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提升效果
sbar护理沟通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素.表明具有不同个性特质的患者,其不同人格特
此,在临床护理中需针对高 N 分、
P 分及 低 E 分 的
质会影响其心理、睡 眠 质 量,从 而 影 响 疾 病 恢 复 程
度及最终生存质量.
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是提高理方法层出不
综上所述,给予艾森克人格分类的多维护理应
本研究将基于艾森克人格分类的多维护理应
用于血液透析患 者 中,结 果 显 示,两 组 护 理 前 睡 眠
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
组护理 后 睡 眠 质 量 评 分 均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
P<
0.
05).两组护理前 LSR、
LS
IA 及 LS
IB 评分比较
差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最低层是无数个具体反应,是可直接观察的具体行
为.较高层是习惯性反应,它是具体反应经重复被
固定的行为倾向.再高一层是特质,是一组习惯性
反应 的 有 机 组 合,如 焦 虑、固 执 等.最 高 一 层 是 类
型,是由一组相关 特 质 的 有 机 组 合 而 成,具 有 高 度
概括的特质,对人的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
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临床护理杂志,
2019,
18(
4):
8-11.
[
留秀丽,游文鋆,等 .医学研究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
11] 吴传莉,
状况典型相关分析[
中国卫生统计,
J].
2
0
1
7,
3
4(
3):
4
2
1-4
2
3.
(收稿日期:
2019
G
11
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效果和对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效果和对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和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方法:收治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88例,参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探析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探析组WM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可提高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情感障碍即双项障碍,是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可同时伴有躁狂于抑郁发作,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与日常生活[1]。
实施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对患者尤为重要。
根据患者的需求开展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患者康复[2]。
因此,本文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效果和对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治2019年12月~2022年1月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
参照组44例,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41.35±2.28)岁;探析组44例,男性19例,女性25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42.11±2.53)岁。
两组资料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通过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狂躁发作。
②年龄20~55岁。
剔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严重受损者。
②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者。
1.2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并给予用药指导,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讲解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原因,给予患者关心、鼓励,指导患者保持良好情绪。
探析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
①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支持等方法得到患者信任,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整及放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患者出现心理危机时要第一时间处理,这样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更加配合护理治疗。
心理护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bp)病患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20 年第 7 卷第 8 期2020 Vol.7 No.8152心理护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BP)病患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容兆珍,李苑菁(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茂名 525200)【摘要】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P)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BP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支持性心理护理。
调查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比较。
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OCA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语言、命名、定向力、注意力、抽象思维、短时记忆、视空间与执行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BP患者应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且促进认知功能改善,值得应用。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认知功能;支持性心理护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8.152.02双相情感障碍(BP)作为一种精神疾病,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发病期间可伴有行为与思维障碍。
从有关文献[1]中看出,BP极易反复发作,表现出抑郁、躁狂交替发作或混合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疾病中有较高的价值,但传统模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我院结合有关文献,将支持性心理护理应用在BP患者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就收治的30例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BP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
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认知、社会功能的作用

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认知、社会功能的作用发布时间:2023-06-30T13:23:55.0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3月3期作者:刘选曼通讯作者[导读]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认知、社会功能的作用刘选曼通讯作者(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二病区;安徽宣城2420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认知、社会功能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71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支持性心理护理,分析两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躁狂指数。
结果:研究组认知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躁狂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干预后,可提高认知及社会功能,改善躁狂发作。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护理;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认知、社会功能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病因复杂,早期以强烈的情绪波动为特征,常伴有思维、精神激动和抑郁;BD的常见症状为躁狂发作,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和与环境不协调,严重者会出现狂躁、幻觉和认知功能障碍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能力[1]。
然而,长期研究表明,BD患者更容易出现智力和认知障碍,仅靠药物治疗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改进临床护理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支持性心理认知护理是一种基于相互促进和沟通的团队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在本研究中,被应用于BD躁狂发作的患者,其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71例随机分组,其中男女比例为23:13(研究组)和18:17(对照组);年龄范围20-62岁,分别为(43.25±2.16)岁(研究组)、(42.18±2.81)岁(对照组)。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2-15T11:39:41.0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月17期作者:张影[导读]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张影(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二区;江苏淮安223200)摘要:目的:研究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护理效果与其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
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展开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经干预,患者负性心态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相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经干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
结论:对于医护人员而言,通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实现护理综合质量的提升,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激增,各类精神疾病在临床过程中的发病率均出现了升高的趋势,从而对我国国民健康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1]。
其中,作为精神科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双相情感障碍往往会对患者情感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致病因素的角度考虑,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遗传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均是该病的常见诱因[2]。
在临床过程中,该病患者可出现躁狂、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抑郁、睡眠障碍以及乏力等一系列问题,继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3]。
在患者康复期间,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其进一步实现对于情绪的合理控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针对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护理效果与其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施以系统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施以系统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4-06T06:09:47.2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1期作者:周垚君[导读] 探究双向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施以系统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
成都市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 611130【摘要】目的:探究双向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施以系统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62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
其中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WMS评分。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记忆商数、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间记忆等认知功能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WMS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施以系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全面优化,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突出,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系统化护理;认知功能双相情感障碍是临床较为典型的心理障碍之一,该疾病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下降趋势,且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1]。
因此临床需要为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情绪进行控制,本次研究将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一、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9年1-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62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
其中探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3,年龄20-63(30.8±3.3)岁,病程6-22(16.3±3.7)个月;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4,年龄21-65(30.7±3.5)岁,病程5-20(15.9±4.2)个月。
精神科优质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服药依从性及躁狂情况的影响

系,提升治疗依从性。
同时,对家属也进行了饮食的健康教育和指导,由于家属大多对疾病不了解,欠缺相关知识,容易给患者补充大量蛋白质,从而引发肝性脑病。
本研究指导家属正确的饮食护理和陪护,避免错误的饮食加重出血,家属的鼓励和陪伴也进一步增强了患者的饮食依从性,避免因进食粗糙、过硬食物而引发再次出血。
加强对患者的合理用药,也是缓解患者出血的关键。
本研究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用药是否规范、患者是否按时服药,同时关注患者在入院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相关生命体征的变化,必须立即进行抢救,避免药物治疗使病情更严重。
在消化道清洁方面,本研究主要对患者做好口腔清洁和护理,为患者定期清洁口腔可以抑制消化道和口腔细菌的生长;同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可防止分泌物进入肺部,从而减少肺炎的发生。
在对患者加强口腔清洁的同时给患者按摩腹部,还有助于维持患者正常的消化道动力,有助于保持肠道的正常蠕动,减少消化道反流,从根本上预防了内容物的反流,进一步降低肺炎的发生率。
本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对已经出血的患者,本研究强调了对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的观察,可以及时对患者的出血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状况调整用药和护理,注重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尤其是进行相关操作的护理人员,加强三腔两囊管操作的培训,不仅有助于护理人员提升自身的操作水平,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患者治疗过程中,更加配合,有助于减少出血[9]。
参考文献[1] 张国民,缪宁,郑徽,等.中国2005-2016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的年龄和地区特征[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8,24(2):121-126.[2]涂家红,张明清,赵斌.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41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5):518-523.[3]李倩倩,牛小霞,徐碧海,等.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主要照顾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25-28.[4]樊慧丽,朱迎,董丽.专科品质指标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护理品质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3):51-53.[5]赵晶凤,刘群,王秀艳,等.云南白药联合生长抑素及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1):92-96.[6]颜小丹,周金虎.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2):2902-2904.[7]徐霁.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胀病人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22):3614-3616.[8]马静,张红娟,武婷.个性化干预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0):5088-5089.[9]黄晓瑜.PDCA循环管理法在肝硬化合并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83-85.本文编辑:王海燕 2020-06-20收稿精神科优质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服药依从性及躁狂情况的影响田友群,王 霞,杨信花(南京市溧水区精神病防治院 江苏南京211200)【摘 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优质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服药依从性及躁狂情况的影响。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方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方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互动达标理论是一种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心理治疗方法,其理论核心是通过建立积极的互动模式,改善患者的认知和情绪状态,以达到治疗效果。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情感波动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助于减少复发风险。
本文将探讨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建议。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感障碍,患者在情绪上会出现明显的波动,既有抑郁期,又有躁狂期,这种情绪波动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往往在情绪低落时会感到无助、自卑、无望,而在情绪高涨时则可能变得冲动、易怒、冲动,甚至有自杀倾向。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需要综合考虑其情感波动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1. 基于认知行为理论2. 建立积极的互动模式互动达标理论强调建立积极的互动模式,即通过积极的互动方式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他们往往在躁狂期会表现出冲动、冲动、易怒等行为,而在抑郁期则可能变得消极、自卑、无助。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建立积极的互动模式,引导他们进行情绪调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减轻情感波动,提高生活质量。
3.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方式还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情感波动,降低自杀风险。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认知方式,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降低患者的情感波动,减少复发风险。
1. 改善情绪波动通过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显著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感波动。
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往往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情感波动的频率和强度,提高情感稳定性,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 ( P<0 . 0 5 )。结 论
对双 相情感 障碍 躁狂 发作 患者在 临床 治疗的基础上 ,进 行 系统护理干 预 ,可有 效改
善 患 者 的 认知 功 能 ,提 高 疗 效 ,降 低 疾 病 复 发率 ,促 使 患者 尽 快 康 复】双相情感障碍躁狂 发作 ;护理干预 ;认知功 能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7 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0 7 . 1 3 0 7 . 0 2 情 感 障 碍 是 双 项 障碍 ,属 于 心 境 障碍 ,可 同时 伴 有 态 : ③ 健 康 教 育 。 从 教 育 的 角 度 出 发 , 为 双 相 障 碍 患 者 狂 躁抑 郁 发作 ,从而使 患者 的认 知功 能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损 进行 护理 。定期开 设心 理卫生 课 ,主 讲人 员为 患者讲述 疾
结 果 对 两组患者的疗 效分别采 用 ( WA I S — R C)和 ( W MS ) 进 行 评 分 ,两 组 在 干 预 前 的 评 分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义 ( P>0 . 0 5 ) ; 两 组在 干 预后 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 两 组在 干 预 前 、 后 的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2 0 1 5年 3月 A 第 2卷 第 7期
Ma t . A2 0 1 5 Vb 1 . 2 No . 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 ur na l o f C’ l i ni c a l Me di c a l Li t e r a t u r e 1 30 7
理 。本文选择2 0 1 1 年4 月  ̄2 0 1 3 年5 月在我 院接受 治疗 的双相 功的案 例 ,让患者树 立 治疗信 心 。④ 情感支 持 。要 不定 时 情 感障碍躁 狂发作 患者1 0 0 例 ,对 观 察 组 实 施 系 统 护 理 。 现 的 安 排 患 者 家 属 探 视 ,并 为 患 者 家 属 介 绍 患 者 的治 疗 措 施
将 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
及疗 效 ,以便得 到 患 者 家 属 的 理解 ,配 合 治 疗 工 作 : 为 患者 制 定 日常活 动 计 划 ,让 患 者在 活 动 中和他 人 进 行 交 流 、 协 作 , 转 移 对 自身 疾 病 的 注 意 力 。⑤ 纠 正 错 误 认
1 资料 与方 法
1 . 2 方 法
能力 ,引导 患者 阅读 、写 心 得等 ,通 过 患者 的实 际想 法 1 - 2 . 1药物 治疗 方法 调 整护 理计划 。 两 组 均 给 予 心 境 稳 定 剂 和 第 二 代 抗 精 神 药 物 进 行 1 . 3 疗 效 判 断 标 准
1 . 2 . 2 系 统 护 理 措施 [ 1 患者在干 预前 、干预 6 周 后 均 采 用 W MS 、 WAI S . RC 评 定患者的认知功能 。 1 . 4 统 计 学 处 理
.
1 . 1 一般 资 料
知 。通 过谈 话 、诱 导 、 启发 等 多种 形 式 帮 助 患者 认 识 自 选择2 0 1 1 年4 月 ~2 0 1 3 N5 月在我 院接受 治疗 的双 相情 己 的 错 误 认 知 , 可 在 护 理 人 员 督 促 下 记 录 自 己 的 想 法 和 感 障碍 躁 狂发 作 患者 1 0 0 例 ,所 有患 者均 符合 双相 情感 障 回 答 , 护 理 人 员 根 据 相 关 记 录 随 时 纠 正 患 者 的 错 误 认 碍 躁狂 的诊 断标准 。其 中男6 5 例,女3 5 例 ,年龄 为3 5  ̄7 4 知 , 促 使 其 形 成 正 确 的 认 知 。 ⑥ 康 复 训 练 。 护 理 人 员 要 岁 ,平 均 年 龄 为 ( 5 2 . 3 6 4 - 5 . 8 7 )岁 。将 所 有 患 者 随机 分 为 根 据 患 者 的 身体 情 况 , 安排 患 者参 加 适 宜 的训 练 活 动 , ’ 对 照组 和观 察组 ,各5 O 例 。 两 组 在 年 龄 、 性 别 差 异 无 统 计 比如 打 乒乓 球 、做 广播 操 、画 画等 ,每 次 训练 结 束后 , 学 意义 ( P>0 . 0 5 )。 都 要 对 患者 的表 现 予 以肯 定 ; 同 时还 要 强化 患 者 的 思维
分析护理干预对双 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患者认知功能 的提升效 果
姜 玉梅
( 南 通 紫 琅 医 院 ,江 苏 南 通
2 2 6 0 0 1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护理干 预对双 相情 感障碍躁狂 发作 患者认知 功 能的提 升疗 效。方法 选择2 0 l 1 年4 月~2 0 1 3 年5 月在我 院接 受治疗 的双相 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患者1 0 0 例 ,将所有 患者 随机 分为对 照组和 观察组 , 各5 0 例 。两组 患者均给 予药物 治疗 ,对照 组进行精 神科 常规 护理 ,观 察 组在 常规护理 的基础上 实施 系统护 理 。在护 理干 预前和干预后6 N ,采用韦氏成人 智力量表 ( WAI S — R C)和 韦氏记忆量表 ( WMS )评 定疗 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