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口腔助理医师辅导:换牙与牙齿矫正
矫正牙齿操作方法

矫正牙齿操作方法
牙齿矫正有多种操作方法,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传统托槽矫正:是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医生在牙齿表面粘上小的金属托槽,通过金属线和弹簧调整牙齿的位置。
2.隐形矫正:使用透明牙套来矫正牙齿,能够提供更加美观的外观,但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3.自锁托槽矫正:相比传统托槽矫正,这种方法的托槽较小,不需要使用橡皮圈等附属器材,能够更加舒适。
4.紧固式矫正:这种方法需要在牙齿表面固定一个小型金属钉,矫正牙齿的力量来自于在钉上方的弹簧和线圈,每个钉通常只用矫正一个牙齿。
以上只是矫正牙齿的几种常见方法,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矫正您的牙齿。
口腔正畸篇

口腔正畸篇1、儿童正畸的最佳时期牙列不齐的矫治,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乳牙期(3〜7岁):如发现可能妨碍咬合功能及颌面部发育的牙列不齐,只要儿童能够合作,就可以进行矫治。
乳牙期内一般不使用复杂的矫治器,以去除病因为主。
矫治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儿童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减轻畸形的严重程度,预防更严重的畸形发生。
这个时期需立即矫治的有:前牙反颌、下颌前突、后牙反颌以及一切妨碍颌面部正常发育及正常功能的口腔不良习惯。
替牙期(7〜12岁):此时期骨发育快、变化大,一般的牙列不齐、错颌畸形可能有好转,但也可能加重。
轻度牙列不齐且与功能发育无关,不必忙于矫治。
反之,有下列几种情况应进行矫治:前牙反颌,多生牙造成的牙列不齐,个别牙严重错位、拥挤,上下牙弓间关系异常者等。
上颌前突,影响发育及功能,下颌后缩,此时期一般使用活动功能矫正器或局部固定矫正,矫正周期相对较短。
恒牙期(12〜15岁):一般来说第二恒磨牙在12岁左右萌出,此时,颌骨的发育逐渐成熟。
因此这个时期是各种牙列不齐和错颌畸形矫治的最佳时期,而且效果最好。
了解以上这些情况后,家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要急于求成。
2、隐形xx的优点保持最大程度的美观需求。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没有在牙上粘结托槽,没有弓丝,因此不会有食物残渣滞留在牙面。
因为可以自行摘戴,有利于保持口腔卫生,有效阻止牙菌斑在口腔中滋生,防止蛀牙与牙龈炎,几乎不影响发音。
完全不影响咀嚼。
过程舒适,矫正效果卓越。
3、半隐形与钢托槽其实现在的矫治器有透明的牙套,表面上看已经不是很明显了,作用和金属的是一样的。
但强度上,没有金属材质的结实,如果实在注意美观的问题,可以考虑这种透明的,表面上看只有一个金属丝,保证最大的美观需求。
4、小孩子牙齿不整齐需要xx吗?轻度牙列不齐与功能发育无关,不必忙于矫治。
反之,有下列几种情况应进行矫治:前牙反颌,多生牙造成的牙列不齐,个别牙严重错位、拥挤,影响发育及功能者,上下牙弓间关系异常者等,严重上颌前突,下颌后缩者。
了解一下牙齿矫正的适应症、时机和分类

牙齿矫正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保持口腔健康。
矫正器可使患者的牙齿、牙槽骨、颌骨受到定向的控制力,患者的牙齿在这种控制力的作用下会出现生理性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治疗后,原本畸形的牙齿会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变得更加健康、美观。
矫正治疗适应症◆牙齿拥挤牙齿排列呈现为里出、外进,不仅影响美观,增加清洁难度,还增加了龋齿、牙结石、牙周炎的发生风险。
◆牙齿稀疏表现为牙齿间的缝隙过大,导致牙齿彼此间不能密集排列,不但会对语言表达清晰度造成影响,而且影响牙齿的咀嚼功能,不能充分咀嚼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胃肠负担。
◆前牙反牙合下前牙咬在上前牙外侧,呈现出“反咬合”的状态,因此这类牙齿也被形象地称为“地包天”。
部分前牙反牙合的患者在伴有牙齿“反咬合”现象的同时,还存在面部骨骼畸形,临床中将此类症状称作骨型反牙合,患者临床表现为上颌骨后缩、下颌骨前突。
◆深覆盖牙齿深覆盖即人们常说的“龅牙”,不同的深覆盖患者牙齿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上前牙前突、下前牙里倒、牙龈突出且下巴缩到上唇后方。
矫正治疗时机进入成年阶段后,人体的大部分骨骼几乎停止发育,牙齿硬度已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进行矫正会增加矫正的难度和患者的痛苦。
为了保证矫正效果,临床上建议在未成年阶段接受牙齿矫正。
◆3—5岁(乳牙期)3—5岁的儿童牙齿畸形,主要表现为反牙合、下颌前突等。
受到牙合错位的影响,大部分患儿存在频繁伸舌头、咬唇等不良习惯。
在这一阶段进行矫正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可以将患儿牙合恢复至正常状态。
◆8—12岁(替牙期)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女性与男性的牙齿替换时间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由乳牙换恒牙的时间为8—10岁,男性时间为9—12岁。
牙齿替换后,部分儿童会伴有牙齿排列不齐的现象,同时伴有前牙反牙合、下颌后缩等情况。
替牙期的儿童更换恒牙后,其恒牙处于发育阶段,此时接受矫正可大幅度提升治疗成功率。
◆11—15岁(恒牙期)经过替牙期后,女性11—14岁、男性13—15岁开始逐渐形成恒牙牙列,进入18岁后牙列会彻底形成,此时的牙列不齐具有永久性、不可逆性。
牙齿纠正的知识点总结

牙齿纠正的知识点总结1. 牙齿纠正的适用人群牙齿纠正适用于以下人群:- 牙齿不齐,排列不整齐的人;- 牙齿稀疏、缺失、交叉、扭曲、突出、下颌不对称等牙颌畸形患者;- 咬合不正常,影响口腔健康功能的患者;- 想要改善外观,提高自信心的人。
2. 牙齿纠正的治疗方法牙齿纠正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牙套矫正和隐形牙套矫正两种方式。
传统的牙套矫正是指使用金属、陶瓷或者塑料制成的牙套固定在牙齿上,通过不断调整张力和力度来逐步纠正牙齿的位置和咬合关系。
这种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比较稳定,但牙套比较显眼,影响美观。
隐形牙套矫正则是指利用透明的塑料牙套来进行牙齿纠正,这种牙套透明轻薄,几乎看不出来,可以更好地保持患者的美观形象,并且在舒适性和方便性上有很大的优势。
然而,适用范围有限,价格较贵。
此外,还有一些需要在牙齿纠正过程中结合使用的辅助器材,比如牙弓舌侧矫治器、牙合板和牙合移动器等。
3. 牙齿纠正的治疗过程牙齿纠正的治疗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初步评估和治疗方案设计阶段。
患者首先需要到正畸科口腔医生处接受口腔检查和初步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牙齿准备和治疗准备阶段。
在开始正式的治疗之前,医生可能需要先进行一些牙齿的准备工作,比如去除牙结石、牙外科手术等。
(3)牙齿纠正治疗阶段。
根据具体治疗方案,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牙齿矫正治疗,包括定期更换牙套、进行牙套调整等。
(4)保持期和复查阶段。
治疗结束后,患者一般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持期,以保证治疗效果的稳定,同时还需要定期到医生处复查。
4. 牙齿纠正后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牙齿纠正治疗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饮食方面。
在进行牙齿矫正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避免过硬过粘的食物,以免损坏牙套和牙齿。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牙齿清洁,以免牙菌斑引发龋齿和牙周疾病。
(2)生活习惯方面。
在进行牙齿矫正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尽量避免咬硬物、用力挤压牙齿、舔唇舔齿等不良习惯,以免损害牙齿和牙套。
孩子换牙

孩子换牙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到12—13岁时,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
这便是儿童换牙期。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是: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在整个换牙期间,是儿童保护牙齿的重要时期。
首先,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磨牙,即六龄磨牙对孩子颌面部的生长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对其他牙齿萌出,排列整齐与否都有影响,保护好它可终生受益。
其次,换牙期间要注意矫正儿童的各种不良习惯。
在长达6—7年的换牙期间,儿童通常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咬唇、咬舌、伸舌、舔牙等,可直接影响牙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从而留下容貌上的终身遗憾。
还有的恒牙虽已萌出,但个别乳牙仍不脱落,应到口腔科拔除。
对于个别顽固的、自己不能改正的不良习惯,应尽早到口腔科就诊,配戴矫治器以协助纠正。
其三,注意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龄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
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甚至导致恒牙埋而不出。
其四,要对出恒牙定期观察矫治。
换牙时前恒牙以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或间隙是正常的,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矫治,但要做定期观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
如在乳牙完全替换后仍排列不齐,应及时就诊,以免因延误治疗,造成矫正困难。
关于牙齿正畸,你知道多少

牙齿长得不好看,不仅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外在,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因此如果发现牙齿有畸形要及时进行正畸治疗,那么,关于牙齿正畸,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带大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1.什么是牙齿正畸?正畸就是矫正牙齿、解除错牙合畸形。
通过给患者戴矫正器并施加外力,使牙齿移动,达到牙列排齐的目的。
通过适度的矫治力诱导牙齿移动是一种缓慢的生物改建过程,最终使牙齿移动到正常位置。
2.正畸治疗的目的是什么?正畸治疗主要就是通过不同的矫正设备来调整面部的骨骼、牙齿和面部肌肉之间的协调。
简单来说就是调整上下颌骨之间,上下牙齿之间,牙齿和颌骨之间的不正常的关系。
矫治过程中,每次复诊后,患者都会感觉牙齿酸胀疼痛,咀嚼无力,甚至不敢触碰,其实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几天后就会逐渐消失。
这是由于牙齿受到矫治器的力量而引起来的,渐进的正规的正畸治疗不会对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创伤。
矫正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
3.什么样的牙齿需要正畸?对于存在多种错颌畸形牙齿均需进行正畸,常见类型包括反颌、龅牙等,具体如下:①反颌:即地包天,指下颌牙齿在上颌牙齿前面;②龅牙:下颌在上颌牙齿后面伴下颌后缩;③牙列拥挤:指牙在牙弓上的位置或间隙不足导致牙齿拥挤、形状不规则等;④错颌畸形:多见于牙齿稀疏的患者;⑤双颌前突:上、下两个牙齿均突出。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尽早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口腔正畸科就诊,进行正畸治疗。
4.牙齿长歪了不进行正畸治疗有什么危害?牙齿长歪会影响牙齿的整齐,部分歪牙会引起整个面部骨头生长的畸形,面型的改变更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儿童换牙的时期牙齿在进行新旧的交替,同时颌骨,即下巴以及整个面部也在生长发育,牙齿的歪斜影响下巴运动。
比如牙齿吃东西时总是碰到很不舒服,人体的自然反应就是避开该位置,如果使用另一侧咀嚼,长时间的单侧咀嚼就会造成两侧脸颊的不对称;如果下巴前伸来避免这一位置,就会造成下巴过度向前生长发育成地包天。
小儿换牙

孩子换牙注意些什么2010-07-22责任编辑:shixisheng我要评论我要分享【导读】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磨牙,即六龄磨牙对孩子颌面部的生长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对其他牙齿萌出,排列整齐与否都有影响,保护好它可终生受益。
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到12—13岁时,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
这便是儿童换牙期。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是: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在整个换牙期间,是儿童保护牙齿的重要时期。
首先,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磨牙,即六龄磨牙对孩子颌面部的生长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对其他牙齿萌出,排列整齐与否都有影响,保护好它可终生受益。
其次,换牙期间要注意矫正儿童的各种不良习惯。
在长达6—7年的换牙期间,儿童通常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咬唇、咬舌、伸舌、舔牙等,可直接影响牙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从而留下容貌上的终身遗憾。
还有的恒牙虽已萌出,但个别乳牙仍不脱落,应到口腔科拔除。
对于个别顽固的、自己不能改正的不良习惯,应尽早到口腔科就诊,配戴矫治器以协助纠正。
其三,注意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龄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
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甚至导致恒牙埋而不出。
其四,要对出恒牙定期观察矫治。
换牙时前恒牙以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或间隙是正常的,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矫治,但要做定期观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
儿童的口腔发育和牙齿矫正

儿童的口腔发育和牙齿矫正 宝贝的口腔发育和牙齿矫正 随着儿童的成长,口腔发育和牙齿的状况逐渐引起父母的关注。正确的口腔发育和牙齿矫正对儿童的健康和自信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儿童口腔发育过程以及牙齿矫正的必要性和方法。
口腔发育 儿童的口腔和颌面骨骼在出生后会经历一系列的发育阶段。在0到6个月的时候,婴儿的乳牙开始生长。6到12个月时,乳牙会逐渐长出,儿童的咬合力也开始发展。在2岁以后,儿童的乳牙开始脱落,而恒牙逐渐长出。
随着儿童的生长,正常的口腔发育需要得到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口腔保健习惯的培养。儿童经常刷牙,并进行正确的牙齿咬合和舌头位置训练,有利于牙齿的正常生长和咬合力的发展。
牙齿矫正的必要性 在儿童的牙齿矫正中,主要的目标是纠正牙齿不齐和不正常的咬合问题,以保证口腔功能和美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牙齿问题:
1. 龅牙:牙齿前突,影响咀嚼、说话和面部外貌。 2. 钩牙:牙齿内突,易受外力伤害,咬合困难。 3. 缺牙:牙列不齐,可能导致其他牙齿向缺牙区移位。 4. 交叉咬合:上下颌牙齿相互交错,在咀嚼时产生不适。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发音能力和面部外貌,给他们的生活和社交带来困扰。
牙齿矫正的方法 1. 固定矫正:使用牙套和牙箍等器械,通过施加轻微的力量来移动牙齿,达到矫正的效果。一般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牙齿不齐和咬合问题。
2. 隐形矫正:运用透明的牙套系统,如Invisalign或ClearCorrect,通过逐步更换不同形状的牙套,逐渐调整牙齿的位置和咬合。适用于轻度的牙齿不齐和咬合问题。
3. 拔牙矫正:在特定情况下,为了纠正严重的牙齿拥挤,牙医可能会建议拔除一些牙齿,以便在口腔中腾出空间,使得其他牙齿能够正确排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牙齿矫正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制定矫正方案,并由专业的牙医进行评估和指导。矫正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和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牙时,孩子牙齿通常参差不齐,家长很着急,不知道这时需不需要矫正?一般情况,矫正
牙齿需要等孩子到12至 13岁时,所有的乳牙替换完毕,颌骨发育基本稳定时进行,除非为
一些特殊需要,如孩子的咬合畸形。
换牙期会出现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其中很多是暂时性的,不必过多担心,应定期检查,
并请教牙医。
例如,一般恒门牙要比其代替的乳门牙要大,而换牙过程中颌骨仍在继续发育,可能发
育的速度不足于恒牙现在的需要,所以显得位置不够,不必过多担心,牙齿是否排列整齐需
要等到前磨牙长出和颌骨发育稳定后才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