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四害标准

合集下载

国家卫生城市除四害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除四害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除四害标准国家卫生城市除四害标准是指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达到的卫生标准,包括杀虫、灭鼠、清除垃圾、防止苍蝇滋生四个方面。

在城市建设中,除四害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下面是国家卫生城市除四害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杀虫(一)室内防虫:鼠类滋生的根源是家庭积存的垃圾,因此要及时清除家庭垃圾,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

此外,还要保持房间通风,避免长期封闭,减少虫害的滋生。

使用灭虫剂时要使用无公害、环保的产品,并按照说明正确使用,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二)公共场所防虫:公共场所包括商场、超市、酒店、饭店等,防虫工作要严密。

在日常清洁中,要注意清除清洗不彻底的地方,如水槽、厨房等地方。

实施防虫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防虫装置的维护,确保其有效。

二、灭鼠(一)家庭除鼠:家庭中常见的防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捕鼠器捕捉鼠类。

另一种是使用毒饵。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捕鼠器的使用要注意放置位置和方式,以及定期清除捕获的鼠类,而使用毒饵时要注意使用量和放置位置,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二)公共场所灭鼠:公共场所常见鼠类滋生地点有垃圾桶、下水道等,可采取灭鼠剂和捕鼠装置等多种方法进行灭鼠。

灭鼠工作要定期进行,防止鼠类繁殖带来的卫生问题。

三、清除垃圾(一)家庭垃圾处理:家庭垃圾应分类处理,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进行分别投放。

家庭垃圾应妥善包装,避免产生异味和传播病菌。

每天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整洁。

(二)公共场所卫生:城市公共场所应设立垃圾桶,并定期进行清理,确保卫生环境。

在公共场所设置可回收物投放点和无害垃圾投放点,鼓励市民分类投放垃圾。

四、防止苍蝇滋生(一)清除积水:苍蝇常以积水为繁殖场所,因此要做好城市排水系统维护,及时清除积水,防止苍蝇滋生。

(二)清洁消毒:公共场所和家庭应保持清洁卫生,进行勤洗勤消毒,以杀灭细菌和苍蝇的滋生。

(三)使用防蝇装置:在门窗上设置防蝇网,阻止苍蝇进入室内。

除四害工作技术指南

除四害工作技术指南

除四害工作技术指南一、灭“鼠”技术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城镇、村庄、街道、单位、重点场所等的灭鼠。

(二)标准要求鼠类密度控制水平达国家标准C级水平(GB/T27770-2011)。

1.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3%;2.室内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小于或等于5%;3.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1000米,鼠迹小于或等于5处;4.单位鼠密度控制水平:房间数10间以下的防鼠设施完全合格,10间以上防鼠设施不合格房间数不超过1间;室内房间数20以下的单位鼠迹阳性房间数为0,20间以上鼠迹阳性房间数不超过1间;外环境不得有鼠洞、死鼠、活鼠和鼠粪等鼠迹。

(三)防鼠措施1.清除与破坏鼠类隐藏活动、繁衍的环境。

经常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定期铲除搬运房屋四周的杂草和杂物,室内物品堆放离墙离地,床下无杂物堆放,地板和房屋周围1米的地面要水泥硬化。

在黄土的地段,要定期检查有无鼠洞、鼠粪,如发现,要及时堵洞、清扫,防止鼠挖洞安居。

禽畜厩养,粮食入仓,垃圾堆、粪堆、草堆出村,柴堆离地、离墙30公分,彻底消除鼠类生存场所。

2.规范生活垃圾处置,断绝鼠类食物来源。

垃圾的收集、存放、清运处理,要严格参照“清垃圾”专项行动工作指南执行。

大型企业、机关和街道要设置具有防鼠功能的公共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日产日清。

妥善管好粮食、食品。

农贸市场和肉联厂还要处理好禽畜鱼肉下脚料,严禁撒地过夜,以断绝家鼠的食源。

3.科学灭鼠、高效环保。

灭鼠是消灭鼠类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物理灭鼠常用方法有布鼠笼、鼠夹和粘鼠胶法。

化学灭鼠是大范围短时间内控制鼠密度的有效方法,使用高效、安全、经济、方便的化学杀鼠剂,科学投放才能事半功倍。

灭鼠药物的使用分两类:一类是成品药物,如,杀它仗、溴敌隆成品毒饵等,另一类是需要现场配制的药物如溴敌隆母液等,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正规渠道选购鼠药,参照使用说明科学配药投药。

4.落实建筑防鼠,防止鼠类窜入室内。

重点行业(饮食、餐厅、食品加工单位、屠宰场、农贸市场、机场港口车站)和一般单位的重点部位的餐厅库房、熟食间、操作间与室外的通道口、下水道口、门窗要安装防鼠板(门)、防鼠网、堵塞孔洞缝隙,防止鼠类窜入室内。

国家爱卫办除四害标准

国家爱卫办除四害标准

国家爱卫办除四害标准
国家爱卫办除四害标准是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关于除四害(蚊蝇鼠蚤)的卫生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城市灭鼠工作规范》、《城市灭蝇灭蚊工作规范》等文件,国家爱卫办除四害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鼠害防治标准:包括鼠害种类、鼠害数量、鼠害生态和繁殖特点、鼠害防治方法等内容。

2. 蝇害防治标准:包括蝇害种类、蝇害数量、蝇害生态和繁殖特点、蝇害防治方法等内容。

3. 蚊害防治标准:包括蚊害种类、蚊害数量、蚊害生态和繁殖特点、蚊害防治方法等内容。

4. 虫害防治标准:包括虫害种类、虫害数量、虫害生态和繁殖特点、虫害防治方法等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和指导各地实施除四害工作,保障公众的卫生和健康。

各地卫生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组织实施除四害工作,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除四害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除四害工作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公共卫生的重要举措。

物业项目除四害

物业项目除四害

6.“四害”消杀蚊蝇的消杀(1)公共部位的蚊蝇消杀至少每月2次,垃圾桶的蚊蝇消杀每周1次。

(2)蚊蝇消杀的重点为污水井、雨水井、化粪池、垃圾房(桶、筒)、墙角、盆花、绿篱、花槽、花池以及阴暗超市的地方。

楼内发现蚊、蝇要用灌装药及时喷杀。

(3)对雨水井、污水井、化粪池等处的蚊蝇进行消杀时,应注意只需将井盖移开一条缝将喷头插入后进行喷杀,不可将井盖1次性翻开,以防蚊蝇大量废除,喷杀灌装结束后须及时将井盖复位盖实。

(4)药品浓度要严格按使用说明调配、稀释,确保药品的杀伤力,但浓度不宜过高,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老鼠消杀(1)老鼠每月至少消杀2次。

(2)鼠药应采用慢性药,使用急性药应先征得招标方的同意。

(3)灭鼠药品应由专人负责从指定的药品供应部门进行采购,并按《危险品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保管。

(4)投放灭鼠药应在夜间22:00时之后进行,次日早晨7:00时之前收药,收药要彻底,并检查药物被食、收集死鼠数量情况,用立即带将死鼠装好送到垃圾清运站,同时将残留的药物清扫干净。

放药的地点放药时应作相应的标示,并记录在《消杀工作记录表》中。

(5)放药后,要连续收捡被毒死的老鼠,并且留意死鼠发出的臭味及时收捡。

(6)对发现新鲜鼠粪、鼠洞、鼠咬痕的地点要进行重点消杀,并对鼠洞进行堵塞处理。

蟑螂的消杀(1)一般对蟑螂的消杀每月2次。

(2)配合消杀时间,引导客户自行安排对室内的蟑螂进行消杀。

(3)蟑螂消杀应将户内与公共区域的消杀结合同步进行,以保证消杀效果。

(4)消杀蟑螂的药物重点放置在垃圾箱(桶、房)附近。

收药时检查记录药物被食情况。

楼内发现蟑螂应用灌装药(黑旋风、敌杀死等)及时喷杀。

(5)每月用烟雾机对污水井、雨水井进行1次消杀,使用的烟雾剂不得少于5公斤(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用量),作业时做好标识,仔细检查井盖是否盖牢,提示控制中心监控烟感报警事项,同时应通知客户密封下水管口。

消杀注意事项(1)对农药有皮肤过敏者或身体状况不佳者严禁从事消杀工作。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灭四害标准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灭四害标准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及《灭鼠、蚊、蝇、蟑螂考核鉴定办法》的通知来源:武汉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时间:2004年9月3日15:5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及《灭鼠、蚊、蝇、蟑螂考核鉴定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会:近10多年来,全国爱卫会在城市组织开展的以消除鼠、蚊、蝇、蟑螂等"四害"孳生场所、降低"四害"密度为主要内容的除四害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推动城市卫生防病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鉴于"四害"消长是动态的,"四害"控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经研究决定,这项活动继续开展。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调整和改进工作,今后除四害标准和考核鉴定办法仍由全国爱卫会负责制定;除四害活动的组织和考核鉴定等具体工作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爱卫会负责(详见附件)。

二、结合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全国爱卫会除四害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对全爱卫发(1997)第5号和全爱卫办发(1997)第28号文件规定的灭鼠、蚊、蝇、蟑螂考核办法及现场考核办法进行了适当修改。

全爱卫发(1997)第5号文件规定的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仍继续使用。

现将《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及修订后的《鼠、蚊、蝇、蟑螂控制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1. 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2. 鼠、蚊、蝇、蟑螂控制考核鉴定办法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一、鼠控制标准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延长米,鼠迹不超过5处。

二、蚊虫控制标准1、居民住宅、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除四害检验标准【物业管理经验分享】

除四害检验标准【物业管理经验分享】

物管从业二十年,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除四害检验标准【物业管理经验分享】
一、绿化带
1、蟑螂侵害率不得超过3%;
2、排除坑洼积水,对灌木丛及草坪经常喷药消杀,预防蚊幼孳生;
3、采取综合措施消灭老鼠,保证没鼠洞在灌木丛下生存;
4、对枯死树木要及时清理避免诱引白蚁繁殖;
二、小区公共通道
1、地下室(地下通道)暖气管道、地下水道等处,以15延长米,蟑螂成若虫和卵鞘侵害率分别不超过3%和2%;
2、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3、用收集勺采集水池中的水体蚊幼虫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4、白天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5、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6、鼠密不超过1%(鼠夹法);三、样板房
1、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
3、有蝇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
4、白天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诱获成蚊不超过1只。

5、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四、办公室1、白天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诱获成蚊不超过1只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3、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4、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5、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办公室不超过4只。

除四害国家标准

除四害国家标准

除四害国家标准引言除四害国家标准,是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部门的要求,制定了针对四类危害较大的害虫——蚊子、苍蝇、老鼠和蟑螂的防治措施。

这些害虫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有可能携带各种疾病传播给人类,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

因此,制定出相应的国家标准来加强对这四类害虫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四害国家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蚊子的防治根据国家标准,蚊子是人类最为熟悉的害虫之一,能够传播登革热、疟疾等多种疾病。

因此,对蚊子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国家标准对蚊子的防治提出了以下要求:1.预防措施:包括垃圾分类、定期清理积水、封堵孳生地等,阻断蚊子的孳生环境。

2.室内防治:采取室内喷洒杀虫剂、安装蚊帐等方式,杀死室内滋生的蚊子。

3.室外防治:采用室外喷洒灭蚊剂、灭蚊灯等方法,减少蚊子的繁殖。

二、苍蝇的防治除四害国家标准中,苍蝇是传播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媒介之一。

为了有效控制苍蝇数量,国家标准规定了针对苍蝇的防治措施:1.垃圾处理:采取垃圾分类、垃圾密闭处理等方式,减少苍蝇的孳生源。

2.室内清洁: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定期清理厨余垃圾、食物残渣等易滋生苍蝇的地方。

3.室外防治:在公共场所、食品市场等地设置苍蝇粘蝇纸、苍蝇屏障等措施,阻止苍蝇的进入。

三、老鼠的防治老鼠不仅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麻烦,还会危害粮食、破坏物品等。

国家标准对老鼠的防治提出了以下要求:1.封堵隐患:及时封堵房屋、管道等老鼠可能进入的隐患点,减少老鼠进入居民区的机会。

2.饲料管理:对于农田、粮库等场所,要严格管理饲料,避免老鼠获取食物。

3.捕杀措施:采用捕鼠器、毒饵等方法,对老鼠进行捕杀。

四、蟑螂的防治蟑螂是常见的室内害虫,能够传播肝炎、痢疾等疾病。

国家标准对蟑螂的防治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1.清洁卫生: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及时清除食物残渣、垃圾等可能引诱蟑螂的物质。

2.室内防治:采用蟑螂药剂、粘虫板等方式,对室内蟑螂进行灭杀。

除四害管理规定(5篇)

除四害管理规定(5篇)

除四害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消灭蚊子、苍蝇、老鼠、蟑螂(以下简称四害),控制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除四害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保证、块块监督”和专业队伍与依靠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本市范围内所有单位和个人均有防范和杀灭四害的义务。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和各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市区。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五条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负责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除四害工作,其具体职责是:(一)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制定除四害规划和年度计划;(二)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除四害工作;(三)对除四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四)依照本办法查处违法行为。

各行业爱卫会在同级爱卫会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本行业的除四害工作。

第六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除四害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一)负责传染病疫区、疫点内除四害工作;(二)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监测工作;(三)开展除四害科研工作;(四)对除四害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第七条各单位的生产、经营、办公、教学等区域内除四害工作,由本单位负责;居住区的除四害工作,由产权人或其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负责;公共场所的除四害工作,有主管部门的由主管部门负责,无主管部门的由所在地爱卫会负责。

第八条开办社会性除四害服务机构,应向所在地的市、县(市)、上街区爱卫会备案。

第九条社会性除四害服务机构可以接受单位或者个人的委托,从事除四害工作,并收取一定的药物和劳务费用。

第三章标准和要求第十条各单位、居民区应采取综合措施消灭老鼠,鼠密度用粉迹法测定不得超过____%,鼠征阳性房间不得超过____%,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得超过____%;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____米内,鼠迹不超过____处。

第十一条各单位、居民区房间蟑螂侵害率不得超过____%,有蟑螂房间的成虫、若虫数平均大蠊不超过____只,小蠊不超过____只;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____%,平均每房间不超过____只;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四害标准
一、灭鼠标准
1、粉迹法鼠密度不超过3%。

2、有鼠洞、鼠粪、鼠咬等痕迹的房间不超过2%。

3、重点单位环境改造达到七项标准,防鼠设施不合格率不超过5%。

4、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二、灭蟑螂标准
l、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3、有蟑螂侵害的单位环境得到彻底治理,有蟑迹房间不超过5%。

三、灭蝇标准
1、蝇类孳生地、孳生物得到控制,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2、有蝇房间不超过1%,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四、灭蚊标准
1、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虫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ml收集勺采集城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虫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