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的重生故事

合集下载

诺基亚简介

诺基亚简介

“真正让人不安的是我们甚至没有拿起合适的武器反抗。 我们仍然习惯于采用针对不同价格市场推出不同手机的战略。” 艾洛普在邮件中说。随后,诺基亚与微软的合作,在壮士断腕 般地舍弃Meego、砍掉塞班、绝缘Android,以及管理层大换血 之后,这家曾经卖过卫生纸、轮胎、靴子和电缆的极为排外的 芬兰公司,将在一个加拿大人的指挥下,再一次将自己的业务 聚焦程度提高,踏上绝地重生之路。 随着Lumia系列手机在全球的发布和被认可,已经远离竞 技场中心的诺基亚,正在以一个挑战者的姿态重新赢得“观众” 的注意力。 诺基亚需要告别历史包袱,需要忍辱负重,需要接受卫冕 失败的结果,而变成一个挑战者的身份从头再来。
诺基亚:变身挑战者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手术”之后,这家拥有147年历史的昔 日手机业霸主,正在逐步从泥沼中挣脱出来,并以挑战者的身份 重新夺回“观众”的注意力。Stephen Elop这位被空降到芬兰的 加拿大人,可能是过去18个月中这个世界上最勤奋的CEO。自从 就任诺基亚CEO以来,他的时间 被私人助理以5分钟为档精确分 割。与此同时他几乎每个月都要 来中国,他的忙碌是因为他正掌 握着诺基亚—— 一家有着147年 历史的欧洲老店,他需要为这个 被时代潮流几近颠覆的科技航母 调整航向。从2010年艾洛普空降至今,人们已经关注到了诺基亚 身上的微妙变化,外界正在重新燃起对它的兴趣。艾洛普把包袱 沉重的诺基亚比喻成一个正在燃烧的北海钻井平台,它正在被由 苹果、谷歌以及中国的山寨手机厂商引燃的熊熊大火所包围。
诺基亚的企业文化
• “诺基亚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并成为 最佳的合作伙伴”,目标是建立一种灵活、 机敏、外部取向的、创造性的文化,实现 增长不断获取资源。 • 价值观: ★客户满意:发现客户需求,给客户带来价 值,尊重和关心客户 ★尊重个人:公开和诚实的沟通,时刻公平 对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接受不同事 物

自杀重生

自杀重生

张瑞敏:自杀重生、他杀淘汰,我是在经理开会时,让李明掏一年大粪的时候听说的,我认为这话太准确了。

当年诺基亚没有选择自杀,最终被他杀了。

诺基亚的衰落只用了4年的时间,市值在4年里蒸发了千亿美元。

诺基亚CEO说我们做的很好我们都不知道失败原因,对就是太自信了,导致他们失败。

于是,海尔启动了史上最惨烈的自杀工程。

海尔今年裁员1万人,去年裁员1万6千人。

互联网时代就是这么残酷,充满了血与泪。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人不管是学习还是人生各个阶段,最大的毛病就是“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做不到。

”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为什么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我想真正知道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改变做的人很少。

原因到底是什么,那就是人的根器和执念让我们懒惰的心不愿改变,人生从此产生差别。

一、你愿意做哪种人?第一种人:本来很欢乐的一个场合,你一进来,大家都不快乐。

第二种人:本来一个很不开心的场合,你一进来,大家都笑了。

我想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这两种人,我们自身也身处其中,只是有时是第一种人,有时是第二种人。

我想所有人都想带给大家喜悦和快乐,但是往往不知道什么心情不好就发癫一般让亲人和身边的人受到情绪的伤害。

可能很多人会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一上来就不管那么多了。

”我想如此种种都是心智修为的不成熟,又让我们的成长与修为打回原形。

二、你的人生就只有两种结局,你会是哪一种?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条龙,都不知道被寄予多少厚望。

只是不用走到最后就已经知道是“龙”还是“虫”。

为何有如此多的不如意,只要我们还活着问题就会不断出现,我们每天都要都解决问题,但是关键是我们如何认知事物和对待问题的方式。

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长途赛跑,考验的更加是人生修为的转变。

曾国藩便是极好的一个例子,十年磨难,多次欲想自杀身亡,从41岁到50岁,整整十年是他人生中最艰难,最痛苦。

但也是他最成功、最幸运的一段时间。

因为有如此苦难的磨练,“苦酒”做“甜酒”的心智转变终成“大清中兴名臣”“湘军之父”。

诺基亚为什么失败

诺基亚为什么失败

9月3日上午,微软和诺基亚正式联合宣布,微软以71.7亿美元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并获得相关的专利授权。

这意味着,诺基亚失去了其昔日最为耀眼的明珠,只剩下了地图和网络通信两块非核心业务。

在经历了近5年来以安卓和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反复冲击之后,曾经的手机业老大诺基亚终于为这段无望的挣扎画下休止符。

时间总有惊人的巧合,三年前,8月15日,Google收购摩托罗拉,价格是125亿美金,一天后,小米1手机发布;三年后的今天,微软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9月5日,小米发布小米3手机。

诺基亚作价71.7亿美元,而小米公司最新一轮估值超100亿美元。

相形之下,天壤之别,让人唏嘘感怀不已。

其实,诺基亚和微软,说到底是一对在移动互联时代出现战略误判的难兄难弟。

过去5年,诺基亚丢掉智能手机市场,微软失去移动互联操作系统市场。

他们的合作,既属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能否如两家公司的公开信所言,“标志着一个革新创举的新时刻”,前景难料。

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了诺基亚败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最好的诠释,也为近年以来形势不错的中国智能终端厂商敲响了一记警钟。

此外,收购诺基亚不会让其他手机厂商背离微软也是此次收购的重要原因。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后,其他手机厂商依然使用Android系统,当然,这与Android的免费有关;但也因为使用Android系统的厂商较多,出于差异化的战略考虑,微软的Windows Phone也依然会成为厂商的第二选择。

不过,Windows Phone的扩张速度仍值得关注。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市场将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目前最看好的仍是谷歌产业链。

目前,苹果增长放缓趋势已经显现,此前股票遭到富达等大机构的大幅减仓。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构却在大幅加仓谷歌股票。

而正在整合中的微软和诺基亚,在软硬件的合作上仍然存在一些漏洞,且市场认可度仍待观察。

曾经不朽的诺基亚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诞生之初主要从事造纸生意,伴随企业不断扩大,业务类型不断增多,最终才定位在了移动服务。

谁葬送了诺基亚手机帝国

谁葬送了诺基亚手机帝国

在诺 基 亚 售 出 的部 门 中 , 运
费, 总 金额 5 4 . 4亿 欧 元 。微 软将 营 部 门去 年 净 销 售 达 1 4 9亿 欧 1 0年 。同 时 , 微 软允 许 诺基 亚 在 以其 海外 库存 现 金 支付 , 交 易 程 元 , 占诺 基 亚 总 销 售额 的一 半 : 其 H E R E地 图定 位 系 统 中使 用 序预计于 2 0 1 4年 第 一 季 度 完 L u m i a品牌 手 机销 售 正 旺 ,今 年 微软 的专 利技 术 。微 软有 权无 限
人、 社 区和 组 织 的绩 效 。通 过 降 取 了 纠正 措 施 后 得 到控 制 , 重 新
和 改 善过 程 , 从 而成 功 地 创 造 了 顾客 价值 。
玛管 理持 续发 展 的企业 文化 。朱
力, 形 成 企 业 内有 效 推 行 六 西格 低 周期 、 对 流 程进 行 文 件 化 管 理
芬 兰是一个人 口只有 5 0 0万的北欧 小国,一度拥有世界 最 大的手机 生产 商 , 为全球数 以亿 计的消 费者设计 、 制造 手机 。这 本 身是 个奇迹 。一个拥 有百年历 史的企业 , 在2 0 年 时间里构建
起 来 的移 动 通 信 帝 国 , 因一 个 “ 自我 感 觉 良好 ” 的疏 忽 , 在 2年 时 间里 断送 了大好 河 山 这 不 能 不说 是 一 大 遗 憾 个 没 有及 时 断腕 自救 的 巨人 .面 临 危 难 不 得 不搭 上 了半
欧 元 价 格 收 购 诺 基 亚 的 手 机 部
出售 给 微软 。公 报说 , 这些 “ 有 助
于微 软 的 业 务 拓 展 至 更 宽 的 领 域” 。诺 基亚 保 留 自己 的专 利库 . 并 许 可 微 软 非 独 占使 用 其 专 利

诺基亚这七年——一个悲情英雄的沉浮录

诺基亚这七年——一个悲情英雄的沉浮录
| 。 t f }4 * f 辨 ≈ 。 ^ E口 | j 瓣 豫 ≮ { 埘 。 ≯ 掣 《f 搿 : | #}蹦 球 ≯ 口 《 。 。
_

诺 基 亚 这 七 年

个 悲 情 英 雄 的沉 浮录
郭 中敏
( 华为技 术有限公 司,广 东 深圳 5 1 8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9 )
当A p p l e  ̄是 个襁褓 中的婴儿 时 , CF O出身的Ol l i P e k k a
得 意洋 洋地 吹嘘 着手里 的数十亿 欧元现 金 ,对即将 到 来 的危机 缺乏应 有 的判 断 。以C F O的逻 辑 来做 科技公 司的
CE o ,结 局 大抵 如 此 !
后 ,我的一篇 名为 《 诺 基 亚一 ~ 投 身 熔 炉 ,要 么 辉
【 关键 词 】
诺 基 亚 微 软 智能 手机 移 动互 联 网
中图分类号 :F 6 2 6 . I 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 0 0 6 - 1 0 1 0 ( 2 0 1 3 ) 一 1 7 — 0 0 8 7 — 0 4
1 诺基 亚 . 微软 , 一 对 情 比金 坚 的患 难
但 这场看似 美满的婚姻 背后 ,也充 满 了危机 。在P C
平 台,微 软是 当之无愧 的至 尊王者 ,可在手机 领域 ,却

直没 有作 为。 刚刚发布 的W i n d o ws P h o n e 7 ,合 作者
寥寥 ,走 向边 缘化 的趋势 非常 明显 。如何将 这样 一个娇
作 为智能 手机的 鼻祖 ,诺基 亚为整 个行业摸 索 了十
塞 班 系统编 码 冗繁 、功 能提 升 缺 乏 潜 力 、 支持 者

诺基亚手机系统历史

诺基亚手机系统历史

诺基亚系统塞班Symbian系统是塞班公司为手机而设计的操作系统。

2008年12月2日,塞班公司被诺基亚收购。

2011年6月22日,诺基亚将塞班承包给埃森哲。

2011年12月21日,诺基亚官方宣布放弃塞班(Symbian)品牌。

由于对新兴技术支持欠佳,塞班的市场份额日益萎缩。

截止至2012年2月,塞班系统的全球市场占有量仅为16.9%,中国市场占有率则降至18.7%,均被安卓超过。

诺基亚宣布,2014年将彻底终止对塞班系统的所有支持。

塞班操作系统的前身是英国Psion公司的EPOC操作系统,其理念是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手机操作系统。

虽然塞班以EPOC为基础,而它的架构却包含了多任务、多运行绪和存储器保护等功能。

塞班中的节省存储器和清除堆栈能有效地降低资源消耗,该技术也运用于手机内存和存储卡。

塞班的编程使用事件驱动,当应用程序没有处理事件时,CPU会被关闭,因此使得塞班系统非常节能。

这些技术让塞班的C++开发变得非常复杂。

然而,许多塞班设备也支持Python、QT以及J2ME来进行开发。

历史1980年David Potter成立Psion公司。

1998年在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和Psion的共同合作下成立塞班公司。

1999年塞班公司推出Symbian OS v5.x操作系统。

2000年全球第一款Symbian系统手机:爱立信R380正式出售。

2001年塞班公司推出Symbian OS v6.x。

2003年塞班公司推出Symbian OS v7.x,同时创始人之一的摩托罗拉退出塞班公司。

2004年塞班公司推出Symbian OS v8.x。

2005年塞班公司推出Symbian OS v9.x。

2006年全球Symbian手机总量达到一亿部。

2008年诺基亚收购塞班公司,塞班成为诺基亚独占系统。

2009年LG、索尼爱立信等各大厂商纷纷宣布退出塞班平台,转而投入谷歌Android领域。

2010年三星电子宣布退出塞班转向Android,塞班仅剩诺基亚一家支持。

诺基亚重生之惑

诺基亚重生之惑

为 何 自始 不 曾放 弃 “ 塞 班 系统 ” ,而 且还 执意收 购塞班公 司所有 股权 、 将 塞 班 作 为 独 占 系 统 。 当 时 ,面 对 安 卓 系 统 的 来 时 汹 汹 ,为 何 不 正 视 消 费 者 的 需 求 喜 好 ,随 大 流 “ 捞 一 把 ” ,至 少 生 产 一 部 分 安 卓 系 统 的
会 陷 入 与 三 星 、摩 托 罗 拉 等 安 卓 手
机 阵营 的 “ 低级”混 战 中。再者 , 微 软 给 到 的 优 惠 、 软 件 硬 件 方 面 的 支 持 、资 金 援 助 等 , “ 吊 足 了 胃 口” ,让 诺 基亚 最 终 选择 了 牵 手 “ 微
软 系统 ” ,似 乎 如 果 微 软 “ Wi n d o ws
出N o k i a 乎 板 电脑 ,诺 基 亚 品 牌 始 终 亏 欠 大 家 一 个 手 机 产 品 再 度 崛 起 的
“ 交 代 ”。
2 0 1 0 年 拿 出 了真 正 的 改变 世 界 的产 品
i P h o n e 4 ,自 傲的 诺 基 亚 似 乎才 被 惊 醒 。 但 即 便 是 自身 塞 班 系 统 “ 不 够 争 气 ” 、 不 能 在 智 能 手 机 市 场 上 攻 城 略 地 ,诺 基 亚 宁 可 选 择 结 盟 英 特 尔 ,联 手 微 软 ,甚 至 冒 险 采 用 并 不 为 大家 喜 闻乐 见 的 “ Wi n d o w s P h o n e 系 统 ” 。拒 用 安 卓 系 统 ,诺 基 亚 这 种 “ 牛脾 气 ”宁 死 不屈 从 的一 根 筋 ,
自2 0 1 3 年 被微 软收 购 后 ,诺 基 亚 似 乎 就 淡 出 了 公 众 的 视 野 。一 别 三

《诺基亚的前世今生》课件

《诺基亚的前世今生》课件
为5G时代提供全球领先的网络 基础设施
数字地图业务的发展
打造智能导航和位置服务的领 先品牌
5G技术的应用与布局
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推动5G 技术的商业化
课件总结
诺基亚的辉煌历史
曾经是全球手机市场的领导者
诺基亚手机逐渐式微的 原因
受到竞争对手和市场变化的 影响
诺基亚公司的未来发展 方向
转型为一家网络设备和数字 地图公司
3
诺基亚手机的历史
从早期的砖头手机到创新的智能手机
8860
轻薄奢华的代表,引领时尚潮流
诺基亚手机逐渐衰落的原因
1 苹果公司的崛起
iPhone的革命性设计和用户体验改变了手机市场
2 安卓系统的崛起
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催生了更多创新和选择
3 销售策略的失误
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应对市场变化
诺基亚公司》
诺基亚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公司,曾经是手机领域的巨头。本课件将 为您讲述诺基亚公司的历史、手机的崛起时代、衰落原因以及公司的新目标。
诺基亚公司简介
公司历史
从湖西铁厂到通信设备巨头
公司业务领域
手机、网络设备、数字地图等
诺基亚手机崛起时代
1
3310
2
经典机型的诞生,成为标志性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7期Hale Waihona Puke 中国经济报告诺基亚的发展史
1. 由木浆磨坊到集团公司。1865 年,芬兰艾斯堡(Espoo)的诺基亚 河畔,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 斯 坦(Fredrik Idestam) 创 办 了 诺 基 亚公司,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 产木浆和纸板。之后逐步进入胶鞋、 轮胎、电缆等领域。到 1967 年,诺 基亚已经成为横跨造纸、化工、橡胶、 能源、 通信等多领域的大型集团公司。 2. 砍掉附庸,打造手机帝国。到 20 世纪 90 年代,诺基亚的低端产业 逐步转移到东南亚等资源丰富且劳动 力廉价的第三世界国家。1992 年,时 任 总 裁 约 玛· 奥 利 拉(Jorma Ollila) 作出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最重要的战略 转型——走出欧洲,剥离橡胶、胶鞋、 造纸、家电等濒临破产的低端产业,
通过对诺基亚公司历史重大事件的盘点,我 们可以发现,战略选择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 性。战略成功,可以铸就世界第一;反之, 也可以毁掉世界第一
产危机” 。
专注于电信业。因此,电缆事业部脱 颖而出,并逐步转型为一家新型科技 通信公司。到 1996 年,诺基亚已经 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的执牛耳者,而且 连续 14 年占领市场第一的宝座。 3. 拒绝开放, 帝国倾覆。2011 年, 由于长期坚守塞班(Symbian)这个 封闭的智能操作系统,诺基亚手机被 苹果和安卓系统超越,错失世界第一 的宝座。诺基亚在短暂尝试了自主研 发操作系统 Meego 后, 宣 布 了 第 二 次重要的战略转型——抛弃主流的 开放式操作系统,选择与微软深度 合作。但事与愿违,仅仅过了两年, 诺基亚手机帝国彻底颠覆,曾经的世 界第一被以 37.9 亿欧元的超低价格 出售给了微软公司。讽刺的是,在 交易完成后,诺基亚花重金从微软 挖来的总裁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随即宣布离职,拿着巨额补偿 重新回到微软任职。
商业
078
BUSINESS
4. 重新创新,通过并购抢占市 美国最成功的科技企业思科公司 的发展历史, 就是其通过与资本合作, 不断并购壮大的历史。在它 33 年的 历史中,一共并购了 202 家企业,平 均每年并购 6 家企业,其公司市值最 大时超过了 5000 亿美元。思科 CEO 钱伯斯为其并购总结了五条经验 : 并 购对象与思科发展方向相同或互补 ; 被并购公司员工能够成为思科文化的 且调整周期越来越短,有些机会转瞬 即逝。因此公司高层要居安思危,保 持战略敏感性,定期做全方位的市场 调查,把握产业动态。 2. 战略聚焦和转型是成长必经之 路。企业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或 者在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战略定位 和选择是不同的。战术的勤奋无法掩 盖战略的懒惰。即使战略的调整是痛 苦的,甚至伴随着血与泪,但在必要 时,企业也不得不做,只有这样,才 能开创新局面。 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都有着做百 著名企业家的成功要素之一就是 “当断则断” ,通过制度安排去除任何 阻碍公司发展的人员和部门。诺基亚 2013 年挥泪出售手机业务,2015 年 出售 Here 地图业务后,全球数万名 高级管理人才和研发工程师被转移到 微软和其他公司,随后陆续被裁员解 聘。但伴随着公司战略的调整,诺基 亚在专注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后,又 逐渐回到了行业第二的宝座。 3. 企业壮大离不开合理并购与资 本运作。企业的壮大和所在行业的发 展、世界经济的潮起潮落都有关联。 即便排除掉这些客观因素,合理的并 购与资本运作也是企业迅速崛起的必 要条件。在中国,并购重组不仅是国 企改革和民营企业生存的重要方式, 更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的 必经之路。 (作者为腾股创投创始合伙人、华夏 基石副总裁) 当人们还在为诺基亚帝国没落感 慨时,诺基亚早已经完成华丽转身。 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吸取国内同行业 和全球其他优秀公司的经验,深入洞 察市场,及时把握产业变化趋势,以 客户需求为根本驱动力,以创新为实 现形式。有的企业把创新定位为根本 驱动力, 其最终结果是产品脱离市场, 造成客户并不买单的现象。在战略聚 焦和转型的时候就要大刀阔斧,剥离 落后产业,发展优势产业。企业在深 入研究产业的同时,应积极引入并购 机制,加速企业转型或者获取某种特 殊技术、人才和市场,在资本市场通 过市值管理的方法扩大公司规模。 一部分 ; 被并购公司长远战略与思科 的发展相吻合; 企业文化与思科相近; 地理位置接近思科现有产业点。 据 中 国 监 管 部 门 发 布 的 信 息, 2015 年中国上市公司公告了 1444 次 并购重组事项,涉及交易金额 1.58 万 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单交易金额达 20 亿元人民币 ; 2016 年中国上市公司并 购重组金额达 2.39 万亿元人民币,跨 国并购投资交易金额达 2158 亿美元。
BUSINESS
商业
077
诺基亚的重生故事
诺基亚是一家伟大的企业,它的历史就是一个企业典型的自我救赎和转型重生之路
□孙建恒

基亚是一家伟大的企业,它的 历史就是一个企业典型的自我
救赎和转型重生之路。在它 150 年的 历史中,保守和封闭的战略让诺基亚 多次濒于破产边界,但聚焦与并购的 战略也让它屡屡化险为夷, 重回巅峰, 其几次重要的战略转型为不同阶段的 中国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经典案例。 诺基亚共遇到过两次重大危机。 第一次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诺基 亚集团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扩大手机 市场到北美、亚洲和非洲,成功摆脱 危机。第二次是在 2013 年左右,诺 基亚出售手机业务,全面调整 20 年 前 的 战 略, 聚 焦 通 信 设 备。2015 年 诺基亚宣布并购阿尔卡特朗讯通信公 司,2016 年完成并购并且全年营收超 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 制造商。 通过对诺基亚公司历史重大事件 的盘点,我们可以发现战略选择对于 一家企业的重要性,有时甚至是致命 的。战略成功,可以铸就世界第一 ; 反之,也可以毁掉世界第一。诺基亚 手机帝国在两年内迅速倒塌就是典型 的案例。所以比尔·盖茨发出了“微 软离破产只有 18 个月”这样的警句, 任正非也提出“华为随时可能面临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