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虫情报(第十四期)棉蚜发生警报

合集下载

山西晋中市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山西晋中市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山西晋中市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景云飞(山西省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山西 晋中 030600)摘要:玉米是晋中市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其质量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该文阐述了当地玉米病虫害发生与防控现状,介绍了玉米茎基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玉米螟、双斑萤叶甲等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针对性防控措施,以期确保晋中市玉米生产安全。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控措施;晋中市景云飞. 山西晋中市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3):31+33.玉米是晋中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生长中会受到病虫害威胁,对生产质量与产量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

需掌握当地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采取应急防治、长效防治相结合的防控措施,以保证玉米高产稳产,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一、晋中市玉米病虫害发生与防控现状1、晋中市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2022年,晋中市玉米种植面积331.31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243.31万亩。

其中,病害发生面积88.9万亩,虫害发生面积154.41万亩。

玉米虫害整体发生较轻,局部发生重,如寿阳等县局部发生的蛴螬虫害,榆次局部地区发生的小地老虎虫害,灵石、平遥、介休、太谷、祁县等地区发生的双斑萤叶甲虫害。

玉米病害发生较广泛,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高达30.5万亩,玉米茎基腐病,发生面积11.3万亩,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面积共11.2万亩。

2、晋中市玉米病虫害防控现状晋中市通过推广优良抗病虫品种、平衡施肥、性(引)诱剂诱杀、精准科学用药等措施防控玉米病虫害,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2年,全市双斑萤叶甲防治面积33.25万亩,挽回损失12267.49吨;玉米螟防治面积25.56万亩,挽回损失10156.39吨。

通过推广高抗病玉米品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措施,玉米大斑病防控面积16.85万亩,挽回损失9163.91吨;推广玉米拌种技术、高抗病品种,防控玉米丝黑穗病面积11.55万亩,挽回损失1189.53吨;采取补施磷钾肥、加强水肥管理等措施,促进玉米植株抗病能力提高,防控玉米茎基腐病面积共计2.6万亩,挽回损失585.76吨。

虫害调查报告(一)2024

虫害调查报告(一)2024

虫害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该报告对某地区的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相关农民和农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建议,以应对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威胁。

调查结果将用于制定防治虫害的措施,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正文:1. 主要虫害种类1.1 田间作物主要虫害1.1.1 棉铃虫1.1.2 稻飞虱1.1.3 玉米螟1.1.4 大豆蚜虫1.1.5 小麦蚜虫1.2 果树及蔬菜主要虫害1.2.1 瓜果树上的蚜虫1.2.2 苹果上的青虫1.2.3 蔬菜中的菜蛾1.2.4 桃树上的梅蛾1.2.5 橘子树上的柑螟2. 虫害发生原因2.1 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2.1.1 过度的农药使用2.1.2 缺乏轮作和间作措施2.1.3 地块整地不彻底2.1.4 垃圾处理不当2.1.5 没有进行病虫害调查和监测2.2 气候因素2.2.1 暖冬导致虫害越冬数量增多2.2.2 干旱天气导致虫害生长迅速2.2.3 高温天气增加了虫害孳生的速度2.2.4 气候波动导致虫害迁移和传播3. 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3.1 减产和损坏3.1.1 蚜虫吸食植物汁液导致营养透支3.1.2 幼虫咬食叶片导致叶面积减少3.1.3 蛀食虫害导致果实损坏和腐烂3.2 传播病毒3.2.1 蚜虫传播病毒导致病害加重3.2.2 黄夜蛾传播水稻白叶枯病3.2.3 小菜蛾传播甜菜嵌纹病毒3.3 损害品质和商业价值3.3.1 果实被害后质量下降3.3.2 叶片被损坏后受光能力减弱3.3.3 食用部位被虫害污染影响销售4. 虫害防治措施4.1 生物防控4.1.1 引入天敌进行虫害防治4.1.2 使用生物农药对虫害进行生物防控4.1.3 发展友好微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4.2 化学防控4.2.1 合理使用农药进行虫害防治4.2.2 正确施药,遵守施药周期和剂量4.2.3 确保农药安全使用,避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4.3 农业管理措施4.3.1 加强地块整地和清除垃圾4.3.2 合理进行轮作和间作4.3.3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4.3.4 加强信息交流和培训,提高农民的虫害防治意识5. 积极应对虫害的建议5.1 建立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虫害发生情况5.2 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增加农民防治虫害的知识5.3 推广有效的虫害防治技术和产品5.4 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提供专业的虫害防治指导与咨询5.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出台虫害防治的政策和法规总结: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严重,但通过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和影响。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方法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方法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调查方法草地贪夜蛾1系统监测调查监测期,周年繁殖区1—12月,迁飞过渡区3—11月,重点防范区6—9月。

1.1成虫灯诱监测常规测报灯或智能测报灯设在玉米田周围,灯管高出作物冠层;常年发生重或诱虫量多的区域可设置高空测报灯。

在监测期内,逐日调查记录灯具诱集的雌蛾、雄蛾数量,蛾峰期进行雌蛾卵巢发育级别解剖,解剖数量一般不少于20头,记录和计算各级别数量和比率。

1.2成虫性诱监测选择当地各季玉米播种早、甜糯玉米品种田作为系统调查田。

每块田放置罐式、桶形或新型干式诱捕器3个。

苗期玉米等低矮作物田,3个诱捕器呈正三角形放置于田中,相距至少50m,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m,距地面1.2m。

成株期玉米等高秆作物田,选出填走向与当地季风风向垂直的田块,诱捕器放置于上风口、方便操作的出边田填上,3个诱捕器呈直线排列,间距至少50m,高出植株冠层20cm。

在监测期内,逐日调查记录诱集雄蛾数量。

1.3卵和幼虫系统调查在放置性诱捕器的系统调查田开展调查。

当灯诱或性诱见虫时开始,每5天调查一次,至玉米成熟结束。

每块田5点取样,玉米抽雄前采用型、抽雄后采用“梯子”型取样,每点查10株。

调查卵块数、卵粒数、各龄幼虫数、被害株数,计算平均百株卵量、百株虫量和被害株率。

2大田普查在各季玉米苗期、喇叭口期、吐丝灌浆期三个受害关键期各调查1次,各生育期普查田块在10块以上。

每块田采用5点取样,每点查5—10株,记录见虫田块数、被害株数、卵量和幼虫数量,计算虫田率、被害株率、百株卵量、百株虫量,并估算不同发生程度的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

3信息报送通过“全国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治信息平台不艮送草地贪夜蛾监测信息,报送任务东亚飞蝗1系统调查1.1卵期调查一般在3月中下旬调查一次。

选择不同生境,随机调查5—10个点,每样点In?,调查蝗卵分布、越冬死亡率;并随机选取5—10块卵中的活卵50粒,检查卵的胚胎发育情况。

1.2蝗蛹期调查根据春季蝗卵胚胎发育进度调查推算出的蝗螭出土期,此日期的1—2天前开始调查,在蝗卵分布较为集中的避风向阳高坡地,每3天调查1次,当查到蝗蛹时,为夏蝗出土始见期。

植物保护案例BT棉与棉铃虫

植物保护案例BT棉与棉铃虫

棉铃虫的发生规律
• 棉铃虫在各棉区年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在北纬40度以北地区,包括辽 河流域棉区、新疆、甘肃、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年发生3代,部分2代,少数4 代。北纬32度-40度的黄河流域棉区及部分长江流域棉区包括河北省大部、河南、 山东全省、山西东南部、陕西关中、湖北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等棉区, 每年发生4代,有的年份有不完整的5代。北纬25度-32度的长江流域棉区,包括 江苏、浙江、湖北荆州、黄冈、江西九江、南昌、安徽南部、湖南洞庭湖地区 和四川中部等棉区,每年发生5代,有的年份出现不完整的6代。北纬25度以南 的华南棉区,包括广东曲江、广西柳州、湖南南部和云南开远每年发生6代,在 云南部分地区,可发生7代,冬季蛹不滞育。
植物保护案例BT棉与棉铃虫
案例3 我国棉铃虫治理
我国棉铃虫的发生危害
•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 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地区。在我国,各大棉区均有发生。棉铃虫属多食性害虫, 我国已知的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多种,除为害棉花外,还取食小麦、玉米、大豆、花生、 番茄、辣椒等。
• 根据棉铃虫适应当地气候的滞育、抗寒特点,我国棉铃虫被划分为4个地理型:热带型, 亚热带型、温带型、新疆型。随纬度升高,过冷却点降低,抗寒能力增强。热带型棉铃 虫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没有滞育能力;亚热带型棉铃虫分布在长江流域,少数具有滞 育能力;温带型棉铃虫分布在黄河流域,具有滞育能力;新疆型棉铃虫分布在新疆,具 有滞育能力。棉铃虫不能在我国东北越冬,但具有长距离迁飞能力,东北棉铃虫种群是 从黄河流域迁飞过去的[10]。
• 在新疆地区,越冬蛹5月开始羽化,一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南疆在6月上旬,北疆 在6月中旬,主要产在胡麻、豌豆、早番茄、直播玉米等作物上,此外紫草、曼 陀罗上也有。二代产卵高峰南疆在7月上、中旬,北疆在7月中旬,主要产在玉 米、棉花、番茄、烟草、辣椒等植物上,三代产卵高峰均在8月,主要产在玉米、 烟草、棉花、晚番茄、高粱上。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措施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措施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 措施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棉花病虫害概述 •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01
棉花病虫害概述
棉花病虫害的种类和分布
种类
棉花病虫害主要包括棉铃虫、蚜 虫、红蜘蛛、枯萎病、黄萎病等 。
分布
这些病虫害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 布,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 国等棉花主产国。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棉花健康生长,提高 抗病性。
生物防治技术
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01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微生物农药的利用
02
利用对病虫害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农药,如细菌、真菌等,防
治病虫害。
植物性农药Leabharlann 利用03利用某些植物的提取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苦参碱、藜芦碱
等。
特点
不同病虫害有其特定的发生时期和传 播途径,防治措施需针对不同病虫害 的特点进行综合施策。
02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棉花品种,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率。
合理轮作和间作
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 的数量。
科学施肥
棉花病虫害的危害和影响
产量损失
病虫害会导致棉花减产,降低棉花品质,给棉农带来经济损失。
生态平衡
病虫害的泛滥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棉田生态系统的稳定。
食品安全
部分病虫害如红蜘蛛、蚜虫可能携带病毒,影响食品安全。
棉花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
发生规律
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种植方 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温暖湿润的 环境更有利于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新疆棉花栽培中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新疆棉花栽培中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新疆棉花栽培中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摘要:为解决新疆棉花栽培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本文以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为例,依次列举不同类型的病虫害,逐步分析该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结合现阶段栽培现状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新疆棉花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引言:得益于高产优质品种棉花的研发及应用,新疆棉花产业在近些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为新疆、国内的总体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为了扩大棉花产量、提高棉花的整体质量,新疆棉花业对可能影响棉花产值的不良因素进行了筛选,总结出影响近些年总产值的因素为病虫害,将病虫害的主要引发原因归纳于气候变化。

病虫害已经成为对棉花质量影响最大的不良条件,很多病虫害在气候变化中得到一定发展,发生率与危害性出现显著提升,有关专家将常见的病虫害一一列举出来,结合病虫害的发生机制制定科学性的解决措施。

1.棉花栽培中常见的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1.1棉蓟马1.1.1发生特点棉蓟马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月份,当地也将5月份作为棉蓟马的高发期,棉蓟马害虫成长为成虫后,跑跳能力优越,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传播,白天通常处于较为隐蔽的区域进行啃食,晚间逐渐注意到叶面上,由雌虫进行单独繁殖,虫群中很难见到雄虫。

对于棉蓟马的出现条件有一定标准,最高温度不超过25℃,湿度也要保持在60%以下。

研究中认为小花熔、姬猎蝽、带纹蓟马等均为威胁棉蓟马生存的主要天敌。

棉蓟马在啃食中应用自身锉吸式口器进行汁液吸取,主要啃食部位在表皮细胞处,是影响棉花叶子苗、真叶、嫩头、生长点的主要因素,嫩叶通过棉蓟马危害后其叶面触感会逐渐变硬,同时伴随黄色斑块出现,叶背处逐渐呈灰色斑痕状。

1.1.2防治技术棉蓟马防治中通常以早春时节为主,处于此阶段的棉蓟马冲虫口得到有效压低,前往棉花田的迁徙能力得到有效控制。

于冬春时节将田边杂草予以去除,可以有效降低棉蓟马的发生风险。

化学防治是当前针对棉蓟马最有效的防治手段,通过药液融合能够达到防治成效,主要用药方式有两种,其一为20%啶虫脒2500倍液融合2%阿维菌素1500倍液,其二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融合2%阿维菌素1500倍液,以喷洒为主进行防治。

植保知识复习题

植保知识复习题

植保知识竞赛题1、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防治地下害虫的一项主要措施是( 药剂拌种 )。

3、病虫害综合防治是将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经济损失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棉铃虫的幼虫其属于(咀嚼式)口器。

5、在害虫发生期的预测中,最常用的方法(期距法)。

6、在预测害虫发生期时,常将划分高峰期的数量标准定为某害虫期发育进度百分率达(50% )。

7、田间喷药防治夜蛾类幼虫的时间应为 (初龄幼虫)。

8、春尺蠖以(蛹)在土中越夏越冬。

9、各地的玉米螟均是以(老熟幼虫)虫态越冬。

10、一年发生2代的昆虫叫(二化性)。

11、(截形叶螨 )是有吐丝结网习性的害虫。

12、具有性二型现象的昆虫有( 春尺蠖 )。

13、在防治成虫时,应在成虫(产卵前期)进行。

14、毒饵粘附剂以选择( 植物油)为最好。

15、棉蚜与( 蚂蚁)有互利共生关系。

16、(土耳其斯坦叶螨)是我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种叶螨。

17、红蜘蛛一般在玉米( 叶背面 )活动,取食为害。

18、土耳其斯坦叶螨以( 雌成螨)越冬。

19、早春当气温升高到( 8℃ )时,越冬螨就开始出蜇活动。

20、( 高温干燥)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发生有利。

21、杨枝把诱蛾利用蛾类的( 趋化 )性。

22、小麦皮蓟马以( 锉吸式)口器进行为害。

23、新疆小麦蚜虫的种类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麦双尾蚜、禾谷缢管蚜,它们均以刺吸式口器:并且可传播病毒病 ( 麦二叉蚜 )始于苗期,集中在叶背取食。

24、具有两种以上生殖方式的害虫有( 棉蚜 )。

25、化学防治小麦皮蓟马成虫的关键时期为(小麦孕穗始期未破肚前 )。

25、具蛀食习性的害虫有( 棉铃虫)。

26、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为害后会造成( 黄褐色斑点 )。

27、咀嚼式口器害虫为害造成的症状为(出现缺刻、孔洞、千疮百孔)。

28、玉米螟为害叶片后会出现( 排孔 )。

29、大田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为( 草蛉 )。

30、小麦皮蓟马危害小麦的症状为( 为害旗叶、护颍、外颍、形成皱缩、枯萎麦芒卷曲.为害花器,造成白穗。

植保个人工作总结范文(通用8篇)

植保个人工作总结范文(通用8篇)

植保个人工作总结植保个人工作总结范文(通用8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过去这段时间的辛苦拼搏,一定让你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提升!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分析一下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了。

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植保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保个人工作总结篇120xx年上半年克州植保站在自治州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州农业局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植保站的帮助指导下,认真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落实各项病虫害防控措施,强化植保执法,抓好植保各项工作。

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自觉贯彻落实到“三农”服务中,服从大局,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为全州农业安全,农业增收、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农作物病虫发生及防治情况由于今年克州气候异常,较往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较严重。

我中心植保站春季加大了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四定一查”工作。

测报人员6人分别对全州三县一市的棉铃虫、棉叶螨、棉蓟马、棉蚜、小麦锈病越冬菌源、小麦蚜虫、小麦根腐病、玉米螟、地老虎、春尺蠖、苹果毒蛾、蚧壳虫、葡萄班叶蝉、蝗虫等越冬基数以及设施农业温室大棚蔬菜病虫害进行了调查。

并对初春病虫害发生起到了有效地防控作用。

(二)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情况1、田间调查及收集数据情况:严格按照《自治区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方法》,根据病、虫情发生发展趋势对克州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田间调查;我中心植保人员每周通过亲自下乡定点调查外,还与各县市网络、电话等方式联络收集各县市调查情况并整理分析、编写周报,按时向自治区植保站、州人民政府、州农业局等相关部门报送病虫测报和重大病虫发生动态。

今年还根据自治区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周报制度,每周将发生及防治情况上报自治区植保站。

及时组织开展大田普查,上半年共开展13次病虫害普查,通过普查,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农作物各类病虫害发生动态,为大田开展适期防治提供了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 国 农 业 有 害 生 物 预 警 与 控 制 区 域 站


(第十四期)

新疆阿克苏市病虫测报 2010年 4月29日 签发:王宏伟
--------------------------------------------------------------------------------
棉 蚜 发 生 警 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我站技术人员于4月29日在依干其乡9大队5小队建立的棉花病
虫观测场对棉蚜迁飞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棉蚜已迁入到棉田。随
机调查棉株242株,有蚜株6株,共有棉蚜19头,其中有翅蚜6头,
有翅蚜与无翅蚜的比例为1:2.33,平均有蚜株率为2.48%,百株蚜
量7.85头。今年棉蚜迁入棉田时间较2009年晚8天(2009年为4
月20日),与2008年棉蚜迁入棉田时间相近(2008年为4月28日)

二、预测预报
根据我站调查数据及历年棉蚜发生情况,结合近期天气情况综
合分析: 预计棉蚜在棉田形成中心株将在5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

棉 蚜 危 害 状

棉蚜将在棉田内普遍发生。
今年棉蚜迁入棉田较晚的主要原因1、2010年春季气温回升缓
慢,回寒天气较多,不利于棉蚜卵孵化和棉蚜繁殖;2、室外石榴树
棉蚜始见期较去年偏晚。
三、防治建议
1、望各乡(镇)场领导能引起高度重视,提高防范意识,继续
做好棉蚜越冬场所的防治工作(温室、大棚、室外花椒树和石榴树),
防止迁飞扩散。
2、各乡(镇)场立即组织农技人员及农民植保员从即日起认真
做好棉蚜的普查工作,普查重点是靠近温室、大棚和果棉间作(石
榴)的棉田或往年棉蚜发生较早、较重的地块,要做到早普查、早
发现、早防治,切不可掉以轻心,如发现棉蚜已迁入棉田,应及时
向乡(镇)场领导和市植保站汇报。
3、现阶段可结合定苗,将有蚜株拔除,集中带出棉田深埋或发
现有蚜株,将棉蚜捏死,发现一株消灭一株,防止棉蚜进一步扩散
蔓延。
4、在防治棉蓟马时,认真细致地将棉花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施
药液,也可兼治棉蚜。
注意事项:发现棉蚜的棉田切记盲目使用化学药剂,同时积极
保护利用天敌,增益控害。

阿克苏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
2010年4月2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