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化学新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5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 新人教版

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2、 N2O4、NO 的混合气体,将这些气体与 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 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 溶液中加入 5 mol·L-1 NaOH 溶液至 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3)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题组一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1.正向配平类 (1)_4__HCl(浓)+_1_MnO2==△===_1_Cl2↑+_1_MnCl2+_2_H2O
(2)3__Cu+_8_HNO3(稀)===_3_Cu(NO3)2+__2_NO↑+_4_H2O
(3)_5_KI+_1_KIO3+_3_H2SO4===_3_I2+_3_K2SO4+3__H2O
(3)根据信息,MnO-4 的还原产物为 MnO2,C2HCl3 中 C 被氧 化为 CO2,H、Cl 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练后归纳] 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电子守恒思想 [专项特 色考点]
[方法解读]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 , 即得失电子守恒。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 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初态和 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 正确结果。
(2)①由题意知,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可推 出铅元素化合价降低,又由于+2 价 Pb 较稳定,因此 PbO2 还原 产物为 Pb2+,其化学方程式为:PbO2+4HCl(浓)==△===PbCl2+ Cl2↑+2H2O。
②由题意知:PbO+ClO-―→PbO2,铅元素化合价升高,则 氯元素化合价应降低,故有 PbO+ClO-―→PbO2+Cl-,利用化 合价升降法配平,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bO+ClO-===PbO2 +Cl-。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10-1_基本实验仪器及使用(128张ppt)

注意强氧化性液体
如KMnO4溶液,不可装碱性溶液
④读数精确到0.01mL
名称:碱式滴定管
注意:①② ③ 放使有 用 酸用“ 性 于前溶 盛0”需装 液刻“碱度查性漏溶”液,不可盛
和 ④强 读氧 数化精确性到液体0.01如mKLMnO4溶液
名称:托盘天平
①称量前先调零点
②腐蚀性药品应放于小烧杯
三、化学安全知识 1.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2.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处理方法
少量浓硫酸溅到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皮肤上
NaHCO3 溶液
浓 NaOH 溶液洒 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
到皮肤上
溶液
酒精等有机物在 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
实验台上着火
灭,不能用水灭火
液溴洒到皮肤上
用酒精清洗
误食重金属盐 立即口服蛋清或牛奶
答案:1.防止溴的挥发;不能,应使用玻璃塞。 2.NaOH 溶 液与玻璃的成分 SiO2 反应生成粘性很强的 Na2SiO3,而使瓶塞不易 打开。 3.钠、钾应保存在煤油中。 4.加入铁屑的目的是防氧化, 即将溶液中的 Fe3+转化为 Fe2+;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 Fe3+的 水解。
【师之导】 1.一般试剂的存放方法 (1)根据药品的状态:固态药品应放在广口瓶中;液态试剂应放 在细口瓶中;少量常用液态试剂可存放在滴瓶中。 (2)根据药品的感光性:见光易分解的药品贮存在棕色试剂瓶 中,见光不分解的药品贮存在一般瓶中。 (3)根据药品的酸、碱性: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不能盛放碱性物 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不能盛放强酸、强氧化性物质。
放少量液体药 液体吸入胶头内,不能平
品
置和倒置;滴液时不可接
新课标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37原子结构与性质

解析 A 项,3p 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按洪特规则可得其 3p 轨道上只能有两个电子,所以两个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B 项,2p 能级 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它的 2p 能级上只能是 5 个电 子,所以两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C 项,M 层全充满而 N 层为 4s2 的原 子,其 M 层应为 18 个电子,而后者的 M 层上只有 8 个电子,所以两原子 不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 项,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 1/5 的原子 中,最外层电子数要小于或等于 8 个电子,且电子总数为 5 的倍数,所以 可得该原子可能是原子序数为 5、10、15、20、25、30、35、40,其中满 足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 1/5 且符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则的只能是 35 号元素,该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4s24p5,所以两原子是同种元 素的原子。
新课标高考化学大一 轮复习37原子结构与
性质
【考情微解读】
第37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
微考点·大突破 微真题·大揭秘
微考点·大突破
层级一 知识层面
微考点 1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 基|础|微|回|扣
1.能层与能级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 不同的能层(n);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n2 。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 同的电子,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l);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 s、p、d、f 的顺序升高,即 E(s)<E(p)<E(d)<E(f)。
(2)元素 X 的名称是___氮___;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该 氢化物分子结构呈_三__角__锥___形。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热点专攻8 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策略

(2)转化线:元素守恒———焙烧、溶浸、沉淀、煅烧、电 解、结晶等;
(3)除杂线:复分解沉淀、置换沉淀、氧化还原沉淀、加 热产生气体等;
(4)分离 线:蒸 发、结 晶、过 滤 (趁 热 过 滤)、洗 涤、干 燥等。
2.(2024·广西北海模拟)硫酸铈铵[(NH4)2Ce(SO4)3]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
还将增加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用量。
Na2CO3、CaO
(3)精制Ⅱ的目的是_______;进行操作X时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若不
除钙
HCl
进行该操作而直接浓缩,将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缩时有Li2CO3沉淀析出,最终所得Li2CO3的产率减小
解析 (1)依据信息“[B4O5(OH)4]2-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B(OH)3 和
[B(OH)4]-”,可写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4O5(OH)4]2-+5H2O
2B(OH)3+2[B(OH)4]-;已知 B(OH)3+H2O
H++[B(OH)4]-的
Ka=
(H+ )·([B(OH)4 ]- )
Na2B4O5(OH)4·8H2O。常温下,在0.10 mol·L-1硼砂溶液中,[B4O5(OH)4]2-水
解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OH)3和[B(OH)4]-,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4O5(OH)4]2-+5H2O
2B(OH)3+2[B(O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溶液的pH=________。
选择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要考虑两点,一是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
【高考领航】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时训练含答案新人教版

【高考领航】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1.火法炼铜的原理为Cu 2S +O 2=====高温2Cu +S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u 2S 只作还原剂 B .S 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 .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置换反应D .当1 mol O 2参加反应时,共转移4 mol e -解析:选C 。
A 项Cu 2S 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故错误;B 项S 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D 项当1 mol O 2参加反应时,共转移6 mol e -,故错误。
2.(2015·济南模拟)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 ①O 3+2KI +H 2O===2KOH +I 2+O 2 ②SiO 2+2C=====高温Si +2CO↑ ③SiO 2+3C=====高温SiC +2CO↑ ④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A .仅有②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选D 。
43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 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溶液呈现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B .NH 4CuSO 3中硫元素被氧化C .1 mol NH 4CuSO 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 电子D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解析:选C 。
NH 4CuSO 3由NH +4、Cu +、SO 2-3构成,与硫酸反应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O 2,反应后有红色的Cu 生成,溶液显蓝色,故有Cu 2+生成,则Cu +发生歧化反应,此处硫酸体现酸性,1 mol NH 4CuSO 3完全反应,转移电子为0.5 mol ,A 、B 错误,C 正确;酸性环境中不可能生成NH 3,D 错误。
4.(2015·襄阳模拟)将SO 2气体与足量Fe 2(SO 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 2Cr 2O 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①SO 2+2Fe 3++2H 2O===SO 2-4+2Fe 2++4H +②Cr 2O 2-7+6Fe 2++14H +===2Cr 3++6Fe 3++7H 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Cr 2O 2-7>Fe 3+>SO 2 B .Cr 2O 2-7能将Na 2SO 3氧化成Na 2SO 4C .若33.6 L SO 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K 2Cr 2O 7 0.5 molD .反应①中Fe 2(SO 4)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解析:选D 。
【高考领航】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物质的量课时训练含答案新人教版

【高考领航】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第1讲物质的量课时训练新人教版1.(2015·黄冈月考)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含指定原子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A.温度和压强不同,相同质量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总原子数B.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C2H4和C2H2、C2H6的混合气体的总原子数C.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两种气体中的氧原子数D.相同物质的量、不同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中的氢原子数解析:选A。
质量相等,N2O和CO2的摩尔质量也相等,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两者都是三原子分子,所以它们的总原子数一定相等,A项正确;B项中,碳原子数相等,但是C2H2和C2H6的组成比例不确定,不能判断氢原子数是否相等,B项错误;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两种气体的分子组成不同,故氧原子数不同,C项错误;D项,物质的量相等的NH3和CH4中氢原子数不同,D项错误。
2.(2015·豫东豫北联考)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解析:选D。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这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项,分子数相同,但二者的摩尔质量不同,故质量不同,A 错误;B项,分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B错误;C项,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C错误;D项,分子数相同,又NO和CO都是双原子分子,故原子数相同,且两种气体分子的中子数都为17,正确。
3.(2015·河北衡水调研)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0 g甲醛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 AB.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2N AC.200 mL 1 mol/L的Al2(SO4)3溶液中,Al3+和SO2-4离子总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Na2O2与足量CO2反应生成2.24 L O2,转移电子数为0.4N A解析:选A。
【南方凤凰台】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目标导学课时10 化学键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课时10 化学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课时导航】课时10 化学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本课时对应学生用书第74-79页)【课时导航】复习目标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2.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能用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表示某些物质结构,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知识网络问题思考问题1:离子化合物中是不是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不是一定是共价化合物?问题2: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课前自测】1. 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 (如Cl2)中C.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 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答案】 C【解析】A项,NH4Cl是离子化合物,存在共价键;B项,如H2O2、CH3CH3等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C项,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D项,H2O2、C2H6等都存在非极性键。
2. (2014·安徽卷)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NH3+CO2+H2O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3H6N3O3B. 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 属于共价化合物D. 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答案】 C【解析】三聚氰酸的分子式为C3H3N3O3,A项错误;三聚氰酸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极性键,B项错误;三聚氰酸是由极性共价键构成的共价化合物,C项正确;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而三聚氰酸不是盐,不属于中和反应,D项错误。
3. (2015·新课标Ⅱ卷)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高考化学人教版必修一一轮复习(原卷版)

人教版必修一一、单选题1.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B.“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伴随化学变化③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④Fe(OH)3、FeCl3、HNO3都不能用化合反应制备⑤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它具有漂白性A.②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⑤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3gNa与氧气充分燃烧,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大于N A小于2N AB.1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 AC.标准状况下22.4L C6H6充分燃烧消耗氧气7.5 N AD.0.2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Na+ 数为0.4N A4.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c(H+)水= 1x10-13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K+SO42-NO3-B.Mg2+NH4+SO42-Cl-C.Ba2+Na+MnO4-SO42-D.Na+K+SO42-NO3-5.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的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 +C2O +H+ →CO2 ↑+Mn2++ ,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2OB.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OH-C.配平该反应式后,H+的化学计量数是16D.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5e-6.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6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 mol·L-1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 mol电子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 mol·L-17.关于反应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向浓度都为0.1mol/L的FeCl3和CuCl2加入铁粉,溶质CuCl2首先与铁粉反应B.向过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Al(SO4)2溶液,开始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向浓度都为0.1mol/L 的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通入CO2气体,NaOH首先反应D.向浓度为0.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单质首先参加反应8.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的还原性,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A装置中FeCl3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可以说明SO2有还原性B.B装置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2>I-C.C装置中吸收尾气有可能倒吸D.A、B装置中发生的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