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的引用
公文写作格式引用规范

公文写作格式引用规范公文是国家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相互沟通的主要工具,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等特点。
为了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引用规范是公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公文写作格式引用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引用的方式在公文写作中,引用可以采用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方式。
1. 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指将其他文件、文件段落或他人的观点原文引入到自己的公文中,并在引文前注明出处。
例如:根据《某某政策文件》的规定……。
2. 间接引用间接引用是指在没有引用原文的情况下,对其他文件、文件段落或他人观点进行简要概括或解释,并在公文中注明出处。
例如:根据某某部门的相关规定……二、引用格式在公文写作中,采用统一的引用格式不仅能够使公文更加规范,也有利于读者对引文的准确理解。
1. 引用文件引用其他文件时,应在文中注明该文件的名称、编号、颁布主体和日期等信息。
例如:根据《某某文件》(文件编号)的规定……。
2. 引用段落引用其他文件中的具体段落时,应在引文前注明该段落的编号或页码。
例如:根据《某某文件》第X条的规定……。
3. 引用观点引用他人观点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时,应在引文前注明作者姓名、著作名称、出版年份和页码等信息。
例如:据某某专家在《某某研究报告》中指出……三、引用标点符号在公文写作中,引用时应注意使用引号和标点符号,以确保引文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1. 引号直接引用时,应在引文前后使用双引号(“ ”)或书名号(《》)将引文括起来。
例如:“某某政策文件”中明确规定……2. 标点符号引文后的标点符号应根据原文正确使用,并在引文后加空格。
例如:根据《某某文件》的规定,公司必须按时履行相关义务。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公文写作格式引用规范,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假设某机关拟起草一份公文,其中需要引用某部委的政策文件。
根据上述引用规范,可以写作如下:根据《某某文件》(文件编号)的规定,经审核批准,我单位决定……。
写作中的引用与参考技巧

写作中的引用与参考技巧引言: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引用他人的观点、理论或者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述,同时也需要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参考。
引用和参考可以提升文章的可信度和专业性,但同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技巧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写作中的引用与参考技巧,帮助您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可信度。
一、引用技巧1. 引用他人观点:在引用他人观点时,需要注明出处,并使用引号将原文内容括起来。
根据引用内容的长度和位置,可以选择使用直接引用或者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指将原文内容完整地插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并使用引号标注。
例如,某位学者曾经提到:“xxxxxx”(作者,年份,页码)。
间接引用是指根据原文内容进行重述,不必完全保留原词原句。
例如,某位学者认为xxxxx(作者,年份)。
2. 引用理论和研究成果:在引用理论和研究成果时,同样需要注明出处,并使用引号标注。
此外,需要注明理论或研究成果的作者和发表年份。
例如,某位学者提出的xxxx理论(作者,年份)。
3. 引用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在引用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时,需要注明数据来源,并在引文中提供具体的数字、百分比等。
例如,根据某项调查显示,xx%的受访者表示xxxxx(调查机构,年份)。
4. 引用网络资源:在引用网络资源时,需要注明网站名称、链接以及引用时间。
同时,需要确保所引用的网页内容可信度高,来源可靠。
例如,根据某网站的报道显示,“xxxxx”(作者,年份)。
二、参考技巧1. 参考文献格式:在参考文献中,需要将所使用的文献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排列,如APA、MLA、Chicago等格式。
根据学校或期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格式进行准确的引用。
例如,书籍的参考文献格式一般为:作者. (年份).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期刊文章的参考文献格式一般为:作者.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页码.2. 参考文献的选择:在写作中,选择合适的参考文献对于提升文章质量和可信度非常重要。
作文中会引用哪些句子

作文中会引用哪些句子
1. 名人名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2. 古典诗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3. 文学作品中的名句: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4. 谚语、俗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5. 电影、歌曲中的经典台词: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
”——《阿甘正传》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传》(电影)“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Beyond《海阔天空》
这些引用的句子可以为作文增添文采、深化主题、增强论证的力度。
当然,在引用时要注意恰当准确,与文章的内容和风格相契合,避免生搬硬套。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求和主题,选择合适的引用句子来提升作文的质量。
你是在写作文时需要引用句子吗?或者是对引用句子的使用有什么疑问呢?可以进一步和我交流,我会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作文写作引用技巧大全

作文写作引用技巧大全引言:写作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引用他人的观点和观点,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包容性。
然而,正确地使用引用并准确地引用他人的内容并不容易。
本文将介绍一些作文写作引用技巧,帮助您在撰写作文时使用引用更加得心应手。
一、选择合适的来源在使用引用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来源。
可信度和可靠性是评估来源的关键。
您可以从以下来源中选择引用:1. 书籍和学术文献:这是最常用的引用来源之一。
书籍和学术文献通常由专家撰写,并在同行评审过程中经过验证和审查。
2. 期刊和杂志文章:期刊和杂志文章通常包含最新的研究发现和学术观点。
3. 名人名言:适当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为您的论点增添力量。
4. 报纸和新闻报道:报纸和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和观点可以作为支持您论点的依据。
二、正确引用引文在使用引文时,务必遵循以下规则:1. 引号和斜体:使用引号(“”)引用直接的语句,使用斜体或引号(’‘)引用间接的语句或惯用语。
这有助于将他人观点与自己的观点区分开来。
2. 准确引用:确保引用的内容准确无误,并将其放置在适当的上下文中,以免引起引文的歧义。
3. 引用来源:在引文后面注明引文的来源,包括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出版日期等信息。
这是为了遵循学术诚信原则,并为读者提供查找引文的依据。
三、适当使用引用在使用引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支持论点:选择那些与您的论点密切相关的引用。
引用应该直接支持您的观点,并且有助于您的论证过程。
2. 避免过度引用:过多地使用引用可能会削弱您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只有当它们对您的论点非常重要时才使用引用。
3. 合理解释:在引用后,通过解释和分析引用内容,说明它与您的论点之间的联系。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您的观点。
四、引文格式在撰写论文时,遵循适当的引文格式非常重要。
根据不同的引文风格,可以选择使用APA、MLA或芝加哥引文格式等。
在使用引文格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释和参考文献:在论文的末尾,列出所有使用的引文和参考文献。
写作中的引用格式和注意事项

写作中的引用格式和注意事项引用是学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增强论点的可信度,并且向读者展示你的研究基础。
然而,正确使用引用格式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可能会导致抄袭或引用错误的情况。
本文将讨论写作中的引用格式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正确地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一、引用格式1. 文内引用文内引用是指在文章正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或研究结果。
在引用时,需要在引用内容前后加上引号,并在引用内容后面加上作者的姓氏和出版年份。
例如:“据Smith(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
如果引用的内容是直接引用他人的原话,则需要在引用内容前后加上引号,并在引用内容后面加上作者的姓氏、出版年份和页面号码。
例如:“根据Smith(2010,p. 20)的说法,……”。
2. 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引用是指在文章末尾列出所有被引用的文献信息,以便读者可以查找到原始来源。
参考文献的格式根据不同的学术领域和出版机构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作者的姓氏、名字的首字母、出版年份、文章或书籍的标题、期刊或出版社的名称以及页面或章节号码等信息。
在引用时,需要按照特定的格式要求书写,并且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例如:- 期刊文章:Smith, J. (2010). Title of the article. Journal Name, 20(2), 123-145.- 书籍:Smith, J. (2010). Title of the book. Publisher.- 网络资源:Smith, J. (2010). Title of the webpage. Retrieved from URL.二、注意事项1. 避免抄袭在使用引用时,必须注意避免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抄袭是指在没有给予原作者适当引用的情况下,直接使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或研究结果。
为了避免抄袭,应该在引用内容前后加上引号,并在引用内容后面加上作者的姓氏和出版年份。
此外,还需要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被引用的文献信息。
写作中运用恰当的引用的技巧经验总结

写作中运用恰当的引用的技巧经验总结运用恰当的引用是写作中一项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然而,过度或不当地使用引用可能会削弱文章的独特性和流畅性。
为了帮助读者正确地运用引用,本文将总结一些运用恰当引用的技巧和经验。
1. 引用适当的权威来源:在写作过程中,确保引用的来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例如,引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专家观点,这些来源经过专业的审查过程,相对可信。
避免引用来路不明的博客、个人网站或社交媒体帖子,这些来源的可信度较低。
2. 准确地引用原文:在引用时,确保准确地引述原文的内容,不要对作者的意思进行歪曲或误解。
可以使用引号或斜体来标识引用的内容,以示与其他段落的文字区别开来。
同时,在引用的文末,加上准确的出处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出版日期和文献来源等。
3. 在适当的地方引用:引用应当在文章中出现在适当的位置,以增加论点的支持力度。
可以在引言部分使用引语来引入话题,也可以在论证部分使用引文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引用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内容,而是应该与自己的观点相结合,形成逻辑完备的文章。
4. 对引用进行解读和分析:在引用之后,写作者应该对引用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引用与作者观点之间的联系。
解读可以包括对引用中关键词的解释、对作者观点的陈述以及与自身观点的对比等。
5. 适度使用长篇引用和短篇引用:对于长篇引用,应该选择文章中真正需要的部分,并将其紧密结合到自己的文章中。
避免过度依赖他人的观点,而是以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为主。
对于短篇引用,要注意选择关键和精辟的语句或词句,以增加文章的亮点和深度。
总之,恰当运用引用可以提升写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但前提是引用内容应当准确、适当、合理,并与自己的观点相结合。
通过遵循上述的引用技巧和经验,写作中的引用将更加具有效果和价值。
请记住,引用是一项强有力的写作工具,要谨慎运用并对其进行适度的监控。
公文写作中如何使用引用与注释

公文写作中如何使用引用与注释引用与注释在公文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文档提供权威性的支持和更好的可读性。
以下是在公文写作中如何使用引用与注释的几点指导。
1. 引用的使用方式引用是指在文档中援引别人的观点、数据或文献的方式,能够增加文档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 引用他人的观点或论述时,应使用引号将其包含,同时注明出处,例如作者姓名、出版年份等。
- 引用他人的数据或研究结果时,应注明数据来源,并提供具体数据的引用出处和可查阅的来源。
- 引用他人的文献时,应按照指定的格式书写完整的引用,例如APA、MLA等格式。
2. 注释的使用方式注释是在文档中对某些句子、词语或术语进行解释、说明的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档内容。
- 对于某些复杂的专业术语或概念,可以在文档中添加注释,用以解释其含义和背景。
- 对于一些需要进一步阐明的观点或论述,可以添加注释,提供补充说明或例证。
- 对于具有争议性的观点或立场,可以添加注释,用以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解读,增加文档的客观性。
3. 注意事项在使用引用与注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引用的内容应与文档内容相关,并能够提供支持和证明。
- 引用的内容应来自可靠的来源,例如学术期刊、权威报告等。
- 引用的内容不应过多,以免影响文档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 注释的内容应简明扼要,能够解答读者可能存在的疑问,并提供更深层次的解读。
- 注释的内容应与文档内容紧密相关,避免过多的添加不必要的注释。
在公文写作中,正确使用引用与注释不仅能够提升文档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还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档内容。
在撰写公文时,合理运用引用与注释,能够改善文档的质量,提高沟通效果。
高考作文指导:十种常见引用法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欣赏

高考作文指导:十种常见引用法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欣赏一、引用诗句。
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引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文题,既切合说明的内容,又有助于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
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峨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写到春播可引用诗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写到萤火虫可引用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到荷花可引用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到秋天枫叶可引用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到鸭子可引用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
如《驿路梨花》在结尾处引用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是画龙点睛之笔,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象征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处处弘扬。
二、引用谜语。
引用谜语,可以使文章显得新奇、有趣。
如《蜘蛛》一文引用诗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诗谜不仅富有趣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且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织网捕虫的生态特征,还同下文紧密相连,领起下文。
又如关于蝴蝶的谜语“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关于老鼠的谜语“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关于羊的谜语“年纪不大,胡子一把,喜吃青草,爱叫妈妈”,这些谜语都紧扣动物的特征,拟人生动,鲜活形象。
三、引用成语。
成语言简意丰,引用贴切,可使行文准确、生动。
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积极作用,引用成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来阐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仿写之四——引用
编写:宜章一中刘素华
【导入】:引用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方法。
“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散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
从内容上来看,引用的内容丰富多彩;从形式上来看,引用的形式多姿多彩。
常见的有引用诗句、谜语、成语、俗语、歇后语、谚语、格言和歌曲等。
今天,我们将以诗句入手,一展引用艺术的魅力。
要做到“恰当引用”,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
1、明引2、暗引3、嵌引
【引用的艺术】
一、明引诗文出文采
1、明引名言警句是引用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因受语流中某一词或短语的启迪而联想到曾经碰到过的也刚好有这个词或短语的名言警句;或者由于意旨相近而由此及彼。
例1、现代文明的拥有,使得本已很累的人们更加模糊了诚信的影子,使得本已寂寞的影象隐藏于纸醉金迷的灯红酒绿中,抽象的尘封在政治课本的某个角落里。
罗兰曾说:“人生的大海上,风高浪急,你须自恃扁舟,方能到达彼岸。
”美貌、健康、才学、金钱、荣誉……生命的小舟上要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不知失掉了诚信的年轻人哪,能否驾驭生命之舟,由此,便想到了林肯最爱读的那首诗:“健康的红晕变成了死亡的惨白,金色的沙龙变成了棺木与尸衣,只在一眨眼,,一吐纳之间。
”噢,人类何必骄傲呢?时间是永恒的见证,当时间的翰海吞没了美貌与健康,吞没了金钱与荣誉,狡诈的文明人啊,患得患失的文明人哪,你还剩下什么?!(《诚信归去来》)
2、有的时候,由相近联想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问题或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诗词佳句汇集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
例2、带着满脑子的问号,我碰到了文学老师。
她正品茗吟词呢。
啜一口清茶,她略带文化的忧郁,缓缓而道:“风是一种文化,对的,一种文化。
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有什么桃花文化,青铜文化……风,也是一种文化。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汉高祖刘邦到李煜、王安石,风无不是一种永恒的文化。
譬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山雨欲来风满楼’,还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
”哦,我明白了,风还是一种深沉妙不可言的文化。
(《风是什么》)
二、暗引仿作显新意
例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年寒窗,九章算术,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五经,四书三德,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德育英才泽神州。
(《山村的故事》)其实引用得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这完全决定于作者平日的阅读。
本例作者暗引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对诗的典雅故事。
要是没有熟背过那段诗文,可以肯定地说在考场上是不能写出如此文采飞扬而又意蕴无穷的句子来的。
先将一到十顺说,再倒说,而句句都与山村教师的艰辛密切相联,形神俱备,实乃绝笔。
当然像古代这种现象很多。
三、嵌引显语言生动
例6、起风了。
风时而拂着柳枝,时而吹皱一池静水,时而卷起狂沙,时而撼得大树乱颤。
我知道,“吹面不寒”的是“杨柳风”,我知道“料峭春风”能够“吹酒醒”。
(《春夏秋冬》)嵌引的第一种方法:将要引用的一句诗分成几部分嵌入到一句话的不同位置并使其成为句子的某一成分。
本段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和“斜峭春风吹酒醒”两句诗,先将其划分为四个小的短语,
然后再将其嵌入句子中,并加上引号。
这样做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而富有朝气。
例7、思想火花的迸射。
大凡在艺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而这种风格正是艺术家们对自身艺术生命的一种创新。
明明是“月下独酌”,李白偏偏“对影成三人”;明明是秋后枯草毫无生机,鲁迅先生却把它比作“光泽照人的”“铜丝”……创新使旧东西有了新生命,创新是一种心灵火花的发射。
(《雪化了以后是什么?》)
嵌引的第二种方法:将要引用的诗句整句嵌入到一句话中,加上引号使这个嵌入的诗句成为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
如“月下独酌”和“对影成三人”嵌入后均成所在分句的谓语部分。
嵌引的第三种方法:将要引用的旧事、逸闻、诗句简缩成一个词或短语,加上引号后嵌入句中,让读者一看便想起这个词或短语所包含的旧事、逸闻或诗句或其意思。
如“光泽照人的”和“铜丝”就是属于这类。
这种方法就是古人为了求雅而用的雅词这种使用典故方式。
当然嵌引时这些方法肯定是综合运用的而不是单一的,这样才能真正的使文章出文采。
课堂练习:
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运用明引、暗引或嵌引的方法,写一段文字。
1、明引。
我穿越时空,我追溯流光,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岸。
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一双双矍铄的眼睛注视着我的双眸,一声声昂扬的呐喊萦绕在我的耳畔。
于是,朦胧的思绪穿透了远方的晨雾,远古的笙箫澄明了心中的尘埃。
心灵的选择该是于谦的《石灰吟》,心灵的选择该是东林党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心灵的选择该是平凡中蕴藏的伟大,心灵的选择该是万事皆休后的坦然从容……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选择。
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
”‘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
’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
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
”
又如:读李白,让我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读李煜,让我体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读余秋雨,让我感受生命恰似一段宁谧久远的“文化苦旅”;读冰心,使我真的不再“斯人独憔悴”。
(《生活有了“你”(文学),才显得美丽》)
解说:读这段文字,读者仿佛真正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畅游古今,深切感知文学对人的熏陶,仿佛文学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读后令人心胸激荡。
这些诗文不仅支撑着文章的结构,表现文学对人的作用,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美好,而且也增添了文章的韵味,散发出中国诗文化诱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