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的浮选方法

合集下载

铅锌矿浮选工艺流程

铅锌矿浮选工艺流程

铅锌矿浮选工艺流程
铅锌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其浮选工艺流程是对铅锌矿进行提炼的关键步骤。

浮选工艺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有用矿物从废石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矿石选矿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铅锌矿浮选工艺流程。

首先,铅锌矿的浮选工艺流程包括矿石破碎、矿石磨矿和矿石浮选三个主要阶段。

在矿石破碎阶段,需要通过颚式破碎机和圆锥破碎机等设备将原始矿石进行初步破碎,使其颗粒度达到磨矿的要求。

接下来是矿石磨矿阶段,矿石经过初步破碎后,需要通过球磨机等设备进行细碎,以便更好地释放矿石中的有用矿物。

最后是矿石浮选阶段,矿石经过磨矿后,需要通过浮选机进行浮选,将有用矿物从废石中分离出来。

其次,铅锌矿浮选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是矿石浮选。

矿石浮选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通过对矿石进行湿法浮选,将有用矿物与废石分离的过程。

在矿石浮选过程中,需要加入相应的药剂,如捕收剂、起泡剂等,以便提高有用矿物的浮选速度和浮选效果。

此外,浮选过程中还需要对浮选泡沫进行及时处理,以保证有用矿物的回收率和品位。

最后,铅锌矿浮选工艺流程还需要进行尾矿处理。

尾矿是指浮选过程中未被浮选出来的废石,尾矿处理是对尾矿进行再次处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常见的尾矿处理方法包括尾矿回收、尾矿填埋和尾矿综合利用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浮选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综上所述,铅锌矿浮选工艺流程是对铅锌矿进行提炼的重要步骤,其包括矿石破碎、矿石磨矿、矿石浮选和尾矿处理等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浮选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对铅锌矿的高效提炼,提高有用矿物的回收率和品位,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铅锌浮选技术

铅锌浮选技术

铅锌浮选技术铅锌浮选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矿石选矿技术,广泛应用于铅锌矿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

本文将从浮选原理、浮选药剂以及工艺条件等方面详细介绍铅锌浮选技术。

铅锌浮选技术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铅锌矿中的有用矿物与其它杂质进行有效分离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矿物表面的特性,通过调整浮选药剂的成分和添加适当的药剂,使有用矿物颗粒与泡沫一起上升到浮选机槽面,而矿石中的杂质则下沉到浮选机槽底,从而实现矿石的有效分离。

铅锌矿中常见的主要矿物有黄铜矿、白锌矿、菱锌矿等。

在浮选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浮选药剂是非常重要的。

铅锌矿的浮选药剂一般包括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和抑制剂等。

其中,捕收剂是指对有用矿物有亲和力的药剂,起泡剂是指能附着在气泡上形成稳定起泡物质的药剂,调整剂用于调整矿浆的酸碱性和离子强度,抑制剂则用于抑制一些有害杂质的浸染作用。

在不同的矿石性质下,需要选择合适的浮选药剂并进行调整,以获取最佳的浮选效果。

此外,工艺条件对铅锌浮选技术的实施也有着重要影响。

浮选的工艺条件一般包括矿粒度、浮选药剂用量、浮选时间、浮选机槽溶液温度等。

首先,矿粒度是影响矿石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当的矿粒度可以提高矿石与浮选药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浮选效果。

其次,浮选药剂用量的选择也是关键。

过少的药剂用量会影响浮选效果,而过多的药剂用量则造成药剂成本的增加,并且容易使得矿石中的杂质也被浮选上来。

此外,浮选时间和浮选机槽溶液温度的调节对于浮选效果也有着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铅锌浮选技术是一种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分离铅锌矿中有用矿物与其他杂质的技术。

该技术的实施涉及到浮选原理、浮选药剂和工艺条件的选择。

通过合理调节这些参数,可以实现铅锌矿的高效提取和加工,从而达到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只是对铅锌浮选技术的简要介绍,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研究和调整。

铅锌矿采选工艺

铅锌矿采选工艺

铅锌矿采选工艺铅锌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等领域。

采选工艺是指对铅锌矿石进行选矿处理,将其经过浮选、磁选、重选等工艺,提取出所需的铅和锌等有价值的金属元素。

本文将介绍铅锌矿采选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一、铅锌矿采选工艺的基本原理铅锌矿采选工艺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铅锌矿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通过不同的选矿工艺实现矿石的分离和提取。

铅锌矿石一般为硫化矿,其主要的矿物有黄铁矿、闪锌矿、闪锌铁矿等。

1. 浮选法浮选法是铅锌矿采选中最常用的方法。

根据铅锌矿石的浮选特性,通过对矿石进行破碎、磨矿、搅拌等处理,使其与空气中的泡沫接触,使金属矿物与非金属矿物分离。

铅锌矿石经过浮选后,泡沫浮在矿浆表面,形成铅锌精矿,再通过脱泡、脱水等工艺得到铅锌精矿。

2. 磁选法磁选法适用于含有铁矿物的铅锌矿石。

通过磁选机对矿石进行处理,利用磁性差异将铁矿物与铅锌矿石分离,获得含铁矿物和含铅锌矿物的不同产物。

3. 重选法重选法适用于含有重晶石和闪锌矿等重矿物的铅锌矿石。

通过重选机对矿石进行处理,利用密度差异将重矿物和轻矿物分离,得到含重矿物和含铅锌矿物的不同产物。

4. 电选法电选法适用于含有电性差异的铅锌矿石。

通过电选机对矿石进行处理,利用电性差异将铅锌矿石分离,获得含铅锌矿物和含非金属矿物的不同产物。

5. 化学法化学法适用于含有氧化铅和氧化锌等氧化矿物的铅锌矿石。

通过化学反应将氧化矿物还原为金属矿物,进而进行选矿处理,得到铅锌精矿。

三、铅锌矿采选工艺的流程铅锌矿采选工艺的流程一般包括矿石破碎、磨矿、浮选、脱泡、脱水、干燥等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1. 矿石破碎:将原始的铅锌矿石进行破碎,使其达到适合进一步处理的粒度。

2. 磨矿:将破碎后的矿石进行磨矿,使其细度适宜,提高浮选效果。

3. 浮选:将磨矿后的矿石与药剂一起放入浮选槽中,通过搅拌使其与气泡接触,实现矿物的浮选分离。

4. 脱泡:将浮选槽中的泡沫进行去除,得到铅锌精矿。

铅锌矿的浮选工艺研究

铅锌矿的浮选工艺研究

泡沫的处理:将分离后的泡沫进行收集和处理,以回收其中的矿物颗粒
泡沫的影响:泡沫的稳定性和浮选效果密切相关,需要合理控制泡沫的生成和分离过程
浮选设备
4
磨矿设备
球磨机:用于粗磨和细磨,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产量
棒磨机:用于粗磨,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产量
自磨机:用于粗磨和细磨,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产量
砾磨机:用于粗磨和细磨,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产量
充气量的控制:根据矿石性质和浮选效果,调整充气量,保证浮选效果
充气量与搅拌强度的关系:充气量与搅拌强度相互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优化方法:通过实验和模拟,确定最佳充气量和搅拌强度,提高浮选效果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6
某铅锌矿的浮选工艺流程设计
矿石性质:铅锌矿的矿石性质对浮选工艺有重要影响
浮选药剂:选择合适的浮选药剂可以提高浮选效果
充气与搅拌
充气量:根据浮选效果和浮选时间等因素调整
搅拌速度:根据矿粒大小和浮选时间等因素调整
搅拌目的:使矿粒悬浮,提高浮选效果
充气方式:机械搅拌、压缩空气、喷射器等
泡沫的分离与处理
泡沫的产生:浮选过程中,矿物颗粒与气泡结合形成泡沫
泡沫的分离:通过调整浮选药剂和浮选条件,使泡沫中的矿物颗粒与气泡分离
铅锌矿的浮选工艺研究
,
汇报人:
铅锌矿浮选原理
浮选药剂的选择与作用
浮选工艺流程
浮选设备
浮选过程控制与优化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目录
铅锌矿浮选原理
1
浮选原理概述
浮选原理: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通过添加浮选剂,使有用矿物颗粒吸附在气泡上,浮到矿浆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浮选剂:包括收集剂、搅拌剂、分散剂、调整剂和抑制剂等,用于改善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浮选效果。

铅锌矿矿石浮选与脱泥技术

铅锌矿矿石浮选与脱泥技术

PART 03
铅锌矿矿石脱泥 技术
脱泥原理
脱泥剂的作用:通过添加脱泥剂,改变矿物表面的电荷性质,使泥质颗粒与矿 物颗粒分离。
脱泥剂的选择:根据矿石性质和脱泥效果选择合适的脱泥剂,如聚丙烯酰胺、 淀粉等。
脱泥工艺:采用合适的脱泥工艺,如搅拌、过滤、浓缩等,以达到最佳的脱泥 效果。
脱泥效果评价:通过观察脱泥后矿石的外观、粒度分布、浮选效果等指标,评 价脱泥效果。
磨矿:将破碎后的矿石磨成细粉,增加表面积, 提高浮选效果
浮选:在浮选机中加入药剂,使铅锌矿颗粒附 着在气泡上,浮到矿浆表面,形成泡沫层
泡沫收集:将浮选后的泡沫层收集起来,得到 铅锌矿精矿
脱水:将收集到的泡沫层进行脱水处理,得到 干燥的铅锌矿精矿
品位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对铅锌矿精矿的品 位进行调整,得到符合标准的产品
较与选择
技术特点比较
浮选技术: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实现矿物与脉石的分离 脱泥技术:通过去除矿石中的泥质矿物,提高矿石品质 浮选与脱泥技术的结合:提高浮选效率,降低浮选成本 浮选与脱泥技术的选择:根据矿石性质、选矿工艺和设备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应用场景选择
根据矿石性质 选择:如矿石 粒度、硬度、
脱泥药剂
脱泥药剂的作用:提高浮选 效果,降低浮选成本
脱泥药剂的种类:阳离子型、 阴离子型、非离子型
脱泥药剂的选择:根据矿石 性质、浮选工艺和设备等因 素选择
脱泥药剂的添加方式:连续 添加、间歇添加、多点添加
脱泥工艺流程
矿石破碎:将大块矿石破碎成小颗粒,便于后续处理 磨矿分级:将破碎后的矿石进行磨矿和分级,提高后续浮选效果 浮选:在浮选机中加入药剂,使铅锌矿与杂质分离 脱水:将浮选后的矿浆进行脱水处理,得到铅锌精矿 干燥:将脱水后的精矿进行干燥,得到最终产品

铅锌矿浮选工艺流程

铅锌矿浮选工艺流程

铅锌矿浮选工艺流程铅锌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其浮选工艺流程是将这种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杂质通过浮选方法分离开来。

下面将详细介绍铅锌矿的浮选工艺流程。

首先,铅锌矿在矿山中经过采矿过程得到矿石,这些矿石需要经过破碎和磨矿的过程将其变成适合浮选的粒度。

然后,将矿石送入浮选机械,经过颗粒矿浮选机理将其中的有用矿物与杂质分离。

在浮选的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药剂来改变矿石中矿物和杂质的浮选特性。

一般来说,先添加捕收剂,比如黄原胶,来增加有用矿物与气泡的结合能力。

然后,添加起泡剂,比如黄原胶、二甲基二硫基草酸盐,来产生气泡,使有用矿物与气泡结合并上浮。

在浮选过程中,气泡在浮选槽中形成并上升,将有用矿物带上来。

然后,通过调整浮选槽的水流速度和气泡大小,使有用矿物上浮到矿浆的表面,形成浮选精矿。

而杂质和未结合的颗粒矿物则沉入底部,形成浮选尾矿。

接下来,将浮选精矿进行脱水和脱硫的处理。

一般来说,浮选精矿含有一定的水分和硫化物,需要通过脱水和脱硫的过程去除。

脱水可以采用离心机和过滤机进行,将水分去除后得到干燥的浮选精矿。

脱硫可以采用氧化法和还原法进行,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或硫酸盐,以降低尾矿中的硫含量。

最后,将干燥的浮选精矿进行炼制和提纯处理,得到最终的铅和锌金属产品。

炼制过程中主要包括熔炼和精炼。

熔炼将铅锌精矿加热熔化,将其中的杂质和氧化物去除,得到铅锌合金。

精炼则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如蒸馏和电解,将铅锌合金分离为纯铅和纯锌。

综上所述,铅锌矿的浮选工艺流程包括矿石的破碎和磨矿、浮选机械的操作和调整、浮选精矿的脱水和脱硫以及最后的炼制和提纯处理。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有用矿物与杂质进行有效分离,实现铅锌矿石的资源利用。

铅锌矿的浮选与浮选药剂应用技术

铅锌矿的浮选与浮选药剂应用技术

铅锌矿的浮选与浮选药剂应用技术铅锌矿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和新兴产业中。

浮选是铅锌矿石选矿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使用浮选药剂,可以将矿石中的铅锌矿物与脉石矿物有效分离,从而提高铅锌精矿的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铅锌矿的浮选过程及浮选药剂的应用技术。

1. 铅锌矿的浮选原理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性质的差异,通过添加浮选药剂,使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有效分离的过程。

在铅锌矿的浮选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浮选药剂的作用,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使目的矿物表面疏水,而脉石矿物表面亲水,从而实现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

2. 浮选药剂的应用技术浮选药剂是浮选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其种类和用量对浮选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浮选药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2.1 抑制剂抑制剂主要用于抑制脉石矿物的浮选,从而提高目的矿物的回收率。

在铅锌矿的浮选过程中,常用的抑制剂有石灰、氢氧化钠、硫酸锌等。

2.2 起泡剂起泡剂是浮选过程中产生气泡的主要药剂,其作用是增加气泡的数量和稳定性,提高目的矿物的上浮速度。

在铅锌矿的浮选过程中,常用的起泡剂有松醇油、异戊醇等。

2.3 捕收剂捕收剂是用于提高目的矿物浮选效率的关键药剂,其作用是增加目的矿物的表面疏水性,使其更容易被气泡吸附。

在铅锌矿的浮选过程中,常用的捕收剂有柴油、石油磺酸盐等。

2.4 调整剂调整剂主要用于调节矿浆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以适应不同矿物浮选的需要。

在铅锌矿的浮选过程中,常用的调整剂有硫酸、石灰等。

3. 浮选工艺优化浮选工艺的优化是提高浮选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铅锌矿的浮选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3.1 药剂用量的优化合理调整浮选药剂的用量,可以提高浮选效果。

药剂用量的优化需要根据具体的矿石性质和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3.2 矿浆pH值的优化矿浆pH值对浮选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矿浆pH值,可以使目的矿物和脉石矿物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质,从而提高浮选效果。

铅锌矿的选择性浮选与离心浮选技术

铅锌矿的选择性浮选与离心浮选技术

铅锌矿的选择性浮选与离心浮选技术1. 前言铅锌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我国的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铅锌矿石的选矿过程主要是通过浮选技术进行的,其中选择性浮选和离心浮选技术是铅锌矿石选矿中常用的两种浮选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浮选技术在铅锌矿石选矿中的应用。

2. 选择性浮选技术选择性浮选技术是铅锌矿石选矿中常用的一种浮选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添加特定的浮选剂,使得铅锌矿石中的铅锌矿物与其他矿物分离,从而实现铅锌矿物的富集。

选择性浮选技术的关键在于浮选剂的选择和用量的控制。

浮选剂的选择要根据铅锌矿石的性质和矿物的表面性质进行,常用的浮选剂包括黄药、黑药、脂肪酸类等。

浮选剂的用量要根据矿石的品位和矿物组成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浮选效果。

3. 离心浮选技术离心浮选技术是一种利用离心力来实现矿物分离的浮选技术。

与传统的浮选技术相比,离心浮选技术具有较高的选矿效率和较低的能耗。

离心浮选技术的主要设备是离心浮选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矿浆中的矿物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然后通过调节气泡的的大小和数量,实现矿物的分离。

离心浮选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矿物的快速分离,提高选矿效率,同时离心浮选机具有较小的占地面积,降低了选矿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4. 选择性浮选与离心浮选的结合在实际的铅锌矿石选矿过程中,选择性浮选和离心浮选技术常常结合使用,以提高选矿效率和获得更好的选矿指标。

选择性浮选技术可以先将铅锌矿物从其他矿物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离心浮选技术进一步富集铅锌矿物。

离心浮选技术在分离过程中可以快速分离矿物,减少矿物的损失,提高选矿效率。

同时,离心浮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浮选过程中产生的尾矿量,降低选矿厂的环境影响。

本文内容已经输出完毕,接下来将继续介绍选择性浮选与离心浮选技术在铅锌矿石选矿中的应用,以及这两种技术的优缺点和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5. 选择性浮选与离心浮选的优缺点分析5.1 选择性浮选技术的优缺点选择性浮选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富集铅锌矿物,提高矿石的选矿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锌矿的浮选方法(一)铅锌是人类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

铅锌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

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

在铅锌矿中铅工业矿物有11 种,锌工业矿物有6 种,以方铅矿、闪锌矿最为重要。

方铅矿的化学式为PbS ,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硫离子成立方最紧密堆积,铅离子充填在所有的八面体空隙中。

新鲜的方铅矿表面具有疏水性, 未氧化的方铅矿很易浮选,表面氧化后可浮性降低。

黄药或黑药是方铅矿的典型的捕收剂,黄药在方铅矿表面发生化学吸附,白药和乙硫氮也是常用捕收剂,其中丁铵黑药对方铅矿有选择性捕收作用。

重铬酸盐是方铅矿的有效抑制剂,但对被Cu 2+ 活化的方铅矿,其抑制效果下降。

被重铬酸盐抑制过的方铅矿,很难活化,要用盐酸或在酸性介质中,用氯化钠处理后才能活化。

氰化物不能抑制它的浮选, 硫化钠对方铅矿的可浮性很敏感,过量硫离子的存在可抑制方铅矿的浮选;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类、石灰、硫酸锌或与其它药剂配合可以抑制方铅矿的浮选。

闪锌矿的化学式为ZnS ,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 Zn 离子分布于晶胞之角顶及所有面的中心。

S 位于晶胞所分成的八个小立方体中的四个小立方体的中心。

高锰酸钾浓度为4~6× 10 -5 摩尔/ 升时对活化的闪锌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浓度偏高时却使其良好浮游。

其作用机理为:高锰酸钾浓度低时与闪锌矿表面活化膜及表面晶格离子反应生成的金属羟基化合物起抑制作用并使黄药脱附,浓度高时则在矿物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大量元素硫。

氰化物可以强烈的抑制闪锌矿, 此外硫酸锌、硫代硫酸盐等都可以抑制闪锌矿的浮选。

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形成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与其他矿物共生。

黄铁矿能在多种稳定场中存在是因为Fe 2+ 的电子构型,使它进入硫离子组成的八面体场中获得了较大的晶体场稳定能及附加吸附能。

因此,黄铁矿可形成并稳定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

除了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表面构造等因素对其可浮性有影响之外, 许多研究也表明,黄铁矿的矿床成矿条件、矿石的形成特点、矿石的结构构造等因素也有影响。

石透原对日本十三个不同矿床的黄铁矿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各矿样的S/Fe 比值大都在1.93 ~2.06 范围内波动,S/Fe 比愈接近理论值2 ,则黄铁矿可浮性愈好。

陈述文等对八种不同产地的黄铁矿的可浮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单纯用硫铁比来判断其可浮性有一定的局限性,黄铁矿的可浮性还与其半导体性质及化学组成有关。

两者的关系为:S/Fe 比高的黄铁矿为N 型半导体,其温差电动势为负值,可浮性差,易被Na 2 S 、Ca 2+ 等离子抑制;S/Fe 比接近理论值2 者既可能是P 型也可能是N 型半导体,在酸性介质中可浮性好,在碱性介质中可浮性差;S/Fe 比值低的黄铁矿为P 型半导体,温差电动势大,在碱性介质中可浮性好,难以被Na 2 S 、Ca 2+ 等抑制,但在酸性介质中可浮性短链黄药是黄铁矿的传统捕收剂,其疏水产物为双黄药。

在黄药作用下,黄铁矿在pH 小于6 的酸性介质中易浮, 但pH 为6 ~7 间有不同研究表明其可浮性变差或更好浮。

凌竞宏等研究则表明这一现象和矿样处理方式有关。

在碱性条件下,黄铁矿可浮性随着pH 值的升高而下黄铁矿的活化剂一般使用硫酸,此外也可用Na 2 CO 3 或CO 2 来活化。

作用机理为:其一是降低溶液pH 值,使黄铁矿表面Ca 2+ 、Fe 2+ 、Fe 3+ 等离子形成络合物或难溶盐从黄铁矿表面脱附而进入溶液,恢复黄铁矿的新鲜表面;其二是由于活化剂的存在使黄铁矿表面难以被氧化,从而被抑制的黄铁矿得以活化而上浮。

当黄铁矿表面氧化较深时,可被Cu 2+ 活化。

其机理为Cu 2+ 可取代黄铁矿晶格中的Fe 2+ 使表面生成含铜硫化膜从而增强对黄药的吸附作用;但当黄铁矿吸附捕收剂或受到石灰抑制较深时,则需在酸性介质中或经酸清洗后方可被CuSO 4 活化。

3.2 铅锌浮选捕收剂铅锌矿的常用捕收剂有:1 、黄药类这类药剂包括黄药、黄药酯等。

2 .硫氮类,如乙硫氮,其捕收能力较黄药强。

它对方铅矿、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对黄铁矿捕收能力校弱,选择性好,浮选速度较快,用途比黄药少。

对硫化矿的粗粒这生体有较强的捕收比它用于铜铅硫比矿分选时,能够得到比黄药更好的分选效果。

3 .黑药类黑药是硫化矿的有效捕收剂,其捕收能力较黄药弱,同一金属离子的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的溶解度积均较相应离子的黄原酸盐大。

黑药有起泡性。

1)黄铁矿的可浮性FeS2,含S 53.4%。

有一定的天然疏水性,但不充分,其表面适当氧化后有利于黄药捕收。

过度氧化则可浮性下降。

捕收剂:在弱酸性介质中,用黄药捕收。

机理:电化学吸附机理。

黄药首先被氧化成双黄药,黄药中的孤对电子和Fe2+离子的空轨道结合,通过孤对电子的给予黄药吸附在矿物表面。

抑制剂:石灰,氰化物。

活化剂:石灰抑制用硫酸、碳酸钠活化,生成硫酸钙及硫酸氢钙解析Ca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氰化物抑制用硫酸铜活化。

2)磁黄铁矿Fe1-xS,x:0.1~0.2,其可浮性弱于黄铁矿,用高级黄药捕收,抑制剂同黄铁矿。

二、铜、铅、锌、硫的分离(各种硫化矿的简称)1、铜、硫分离方法:取决于矿石性质。

主要有下列两种方法。

1)优先浮选:适用于致密块状矿石,在比较粗的磨矿粒度条件下Cu与S能充分单体解离。

顺序:抑制硫先浮铜。

2)混合浮选:适用于矿石中Cu与S结合紧密,Cu与S的集合体粒度较粗,而单体矿物粒度较细时,用混合浮选先甩出合格尾矿,再把Cu与S混合精矿再磨脱药,再选分离。

条件:Cu的捕收剂为黄药或黑药,石灰做PH值调整剂及铁矿物的抑制剂,必要时加入氰化物辅助抑制。

活化剂:只有石灰抑制,用硫酸、碳酸钠活化,生成硫酸钙及硫酸氢钙解析Ca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配合氰化物抑制后用硫酸和硫酸铜活化。

2、铅、锌分离优先浮选法,抑制闪锌矿,捕收方铅矿。

捕收剂:低级黄药、高级黄药、黑药。

通常在碱性介质中分离。

抑制剂:CN-、NaCN、kCN、ZnSO4、Na2OS3、Na2S2O3。

活化剂:硫酸铜。

然后用高级黄药捕收。

3、铜、锌分离优先浮选法,抑制闪锌矿,捕收铜矿物。

分离难度大于2的铅锌分离,应加强对锌的抑制。

捕收剂:低级黄药、高级黄药、黑药。

通常在碱性介质中分离。

抑制剂:CN-、NaCN、kCN、ZnSO4、Na2OS3、Na2S2O3。

活化剂:硫酸铜。

然后用高级黄药捕收。

4、铜、铅分离一般为铜铅的混合精矿分离,先脱药,再优先浮选。

脱药方法:机械法,再磨脱药,搅拌洗涤脱药,Na2S脱药,活性炭吸附脱药,加温,焙烧等。

1)抑制铅浮铜适用于次生铜矿,Cu2+离子溶解较多不易抑制的情况。

抑制铅:诺克斯试剂(K2CrO4+KCrO2)和Na2S配合使用;或氧硫法:1)SO2(或亚硫酸)+淀粉;2)亚硫酸,硫化钠;3)硫代硫酸钠+三氯化铁或硫酸亚铁;4)碳酸钠十硫酸亚铁。

2)抑制铜浮铅适用于原生铜矿。

捕收剂:黄药、黑药,PH值9~9.5,用CaO调整。

抑制剂:氰化物及其替代抑制剂。

或加温脱药抑制铅40~70℃(PH值≤7)。

5、锌、硫分离采用抑制硫,浮选锌的流程。

捕收剂:黄药,锌必须经硫酸铜活化。

抑制剂及PH值调整剂:石灰。

一、铜、铅、锌硫化矿的可浮性1、铜矿物的可浮性(1)黄铜矿CuFeS2,含Cu 34.57%。

斑岩铜矿。

捕收剂:低级黄药、黑药。

机理:化学吸附,与铜离子作用生成黄原酸铜;物理吸附,以双黄药形式吸附与Fe3+离子表面。

抑制剂:CN-、NaCN、kCN、k4[Fe(CN)6]、k3[Fe(CN)6],均在碱性介质中使用。

H2O2、NaClO通过过氧化作用而降低其可浮性,在酸性介质中使用。

活化剂:CuSO4。

(2)辉铜矿和铜兰的可浮性(属于次生铜矿)辉铜矿Cu2S:含Cu 79.83%,天然可浮性最好。

铜兰 CuS:含Cu 64.4%,天然可浮性很好。

捕收剂:低级黄药,黑药,PH值1~13。

机理同上。

抑制剂:Na2OS3、Na2S2O3、k4[Fe(CN)6]、k3[Fe(CN)6]、Na2S,均在碱性介质中使用。

氰化物抑制效果较差。

特点:这两种矿物均性质较脆,磨矿易泥化,溶解性也相对较大,回收率较低,矿浆中的[Cu2+]离子含量高,造成抑制困难,且容易活化其它矿物,致使浮选选择性差。

(3)斑铜矿 Cu5FeS4,Cu含量 63.3%,可浮性介于上述(1)、(2)两种矿物之间。

捕收剂同上,PH值5~10。

抑制剂:CN-、石灰在碱性介质中使用。

一般规律:1)凡不含铁矿物,可浮性相似,CN-、石灰对它们的抑制弱。

2)凡含铁矿物,CN-、石灰在碱性介质中可以抑制其可浮性。

3)含铜量越高,可浮性越好。

2、铅矿物的可浮性代表性矿物为方铅矿。

PbS含Pb 86.6%,立方晶体结晶,天然可浮性较好。

1)黄铁矿的可浮性FeS2,含S 53.4%。

有一定的天然疏水性,但不充分,其表面适当氧化后有利于黄药捕收。

过度氧化则可浮性下降。

捕收剂:在弱酸性介质中,用黄药捕收。

机理:电化学吸附机理。

黄药首先被氧化成双黄药,黄药中的孤对电子和Fe2+离子的空轨道结合,通过孤对电子的给予黄药吸附在矿物表面。

抑制剂:石灰,氰化物。

活化剂:石灰抑制用硫酸、碳酸钠活化,生成硫酸钙及硫酸氢钙解析Ca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氰化物抑制用硫酸铜活化。

2)磁黄铁矿Fe1-xS,x:0.1~0.2,其可浮性弱于黄铁矿,用高级黄药捕收,抑制剂同黄铁矿。

二、铜、铅、锌、硫的分离(各种硫化矿的简称)1、铜、硫分离方法:取决于矿石性质。

主要有下列两种方法。

1)优先浮选:适用于致密块状矿石,在比较粗的磨矿粒度条件下Cu与S能充分单体解离。

顺序:抑制硫先浮铜。

2)混合浮选:适用于矿石中Cu与S结合紧密,Cu与S的集合体粒度较粗,而单体矿物粒度较细时,用混合浮选先甩出合格尾矿,再把Cu与S混合精矿再磨脱药,再选分离。

条件:Cu的捕收剂为黄药或黑药,石灰做PH值调整剂及铁矿物的抑制剂,必要时加入氰化物辅助抑制。

活化剂:只有石灰抑制,用硫酸、碳酸钠活化,生成硫酸钙及硫酸氢钙解析Ca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配合氰化物抑制后用硫酸和硫酸铜活化。

2、铅、锌分离优先浮选法,抑制闪锌矿,捕收方铅矿。

捕收剂:低级黄药、高级黄药、黑药。

通常在碱性介质中分离。

抑制剂:CN-、NaCN、kCN、ZnSO4、Na2OS3、Na2S2O3。

活化剂:硫酸铜。

然后用高级黄药捕收。

3、铜、锌分离优先浮选法,抑制闪锌矿,捕收铜矿物。

分离难度大于2的铅锌分离,应加强对锌的抑制。

捕收剂:低级黄药、高级黄药、黑药。

通常在碱性介质中分离。

抑制剂:CN-、NaCN、kCN、ZnSO4、Na2OS3、Na2S2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