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含义

合集下载

意象是什么意思

意象是什么意思

意象是什么意思意象指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意象介绍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

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

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

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意象的详细介绍亦作“意像”。

谓寓意深刻的形象。

汉王充《论衡·乱龙》:“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

”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形象。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闚意象而运斤。

”明何景明《画鹤赋》:“想意像而经营,运精思以驰。

”神态;风度。

《汉书·李广传》:“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象愠怒而就部。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既入,见茅屋数间,二道人在焉,意象甚潇洒。

”清方苞《与陈密旃书》:“与公始相见,窥其意象,即不类於时人。

”叶圣陶《伊和他》:“他脸上显呈出来的意象,仿佛一朵将开的花。

”想象。

宋沉作喆《寓简》卷九:“唐天寳中,有尚书郎张璪,性喜绘画,多出意象之表,松石尤奇。

”茅盾《无题》二:“他的心目中早已有那么一个配做主角的女性……而且这意象中的女主角也跟着一年一年长大了。

”印象。

清朱琦《北堂侍膳图记》:“每於中夜,徬徨却顾,不独儿时意象,邈难再得,即曩昔家居骨肉聚处之乐,亦惝然如梦,不可追忆。

”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六章:“这一对青年在老人底意象中,犹如在那几千人埋骨的坟场上野生起来的两棵花。

”意境。

宋黄庭坚《同韵和元明兄知命第九日相忆》之一:“革囊南渡传诗句,摹写相思意象真。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十二:“对一个文学工作者,语言就如画家的线条,音乐家的旋律,是用以表达意象或感情的主要手段。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意象

意象

意象一、物象与意象的区别:物象是指客观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样子。

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客观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着。

物象一旦进入诗歌,打上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

这种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

二、意象的类别:从内容上分,意象可以分为景、物、事、人等四大类。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

三、意象的特点1、含蓄性歌德曾说:“最直露的中国诗歌,与西方的诗歌相比,也是含蓄的。

”“含蓄”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意象和意境之中,启发联想,引人遥思,耐人回味。

这就要求我们在敏锐地捕捉到意象之后,借助想象,再现画面,解读物语。

2、确定性意象的确定性是指诗歌的物象常常有固定的含义,表达诗人某种固定的情感和志趣。

而这些物象与人的情感总有某种关联,在不同诗人的笔端,那些特定的物象都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时把握关联,识记意象。

把握关联识记意象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落花流水传愁绪,别时长亭柳依依。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3、丰富性不同的诗人因为个人性情和际遇的不同,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写心灵时力求“意”与“象”,“我”与“物”的完美结合。

其实,哪怕是同一位诗人,境遇不同,对同一对象也有不同的感触。

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古诗意象时须立足文本,有所甄别,切忌先入为主,生搬硬套。

立足文本有所甄别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四、常见意象的主要类型1、象征式意象借助具体事物,表现特定意义菊花因秋天开放,饮露凌霜,被赋予清高、坚贞、顽强、高洁等象征意义。

例说意象含义【精选】

例说意象含义【精选】

例说意象含义1、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一一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 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 望月思亲一一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一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一望月思 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磧(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 )一 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 情。

3、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故古人有折 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一一西安霸陵桥的 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 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一一笛声中《折 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从来不曾看见。

《折杨柳》 为伤春叹别的内容,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誓斩楼兰王, 为国立功,雄快有力,慨当以慷。

4、 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 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 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 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一一春风十里,十分繁 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意象的四种含义85-文档资料

意象的四种含义85-文档资料
阿伯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中总结 了“意象”的三种常见用法:1 、“表示 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里通过直叙或暗示, 或者借助于比拟使读者感受到物体及其 特性;”2 、“在狭义上对可视客体与情 景进行的描写,尤其是生动细致的描 写”;3 、“按照目前最普遍的用法是指 比喻语,尤其是指暗喻和明喻的喻体。”
一、意象的四种含义
3.泛化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 术形象或语象的统称,基本上相当于 “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这个概念,简 称“形象”。不仅英美目前有这种用法, 而且在中国自明清以来,也已演化到与 “形象”一词等同的地步。
4.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观念 意象及其高级形态。
二、“表意之象”与“审美意
三、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一)哲理性(本质特征)
文学意象作为“表意之象”,所表之“意”, 便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哲理性 观念、意念,或者说是一种哲理性思考。朱熹 的《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三、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二)象征性(表现特征)
西方的意象理论
康德提出的最高审美范畴和中心概念叫做 “Asthetische ldee”,朱光潜先生根据这个概念的希 腊文本意,翻译为“审美意象”,并把它看成是与典 型、意境处于同样地位的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
“审美意象”是一种“借助于想象,追踪理性”,能把 某种“理性观念”作最完满的感性显现的艺术形象, 这种艺术形象的表现力已达一种“最高 度”(Maximum),即最高范本、最高理想的境地。 是一种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图。
康德的“理性观念”是一种“越出经验范围之外的东 西”,种抽象的概念,或是一种先天的观念如天堂、 地狱、创世等等,即是一种主观的“意”。

古代诗歌鉴赏——各种意象的含义

古代诗歌鉴赏——各种意象的含义

• 少妇:思念 闺怨 •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衰败 萧条 • 乡村:思归 厌俗 纯朴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安逸宁静 •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 琴:相思 知音 柔情 • 琵琶:幽怨 • 羌笛:忧愁 思乡 • 钟声:苍凉 愁绪 时光流逝 • 梦:理想 思念别 愁绪 • 霜:环境的恶劣 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 化式的教化 • 梅雨:悠悠愁绪 • 露:人生短促 生命易逝 • 秋声:悲伤 凄楚 冷峭 •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 东风:春天 美好 • 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 • • • • • • •
古代诗歌鉴赏
——意象含义汇总
花草树木类
• 荷:高洁 雅致 宁静 欢愉 高尚 节操 • 残荷:衰败 对逝去光阴的叹惋 对 生活环境破败的惋惜 • 杏花:梦幻理想 热烈奔放 春残留 恋 满怀恋情 追求爱情 • 桃花:明净喜悦 清新明朗 • 桂花:清远与高雅 皎洁与明净 高风 亮节 超凡脱俗 •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蝉:高洁 人生的短暂 苍凉 孤冷 蝉鸣:客思 哀伤 子规:悲惨 凄恻 鹧鸪鸟:离愁别绪 世事变迁 鸿鹄:理想 追求 凤凰:生命 重生 吉祥 蝴蝶:夫妻 梦幻 迷离恍惚 空虚惘 然 变幻莫测理想幻灭 • 猿猴:哀伤 凄厉 • 沙鸥:飘零 伤感
• 雁:孤独 忧伤 哀怨 思乡 思亲 传递消息 •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 乌鸦:小人 俗客 庸夫 • 沙鸥:飘零 伤感 • 鱼:自由 惬意 • 鸡狗:生活气息 田园风光 • 牛羊:乡土气息 归隐之意 • 马:奔腾 追求 漂泊
•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 折 惜春 对美好事 物的留恋、追 怀 • 兰:高洁典雅 坚贞不渝 • 牡丹:富贵 美好 • 青苔:田园之景 寂寥之情 沧桑之 变 • 草: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生命 力强 生生不息 身份、地位的卑微

意象的含义

意象的含义
比如说,“马”是物象,“白马”是具象,“烈马”就是意象。为什么呢?因为一匹马的烈与不烈,是靠人的感觉加上大脑的判断来完成的。同样,“人”是物象,“黑人”是具象,“好人”与“坏人” 就是意象。又比如 :“山”和“水” 是物象,“青山绿水”是具象,“穷山恶水”就是意象了。物象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具体,比如“马”这是一个物象,它包括一切可以称作“马”的动物;而具象“白马”,就有了比较清晰的形象了;“烈马” 呢,它已经加上人的感觉和判断了。在一首诗里面,如果让“烈马”这个意象配上一位“将军”,那么这首诗在风格上就会显得比较大气,也有利于刻画“将军”高大威武的形象;如果让“烈马”这个意象配上一位牧民,那么这首诗便可能会具有粗犷的风格了;如果配上一个“侏儒”呢,那么这首诗很可能就会显得滑稽可笑了。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是为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的,是经过作者经过思考、筛选才用进诗歌里面去的。所以选择恰当的意象进行表达,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之一。
在诗词界,对于“意象”一词还有另外一种解说,那就是认为“意象”的概念是指作者写作构思时的意中之象。这就是说,一些物体本来根本就不存在的,比如“龙”、“凤凰”、“麒麟”,“神仙”、“阎王”、“孙悟空”等等,还有传说中的其它一些禽兽,把这些东西写进诗里边去了,就成了“意中之象”。另外一种情况是,这个物体是有的,也许是这里原本有的,可是这位诗人去的时候却没见到。为了服务主题、营造意境的需要,诗人将它也写进去了,这也就成了“意中之象”。比如写我们芦溪武功山的诗词,有不少的人都将“白鹤”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原因就是武功山的主峰就叫白鹤峰。就我所知,武功山没有白鹤,至少是当代没有人在武功山见到过白鹤。如果我们读这些诗词时真以为某某诗人在武功山见到白鹤了,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再看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我们都很熟悉:

意象是指什么意思

意象是指什么意思

意象是指什么意思一、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二、扩展知识:1、举例说明:单纯的概念不好理解,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以柳树为例:他的意象是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意象在空间↗传达 ↘营造 1.可以利用有力的结构、韵律、色 彩与纹理 例子:如室内灯具亦常以其造型来 自或投射的光影吸引注意,甚至成 为视觉环境中的强势元素。故照明 如同室内建筑的形与面,对空间的 定义与美感的经营有不可或缺的贡 献。 2.不能停滞在寻常的视觉形象上, 要不断地追求一种新奇的、意念化 的表达方式 3.。营造室内环境构成要素(空间形 态、色彩、光、材质及陈设)及意 境创造
何为是意象
鲁丽琼
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 情思的客观物象。意思是当语言无法表达思想时, 可用形象来表达。立象尽意有以小喻大、以少总 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特点。 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由图形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现意义和象征意义所组成的多维空间,既有图形 的视觉化, 又有心象的情感化, 它以有限的物质空 间表现无限的精神空间,这是设计的灵魂 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 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二.体验意象的 载体——图形
图形意象:图形是意象的符号和表现形态, 意象是由图形 烘托出来的。 图形的意象空间象征性的整体显现, 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基 本形态: ⑴利用具象形态表现抽象概念:如, 松树表示顽强, 鸽子 代表和平。松树、鸽子都是观念象征而得以表达的 ⑵利用形象的造型语言来诠释抽象的内涵:如奥运五环相 套, 意为五洲一体, 使得激烈的竞技赛场,昭示出竞争与团 结的奥运精神。
意象空间: 1.营造是为了表现 2.诠释空间的内涵、特点和意义
特点: 重在“象”与“意”的一体性, 是主 客观的统一体, 主要体现于视觉感受和思维 向度上, 它具有可视性、直观性、空间感和 立体感。这个空间中的任何形象都不是孤 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它远远 超过了视觉和画面的有限物质空间, 向心灵 的无限空间过渡与延伸
个人总结
所谓意象就是将所要表达的内涵,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去表 达,原创、引申、借代及其相应的表现性 设计师应该凭借自己的经验、已有的领域知识和设计知识 库等,通过设计师的情感理解、文化内涵溶入以及与实用 功能、技术的结合,藉以一些视觉符号的组合来表述设计 的实质内涵,使设计具有美感、识别性与可操作性;并且 运用“明喻”、“暗喻”、“联想”、“类比”和“综合” 等手法 ,将其感知意象外显化和转移,形成概念草图、 文字和模型等,发现其创新设计规律 利用“意象”来实现其对无限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与交 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接近的概 念、思想和情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