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常规炎性标志物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合集下载

新生儿感染诊断中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感染诊断中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感染诊断中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杨爱春【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作为检测指标在新生儿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新生儿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经诊断确诊为感染性疾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行散射比浊法检测,降钙素原行双抗体夹心精标法检测,对两组新生儿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其白细胞计数、hs-CRP水平、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PCT相比,hs-CRP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处于较低水平;同单一指标检测相比,PCT联合hs-CPR检测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存在显著的特异性变化,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指标,其中降钙素原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优于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二者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对于此类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Objective To evaluate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procalcitonin (PCT) as the detection index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infection.Methods Sixty newborn infa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from September 2014 to October 2016.All the children were diagnosed as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reated as observation group.60 cases of neonatal healthy neonates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Serum neonates were tested for PCT and Hs-CRP.Hs-CRP was detected byturbidimetric assay.Standard test and the two groups of neonatal related indicators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hs-CRP level and PCT level of the neona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Compared with the PCT,hs-CRP for neonatal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diagnosis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at a low level;compared with a single index test,PCT joint hs-CPR detection of neonatal infectious diseas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specificity were at a high level.Conclusion In neonatal infectious diseases,serum allergy-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and procalcitoninhave significant specific changes,and can be used as identific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diagnostic indicators.Calcitonin is betterfor neonatal 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an the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such children.【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7(024)012【总页数】4页(P1393-1395,1402)【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诊断价值【作者】杨爱春【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儿科,江苏海安226600【正文语种】中文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由于新生儿免疫机能较弱,如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极易造成患儿病情持续恶化引发重症感染,严重时可造成死亡[1]。

C反应蛋白对于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探讨

C反应蛋白对于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探讨

C反应蛋白对于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探讨钟媛【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10)35【摘要】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临床价值.方法2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158例,病毒感染92例,另有7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上述325例患儿血常规及 CRP 含量,并作比较.结果158例细菌感染患儿CRP(39.8±3.4)mg/L,CRP 异常率94.3%,血常规WBC(16.2±0.5)×109/L,WBC 异常率71.5%;92例病毒感染组患儿CRP(4.4±1.2)mg/L,CRP异常率1.11%,血常规WBC(5.7±0.2)×109/L,血常规异常率1.64%;7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CRP(3.5±1.4)mg/L,血常规WBC(6.5±0.5)×109/L.3组中,细菌感染组患儿 CRP 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细菌感染组患儿中,CRP 异常率(94.3%)也明显要高于白细胞计数的异常率(71.5%).结论通过检测患儿 CRP 水平,有助于早期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类型【总页数】2页(P145-146)【作者】钟媛【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南阳 47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相关文献】1.C反应蛋白在鉴别小儿呼吸道感染时的临床价值 [J], 史新辉;包凌娟;谭琳琳;王芳2.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梁结玲;罗标;江跃武;陈运娇;徐艳红3.超敏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效果 [J], 范应祥;曾淑珍;黄佩华;王孔专;邝家伟4.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性分析 [J], 李朝辉; 胡雅; 叶健翔; 黄志伟; 梁梓钊5.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孙志刚;姚传卉;石冰;江武松;贾成邦;易本喜;严洁萍;沈君英;沈丽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摘要:目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方法:以本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接收的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为观察组,以同期50例健康未感染小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RP、WBC水平,对比临床检出结果差异。

结果:检出率对比:观察组特异度和对照组灵敏度均>80.00%,漏诊率和误诊率≤20.00%,检出结果较好。

临床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指标对比:观察组血清的CRP为27.22±2.70 mg/L,对照组为5.96±0.52mg/L;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为12.63±2.78×109/L,对照组为7.52±1.52×109/L,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都可以有效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检出结果表示特异度和对照组灵敏度均>80.00%,漏诊率和误诊率≤20.00%,精准度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常见的急诊疾病,患儿疾病发病突然且伴随有呛咳、疼痛、浮肿、发热、气促、恶心等表现,患儿需要接受急诊治疗,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而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

因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和一些感染疾病的临床病症较为类似,为了及时诊断疾病,患儿也需要接受科学病症诊断,明确疾病严重性,进而对其科学用药,预防错诊、漏诊对患儿身心健康的影响[1]。

C反应蛋白(CRP)属于一种特殊的炎性因子指标,是公认的机体炎症组织、损伤的异常灵敏指标,而且炎症问题越严重,该指标上升的幅度也就越大。

此外,白细胞计数也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指标参考依据,可以及时鉴别患儿的病症情况,对于改善患儿的感染问题,帮助患儿及时分析疾病,帮助其获得较好的预后结果有积极意义[2-3]。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 文献
注: 与 治 疗 前 比较 , £ 一3 1 . 0 8 , 2 0 . 2 6 , P< O . 0 1 。
[ 1 ] 胡亚美 ,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上册) [ M3 . 7版. 北京 : 人
表2 结 果表 明, 细菌性 肺炎组治疗前 后 比较 P C T
和C R P明显 下降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1 ) 。
注: 与其 他 组 比较 , P<O . 0 1 。
达 到高 峰 , 含 量 可 为正 常 值 的 1 0 0 ~1 0 0 0倍 ; 其 半 衰期 较短 , 为4 ~6 h , 在 经过 合 理 的治 疗后 , 3 ~7 d 迅 速降 至正 常 。但病 毒 感 染 时 C R P水 平 无 太 大 变
l _ 7 疗效 判定 标 准 判 定 标 准 参 照 《 儿科学》 第 5 版 中关 于 小儿感 染 性肺 炎 的诊断 标准 l _ 1 ] 。 1 . 8 统 计 学 方法 采用 S P S S 1 6 . 0统 计 软件 进 行 统 计学 处理 , 计 量资 料 以 ±s 表示 , 多组 比较 采 用 单 因素 方差 分析 , 配 对 计量 资料 采 用 t 检验 , 以 P< 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中的 P C T和 C RP检 测 。
1 . 1 临 床 资 料 2 9 0例 小 儿感 染性 肺 炎 患 儿 均 为
沈 阳市 儿 童 医 院 2 0 1 2 — 0 7 / 2 0 1 3 — 0 6住 院 的 患 儿 , 年 龄为 2 ~5岁 , 平均 ( 2 . 5 士1 . 7 ) 岁, 其 中男 1 6 3例 , 女 1 2 7例 。根据 病 史 、 体征 、 实验 室检 查及 x线 胸 片 检 查 诊 断为 肺炎 , 其 中 细 菌性 肺 炎 8 5例 ( 抗 生 素 治 疗 有效 , 白细 胞计 数 及 中性 粒 细胞 分 类 均 明显 升 高 ) 。 病 毒性 肺 炎 6 7例 ( Y c 病毒有效 , 白细 胞 计 2 0 0 2 : 1 2 0 5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价值。

方法:纳入时间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纳入40例来我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在同时期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参照组。

分析2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结果:实验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实验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白细胞计数高于参照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可有效的辨别患儿属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属于急性时相反应反白,其浓度上升证明因不同因素造成的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在临床上逐渐被重视。

超敏C-反应蛋白属于灵敏指标,其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逐渐发展到心血管疾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中[1]。

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较高的监测价值,现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价值作研究。

1. 基本数据与方法1.1 基本数据纳入时间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纳入40例来我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在同时期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参照组。

实验组:有26例男性患儿,有14例女性患儿,年龄选取区间为2岁至15岁,年龄均值为(8.31±2.15)岁;参照组:有24例男性患儿,有16例女性患儿,年龄选取区间为3岁至15岁,年龄均值为(8.24±2.18)岁。

1.2 方法抽取所有患儿的空腹静脉血,其血液标本为2mL,并及时送检。

对于全部标本需使用分析仪进行检测,使用荧光免疫层析对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值在0.5-200mg/L之间,全部试剂均在有效期内。

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评价

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评价

贵州医药2019年7月第43卷第7期・1135・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评价惠正刚1贺利军#1安康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陕西安康7250002.陕西省神木市医院,陕西神木719300)摘要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评价其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86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按照其感染感染病原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9例)和非细菌感染组!7例),选择同期我院出生的44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新生儿均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PCT和hs-CRP$比较三组受试新生儿血清PCT.hs-CRP含量。

采用四格表计算血清PCT、hs-CRP、PCT+hs-CRP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和非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hs-CRP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受试新生儿,细菌组患儿上述两指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新生儿$经血清PCT、hs-CRP检查并与阳性界值对比,130例受试新生儿中有76例为PCT阳性,hs-CRP阳性80例,PCT+hs-CRP阳性86例$PCT+hs-CRP性疾病的敏感度和准确度高于单纯PCT、hs-CRP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低于单纯PCT、hs-CRP诊断。

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hs-CRP在感染性疾病患儿中呈高表达,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超敏hs-CRP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敏感度高、准确高的优势,且操作简单,能快速对患儿做出粗步诊断,利于患儿及早开展抗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中图分类号:R722.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744X(2019)7-1135-02新生儿感染后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较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延迟治疗给病原菌提供了繁殖的机会,这对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极为不利+寻找简单快速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的诊断方法一直是新生儿感染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13+炎性因子作为感染性疾病关联度最高的生物学指标,临床一直将其作为感染性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检测了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和健康新生儿的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分析其不同组合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统计学指标,判断其是否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86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按照其感染感染病原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49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7例),选择同期我院出生的44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

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鉴别及优缺点

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鉴别及优缺点

讲义(打印或手写)降钙素原(PCT)就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与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得水平升高。

自身免疫、过敏与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

局部有限得细菌感染、轻微得感染与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得活跃程度。

影响PCT水平得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得大小与类型、细菌得种类、炎症得程度与免疫反应得状况,就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得具有创新意义得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与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1、降钙素原适应症:①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得鉴别诊断②帮助SIRS/脓毒症得早期诊断,评估疾病得严重程度及预后③抗生素治疗效果得评估,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④手术与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监测⑤胰腺炎鉴别诊断2、降钙素原临床意义(1)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得鉴别诊断病毒性疾病时PCT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一般不会超过1~2 ng,PCT鉴别病毒性疾病得敏感度与特异性均高于传统标记物(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等)。

(2)用于脓毒症得诊断与鉴别诊断2012年9月发表得《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为“共识”)指出:脓毒症患者得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

且PCT升高对细菌感染导致得脓毒症特异性很高,可作为诊断脓毒症与鉴别严重细菌感染得生物标志物。

同时,与单纯得临床检测标准相比,PCT检测可显着提高SIRS/脓毒症诊断得敏感性(97%)与特异性(78%)。

把PCT加入诊断标准后,诊断准确率从0、77提高到0、94。

《共识》指出:PCT在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患者得质量浓度依次增高,与病情得严重度呈正相关(见上图),目前PCT诊断脓毒症得界值水平为>0、5 ng/ml、PCT<0、05 ng/ml得患者患高风险细菌性感染得可能性非常小,PCT浓度从0、5 ng/ml上升超过2 ng/ml时,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得发生率增高,如果PCT值大于 2 ng/ml甚至大于10 ng/ml时,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者脓毒症休克得可能性非常大(超过90%),高水平PCT表明全身炎症反应非常严重,死亡风险很高,应立即开始抗生素及针对性治疗。

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

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

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观察发表时间:2016-02-01T11:04:23.0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作者:吉增军陈小春[导读]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白细胞计数(WBC)是最常用的检查项目。

白细胞是非特异性免疫中的重要物质,是抵御病原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吉增军陈小春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225599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儿科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进行WBC、CRP的检测,观察组进行WBC、CRP、PCT的联合检测。

结果:观察组进行WBC、CRP、PCT检测后,感染性疾病的总检出率较对照组有提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WBC、CRP、PCT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具有很好的检出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儿科;感染性疾病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对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WBC及CRP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着敏感度低、特异性不强等缺点[1]。

目前,血清降钙素原作为一种新的感染标志,PCT检测逐步在临床儿科感染性疾病检测中得到推广[2]。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WBC、CRP及PCT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组患者在接受WBC、CRP及PCT的联合检测之后,总检出率明显提高。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儿科患者共140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血常规、尿常规、病原学等检查后确诊为感染性疾病。

患者年龄16天~12岁,平均年龄(3.1±1.6)岁.男性患儿72例,女性患儿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7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5 Jun,24(17) ‘1891‘ 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常规炎性标志物在 dx J L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陈锐,张丙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 目的 探讨比较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常规炎性标志物红细胞沉降率(ESR) 以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269例急性呼吸道感 染患儿为呼吸道感染组,根据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组128例和病毒性感染者组141例,并将135例 健康体检儿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3组PCT、hs—CRP、ESR、WBC水平,比较细菌感染组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Youden 指数。结果 细菌性感染组PCT、hs—CRP、ESR、WB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但病毒性感染组惠儿的PCT、 hs—CRP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均>0.05),细菌性感染组血清PCT、hs—CR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高于ESR、 WBC(P均<0.05),四项炎性标志物的约登指数(youden)比较PCT>bs—CRP>ESR>WBC。结论 血清PCT、hs— CRP对小儿细菌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ESR、WBC,联合检测血清PCT、hs—CRP、ESR、WBC在小儿急性 呼吸道感染疾病类型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炎性标志物;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5.17.025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5)l7—1891一O3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小儿最常见的内科疾病之 ~。因d,JI,年龄小的原因,不能清楚描述不适或仅以哭闹代 替主诉,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的判断。诊断小儿急性呼 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所需时间长,定性也较困难,如何快速 依据检验结果及临床经验,快速有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是 临床实践中的难题。儿科临床上一般通过检验常规的炎性标 志物如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 的异常以及肺部听诊来辅助诊断急性呼吸道感染。近年来, 随着新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炎性标志物运用到临床中,目 前运用最广的就是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笔者通过收集本院2012年1月一2013年1月期间儿 科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共26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 顾性分析,比较PCT、hs—CRP、ESR、WBC在小儿急性呼吸道 感染中的诊断意义并予以综合评价,快速准确地为小儿呼吸 道感染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69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均符合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中国儿童普 [通信作者] 张丙宏,E—mail:zbhong6288@163.com 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相关诊断标准 。男127 例,女142例;年龄0.3~10(4.56±0.43)岁;病程1~7(2.47± 0.21)d;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多见。患儿根据咽拭子细菌培 养结果及血清病毒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咽拭子培 养有致病菌生长,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呈阴性)共128例和病 毒感染组(咽拭子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相关病毒血清学检测 结果阳性)共141例。选取门诊健康体检儿135例为对照组 (咽拭子培养及相关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中男 女比例为70:65;年龄0.3~10(4.13-4-0.75)岁。3组年龄、 性别构成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具有可比性。 1.2检测仪器及方法 所有患儿在人院时均取静脉血检测 血清PCT、hs—CRP、ESR和WBC计数。PCT检测采用半定 量的免疫色谱检测法(机器由德国B.R.A.H.M.s公司生产 的PCT—Q检测卡),患儿人院时采集静脉血标本经离心后取 血清200 p.L加入PCT—Q的圆孔中,室温下平置30 min观察 结果,根据测试带的色彩强度与试剂盒参考卡片上区段颜色 相比较.检测出PCT值。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 CRP水平,机器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罗氏公司 提供。常规炎性标志物ESR采用魏氏法保持室温1 8~25 qC 

[5] 庄心良,曾因明,程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6:255l [6] 李龙,王月玲.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 比[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4):363—364 [7] 潘小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比较[J].现 代诊断与治疗,2012,23(3):175 [8] Andrea Tinelli,Brad S,Hurst,Gernot Hudelist,et a1.Laparo scopic 

myomectomy focusing on the myoma pseudocapsule:technical and outcome reports[J].Human Reproduction,2012,27(2):427—435 [9] 吴丽芳,万择秋,孟迪云,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转开腹 的有关因素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Ol2,12(4):319— 32l [收稿日期]2015一O1—10 ・1892’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5 Jun.24(17) 沉降,1 h后读取结果。WBC用SYSMEX一2100血球仪检测。 所有患儿均经导管深部抽取痰液咽拭子进行痰培养,所有指 标测试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及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检测指标评定标准PCT检测结果:PCT<0.5 ng/mL 为阴性;PCT>t0.5 ng/mL为阳性,其中0.5~2.0 ng/mL为轻 度升高;>2.0—10.0 ng/mL为明显(中度)升高;>10.0 ng/ mL为显著(重度)升高。hs—CRP检测结果:hs—CRP<3.0 mg/L为阴性;hs—CRP≥3.0 mg/L为阳性,其中3.0~10.0 mg/L为轻~中度升高,>10.0 mg/L为重度升高。ESR检测 结果:ESR<10.0 mm/h为阴性;ESR≥10.0 mm/h为阳性,其 中10.0~20.0 mm/h为轻中度升高,>20.0 mm/h为重度升 高。WBC检测结果:WBC(4.0~10.5)X 10 L 为阴性, WBC≥10.5 X10 L 为阳性,其中(10.5~20.0)×10 L 为 轻中度升高,>20.0 X 10 L 为重度升高。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 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 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i± s)表示,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3组PCT及hs—CRP阳性率比较细菌感染组PCT、hs— CRP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均<0.01),病毒感 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3组ESR及WBC阳性率比较 细菌感染组ESR、WBC 表1 3组不同PCT及hs—CRP水平例数及阳性率比较 例 

注:①与病毒感染组比较,P(O Ol。 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P均<0.01),病毒感染组 WB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2。 表2 3组不同ESR及WBC水平例数及阳性率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O1;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3组血清中炎性标志物水平比较 细菌感染组的PCT、 hs—CRP、ESR、WBC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P 均<0.05),病毒感染组的PCT、hs—CRP、ESR、WBC水平与 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3组PCT、hs—CRP、ESR、WBC水平比较( ±s) 

注:①与细菌感染组比较,P<0.05。 , 2.4炎性标志物对细菌性和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价 值比较经相应公式求得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最 高(95.31%),Youden指数显示:PCT>hs—CRP>ESR> WBC。见表4。 3讨 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于儿童,年均每 人可达5~7次 。其主要发生在季节交替之际以冬春季多 发,一般起病较急,4,JL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吼喘多见,有 时可有喷嚏、流涕、鼻塞、咽部充血水肿等症状 。诊断呼吸 

表4 炎性标志物对细菌性和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 诊断价值比较 %(例/例) 

道感染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 。其中实验室检 查常规主要包括血常规(主要为WBC)、红细胞沉降率(ESR) 等。因一些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都可引起白细胞 计数的改变,全身感染时白细胞既可升高,又可减少,故WBC 计数用于诊断感染的准确性较低 。ESR在动态观察病情 变化及治疗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某些疾病发生、 发展,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但ESR不具有特 异性和敏感性,在许多病理情况下,均可促进红细胞沉降率极 度增快 。 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由肿瘤坏死因子d(TNF— )、白细胞介素一6(IL一6)等细胞因子刺激肝细胞合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