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合矿配入对密闭鼓风炉生产影响论文
关于降低鼓风炉渣含金属量的探讨

低 N 含量 72 i . 2 53 . 6 64 . 4 75 . 7 71 . 4 72 .7 70 .3 73 . 9 70 .8 70 .2 71 .5 74 .1
%
87 . 0 79 . 6 90 . 4
锍
鼓 M 含量
渣
—
00 . 6
—
01 .2
—
01 .
—
01 .
—
01 .
■
01 .
—
00 .8 00 .9 01 .
—
01 . 3 01 .3 01 . 4
00 .7
00 . 9
00 .8
从 表 2中可 以看 出 , 锍 品位 超过 ( u N ) 8 , 低 C + i 1%
风 口温 度低 ( 质 是 焦 点 区 温 度 低 ) , 伴 随 金属量 升 高 。 实 时 常
出 的钢钎头 上有 蓝烟 。这时 , 矿 易随熔 体混 合物 进 热 。 精 入前 床从 而造成 渣含 金属 升高 。
4 结
论
3 降低渣含金属 的方法探讨
析 , 产 中可行 的降低 渣含 金属 量 的方 法有 : 生 料看 , 熔 成 分少 , 难 渣熔 化 温 度 选 在 11 0c 左 右 即 5 c
2 影响金属机械夹杂损失的因素
影 响金属机 械夹 杂损失 的因素很 多, 生产 实践 从
量, 转渣投 入力 度 的影 响最大 。在鼓 风 炉处理 的 又受 物 料 中, 渣 中含铁是 最高 的 。冶炼 车 间转 渣 中 S 2 转 i 0 含 量 一般分 布 在 2%一 3% 之 间 , 样 的含 硅量 , 0 2 这 其 F。 e 的含 量一般 在 2 %左 右 。 O 0 转渣 投入量大 时,e 4 F3 0 在 熔炼 工序难 以被 分解造 成渣 , 而造成 渣含 F 从 e的
韶冶铅锌密闭鼓风炉系统(I)技术改造及效果

第 2 卷第 2 1 期
20 0 7年 6月
茵毛 詹
Ja KiNo fr u tl in x ner sMeas o
Vo .1No2 12 , .
J n. 0 7 u 2 O
文 章编 号 :05 21( 0) —080 10—72 07 2 04 —3 2 0
12 风炉 改造 . 1 热
术改造 . 特别是 18— 9 2 9 0 18 年的环保治理和 18— 9 5 18 年改扩建 , 99 铅锌生产能力达到 7 万 t19 年 . 5 ,90
成功完成了以烧结机为主体的技术改造后 ,一系统 形 成年产 铅锌 1 0万 t 的综 合生 产 能力 。
为了进一步提 高 IF生产 能力 .使韶冶年铅锌 S 金 属产 品达 到 3 0万 t 20 , 06年底 韶 冶 对 一系 统 铅 锌密闭鼓风炉进行 了为期 5 6d的技改性大修 。 完成 了以铅锌密闭鼓风炉为核心的技术改造 ,从而达到 扩大产能 。 降低生产成本 ,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
置, 以备 后 期对 炉 身外 壳 的保 护 , 长 其 使用 寿 命 , 延
改善了喷淋布水装置 , 炉身内衬仍为红柱石砖 ; 更换
了热风 总管 ( 文丘 里人 孔 处至 鼓 风炉段 ) 砌体 和钢 结 构 ;更换 了炉 缸外 壳 和砌 体 ;加 固 了鼓 风炉 主次砼 梁 : 高了炉 顶平 台 : 修 了 二次风 管路 等f 加 检 】 1 。
5 0 m. 0 m 延长 了槽 底 使用 寿命 , 保 三年 一 大 修 目标 确
的实现 。
注: 4月份 因来 料 不 足 减 风 平 衡
1 电热前床等方面的改 壳 结构 ,彻 底 地解 决 了安全 隐患 问题 ;烟 化 炉 收尘 改造 成 二系 统
密闭鼓风炉加料系统技术改造

关于密闭鼓风炉炉进料系统改造意见密闭鼓风炉现有加料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目前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矿砖易碎导致烟气含尘量过高、炉况不稳。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因为矿砖含水量较高,这不仅增加了烟气含水率,而且矿砖本身强度低;第二,从行车到料仓自由下落因碰撞而造成得破碎;第三,计量斗下的震动给料机高速震动造成矿砖破碎。
布料不均匀a.、由于矿砖、焦炭以及返渣等辅料粒度较大,难以流畅的通过下料口,造成下料不连续,从而导致布料不均匀。
b、皮带打滑造成布料不均匀。
c、小车滚轮打滑造成布料不均匀。
炉顶密封性密闭鼓风炉要求炉顶具有较好的密封,以保证烟气制酸,但是由于进料口横截面积大,进料量大,料层成分多等实际因素,给密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现有密封设备存在的主要困难有:密封的滑板与炉口接触不严密。
密封板质量过大给进料小车驱动造成很大负荷。
皮带末端的下料口始终敞开,造成炉顶空气直接进入烟道。
设备磨损严重,检修频率高小车的驱动电机负荷过大且往复转动,使用寿命较短,给正常生产造成困扰。
带式给料机一般带式给料机是一种比较短的带式输送机,通常安装在储仓卸料口下方,承受料仓压力。
用于要求操作平稳,卸料均匀的场合,广泛用于处理细的、能自由留档的带有磨琢性及脆性的物料,不宜用于太热及超大块物料。
带式给料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投资小,排料顺畅。
最大优点是能够调节给料量。
缺点是占地空间大,胶带易磨损,物料易粘结,运输带不能处理大块物料,维修量大。
主要用于输送粉矿、煤、精矿等干细物料,物料含水率一般不大于5﹪-7﹪;输送物料粒度小雨50mm,对于非磨琢性物料,输送粒度可达100mm。
按照储仓排料口结构形式及带式给料机与储仓的配置关系,带式给料机分为普通带式给料机遇仓压式带式给料机,普通带式给料机上方的料仓出口较小,料仓料柱压力基本作用在料仓出口溜槽和仓壁上。
为了使物料流出顺畅而不发生堵料现象,这种给料方式仅能用于输送粒度均匀、中小粒度以及非黏性的散料。
密闭鼓风炉炉前生产实践

密闭鼓风炉炉前生产实践【摘要】本文针对二系统鼓风炉炉前的生产运转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炉前渣型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控制渣型变化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密闭鼓风炉;烧结块;焦炭;风温0.前言韶关冶炼厂采用密闭鼓风炉熔炼技术进行生产,原料为铅锌烧结块,燃料和还原剂为冶金焦,产出粗铅和粗锌。
该技术主要的优点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可以处理多种铅锌原生或次生原料,尤其是难选的铅锌混合矿;缺点主要是密闭鼓风炉和冷凝器内易结瘤,需要定期清理。
1.密闭鼓风炉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铅锌烧结块,预热冶金焦炭从炉顶加入鼓风炉内。
在高温和强还原气氛中进行还原熔炼。
在熔炼过程中,脉石和其它杂质等造渣除去,有价金属则被还原出来。
铅和渣呈液体定期从炉子下部渣口放出,一起进入前床。
在前床进行铅、渣分离,分别得到粗铅和炉渣。
粗铅转到下一道工序精炼成精铅。
炉渣经过烟化炉处理,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
锌呈气态随炉气(Zn5~7%,CO20~22%,CO210~12)溢出料面,升温到1273K,然后进入铅雨冷凝器。
经过铅雨冷凝吸收形成铅锌混合物,用铅泵抽到冷却流槽进行冷却分离得到粗锌。
粗锌转到下一步工序精炼成粗锌。
炉气经过冷凝吸收后,洗涤、升压,含CO的炉气用来做低热值煤气回收利用。
2.影响密闭鼓风炉炉前岗位渣型变化的因素密闭鼓风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鼓风炉炉前岗位渣型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入炉原料烧结块质量的影响生产实践告诉我们,入炉物料的质量是密闭鼓风炉运转良好的基础。
其中烧结块的质量对鼓风炉的生产影响尤为显著。
烧结块的质量恶化鼓风炉炉渣型变化。
烧结块的质量好坏,主要通过考察其物理及化学性质加以判断。
2.1.1鼓风炉对入炉烧结块的物理性质要求入炉烧结块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热强度和较高的化点温度。
为了保证固体炉料和炉气间的充分的接触,烧结块在高温状态下不至被料柱重要压碎,一般要求烧结块强度转鼓率达80%以上。
为了避免炉料在到达风口区前过早软化和软化后形成炉结,确保炉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一般要求烧结块软化点温度大于1000℃。
降低密闭鼓风炉富氧熔炼焦耗的生产实践

出密闭鼓 风 炉 富 氧 熔 炼 条 件 下 影 响 焦 耗 的 主 要 因 素, 节 约焦碳 , 降低 矿产 粗铜 加工 成本 尤为 重要 。该 公 司密 闭鼓 风炉 富 氧熔 炼 投 产 至今 , 焦 耗完 成 情 况
关键 词 : 密 闭 鼓 风 炉 富 氧熔 炼 ; 焦耗 ; 渣型 ; 脱 硫 率
中 图分 类 号 : T F 8 0 6 . 2 1 文献标识码 : A
0 日 l J
吾
某 公 司 冰铜 生 产 采 用 密 闭鼓 风 炉 富 氧 熔 炼 工 艺, 熔炼 车 间 由 3台鼓 风炉 组成 , 床面积为 1 2 . 6 m ( 1 . 2 5 m×1 0 . 0 8 m) , 其 它 特 性 参数 为 : 风 口直径 : 1 1 0 mm, 风 口个 数 : 7 2个 , 风 口角度 : 1 O 。 , 炉腹 角: 6 . 5 。 , 炉缸 斜 度 : 1 : 7 5 , 前床净空容积: 4 0 m。 。氧 气
见表 l 。
表 1 历 年焦 耗 ( k g / t c )
年 份 2 0 0 2 2 0 0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风炉 富氧熔 炼过 程 中 , 主 要 物理 化 学 变 化 是 靠 温度 最高、 最集 中 的焦点 区来完 成 的 , 而 焦点 区 的集 中高
温 取 决 于 炉 渣 的 组 成 和 炉 渣 适 宜 的熔 化 温 度 。熔 化
焦 耗
l O l 1
8 2 6
7 6 6
7 2 9
7 5 5
6 4 9
改建后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在铜镍矿的应用比较

改建后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在铜镍矿的应用比较许怀军(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喀拉通克铜镍矿 富蕴836107)摘 要 本文就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从炉型结构、砌筑方式、冷却方式、炉料的分布、炉气的分布、温度分布、供风制度等方面比较其异同,并分析了脱硫率、床能力的变化,对密闭式鼓风炉的生产做了总结。
关键词 死底 炉缸 加料斗 供风制度 脱硫率 床能力喀拉通克铜镍矿冶炼车间于1989年建成投产,其熔炼设备选型为敞开式鼓风炉,特征为半自热氧化熔炼,只能处理块状物料。
原矿破碎后产生30%~40%的粉矿,用土法烧结成块后返回熔炼工序处理,烧结中浪费大,污染环境。
随着矿山资源的减少,直接处理粉矿及回收烟尘,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就越显得重要。
2000年底,冶炼敞开式鼓风炉改造为密闭式鼓风炉的工程启动,2001年3月密闭式鼓风炉投料开炉。
现就改建后密闭式鼓风炉与原敞开式鼓风炉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比较。
1 炉型结构、砌筑结构及冷却方式1.1 炉型结构比较炉型结构最大的变化是在炉口结构上,改造后的密闭式鼓风炉炉口结构由箱形梁、U形支脚、加料斗及炉顶水套组成。
加料斗沿炉子纵向中心线分布,是炉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烟气浓度、烟尘率、劳动条件等有很大影响。
加料斗呈长方体形状,其选型原则:长尽量靠近端水套,长度不够,焦炭、转炉渣、特富矿等块料两头分布少,易起炉结。
我车间加料斗与端水套间距为200m m;宽一般取侧水套上端间距的1/4~1/3。
太宽,两侧的烟气通道断面减小,料面太平,中心料柱加宽,不利于熔炼;太窄,影响进料量;高过深,加料斗下沿容易粘结炉料产生棚料,同时受热过高时易变形损坏,降低料斗寿命;过浅,不利于料封。
此次鼓风炉改造,加料斗选型为:长宽高=8000mm400m m1600mm,敞开式鼓风炉炉口敞开,两侧加料,无上述设备。
!密闭式鼓风炉烟道在炉子后端,而敞开式鼓风炉烟道在炉子正上端。
∀敞开式鼓风炉为半水套结构,密闭式鼓风炉为全水套结构。
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

【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综述】一、引言炼铜作为一项重要的冶炼工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密闭鼓风炉作为炼铜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对于提高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构想和操作改进两个方面对炼铜密闭鼓风炉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探讨和分析其相关内容。
二、设计构想1. 设备结构优化在炼铜密闭鼓风炉的设计中,设备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炉内温度均匀性和燃料利用率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改进炉壁材质和厚度,优化炉体结构和燃料燃烧方式,来实现炼铜过程中的高效热能传导和燃烧效果。
2. 高效节能燃烧系统密闭鼓风炉的燃烧系统是影响炉内温度和热能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需要优化设计以实现高效节能。
可以考虑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和燃烧设备,提高炉内氧气利用率,并减少燃料消耗和烟尘排放,从而实现炉内燃烧效率的提升。
3.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针对炼铜密闭鼓风炉,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炉内温度、燃烧状态和鼓风风量的精准控制,提高冶炼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三、操作改进1. 温度控制优化在炼铜冶炼过程中,炉内温度的控制对于冶炼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优化燃烧系统和鼓风风量控制,可以实现炉内温度的精准控制,提高冶炼过程中的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
2. 燃料选择和利用选择合适的燃料并合理利用是密闭鼓风炉操作改进的关键点之一。
针对不同的炼铜工艺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燃料种类和质量,优化燃料的燃烧方式和供给方式,从而实现炉内燃烧效果的最大化和燃料利用率的提高。
3. 安全生产控制在炼铜密闭鼓风炉的操作过程中,安全生产控制尤为重要。
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冶炼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环保排放。
四、总结与展望炼铜密闭鼓风炉设计构想及操作改进对于炼铜过程中的高效冶炼和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改进锅炉配风方式,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中图分类 号 : T K 2 2
文 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6 7 2 — 9 0 6 4 ( 2 0 1 4 ) 0 3 — 0 4 9 — 0 2
l 概 况
链 条炉传统进 风方式 由炉排底部进 入各配风 室 . 根 据 燃 烧情 况手 动调节 风 门 . 进 行配 风 . 受 操 作 工 的 经 验 技 术 因 素 影 响 较 大 。锅 炉 实 际 运 行 过 程 中 . 燃烧 情况受 到煤种 、 煤质 、
用 和孔道呼 吸作 用 . 使可燃颗 粒物和可燃 气体被 吸附或被 吸
5 - 5 0 mm:把 锅 炉 鼓 风 风 量 的 5 %用 风 管 引 出 至 锅 炉 烟 道 , 用 烟气 余热 对引 出鼓风 加热 . 经过 尾部 烟气 预热 . 配 送 到 主 燃 区的功能 炉墙砖和拱砖 的配风道 . 通 过 功 能 炉 墙 砖 和 拱 砖 的 配风孔 。 向炉 膛 火 焰 上 中 下 配 风 . 从 改善锅 炉燃烧 。 在炉膛 内 实现高效 燃烧和洁 净燃烧 , 达到节 能 、 环保 的 目的。
之炉排 不断传 动 . 造成燃 煤引燃过 程延迟 , 炉排配 风不均匀 、
次 风 主 气 流 由直 流 变 成 湍 流 . 延 长 可 燃 物 在 炉 膛 内 的停 留 时间 . 虽 然功能 风风 力不 强 . 但 功 能 炉 墙 砖 和 拱 砖 上 布 置 的
燃烧 中可燃气体 和固体颗粒 与空气混合 状态差 . 炉膛 中燃烧
配 风 吹 口众 多 . 在燃烧 区形 成 了巨大 的卷 吸面 . 推 动 整 个 炉 膛 主 燃 区 火 焰 的 湍 流 另 外 从 配 风 孑 L 道 吹 入 适 量 的 新 鲜 空 气。 补充 氧气解 决 了主燃 区缺氧 问题 . 并 使 可 燃 物 与 氧 气 加氧活性 。 产 生 热 氧效应 。 这样. 高温、 充 分 的 时 间 及 助 燃 的 氧 气 这 3个 条 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混合矿配入对密闭鼓风炉生产的影响【摘要】本文介绍近几年以来提高混合矿配入后,对铅锌密闭鼓风炉生产作业、炉况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鼓风炉送风率。
【关键词】混合矿;密闭鼓风炉;送风率
0.前言
韶关冶炼厂采用密闭鼓风炉熔炼技术进行生产,原料为铅锌烧结块,燃料和还原剂为冶金焦,产出粗铅和粗锌。
该技术主要的优点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可以处理多种铅锌原生和次生原料,尤其是复杂难选的铅锌混合矿及含铅、锌的二次氧化物料。
近几年来随着铅锌精矿资源日趋紧张,在生产烧结配料过程中逐步提高混合矿及中间氧化物料的配入比例。
1.密闭鼓风炉生产工艺流程
韶冶二系统密闭鼓风炉正常生产时,主风口风量一般控制在
39~41km3/h,风温950~1050°c;渣含锌5~8%;清扫周期9~15d。
韶冶二系统密闭鼓风炉生产工艺流程图
2.提高混合矿配入对密闭鼓风炉生产影响
提高混合矿配入比例对鼓风炉生产影响是很大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炉况控制、生产作业状况和炉窑设备寿命。
2.1对炉况控制影响
密闭鼓风炉可以处理品位较低的铅锌混合矿,必须符合物理和化学成份、且具有热强度和软化温度。
(表1为韶冶对入炉烧结块
化学成分要求)。
表1 烧结块的化学成份要求
在烧结生产实践中,典型的混合矿和混合矿烧结成块后的化学成份对比见表2。
表2 混合矿矿烧结成块前后成份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混合矿经过烧结成块以后,sio2成分超过4.5%的工艺要求(sio2<4.5%)。
根据密闭鼓风炉的生产实践,sio2对鼓风炉生产工艺的危害是最大的。
2.2 pb+sio2含量过高对鼓风炉的生产工艺的影响
在鼓风炉生产过程中,要求控制烧结块含sio2时,同时控制pb+sio2含量,以提高烧结块强度及软化点的目的。
当烧结块含pb+sio2≤26%时,生产操作正常,放渣顺利,炉况稳定。
烧结块含pb+sio2??26%时,烧结块软化点降低,密闭鼓风炉内常会出现热压波动大、风口容易上渣,放渣间隔由50min降至30min 左右,同时放铅时间由正常10min左右增加至30~60min。
二系统鼓风炉09年6~9月在休风进行清扫检修时,发现炉身上部有大量松散炉结,主要由软化点低的烧结块与粘在一起的焦炭构成。
当烧结块中pb含量过高时,烧结块软化点下降明显。
软化点过低会造成烧结块在炉内过早熔化,易导致在炉身上部结成炉结,从而影响密闭鼓风炉正常生产。
2.3 fe、cao含量波动对鼓风炉的生产工艺的影响
鼓风炉炉渣是feo-cao-sio2三元系结构,随烧结块带入密闭鼓风炉内的fe、cao在熔炼过程中进入渣相参与造渣,其含量变化会引起渣型变化,影响炉渣粘度、渣温等。
提高混合矿配比后,造成烧结块中fe、cao含量波动较大,影响鼓风炉的生产。
根据鼓风炉的生产统计,当烧结块中经常出现fe、cao偏低时,炉前会出现炉渣流动性不好、渣含锌严重偏高现象,影响鼓风炉生产与操作。
炉渣中fe、cao含量与渣含锌统计情况分别见表3、表4。
表3 渣中fe、zn含量统计情况
表4 渣中cao、zn含量统计情况
从表3、表4可以看出,炉渣中fe、cao含量偏低时,都会造成炉渣含锌高,超过技术要求指标(5~10%),影响有价金属直收率和回收率,而且炉渣粘性大,流动性不好,放渣时间多达1.5~2
小时,操作难度大。
3.采取措施,稳定送风率
通过对混合矿配入提高对鼓风炉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后,为使鼓风炉具有具有高的送风率,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配料前的预混及混均工作,使混合矿的品位保持稳定,从而达到稳定烧结配料的目的。
(下转第46页)
(上接第26页)(2)提高烧结烟气温度,使杂质元素挥发到回收系统,加强烧结系统cd回收能力,减少cu对后序工序及环保的
影响。
4.结束语
随着混合矿配入比例的增加,烧结块成份不能满足鼓风炉生产工艺要求,工艺事故率增加,及杂质成份在isp流程中不能有效去除,形成闭路循环,严重影响鼓风炉的生产、送风率。
所以,必须控制好对混合矿的配入比例,严格控制烧结块品位,稳定烧结块质量,使炉渣中cao、sio2、fe、cao/sio2满足工艺技术要求,保证鼓风炉生产工艺稳定。
【参考文献】
[1]铅锌鼓风炉冶炼工[m].韶关冶炼厂教培处,1997.
[2]傅崇说,有色冶金原理[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3]彭容秋,重金属冶金学[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4]铅锌冶金学编委会,铅锌冶金学[m].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