n c n
盐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下 降。20mmo ・ N C 胁迫下种子 萌发 完全 受到抑制。随着 盐浓度 的增加 , 和 芽的长度 0 l L a1 根 和鲜重 N C 胁迫也表现为不 同程度 的 降低 , a1 且根 的下 降幅度 比胚 芽大, 明盐胁迫对根 的抑 制 说
作 用大于芽。
关键词 : 盐胁迫 ; 萌发 ; 幼苗生长; 莴苣 中图分 类号 : 3 .0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 0 0 (080 -03 - 0 S662 4 1 A 10 - 0 920 )8 05 2
不同nacl浓度对莴苣芽生长的影响图3nacl浓度m101?l图4不同nacl浓度对莴苣芽鲜重的影响3讨论和结论盐胁迫抑制种子的正常萌发这是因为高浓度naa胁迫破坏了细胞质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下降甚至丧失n矿a一等在细胞内大量积累降低了kca等元素的含量造成这些元素的亏缺细胞内离子失调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盐溶液中盐分过多使水势降低种子吸水困难细胞水分亏缺影响根和芽的生长68
积 的 76 1; . %[ 我国是世 界盐碱 地大 国之 一, 渍土面积 盐 有 0 2 亿 h 2] .7 m L 。土壤严 重的盐 渍化 , 2 常导致蔬菜 出苗
2 结 果与分析
2 1 不 同浓度 N C 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 . a1 不 同浓度 Na 1 液处 理 , C溶 华艺 奶油 莴苣 种子 的发
第 一作 者简 介 : 任艳 芳 (96 , , 士 , 教 授 , 17一 女 博 ) 副 主要 从 事植 物 生
理 和分 子 生物 学方 面的研 究 。Dm i gd 2 0 @ 16 c r。 a :z x 0 6 2 . n l o 基 金项 目: 州 省 自然科 学基 金 资 助项 目(0 7 0 3 ; 州 大 学人 贵 2025)贵 才 基金 资 助项 目( o o 3 ) X 6o7 。
重金属铬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果表 明: c 浓度的增加 和胁迫时间的延 长 , 随 其对幼苗的毒 害作 用越 明显 , 表现 为 cj r 对玉米幼 苗的生 长包括株 高 、
根 长、 鲜重和干重有 明显 的抑制作 用; 随着 c 浓度的增加 和胁迫时 间延 长, 胁迫 对玉米 幼苗 叶片叶绿素合成具有 c
明显 的抑 制 作 用 , 胁 迫 的 第 3天 , C 3 迫 浓 度 为 5 、0 g L和 20mgL时 , 米 幼 苗 的 叶 绿 素 含 量 分 别 下 降 了 在 当 r 胁 0 10m / 0 / 玉
(. 1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 02 ; 125
2 华南 农业 大学 生命科 学学 院 , 广 东 广州 5 02 ; 3 暨南 大学理 工学 院 , 广东 广州 502 ) . 164 . 163
摘要 : 以玉米种子 为材料 , 究 了不 同 c3 研 r 浓度及胁迫 时 间对其 幼苗株 高、 长、 重以及 叶绿素 含量 的影响。试验结 根 干
1 . % , 5 8 , 4. % 。 94 3 .% 5 9
关键词 : c ; 玉米幼苗 ; 生长 ;叶绿 素 中图分类号 : ¥ 1 5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 -75 20 ) 30 2 -4 0 14 0 (0 8 0 - 80 0
E fc fC r mim n S e l g Gr w h o on f to h o u o e d i o t fC r e n
so e : eC — d cdi uis oCl edig eei rae n h rw f on se l g ic l n hw d t r n u e jr O/sel sw r ce sda dteg t o r edi s nhd g h i n et ' l n n oh c n i
高浓度铬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

×1 0 0 9 / 5 ;苗高 与根长 :发 芽开始 后第 9天 观测其 苗高 ( 胚芽 以上 部分 )与根 长 ( 胚 芽 以下 部分 ) ,以每 个培 养皿 生菜 苗的算 术平均 值计 ;发芽指数 一 ∑ ( G t / D t )( G t 为t 时 间 内的发 芽数 ,D £ 为相应 的发 芽时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材 料
生菜种 子 由青 岛裕 丰农业 有 限公 司生产 ;K C r O 为分析 纯 。
1 . 2 方 法
用 K 。 C r ( ) 配 制成 1 0 0 mg / L的 C r ” 溶液 作为母 液 。设 0 、2 O 、4 O 、6 0 、8 O 、1 0 0 mg / L C r 针 6个处 理 ,4 次 重 复 。选 取大小 一致 籽粒 饱满 的生菜 种 子 置 于铺 有 2层 定性 滤 纸 的培 养皿 中 ,每 皿 5 O粒 ,每
高浓 度铬 胁 迫 对 生 菜 种 子 萌发 及 幼 苗 的影 响
吴 以 学 ( 湖北省洪湖市农业局, 湖北 洪湖 4 3 3 2 0 0 )
艾 天 成 ,陈 春 ( 长江大学农学院, 湖北 荆州 4 3 4 0 2 5 )
[ 摘 要 ] 为 了解 生菜 ( L a c t u c a s a t i v a ) 对 铬 的 吸 收 、 富集 及 铬 毒害 ,有 效 指 导 生 菜 生 产 , 采用 0 、2 0 、4 0 、
[ 中 图分 类 号] Q9 4 5 . 7 8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 6 7 3—1 4 0 9( 2 0 1 3 )2 3 — 0 0 7 0 —0 2
铬是 广 泛存在 于 自然 界 的一种元 素 。土壤 中铬分 布极 广 ,含 量范 围很 宽 ,在水 体 和大气 中铬含 量较
铬胁迫对植物的毒害和抗胁迫机制的概览

铬胁迫对植物的毒害和抗胁迫机制的概览【摘要】本文介绍了铬对植物的形态结构,萌发生长,生理过程方面的伤害,以及植物清除氧化胁迫和降低金属离子毒性的简单机理。
【关键词】铬胁迫;生物量;氧化胁迫;植物金属硫蛋白0.前言铬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重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有致癌作用。
铬可能来源于火山喷发,然后随雨水或风力进入土壤,水体。
或者通过某些工业制造行业,如金属冶炼,制革等,排放含铬废物,污染环境。
铬元素可能会影响植物从萌发到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理过程,抑制植物的萌发,降低植物生物量,代谢过程异常,甚至致死。
探究铬对植物的胁迫和植物的抗铬胁迫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植物的抗胁迫能力,寻找具有更强抗逆性的品种,利用相关植物来进行土壤或者水体净化,降低环境中的有毒铬离子含量。
1.铬对植物的胁迫伤害铬会抑制植物生长,干扰植物生物量的积累,增加细胞中的高电子密度物质,降低色素含量,降低抗氧化酶系的活性。
诱导产生活性氧,发生氧化胁迫。
破坏细胞膜和叶绿体,损伤DNA。
还可能导致叶片的缺绿病。
1.1对植物形态的影响植物的根是首先受到重金属元素伤害的部位,在植物中,绝大部分的铬积累在根中,而较少向叶片运输。
六价铬比三价铬更有植物毒性。
铬元素可以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打破植物的水和营养平衡。
通过电镜观察经铬处理植物的超微结构,可以知道,铬胁迫会减少叶片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数量。
增加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的细胞壁中的高电子密度物质和液泡数量。
植物根细胞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变形,并高度空泡化,产生致密的溶酶体,并且会产生质壁分离现象。
1.2铬胁迫对呼吸作用的影响铬可以抑制细胞中呼吸链上单电子的传递。
铜或者铁载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铬在线粒体中被细胞色素运输转运,还原细胞色素。
被还原的细胞色素血红素作为铬结合载体,阻碍电子转运。
铬会结合在复合体IV上的cyta3,从而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干扰正常的呼吸作用。
有研究显示,根细胞中的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b区域可以产生超氧根负离子,参与氧化胁迫。
重金属铬对几种蔬菜生长的影响研究

[ 收稿 日期] 0 1 0 — 9 2 1 — 9 0 [ 作者简介] 秦军 (9 5 , , 16 一) 女 山东滕州人. 枣庄科技职业学 院教 授 , 山东轻工业学 院食 品与生物工 程学 院微 生物资源 开发 专业 20 0 9级在读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开发研究 .
・
高、 根长 、 干重 的影 响. 试验结果表明 : c 3 随 r 浓度的增加 和胁 迫时间的延长 , 其对幼苗的毒害作用越明显 , 表现为 c r
对玉米幼 苗的生长包括株高 、 根长 、 鲜重和干重有 明显 的抑制 作用 ; 随着 C3+浓度 的增 加和胁 迫时 间延 长 , r 胁迫 r c 对幼苗 叶片叶绿素合成具有 明显 的抑制作用 , 低浓度的铬对 油菜 、 油麦菜 、 生菜 以及小 白菜 种子 的芽 和幼根 的生长有 刺激作用 , 高浓度 的铬对其表现为抑制作用. [ 关键词 ] 发芽率 ; r ; C” 生长影 响 ; 蔬菜. [ 中图分类号 ] 7 X1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4— 0 7 2 1 )5— 18— 4 10 7 7 (0 1 0 0 3 0
12 . 实 验 过 程
(1 配 制 4 种 梯 度 的 重 金 属 铬 溶 液 Omg ) /L、 0mg 2 /L、 0mg 5 /L、 0mg 8 /L 分 别 加 入 到 盆
栽 蔬 菜 中 , 好 标 号 . 种 浓 度 的 做 3组 平 行 试 பைடு நூலகம் , 数 据 时 取 平 均 数 据 . 不 加 铬 的 混 记 每 取 用
幼 苗 I 段 受 铬 污 染 的 影 响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可 以 使 我 们 清 楚 的 认 识 铬 对 蔬 菜 生 长 的 毒 害 4 ' 7 它 作 用 , 而 实 现 对 铬 污 染 的 预 测 、 价 和 防 治 . 文 以 油 菜 、 麦 菜 、 菜 及 小 白 菜 种 - 为 从 评 本 油 生 T-
铅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和部分生理代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u n lo e a rc l r l ce c s o r a fH n n Ag iut a in e u S
铬 胁 迫 对 莴 苣 幼 苗 生 长 的影 响
王 小 平 , 向华 吴
( 京 晓庄 学 院 生 物 化 工 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 苏 南 京 2 1 7 ) 南 江 1 1 1
i u e a d i r v h ci iy o nd c n mp o e t e a tvt fSOD nd POD, a whih r a h d a ma i m ,r s ci ey 2 3 c e c e xmu e pe tv l 5 a nd
别为对 照的 2 、1 和 2 ; 7 3 4 脯氨 酸和 MD 则 随 着质 量浓 度的升 高而呈现 增加趋 势 。 A
关 键 词 :莴 苣 ; 胁 迫 ;生 长 特 性 铬
中 图 分 类 号 :6 6 2 ¥ 3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3 6 ( 0 1 0 2 8 2 1 ) 6—0 1 1 1一O 4
势 , 8 / 时 为 对 照 的 2 7 , 高质 量 浓 度 的 C 。 > 8 / ) 但 抑 制 酶 的 活 性 , 且 植 在 O mg L 0 而 r ( 0 mg L 不 而 株 体 内可 溶 性 糖 含 量 也 呈 下 降 趋 势 , 如 , C 什 为 3 0 / 时 , oD、 OD 和 可 溶 性 糖 含 量 分 例 当 r 2 L mg S P
2 7 o h o to ;h o t n fs l b es g ri a tbo y p e e t d ic e sng te d a a o c n 8 ft ec n r l t e c n e to o u l u a n pln d r s n e n ra i r n tCr e n e —
( prme to oo yC e sr n n i n na gn eig, migXi z u n C l g , nig2 17 , hn ) De at n f lg h mitya d E vr me tl Bi o En iern Na n a h ag ol e Naj 1 11 C i o e n a Ab t a t n t i ril sr c :I hsa tce,t e i o rs n c lur n e h o dto fdfe e tCr c n e ta inswa h nd o a d u t e u d rt e c n iin o i r n 3 o c n r t f 0 s u e o s u y t e c a g ft hlr p l s n he i s d t t d h h n e o hec o o hyl y t ss,t o t n so r ln n o u l u a , o i a hec n e t fp oi e a d s l b e s g r xd —
Efe to 。 St e son t o t f c fCr+ r s e itc fLe t e Se d i gs
W A N G a — i g, U ing hua Xi o p n W X a —
4 / 0 mg L)h d s me si lt ig efc n c lr p yls n h ss te c n e t fc lr p ylwa h a o t muai n f t o ho o h l y t ei,h o tn so ho o h l v e s te
t ed ma ed g e n h cii fa t xd n n y ,t. ers l n iae h tCr srs ≤ i a g e rea d teat t o n i ia t z me ec Th eut idctd t a 什 te s( v vy o e s
摘 要 : 用 砂 培 法 , 究 了 莴 苣 幼 苗 在 生 长 过 程 中受 到 不 同 质 量 浓 度 C 。 迫 后 , 株 的 叶 绿 素 合 采 研 r 胁 植
成、 可溶性糖 与 脯氨 酸含 量 以及 膜 脂 过 氧 化程 度 和 抗 氧 化 酶 活性 等 方 面 的 变化 情 况 。结果 表 明 : c。 r ≤4 mg L 时对 莴 苣叶绿 素合成 有一 定促进 作 用 , 4 mg L时叶绿 素含量 最 大 , 为对 照的 0 / 在 0 / 约
1 5 ; r ≤ 8 / 4 C ~ 0 mg L能 诱 导 并提 高 S D、 O 活 性 , C 。 O P D 在 r 为 8 / 时 , 性 达 到 最 大 值 , O mg L 活 分
别 是 对 照 的 2 3 、 8 ; 株 受 到 Cr ( 8 / 胁 迫 , 体 内 可 溶 性 糖 含 量 也 呈 现 增 加 趋 5 2 7 植 ” ≤ Omg L) 其
hg etu o a o t1 5 o h o to ttec n e tain o 0mg L; s tes ≤ 8 / )c ud ih s p t b u 4 ft ec n r l h o c nr t f / Cr a o 4 srs ( 0 mg L o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