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经济学基础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经济学基础 2-1 解:1) 边际生产成本表达式:()502000dc q q dq=+ 2)按边际成本出售产品时,收入: 2()502000dc q q q q dq⨯=+ 利润=收入-成本222502000(252000)25q q q q q =+-+= 2-2 解:1)根据反需求函数:102000q π=-+,画出反需求函数曲线:当价格为零时,最大消费需求:max 200q =。
2)根据1)所示的反需求函数曲线,最高购买价格:max 2000π= 美元/件3)由1)的反需求函数曲线可知最大消费者剩余即为反需求函数曲线、价格坐标轴、数量坐标所围三角形的面积。
最大消费者剩余:120002002000002⨯⨯=美元但是生产者生产了产品,不可能什么都不卖,因此该最大消费者剩余不可能实现。
4)当价格π=1000美元/单位产量反需求函数曲线如下: 消费量:200010010q π-==总消费者剩余:1(10002000)1001500002⨯+⨯=美元 生产者收入:1000100100000q π=⨯=美元净消费者剩余:净消费者剩余=总消费者剩余-生产者收入 =15000010000050000-=美元 5)如果价格增加20%,则1000(120%)1200π=⨯+=美元/单位产量, 消费量:20008010q π-== 生产者收入:12008096000q π=⨯=美元 6)当1000π=美元/单位产量时,100q =需求价格弹性:110()110dqdq q d q d πεπππ===⨯-=- 7)如下图所示以需求为变量的反需求函数曲线:知总消费者剩余为一梯形,所以 总消费者剩余为:211111111(2000)(104000)5200022q q q q q π+⋅=-+⋅=-+ 总消费者剩余函数为:252000q q -+ 净消费者剩余为一三角形,所以净消费者剩余为:21111111(2000)(2000102000)522q q q q π-⋅=+-⋅= 净消费者剩余函数为:25q 以4)中当需求为100q =时检验,总消费者剩余:225200051002000100150000q q -+=-⨯+⨯=美元 净消费者剩余:225510050000q =⨯=美元 结果一样。
电力工程培训方案

电力工程培训方案一、培训内容1. 电力系统概论电力系统概论是电力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内容涵盖电力系统的概念、组成、运行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可以获得对电力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认识。
2. 电力设备与技术电力设备与技术是电力工程领域的核心课程,内容包括电力变压器、发电机、开关设备、电流互感器等电力设备的原理、结构、特点,以及电力设备的应用技术和维护保养方法等内容。
3. 电力系统保护及自动化电力系统保护及自动化是电力工程领域的重要课程,内容包括电力系统保护原理、常用保护装置的选型、保护策略的设计等内容,同时还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等内容。
4. 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电力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及工具,以及电力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技术及工具等内容。
5. 电力市场与经济电力市场与经济是电力工程领域的应用课程,内容包括电力市场的基本结构、运行机制、政策法规及市场监管等内容,同时还包括电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及工具等内容。
二、培训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力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2. 培养具备较强的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
3. 培养具备较强的电力系统操作与维护能力的专业人才。
4. 培养具备较强的电力市场与经济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
5. 培养具备较强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培训方式1. 课堂教学通过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促进学员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形式,促进学员获得系统的专业经验和技能。
3. 项目教学通过参与项目设计、项目管理等活动,促进学员获得系统的专业实践和技能。
4. 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开设课程,促进学员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考核1. 学员考核根据学员的学习成绩、实践表现、项目成果等综合素质,对学员进行考核。
电力经济学基础2-电力市场模式及交易方式

垄断模式 单一买方模式 批发竞争模式 零售竞争模式
单一买方模式
发电厂
发电厂 交易中心
发电厂
电
输电部门
网
公 司 配/供电部门
用户
单一买方模式示意图
厂网分离
形成多家卖电一家买电格局, 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
单一买方可选择 发电商,发电商 和用户没有选择
的权利
单一买方模式
竞争。
交易主体
在个别电力市场,还有一些其它主体,例如美国 德州市场,存在“QSE”机构:
可能自己拥有,也可能不拥有发电公司和零售商,或 是拥有发电公司和零售商其中的一个。
负责接收发电公司的报价和零售商的负荷需求,进行 平衡后参与德州电力市场的平衡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
在德州市场,存在40多个QSE。
示意图
电 发电厂 力 公 司
发电厂
发电厂
输电部门
配/供电部门
用户
特点:垂直一体化、垄断
电力工业的传统组织结构
垂直一体化垄断的原因
输配环节的规模经济造成自然垄断 • 规模经济:生产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大而降低。
– 传统经济学理论 – 现代经济学理论 ——成本函数
• 自然垄断:如果由一个厂商生产整个行业产出的生 产总成本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厂商生产这个产出水 平的生产总成本低,则这个行业是自然垄断的。
电力市场的主体
服务性主体 交易主体
服务性主体
概念:
为了保证电力市场的公平公开、健康有序的正常运营, 需要存在的中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利益主体。
包括:
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电力监管机构
服务性主体
电力交易机构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电力系统经济学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通过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划、调度、市场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是电力系统经济学的基础,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电力系统的经济学原理包括成本理论、效益理论和市场理论。
成本理论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对各种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设备折旧、固定人工等;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燃料成本、变动人工等。
效益理论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对各种效益进行评价和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市场理论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和交换,包括竞争市场和协调市场。
其次,电力系统的经济学原理还包括供需平衡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和效率理论。
供需平衡理论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通过供需关系来确定电力的生产和消费规模,以实现供需的平衡。
均衡价格理论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供需关系,以实现价格的均衡。
效率理论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通过效率分析来评价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的效率,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市场的有效运行。
最后,电力系统的经济学原理还包括风险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和政策理论。
风险理论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
不完全竞争理论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通过市场竞争和政府监管来实现市场的有效运行,以避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政策理论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通过政府政策和法规来引导电力市场的发展和运行,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是电力系统经济学的基础,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和应用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才能更好地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pdf 微盘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而电力系统经济学则是研究如何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实现经济高效的能源生产和分配。
本文将个绍电力系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成本与效益、经济调度、电力市场和能源规划等方面。
1.成本与效益电力系统经济学的核心是权衡成本与效益。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成本,包括燃料成本、运维成本、环境成本等。
而效益则可以体现为电力系统的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为了实现经济高效,需要在最小化成本的同时最大化效益。
2.经济调度经济调度是指根据电力需求和供给条件,合理调度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以实现经济高效。
在经济调度中,需要考虑电力负荷、发电机组的运营和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等因素。
调度中的关键问题包括负荷均衡、发电机组的启停策略以及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3.电力市场电力市场是电力系统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市场可以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供需的动态平衡。
在电力市场中,发电商和用电商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形式完成电力购销,同时还可以进行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操作。
4.能源规划能源规划是对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涉及到长期电力需求预测、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等问题。
通过合理的能源规划,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经济高效的电力生产和分配提供保障。
电力系统经济学是实现电力系统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
通过权衡成本与效益、进行经济调度、发展电力市场和合理进行能源规划,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不断优化电力系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适应新的能源形势和经济需求的变化。
50本电力经典书籍 -回复

50本电力经典书籍-回复「50本电力经典书籍」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因为电力工程这一领域没有像文学或者历史等领域一样广为人知的经典著作。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对电力工程相关主题的深入研究,找到一些经典书籍,这些书籍对于电力工程师、学生和研究人员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电力工程是涉及电力生成、传输、配电和电力系统运营的学科。
在这个广阔的领域中,有许多书籍提供了有关发电、配电、传输线路、电力系统规划、保护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从基础原理到应用实践,以下是50本被广泛认可的电力工程经典书籍:1.《电力系统分析》(Electric Power Systems Analysis)- John J. Grainger, William D. Stevenson这本书作为电力工程领域的经典教材,涵盖了电力系统分析的许多基本原理。
2.《电力系统稳定》(Power System Stability)- Edward Wilson Kimbark 这本参考书为电力系统稳定性提供了深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3.《电力系统保护》(Protective Relaying)- J. Lewis Blackburn, Thomas Domin该书详细介绍了电力系统保护的原理和技术。
4.《电力系统的有功和无功控制》(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Takashi Kaneda该书介绍了有关有功和无功控制的先进方法和技术。
5.《电力电子和电力驱动系统: Fundamentals and Hard-switching Converters》- Bimal K. Bose这本书提供了电力电子和电力驱动系统的基础知识,深入讨论了硬开关变换器。
6.《电离害电、地欠电压与电网故障》(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s in Power Systems) - R.D. Begamudre该书详细介绍了电磁暂态现象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它们。
电力经济学基础-3

B
不考虑支路约束的竞价结果
3.4复杂网络的节点边际电价
GenCo Offers G1: 1,200MW; $20/MW G1* = 1000 A G2: 1,000MW; $35/MW G * = 0 2
LMPA = $20
GenCo Offers G5: 2,000MW $45/MW
G5* = 400
C 3,000
GenCo Offers G3* = 1,500 G3: 1,500MW; 30/MW G4: 1,000MW; 40/MW G4* = 100
B LMPB = $40
LMPC= $45
AB线路断开时的竞价结果
3.4复杂网络的节点边际电价
GenCo Offers G1: 1,200MW; $20/MW G1* = 750 G2: 1,000MW; $35/MW
G3* = 0
B
G1* = 0 A
GenCo Offers G5: 2,000 @ $45
C 1500
GenCo Offers G3* = 1500 G3: 1,500 @ $30
2.1阻塞管理提出的背景
市场环境下,传统的发电、输电、供电垂直 一体化的垄断型经营分解为独立的发电公司、 输电公司和配电公司。 上述解决支路越限的传统方法,在新的环境 下已不再适用,于是阻塞管理问题便应运而 生。
2.1阻塞管理提出的背景
当线路潮流越限时如何分清各方的责任,如何 给出正确而又及时的信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 稳定的运行,公正合理的缓解阻塞是各方研究 的焦点。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买卖双方要求都能自由 的进出市场与电力网络的物理特性这两者是一 对天然的矛盾体。如何协调好这对矛盾体,公 平对待矛盾双方是阻塞管理的核心问题。
电力系统英文原版书籍推荐

unication&control in power system 电力系统通讯与控制2.electric power systems: analysis and control 电力系统: 分析与控制3.Electrical Energy System 电能系统4.embedded generation 嵌入式发电5.fundamentals of power system economics 电力系统经济学基础6.Handbook of Electric Power Calculations 电力系统计算手册7.market operation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市场运行8.POWER QUALITY 电能质量9.Risk assessment of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风险评估10.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sign 开关供电设计11.understand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学习12.understanding Power Quality problems 电能质量问题学习13.electric energy economic methods 电能经济方法14.FACTS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Power Networks 灵活交流输电: 在电网中的仿真与模拟15.HVDC.and.FACTS.Controllers.Applications.of.Static.Converters.in.Power.Systems 高压直流和灵活交流控制器在电力系统中应用16.LOAD-FLOW ANALYSIS IN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17.Operation of Market-oriented Power Systems 市场化电力系统运营18.Power Generation Operation and Control 发电运行和控制19.Power system economics 电力系统经济学20.power system harmonics 电力系统谐波21.Power System Operations and Electricity Markets 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22.Power System Restructuring and Deregulation 电力系统改制和放松管制(即电力市场)23.voltage stability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24.Transients in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电磁)暂态25.transient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s电力系统暂态稳定26.Wind Energy Handbook 风电手册27.distrbuted generation-the power paradigmfor the new millennium分布式发电28.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handbook 配电手册29.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handbook 电力工程手册30.spatial load forecasting(空间)电力负荷预测31.power transer-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电力变压器-原理和应用32.electric power transer engineering 电力系统变压器工程33.wind and solar power system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34.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Reliability 配电网可靠性35.Aging power delivery infrastrutures 送电结构36.Renewable and Efficient Electric Power Systems 可再生与高效电力系统37.probabilityconcept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概率应用38.Short Circuits in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短路39.VOLTAGE STABILITY ASSESSMENT,PROCEDURES AND GUIDES 电压稳定性评估,措施和导则40.electric systems, dynamics and stability with AI application 电力系统动态和稳定性: 人工智能应用41.electric power system application of optimiztion 电力系统优化应用42.protective relay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 继电保护理论与应用43.vehicular electric power systems 车辆电力系统44.electric power 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45.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using monte carlo methods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petitive Electricity Markets 竞争性电力市场47.power quality enhancement using customer power devices 用户电力设备与电能质量提高48.power system harmonics: computer modelling and analysis 电力系统谐波:计算机仿真与分析49.Analysis of Faulted Power Systems 故障电力系统分析50.Dynamic and control of large power system 大电力系统动态与控制51.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planning and evaluation分布式发电(规划与评估)52.AC-DC power system analysis 交直流电力系统分析53.FACTS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54.Power system in emergencies 紧急状态下的电力系统55.Power system restoration 电力系统恢复56.Electric power system quality 电能质量57.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EMS) 能量管理系统58.Automatic learning techniques in power systems 自学习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59.Power system protection 1-4 电力系统保护1-4册(electricity association 培训教程)60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电力系统保护61.elements of power system analysis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62.AC power system handbook 交流电力系统手册63. Wind turbine operation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advanced modelling 风力发电(机)在电力系统运行64. Power system control and stability 电力系统控制与稳定性( 不是那本stability and control)65. Analysis of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in power system 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分析putationalmethods for large sparse power systems: a object orientedapproach 大稀疏电力系统计算方法: 面向对象的途径67. Power system oscillation 电力系统振荡68. Power system restructuring: engineering and economics 电力系统市场化: 工程和经济69. Distribution system modelling and analysis 配电系统建模与分析70.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电力工程71.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in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中的次同步谐振72. Computer modelling of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电力系统计算机建模73.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高压直流输电74. Electricitydistribution network design (2nd)配电网规划设计75. Industrial power distribution 工业配电76. Protection of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networks 配电网保护77. Energy function analysis for power system stability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能量函数分析78. Power system commission and maintenance practice电力系统试验(调试)与检修(维护)实践79. Statistical techniques for high-voltage engineering 高电压工程中的统计技术80. Digital protection for power system电力系统数字保护81.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82. Voltage quality i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电压质量83.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of fuzzy systems 模糊系统的电力应用8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in power system 电力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85. Insulators in high voltages 高压绝缘体86. Electrical safety供电安全87. High voltageengineering and testing 高电压工程与试验88. Reactive power control in electric systems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控制93. Electric power system电力系统教程94. Computer-Aided Power systems analysis 计算机辅助电力系统分析99.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power system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106. Power system stability handbook 电力系统稳定性手册109.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large electric power systems 大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112. HVD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128. Electric Machinery and power system fundamentals 电机与电力系统基础(MATLAB 辅助)129. Intelligent system applications in power engineering (EP and ANN) 智能系统在电力工程中应用(进化计算和神经网)130. Thyristor-based FACTS controllers for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基于晶闸管的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控制器131. The economics of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and planning 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的经济学132.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to Power systems 计算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33.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Power Generation 发电的环境影响134.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arge Turbo-Generators 大型涡轮发电机组运行与检修135.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电力系统仿真136. Advanced load dispatch for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高级调度137.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电力传输进展138.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可再生发电源139. Power system dynamics andstablity 电力系统动态与稳定性140. Practical electrical network auto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通信系统实践141. Electrical power and controls 电力与控制142. Deregulation of Electric Utilities 电力企业放松管制(市场改革)143. Computational Auction Mechanisms for restructured power industry operation 电力市场运行的(计算)投标机理144. Finanici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projects in the electricity supply industry 电力工程项目的金融与经济评价145. Electricity economics and planning 电力经济与规划146.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计算方法147. Power system relayi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148. Computer relaying for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计算机保护149. Modern power system planning 现代电力系统规划150.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2nd) 高电压工程151. Operation of restructured power systems 市场化电力系统运行152. Transer and Inductor Design Handbook变压器和电感设计手册(04增强版)153. Modern power system analysis (matlab supported)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03年含MATLAB版)154. Power distribution planning reference book 配电规划参考手册155. Understanding FACTS 理解灵活交流输电系统156. Power system analysis :short-circuit load flow and harmonics 电力系统分析: 短路潮流和谐波157. Power systems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s simulation 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158. Power electronic control in electrical systems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控制159. Protection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high-voltage applications保护装置和系统的高压应用160. Small signal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小信号分析161. Electrical power cable engineering 电力线缆工程162. Power System State Estimation: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理论和实现163. Dielectrics in Electric Fields 电场中的电介质(绝缘体)164. spacecraft power system 航天器电力系统165. Grid integration of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风能转换系统的电网整合(接入) 166. Power loss: the origins of deregulation and restructuring in the American electricutility system网损:美国电力系统放松管制和市场化的根源167. 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高压断路器:设计与应用168. Power system capacitors 电力系统电容器169.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 Direct Digitial Control 能量管理系统(EMS)及直接数字控制170. Pricing in Competitive Electricity Market 电力市场电价171. Designing Competitive Electricity Markets 电力市场设计172. Power system dynamics and stability 电力系统动态与稳定性(美国)173. Theory and problems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的理论和问题174. Insulation coordinationfor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175. Modal analysis of large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s 大互联电力系统的模式分析176. Making competition work in electricity 电力市场竞争177. Power system operation 电力系统运行178. Transmission line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输电线路安全可靠性179. Computer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计算机分析89. Electical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配电网工程90. Power systemplanning电力系统规划91. Uniquepower system problems 电力系统问题92. Tran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Electrical Energy 电力系统输配电95. Electric powertransmission system 输电系统96. Reliability Modelling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电力系统可靠性建模97.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in power system 电力系统高电压工程98. Extra High voltage AC transmission engineering 超高压交流输电工程100. Computation of power system transients 电力系统暂态计算101.Piecewis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to power systems 分段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103. Analysis and protection of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分析与保护104. Power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as电力系统工程与数学105. Stability of large power systems 大电力系统稳定性107.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evaluation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108.Electric power system dynamics 电力系统动态110. Power system analysis and planning 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111. Electric transmission line fundamental 输电线(工程)基础113. Transient Processes i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114.Discrete Fourier trans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power system 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15. Electrical Transients inpower system 电力系统暂态116. Optimal economic op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电力系统优化经济调度运行117.High power switching 大功率开关118. power plant engineering 电厂工程119. power plant system design 电厂系统设计120. power plant evaluation and design reference guide 电厂评估和设计参考导则121. planning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facilities发电设备的规划和建设工程122. Elements electrical power station design 电站设计基础123.Optimal control application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电力系统最优控制应用124. applied protected relaying应用继电保护125. power station and substation maintenance 电厂与变电站维修126. Power system operation 电力系统运行127.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safety and management 电力系统可靠性,安全与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2)一、电力工业发展简史 (2)二、美国电力体制的变革[] (11)请参阅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编写的《美国电力市场》(中国电力市场建设丛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10月 (11)三、中国电力体制改革 (11)四、电力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13)概述一、电力工业发展简史1、电力技术及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i][ii]电力技术的发明、电力工业的建立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20世纪工程技术的划时代成就之一就是电的日益广泛应用。
今天,电力已成为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以及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
电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研究和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对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巨大作用和影响,电气化的程度也成为现代化最显著的标志。
电力技术的发明与发展起源于科学的发现。
自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A.伏特研制出电池以后,70余年间,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丹麦、美国、俄国等国家的大批物理学家和发明家在电、磁以及电磁感应方面发现了一系列规律,并着手制造了一些简单的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逐步制成了直流、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这些研究和发明为电力工业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奠定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1866年,维·西门子发明了励磁电机并预见:电力技术很有发展前途,它将会开创一个新纪元。
1870年,比利时发明家格拉姆改进发电机,采用绕有铜线圈的铁芯电枢,并以往复式蒸汽发动机带动,供给工厂电弧灯用电。
1875年,巴黎北车站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电厂,安装经过改装的格拉姆直流发电机,供附近照明用电。
1879年,在旧金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发电厂,有两台发电机,供22盏电弧灯用电;同年,在法国巴黎和美国的克利夫兰和俄亥俄州都先后装设了电弧路灯。
1879年,爱迪生与斯旺同时发明了优越于电弧灯的碳丝白炽灯,开辟了大量采用电照明的道路。
1882年1月,英国第一个商用发电厂在伦敦建成。
1882年7月,中国第一个商用发电厂由英国人在上海建成。
1882年9月,爱迪生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较正规的发电厂,装有6台蒸汽机带动的直流发电机,共900马力(1马力=0.735kw),通过110V电缆供电,最大送电距离1.6km,供6200盏白炽灯照明用,采用了熔丝、熔丝盒、切断器、开关、断路器以及爱迪生后来发明的电表,形成了初步的电力工业技术体系。
1884年,英国工程师帕森斯发明了高速的反动式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它是电力工业采用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开端。
1881年,卢西恩·高拉德和约翰·吉布斯取得“供电交流系统”专利,美国发明家乔治·威斯汀豪斯买下此专利,并以它为基础于1885制成交流发电机和变压器,并于1886年建成第一个单相交流送电系统,1888年又制成交流感应式电动机。
1891年,在德国劳芬电厂安装了世界第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建成第一条三相交流送电线路。
三相交流电的出现克服了原来直流供电容量小,距离短的缺点,开创了远方供电的新局面,并应用于除照明外的电力拖动等各种用途。
1894年,尼亚家拉大瀑布的水电厂建成,三台5000马力发电机,1896年采用交流输电至布法罗,相距35km,这次送电成功,结束了1880年来交流电与直流电优越性的争论,交流电的优势迅速被确认,并取得统治地位。
电力技术和电力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使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需求的增加,促使电力技术和电力工业进一步向高电压、大容量机组、大规模电网方向发展。
高压输电、大型汽轮发电机、大型水轮发电机应运而生,迅速发展。
1960年,美国制成50万kW汽轮发电机,1963年制成100万kW双轴汽轮发电机。
1973年,美国将BBC公司制造的130万kW双轴汽轮发电机投入运行。
1971年,原苏联将单轴80万kW机组投入运行。
1980年,在科斯特罗姆火电厂单轴120万kW机组投入运行,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台单轴最大机组。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各国还充分开发水电,到60年代末,西欧国家、美国、日本便于开发的水能资源大都已全部开发。
水能资源丰富的前苏联、北欧国家、加拿大以及新发展的中、南美洲国家仍继续开发水电。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的核技术为电力提供了新的能源,1954年前苏联首先制成一台5000kW的核电机组,1957年、1959年美国先后建成了压水堆和沸水堆发电机组,与此同时,加拿大则发展了重水堆发电机组。
近十几年来,随着能源日益紧张,发电机组越来越朝着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等的开发与应用方兴未艾。
在高电压输电方面,瑞典于1954年首先建成第一条380kV输电线,此后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相继使用330~345kV输电系统。
1964年,美国建成第一条500kV输电线路,原苏联也于1964年完成了500kV 输电系统。
1965年,原苏联建成±400kV直流输电线路。
1965年,加拿大建765kV输电线路。
1989年,原苏联建成一条世界上最高电压1150kV、长1900km交流输电线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工业自动化迅速发展。
以大机组、大电厂、高电压、大电网、高度自动化为特点的现代化电力工业在不同的国家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
2、电力工业的特点[i]电力工业,自诞生以来就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公用事业、二是技术密集的行业、三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1)公用事业:作为公用事业,各国政府对电力工业的经营和发展都极为重视,既保证电力工业能根据用电需要不断发展服务于电力用户,又对电力工业严格管制。
一般来说,国外对公用事业都有明确的法令规定。
作为公用事业,不论是公有还是私营,都必须取得当地政府的批准才能开业,还要划定营业范围,在同一营业范围内,只允许一家电力企业经营,既所谓的“天然的垄断”。
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电力工业,都是由小型分散经营走向集中经营。
作为公用事业,电力企业的电费一般采取成本加成电价,由政府有关部门或由议会组织的专业委员会的批准才能变动,而不象一般商品一样,价格依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2)技术密集行业:由于电力产品的无形性,电力生产的控制和调整必须依靠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
而现代电力系统规模日益庞大,必须实行高度自动化。
各国电力工业一般都实行严格的统一调度,在正常情况下,实行全系统的经济调度,随时保持电力供需平衡,而在事故状态下,遵照统一调度,使事故影响缩小在最小范围。
(3)资金密集行业:在美国、日本以及很多国家,电力工业都是资产最大的行业。
据日本统计,在各行业中,电力行业的固定资产占其总资产的92%,而其他行业(如化工、制造、冶金等)只占45%左右。
电力行业的初投资巨大,意味着进入这一领域的门槛很高,也成为已有电力企业保持“自然垄断”地位的原因之一。
3、电力市场化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经济日趋开放,以引入竞争为标志的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打破了传统的电力工业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
传统的观念认为,电力行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性产业,因此在电力行业实行垂直垄断是最具有经济性的。
但是,近些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垂直垄断经营的许多弊端,发达国家认为国有的垂直垄断电力行业缺乏激励机制是造成效率低下、电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同时认识到电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可以通过市场进行有效的配置。
电力工业之所以能够进行市场化改革,原因是电力产品和服务也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即有可以交换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除自然垄断的输配电环节外,在可竞争的发电和售电环节,可以通过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但是,由于电力工业所具有的公用事业、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基本特点,电力工业必然不能等不同一般的竞争性产业。
电力产品发输配售瞬间完成、电力市场受制于网架结构、输送范围与输电能力、电力安全可以波及国家安全、电力需要体现社会普遍服务的公益性要求等特殊性使得如何结合电力工业的自身特点进行市场化改革确实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也正是由于电力工业的特殊性,即使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自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进行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走向市场,是当今电力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可以说,电力工业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变革,是电力工业在经历了百余年平稳发展之后,面临的一次历史性的大冲击。
而相对电力市场垄断经营的百年历史来讲,电力市场化改革才刚刚起步。
纵观世界各国的电力市场化进程,由于各国电力发展水平不同和所需解决问题不同,电力市场化侧重点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遵循了两条逻辑曲线,即“自由化”和“私有化”。
自由化是指放松管制,打破垂直一体化的垄断体制,谋求电力市场自由化,从竞价上网到逐步开放输电网和配电网,将单一购买模式,转向批发竞争和零售竞争,逐步加大市场竞争力度;而私有化则是打破公用事业的传统理念,将国有发电和配售电企业向国内外投资者进行转让和拍卖,使其实现产权关系上的多元化与民营化。
国际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始于智利(1986年)。
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英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开始着手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影响比较大的有英国(1990)、新西兰(1990年)、美国(1992年)、澳大利亚(1993年)、挪威(1991年)、瑞典(1992年)等国家。
目前,众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其间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iii,iv,v,vi]。
英国的电力市场运营实践和发展一直为世界所瞩目。
英国电力市场在经历了私有化过程及建立Pool模式的市场结构10年后,又在《公共事业法案2000》的指导下有了新的改革举措,电力市场的框架和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设立了新的管理机构“Office of Gas and Electricity Markets”和新的用户组织“Energy Watch”;实施了新的电力交易规则NETA(New Electricity Trading Arrangement) [vii,viii,ix];配售电业务分开,实现了用户侧市场的完全开放;引入了新的经营执照标准;重新规定了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权力和义务。
英国新的电力市场模式给英国电力工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NETA以双边合同为主,完全取代了集中交易的Pool模式,双边交易的地点、时间、数量、方式都非常灵活,目前双边交易量已占整个市场总交易量的97%左右,NETA模式还包括平衡市场和不平衡结算机制。
英国电力市场目前已实现了配、售电业务的彻底分开,出现了若干个地区配电系统运营商和售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