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图参考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小实验图大全

初中物理小实验图大全

现象;现象;说明。

说明。

说明。

现象;现象;现象;说明。

说明。

形成原因。

分子间距离大到小顺序现象;能用纸锅烧幵水的原因为:。

说明。

0现象;装满水的杯中继续放回形碘受热先后。

说明。

针白光通过二棱镜后发生现现象;现象;象说明。

说明。

形成原因。

现象;现象;形成原因。

说明。

说明。

形成原因。

现象;现象;形成原因。

说明。

说明。

成像原理:。

现象;现象;幻日形成原因。

说明。

说明。

成像原理:。

现象;现象;通过玻璃杯看到的是。

说明。

说明。

成像原理:。

水向下流是因为。

现象;眼,戴镜运动员向下落是因为。

说明。

眼,戴镜说明。

现象;示数加润滑油摩擦。

说明。

示数摩擦。

现象;示数摩擦。

说明。

示数用力捏刹车是摩擦。

现象;示数摩擦。

说明。

示数摩擦。

现象;示数摩擦。

说明。

说明:。

筷子能提起杯子是受力作现象;说法不一的原因:用。

说明。

0说明力能。

现象;含义:。

说明力能。

说明。

含义:。

说明力能。

现象;神九相对天处于。

说明力能。

说明。

火箭升空时相对发射架。

效果与有关。

说明。

火箭加速上升动能,势能,说明力能。

读书为:。

机械能。

能转化为能。

效果与有关。

读书为:。

利用了水的大的特点。

说明。

可以减少水分的。

现象;说明。

烧瓶中的水吸热后,说明。

说明。

在上面板下放热后。

现象;向前游利用原理。

探究装置。

说明。

利用。

人向前倒是因为。

探究:;现象:;说明:。

利用原理。

由于带了电荷,互相防止带来的危害。

说明。

说明。

通过方式压强。

通过方式压强。

通过方式压强。

通过方式压强。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测量。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利用:。

说明:。

说明:。

说明:。

装水的塑料袋放入水中, 示数变为。

浮筒通过改变上浮。

氢气球升空原理。

孔明灯升空原理。

浮沉子通过改变实现浮沉。

潜水艇通过改变实现浮沉。

杠杆。

杠杆。

相当于。

相当于。

形成的物理原理:。

盘山公路相当于机械中的。

辘轳是的变形。

相当于,可以。

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限速是因为。

说明。

说明。

说明不同。

探究。

现象。

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计的调节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计的调节
2011-9-1 分光计的调节 -4-
4. 分光计调节步骤
三、调节步骤 ① 目测粗调: ② 调节载物台下的三个倾斜调节螺钉,使载物台面大致水平, 调节望远镜及平行光管的俯仰调节螺钉,使望远镜和平行光管 光轴大致垂直于仪器中心轴,松开望远镜止动螺钉,转动望远 镜,使望远镜光轴与平行光管光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③ 自准直望远镜调节; ④ 望远镜光轴调节(难点); ⑤ 平行光管及其光轴调节。
2011-9-1 分光计的调节 -7-
图4.自准直望远镜结构
6.1 望远镜光轴调节-原理
双面反射镜 A面 望远镜 A面反射像 A面反射像 B面反射像 B面反射像
B面
载物台
绿十字 图5 望远镜光轴载反射镜
图6 望远镜光轴倾斜
若望远镜光轴垂直仪器主轴,则A、B反射像 A面反射像 均位于分划板上水平叉丝所在高度,如图5所示。 若载物台倾斜(即反射面倾斜),则A、B面反 射像关于上水平叉丝对称,如图6所示,此时应调 节载物台倾斜调节螺钉。
B面反射像 图7 载物台倾斜
2011-9-1
若望远镜光轴倾斜,则A、B面反射像位于同 一高度,如图7所示,此时应调节望远镜倾斜调节 螺钉。
分光计的调节 -8-
6.2 望远镜光轴调节-步骤(一)
反射镜 望远镜 A面 B面 平行光管 1
望远镜俯仰调节螺钉 载物台倾斜调节螺钉
1
2
3
a
游标盘止动螺钉 载物台高度调节螺 钉
2011-9-1
分光计的调节
-5-
5.1 自准直望远镜调节-原理
目镜 分划板 物镜 反射面
光轴
十字透光窗
反射像 绿十字
图2.自准直望远镜光路
望远镜用于观察平行光,聚焦于无限远,即目镜焦点、分 划板、物镜焦点重合也将成像到分划板所在的面。与分划 板下十字叉丝重合的绿十字的反射像将与上十字叉丝重合。

探究胡克定律实验图像

探究胡克定律实验图像

n n-1 n-2 3图3 F 2 1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实验的研究 徐 正 海( 当涂第一中学 安徽 马鞍山 243100 )胡克定律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而与其相关的“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则是高考指定的考点之一。

下面有一个的备考题,其流行解答值得思考。

[备考题]在研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中,首先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如图1所示;在其下端施加外力F (即钩码重力),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

用记录的外力F 与弹簧伸长量x 作出x F -图象,如图2所示。

问:(1)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多少?(2) 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什么?[流行解答]因为x F -图线的函数关系为x kx F F 10010+-=+-=,而图线的斜率等于弹簧劲度系数,故m N k /100=;当0=x 时,0F F -=,可见N F 10=表达了弹簧自身的重力大小,这也是引起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

事实上,悬挂弹簧形变量的大小只与外力F 和弹簧的自重0m 有关[1]。

如图3所示,若采用“微元法”把弹簧分成n 等份,则弹簧转化模型为竖直方向上有n 个小物块,每块质量为n m 0,其间用理想轻质弹簧连接,轻弹簧劲度系数为nk ,设相邻小物块间弹簧伸长量由低往高依次为n x x x ∆⋅⋅⋅∆∆,,,21,于是有g m F x nk g n m F x nk g n m F x nk n 00201,,2,+=∆⋅⋅⋅+=∆+=∆,整理k F nk n g m n n g m nF x x x x n ++=+⋅⋅⋅+++=∆+⋅⋅⋅+∆+∆=2)1()21(0021,当∞→n 时,kx g m F +-=20,式中x 指弹簧的形变量,它为弹簧挂重时长l 与其放置水平桌面长度'0l 之差。

目前,在众多复习备考资料中,该实验的基本原理表述为:首先让弹簧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0l ,即原长;其次在弹簧下端悬挂质量为m 的图1 cmx /0 1 2 31 2 图2钩码,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 ,则弹力F (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应被验证为kx l l k F =-=)(0,与上式对比发现,两式中的x 实指含义不同,上式中的x ,并未剔除由弹簧下垂所带来的附加形变量,若将其过渡为挂重时的形变量,并记'000l l l -=∆,∴2)(20000g m l k kx l x k g m F -∆⋅+=∆++-=,则得200g m l k =∆⋅的结论。

6物理化学实验金属相图.

6物理化学实验金属相图.

七 数据处理
1. 根据记录的时间和温度绘 制步冷曲线图。
2. 找出各步冷曲线中拐点和
平台对应的温度值。
3. 以温度为纵坐标,以物质组成 为横坐标,绘出Sn—Bi金属相图。
Sn-Bi二元相图的绘制
0.3Bi b c a O A'
A
1.0Sn
0.6Bi
0.75Bi d e
1.0Bi
H
A 505
熔化物(单相)
H 546
F
F
C
B
C
G
Sn(s)+熔化物
熔化物+Bi(s)
D D' E
0.2
Sn 100%
D Sn(s)+Bi(s) 0.4 0.6
铋的质量分数
E
G
0.8
Bi 100%
Sn-Bi二元相图的绘制
八 实验成败的关键
(1)温度要适当,温度过高样品易氧化变质;温度过低或加 热时间不够则样品没有全部融化,步冷曲线转折点测不出。
(2)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和进行热 电偶校正的方法。
三 实验原理
测绘金属相图常用的实验方法是热分析法,原理是将 一种金属或两种金属混合物熔融后,使之均匀冷却,每隔 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表示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称步 冷曲线。当熔融体系在均匀冷却过程中无相变时,温度将 连续均匀下降得一平滑的步冷曲线;当体系内发生相变则 因体系产生的相变热与自然冷却时体系放出的热量相抵消, 步冷曲线就会出现转折或水平线段,转折点对应的温度, 为该组成体系的相变温度。利用步冷曲线所得到的一系列 组成和所对应的相变温度数据,以横轴表示混合物的组成, 纵轴上标出开始出现相变的温度,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可 绘出相图。二元简单低共熔体系的冷却曲线具有图5-1所 示的形状

高中物理重要演示实验及教材图片复习

高中物理重要演示实验及教材图片复习

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如果某一物理量(如角度、位移、深
度等)的变化能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变化,
则通过测定电容器的电容就可以确定上述物理量的变化,起这种
作用的电容器称为电容式传感器。
金属芯线
电介质
固定电极
θ 动片
可动电极
定片
导电液体 极板
电介质
示波器
研究路端电压怎样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A
S
L1
BM L2
L3
电子电荷量的测定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最早测定出电子 的电荷量。
密立根 (美.1868-1953)
m 4r3
3
喷雾器
教材P26
电 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g e U d
金属板

油滴


金属板
卢瑟福 (英.1871-1937)
α粒子散射实验 教材P27-28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三种射线
教材P57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锌板失去电子而带 正电,因此与之连 接的静电计也带上 了正电荷。
阳极
阴极
— ——
光电子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是一种概率波。 明条纹的地方表示到达的光子数多,也就意味着对每个 光子来说,落在明条纹处的概率比较大
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电子衍射条纹
电子具有波动性
X射线衍射
电子衍射
光谱,光谱分析 分光镜
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人教版)
两小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 自由落体运动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塔轮2和3以及长 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槽内的小球就 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 力由横臂6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 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使弹簧 测力套筒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标尺8 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等分格子的多少可以显 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

高一必修一物理实验--打点计时器PPT课件

高一必修一物理实验--打点计时器PPT课件
课时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前导航
1.电磁打点计时器 图4-1所示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图,图中标出了几 个主要部件的代号及名称.
图4-1 .
当给电磁打点计时器通电后,线圈产生磁场,放在线圈 中的振片被磁化,由于线圈通的是交变电流,电流方向不断 变化,振片就会因反复地受到向上、向下的吸引而不停地振 动起来.当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 Hz时,电磁打点计时器的 振针每0.02 s打下一个点.
观察图知,随着时间的延续,位移在不断地增大,但相 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越来越小,说明物体运动得越来越慢.
.
基础梳理
.
4.用v-t图象描述纸带的运动 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各 点迹上对应的时间和瞬时速度描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 些点连接起来,即可用v-t图象分析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 律.
.
1.电源电压要符合要求,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6V以下的 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
.
附加探究题(10分) 9.图示是一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将直尺靠在纸带 边,零刻度线与纸带上打的第一个点对齐.由0到1、2、 3、…点的距离分别用d1、d2、d3…表示,初时刻0到1、2、 3…点的时间分别用t1、t2、t3…表示,测量出d1、d2、d3…的 值并填入表中,假设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在这五个时间段内位移和时间有什么对应关系?
.
知识精析
一、计时器的使用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1)用限位孔限定纸带,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通电, 振片带动振针打点.若纸带运动,其上就会留下一行小点. (2)如由物体带动纸带运动,物体的位移就对应为纸带上 相应点间的距离,运动时间可由该距离上点痕的数目计算. 2.电火花计时器的使用 (1)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把纸带穿过限位 孔.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 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 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 (2)这种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比较小, 实验误差也比较小.

大学物理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

550.2
876.0
1023.5
注意:每次测量不改变凸透镜位置, 不改变凸透镜位置 注意:每次测量不改变凸透镜位置, 改变凹透镜和像屏所在位置 所在位置。 改变凹透镜和像屏所在位置。
注意事项 • 光学元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光学元件要轻拿轻放 避免损坏。 轻拿轻放, • 各光学元件的表面要求清洁干燥,使 各光学元件的表面要求清洁干燥, 用时不允许直接接触光学表面 用时不允许直接接触光学表面 • 处理实验结果要注意是否要进行不确 定度分析,同时也要注意有效数字和 定度分析,同时也要注意有效数字和 单位。 单位。
课后思考
1 . 用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的焦距时, 平面镜M 起什么作用? M 离 用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的焦距时 , 平面镜 M 起什么作用 ? 透镜远近不同,对成像有无影响? 透镜远近不同,对成像有无影响? 自准直法”光路图,我们知道,物距、 2.从“自准直法”光路图,我们知道,物距、像距和焦距三者 是相等的,如果把三个量代入透镜成像公式会出现什么情况? 是相等的,如果把三个量代入透镜成像公式会出现什么情况? 满足薄透镜成像公式吗?请给予解释。 满足薄透镜成像公式吗?请给予解释。 3.为何在测凹透镜焦距时,先使凸透镜成一缩小的实像?当放 为何在测凹透镜焦距时,先使凸透镜成一缩小的实像? 上凹透镜后, 这个像位于凹透镜的焦点之外还是之内? 上凹透镜后 , 这个像位于凹透镜的焦点之外还是之内 ? 为什 么? 使用1字物屏、平面反射镜、凸透镜、白屏各一块, 4.使用1字物屏、平面反射镜、凸透镜、白屏各一块,设计一 个用自准直法测量凹透镜的实验, 作出光路图, 个用自准直法测量凹透镜的实验 , 作出光路图 , 写出实验原 理。 共轭法” 测量中, 5 . 在 “ 共轭法 ” 测量中 , 为什么要求 L 〉4f , 等于或小于 行不行?请给予解释。 行不行?请给予解释。

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实验图

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实验图
200V
1/10刻度温度计
温差传感器
接触温度计 弹簧片 搅拌器 加热器 浴槽 图 1.2 接触温度计图 1.1 恒温槽装置图 恒温控制器
温度
(a)
温度
时间
时间
(b)
温度
(c)
温度
时间
(d)
图 1.3 灵敏度曲线的几种形式
时间
点火与搅拌 装置
水夹套温度计 搅 拌 器
恒温水夹套 挡板 盛水桶 温度传感器 氧弹
可变电阻
0-50mA
铜电极 K 3 —高周、低周开关; K 2 —校正、测量开关 K 1 —量程开关; R w3 —校正调节器; K x —电极插口; K—电源开关; R w2 —电极常数调节器; X E —氖泡
铜棒
R w1 —电容补偿调节器;CKX 2 —输出插口; 图 8.3 电导率仪外形图
图 9-1 制备铜电极的电镀装置
sp ln r
c', c'
A
ln r c'
sp
c'
0
图 9-2 Cu-Zn 电池装置示意图 图 10.1 外推法求[η]
c'
图 11.1 分子间作用力示意图 图 10-2 乌贝路德粘度计
样品管
滴液瓶
压力计
通 大 气 玻 璃 管
样品管 恒温槽 滴液瓶 精密数字压力计
图 11.2 最大气泡法表面张力测定装置
图 7.1 旋光管
图 7.2 尼柯尔棱镜
S-钠光光源,N 1 -起偏镜,N 2 -石英片,P-旋光管,N 3 -检偏镜,A-目镜视野 图 7.3 旋光仪的纵断面
图 7.4 三分视野示意图
1-橡皮塞;2-电导电极;3-双叉管 图 8.1 电导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