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颈雉A-FABP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屠宰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性分析
猪肌内脂肪调控研究进展

118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4年 第8期肉质与加工MEAT QUALITY AND PROCESSING猪肌内脂肪调控研究进展贾向阳1,倪茵蓓2,徐再良3,贺国安4(1.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畜牧水产局;2.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动物防疫站;3.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动物防疫站;4.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会龙山街道动物防疫站,湖南 益阳 413000)目前衡量猪肉品质的指标有肌内脂肪、肌肉蛋白质含量、肉色、滴水损失以及pH 等,其中肌内脂肪直接影响着猪肉的风味、嫩度和多汁性,肌内脂肪含量的最佳范围为2%~3%,但目前的大多数商品猪肌内脂肪含量低于这个值,因此加强肌内脂肪调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遗传、性别、日龄、营养水平等对肌内脂肪沉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遗传因素和营养水平。
1 猪肌内脂肪含量检测方法猪肌内脂肪含量(IMF)是衡量猪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测定方法是以感官评定和化学分析为主,随着各种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其快速、准确、无损、可实现在线检测等优点逐渐在猪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中被体现,包括计算机视觉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活体超声波检测技术。
目前以利用超声波技术预测猪活体肌内脂肪含量为主。
超声波检测是根据超声波在肌肉中传播时的反射、散射、投射和吸收特性,衰减系数和传播速度等对肉品质进行检测,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无损等特点。
侯明俸等研究表明,利用B 超检测猪胴体左侧第10~11肋骨间背最长肌的IMF 活体测定与屠宰后测定值的相关系数达0.6以上,呈强相关,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和皮杜长蓝四元杂交猪的IMF 活体测定值与屠宰后测定值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
马小军等利用超声波图像活体预测北京黑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测定性状包括体重、10~11肋间眼肌面积、摘 要:总结猪肌内脂肪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遗传因素和营养水平对猪肌内脂肪调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遗传选育和营养水平调控猪肌内脂肪含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西门塔尔牛CA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

中国西门塔尔牛CA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张猛;高雪;高会江;许尚忠;李俊雅;张立敏;周正奎;袁峥嵘;黄萌;邓桂馨;刘喜冬;刘利;李姣【摘要】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上总计发现12个有效SNP位点,其中4个位点Ho、He和PIC值较低属于中低度多态,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10个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位点遗传变异与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显示,位点1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肉色性状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2不同基因型个体在大腿肉厚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3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和大腿肉厚几个重要屠宰性状差异显著(P<0.05),在肉色性状达到了差异极显著(P<0.01).位点3杂合子A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其他位点AA为优势基因型.本研究表明,CACNA2D1基因可以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部分屠宰性状候选基因,尤其是位点3可以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屠宰性状的重要潜在分子标记,从而为中国西门塔尔牛现代育种提供一定参考.%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the CACNA2DI gene and to analyze associations between SNPs and slaughter traits in Chinese Simmental. In the study, it adopted recently developed SNPS chip technology, differed from the traditional PCR-SSCP or PCR-RFLP technology, to detect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CACNA2DI gene in a population with 136 individu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CACNA2DI gene existed 12 effective SNPs totally,Genetic indices ( Ho,Ne and PIC) were presented low genetic diversity on 4 loci , the other eight loci were highly polymorphic, and 10 were in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P >0. 05). The results of the associ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ocus 1 different genotypes of individual differed in meat color trait significantly ( P < 0. 05 ) , locus 2 different genotypes of individual in thigh meat thick differed significantly ( P < 0. 05 ) , locus3 different genotypes of individual differed in carcass weight, dressing percentage , marbling and thighs meat thick several important slaughter traits significantly (P < 0.05) .while in meat color trait reach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P < 0. 01 ). It was concluded that locus 3 heterozygote was thought to be the dominant genotype, so was AA on other loci. Therefore,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ACNA2D1 gene is a candidate gene that affects slaughter traits , especially locus 3 can serve as a useful marker for slaughter traits in Chinese Simmental.【期刊名称】《华北农学报》【年(卷),期】2011(026)004【总页数】11页(P50-60)【关键词】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SNP芯片技术;屠宰性状;关联分析【作者】张猛;高雪;高会江;许尚忠;李俊雅;张立敏;周正奎;袁峥嵘;黄萌;邓桂馨;刘喜冬;刘利;李姣【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中国西门塔尔牛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尚忠科研团队利用国外引进的西门塔尔牛与我国当地黄牛品种杂交选育而成,于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02)新品种证字第1号批准为中国西门塔尔牛[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脂肪性状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基因型 4 鸡 3 验证 3 肌内脂肪 3 猪 3 聚合效应 2 饲料转化率 1 间充质干细胞 1 遗传效应 1 遗传变异分析 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基因(angptl4)1 营养成分含量 1 营养成分 1 苜蓿家系 1 色泽 1 脂肪沉积 1 脂肪氧化酶 1 脂肪 1 脂联素受体 1 脂联素 1 胴体性状 1 背最长肌 1 肌苷酸 1 肌肉生长 1 肌肉品质 1 肉质 1 肉仔鸡 1 羊肉 1 综合选择指数 1 精氨酸生素(从a) 1 矿化特征 1 生长性能 1 生长性状 1 生产性状 1 理化性状 1 环江香猪 1 环境 1 猪促甲状腺激素β 基因(tsh-β ) 1 牛 1 滴水损失 1 油料籽实 1 沙葱 1 栾树 1 抗氧化功能 1 形态性状 1 小麦 1 多态 1 复合添加剂 1 四倍体 1 品质 1 发芽性状 1 半膜肌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鸡 1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1 zucc.) 郏县红牛 1 遗传多样性 1 设计育种 1 表达分析 1 表型 1 脂肪酸组成 1 脂肪含量 1 胴体 1 肉质性状 1 肉品质 1 系水力 1 种质资源 1 生长发育性状 1 猪 1 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1 抗性淀粉 1 形成 1 小窝蛋白家族 1 实时定量pcr 1 嫩度 1 大豆育成品种 1 多不饱和脂肪酸 1 外因 1 变异系数 1 变异特点 1 农艺性状 1 内因 1 关联分析 1 克隆 1 优良等位变异 1 中国板栗 1 zag基因 1 ucp3基因 1 ssr标记 1 sscp 1 pcr-sscp 1 mrna表达 1 imf双向选育系 1 imf 1
H-FABP基因多态性与铬营养对猪肉质脂肪性状的影响

adVe f a Meiie ioigMe i lU i r t Jnhu Lann 2 0 1 C ia n ti  ̄ en dcn,Lann dc nv s y izo ioig 1 10 , hn) a e i,
A s a t 1 D Y pg ( g ee a d ml dvd d it to de r t am ns w t u o i 2 0 g k o r f m b t c : L is 6 k )w r n o y i e no w it y r t e t i o t r w t 0  ̄ ・ g f C r r 8 0 r i a e h h o
影 响 (< .5 , 对 照组 相 比分 别 提 高 1-9 、91%和 5 . % ;3 H— A P基 因 和 铬 营 养 的交 互 作 用 对 肌 内脂 肪 含量 有显 著 p 00 ) 与 64 % l.9 29 4 () F B 的影 响 (< .5 , p 00 ) 试验 组 D 基 因 型肌 内脂 肪 含 量 为 25 7 , D . % 与对 照 组 D 3 D基 因型 肌 内 脂 肪 含 量 相 比提 高 了 2 . % , 高 幅度 最 02 4 提
中国荷斯坦牛MT1和MT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关联性分析

中国荷斯坦牛MT1和MT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关联性分析郭文莉;王玉娟;王亚宁;王晓宇;杨武才;昝林森【摘要】探索MT1及MT2基因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影响,为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采用直接测序法,将测序结果运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突变位点;将检测到的SNP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通过扩增MT1的第2外显子区1域,检测到1个SNP位点;扩增MT2基因内含子区域,检测到2个SNP位点.将其与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MT1基因g.22354G>A位点,GG基因型乳脂率、乳蛋白率、总蛋白、总乳脂均值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均值(P<0.05);MT2基因的g.13647 T>A与g.13810 T>A位点,各基因型的泌乳性状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MT1基因可以作为影响泌乳性状的候选基因,为中国荷斯坦牛辅助标记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7(043)006【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MT1基因;MT2基因;多态性;泌乳性状;关联分析【作者】郭文莉;王玉娟;王亚宁;王晓宇;杨武才;昝林森【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2摘要:探索MT1及MT2基因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影响,为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提升提供理论基础。
本试验采用直接测序法,将测序结果运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突变位点;将检测到的SNP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
莱芜猪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转录组分析

DOI:10.16605/ki.1007-7847.2021.11.0227莱芜猪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转录组分析冯卉,刘天义,SALSABEEL Yousuf,苗向阳*(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北京100193)收稿日期:2021-11-10;修回日期:2022-01-10;网络首发日期:2022-05-20基金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08-004,2008ZX08008-003);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ASTIP-IAS0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2016JC22,Y2018PT68)作者简介:冯卉(1996—),女,河北廊坊人,硕士,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E-mail:*****************;*通信作者:苗向阳(1963—),男,山东莱州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基因工程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E-mail:****************。
摘要:为探究莱芜猪中不同部位脂肪沉积产生差异的关键基因,以180日龄体重相近的莱芜猪为实验对象,鉴定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和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fat,SCF)的mRNA 表达谱,对差异表达mRNA 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构建平均表达量前300mRNA 的蛋白质互作网络,筛选关键调控mRNA,并分析关键mRNA 对应基因的序列和蛋白质结构,探究基因表达水平、结构和功能的联系,最后随机挑选6个mRNA 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验证。
筛选结果显示,在IMF 和SCF 中共鉴定出1665个差异表达的mRNA,其中888个上调,777个下调。
我国科学家发现鸡肉品质相关基因

我国科学家发现鸡肉品质相关基因
新农
【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
【年(卷),期】2013(0)11
【摘要】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文杰科研团队在鸡肉品质候选基因挖掘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该团队在这一领域率先应用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GWAS)和基因时空表达等前沿技术,筛选得到影响肉鸡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干物质含量及肉色等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4个,得到影响胸肌的重要调控基因1个。
【总页数】1页(P74-74)
【关键词】相关基因;鸡肉品质;科学家;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单核苷酸多态性;肌内脂肪含量;干物质含量
【作者】新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5
【相关文献】
1.北京牧医所科学家发现鸡肉品质相关基因 [J],
2.我国畜牧专家发现鸡肉品质相关新基因 [J], 邬震坤
3.中国科学家发现鸡肉品质相关基因 [J], 钟芹;
4.我国科学家发现鸡肉品质新基因 [J], 胡其峰
5.我国科学家发现影响鸡肉品质新基因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鸡微卫星DNA标记与屠宰性状的关系

鸡微卫星DNA标记与屠宰性状的关系高玉时;王克华;陈国宏;屠云洁;陈宽维;童海兵;卢克伦【期刊名称】《江苏农业学报》【年(卷),期】2006(022)003【摘要】利用25个微卫星标记,对以隐性白羽鸡和仙居鸡为亲本建立的F2群体500只鸡进行遗传检测,并测定各个体的活重、屠体重、屠体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微卫星DNA标记与屠宰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平均杂合度为0.701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6 8.方差分析结果显示:MCW0095、ABR0322、ADL289、MCW4、ADL166、MCW104和MCW67对活重、屠体重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MCW104对屠体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ABR0322、ADL166和MCW67对胸肌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MCW0223和ADL166对腿肌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ADL136和MCW67对腹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标记对性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总页数】7页(P258-264)【作者】高玉时;王克华;陈国宏;屠云洁;陈宽维;童海兵;卢克伦【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3;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31.2【相关文献】1.微卫星DNA标记与边鸡生长性状关系的研究 [J], 白文林;罗光彬;尹荣焕;宫艳秋;姜午旗2.IGF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京海黄鸡屠宰和肉质性状的关系 [J], 李源;王金玉;施会强;顾玉萍;王慧华;侯启瑞3.鸡微卫星DNA标记与肉品质性状关系研究 [J], 高玉时;王克华;陈国宏;屠云洁;卢克伦4.鸡微卫星DNA指纹与屠宰性状关系的研究 [J], 张福宜;高玉时;王克华;童海兵5.鸡F_2群体的屠宰性状与微卫星DNA标记相关性研究 [J], 高玉时;王克华;屠云洁;顾荣;卢克伦;童海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 部野 生动植 物 种质 资源 野外 观测试 验站 珍 禽养 殖
Ab s t a c t :T h e mu t a t i o n s i n t h e e x o n 4 o f t h e BMP— — 4 g e n e we r e d e t e c t e d i n J i n g h a i C h i c k e n u s i n g DNA p o o l i n g a n d
资助 项 目 : 周家科技 基础 条件 平 台建设 项 目( 2 0 0 5 D K A2 1 1 0 2) 作 者简 介 : 吴琼( 1 9 7 5 一 ) , 女, 黑 龙 江 佳木 斯 , 助 理研 究 员 , 博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为特 种 经 济 动 物 种 质 资 源 与 遗 传 育 种 . E — m a i l
wu q i o n g @c a a s . c n
生长 和 肉质 遗传 机制 提供 参考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实 验 材料
从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特 产 研 究 所农
通 讯作 者 : 杨福合 . 研 究员 , E — ma i l : y a n g f h @1 2 6 . C O I I I
F A B P 4、 A p 2 、 A L B P 或p 4 2 2 , 主要 在脂 肪 细胞 中表 达 。 A — F A B P 是 动 物 体 内 甘油 三 酯 的贮 存 库 ,在 甘 油 三 酯 的形 成 及 脂 解 的过 程 中 , A— F A B P 会 储 存 或 释放 出大量 的脂肪 酸 ,从 而参 与 调控脂 肪 生成 及溶 解 的 生化 循 环过 程 l 3 _ 。肥 胖小 鼠敲除A— F A B P 基 因的试 验表明, A— F A B P 缺 失可 以改善 外 界 胰 岛素 抵 抗 , 还 可 以维 持胰 腺 一 细胞 的正 常功 能 , 有 助 于进 行脂 类 物质 正 常代 谢 l 5 I 。大 量研 究 结果 表 明 , A— F A B P 基 因 多态性 位 点与 肉质性 状存 在 显著性 相关 。到 目前 为 止, 猪、 鸡 A— F A B P 基 因 的 全序 列 已经 发 表 , 但 中 国
环颈 雉A— F A B P 基 因 的研究 还 未 见 报道 。 中国环 颈
味和肌 内脂肪含量 等 ,其 中I M F 含量是标 志 肉质 特性 的主要 指标 。研究证实 , 在 哺乳 动物 中A一 B P 和 一
F AB P  ̄ 因已被认定 为肌 内脂 肪 ( I M F ) 的候选 基 因。 脂 肪组 织脂 肪 酸 结合 蛋 白 ( A— F A B P)又 称
明: 在 中 国环 颈 雉 群 体 中 , A— F A BP基 因 检 测 到 C一1 1 0 6 T、 C 6 21 G、 C 51 T和 G 1 2 2 3 A 4 个S NP s 位点 的 多态性 , 构
建2 1 种 单倍 型组 合 . 3 个 多 态位 点 对 屠 宰 性 状 存 在 显 著 性 差 异 , H9 H1 l 和 H1 H 4 单 倍 型 组 合 能 提 高屠 宰 性 状 和 肌 内脂 肪 含 量 。 中 国 环 颈 雉A— F A B P 基 因4 个 多态位 点与屠 体性 状显 著相 关 , 具有 选育 意义 。 关 键词 : A— F A B P; S N P s ; 屠 宰性 状 ; 肌 内脂 肪 ; 中 国环 颈 雉 中图分 类号 : ¥ 8 3 1 .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0 2 5 8 — 7 0 3 3 ( 2 0 1 4 ) 0 5 — 0 0 0 9 — 0 5
中 国环 颈雉 又 称 美 国七 彩 雉 鸡 或 七彩 山鸡 , 俗 名野鸡 , 商 品名 山鸡 , 具 有 肉用 、 药用 、 观 赏 和 狩 猎 价值 l l _ 1 , 因其 具有 生 产性 能 高 、 繁殖 力 强 、 驯 化程 度 高、 适 应 性 强等 特点 , 适 合 于我 国 大多 数 地 区 饲养 , 目前 普遍 被 商 品雉 鸡养 殖 场选 用 ,但 与 河北 亚种 雉 鸡 和左 家雉鸡 品种相 比,存 在 肉质 较差 的缺 陷 。 肉 质 不仅 包 括 色泽 、 硬度 、 大理 石 纹 、 肉质 结构 和 系水 力等 , 也 包括 嫩度 、 风味 和多 汁性 。 目前 国内禽类 肉 质 的研究 主要是 集 中在 肉色 、 p H 值、 嫩度 、 系水 力 、 风
吉林 长春 1 3 0 1 1 2 )
摘 要 : 本 研 究 旨在 探 讨 中 国 环 颈 雉A— F A B P 基 因 的 多 态 性 位 点 。选 用 成 年 中 国 环 颈 雉 为 材 料 , 利 用P C R — S S C P 结 合 测 序 技 术 进 行 序 列 多 态 性 位 点 分 析 , 同 时 分 析 了S N P 位 点 与 屠 宰 性 状 和 肌 内 脂 肪 含 量 的 相 关 性 。 结 果 表
∽ ; { 《 来自・ 逶 臻 瀚 中 国环颈舭 一 F A B P  ̄ 因S N P s 检测及其 与 屠宰性状和肌 内脂肪含量相关性分析
吴 琼 , 邢 秀梅 , 徐佳萍, 荣 敏, 杨 福 合
( 中国农 业科 学 院特 产研 究所 ,吉林省 省部 共 建特种 经 济动物 分子 生物 学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3 :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6 — 0 9
雉 营养 价值 高 、 肉品风 味好 , 而且 其种 质资 源也 相 当 丰富 , 本研 究在 前人 研究 的基 础上 , 尝 试从分 子水 平
阐述候 选基 因内变异 及表 达 ,为研究 中国环 颈雉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