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的测定

合集下载

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

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

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引言在聚合物化学中,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粘附性能。

为了研究聚乙烯醇的结构特性和分子量分布情况,测定其摩尔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实验手段。

本实验将使用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

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聚乙烯醇样品•丁酸铅•乙酸乙酯•石油醚•甲醇•硫酸2. 样品的制备与处理将称重的聚乙烯醇样品溶解在足够的乙酸乙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加入适量的丁酸铅以稳定聚合物分子链。

3. 粘度测定3.1 选取实验温度根据聚乙烯醇样品的性质和溶剂的选择,确定实验温度为25°C。

3.2 粘度计的选用与校准选择一款适用于聚乙烯醇样品粘度测定的粘度计,并进行校准。

3.3 粘度测定将粘度计放置于25°C恒温槽中,恒温至实验温度后,取一定体积的聚乙烯醇溶液注入粘度计中,等待一段时间后记录下读数。

3.4 重复测定重复进行多次粘度测定,以提高数据精确度,并计算平均值。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粘度法原理,利用聚乙烯醇样品的粘度与聚合物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其摩尔质量。

4.1 原理介绍粘度法是基于溶液黏度与溶质浓度及其分子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的。

对于聚合物来说,其溶液黏度与摩尔质量呈正相关。

4.2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所得的聚乙烯醇样品的粘度数据,结合溶液的浓度和摩尔质量,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

4.3 结果分析分析不同试样的摩尔质量数据,探讨其分子量分布情况以及聚乙烯醇样品的结构特性。

5. 结论与讨论经过粘度法测定,我们成功计算出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并对不同试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还得出了一些结论和讨论。

总结本实验利用粘度法测定了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并通过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实验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可靠。

粘度法测定的摩尔质量对于研究聚乙烯醇的结构特性和分子量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聚乙烯醇PVA快速溶解与检验方法

聚乙烯醇PVA快速溶解与检验方法

聚乙烯醇PVA快速溶解与检验方法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是一种具有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常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纺织、造纸、包装等。

在这些应用中,快速溶解和检验PVA的性质非常重要。

聚乙烯醇的快速溶解是指在短时间内使PVA完全溶解于水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来实现PVA的快速溶解:1.提高溶解温度:增加溶解温度可以加快PVA的溶解速度。

通常,将水加热至80-90°C左右,可以使PVA在几分钟内完全溶解。

2.搅拌加热:通过搅拌可以加速PVA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

可以在加热的同时进行搅拌,以加快PVA的溶解速度。

3.使用气泡混合器:气泡混合器是一种高效的溶解装置,通过将空气注入到水中,形成大量气泡并与PVA接触,从而加快溶解速度。

4.使用溶解剂: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适当的溶解剂来加快PVA的溶解速度。

一些常用的溶解剂包括甲醇、丙酮和乙醇等。

PVA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粘度测定:粘度是评价PVA的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

可以使用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

通过调整测定温度和测定浓度,可以获得不同条件下的粘度值。

2.组件分析:组分分析可以用来确定PVA中不同单体的含量。

常见的组分分析方法有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和质谱分析等。

3.分子量测定:PVA的分子量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分子量分布测定等。

4.溶解性测试:通过溶解PVA样品于水中观察其溶解度,可以获得PVA的溶解性能。

可以通过目测或测定残留物的方式进行判断。

5.密度测定:聚乙烯醇的密度可以通过测量PVA药片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得出。

总之,聚乙烯醇PVA的快速溶解和检验方法对于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非常重要。

通过采用适当的溶解方法和合适的检验方法,可以确保PVA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所需的应用要求。

浅谈聚乙烯醇检测

浅谈聚乙烯醇检测

浅谈聚乙烯醇检测聚乙烯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胶水等。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聚乙烯醇检测的标准:GB/T 12010.1-2008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GB/T 12010.2-2010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2部分:性能测定GB/T 12010.3-2010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3部分:规格GB/T 12010.4-2010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4部分:pH 值测定GB/T 12010.5-2010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5部分:平均聚合度测定GB/T 12010.5-2010E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5部分:平均聚合度测定GB/T 12010.6-2010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6部分:粒度的测定GB/T 12010.6-2010E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6部分:粒度的测定(英文版)GB/T 12010.7-2010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7部分:氢氧化钠含量测定GB/T 12010.8-2010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8部分:透明度测定GB/T 12010.8-2010E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8部分:透明度测定GB/T 26691-2011 改性聚乙烯醇涂布双向拉伸薄膜GB/T 28122-2011 液晶显示器(LCD)用聚乙烯醇(PVA)膜厚度测定方法GB/T 30101-2013 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GB 30528-2014 聚乙烯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163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乙烯醇GB/T 32020-2015 夹层玻璃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中间膜GB/T 7095.2-2008 漆包铜扁绕组线第2部分:120级缩醛漆包铜扁线GB/T 7351-2013 纤维级聚乙烯醇树脂HG/T 4185-2011 偏光片用聚乙烯醇(PVA)薄膜JB/T 4393-2011 聚乙烯醇合成淬火剂JB/T 7599.11-2013 漆包绕组线绝缘漆第11部分:聚乙烯醇缩丁醛自粘漆包线漆JC/T 2166-2013 夹层玻璃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JC/T 438-2019 水溶性聚乙烯醇建筑胶粘剂JG/T 449-2014 建筑光伏组件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膜SC/T 4019-2006 聚乙烯--聚乙烯醇网线混捻型。

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子构型的确定

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子构型的确定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基础化学实验(Ⅲ)--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项目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子构型的确定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序号 1实验项目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时间5月29日实验室生化楼413小组成员汪培琳、邓颖1.实验目的⑴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⑵掌握用乌氏粘度计测定溶液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单体分子经过加聚或缩聚反应后后形成高聚物。

由于其分子链长度远大于溶剂分子,在液体分子流动或相对流动时有内摩擦阻力,宏观表现为粘度, 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主要有:纯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记作η0;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

这三种内摩擦的总和称为高聚物溶液的粘度,记作η。

实践证明,在相同温度下η > η0 ,为了比较这两种粘度,引入增比粘度的概念,以ηsp 表示:ηsp =(η -η0)/η0 =η/ η0 - 1 = ηr -1 式中,ηr 称为相对粘度,反映的仍是整个溶液的粘度行为,而ηsp 则是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后仅仅是纯溶剂与高聚物分子间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之和。

高聚物溶液的ηsp 往往随质量浓度C 的增加而增加。

为了便于比较,定义单位浓度的增比粘度ηsp /C 为比浓粘度,定义ln ηr /C 为比浓对数粘度。

当溶液无限稀释时,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此时比浓粘度趋近于一个极限值,即:sp0ln limlim[]rc c ccηηη→→==式中[η]主要反映了无限稀释溶液中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作用,称为特性粘度,可以作为高聚物摩尔质量的度量。

由于ηsp 与ηr 均是无因次量,所以[η]的单位是浓度C 单位的倒数。

[η]的值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高聚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态,可通过实验求得。

因为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高聚物溶液中有如下经验公式:图2-30-2 外推法求[η]c c2sp][][ηκηη+=c cr2][][ln ηβηη+= 式中,κ和β分别称为Huggins 和Kramer 常数,这是两根直线方程,因此我们获得[η]的方法如图2-30-2所示:一种方法是以ηSP /C 对C 作图,外推到C →0的截距值;另一种是以ln ηr /C 对C 作图,也外推到C →0的截距值,两根线应会合于一点,这也可校核实验的可靠性。

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

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

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

通过测量聚乙烯醇溶液在不同浓度下的粘度,利用马尔柯夫斯基方程计算得到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摩尔质量与理论值相近,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引言:粘度是流体内部抵抗剪切力的能力,是物质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表现。

在溶液中,高分子溶解时会导致溶液黏度增加,因此可以利用粘度来确定高分子化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本实验使用粘度法来测定聚乙烯醇(PVA)的摩尔质量。

材料与方法:1. 实验仪器:粘度计、天平、恒温水槽、容量瓶等。

2. 实验药品:聚乙烯醇(PVA)、纯水。

3. 实验步骤:a. 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溶液。

b. 在恒温水槽中将溶液温度控制在25℃。

c. 使用粘度计测量每个溶液的粘度。

d. 计算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

结果与讨论:1.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测得的粘度值和不同浓度下的聚乙烯醇溶液密度,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流体黏度。

2. 马尔柯夫斯基方程:根据马尔柯夫斯基方程,可以将流体黏度与聚乙烯醇摩尔质量之间建立关系。

3. 聚乙烯醇摩尔质量计算: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可以得到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

结论:本实验利用粘度法成功测定了聚乙烯醇的摩尔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摩尔质量与理论值相近,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粘度法在高分子化合物摩尔质量测定中的应用,并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巧和数据处理方法。

致谢:感谢实验中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本实验无法顺利进行。

同时也感谢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和材料。

聚乙烯醇检测标准

聚乙烯醇检测标准

聚乙烯醇检测标准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粘合剂、包装材料、医药等领域。

以下是聚乙烯醇的检测标准:
1. 外观检查:聚乙烯醇应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或颗粒,无异物、杂质和结块。

2. 粘度测定:采用旋转粘度计或粘度仪测定聚乙烯醇的粘度,应符合生产厂家提供的规格要求。

3.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烘箱法或卡尔·费休法测定聚乙烯醇的水分含量,应符合生产厂家提供的规格要求。

4. 溶解度测定:将聚乙烯醇样品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应无明显的沉淀和杂质。

5. 热稳定性测定:采用热重分析仪测定聚乙烯醇的热稳定性,应符合生产厂家提供的规格要求。

6. 含量测定:采用红外光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乙烯醇的含量,应符合生产厂家提供的规格要求。

以上是聚乙烯醇的常规检测标准,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子构型的确定

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子构型的确定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基础化学实验(Ⅲ)--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项目粘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子构型的确定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序号 1实验项目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时间5月29日实验室生化楼413小组成员汪培琳、邓颖1.实验目的⑴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⑵掌握用乌氏粘度计测定溶液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单体分子经过加聚或缩聚反应后后形成高聚物。

由于其分子链长度远大于溶剂分子,在液体分子流动或相对流动时有内摩擦阻力,宏观表现为粘度, 这种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主要有:纯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记作η0;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

这三种内摩擦的总和称为高聚物溶液的粘度,记作η。

实践证明,在相同温度下η > η0 ,为了比较这两种粘度,引入增比粘度的概念,以ηsp 表示:ηsp =(η -η0)/η0 =η/ η0 - 1 = ηr -1 式中,ηr 称为相对粘度,反映的仍是整个溶液的粘度行为,而ηsp 则是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后仅仅是纯溶剂与高聚物分子间以及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之和。

高聚物溶液的ηsp 往往随质量浓度C 的增加而增加。

为了便于比较,定义单位浓度的增比粘度ηsp /C 为比浓粘度,定义ln ηr /C 为比浓对数粘度。

当溶液无限稀释时,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此时比浓粘度趋近于一个极限值,即:sp0ln limlim[]rc c ccηηη→→==式中[η]主要反映了无限稀释溶液中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作用,称为特性粘度,可以作为高聚物摩尔质量的度量。

由于ηsp 与ηr 均是无因次量,所以[η]的单位是浓度C 单位的倒数。

[η]的值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高聚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态,可通过实验求得。

因为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高聚物溶液中有如下经验公式:图2-30-2 外推法求[η]c c2sp][][ηκηη+=c cr2][][ln ηβηη+= 式中,κ和β分别称为Huggins 和Kramer 常数,这是两根直线方程,因此我们获得[η]的方法如图2-30-2所示:一种方法是以ηSP /C 对C 作图,外推到C →0的截距值;另一种是以ln ηr /C 对C 作图,也外推到C →0的截距值,两根线应会合于一点,这也可校核实验的可靠性。

聚乙烯醇分子量黏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子构型的确定

聚乙烯醇分子量黏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子构型的确定

聚乙烯醇分子量黏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子构型的确定黏度法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子构型的确定一、目的要求1.以聚乙酸乙烯酯(PVAc)为原料制备聚乙烯醇(PVA)。

2.用乌氏粘度计测定自制PVA被高碘酸盐降解前后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3.计算PVA分子链中“头碰头”键合方式的比率。

二、实验原理、实验流程。

1.聚乙烯醇的制备原理聚乙烯醇(PVA)不能直接通过烯类单体单体聚合得到,而是经过聚乙酸乙烯酯(PVAc)的高分子反应获得的。

与水解法相比,经醇解法生成的聚乙烯醇精制容易,纯度较高,产品性能较好,因而工业上多采用醇解法。

以甲醇为醇解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进行醇解反应,并在较为缓和的醇解条件1下进行。

PVAc在NaOH/CH3OH溶液中的醇解的主要反应为:在主反应中NaOH仅起催化作用,但是NaOH还可能参加反应(副反应):当反应体系中含水量较大时,这两个副反应明显增加,消耗大量的氢氧化钠,从而降低对主反应的催化效能,是醇解反应进行不完全。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副反应,对物料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一般在5,以下。

2.乌氏粘度计测定溶液粘度的原理和方法测定高分子粘度的η时,用毛细管粘度计最为方便。

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内因重力作用而流出时遵守泊肃叶定律式中,ρ为液体的密度,l是毛细管长度,r是毛细管半径,t是流出时间,h是流经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柱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V是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m是与机器的几何形状有关的常数,在r/l,,1时,可取m=1。

2式中,β,1,当t,100s时,等式右边第二项可以忽略。

设溶液的密度ρ与溶剂密度ρ。

近似相等,这样,通过测定溶液和溶剂的流出时间t和t0就可求算ηx。

ηx=η/η0=t/t0进而计算得到ηsp,ηsp/c和lnηsp/c的值。

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进行测定,以ηsp/c和lnηsp/c为纵坐标,c为横坐标作图,得两条直线,分别推到c=0处,为了方便,引进相对浓度c′,即c′=c/c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序号:
分发号:
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操作文件
Q / QSHG×.×—2011
聚乙烯醇的测定
2011——发布2011——实施
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审批页
名称:聚乙烯醇的测定编制人:
审定人:
批准人:
二零一一年月
前言
本操作文件是根据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质检中心的安排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能,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本操作文件是由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操作文件单位: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质检中心
本操作文件单位: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质检中心
本操作文件主要编制人:
本操作文件首次发布:2011-月
阿拉尔青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1 指标: (1)
2 挥发分的测定 R (1)
3 皂化度(醇解度)H (1)
4 醋酸钠 N (2)
5灰分 K (用H2SO4润湿试样,将其焚烧,获得氧化钠形成的残余物) (2)
聚乙烯醇 KH-20(日本标准)
1 指标:
1.1醇解度 80±1.5(mol%)
1.2灰分≤0.5%
1.3挥发分≤5.0%
1.4粘度 44-52mpa·s
2 挥发分的测定 R
在已知重量的称量瓶中(φ60×30mm),称取试样5g左右,在105±2℃的烘箱中干燥3h,取后称量。

3 皂化度(醇解度)H
3.1概述:
用NaOH测定试样中残有的醋酸根mol%与100相减,即求出皂化度(mol%)
3.2步骤:
在300mL烧杯中,称取样品2.00g左右,加入100mL水,3滴酚酞,边加热边搅拌,完全溶解。

冷却后,用滴定管加入25.00mL,0.5mol/L的NaOH,溶液充分摇动,将其置于室温≥2h。

用滴定管加入与NaOH相同浓度的25.00mL的HCl或H2SO4充分摇动。

用C NaOH=0.5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变为微红色。

量取300mL左右水,做空白。

注:如果酚酞产生红色,则可用C=0.5mol/L或C=0.1mol/L的HCl或H2SO4分别滴定同一试样,直到微红色消失,然后利用其消耗的体积,校正皂化度。

3.2计算:
1()0.0600510/100X 0a b f D S P -∙∙=∙⨯⨯样重
121
44.05X 60.05-X 0.42X ⨯=
皂化度H=100-X 2
式中:X 1--------与残有醋酸根相当的醋酸量%
X 2---------残有醋酸根mol% H---------皂化度mol%
a----------NaOH 标准滴定样品的体积 b--------空白体积数
f----------NaOH 溶液的当量换算因数(可忽略不计) D-------标准溶液 P--------试样的纯度 0.06005----醋酸分子量/1000 44.05-------乙烯醇的分子量
0.42------由与X 1和X 2有关的公式获得值
2122X 60.05
10086.09+X -.0X ⨯⨯⨯⨯=
(100X )445
4 醋酸钠 N
4.1称取5g 试样于烧杯中,加150mL 水,加热使之溶解。

4.2冷却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C(HCl)=0.1mol/L 滴定,终点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1110N 10S ⨯⨯⨯=⨯样重
(a -b )f D 0.08203
醋酸钠
式中:a1-------0.1mol/LHCl 标准溶液滴定样品的体积,mL
b1-------滴定空白体积数
f1-------0.1mol/L HCl 的当量换算因数(可忽略不计) D-------标准溶液
0.08203----醋酸钠分子量/100
5灰分 K (用H 2SO 4润湿试样,将其焚烧,获得氧化钠形成的残余物)
5.1于坩埚中称取3g 左右试样。

5.2用移液管移取5mL H 2SO 4,将其滴加到试样中,均润。

5.3将放在电炉上加热约1h ,直到无白烟,然后移入马弗炉(750-800℃)约3h ,使坩埚中灰转为白色,浅褐色。

2313
()0.436
10K 0W W W W -⨯⨯-=
灰分
式中:W 1-------焚烧前坩埚加样品的质量
W 2-------焚烧后坩埚加样品的质量 W 3------坩埚质量
0.436-----NaOH 分子量/硫酸钡分子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