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及线夹发热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变电设备典型发热缺陷分析处理

变电设备典型发热缺陷分析处理

Chn w T c n lge n r d cs i aNe e h o o isa d P o u t
工 业 技 术
变 电设 备典 型发热缺 陷分析处理
曾 家斌 马 驹 廖 云 ( 川省 电 力公 司 自贡 电业 局 , 川 自贡 6 30 ) 四 四 4 0 0
摘 要: 随着状 态检 修 的 普及 , 外诊 断技 术成 为 行之 有 效的 方 法之 一 , 红 不仅 可 以延 长 设备 预检 周 期 , 少 劳动 强度 , 高缺 陷诊 断 减 提 率,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而且可以及时的诊断设备运行情况,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 高变电设备的可靠性, 提 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 造福 国家和人民。本文作者介绍 了自贡电业局对几起 变电设备典型发热缺 陷的诊断分析及处理情况, 出红外测温注意事项。 提
查, 发现 、 处理各变 证 了 电 网安 全运 行 。 有力 另 外 ,为了配合节假 日及迎峰度夏保 电工作及 其 他重 要保 电 工作 ,我 局 还有 针对 性 地 安排 了 红外测 温 工作 。 据红 外测 温 情况 , 析红 根 分 外 成像 图发 现 的 问题 , 自贡变 电站设 备 发热
站 进 行 红外 测 温 时发 现 # 2主 变 22 S 6开 0 F 关 B相 T型 线 夹 处 温 度 达 11 3 A、 0. o 7 C, B相
3变 压器 套 管握 手式 线夹 处 ; 、 4 隔离 开关 出线 座 、 、 动静 触头 处 ; 5 电容器 组 放 电线 圈 的内部 ; 、 6少 油 开关 设备 线夹 接续 管 内部 ; 、 7 穿墙套 管 处 。 、 2 典型 测温 案例 分 析
3 在铁 口处 增加 侧 吸罩 . 3 体抬 高 ,上 表 面用 厚 度为 6 m 花纹 板 密封 。 严 , 理沟 嘴 时打 开 。 过 将流 铁沟 用除 尘 罩 m 处 通 铁 口侧 吸是 烟 尘捕 集 的重 要 部分 ,侧 吸 外 侧 H型 钢 与 支 撑 平 台之 间 用 厚 度 为 8 m 盖板 封 闭 , 得流 铁沟 的烟 尘 能够进 行捕 集 。 a r 使 不 能 吸 走 的烟 尘 上 升 部 分 由顶 吸罩 捕 集 吸 钢板 密封 。 过 改造 , 流铁 沟 除尘管 道敷 设 通 为 走 。在 铁 口位 置 ,安 装 10m 10 m 创造 条件 。 20 mx 00 mx 70 m方形 侧 吸罩 ,在罐 位除 尘管 道 的下 方 0m 3 撇渣 器 、 . 6 流铁 沟除 尘改 造 开 口 , 装 直 径 中1O m 安 lO m的 除 尘 管 道 , 高 从 高 炉 出铁 场 铁 水 流 经 区域 分 为 主 沟 、 撇 炉泥 炮操 作 室底 部敷 设 。在 侧 吸 口侧 面设计 渣器 、 铁沟 , 尘产 生 区域 为 主沟 后 端撇 渣 流 烟 3 .流 铁 沟除 尘管 道设计 安 装 .4 6 流铁 沟 长 度 为 2 米 ,在 2一 3 罐 位 、 2 # 3 一 罐位 、 一5罐位增加三个侧 吸除尘点 。在 2 一 3 一 4 5 罐位 间底 部设 置 流 铁 沟 # 3、# 、 一 - -

变电站刀闸发热预防及处理方法的分析

变电站刀闸发热预防及处理方法的分析

Power Technology︱320︱2019年12期变电站刀闸发热预防及处理方法的分析陈 芳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四川 绵阳 621700摘要:刀闸是变电站输变电系统的重要设备,其运行质量关系到变电站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在刀闸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是拒分合故障和控制回路故障、发热故障以及锈蚀类故障。

其中因为在刀闸发热部位、触头连接位置没有安装温度检测仪器所以很难发现发热现象,当刀闸长时间在过热环境下运行时就会损坏其性能而影响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

因此,为保证变电站刀闸正常运行就需要研究刀闸发热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刀闸发热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刀闸;发热;预防和处理1 变电站刀闸发热的原因分析 1.1 导体发热 当电流经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从而使导体温度上升。

其次根据电热效应,导体温度和通过的电流、导体电阻以及通电的时间有关;此外,在外界温度稳定时,经过刀闸的电流强度过大,加上导体电阻本身较大、通电时间较长便会使导体温度升高而产生热量。

1.2 刀闸触头发热 当经过刀闸的电流过大,甚至超出刀闸额定电流以后,导体的温度就会超过标准值。

此外,刀闸由触头组成,在长时间运行中如果超出了使用期限后没有按照计划进行检修维护或及时更换,就会使刀闸触头性能下降。

如果没有做好防雨防重击等措施,比如防雨帽没有合理安装导致雨水进入到触指和触指座内时,触指弹簧在长期受力状态下会出现锈蚀、变形、弹簧弹力下降等问题,使接触压力下降而接触电阻增大,从而使刀闸的触头发热。

1.3 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刀闸发热 首先在进行刀闸结构设计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接触结构,或使刀闸的容量不合理,接触面较小、安装工艺不过关等,就会使刀闸的静触头一直处在分合不到位的状态。

而设计的容量过小,刀闸在运行中可能会一直处在超出额定负荷的状态下,导致电流增大,其他部分温度升高甚至超过了规定标准。

其次,刀闸的接线端和动静触头在长期外部环境下运行时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接触面发生氧化而导致导体表面的电阻不断增大。

变电站设备线夹失效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变电站设备线夹失效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变电站设备线夹失效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变电站设备线夹开裂、发热、腐蚀等失效进行分析,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就主要的失效形式提出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设备;线夹;断裂分析;预防措施0 引言设备线夹是母线引下线与电气设备及电气设备之间连接用的金具[1]。

连接在导线与电气设备及电气设备之间,用于传送电力负荷[8],是设备连接的重要部件。

设备线夹由紧固绞线部分和与电气设备相连部分组成,与电气设备连接为端子板结构,与导线连接为压盖和线槽结构或管型结构[1]。

220kV以上设备线夹广泛采用管型结构。

由于电力网是由若干电气设备组合而成,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显得非常重要,设备线夹是承载负荷电流的关键部位,设备线夹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受设备线夹的材料、加工工艺、运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开裂、发热、腐蚀等早期失效,极大地影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1 设备线夹开裂失效1.1 工艺不良某1000kV变电站在2016年开展年检工作中,发现发现2号主变中压侧套管A相南北侧、C相南北侧共4只铜铝过渡线夹开裂,见图1;线夹为型号SYG-1600NA的钎焊型铜铝过渡线夹,服役两年多。

A相线夹未发现排水孔,C相线夹有排水孔但位置不对,B相线夹底部打有排水孔。

2号主变主变中压侧C相套管线夹管出现鼓肚开裂现象。

对发生鼓肚开裂的设备线夹进行解剖后发现设备线夹焊接质量不佳、存在严重的焊接缺陷是此次套管线夹开裂的内因;施工单位未按照要求施工,钢芯铝绞线末端未插入线夹底部,未对线夹打排水孔导致线夹进水结冰产生膨胀应力是引起开裂的外力因素;而线夹挂点与中压套管水平距离较长引起的外加结构应力则加剧了线夹的开裂。

按照钢芯铝绞线的压接工艺要求,在压接导线前,应在线夹接线管底部提前打好渗水孔,且确保渗水孔位置合理,以便进水能及时排出,导线也要插入线夹最底部,不能留有间隙[2]。

1.2 铸造工艺不当某500kV变电站在设备测温时发现设备线夹发热,进一步检查发现该线夹断裂。

变电站电气设备发热异常处理及分析

变电站电气设备发热异常处理及分析
固, 确 保导 线连 接可 靠 。
1 关 于 电气 设备 热故 障
1 1 电气 设备 发热 故障种 类
3 . 3 提 高接触 面 的处理 质量 严防发 热缺 陷的一 个重要 措施 就是要 做到将 导线 的接触 表面进 行质 量处 理。 对于接 头 的接 触面 , 当存在 严重不 平现象 时 , 应该 采用 锉刀把将 接触面 不平 的地 方和毛刺 锉掉 , 确保 接触面 平整而光 洁 。 但是 , 在 处理 的过程 中要注 意不 能 使得 母 线在加 工之后 的截 面减 少值得 控制 , 一般 而 言 : 铜 质导 线截 面的减 少量 不得 超 过原截 面 的3 %, 铝质 导线 的截 面减少 量不得 超过 原截面 的5 %, 之后 再 使 用钢 丝刷将 表面 的氧化 膜 出去 , 最后再 采用 干净 的棉纱 蘸酒 精或者 是 丙酮 , 将 接触 表面 擦拭 干净 。
引言 : 社 会的高速 发展 以及人 民生活质量 的不断 提高都 与 电网设 施安全 稳
积极 的选 用采 用 了先 进 的铜 、 铝扩散 焊工 艺的铜 铝 过渡产 品 , 这样 能有效 的确 保 电流 的通过 能 力 , 同时 还应该 防 止伪劣 产 品入 网使用 。
3 . 2 采 取防氧 化措 施
定运行 息 息相 关 电网设 施 中的 电力设备 高 效、 快 捷 的正常 运行 是确保 国 家的 生产 发展 以及人 民的正常 生产生 活 的保 障。 但是 , 实 际使用 过程 中变 电站 电气 设备 的发热 问题 一直 影响着 电力系统 的安 全运行 , 如果 能及 时有效地 发现 电气 设备 发热缺陷 , 并对 其进 行修复 , 将之 消灭在 萌芽状 态 , 就 能保 证供 电网络 长时 间的处 于 安全运 行 的状 态 , 还 能 明显的 降低检 修及 维护成 本 , 避 免 由于突然 的

电气接头发热原因及解决对策

电气接头发热原因及解决对策

电气接头发热原因及解决对策摘要:变电运行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确保变电运行的稳定运行,对整个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电气接头发热是变电运行中常见故障之一,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要慎重对待变电运行过程中电气接头发热问题,严格规范设备安装步骤、做好电气接头发热维修工作、加强对变电设备的巡视与检查,此外还应安装使用保护罩,减少环境因素影响,以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力系统;电气接头发热;巡视检查;对策1电气接头发热的原因分析1.1 电阻损耗当电阻中有强大电流持续流通时,会有部分电流产生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就会导致电阻热量较高,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发热现象。

发热现象一般在载流电气设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由于载流电气设备能够承受更为强大电流,因此所产生的发热现象更为明显,最终造成电阻的损耗。

由电力公式 Q = I2Rt 可知,电流(I) 与电热(Q) 是呈正比的,电热是随着载流电气设备中电流的增大而不断增大,相反则会减少。

因此说明,当载流电气设备中大量电流流通电阻时,电热就越高,电气接头发热情况也越严重。

1.2 绝缘介质损耗在外加交流电压作用下,绝缘介质就流过电流,造成电流在介质中产生能量损耗,这种损耗被称之为绝缘介质损耗。

由介质损耗引起变电运行中电气接头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设备质量是其中 1 种。

当电气设备内部设计结构不符合相应标准,以及绝缘介质的规格不合理,就会影响供电负荷的稳定性,同时也会影响电气设备散热能力,绝缘介质在电压负荷作用下,造成绝缘介质损耗过大,以及设备散热能力差,都会引起电气接头发热。

例如介质损耗公式 P = U2 ω Ctgδ,其中 P 为介质损耗,tg δ为介质损耗角正切值,U 为施加电压。

由公式可知,当绝缘介质电压负荷越大,介质损耗就越大,出现电气接头发热现象就更明显,在变电运行中,由电压效应引起接头发热是较为常见的。

1.3 不规范操作变电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也会引起电气接头出现发热现象。

高压设备触头接头和线夹的过热处理

高压设备触头接头和线夹的过热处理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09SC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工业技术变电站中的各类高压电器的接头、线夹和软硬母线的连接、并接部位以及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等,由于制造质量、安装工艺、调试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不正常的过热现象,如果不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会使故障蔓延扩大。

有的会引起燃弧、放电,直至烧断引线或发生相间短路;有的会使热量传导至设备内部,直接造成设备损坏。

如严重过热部位发生在主接线,会直接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过热部位的检修处理,如果方法不正确、不彻底,会使过热部位恶性循环,造成电力设备重复停电,少送负荷,直接影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1软母线(并勾线夹)串接、搭接、并接的过热处理对于这类过热,通常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开夹检查处理,就是将过热的线夹打开检查,如发现过热点,进行处理;二是不开夹检查处理,就是将过热的线夹固定螺丝紧固一遍。

以上这两种方法都存有一定弊病。

如果草率的把线夹打开,而过热点又不在内部,这就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同时由于导线与线夹经过导电运行,密度及吻合程度已趋合理,如果复装时不仔细,线夹机械压紧强度不均匀,结果适得其反;如果贪图省事,把应打开检查的线夹不开夹,而过热点确在内部,只是简单的紧固线夹螺丝,这样的紧固如果用力过度,有时会造成线夹机械变形或者过死点,使接触部位出现缝隙,反而造成接触更不紧密,结果适得其反,给安全运行留有隐患。

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按以下步骤进行:(1)检修前首先查看测温数据的最低和最高温度值,查看运行记录,了解通过此过热点的最低和最高负荷电流,两种数据综合分析比较,做到心中有数;(2)细心观察过热线夹的外部现象,如颜色、气味、烧痕、内外部接触缝隙、螺丝的紧固强度和均匀程度等;(3)检查过热部位线夹与导线的金属材料、结构和尺寸,是否铜铝压接,导线的截面积与线夹所选型号是否配套一致,然后确定开夹或不开夹的检修方案;(4)如果需要进行开夹处理,检查的程序:①打开线夹查找导线与线夹的烧伤部位和面积,判断导线断股以及疲劳程度,烧伤线夹是否变形、机械强度能否保持,能否继续使用;②如果属于轻度烧伤,导线与线夹能够继续使用,应首先清除导线和线夹内部表面的烧伤疤痕,并用0号砂纸磨平,然后用钢丝刷彻底清除导线缝隙间和线夹表面的氧化物、硫化物、污垢(有铝包带的要拆除),再用金属清洁剂或汽油冲洗擦净导线缝隙和线夹上的金属碎屑,最后要按照螺丝紧固工艺,对角均匀拧紧,如果螺栓、螺母滑扣、滑丝或烧伤,应更换;③如果线夹烧伤变形、强度松弛,导线疲劳断股较多,要及时更换导线和线夹。

浅谈配电变压器套管接头发热隐患及处理

浅谈配电变压器套管接头发热隐患及处理

浅谈配电变压器套管接头发热隐患及处理摘要:笔者从事配电运维检修工作十几年,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因配电变压器套管接头发热导致的故障抢修及由此造成客户经济财产损失而引起的投诉、纠纷。

因此及时发现配电变压器的接头发热缺陷并及时消缺的意义重大,是配电运维班组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

关键词:接头发热、财产损失、发现、处理一、配电变压器套管接头发热的主要原因配电变压器接头发热往往发生在的套管导电杆与外部引线连接处。

变压器高低压套管构造如下图(图1-1)所示:图1-1由于配电变压器通常为降压变压器,因此运行时二次电流远远比一次电流大得多,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所以配电变压器接头发热故障也主要发生在低压套管导电杆与外部引线连接处。

1.1 设备质量问题:配电变压器导电杆、垫片、紧固螺母选用的截面小、材质导电性能差等均有可能产生发热。

1.2 施工工艺:加工的过渡连接铜排接触面不平整、毛刺、铜排螺丝孔孔径过大(不应大于导电杆直径1mm),施工过程中紧固螺母未锁紧或扭力不足、未采用双螺母固定、连接点上下面未配全镀锌铜平垫等,均有可能造成接触面积小、压力不足,从而引起发热。

1.3 运行维护原因:配变长时间重过载、用电负荷剧烈变化、季节性温度变化等引起连接处的热胀冷缩,工频电流引起的震动、风力造成连接线的摆动、外力破坏等均有可能造成配电变压器套管连接部位松动、接触面氧化等,从而引起接头发热。

二、配电变压器套管接头发热的危害2.1 配电变压器接头发热将造成变压器套管导电杆处的密封胶圈老化失效,造成套管顶部渗油,甚至造成漏油,破坏变压器的本体密封,导致变压器内部受潮、闪络等绝缘事故。

2.2 严重的将造成接触不良、打火放电、烧蚀、损坏导电杆螺纹,最终烧熔连接面、损坏导电杆,甚至起火酿成火灾、导致变压器报废等,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后果及经济损失。

2.3 如在低压中性点发生接触不良过热,导致中性线上的电位发生漂移,则还有可能引发客户电器烧毁的事故,造成责任风险及不良影响。

35千伏输电线路导线接头发热故障分析与预防

35千伏输电线路导线接头发热故障分析与预防

35千伏输电线路导线接头发热故障分析与预防摘要:35千伏输电线路在阿克苏地区局域网中起到关键性供电,在线路运行中进行红外测温,发现的35千伏输电线路连接器尤其是接头发热危机缺陷导致断线事故,通过阿克苏现有的典型事例进行故障原因分析,找出发热的真正原因,特别是紧急缺陷。

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此类发热异常现象再次发生,提高线路运行中的可靠性。

关键词:35千伏输电线路连接器发热严重危机缺陷防范措施35千伏输电线路主要是乡镇供电的基本电源,随着阿克苏地区乡镇的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用电负荷也节节高升,因此35千伏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供电就显得至关重要。

导线接头发热异常若未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处理,其结果必然会因恶性循环而引发导线连接点熔焊、导线断裂等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威胁。

虽然根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要求,巡视人员每个周期都对所管辖线路进行巡视,发现缺陷立即上报处理,但线路接头过热情况是用肉眼很难观察到的,我们输电运检中心一直采用红外测温仪对输电线路接头(耐张线夹、引流板、引流线并沟线夹、接续管等)进行红外测温监控,根据温差的不同,我们把接头发热异常情况分为以下几种:正常、监控、一般缺陷、严重缺陷三种。

一、接头过热故障原因分析根据多年的运行经验,我们对35千伏输电线路过热点的缺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出形成线路接头过热的主要成因:(1)在施工中导线打金钩,导致导线内部损失,因而降低了导线连接处的机械强度,容易引发断线事故。

(2)线路改造时,新旧线路导线截面积不同,在耐张杆塔处引流线连接处,采用并沟线线夹连接,并沟线夹压板受力不均存在送动现象,容易引发导线接头熔断事故。

(3)电缆架空混合线路,电缆的材质不同,分为铜电缆和铝电缆,导线一般为钢芯铝绞线,两种不同的材质连接容易引起接头处发热,两种相同的材质连接,线径不同连接处受力不均引起接头发热熔断现象。

(4)导线接续连接处,选用接续管型号与导线型号不匹配,造成接续管内部松动,或者施工工艺不当,造成内部发热熔断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设备及线夹发热及
处理方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变电设备及线夹发热及处理方法
摘要:设备线夹是电气设备的连接点,设备线夹过热已经是电力系统的一个老问题。

随着系统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高,在设备缺陷管理中,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认真研究其发生原因,以便彻底解决,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实际运行中变电设备发热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检修过程中对发热故障的处理,详细说明了实地解决设备发热的思路,为解决发热问题提供可靠解决方法。

关键词:设备线夹接触电阻温度升高设备管理金属膨胀铜铝过渡防氧化处理
1变电设备发热的危害
电气设备的发热是人们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它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引起电气设备绝缘老化而直接导致事故。

变电运行设备发热是设备运行安全的潜在威胁,高压设备的各种电器连接部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元器件的松动、锈蚀、表面氧化,使这些部件出现不正常的过热现象。

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发热严重时很可能导致设备连接点的烧断,有的会引起燃弧放电,直至烧断引线或发生相间短路;有的会使热量传导至设备内部,直接造成设备损坏。

变电设备发热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其中以接头发热较为普遍。

2运行中变电设备接头发热的原因
通过工作以来在变电设备检修中发现。

变电设备线夹发热变电运行中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如下
1、运行中的设备线夹由于压接质量不良,在大电流的作用下,接头温度升高,接触电阻增大,恶性循环造成隐患,采用爆破压接导致设备线夹与导线接触处不实,接触电阻增大,从而引起过热。

2、设备安装过程中,对安装工艺要求不严格,接头连接安装工艺不当。

设备线夹在出厂时表面有凹凸不平及毛刺现象,安装中没有很好打磨。

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接触面氧化,接触电阻增大,温度升高,继而引发过热现象。

或是连接安装过程中,错误使用砂纸打磨铝质母线接触内表面,户外设备引线(采用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接头内聚集很多沙土,导致有效接触面积减少接触电阻增大而发热。

3、紧固螺栓压力不当。

部分检修人员在检修时对母线接头的连接效果上存有误区,认为连接螺栓拧的愈紧愈好,其实不然。

因铝质母线弹性系数小,当螺母的压力达到某个临界压力值时,若材料的强度差,再继续增加不当的压
力,将会造成接触面部分变形隆起,反而使接触面积减少,接触电阻增大。

4、不同金属的膨胀效应引起。

钢制螺栓的金属膨胀系数要比铜质、铝质母线小的多,尤其是螺栓型设备接头,在运行中随着负荷电流及温度的变化,其铝或铜与铁的膨胀和收缩程度将有差异而产生蠕变。

所谓蠕变就是金属在应力的作用下缓慢的塑性变形,蠕变的过程还与接头处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实践证明,当接头处的运行工作温度超过80℃时,接头金属将因过热而膨胀,使接触便面位置错开,形成微小空隙而氧化。

当负荷电流减少温度降低回到原来接触位置时,由于接触面氧化膜的覆盖,不可能是原安装时金属间的直接接触。

每次温度变化的循环所增加的接触电阻,将会使下一次循环的热量增加,所增加的较高温度又使接头的工作状况进一步变坏,因而形成恶性循环。

5、不同材质接头接触表面的微电池腐蚀效应。

据有关试验文献资料表明,铜的标准电势为+0134V,铝的标准电势为-1128V,铜铝之间的电势差为+1162V。

若铜铝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水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杂质会在接头接触表面形成电解液。

由于两极直接接触,便会有微弱的电流流动,在电解液的作用下,时接触表面逐渐腐蚀,引起接触电阻增大而发热。

3防止变电设备接头发热的对策
对于这类过热,通常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开夹检查处理,就是将过热的线夹打开检查,如发现过热点,进行处理;二是不开夹检查处理,就是将过热的线夹固定螺丝紧固一遍。

以上这两种方法都存有一定弊病。

如果草率的把线夹打开,而过热点又不在内部,这就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同时由于导线与线夹经过导电运行,密度及吻合程度已趋合理,如果复装时不仔细,线夹机械压紧强度不均匀,结果适得其反;如果贪图省事,把应打开检查的线夹不开夹,而过热点确在内部,只是简单的紧固线夹螺丝,这样的紧固如果用力过度,有时会造成线夹机械变形或者过死点,使接触部位出现缝隙,反而造成接触更不紧密,结果适得其反,给安全运行留有隐患。

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压接技术,从而提高压接质量,采用液压压钳进行压接,淘汰爆破压接法。

事实证明,采用液压压接后,故障率明显降低。

2、变电所所用的母线及设备线夹金具,根据需要可选用适当型号的合格产品,采用载流量、热稳定性能及机械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金具。

特别是设备线夹,应积极采用先进的铜、铝扩散焊工艺的铜铝过渡产品,防止伪劣产品入网运行。

淘汰闪光焊型铜铝过渡线夹,采用钎焊型铜铝过渡
线夹。

对已使用的闪光焊型铜铝过渡线夹,应及时更换或加强监视巡查,防止过热现象发生。

3、设备接头的接触表面防氧化处理,应优先采用电力复合脂(既导电膏)以代替传统常规的凡士林。

实践表明,中性凡士林无任何导点作用,只能起到防止水分渗入和隔离空气的作用,并且凡士林的滴点仅为54℃时,凡士林就会慢慢渗化流失而干涸,空气的有害介质沿接表面空隙侵入,使接头表面氧化腐蚀。

而新型的电力复合脂,滴点达180~220℃,凝固点低(-20~-30℃),其中所含的锌、镍、铬等金属细粒填充在接头接触表面的缝隙中,金属细粒在螺栓固力的作用下,能破碎接触面的氧化膜层,降低接触电阻。

同时还可以在接头整个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而起到隔绝空气和水分的渗入,起到防止氧化的作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导电膏并非良导体,它在接触面上的导电性能是借“隧道效应”来实现的。

所谓的“隧道效应”就是指粒子通过一个势能大于总能量的有限区域。

这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按照经典力学是不可能出现的。

因此,导电膏在接触面上不可涂得太厚,否则会影响其使用效果。

4、接头接触面得处理。

用锉刀把接头接触面严重不平的地方和毛刺搓掉,使接触面平整光洁,但应注意母线加工后的截面减少值:铜质不超过原截面的3%,铝质不超过5%。

用除油剂除去铜质接头表面的油污,再用钢丝刷除去
表面的氧化膜,最后再用干净的棉纱蘸酒精或丙酮把接触面擦拭干净,涂一层松香后,再进行搪锡处理,这样大大减少铜在空气中的氧化,在接头表面涂~0.11mm厚的DC型导电膏,并轻轻抹平,以刚刚覆盖接触面为宜,方可进行接头的联接。

5、如果需要进行开夹处理,检查的程序:打开线夹查找导线与线夹的烧伤部位和面积,判断导线断股以及疲劳程度,烧伤线夹是否变形、机械强度能否保持,能否继续使用;如果属于轻度烧伤,导线与线夹能够继续使用,应首先清除导线和线夹内部表面的烧伤疤痕,并用0号砂纸磨平,然后用钢丝刷彻底清除导线缝隙间和线夹表面的氧化物、硫化物、污垢(有铝包带的要拆除),再用金属清洁剂或汽油冲洗擦净导线缝隙和线夹上的金属碎屑,最后要按照螺丝紧固工艺,对角均匀拧紧,如果螺栓、螺母滑扣、滑丝或烧伤,应更换;如果线夹烧伤变形、强度松弛,导线疲劳断股较多,要及时更换导线和线夹。

6、防止线夹过热发生,要严格按着检修工艺导则进行检修,提高安装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使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应细划完善检修工艺程序,防止线夹过热现象的再次发生。

7、选择合适的紧固压力,接头的压力是保证降低接触电阻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合理选择联接用的螺栓,平垫圈及弹
簧垫圈。

螺栓,平垫圈及弹簧垫圈型号选用不合理或不达标会导致,接头压力承受不够均匀,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松动,接触电阻增大,造成接头发热。

进行螺栓紧固时,螺栓不能拧得过紧,以弹簧垫圈压平即可,有条件时,应用力矩扳手进行紧固。

对于螺栓线夹,安装前线夹与导线要仔细清刷并涂抹电力复合脂。

紧固时,螺丝上下应放平垫圈和弹簧垫。

螺丝紧固均匀,定期测量回路电阻,防止过热现象的发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备线夹过热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以严肃负责的态度,科学合理的方法,标准规范的工序,严谨细致的工艺,认真彻底地进行检修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但现在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材料的质量提高,工艺水平加强等,同时在加强现场巡视的基础上,还应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接头运行中温度的在线监测。

如示温蜡片、红外测温仪、红外线热成像仪等,红外线测温仪对设备过热的及时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设备在负荷高峰期、特殊环境下的巡视工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避免因电力接头劣化严重发热而导致设备、母线事故的发生,真正把安全运行落到实处。

室外母线要经常受到风、雨、雪、日晒、冰冻等侵蚀。

这些都可促使母线接头加速氧化、腐蚀、使得
接头的接触电阻增大,温度升高。

在今后的检修工作中,我们将引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