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切除的胰腺癌35例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管更新要点及解读2024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管更新要点及解读2024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管更新要点及解读2024摘要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胰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之一,一旦考虑其发生癌变,则需及时手术干预。

2022-07-07,第26届国际胰腺病会议在日本京都举行,期间就进一步修订IPMN诊治指南展开讨论,并制订了新版IPMN诊治指南——京都指南。

该版指南系统评价5个主题的证据:高危征象和担忧特征的定义、非手术切除IPMN的随访原则、手术切除IPMN的随访原则、病理学特征及囊液分子标记物的研究。

2006年,国际胰腺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ncreatology,IAP)发布首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和黏液囊性肿瘤的诊治指南[1];并分别于2012年和2017年进行修订[2-3]。

2022-07-07,第26届国际胰腺病会议在日本京都举行,期间就进一步修订IPMN诊治指南展开讨论,依据2019年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对以下5个主题的证据以临床问题(clinical question,CQ)的形式进行系统评价(表1):高危征象(high-risk stigmata,HRS)和担忧特征(worrisome features,WF)的定义、非手术切除IPMN的随访原则、手术切除IPMN的随访原则、病理学特征、囊液分子标记物的研究,并对IPMN诊治指南进行更新(以下简称新版IPMN指南),于2023-12-28在线发表于Pancreatology杂志[4]。

本文将对新版IPMN指南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1 风险评估及手术指征自2012年版IPMN和黏液囊性肿瘤的诊治指南发布以来,IPMN病人出现高级别异型增生(high-grade dysplasia, HGD)或侵袭性癌(invasive carcinoma,IC)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被称为HRS和WF[2]。

异位胰腺18例诊治分析论文

异位胰腺18例诊治分析论文

异位胰腺18例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对2000——2010年收治18例异位胰腺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和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无复发,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对此症订行诊断困难,确证需病理学检查。

结论对于有症状的异位胰腺手术切除疗效满意,微创治疗方法。

【关键词】异位胰腺;好发部位;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腹腔镜微创治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8-01异位胰腺是指胰腺本身以外的与胰腺组织既无解剖上的联系,又无血管关系的孤立的胰腺组织。

亦称迷走胰腺(aberrant pancreas)或副胰(accessory pancreas)。

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

异位胰腺平素多无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多于体检或手术中发现。

我院2000年至2010年共收治18例异位胰腺病人,现就其好发部位、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男女之比2:1。

年龄24-72岁,平均41.5岁。

1.2 术中发现胃十二指肠8例,空场4例,回肠3例,胆总管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影像学检查发现4例。

1.3 临床表现本组18,有临床症状的:上腹疼痛不适5例,出血3例,穿孔3例,恶变3例;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4例。

1.4 诊断方法本组18体检彩超发现4例,ct或mri检查10例,胃镜检查发现2例,腹腔镜检查手术发现2例,以上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1.5 治疗方法本组18均经手术切除,其中3例恶变,1例胆总管下段异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胃窦部异位行胃根治性次全切除,1例回肠末端异位行右半结肠切除;其余15例局部切除。

1.6 病理诊断 15例异位胰腺标本黄白色,多数位于粘膜下层,镜下见胰腺细胞;3例恶变标本呈灰白色,镜下见腺癌细胞。

1.7 结果 15例无恶变者随访2-7年无异常变化。

3例恶变者,胰十二指肠切除者生存2年4个月,另2例生存期已超过3年。

胰头癌的诊治

胰头癌的诊治

胰头癌的诊治胰头癌是起源于胰腺头部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

胰腺恶性肿瘤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胰腺的外分泌肿瘤[1],它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国内外发病率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不易早期发现、切除率低和预后差为本病的特点。

可切除病人5年生存率不到5%。

胰头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已发现某些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

大量的研究支持胰腺癌与吸烟有确切的相关性。

脂肪膳食在实验模型中被认为可能与胰腺癌有关,且更高的体重指数也和风险增高相关。

对化学物质如β-萘胺及对二氨基联苯的职业暴露也和胰腺癌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的病人,胰腺癌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4倍。

胰腺癌患者的亲属患胰腺癌的危险性增高,约有35%的胰腺癌是通过遗传形成的。

1 临床表现胰头癌的症状主要包括中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钝痛、胀痛;恶心、食欲不振或饮食习惯改变;体重减轻;黄疸,皮肤瘙痒、小便色黄、大便色淡甚至呈白陶土样;排便习惯改变、脂肪泻;抑郁;胰腺炎发作;糖尿病症状;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血栓性静脉炎或动静脉血栓形成,小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坏死,原因不明的睾丸疼痛等。

大多数胰头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胰头癌的体征主要包括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胆囊、脾肿大,上腹部压痛或包块。

出现腹水、腹部包块、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往往提示晚期病变。

2 检查2.1 实验室检查血清生化检查可有血、尿淀粉酶的一过性升高,空腹或餐后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有异常曲线。

胆道梗阻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转氨酶也可轻度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2.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诊断技术是胰头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2]。

(1)B超可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胀大,胰管扩张(正常直径≤3mm),胰头部占位病变。

同时可观察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

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治疗新进展

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治疗新进展
3结语
with
cancer
fluorouracil plus
folinic acid
VS
gemcitabine followingpancreafc
resec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IJAMA,2010,304(10):
1073-1081.
【2】李兆申.胰腺癌早期诊断研究现状及展望U】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
4一ACCORD
1.1术后辅助性化疗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 方法,相对于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预 后明显改善,且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国外胰腺癌研究人员 指出,在患者手术后实行辅助性化疗可有效减少胰腺癌复发 和全身性转移。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在此后进行研究论证,表 明手术后展开辅助性化疗可明显提高无病生存期、中位生存 期以及5年总生存期。日本的胰腺癌辅助治疗小组认为IⅡ 期临床研究吉西他滨治疗总生存期达到25个月Ill。这种研究 结果与其他国家相类似121。与此同时,患者采用替吉奥治疗,2 年总生存率可以达到70%。该数据明显高于吉西他滨治疗。 也就是说,在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可将替吉奥作为辅助 性治疗的措施。与此同时,替吉奥是一种氟尿嘧啶口服药物, 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效果。 1.2单药全身化疗根据用药指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织评 价多药联合化疗的时候,0~1分表示患者的营养状况良好,评 分超过2分的表示患者对毒物的耐受程度141。如果患者采用 全身化疗,应当使用吉西他滨单药姑息化疗。当前临床单药
randomized trial
creafic cancer:the CONKO一001
U]JAMA,2013,310
(14):1473—1481. 【51"玉升.健择治疗胰腺癌新进展Ⅱ】.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2,11(05):

进展期胰腺癌的手术时机及新辅助治疗选择

进展期胰腺癌的手术时机及新辅助治疗选择

胰腺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进展期胰腺癌占80%~90%,目前全身辅助化疗加手术切除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佳选择,然而,只有10%~20%的胰腺癌患者被诊断为局限性的,可通过手术切除[1]。

随着外科手术和全身化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切除的适应证已扩大到包括局部晚期肿瘤,胰腺癌手术的许多方面,以前认为不可切除的肿瘤采用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的应用都在迅速发展,本文综述进展期胰腺癌手术时机及新辅助治疗的进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1胰腺癌手术的时机选择1.1胰腺癌手术现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胰腺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最常见原因,在未来几年将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3]。

手术切除联合全身化疗是胰腺癌治愈或长期生存的最佳选择[4]。

然而,只有大约10%的患者可以标准手术切除,60%的患者存在转移性疾病和/或患者自身状态不佳,因此无法进行完整手术切除,其余30%的患者患有局部晚期肿瘤,临床医生通过使用新辅助化疗方案使局部晚期肿瘤降期,使其更易于手术切除[5,6]。

目前,对于可以手术切除患者也未选择手术治疗,美国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显示,早期(Ⅰ期)胰腺癌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4.6%,尽管未进行手术的患者无任何明显的手术禁忌,但只有38.2%的Ⅰ期胰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未行手术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2.9%,与诊断为Ⅲ期或Ⅳ期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差不大[7,8]。

2017年发表的欧洲和美国的癌症登记研究显示,许多Ⅰ期或Ⅱ期胰腺癌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不同国家切除率差异很大,切除率为34.8%~68.7%[9]。

患者的年龄和就诊医院的胰手术量都与患者的手术率、术后死亡率和长期生存率密切相关[10,11]。

1.2手术时机的选择局部切除和完全切除范围是由位于胰腺附近的主要血管和邻近器官的肿瘤累及程度决定。

临床中困扰医生决策的任是手术时机的把握,关于可切除胰腺癌及边缘可切除术胰腺癌的评估仍然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

胰腺癌

胰腺癌






胰腺癌的诊断目的: 明确诊断 术前判明临床分期 确定有无剖腹手术必要 估计根治或姑息手术相对可能性
诊断程序



安全-有效、费用-效果 、互补-深入 首选B超或CT进行检查 胰头癌:CT发现肿块,并有胆管扩张存在,可 直接手术,而不必再做FNA或其他检查 胰体、尾癌:CT检查阳性并伴有转移者,可通 过FNA获得确诊,从而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CT检查结果不典型或正常,但仍有可疑者,可 再进一步通过ERCP或/和FNA检查以明确诊断


胰癌相关抗原(PCAA) 从胰腺癌病人腹水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糖蛋 白 正常血清PCAA上限为16.2 µg/L 胰腺癌患者PCAA阳性者占53%,其中I期患 者阳性率为50% 但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患者的阳性率亦分 别高达50%和38% 提示PCAA诊断胰腺癌的特异性较差
实验室检查




酒精致癌物质(亚硝胺)
致癌
病因与发病机制
饮食因素 高甘油三酯

高胆固醇
低纤维素
胰腺癌 咖啡饮料
病因与发病机制
环境因素 某些金属 焦碳 煤气厂工作 石棉 干洗中应用祛脂剂 β-萘酚胺、联苯胺、甲基胆蒽、N-亚硝基甲 胺、乙酰氨基芴、烃化物

病因与发病机制

胰腺炎 糖尿病 内分泌功能紊乱
胰腺癌 Pancreatic Carcinoma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腹外二科
杨步荣





胰腺癌主要指胰腺外分泌腺腺癌 (约占90%) 全身各种癌肿1%~4% 消化道恶性肿瘤8%~10% 发病率达6.1/10万 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 6 位 发病年龄以45~65岁最为多见 男:女 国外为1.3:1 国内为1.8:1

胰腺癌

胰腺癌

胰腺癌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

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来源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神经内分泌癌,就是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得的那种癌,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恶性程度比较低,病程比较长,治疗方式与常见的胰腺癌也有所不同。

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就是我们常说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有年轻化的倾向。

西医学名:胰腺癌 所属科室:外科 - 肝脏外科 发病部位:胰腺 主要症状: 早期症状不典型,消化不良,腹痛,黄疸 主要病因: 暂不明确 多发群体: 50岁以上,有“三高”饮食习惯,有慢性胰腺炎者,长期吸烟,长期饮酒 发病原因:关于胰腺癌的致病因素,目前可以说还不明确,但随着研究的进行,大家还是有了一些倾向性的看法,比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一些。

但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孰因孰果,目前还有争议。

因为确实有些胰腺癌病人,在早期是以糖尿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方面,唯一得到共识的是吸烟,烟民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倍以上。

其他方面,比如所谓的“三高”饮食,即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会对胰腺癌的发生起到一些不好的影响,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和香港的艺人沈殿霞。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预防工作的重点。

但目前胰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而且由于近年来发病情况的变化,比如发病人群的年轻化趋势,使得一些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范围应该扩大。

50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有“三高”饮食习惯,以及慢性胰腺炎等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应该高度重视,但这些人群以外者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警惕:第一,腰背部疼痛,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黄疸;第二,非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血糖异常升高,或反复发作的胰腺炎;第三,短期内不明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0例分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0例分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0例分析发表时间:2010-08-23T09:44:08.17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薛志高陈玉宏黄俊华高君军[导读] 由于胰腺癌易侵犯周围主要血管,使得传统胰腺切除术无法达到根治性切除或无法切除薛志高陈玉宏黄俊华高君军牙克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内蒙古牙克石市 022150)【摘要】目的回顾分析牙克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12年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诊治情况。

方法自1995年5月至2007年4月,收治胰十二指肠疾病58例,手术46例,行胰十一指肠切除术40例,其中根治性胰十二脂肠切除35例,外伤性胰头损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十二指肠憩室行胰十二脂肠切除一例,结果术后发生并症9例(22.5%),其中胰瘘2例(5%),胆瘘3例(7.5%),胃潴1例(2.5%),上消道出血1例(2.5%)。

切口裂开2例(5%),死亡1例(2.5%)。

结论我院自1995年开展胰十二脂肠切除术以来,逐年病人增多,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

手术坚持对胰腺“微创”原则,减少了胰瘘及胆瘘的发生率。

【关键词】胰十二脂肠切除胰瘘胆瘘[中图分类号]R57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9)03-0022-0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十二指肠疾病的常用术式。

自1935年whipple对1例壶腹癌病人施行二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开创了胰腺的外科的手术治疗 [1] 。

1973年Fortner [2] 提出区域性胰腺切除恶性肿瘤侵犯腹腔动脉和肝总动脉者行改良的Appleby 术式后 [3] 。

文献所报告的胰腺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也明显下降 [4] 。

本文对我院普外科12年来胰十二指肠切除80例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

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普外科自1995年5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胰十二指肠病人58例,手术46例(手术率79.3%),男女之比为1.6:1,平均年龄59.8岁,(19~79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贝 、 柴胡 、 鱼腥 草 、 麻黄 、 石膏 等 , 加控释 剂 、 透皮 剂
经络 穴位 经皮 给药 系统 的机理研 究 .
河北 中医药 学报
2 李 风玲 , 美娟 , 王 陈
19 ;34 :6 98 1 ()3
霞 . 皮 给 药 多 功 能 肺 炎 治疗 仪 治 经
棍 台 而 成 。作 用 于肺 俞 穴 , 具有 宣 肺解 表 、 咳平 止
喘、 理气化 痰 的功 效 。根 据 不 同 的年 龄 段 选择 不 同 的治疗 时 问 、 电场 强 度 、 度 及相 关 穴位 。这 样 , 温 经 皮治 疗时 可 以 同 时 起到 药疗 、 疗 、 疗 的多 种 作 热 灸
疗小儿肺 炎的疗效 观察 . 现代康复
杂 志 19 :2 8 :5 97 3 ()45
报道 , 据其 机 理预 测 这种 给药方 式 在 临床 治 疗 肿 根
瘤和其 它慢 性 病方 面有 广 阔的前 景 …。然 而 , 国 我 在临床使 用经 皮 给 药 的报 道 较 少 , 见 偶有 用 于 佐 仅 治儿童 呼 吸道 、 消化道 的 , 否与我 国的这方 面 的有 是
关 技术 尚未 成 熟 有关 , 需 进 一 步 研 制 出 高效 、 如 安
的峰谷 变 化 ; 电极 作 用 在疾 病 相 关 的穴 位 上 , 产热 3 ~4 。 可 达热疗作 用 , 改善 血液循环 、 8 2c 能 增加药 物 的吸收 , 到疏 通经 脉 、 血 化 瘀 的 功 效 ; 达 活 电流 对穴



位 的刺激 可起 针灸 的作用 。中药 帖片的 主要成分 是
年不 能切 除的胰 腺癌 3 5例 的治 疗情 况报 告如下 。
1 临床资 料 11 一般 资料 : 组男 性 2 , . 本 5例 女性 l , 0例 年龄 3 5
小 儿肺炎 在影 响 5岁 以下儿 童的健 康状况 调查 中, 往往 占首 位。是 我 国卫 生 部提 出 的“ 四病 ” 治 防 中主要 疾病之 一 。 因儿 童特 别是 婴幼 儿静脉 给药血 管不 易找 , 肉注射 疼 痛而局 部有 形成 血肿 的可能 , 肌
口服给药 因 口味 问题 不 易 合 作 等 因素 , 给治 疗带 来
维r 2 0 Vc 2 N dc l u n lMa . 0 2, . 4, o 3 J 1
1.03P .00两 者 有 显 著性 差 异 ( 00 ) 960 , =000 , P< .1 ,
比打针 吃药更 为 安 全可 靠 , 值得 向广 大 临 床 医师 推
荐。 在美 国 , 皮 给 药 的研 究 早 在 19 经 95年 就 已开 展, 证实 其所涉 及 的范 围越来越 广 , 江苏 董 洪涛 等
敏性 、 中药 的生物 活 性 、 穴 的放 大效应 以及局部 皮 经
肤 的超微结构 变 化 等 因 素有 关 。Z H—F 1 ) D ( I 经皮 给药 治疗仪是 一 个 电脑 治疗 仪 , 它能 在 电脑 控 制 的 特定 电场作用 下 携带 药物 的正 负离 子经 皮肤 透人体 内, 毛细血 管 吸收 , 经 进入血 液循 环 产生药效 。 由于
全 、 毒的透 皮 促 进 剂 等… , 低 以更 符台 临 床 的要 求 。 我相 信 , 随着 经 皮给 药研究 的不 断深入 , 其应用前 景
将不 可限量 。

1 董 洪涛 , 李 静
不经 消化道 , 免 了 胃畅道 的降解破 坏 ; 避 药物缓慢 向 血液循 环 释放 , 避免 了肝 脏 的 首过 效 应 和血 药 浓度
表 明治疗组 的平均 住院 天数 较对 照组为 短 。 3 讨 论
迅速缓 解 咳嗽 等临床 症状 和促进 肺部 罗音吸 收的作
用( P<00 ) 使 平 均 住 院 天数 减 少 ( .1 , P<0 0 ) 从 .1 , 而缩短 病程 , 高 了治 疗效果 , 强 了患 儿及家 长 的 提 增
19 ;( )38 99 33 :6
3 杨 平存, 俞柏方 . 经皮 给药 美 国的研 究近况 . 中国药学
4 陈浩凡 , 志毅, 成 王锦贤 . 促进经皮给药方法 的研 究进展

用 。经过 本文 的临 床 观 察 , 佐 治小 儿肺 炎 可起 到 其
广东药学
20 ;02 : 00 1() 1
治 病信 心 , 且无痛 苦乐 于接受 。与 文献 报道 一致。 。
但本次 的观察 结 果 表 明 , 退 热 作用 与 常规 用 药相 其 比并无差 异 ( P>0 0 ) 可 能 与 帖 片 的有 关 药 物 成 5 , 分 比例较 少 有关 , 原 因值 得 进一 步 探讨 治 疗 中 其 偶 有 出现局 部皮 肤潮红 、 色小丘疹 等过 敏现象 , 红 停 药后 1 2~2 小 时迅速 消 失 , 见有 烫伤 、 水疱 、 4 未 起 全 身皮疹 以及休 克等 严 重 的 过敏 反应 可 见 , 疗 法 该
较大 的 困难 , 而经 皮给 药是 无痛 苦 的治疗过 程 , 更易 于患儿 及其 家 长 的接 受 。 已有 文献 报 道 , 据 中医 根 经络理 论导 出的经 络穴 位经 皮 给药 系统具有 经穴效 应及药物 效应 的双重 治 疗 特 性 , 而 达 到调 节 相应 从 脏腑机 能和 治 疗疾 病 的 目的… , 认为 这 与经 穴 的外
不 能 切 除 的胰 腺 癌 3 5例诊 治体 会
广西 区南 溪山医院外科 (402 李有政 5 10 ) 邓 水柱
外科 手术 切 除是 治 疗 胰 腺 癌最 有 效 的方 法 , 但 胰 腺癌早 期诊 断 困难 , 多数病 例 就诊时 已处 于晚期 , 所以手术 切 除率低 , 预后 极差 。因此 , 能切 除 的胰 不 腺癌 的治疗 已引起 临床 重 视。 现将我 院 19 ~19 9 1 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