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内需救中国的真相(深度好文)
谁在拯救中国经济--郎咸平

二、六大药方能否见效 (二)
1.农业改革。所谓的农业改革就是农民释放出农地的经营权 取得资本,然后可以进城打工,也可以留在农村给那些收购农地 的农业公司打工。这个政策的本质是好的,但是目前我所观察到 的现象是世界四大粮商开始利用农业改革的良机收购具有“农产 品收购许可证”的中国农业公司,然后从背后给它们钱,让它们 大面积收购中国的农地。这个趋势如果继续下去,中国的农业安 全不可避免地将受到极大的挑战,我呼吁政府注意这个危机。这 项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医疗改革。一直到2009年8月份,实施细则都没有出台,这 个改革没有推行的可能。
三、是什么催生了泡沫消费(一)
从2001年开始,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逐步放弃了制造业。 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劳动成本一上升,在以金融炒家为首的基金股 东的压力之下,美国的制造企业就开始纷纷把工厂搬到中国。 所以美国制造业开始不断地衰退、不断地淘汰,而中国的制造 业却如火如荼,越来越火暴。越来越多的美国淘汰制造业搬到中国 来,只要美国制造业劳动成本持续上升,它的下场就是关门,搬到 中国去。而从2001年到2008年,我们中国的劳动成本从700元增长 到1 000元。这么多年,每年的增长率低得可怜,不到5%。这一切 就是因为国际分工。
六、美国政府的一箭双雕 (一)
从2008年底到2009年第一季度,黄金和美元的价格走势竟然 变成一样的了,这种情况以前很少发生。同样是在这个月份,美 国道琼斯指数大跌,跌到8 000点左右。我可以告诉各位读者,道 琼斯指数不能跌穿8 000点,如果它跌穿8 000点,那就是第三次 金融海啸。美国的保险公司大部分资金都放在股市里面,只要道 琼斯指数跌穿8 000点,它们就将资不抵债,必须全部清算。你想 象一下,美国的保险公司全都被清算是什么后果?那就是第三次 金融海啸。 那么到底为什么黄金涨得这么快,而且涨势一发不可收拾? 我的分析结果是这样的,美国布什政府第一次提列的救市资金是7 000亿美元,后来发现不够,奥巴马总统又提列了7 870亿美元, 后续还会提列8.5万亿美元,甚至高达23.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 国的经济面临持续恶化,而且恶化速度极快。,单独的黄金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品种。 民国初期,1两黄金可以买2亩良田,5两黄金可以买北京的一个四合 院。现在1公斤黄金约合23万元人民币,大概只能买到北京或者上海 城区的一间厕所。
内需是什么

内需是什么? 内需就是国内居民的消费, 社会收入分配给资本家而非百姓
内需是什么? 内需就是国内居民的消费, 消费的多少取决于人口多少和收入水平。 中国比美国多了10多亿人口, 人均收入已跨入了所谓“中等国家收入”水平行列, 为什么内需还连年不足? 中国人的消费能力都哪去了? 看完了以下两个实例,你就会找到答案。
第一个例子: 假设在新疆某个地方发现了一个金矿,当地政府从广东招商来一个投资者,建了一个矿场。矿主雇了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收入1000万。矿主把收入中的50%作为工资发给工人,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这些工人从工资中每年拿一万租房子,剩下四万用作消费,娶老婆,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
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当地的住房就会出现需求的增加。于是,矿主就投资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还要吃要喝,所以他又投资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新的工人,这样工人的妻子就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因为人口增加,就业增加,本地的消费需求就变的更大了。
如此下去,几年后,这个地方就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需求,于是就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唱歌,于是当地就有了咖啡厅、歌厅、电影院、商店等。这样,50年过去后,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第二个例子: 同样假设在新疆某个地方发现了一座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收入1000万。但是现在矿主只把收入中的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工人得到这些钱只够他们填饱肚子,没有剩余的钱租房子,没有剩余的钱谈恋爱和娶老婆,只能挤在工厂的窝棚里。
矿主虽然一年赚了900万,但本地都是穷人,没什么消费能力和商业生意需求,生活条件也很差,他就只能把赚得的钱投到其它地方去。于是,矿主用一部分钱在北京买了房子,用一部分钱在沿海地区放高利贷,用一部分钱在国外投资移民。在本地,他只买了一个豪华别墅,雇了几个工人当保镖,找了一个更年轻的女人当二奶生孩子。
论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论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内需与外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需与外需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剖析了我国内需不足与外需扩张的根本原因,即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以适应追求高增长目标的需要,最后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我国当前外部失衡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内需不足外需扩张经济增长出口导向战略扩大内需战略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加入世贸以后,我国经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增长高峰,从2003年起我国GDP增速连续四年达到10%以上。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不少矛盾与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内需与外需之间的失衡。
内需增长乏力,而外需则飞速扩张,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国内经济结构畸形发展、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外汇储备居高不下,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始终无法消退,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内外需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国民经济将难以健康、快速、持续地向前发展。
究竟内、外需的含义是什么?内、外需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当前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内外需之间的矛盾?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本文试图做出回答。
一、内需与外需的概念辩析从短期来看,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增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总需求包括政府购买、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
前三项加总就是国内的总需求,也就是所谓的内需,即国内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能购买的商品与劳务的总和(由于政府购买具有稳定性与强制性的特点,一般不做讨论)。
而外需则是外国居民对本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总和,表现为一国商品向国外出口,即总需求中的出口需求。
在我国,由于财政职能还不是完全的公共财政职能,其中很大一部分职能属于国有资产投资职能。
因此,政府投资占我国投资需求的相当大一部分。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投资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间投资(私人投资)的比例逐渐提高。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性质是不同的,政府投资往往体现政策意图,而民间投资则反映企业家对未来投资前景的预期。
扩大内需对中国至关重要

转 变增 长方式 ,提 高资源 、能源和资本的生产 牢 ,走 上 一 条适合 2 世纪 的 、与 自然 相 和谐 的发 l 展 道路 。 “ 我要 强 调 的是 ,中国应 该采取 一种 组合 的 方式 ,来确 定 一些 刺 激 消费 的重 点领 域 。”戴 颐 安建 议主要 应从 个 方面 着 手 ,来扩 大 内需 刺 激
社保制度建设关键 时期 已到
据 《2 世 纪 经 济 报 道 》2 0年 3 3 日报 1 09 月 0 道 ,全 国人大 常委 、中 国人 民大 学教 授 郑功 成近 日在 接受 记者专 访 时表 示 ,最 近 i年 ,将成 为我 国社 会保 障法制 体 系建 设 最关 键 时期 在本届 人 大任期 内.我围社会保障法制体系的框架建设任 务基本能够 完成 , 郑功成 说 ,我们 的 具体设 想 是 “ _ 二步走 ” : 第 一 步从2 0 f 2 1年 ,以 现屑 政府 任 期 为期 , 0 8 102 ] 构建 “ 二免 除一解 除 ”的社 会保 障制 度 支架—— 即通 过建立社会救助体系 ,免 除 全体 同 民的生存危 机 ;通过覆盖全 民的医疗保 障体 系 ,免 除全体 罔民 的疾病忧虑 ;通过有序组 合的 多元养 老保 障从制度 层面覆盖全民 ,来解除同 民的养老后顾之忧 。 在 此阶 段 ,还 要 实现 基本 养 老 保险 制度统 筹 部 分交现 全 围统筹 ,推进 新 型农 村 合作 医疗 与 城 镇居 民医疗保 险并轨 。 第 二步是 从 2 1年 下届 政 府 开 ̄ 10 0 全 03 J 2年 2 面建 设小 康社 会为 终 点 ,文 现丰 会保 障 制度 全 面 . 卜 定 型 、稳 定发 展 .其 中包 括 整合 养 老保 险制 度 , 以缴 费型 的职 工基 本 养老 保 险制 度 为 主体 ;整合 城 乡居 民医保 与职工 医保 制度 第 步是 从2 2 年 到本 世 纪4 年 代 末 建 国一 01 0 百周 年之 际 ,真 正 建成 公平 、普 惠型 的社 会保 障 制度 ,全 面满足 城 乡居 民的社 会保 障 需求 .确 保 国 民的生活 质量 并 能够 切文 维 护 个人 的 自南 、平 等与尊严 ,最终实现f围特色的社会主义福利。 } | 郑功成 表示 ,要 文现 战 略 目标 ,其 中经济 投 人 的支 撑非 常重 要 。 同时要 建 立适 度 规模 的战 略 储 备基 金 。截至 2 0 年 ,全 同社 会保 障基 金 中战 07 略 性储 备基 金约 5 0 多亿 元 ,我 们 测 算3 年后 基 00 0 金 总 量将 达 N 5 万亿 元 ,可 以成 为重 要 的基 金 补 充来 源
我国内需不足的深层原因与对策研究

V0 1 . 3 2 No . 3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l a o f C h a n g c h u n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很艰巨。
二 、我 国 内需不 足 的原 因
是什 么 原 因造 成 我 国居 民 的消 费需 求不 足 呢 ?对 此 ,我 国学 者 近年 来 进行 了大量 的研 究 ,取 得 了一 些 有价值 的研究成果 ,概括起来 主要有 以下观点。 1 . 主要 因素说 认为我国内需不足主要是 由国民收入分配中居 民收人的 比重不断降低造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 有方福前、杨天宇等。 “ 中国居 民的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国民收人分配格局不断 向政府部 门倾 斜 , 居 民收入在 国民收入分配 中的比重不断降低 。 ”【 畅 天宇指出,我国居民消费长期不足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居 民储蓄率 的长期上升 ,而是居 民可支配总收入 占国民总收入 比例的长期下降。他认为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影 响居 民消费需求的途径是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的。 “ 我国 2 0 0 0 - - - 2 0 0 8 年居 民收人在 国民收入初次
近几年以来 ,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和农村居 民收入 、大力建设社会 保 障制度 的措施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有 了一定的改善 ,居 民消费需求有 了一定 的提高 。但是 ,我 国居民收 人和居 民消费的增长速度还偏低 ,与我 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保 持经 济持续发展 的要求相 比还远远不够 。因 此 ,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消费需求不应是权宜之计 ,而应当是一项长期 的发展战略。 我 国 内需的 现状
什么是内需?如何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对经济有何影响?

现今中国由出口拉动型经济向内需推动型经济转换。
出口型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但许多行业如:教育、医疗、环保、能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供应短缺,这些行业需求旺盛,远远没满足人民的需求。
如何扩大国内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扩大国内需求,诸如:各个城市交通拥堵,堵车现象严重,车多路少,投资修建更多的公路,解决行车难、乘车难问题。
修建城市地铁、轻轨,发展公共交通。
现今中国掀起高速铁路重大工程建设热潮。
各城市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鼓励小城镇建设,农民用宅基地换小城镇住房,同时也要将农民工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
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消费,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各地方环境污染严重,加强环保,加大治理江湖污染力度,建设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
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
另外,刺激消费也可以扩大国内需求。
中国的“三大消费热点”:住房、家用轿车、旅游。
还有手机、电脑、娱乐、养老、教育等消费热点。
有人说教育是投资,也有人认为教育是消费,总之老百姓花费在子女教育、自己再学习(成人教育)的学费占了家庭收入的很大部分。
培养新的消费热点,诸如:3G手机技术,可以实现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移动办公,培养新的消费热点,科技进步带来新时尚。
等等。
人均GDP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较大。
生活水平也刚刚从小康向富裕迈进。
国内市场潜在的需求巨大。
扩大国内需求,发展内需推动型经济,大有作为!如何扩大国内需求?(2)――刺激消费,改善民生。
(原创)一般认为:出口、投资、消费三大经济增长引擎共同发挥作用,带动中国经济发展。
现在国际经济环境是:雷曼兄弟破产,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全球经济进入萧条,金融危机必然带来经济危机。
西方国家纷纷宣称经济增长减速或负增长,全球经济衰退,西方市场需求降低。
中国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依靠出口的企业生存困难。
经济增长引擎之一:出口疲软。
但是中国人口13亿多,多数人生活水平才刚刚达到“小康水平”,有些人还在“奔小康的路上”,远远没有满足民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潜在的需求巨大,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经济发展回旋余地大。
中国:救世之前,先须自救

中国:救世之前,先须自救中国:救世之前,先须自救2011年08月19日10:53:07分类:未分类中国:救世之前,先须自救罗天昊仇里拯救美国,拯救世界。
美国主权信用遭降级,直接引起了关于美国衰落的广泛猜测,而中国作为美国最大债主,似乎看到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强国的希望。
先拯救,再主宰,是很多人关于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之王的美好设想。
但是,大国的兴亡,绝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样的简单轮回。
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仅无法成为救世主,而且在近期更是面临深刻的危机。
中国更需要自救。
这绝非危言耸听。
中国经济的三座大山众所周知,中国经济面临着三座大山,此三座大山高耸入云,恐非几代愚公不能搬动。
第一座大山,内需与外需失调。
中国经济的外需依存度达到了70%,是全球经济大国中,对外经济依存度最大的国家。
中国一直沾沾自喜的所谓“全球第二大债权国”,正反映了其外向型经济的特质。
本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海外订单将急剧减少,对经济造成重创。
在浙江,广东等众多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地区,成千上万的企业倒闭。
受消费水平所限,内需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改变。
加上外需急剧萎缩,未来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考验。
第二座大山,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本次中国的长期通涨,表面上看是热钱过多,实际上则是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所致。
大量的钱涌入地产等暴利行业,真正需要钱的行业,则资金紧张。
造成实体的普遍萎缩。
另一方面,大多数烂透的官办企业占据了很好的行业不让民间资本进入,不仅如此,近几年来中国的国企还有愈来愈强的垄断之势,在印度诞生米塔尔钢铁等世界性巨头的时候,中国的钢铁行业,却靠行政命令,制造一些全运会冠军。
效率低下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因其垄断贸易权,使上千家效益良好的民营石油企业无法生存。
垄断企业的膨胀与民营企业的萎缩,将伤害中国未来的经济根基。
第三座大山,社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由此产生的畸形消费。
最能说明中国消费结构畸形的是,穷如中国者,竟然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而中国最流行的手机,却是“山寨机”。
扩内需的战略意义

扩内需的战略意义
扩内需是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其战略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可以刺激国内市场的需求,推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
这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外部需求不确定或下降的情况下。
2.稳定就业:内需的增加通常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扩张,这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稳定的就业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更大规模的内需。
3.降低对外依赖:靠外部需求为主的经济模式可能使一个国家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
通过扩大内需,国家可以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提高自身经济的韧性。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内需的增加可能推动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这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5.改善收入分配:扩大内需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改善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减少社会不平等。
6.加强国家安全: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可能使一个国家在面临外部冲击时更加脆弱。
通过增强内部市场,国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冲击对经济的冲击,提高国家的自给自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靠内需救中国的真相(深度好文)
内需是什么?内需就是国内居民的消费,消费的多少取
需还连年不足?中国人的消费能力都哪去了?
看完了以下两个实例,你就会找到答案。
府从广东招商来一个投资者,建了一个矿场。矿主雇了一百 个工人
为他淘金,每年收入 1000 万。矿主把收入中的
50%
作为工资发给工人,每个工人每年收入 5 万。这些工人从工 资中每
年拿一万租房子,剩下四万用作消费,娶老婆,生孩 子,成家立
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 人手里有钱,要安
家落户,所以,当地的住房就会出现需求 的增加。于是,矿主就投
资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 人。工人还要吃要喝,所以他又
投资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 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新的工人,
这样工人的妻子就有 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因为人口增加,就
业增加,本地 的消费需求就变的更大了。如此下去,几年后,这个
地方就 出现了 100 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需求,于是就有
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唱歌,于是当地就有 了咖啡
厅、歌厅、电影院、商店等。这样, 50 年过去后,这
决于人口多少和收入水平。 中国比美国多了 10 多亿人口,
人均收入已跨入了所谓“中等国家收入”水平行列, 为什么内
第一个例子:假设在新疆某个地方发现了一个金矿, 当地政
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第二个例子:同样假设在新疆某个地方发现了一座金矿,同 样有人
来投资开采,同样雇 100 工人,同样每年收入
1000
万。但是现在矿主只把收入中的 10% 作为工资发下去, 每个 工人
一年 1 万。工人得到这些钱只够他们填饱肚子,没有剩 余的钱租房
子,没有剩余的钱谈恋爱和娶老婆,只能挤在工 厂的窝棚里。矿主
虽然一年赚了 900 万,但本地都是穷人, 没什么消费能力和商业生
意需求,生活条件也很差,他就只 能把赚得的钱投到其它地方去。
于是,矿主用一部分钱在北 京买了房子,用一部分钱在沿海地区放
高利贷,用一部分钱 在国外投资移民。在本地,他只买了一个豪华
别墅,雇了几 个工人当保镖,找了一个更年轻的女人当二奶生孩
子。当地 的工人除了工作养家糊口外,拼命省钱以备看病和养老,
此 外根本没有剩余能力进行别的消费。这样发展 50 年以后, 这个
地方除了豪华别墅和一些小商业外,依然没有发展起来 别的产业。
金矿挖完后,矿主带着巨款走了,留给当地只是 污染、失业和贫
困。
这两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模式。
拉美国家大多独裁,大资本家垄断国民经济,社会贫穷的同 时伴随
严重的两极分化。 相对来说, 美国实行的是宪政体制, 虽然也有
贫富差距, 但相对而言, 人均收入的差距并不很大,
民富国强。拉美贫穷并不因为自然环境不如美国,而在于它 没有形
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居民的财富积累缺乏可持续 的增长能力,
这不是居民没有劳动的创造力,而是劳动和财 富分配制度方面出了
问题。为什么美国没有出现拉美的问 题? 在政治上,今天的美国人
应该感谢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
个科学的国家管理体制;而在经济上,美国人应该感谢亨 利•福
特,因为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
其实,美国梦的缔造者不是美国总统,而是亨利•福特。在古 今中外
众多商业人物中, 亨利•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人能 出其右。他
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
10
万
用他的 T 型车缔造了美国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 美国社会第一个引
入了现代社会。
亨利•福特说:“我要让我的工人买得起我的 T型车”。于是,
他给汽车厂的工人发高工资,同时还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方式, 使汽
车成本大幅降低。在福特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汽车 公司的同
时,汽车工人有了钱,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以买房 子,可以做其它
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生了。当美国完成 西部扩张后,在领土扩
张上已没有回旋余地时,美国发现了 另外一个经济增长的金矿,这
就是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正 是他们带动了巨大的社会内需,支撑
起美国庞大的国内消费 市场,拉动经济高速增长。
美国是一个 3 亿人口的国内消费市场,但美国从来就是一个
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却年年内需不足,不得不靠 外贸和
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这不是怪事吗?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正像上面的第二个例子,我们社会的 收入增长并没有最大可能地分
配给老百姓,而是最大可能地 分配给了政府和资本所有者(资本
家) 。政府投资能带动消 费吗?少得可怜。先不说政府投资中有多
少重复建设和无效 工程,政府投资产生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了社会
的产品生产 供给能力,使得生产能力进一步过剩。为了解决国内就
业, 国内劳动力成本就必须一压再压,以便取得出口的优势。这 些
措施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得国内劳动力价格长期停滞不长, 老百姓的
收入不能提高。比如,新疆是一个资源大省,堪比 中东的很多国
家,按道理当地人民应该很富裕。但事实恰恰 相反,新疆很穷!可
见,一个有资源的地方并不见得能因此 发展起来,这取决于政府是
否真正把老百姓的收入和利益放 中国人还不富裕。我们的钱本来就
不多,却被装在少数人的
中国人本来就不富裕,还要顾及养老、看病、孩子上
学等。经济情况稍微好一点的人,其实也很纠结,挣的钱在 银行压
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看起来不 少,但是转不
动,都是死钱。少数富人手里的钱很多,堆成 山,但他们怎么花?
各地买几套房子,但也是只能是几套,
主要依靠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
中国有 13 亿人口,
去买 LV 、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再怎么奢侈,也花不了几
当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小 房子的时
候,当一个家庭的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积蓄的 时候,当在股市
上投了钱就相当于给政府捐款一样的时候, 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
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顿饭的开 销的时候, 我们能指望老百姓不
去省吃俭用、 不去疯狂存钱、 不去为养老发愁吗?能指望银行里那
几十万亿的存款转化
为巨大需求吗?
革正在走向哪里?为什么以疯狂搜刮普通大众并不多的社
会财富来继续换取虚高的发展?中国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 还没有诞
生,就已经让股改制造的巨量“大小非” 如今,我们到哪儿找内
需?除了出口,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 以外,有什么办法?为什么中
国的改革走入了这样的一种境 地? 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是要走向美
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个钱。于是, 中国富人开始往海外发展,买房买地买企业
中国在做什么?房改、医改、企改、教改、股改,
中国的改
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吐干净了血; 中国的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