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共24页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
0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 景
士族制度
士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成 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有社会现象。
土地制度的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允许土地的买卖和兼并,这使得土地集中程度日益提高。
水利工程的兴修
政府积极兴修水利工程,如灌溉渠道、堤防等,以保障农业生产的 正常进行。
农具的改进
这一时期,农具得到了改进,如犁、耙、耱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 率。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按照人口比例征召士兵,不同年龄和身体条 件有不同的征召标准。
募兵制
以赏金或福利待遇吸引符合条件的士兵参军 。
军事训练
包括马术、射箭、刀枪剑戟等基本技能训练 ,以及阵法、战术等战术训练。
战争与战略战术
战争动员
需要充分准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并合 理分配和调度。
战略布局
根据敌我形势、地理环境、兵力配置等因素制定战略 布局。
参照《晋律》制定,共20篇,对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作出了具体规定。
法律执行与司法审判
执法机构与官员 司法审判制度 法律执行中的问题
三公尚书、廷尉、御史中丞等为主要执法官员,各州刺 史、郡守等在辖区内行使执法权。
审判程序、证据采集、案件审理等都有详细规定,强调 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
执法官员的权力过大,容易导致司法不公;法律条文过 于复杂,难以操作。
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加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②政治上 • A.促进旅客北方的民族交融。五胡内迁,通婚杂居,相
互交融,逐渐汉化。
• B.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 化的进程。
• 二、魏晋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朝时期的经济
• 1、农业:农家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仍属 于传统农耕经济。
• 主题重难点
•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和成功的原因
• (1)特点:是由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 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改革分 前后两阶段,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 ,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 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 学习、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 ③冯太后和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状况,学习先进汉文 化的坚决态度。(主观条件)
• (2)措施
• ①实行均田制
• A.前提:由于长期战争和人口迁移,政府掌握大量无 主荒地。
• B.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增加国家赋 税收入。
• C.实施: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世安的 建议,颁布均田令。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开篇— —先秦时期
第二单元 首次出现“大一 政权并立与民族
中 统”——秦汉时期
交融的加强——
国 古 代 史
第三单元 政权并立与民族 交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隋唐时期
第四单元 民族交融的进
魏晋南北朝时期 的政治、经济、 文化
隋唐时期的制度革 新与发达的经济、 文化
一步加强和农耕经济的
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 会经济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 ②北魏社会矛盾的激化(客观原因) • A.阶级矛盾:由于赋税制度的混乱、租调徭役繁重、 贪官横行,人民起义不断。 • B.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强征各 族人民当兵,深受兵役之苦的人民起义不断。 •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习俗 、生活方式的悬殊,拓拔贵族对含毒贵族存有戒心, 汉族地主官僚常与鲜卑贵族发生矛盾。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授课课件(共24张PPT)

魏 时间220年 建立者:曹丕 都城:洛阳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 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
吴 时间229年 建立者:孙权 都城:建业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 局面结束,西晋统一。
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渊(十六国时期前赵创建者,匈奴贵族)以汉高祖 (刘邦)、世祖(刘秀)、昭烈(刘备)为三祖,太 祖,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为五宗。
——《资治通鉴》
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幼而聪悟好学,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 《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 怀诗》百余篇,赋诗五十余篇。
——《晋书·刘聪载记》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曾经处于华夏边缘地区和附庸地位的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为了获得人数 众多的、文化先进的汉族的认可………在建立政权之初,他们不仅在祖源认同 上有政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酌,十 分谨慎。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在其统治地区进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
军事征服立身的北朝异族政权,在接连开启了封建化进程后,无疑比偏安 的南方更具有政治复兴的动量,帝国以北朝为“出口”而走向隋唐盛世。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新生的希望在北朝,隋唐继承北周
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OPTION 01
割据混战 南北对立 政权更迭 门阀政治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 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 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对峙
南朝与北朝长期对峙,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
异。
社会经济状况
01
02
03
土地制度变革
曹魏推行屯田制,西晋实 施占田制,南北朝时期则 出现均田制。
商业与手工业发展
商业在三国时期逐渐复苏, 手工业则得到一定发展。
民族融合
五胡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 时期,各民族间的交流与 融合加速。
文化发展
荣。商品种类丰富,市场遍布城乡,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02
手工业进步
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纺织、冶炼、陶瓷等行
业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种类和质量也有所提升。
03
商人阶层的崛起
随着商业的繁荣,商人阶层逐渐崛起,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他们通过经营商业积累了大量财富,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货币与税收制度
货币制度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货币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从五铢钱到两钱制,再到后来的年 号钱,货币的种类和发行量逐渐增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税收制度的调整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各政权不断调整税收制度。从租调制到户调制,再到后来的 租庸调制,税收的形式和标准逐渐完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玄学兴盛
魏晋时期玄学思潮盛行,探讨道教、佛教与儒教的关系。
文学艺术成就
诗歌、书法、绘画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
科技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天文学、农学等领域取得一定成就。
02
政治格局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曹魏、西晋、东晋、南北朝的更替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频繁更迭,先后出现了曹魏、西晋、东晋以及南朝的宋、 齐、梁、陈和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朝代。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及思想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及思想文化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发生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变化和创新,这个时期的历史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本文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一、政治1.统治形式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统治形式经历了从专制体制向分权体制的转变。
例如,三国时期的三国鼎立,各种国家之间互相独立,中央政府的权力较为弱化。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政权较为强大,而南方的政权较为薄弱,而且多以王侯领地为主,中央政府的权力也相对加强。
此后,分权体制逐渐成为中国所有王朝的统治体制,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官制和法律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定了一系列其他朝代借鉴的官制和法律制度,使中国的官制逐渐具有规范化的特征。
例如,汉朝时期制定的九品官员制度,具有较为粗陋的规范。
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和考核标准也逐渐得到规范,而晋代颁布的《申论》也成为了后世的重要的文学作品。
此外,在北周朝,摄政王宪法的颁布,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宪法的文件。
3.国家制度和中央财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制度中的财政制度也经历了大量变化。
例如,南齐时期首次实行了“县令时租”制,即县令需要负责向上缴纳税金,同时也对下属官员进行了检查和罚款。
此外,北魏时期颁布的“县县有税”,也对地方官员进行了严格的财务监管。
而魏晋时期的书法也日趋成熟,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至今。
二、经济1.农业经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主要缘于社会动荡,不断的战乱,导致了人口流动和土地破坏。
此外,受北方严重的气候和短暂的农时影响,农业生产也遭受了重创。
2.手工业和商业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是比较明显的,一些手工业和商业成为了当时的支柱产业。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

②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 的斗争中。
③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 活的封建化过程中。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 策、 “和亲”、“册封” 。
⑤友好交往
探究: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 (1)顺应时代潮流; (2) 措施得力;
2、标准同:庶家族世在、政品治德、、经济才、能文并化重上→的家不同世地成位为。唯形一成标:魏准晋 “上发品展无:寒东门晋、南下朝品无衰士落族:”南朝末 灭亡:唐朝末年
3、评价:
后期成为世家大族操纵政权的工具,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 集权,同时也促进了世家大族的没落。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十 长安 六
国水
成(汉)
西安西北
淮 建康
南京
成都
长
江
东 海
东
晋
郁
夷
水
洲
南海 (涨海)
二、三国晋南北朝时期政治
(一)政局: (二)、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1、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由品评官评定
人才士优族劣(,指然世后代授为官官的的名制门度望。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
.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 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3.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主要表现
⑴、新农具 、新技术 ●曹魏马钧改进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西北嘉峪关都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 方式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欢迎参阅。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各国「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我们不妨就先从「魏晋南北朝」一词开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
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
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或称建业、建邺,即今日之南京)。
五胡十六国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386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
在此期间,共有六个民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氐族苻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氐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起讫时间大致为220年至589年,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政治变革和王朝更替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政治形势极度动荡,王朝更迭频繁。
这一时期的政权经历了魏、蜀、吴三国的争霸,到了晋朝的建立,再到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西晋灭亡后的十六国时期,这个时期有着六十多个割据政权的存在,国家格局混乱不堪。
2.政治制度的变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一方面,传统的封建皇帝制度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豪族地方势力的崛起,士族文人在政治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官僚制度逐渐建立并成熟,形成了后来的科举制度。
3.文化思潮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文化思潮汹涌澎湃。
玄学、道家、佛教等思想流派相继兴起,形成了魏晋玄学的独特风格。
同时,文人墨客的崛起也为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王羲之、陆机、陶渊明等为代表的文学家才子,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4.社会经济的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封建经济开始转变为地主经济,同时各种商业活动也逐渐兴盛起来。
此时的南方地区已经形成了繁荣的商业城市,北方地区则以农业为主导,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与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也为中国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5.艺术的繁荣与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也经历了封建社会向士族文人社会的转变,同时也受到了佛教艺术的影响。
石窟艺术的兴起和佛教雕塑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艺术繁荣的象征。
同时,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门类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作品。
总结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为后来的历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和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