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水敏高孔高渗储层水平井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_唐玉响
冀东油田水平井钻井液技术重点

第22卷第4期钻井液与完井液Vol.22No.42005年7月DRILLINGFLUID&COMPLETIONFLUIDJul12005文章编号:100125620(2005)0420072202冀东油田水平井钻井液技术邓增库左洪国夏景刚杨文权赵增春蒋平(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三钻井工程公司,河北河间)摘要针对水平井钻井要求和冀东油田的地层特点,采用强包被、、,定向井段和水平井段采用聚磺硅氟乳化原油钻井液。
该钻井液中PMHA与JJ能力;GT298、KJ21与NPAN,L21与JGWJ复配使用可以提高钻井液的封堵能力,。
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较强的防塌能力、,解决了上部地层和水平井段砂岩储层的井塌以及大斜度井段、水平井段的携砂、,完全满足了冀东地区垂深小于3000m水平井的钻井需要。
关键词聚磺硅氟钻井液井眼净化井眼稳定防止地层损害水平钻井冀东油田中图分类号:TE254.3文献标识码:A钻井液性能优良是水平井井下安全的重要保证。
为满足水平井钻井要求,对水平井钻井液技术进行了调研,结合冀东油田的地层特点,从钻井液的抑制防塌能力、流变性、润滑性、油层保护等方面进行室内评价,优选出了聚磺硅氟乳化原油钻井液配方,并首次在G362P4井进行试验,获得了成功。
随着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的不断完善,22口水平井实践表明,聚磺硅氟乳化原油钻井液具有较强的防塌能力、良好的流变性和润滑性,油层保护效果好,满足了冀东油田垂深小于3000m的水平井钻井需要。
砂带来困难;水平段处于砂岩产层,钻速快(钻时为0.8~2min/m),钻井液中岩屑浓度大;一般水平井段的井径比常规井径大,同时钻具不能居中,在重力作用下,岩屑在运移过程中产生沉降,在钻具周边淤积。
如果钻井液携砂能力较弱,或工程措施不当,极易形成岩屑床,造成卡钻。
113润滑防卡由于油层埋深较浅,井眼轨迹半径较小,造斜率有时达30°/100m以上,大斜度井段地层较软,地层与钻具接触面大,固相润滑作用小,主要依赖液相润滑,增加了润滑防卡难度。
涠洲油田群强水敏储层钻井完井液伤害分析及解堵技术应用

涠洲油田群强水敏储层钻井完井液伤害分析及解堵技术应用李蔚萍;郑华安;向兴金;梁玉凯;舒福昌【摘要】针对涠洲油田群强水敏储层投产后达不到配产要求、采液指数很低、表皮系数较大等问题,选取典型井WZ11-1N-A12Sa作研究对象,找出了储层损害原因,研制了水基乳液复合解堵液HJD-S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该解堵液对油基泥浆滤饼有较好的分散、清洗能力,防破乳能力强,与地层流体、岩石的配伍性好,解堵液对钻完井液污染后的岩心具有较好的解除效果,渗透率恢复值大于100%.现场应用表明,解堵液能有效解除该井涠洲组的堵塞,实现日增油208m3,2012年增油量达4.52×104 m3.【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年(卷),期】2014(015)005【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涠洲油田群;强水敏储层;钻井完井液;伤害分析;解堵【作者】李蔚萍;郑华安;向兴金;梁玉凯;舒福昌【作者单位】湖北汉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汉科新技术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湖北汉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汉科新技术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湖北汉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汉科新技术研究所,湖北荆州434000【正文语种】中文南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涠洲油田群存在稳定性极差的W2段灰色泥岩,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以油基泥浆、水泥浆和甲酸钠隐形酸完井液作为前期工作液模式,采用油基泥浆钻进使得井壁稳定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1],但投产后却出现了达不到配产要求、采液指数很低、表皮系数较大等问题。
笔者通过对问题较典型的WZ11-1N-A12Sa井钻井完井液可能引起伤害的原因分析,室内模拟评价研制出了针对性强的水基乳液复合解堵液HJD-S和配套工艺。
1 储层伤害分析1.1 储层概况涠三段岩性:浅灰色细砂岩、含砾中砂岩与杂色泥岩不等厚互层。
水平井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的应用

中固相和液相对储层伤 害较深 , 水平井裸眼筛管完井伤
害更大 , 为了保护储层 , 改善油 藏开发效果 , 次在角 5 首
一
2 钻井储层伤害分析
八面河油 区具有低压高孔高渗 的特 点 , 平井 大多 水
相含量控制在 8 以内。
() 3储层物性总体较好 , 但层 内非均质性强 , 层间差异
大。孔隙度 2. ~3. , 87 32 渗透率 (5. ~17. ) 354 30 8 ×
1~U I纵向上沙三段物性好于沙四段 ; 0 l, T 2 同一断块 内层间
() 5应用屏蔽暂堵技术 , 选择加人 阳离子乳化沥青油 层保护剂( H一] 3 , F 3 ) 聚合醇 防塌 屏蔽剂 (C P ) 2 J F 一1 对
储层进行有效的暂堵。同时辅 以青石 粉直接暂堵 , 后期 进行酸化或射孔解堵 。
物性差异大 , 层间渗透率级差达 1.  ̄ 6. ; 34- 45 油层层 内非 - 均质性强, 渗透率级差 69 7。 .  ̄68 () 4原油性 质上 稠下 稀。纵 向上 , 三上 原油 粘度 沙
l0m a s 00m a・ , O0 P ・  ̄20 P s沙三中原油粘度 30 a s 0mP ・ ~
() n 足量 的降失 水剂 , 2 2入 严格 控制 A I 水量≤ P失
5 。 ml
主要分布于沙三上段 、 沙三 中段 、 沙四段 , 共划分为 1 个 4
砂层组 , 含油小层 3 个 ; 4
() 3保持合理的 P H值(. —8 5 , 7 5 . )减少碱敏损害。 () 4选择合适 的钻井液密度 , 充分 利用净化设备 , 固
高渗砂岩油藏水平井储层保护钻井完井液

高渗砂岩油藏水平井储层保护钻井完井液康毅力;刘燕英;游利军;牛晓;罗发强【摘要】The Triassic reservoir with medium porosity and medium-high permeability in the Tarim Basin,exhibits intensively heterogeneous pore structure,and serious potential damage of solid invasion,particle migration,sanding,fluid sensitivity. After completion,horizontal wells can not produce through natural power or gas-lift. The results of granularity analysis and dynamic damage evaluation experiments present that the original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fluids can not protect the reservoir with permeability of more than 100 mD,while the percentage of regained permeability is less than 50%.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shielding temporary plugging technology,the original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fluids are optimized,and the granularity analysis and dynamic damage evaluation experiments of optimized fluids are carried out. The structure of filter cakes,both the original and optimized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fluids,are observed through the FEI Quanta 450 environme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then the porosity,pore size and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filter cakes are analyzed with fractal geometry theory. Al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ized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fluids can form tight filter cakes,plug the pore of reservoir effectively,and enhance the percentage of regained permeability of core samples up to 90%. After applying optimized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fluids,horizontal wells achieved production through natural power and got high production after completion.%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储层为中孔中-高渗储层,孔隙结构呈强非均质性,潜在固相侵入、微粒运移、出砂、流体敏感性损害严重,水平井完井投产后自喷、气举困难,甚至没有产量。
保护储层从源头开始——储层保护对钻井完井液的技术要求

保护储层从源头开始——储层保护对钻井完井液的技术要求刘志良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科技》
【年(卷),期】2008(018)004
【摘要】保护储层从源头开始,为充分有效保护油气层,与储层接触的第一入井流体一钻井完井液,不仅满足钻井工程需要,更要满足保护油气层的技术要求。
举例说明了油气储层段钻进用钻井完井液的关键技术要求,并对新疆油田的油气储层保护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3页(P4-5,8)
【作者】刘志良
【作者单位】西部钻探公司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54.4
【相关文献】
1.高渗砂岩油藏水平井储层保护钻井完井液 [J], 康毅力;刘燕英;游利军;牛晓;罗发强
2.油基钻井完井液对页岩储层保护能力评价 [J], 康毅力;杨斌;游利军;陈强;俞杨烽
3.保护裂缝性储层的复合盐弱凝胶钻井完井液 [J], 叶艳;鄢捷年;邹盛礼;王书琪;吴敏
4.直接返排钻井完井液储层保护机理分析 [J], 张伟国;许明标;由福昌
5.大牛地气田保护储层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 [J], 薛玉志;刘宝锋;李公让;张敬辉;李海滨;郑成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提高水平井致密油储层钻遇率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提高水平井致密油储层钻遇率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e45093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f.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814267.7(22)申请日 2019.08.30(71)申请人 西安石油大学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72)发明人 刘之的 杨珺茹 时梦璇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代理人 弋才富(51)Int.Cl.G06F 17/11(2006.01)G06Q 10/06(2012.01)G06Q 50/02(2012.01)E21B 7/0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提高水平井致密油储层钻遇率的方法(57)摘要一种提高水平井致密油储层钻遇率的方法,步骤一、计算岩相指数;步骤二、计算致密油储层的砂岩密度;步骤三、计算致密油储层的物性指数;步骤四、计算致密油储层的含油指数;步骤五、创建致密油储层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模型;步骤六、建立致密油储层三维地质模型;步骤七、基于致密油储层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地质导;步骤八、致密油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实时更新校正,并以此更新校正后的三维地质模型指导钻进方向,提高水平井致密油储层钻遇率;本发明的地质模型更贴近真实的地质特性,进一步提高了致密油储层钻遇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10532507 A 2019.12.03C N 110532507A1.一种提高水平井致密油储层钻遇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岩相指数;步骤二、计算致密油储层的砂岩密度;步骤三、计算致密油储层的物性指数;步骤四、计算致密油储层的含油指数;步骤五、创建致密油储层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模型;步骤六:建立致密油储层三维地质模型;步骤七、基于致密油储层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地质导向;步骤八、致密油储层三维地质模型实时更新校正,并以此更新校正后的三维地质模型指导钻进方向,提高水平井致密油储层钻遇率。
用于评价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的钻井液的润滑性能的方法[发明专利]
![用于评价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的钻井液的润滑性能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174e351fd0a79563d1e72a4.png)
专利名称:用于评价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的钻井液的润滑性能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宋兆辉,任立伟,唐文泉,薛玉志,任重,刘罡,褚奇
申请号:CN201410637883.7
申请日:20141106
公开号:CN105628604A
公开日:
201606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价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的钻井液的润滑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滤饼;2)测得钻杆空载时的推力f;3)将钻杆与滤饼表面接触,并加载压力,记录压力N;
4)驱动钻杆使钻杆在滤饼表面做滑动摩擦钻进,记录滑动摩擦力f;5)根据动摩擦系数计算公式μ=(f-
f)/N计算动摩擦系数μ,μ表征润滑液的润滑性能的优劣。
该方法能更好地用于评价润滑液的润滑性能。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湖北创联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阜东头屯河组强水敏性储层钻井液技术

阜东头屯河组强水敏性储层钻井液技术I. 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II. 阜东头屯河组强水敏性储层介绍- 地质特征- 物性参数III. 钻井液技术综述- 钻井液分类及特点- 钻井液技术发展历程- 钻井液在强水敏性储层中的应用现状IV. 阜东头屯河组强水敏性储层钻井液技术研究- 钻井液配方设计原则- 钻井液性能测试方法- 钻井液性能优化V.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存在问题与展望- 后续研究方向注:阜东头屯河组强水敏性储层为石油勘探中的一个实际地质储层,该提纲仅供参考,实际论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第一章: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油气行业一直在不断寻求更加先进的钻井技术和设备来解决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而钻井液技术便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随着勘探深度的不断提高和钻井环境的不断变化,如何选择和优化合适的钻井液技术成为了油气行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阜东头屯河组强水敏性储层作为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其地质特征和物性参数与普通油气储层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钻井液技术在其钻探过程中的应用也存在重要性。
本文旨在对阜东头屯河组强水敏性储层钻井液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该领域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帮助。
第二章:阜东头屯河组强水敏性储层介绍阜东头屯河组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
该区域属于中生代地层,由石炭系互层和下二叠统组成。
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阜东头屯河组强水敏性储层具有独特的特征。
一些学者认为,该储层为全球最大的含油页岩之一,具有较高的勘探开发价值。
该储层的物性参数如下:1. 高渗透性:由于储层中的页岩含量相对较小,因此其渗透率要高于普通油气储层。
2. 高含水性:阜东头屯河组为强水敏性储层,储层中的水含量比较高,超出了普通油气储层的范畴。
3. 高温高压:阜东头屯河组钻井深度较深,储层温度和压力较高。
以上物性参数对钻井液技术的选择和设计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其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7 卷第 4 期
唐玉响等: 强水敏高孔高渗储层水平井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
# 47 #
表 2 黏土矿物X- 衍射分析结果
%
岩样 伊/ 蒙间层 伊利石 高岭石 绿泥石 伊/ 蒙间层比
1#
57
7
24
12
80
2#
51
8
29
12
85
3#
60
11
19
10
75
2 保护储层钻井液技术难点
1) 强水敏地层的黏土水化膨胀、分散、运移, 易 造成储层孔道堵塞等水敏性伤害, 因而必须提高钻 井液的抑制性和封堵性。
2) 黏土颗粒胶结疏松, 钻进过程中易引发井壁 坍塌、起下钻遇阻卡、划眼等井下事故, 井径扩大严 重。
3) 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的侵入造成储层伤害。必 须强化对储层中较大孔喉的暂堵和保护, 尽力阻止 钻井液固相侵入储层深部。
4) 钻井液滤液与地层流体不配伍引起的储层伤 害。由于储层孔隙大, 钻井液滤液侵入的深度更深, 给储层带来的损害更大。因此, 应增强钻井液滤液 与地层水的配伍性, 使钻井液滤液更好地适应储层。
第 37 卷第 4 期 2009 年 7 月
固井与泥浆
石油钻探 技术 P ET RO LEU M D RIL LI NG T ECHN IQ U ES
Vo l1 37, N o1 4 Jul. , 2009
强水敏高孔高渗储层水平井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
唐玉响1, 2 沈建文2 王佩平2 罗恒荣2 文红梅2
( 1)
侵入深度的计算公式:
R= ra- rw
( 2)
式中, ra 为损害半径, cm; d 为岩心直径, cm ; rw 为井
眼半径, cm; W为驱 替效率, % ; Q 为滤失量, mL ; <
为孔隙度, % , R 为侵入深度, cm。
设井眼半径为 121 5 cm, 驱替效率为 50% , 计算 结果见表 3。
1 储层地质概况
1. 1 储层特征
度 231 6% , 渗透率 102 @ 10- 3 Lm2 ; 1 号韵律段孔隙 度 291 3% , 渗透率 359 @ 10- 3 Lm2 ; 2 号韵律段孔隙 度 321 3% , 渗透率1 206 @ 10- 3 Lm2 , 3 号韵律段孔 隙度 341 1% , 渗透率 2 704 @ 10- 3 Lm2 。该区块馆 三 7 油藏 储层的 孔喉 半径在 91 76 ~ 641 51 Lm 之 间, 平均 441 63 Lm。
收稿日期: 2009-01- 23; 改回日期: 2009-05-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泥页岩井壁稳定力学与化学 耦合机理研究0( 编号: 90610012) 资助 作者简介: 唐 玉响( 1972 ) ) , 男, 山东烟 台人, 1995 年 毕业于西 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 在读硕士 研究生, 高 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 油气层保护和钻井工艺技术工作。 联系电话: ( 0534) 5051092
从损害半径和渗透率恢复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切除 21 4 cm 后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高达 941 3% 。 20 d 钻井液 固相和 滤液侵 入地 层深度 不超 过 22 cm, 普通射孔枪 40 cm 的射深远远超过了钻井液滤 液的侵入深度。综上所述, 固相颗粒和钻井液滤液 侵入地层的范围小, 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 效果。
表 3 钻井液动滤失试验数据
累积滤失 累积
时间/ 滤失量/
min
mL
累积侵入 累积滤失
深度/
时间/
cm
min
累积 滤失量/
mL
累积侵入 深度/ cm
1
1. 30
1. 49
25
3. 59
3. 78
2
1. 72
1. 94
36
3. 97
4. 13
3
1. 95
2. 18
49
4. 32
4. 45
4
2. 12
2. 35
3. 3 损害半径和渗透率恢复试验
3. 3. 1 试验条件和材料
试验温度为 50 e , 滤失压差为 31 30 MP a。取 盘40- 21井井深 1 3451 10 m 处的天 然岩心, 岩心直 径为 21 50 cm, 长 度 为 81 61 cm , 有 效 孔 隙 度 为 391 5% , 气测渗透率为 567 @ 10- 3 Lm2 。渗透率测 定介质为过滤航空煤油, 黏度为 01 865 mP a # s。
( 1.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61; 2.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西南公司 临盘钻井分公司, 山东 临邑 251500)
摘 要: 临盘油田盘 40 区块馆三 7 油藏是强 水敏 性高孔 高渗 油藏, 砂 岩储层 渗透 率为( 344~ 1 573) @ 10- 3 Lm2 , 孔喉粗大且孔径分布范围广。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引起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为固相和滤液的 侵入, 以及黏 土 水化膨胀和钻井液与地层流体配伍性差。为此, 优选出了 能保护强水敏高孔高渗储层 的纳米乳液 暂堵钻井 液。室 内评价试验结果和在盘 40 区块 8 口水平井的应用结 果表明: 该钻 井液具 有较强 的抑制 黏土水化 膨胀和 分散的 能 力, 储层损害半径小, 渗透率恢复率大于 85% , 日产油量提高 7~ 8 倍, 具有良好的 储层保护 效果, 适用于 强水敏 高 孔高渗和储层的保护。
# 48 #
石油钻探技 术
2009 年 7 月
的油相渗透率 K 3; 8) 再切除 11 1 cm, 测定再切除后 的油相渗透率 K 4 。
3. 3. 3 试验结果分析
3. 3. 3. 1 损害半径的计算
损害半径计算公式[ 10] :
ra =
[
r
2 w
+
8r w Q/ ( Pd2 <W) ] 1/ 2
该钻井液中的纳米乳液和低荧光磺化沥青可抑 制井壁坍塌, 增强钻井液的成膜和封堵能力, 并在井 壁和孔隙喉道部位形成致密的内外泥饼, 有效阻止 钻井液滤液的渗入。正电胶和高分子聚合物能有效 抑制地层造浆, 有利于钻井液流型、黏切和膨润土含 量的调控, 并有利于固相粒子的清除。对于高孔高 渗储层, 由于储层砂岩孔喉大小分布范围很广, 仅凭 单一粒径的 CaCO 3 作为架桥粒子很难满足暂堵的 要求, 于是按照/ 2/ 3 架桥规则0充填粒子和可变形
%
岩样
黏土
石英 钾长石 斜长石 白云石
1#
15
54
11182Fra bibliotek2#11
59
12
16
2
3#
16
52
11
17
2
盘 40 区块馆三 7 油藏埋深 1 328~ 1 380 m, 储 层砂体厚度一般为 13~ 30 m, 岩石岩性依次为含砾 不等粉砂岩、粗粉砂岩、细砂岩、细粉砂岩, 夹层为泥 质、泥砂质、灰质砂或灰质层。盘 40 块馆三 7 高孔 高渗储层的孔隙度 321 7% ~ 381 2% , 以粒间孔隙为 主, 渗透率高, 一般为( 344~ 1 573) @ 10- 3 Lm2 , 砾 石层高达 5 337 @ 10- 3 Lm2 。其中 0 号韵律段孔隙
1. 2 黏土矿物成分及含量
表 1 和表 2 分别是全岩和黏土 X- 衍射分析结 果。由表 1、2 可以明显看出, 盘 40 块储层的黏土含 量较高( 11% ~ 16% ) , 在黏土矿物中以水敏性矿物 伊/ 蒙间层为主, 并且伊/ 蒙间层比大于 75% , 存在 严重的水敏性伤害。
表 1 全岩矿物X- 衍射分析结果
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 通过延长曲线的方法预 测了 20 d 后钻井液的侵入深度, 结果见图 1。由图 1 可看出, 20 d 后钻井液的侵入深度不超过 22 cm。 纳米乳液暂堵钻井液表现出低滤失特征, 最终滤液 伤害的影响范围仅为井壁附近很短的一段范围, 同 时固相颗粒伴随滤液进入储层的深度不会超过滤液 的侵入深度。
选取盘40- 21井井深 1 3351 20 m 处的泥页岩岩 屑, 使用NP- 01页岩膨 胀测试仪测定泥页岩在不同 钻井液中不同时间的线性膨胀量和 16 h 后泥页岩 膨胀量的变化趋势。结果经纳米乳液暂堵钻井液浸 泡的岩样的膨胀量仅为 01 34 mm 。这 说明该钻井 液有很好的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的性能。
3. 3. 2 试验步骤
1) 测定岩样气体渗透率; 2) 抽真空饱和 8% 氯 化钾; 3) 煤油驱替建立束缚水, 测油相渗透率 K 1 ; 4) 在 31 30 MP a 压差条件下, 模拟井筒情况循环钻井 液 125 m in, 测定钻井液动滤失量; 5) 停止循环测钻 井液静滤失量; 6) 除去外泥饼, 测定钻井液污染后油 相渗透率 K 2; 7) 从污染端切除 11 3 cm , 测定切除后
临盘油田盘 40 区块馆三 7 油藏属于强水敏高 孔高渗稠油油藏, 地层胶结疏松, 水平井井径扩大率 高达 53% , 油井产能下降极快, 开采 2 a 后不产油, 不得不停止对该区块的开发。因此, 笔者在室内储 层保护试验和现场应用的基础上, 优选出了适于保 护强水敏高孔高渗储层的纳米乳液暂堵钻井液, 对 利用水平井开发该区块强水敏高孔高渗储层、提高 开发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水敏性; 高渗透储集层; 水平井; 钻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 渗透率; 盘40- 平5 井 中图分类号: T E254+ .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0890( 2009) 04- 0046- 04
长期以来, 在油气层保护技术的研究应用方面, 大多数油田主要致力于解决低渗和特低渗储层的损 害问题, 不重视强水敏高孔高渗储层保护的研究应 用[ 1-3] 。实际上, 强水敏高孔高渗储层损害所引起的 油气井产能下降幅度往往比低渗和特低渗储层大得 多。尤其是水平井由于储层暴露面积大及与钻井液 接触面积大, 受到污染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