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阶段在线作业
石油华东石油华东《马克思主义哲学》2016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2016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70 分。
)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正确答案: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答案:3.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正确答案:4.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标准正确答案:5.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6. 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投身社会实践. 认识客观规律. 加强主观努力. 制订周密计划正确答案:7.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8.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法观点. 形而上学观点. 宿命论观点正确答案:9.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正确答案:10. 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
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
中国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争是: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C.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斗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
()
A.客观实在性
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
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
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
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
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C.唯物论
D.辩证法
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2、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 不开的。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 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1.(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分2.(分)“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3.(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A、实物性•B、可知性•C、客观实在性•D、运动的绝对性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分4.(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以说明•A、时间的连续性•B、空间的三维性•C、物质的客观性•D、时间的一维性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5.(分)哲学上的二元论是•A、唯物主义的一种形式•B、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C、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D、主张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本原的哲学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6.(分)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7.(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决定的•C、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8.(分)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A、教育和惩罚•B、民主和专政•C、对抗和非对抗•D、同一性和斗争性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分9.(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10.(分)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是•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斗争•D、矛盾双方相互离异和冲突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分11.(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12.(分)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A、客观真理•B、客观事实•C、客观规律•D、社会实践13.(分)真理是指•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C、对人们有用的理论•D、先进阶级的进步观点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分14.(分)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的关系是•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B、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真理的两种不同形式•D、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分15.(分)“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C、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D、真理本身具有阶级性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分16.(分)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B、机器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D、货币的使用17.(分)在历史上,资本的最原始形式是•A、产业资本•B、商人资本•C、工业资本•D、可变资本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分18.(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正比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分19.(分)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20.(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聚的结果本身会使•A、社会资本总额增加•B、个别资本规律扩大•C、剩余价值数量增加•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21.(分)垄断的形成是•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B、生产输出的结果•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22.(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分23.(分)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A、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24.(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25.(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组织•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加•D、国际托拉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26.(分)生产力范畴反映了物质资料生产中•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人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27.(分)生产力中的主导性要素是•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科学技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28.(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关系问题•B、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问题•C、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动力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29.(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分30.(分)社会形态是•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B、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统一•C、政治法律制度与政治法律设施的统一•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分31.(分)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分32.(分)关于社会形态演化的次序,正确的选项是•A、奴隶社会、原始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B、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C、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分判断题(共8道题)收起33.(分)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2阶段测试题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 B )A、生产资料B、货币C、日用生活品D、生产工具2、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 B )。
A、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缩短了的价值形成过程B、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C、超过劳动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D、超过劳动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缩短了的价值形成过程3、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这是属于( D )。
A、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B、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D、垄断资本主义4、资本积累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提供了( C )。
A、精神条件B、政治条件C、物质条件D、文化条件5、资本原始积累实际是( D )。
A、货币资本迅速分散于多数人手中B、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公共资产C、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D、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6、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是( A )的特征。
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市场经济D、产品经济7、商品是( C )的矛盾统一体。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使用价值和价值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8、资本是可以带来( A )的价值。
A、剩余价值B、使用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9、( D )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A、生产绝对过剩B、生产绝对不足C、生产相对不足D、生产相对过剩10、( A )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A、法人资本所有制B、垄断资本所有制C、私人资本所有制D、自由竞争资本所有制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石油工程在线作业第一二三阶段在线作业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石油工程在线作业第一阶段在线作业答案第1题采油工程渗流形态指的是井筒多相流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渗流形态还包括油层中的渗流第2题采油工程就是研究从油井井底到地面这一过程规律的科学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还包括从地面注入井下这一过程第3题采油工程目标就是有效提高油井产量和采收率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这是大的目标第4题IPR曲线表示产量与井底流压关系的曲线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也叫流入动态曲线第5题采油指数是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可做为井与井之间的对比第6题油井流入动态曲线基本形状与油藏驱动类型无关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理解驱动能量对生产的影响第7题井底流压是流体沿井筒向上流动的唯一动力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还有油气的弹性能量的释放第8题单相流动时的IPR曲线为直线,其斜率的负倒数是采油指数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理解采油指数的定义第9题当井底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IPR曲线为直线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为单相液流,渗流为线性流第10题沃格尔方程是用来解决油气两相渗流时的一种方法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是通过试验得到的重要规律第11题当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油藏渗流为油气两相流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有气析出,自然会是油气两相流第12题当油气水三相时计算IPR曲线采用含水率加权法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第13题多层油藏同时开采时,注入水较难均匀推进,影响各层生产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分层开采的意义第14题多相流在垂直井筒中流动时严格分为五种形态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有时流动形态不是区分太明显第15题滑脱现象的产生是气液两相的密度差异造成的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不同流动速度和密度共同造成第16题滑脱现象不在泡流中产生,而是在环流中产生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泡流中就已经产生第17题多相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按深度增量计算是给定压差计算深度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多次运算后得到压力分布第18题油井自喷产生的条件是总压力损失小于油藏能量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意思是油藏能量足以把油举到地面第19题临界流动是流体的流速达到压力波在流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时的流动状态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临界流动是计算油嘴参数的重要参数第20题油井自喷的主要动力是岩石压力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是井底渗压第21题为了稳定生产有油嘴系统的设计要求嘴流可不用达到临界流动条件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必须达到临界流动第22题若不安排气举阀则气举启动会有很大的启动压力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为了减轻气启的动力才设计的气举阀第23题气举的能量来源主要是气体的膨胀能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气体压缩注入管鞋,压力降低弹性能量释放第24题气举的方式可分为连续气举和间歇气举两种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从能量补充角度来考虑第25题气举阀的作用是逐步排出油套环形空间的液体,降低启动压力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与气举阀作用一样第26题采油工程渗流形态有哪些您的答案:A,B,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考查采油工程的工作范围,自油层到地面的流动过程第27题自喷采油时主要的天然能量有哪些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从油藏受弹性力\重力\水压力等方面出发找能量第28题采油工程是下列哪些内容的总称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采油工程不仅包括采油井,还包括注水井,以及通过它们对油层的各种措施第29题机械采油包括哪些方式您的答案:A,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地层能量不足以把油驱到井口,需加入人工能量的采油第30题采油工程任务主要有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理解采油工程的定义后即可得答案第31题IPR曲线的影响因素有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IPR曲线是反映油藏向井底供液能力大小的特征曲线,与之相关的都应包括在内第32题IPR曲线的作用有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理解IPR曲线的特征含义即可得第33题井口装置结构主要由哪些组成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井口装置的构成第34题自喷井系统构成有哪些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了解自喷井的结构第35题多相流在油井流动形态有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油从井底到井口压力与温度要下降,气要析出,气大小不同流动形态不同第36题影响多相管流流形的因素主要有您的答案: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与流动形态相结合更好第37题多相管流能量损失主要有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能量守恒与质量守恒第38题油井自喷压力总损失包括您的答案: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结合自喷井工作原理第39题分层开采的意义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理解分层开采的问题第40题气举的适用情况为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气举需要高压地面管汇,气藏具有较高能量等作业总得分:20.0作业总批注: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石油工程在线作业第二阶段在线作业答案第1题抽油机是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运动变成抽油杆的快速往复运动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慢速往复运动第2题链条式和皮带式抽油机都属于无游梁抽油机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没有游梁第3题从检泵方便程度考虑筒式泵优于杆式泵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杆式泵优于管式泵第4题从可供产量调节范围考虑杆式泵优于管式泵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管式泵优于杆式泵第5题沉没度是指抽油泵的吸入阀与静液面之间的相对高度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与动液面的相对高度第6题柱塞上冲程过程中游动阀打开,固定阀关闭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要充分理解泵的工作原理第7题柱塞下冲程过程中液柱载荷作用于油管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要理解悬点所受载荷第8题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可简化为简谐运动也可简化为曲柄滑块运动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悬点运动简化有利于分析第9题悬点在上冲程中到上死点时加速度最大,方向向上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方向向下第10题上冲程中沉没压力对悬点载荷没有影响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有影响是动力第11题井口回压在下冲程中减少抽油杆柱悬点载荷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正确第12题悬点最大载荷发生在上冲程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提液冲程第13题上下冲程中悬点载荷不同是设计抽油机平衡的主要原因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抽油机平衡就是因为上下载荷不同第14题抽油机平衡原理是上冲程储存能量,下冲程应用储存的能量作功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下种程储存能量,上冲程作功第15题所谓冲程损失是指明光杆冲程和活塞冲程之和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应该为之差第16题抽油泵的泵效是指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比值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比值第17题油管锚的作用是将油管柱的上端固定,减小冲程损失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是下端固定第18题选择油井工作制度的原则是长冲程、低冲数、小泵径及较小的下泵深度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应该为合理的下泵深度第19题抽油机井示功图是载荷随位移的变化关系曲线所构成的封闭曲线图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是描述载荷运动规律的有交效方法第20题气体和充不满时的典型示功图为刀把形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气体受压缩,泵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使排出阀滞后打开,卸载变慢。
中石油华东《马克思主义哲学》2018年秋季学期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单选题) 7: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Nhomakorabea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是( )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单选题) 1: 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 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 对立统一规律
B: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
A: 理论性和斗争性
B: 阶级性和先进性
C: 理论性和先进性
C: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B: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 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 唯物主义观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考试题

※<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表格里: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静止D具有体积和质量2.实践主体是()A.劳动者B.人C.物质世界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于逻辑的”。
这一论断是()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B.把意识同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D.揭示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4.质是由()A.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B.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C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D.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5.事物发展自我完善的哲学根据在于()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C.事物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D.物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6.我们感觉到一个苹果的形状、大小、颜色、轻重、气味、滋味和软硬等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个苹果的整个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概念7.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A.矛盾斗争性的形式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B.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C.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D.矛盾斗争性可以脱离矛盾的同一性而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8.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在检验真理过程中不需要理论的指导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关系10.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全面地看问题11.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价值与价格的矛盾12. 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产品供不应求B、货币发行过多,变成贮藏手段C、纸币发行过多,纸币贬值D、金属货币价值下跌13.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A、抽象劳动为尺度B、私人劳动为尺度C、剩余劳动为尺度D、简单劳动为尺度1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教育学院20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教育学院20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阶段在线作业单选题(共25道题)1.(2.5分)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自由的产物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物主义D、主观唯物主义答案:A2.(2.5分)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感觉、分析、综合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联想、判断答案:C3.(2.5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部分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而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活动,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答案:D 此题得分:0.0分4.(2.5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在实践、再认识,这种认识的反复和无限发展体现的是()。
A、唯心主义辩证法B、唯物主义辩证法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答案:B5.(2.5分)2015年1月28日,苹果公司发布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没过几分钟,美联社的报道《苹果第一季度营收超华尔街预测》出炉。
这篇行文流畅的报道是由一套自动化系统撰写发布的。
这套系统每个季度能写出3000篇这样的报道,而同时,它对美联社的写作风格了如指掌。
“机器人写稿”说明()A、实践不再局限于人的实践B、机器可以进行独立的思维C、人类可以制造工具延伸和扩展人脑的意识活动功能D、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限的答案:C6.(2.5分)天空繁星密布,而首先成为天文学研究对象的是与人们确定季节关系密切的星体;地球上的生物品种难以计数,而人们首先研究的还是与农业和畜牧业有关的为数不多的植物和动物。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起点,认识是实践的归宿B、实践的需要推动着认识的发展C、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D、科学研究具有相对独立性答案:B7.(2.5分)“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答题要求: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 (5.0 分)
5.0
F 列活动中,不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2(5.0 分)
5.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A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
B )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 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
■ C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 D )人类认识和改造主 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 参考答案: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5.0 分) A
)
演贝在舞台上表演 * B ) 警察在街上巡逻 * C ) 农民在田里插秧 * D )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 解析: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性认识一一理性认识一一感性认识
B)实践一认识—实践
*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一推理
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4(5.0 分)
5.0
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
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阶级关系参考答案: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5(5.0 分)
5.0
认识运动是一个反复无限的发展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参考答案:C
收起解析解析:
6(5.0 分)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的分配方式
* A) * B) * C)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
D)
共产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7(5.0 分)
5.0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 D)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8(5.0 分)
5.0
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 B)实物性
* C)结构性
D)可分性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9(5.0 分)
5.0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具有全面性
* A)
* B)
* C)
D)真理具有相对性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10(5.0 分)
5.0
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A)投身社会实践
* B)认识客观规律
* C)加强主观努力
* D)制订周密计划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解析:
无
11 (5.0 分)
5.0
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行为是()
■A)联合
B)兼并
C)收购
D)垄断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解析:
无
12(5.0 分)
5.0
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
后来,
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
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13(5.0 分)
5.0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
* B)物质可以认识
* 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
D)客观实在性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14(5.0 分)
5.0
绝对剩余价值是()。
4 A)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参考答案: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15(5.0 分)
5.0
生产关系是反映()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 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
* 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
解析:
16(5.0 分)
5.0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
* D)上层建筑中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
参考答案: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17 (5.0 分)
5.0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业资本
・B)借贷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18(5.0 分)
5.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19(5.0 分)
5.0
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0(5.0 分)
5.0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文化传统
■
D)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