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移动通信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引言移动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语音、数据和图像传输。
在移动通信中,调制解调起着重要的作用。
调制解调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的目的调制是为了适应信道传输的要求和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由于信道通常是模拟的,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在信道传输时需要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调制的目的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信道输。
调制的分类调制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两种类型。
模拟调制是将模拟信号调制为模拟载波进行传输,常见的模拟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数字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调制为数字载波进行传输,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有二进制振幅移键(ASK)、二进制频移键(FSK)和二进制相移键(PSK)。
解调的目的解调是将调制过的信号恢复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在信道传输中,信号会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解调的目的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恢复为原始的数字信号,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解调的分类解调可以分为模拟解调和数字解调两种类型。
模拟解调是将模拟调制信号恢复为模拟载波,常见的模拟解调方式有包络检波、相干解调和同步解调。
数字解调是将数字调制信号恢复为数字信号,常见的数字解调方式有ASK解调、FSK解调和PSK解调。
调制解调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调制解调技术在移动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移动通信中,调制解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传输系统中,如GSM、CDMA和LTE 等。
调制解调技术可以通过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提高传输效率,实现可靠和高效的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是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调制信号恢复为原始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调制解调技术在移动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数据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调制解调技术作为数字通信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则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调制解调技术是指将原始信息信号(比如人说话、电子信号等)按照一定的方式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称为载波信号。
这种转换方式就叫做调制,相应地,将接收到的载波信号重新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就称为解调。
从原理上来讲,调制解调技术是一个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传输过程中,数字信号会遭受种种噪声的干扰,如电磁干扰、信道衰落、多径传播等,这些噪声会影响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质量,从而导致传输误码率的提高。
调制就是为了克服这些干扰而开发出的一种技术。
调制解调技术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1. 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它们常用于广播、电视、对讲机、移动通信、雷达等方面。
2. 光纤通信:调制解调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中。
这是因为,在光波导中,光信号的传输方式与电信号有所不同。
信号时域的等效信号可以用脉冲时间调制(PAM)信号表征,频域的等效信号可以用正交振幅调制(QAM)信号表征。
3. 数字电视:在数字电视中,将数字信号调制为一定的模拟信号,再进行传输。
这样既能够达到数字信号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要求,又能够实现对前一代模拟电视节目的兼容。
4. 数字音频:在数字音频中,通过调制技术将音频信号压缩,降低数据传输量,同时又能保证音频质量和数据传输的效率。
总的来说,调制解调技术具有传输效率高、传输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结:本文介绍了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在通信领域中,调制解调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调制解调技术也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于数据传输效率和质量的要求。
调制技术的应用

调制技术的应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调制技术成为了无线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制技术是将待传输信息信号与载波进行相互作用,使信息信号可以经过空气、导线等媒介传输。
在现代无线通信领域,调制技术应用广泛,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航空通信、广播、电视等等。
本文将介绍调制技术的应用。
一、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领域中最为突出的应用之一,而移动通信中最为重要的调制技术是数字调制。
移动通信中常用的数字调制技术有ASK(振幅调制)、FSK(频移键控)、PSK (相移键控)和QAM(正交振幅调制)等。
数字调制技术通过使用数字信号来信号调制,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减少传输误码率,提高通信信号质量,因此其应用十分广泛。
二、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中,调制解调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要传输的数据进行载波调制,以便于通过卫星传输。
卫星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技术有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 (四进制相移键控)和8PSK(八进制相移键控)等。
这些技术具有高频谱效率和低误码率的特点,适用于土地和海洋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信息传播需求。
三、航空通信在航空通信中,调制技术逐渐发展为MF、HF、VHF/UHF等各种频段的无线电波通信系统。
调制技术的主要应用在航空导航、气象信息、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
这些系统需要在不同频段和调制方式下进行信息传输,包括调幅、调频以及数字调制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增强通信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四、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是调制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其主要应用的调制技术有AM(调幅)、FM (调频)和数字调制等。
广播电视中涉及到的信号类型与传输环境都各具特点,需要选择不同的调制技术来适应不同的传播需求,常规广播与电视采用调幅方式传播,而数字广播与电视采用数字调制方式传播。
广播电视的传输距离较远,信号传输可靠性要求高,调制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2018通信工程师中级综合能力真题参考答案

2018年中级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通信职业道德1、所谓,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和对社会所承担的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重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A、职业B、职业道道C、岗位D、岗位职责参考答案:A2、下列不属于科技职业道德特征的是.A、具有随遇而安的心态和谦和的风格B、具有为科技进步的创新气质C、具有为真理牺牲的坚强意志D、具有为科技发展的想象品质参考答案:A3、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既具有一般科技职业活动的特点,又具有通信职业活动的特点,因此,通信职业道德具有_____。
A、单一性B、两重性C、多重性D、兼容性参考答案:B4、关于通信科学技术职业道德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A、通信职业道德是一切通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通信职业道德体现了通信,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C、通信职业道德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不需要集中统一D、通信职业道德体现了通信的集中统一性参考答案:C第二章通信行业法律法规5、最新版,《电信条例》的修订时间是在_____年。
A、2000 B、2016 C、2014 D、2018参考答案:B6、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分配电信资源时,。
A、全部自由无偿使用B、全部拍卖有偿使用C、全部指配有偿使用D、可以采取指配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参考答案:D7、电信条例规定,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经营者,为依法设立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且公司中国有股权或股份不少于。
A、49B、90C、50D、51参考答案:D8、是指建立电信网间的有效通信连接,以使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能够与另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相互通信,或者能够使用另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各种电信业务。
A、互联B、互联点C、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D、非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参考答案:A9、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第28条规定了互联的时限,其中,网间互联需新设互联点的,应当在互联启动之日起内实现业务开通。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识别技术研究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识别技术研究移动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调制识别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通过分析移动通信信号的调制方式,来识别不同的信号类型,为通信系统的管理和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调制技术和调制识别技术,并探讨调制识别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一、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一项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技术。
在调制过程中,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变成了频率、振幅或相位等特性发生变化的模拟信号。
由于模拟信号在传输中容易受到噪声、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调制技术也很快地发展出调制解调技术。
调制解调技术是一项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的技术。
目前常用的调制方法主要分为三类:ASK调制(Amplitude shift keying modulation)、FSK调制(Frequency shift keying modulation)和PSK调制(Phase shift keying modulation)。
1. ASK调制ASK调制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方法。
在ASK调制中,数字信号1和0分别对应着两个不同的幅度值,例如电压高低。
这两个幅度值通过搭载在载波上的方式被传输出去。
ASK调制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但是容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2. FSK调制FSK调制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方法。
在FSK调制中,数字信号1和0分别对应着两个不同的频率。
这两个频率通过搭载在载波上的方式被传输出去。
FSK调制的优点是抗噪声和干扰能力较强,但要求频率分辨率较高。
3. PSK调制PSK调制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方法。
在PSK调制中,数字信号1和0分别对应着两个不同的相位值。
这两个相位值通过搭载在载波上的方式被传输出去。
PSK调制的优点是抗噪声和干扰能力较强,同时频率分辨率要求较低。
二、调制识别技术调制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分析通信信号的调制方式,来识别出传输的信息。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抗多径干扰能力主要取决于调制解调 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以及信号处理技 术的运用。常用的抗多径干扰技术包 括RAKE接收、信道估计与均衡、多 天线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 效抑制多径干扰的影响,提高数字信 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05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的未 来发展
高频谱效率的调制解调技术
总结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频谱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频谱效率的调制解调技术成为研 究热点。
02
通过将多个载波信号进行调制 ,多载波调制能够提高信号传 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03
多载波调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 、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因此在无线通信、宽带接入等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3
数字解调技术
相干解调
相干解调是一种基于相位的解调方法,它利用发送信号的相位信息来恢复原始信 号。在相干解调中,接收到的信号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进行相位比较,以恢 复原始信号的相位信息。
抗多径干扰能力
抗多径干扰能力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抗多径干扰能力是指数字调制解调技 术在存在多径干扰的情况下仍能保持 正常工作的能力。多径干扰是无线通 信中常见的问题,良好的抗多径干扰 能力能够提高通信质量。
抗多径干扰能力是评估数字调制解调 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尤其在无线通 信中,它直接影响到通信的质量和稳 定性。
思路。
多模态调制解调技术
总结词
随着通信环境的多样化,多模态调制解 调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以满足不同通 信环境下的需求。
VS
详细描述
多模态调制解调技术是指能够处理多种通 信模式的调制解调技术。目前已经出现了 一些多模态调制解调技术,如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和SC-FDE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单载波频域均衡)等。这 些技术通过融合不同的通信模式,提高了 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未来通信 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移动通信原理

移动通信面临着频谱资源紧张、多径效应和阴影效应导致的信号衰落、高速移动带来的多普勒频移、用户数量巨 大且分布不均匀等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如频率复用、分集接收、信道编码、功 率控制等。
02
移动通信的传输技术
模拟传输技术
模拟信号调制
缺点
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来 传输模拟信号。
发展
移动通信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语音到数据、从低速到高速、 从窄带到宽带的技术演进过程,目前正处于第五代移动通信 (5G)的发展阶段。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MS)、基台(BS)、移动交换局(MSC)组成。其 中,移动台和基台之间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基台和移动交换局之间通过有线信 道连接。
CDMA网络由移动台(MS)、基 站(BS)、基站控制器(BSC) 和移动交换中心(MSC)组成。
协议栈
CDMA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 链路层和网络层三层协议。与 GSM类似,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 的传输,数据链路层负责链路的 建立和维护,网络层负责移动性 管理和呼叫控制。
信道类型
CDMA网络定义了前向信道和反 向信道,分别用于承载基站到移 动台和移动台到基站的通信。
分类
根据服务对象和业务性质的不同,移动通信系统可分为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和专用移 动通信系统两大类。公用移动通信系统面向广大公众提供移动通信服务,而专用移 动通信系统则主要为某个行业或部门提供特定的移动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的特点与挑战
特点
移动通信具有移动性、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噪声和干扰严重、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等特点。
移动通信原理
目 录
• 移动通信概述 • 移动通信的传输技术 • 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 • 移动通信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 移动通信的信道编码与交织技术 • 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与协议 •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第六章 移动通信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根据移动信道随机变化的情况自适应地改变无线传输速率:信道条件好时,
用较高速率,信道条件差时,降低传输速率。这种调制方法可以在频谱效率和系
统误码性能两个方面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可变速率 QAM 调制,它保持数据传输的码元速率不变,即波特率不变,但
根据信道条件的好坏,增加或减少每码元的电平数目。这等效于改变比特传输速
率。
(b) 多载波调制(MCM)
3
多载波调制的原理是将所要传输的数据流分解成若干个比特流,每个子数据 流具有低得多得传输比特速率,并且用这些数据流去并行调制若干个载波。多载 波调制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抗无线信道时间弥散的特性。
多载波调制可通过多种技术途径来实现。 ¾ 多音实现 ¾ 正交频分复用(OFDM) ¾ MC-CDMA ¾ 编码 MCM 4.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数字调制技术的要求 (1) 为了在衰落条件下获得所要求的误码率(BER),需要好的载噪比(C/N)和 载干比 (C/I)性能。 (2) 所用的调制技术必须在规定频带约束内提供高的传输速率(以(b/s)/Hz 为 单位)。 (3) 应使用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而带外辐射又必须降低到所需要求(-60~ -70dB)。 (4) 恒定包络。 (5) 低的载波与同道干扰(CCI)的功率比。 (6) 必须满足快速的比特再同步要求。 (7) 成本低,易于实现。 六.目前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 1.恒定包络调制方式 恒定包络调制方式主要有 MSK、TFM(平滑调频)、GMSK 等,其中以 GMSK 为典型代表。其主要特点是这种已调信号具有包络幅度不变的特性,其发射功率 放大器可以在非线性状态而不引起严重的频谱扩散;此外,这一类调制方式可用 于非同步检测。这种调制方式的缺点是频带利用率较低,一般不超过 1(bit/s)/Hz。 2.线性调制方式 线性调制方式主要有各种进制的PSK和QAM等,其中以QPSK为典型代表。 这一类调制方式的频带利用率般都大于 1(bit/s)/Hz,而且随着调制电平数的增加 而增加。线性调制方式又可分为频谱高效和功率高效两种,理论上可以得到大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宽条件下每赫兹的数据通过率:
B = R ((bit/s) / Hz)
B
(6-2)
式中,R为数据速率(bit/s),B为调制射 频RF信号占用带宽。
பைடு நூலகம்
6.1.2 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
由香农(Shannon)定理:
C=B lb 骣 ççç桫1+
S N
÷÷÷
(6-3)
式中,C为信道容量;B为RF带宽;S/N为 信噪比;lb = loga,a = 2。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如果没有信道引入的多径损耗,接收的 BPSK信号可表示为
sBPSK (t) = m(t)
2Eb Tb
cos(2πfct +
θ0
+
θch ) =
m(t)
2Eb Tb
cos(2πfct
+
θ)
(6-16)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图6-2 带载波恢复电路的BPSK接收机框图
+
θ0 )
2Eb Tb
cos(2πfct +
π+
θ0 ) =
-
0 ≤ t ≤Tb , 信号为1
2Eb Tb
cos(2πfct
+
θ0 )
0 ≤ t ≤Tb , 信号为0
(6-10)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出于方便,经常将m1和m2一般化为取+1 或−1的二进制数据信号m(t),它呈现两种 可能的脉冲波形中的一种。这样传输信号 可表示为
因此,RF上BPSK信号的PSD为
pBPSK =
Eb 2
轾 犏 犏 犏 臌骣 珑 珑 珑 珑 桫sinπ(πf(
f -
- fc )Tb fc )Tb
2
鼢 鼢 鼢 鼢+
骣sin π(桫 π(- f
f -
- fc )Tb fc )Tb
2
(6-15)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图6-1 BP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PSD)
本章提示
由于带宽资源受限,目前所有调制技术 的主要设计思路就是最小化传输带宽。相 反,扩频技术使用的传输带宽比要求的最 小信号带宽大几个数量级。在多用户系统 中,事实证明在多址干扰(MAI)环境,扩 频系统能获得很高的频谱利用率。
第6章 移动通信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6.1 数字调制技术概述 6.2 线性数字调制技术 6.3 恒包络调制 *6.4 “线性”和“恒包络”相结合的调制技
③ 应使用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而带外辐 射又必须降低到所需要求(−60dB~ −70dB)。
④ 恒定包络。 ⑤ 低的载波与同道干扰(CCI)的功率比。 ⑥ 必须满足快速的比特再同步要求。 ⑦ 成本低,易于实现。
6.1.4 数字调制技术分类
1.线性调制方式 线性调制方式主要有各种进制的PSK和
sBPSK (t) = m(t)
2Eb Tb
cos(2πfct
+
θ0 )
(6-11)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BPSK信号使用双极性基带数据波形m(t), 并可以表示为如下的复包络形式
sBPSK = Re{gBPSK(t)exp(j2fct)} (6-12)
式中,gBPSK(t)是信号的复包络
6.1.1 概述
新的多用途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使得数 字调制器和解调器完全用软件来实现成为 可能。
嵌入式软件实现方法可以在不重新设计和 替换调制解调器的情况下改变和提高性能。
6.1.2 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
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通常通过功率有效性
p(Power Efficiency)和带宽有效性B
6.2.1 二进制幅度键控BASK
m(t) = å an g(t - nTs ) (6-7)
n
an =
ìïïíïïî
1 0
概率P 概率1- P
(6-8)
Ps ASK ( f ) =
1 4
[pm
(
f
+
fc ) +
pm ( f -
fc )]
(6-9)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在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中,幅度恒定的载波信 号根据信号两种可能m1和m2(即二进制数 1和0)的改变而在两个不同的相位间切换。
由于信道快衰落会使模拟调幅产生附加调 幅而造成失真,目前已很少采用。
6.1.5 调幅与调频
调频是使高频载波信号的瞬时频率随调制 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其所占带宽为B FM=
2(FM+1)fm,其中FM为调制指数。
调频制在抗干扰和抗衰落性能方面优于调 幅制,对非线性信道有较好的适应性,世 界上几乎所有的模拟蜂窝系统都使用频率 调制。
通常这两个相位相差180°。由于只有两个 相位,所以二进制相移键控也称二相相移 键控。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如 Eb果= 正12 弦Ac2载Tb,波则的传幅输度的为BAPc,SK每信比号特为能量
sBPSK (t) = ìïïïïïïíïïïïïïî
2Eb Tb
cos(2πfct
术
6.1 数字调制技术概述
6.1.1 概述 6.1.2 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 6.1.3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数字调制技术的
要求 6.1.4 数字调制技术分类 6.1.5 调幅与调频
6.1.1 概述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都使用数字调制 技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和数字信号处 理(DSP)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调制比模拟 调制的传输系统更有效。
QAM等。 线性调制方式又可分为频谱高效和功率高
效两种。
2.恒定包络调制方式
恒定包络调制方式主要有MSK、TFM(平 滑调频)、GMSK等。
其主要特点是这种已调信号具有包络幅度 不变的特性,其发射功率放大器可以在非 线性状态而不引起严重的频谱扩散。
6.1.5 调幅与调频
早期VHF频段的移动通信电台大都采用调 幅方式,调幅是使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随 调制信号的瞬时变化而变化,其所占带宽 为BAM=2fm,其中,fm为音频的上限频率。
差分编码过程的图解
{mk}
1
1
0
1
0
0
1
0
{dk? 1}
1
1
1
0
0
1
0
0
{dk}
1
1
1
0
0
1
0
0
1
6.2.3 差分相移键控DPSK
图6-3 DPSK发射机框图及相关波形
6.2.3 差分相移键控DPSK
图6-4 DPSK接收机框图及相关波形
s(t) = Re[Am(t)exp(j2fc t)] = A[mR(t)cos(2fc t) ?mI(t)sin(2fc t)] (6-5)
线性数字调制方案有很好的频谱效率,但 传输中必须使用功率效率低的RF放大器。
6.2 线性数字调制技术
6.2.1 二进制幅度键控BASK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6.2.3 差分相移键控DPSK 6.2.4 四相相移键控QPSK 6.2.5 交错QPSK(OQPSK) s6(t).=2R.6e[Am(pt)e/x4p(四j2相fc t)]相= A移[mR键(t)co控s(2Qfc tP) ?SmIK(t)sin(2fc t)] (6-5)
6.1.2 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
因此,最大可能的BMAX为
BMAX
=
C B
=
lb(1 +
S) N
(6-4)
对于GSM,B = 200kHz,SNR = 10dB,
则有:
C= B
lb 骣 ççç桫1 +
S N
÷÷÷=
200
lb(1+ 10) = 691.886kbit/s
hBMAX
=
C= B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在分频器后乘法器的输出为
m(t)
2Eb Tb
cos2 (2πfct +
θ) =
m(t)
2Eb Tb
轾 犏 犏 臌12 +
1 2
cos
2(2πfct
+
θ)
(6-17)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对于AWGN信道许多调制方案的比特差错
概率用信号点之间距离的Q(x)函数来得到。
第6章 移动通信数字调制解调 技术
本章提示
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只有经过调制才能将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合 于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而且它对系统的 传输有效性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章提示
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本质上并无什么不 同,它们同属正弦载波调制。但是数字调 制的调制信号为数字型正弦调制,模拟调 制的调制信号为连续性正弦调制。模拟信 号传输的质量标准是信噪比(S/N),数字 信号传输的质量标准是误码率(Pe)。
lb(1+ 10) =
3.46(kbit/s)/Hz
6.1.3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数字调制技术 的要求
(1)数字调制的目的在于使传输的数字信 号与信道特性相匹配
(2)移动通信要求采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 技术
(3)应尽量避免幅-相转换(AM/PM)效 应
(4)要求调制方式具有最小的功率谱占用 率
gBPSK (t) =
2Eb m(t)e jq Tb
(6-13)
6.2.2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可以证明,复包络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