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报告》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2018年12月影印件目录一、学校概况 (1)二、基础数据(截止2018年8月31日) (2)(一)经费收支 (2)(二)办学基础条件 (4)(三)师资队伍 (6)(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12)三、学生发展 (15)(一)学生活动 (15)(二)学生服务 (16)(三)培养质量 (17)四、教学改革 (26)(一)加强课程改革力度 (26)(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28)(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30)(四)推进课程的过程性考核 (31)(五)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1)— 1 —(六)教学科研水平 (33)五、政策保障 (34)六、国际合作 (34)七、服务贡献 (36)(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
(36)(二)实施科普推进计划,提供决策咨询。
(37)(三)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37)八、面临挑战 (38)(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38)(二)学院建设发展思路和举措 (40)— 2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一、学校概况民办四川天一学院成立于1991年,是1994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一所综合类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最早(7所)、西南地区第一所民办普通高校。
学院于2014年从成都整体搬迁至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地处绵竹二环路东88号,举办方为四川希望教育集团。
经过24年的发展,学院基础设施、师资条件完备,办学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4年来,学院已培养输送了21届5万多名普通专科合格毕业生,教育质量得到用人单位普遍认可。
截止2018年8月31日,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153人,专兼职教师总数892人,专任教师527人。
学院开设有管理、工学类专业38个。
2018年1 月,学院升本正式纳入四川省“十三五”本科院校设置规划。
学院获得“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中国民办本科学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民办本科学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民办本科学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对推动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民办本科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可能的趋势。
一、发展现状1.规模扩大:中国民办本科学校的数量和规模正在迅速增长。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9年全国共有2446所民办本科高校,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些学校吸引了大量的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2.质量提升:民办本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投入逐渐增加,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些民办本科学校不仅在教学上做到与公办学校相媲美,还具有特色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3.创新发展:由于相对较灵活的管理机制,民办本科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科研创新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一些民办本科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双学位、引入国际教育资源等方式,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培养出了一些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毕业生。
4.面临挑战:虽然民办本科学校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一些民办本科学校在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需要加大投入提升。
另一方面,招生和就业压力也是一大挑战。
随着国内高校数量不断增加,民办本科学校需要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特色专业来吸引更多的学生。
二、未来趋势分析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民办本科学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通过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和专家,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优化专业设置:民办本科学校应根据时代和市场需求,优化和调整专业设置。
注重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关注前沿科技、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
3.加大科研投入:民办本科学校应加大对科研的投入,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与创新。
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进国内外优秀科研资源,提升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收费管理的通知-川教函[2013]673号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收费管理的通知-川教函[2013]673号](https://img.taocdn.com/s3/m/1eafd13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f.png)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收费管理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收费管理的通知(川教函〔2013〕673号)省内各民办高等学校:为规范民办高校的收费行为,保障民办高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就我省民办高校收费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民办高校教育收费项目。
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我省民办高校收费项目统一为学费、住宿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四项。
学费、住宿费按年收取,不得提前预收。
民办高校在校生经批准休学的,休学期间不收费。
二、民办高校学费标准。
民办高校学费标准由民办高校在充分测算各专业培养成本基础上提出申请,省教育厅审核,经成本监审后由省发展改革委审批。
民办高校的学费标准均严格执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政策。
民办高校在校生经批准转专业(或专升本)后按所转专业(或专升本)同班学生学费标准缴纳学费。
三、民办高校住宿费标准。
民办高校学生住宿费继续按照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批复各高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学生实习期间不再保留床位的,不得收取住宿费。
四、民办高校退费办法。
学生退学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学费、住宿费清退额=每学年的学费、住宿费标准÷10个月×(10-学生实际在校月数),一学年按10个月计算,在校时间不足一个月按一个月计算。
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据实计退。
五、严格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
民办高校收取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继续按照《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学生代管费和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川价发〔2005〕122号)规定执行。
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3-11-07CATALOGUE 目录•引言•民办高等学校现状及问题•解决方案与政策建议•案例分析与发展趋势•结论与讨论01引言民办高等学校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当前民办高等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国家政策对民办高等学校的影响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02分析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策略和未来趋势03为民办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02民办高等学校现状及问题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截至目前,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57所,在校生658.7万人,占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25%。
民办高校在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优势。
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各类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民办高等学校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待遇、编制等原因,民办高校在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方面存在困难,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民办高校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的差异,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资金不足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学费收入,而学费收入受到政策、物价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
03解决方案与政策建议制定民办高校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各项办学指标和教学要求。
建立教育质量标准加强对民办高校设立的审批,确保具备基本办学条件和能力。
严格审批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对民办高校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
强化监督机制加强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监管完善民办高校政策法规体系明确法律地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民办高校的合法地位和权益保障。
落实优惠政策制定并落实民办高校优惠政策,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积极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
保障学生权益完善学生权益保障制度,确保学生在校的合法权益。
建立多元化办学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民办办学情况汇报

民办办学情况汇报民办教育是指由社会力量兴办并且独立办学的教育机构,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民办办学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我国民办办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汇报。
一、民办办学的现状。
1. 教育资源丰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民办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和配置。
民办学校的兴办,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
2.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民办学校在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一些民办学校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3. 教育体制不断完善。
国家对民办学校的管理政策不断完善和改进,加大了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力度,为民办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民办学校的监管力度,规范了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保障了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二、民办办学的发展趋势。
1. 多元化办学模式。
未来,民办学校将更加注重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的建设,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同时,民办学校还将加强与国际教育接轨,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
2. 教育信息化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民办学校将更加注重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将加强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 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未来,民办学校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践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民办办学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发展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民办办学的发展动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为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保障。
调研绵阳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调研绵阳教育发展情况汇报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教育事业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绵阳教育的发展情况,本文对绵阳市的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就调研结果进行了汇报。
首先,我们对绵阳市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梳理。
绵阳市拥有一大批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教育科研单位等。
在学校方面,绵阳市拥有一批知名的高中,如绵阳中学、绵阳师范学校附属中学等,这些学校在绵阳市乃至四川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绵阳市还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如西南科技大学绵阳校区、西华大学绵阳校区等,这些高校为绵阳市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在教育机构方面,绵阳市拥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培训机构,为绵阳市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教育科研单位方面,绵阳市也拥有一些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为绵阳市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其次,我们对绵阳市的教育质量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绵阳市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学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我们发现绵阳市的教育质量整体较高。
在学生方面,绵阳市的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
在教师方面,绵阳市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教学能力强、业务能力强、教书育人的能力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教学设施方面,绵阳市的学校条件良好,各类教学设施设备齐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我们对绵阳市的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进一步提升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最后,要注重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绵阳市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绵阳市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民办学校筹设情况报告

民办学校筹设情况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民办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认可。
为了深入了解民办学校的筹设情况,本报告对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投入力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二、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1. 民办学校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大量的民办学校得到批准筹设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这些民办学校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而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民办学校的数量相对较少。
2. 民办学校的办学类型民办学校的办学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等各个教育层次。
其中,幼儿园和小学的民办学校发展较为成熟,而中学和高中的民办学校相对较少。
3. 民办学校的招生情况民办学校在招生方面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招生政策。
相比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招生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吸引了一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三、民办学校的投入力度1. 资金投入筹设一所民办学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校舍建设、设备设施购置等方面。
一些大型的民办学校由企事业单位或民办教育集团投资兴办,这些学校的资金来源相对稳定。
而一些小型的民办学校则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来维持运营。
2. 教师队伍建设民办学校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他们会通过高薪聘请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同时也会提供定期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 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为了提供与公办学校相媲美的教育质量,民办学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他们积极引进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民办学校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 资金来源不稳定相比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资金来源相对不稳定,主要依赖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概况1.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国的公办高等教育,主要由中央部委(含教育部)和省级政府举办的全日计中,还包括公立科研院所培养的在学研究生。
国家批准可以颁发学历文凭的民一样,分为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
但是,实施学制在两年以上的全日制高等教规范名称应当是专修(进修)学院,以函授、业余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教育机构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私立高等学校69所,50年代初转为公立学机构。
从80年代起,民办高等教育开始恢复,近年来已有十分显著的发展,正在力量。
但是,比起同期公办高等教育而言,民办高等教育仍然处于规模较小的阶同时,民办高等教育注册学生规模从2000年起开始出现波动,仅为公办在校生的表1 我国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期对比数据来源:《全国教育统计资料.1986》、《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7》、《民办教育动态》(2000年等学校包括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两个部分,在校生未含研究生。
1995年以前的民办高等教育注册学生数暂缺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学校。
2000年为39所,其中普通高月,民办普通高校增至55所,这些学校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具有颁发国办学历高等学校一起列入政府安排的年度计划,在校生也归于学历高等教育的统学校或职业技术学院,仅有一所4年制本科高等学校(黄河科技学院)。
(2)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
2000年达到370所,注册在校生29是,如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须通过由政府指定的统一水平的高等教育学(3)不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家教育统计指标2000年共有912个,注册人数为68.47万人。
这些机构又分为两种,大多数属于方式还可分为面授和函授等机构。
针对考试科目实施教学,帮助学生参加国家统及格后,由国家自学考试主管机构颁发毕业文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顾美玲、吴岳蓬高等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要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必须靠公办、民办高校的共同发展。
公、私立并举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这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近年来,民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发展为促进我省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阶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亮点。
2008年,四川省有民办高校23所(民办普通高校11所,独立学院12所);民办高校在校生16.0225万人(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4.8411万人,独立学院在校生11.1814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99.1072万人)的16.17%,比上年增加了2.48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四川省民办普通高校与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四川省民办普通高校与独立学院基本情况1、2008年民办普通高校的基本情况2008年,四川省有11所民办普通高校,比2007年增加2所。
在校生48411人,比上年增加45.78%;校均规模4401人,比上年增加19.30%。
教职工总数4496人,比上年增加20.80%。
其中,专任教师2729人,占教职工总数60.70%,比上年增加3.70%。
生师比17.74,比上年升高2.08。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有703人,占专任教师的25.76%,比上年上升2.42%;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有1228人,占45%,比上年上升14.40%;双师型教师有559人,占20.48%,比上年下降4.56%。
生均图书61.03册,比上年增加0.75册。
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47351.68万元,比上年增加57.82%,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581.74万元,比上年上升54.31%。
学校占地面积共计达到3562209平方米,比上年上升49.13%。
学校建筑面积共计1360385,比上年上升31.14%。
由此表明,2008年四川民办普通高校进一步扩大规模,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但在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等方面任重道远。
2008年四川省民办普通高校的基本情况参见表一。
表一: 2008年四川省11所民办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单位:平方米、万册、万元、人举办者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固定资产总值图书在校生数教职工人数专任教师结构计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计其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研究生双师型资料来源:《2008年四川教育事业统计提要》(四川省教育厅计财处,2009年3月)说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和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于2008年第一年招生。
2、2008年独立学院的基本情况2008年,四川省有12所独立学院,与上年持平。
在校生111814人,比上年增加20.81%;校均规模9318人,比上年增加20.81%。
教职工总数10142人,比上年增加14.53%。
其中,专任教师6346人,占教职工总数62.57%,比上年增加2.93%。
生师比17.62,比上年增加0.09。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有2366人,占专任教师的37.28%,比上年上升4.12%;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有3565人,占56.18%,比上年上升1.53%。
生均图书62.73册,比上年增加0.19册。
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19781.93万元,比上年上升12.73%,,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2217.13万元,比上年上升19.24%。
学校占地面积共计达到6629464平方米,比上年上升4.23%。
学校拥有建筑面积共计2850135平方米,比上年上升7.15%。
由此表明,2008年四川省独立学院仍然是12所,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2008年四川省独立学院的基本情况参见表二。
表二: 2008年四川省12所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单位:平方米、万册、万元、人举办者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固定资产总值图书在校生数教职工人数专任教师结构计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教职工数专任教师高级职称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835711 418205 61692 7808 62 14384 1304 801 253 543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752733 406000 43100.2 9367.54 76 13177 1123 692 210 493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1252500 392200 46000 10300 114 14233 1826 977 503 43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307177 106389 3434.5 1282.2 29.2 5605 576 255 77 77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326756 158965 39000 5482 66 10280 792 538 212 291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630000 240797 41000 5160.64 55.2 10671 880 492 134 124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554123 224112 46773.27 3200.25 53.71 9900 639 505 134 241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495495 311900 62442 6878.9 75 11454 1034 685 423 583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451958 189065 17312.96 4794.6 55.26 9167 692 505 74 354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466900 193772 32000 4900 82.95 6617 550 472 225 293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336668 138135 14875 2048 18.5 3905 516 325 83 105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219443 70595 12152 995 13.55 2421 210 99 38 29合计 6629464 2850135 419781.93 62217.13 701.4 111814 10142 6346 2366 3565资料来源:《2008年四川教育事业统计提要》(四川省教育厅计财处,2009年3月)2008年,四川民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发展速度都很快,民办普通高校增加了2所,独立学院校数虽未增加,其规模却发展更快。
民办普通高校除了在生均占地面积方面仍优于独立学院,其它方面的发展速度均落后于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尤其在师生规模、固定资产总值、高职称教师占比、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等方面,差距仍然较大。
需要强调的是,四川省的民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在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上均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二、四川民办高校与全国的横向比较由于教育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将民办普通高校与独立学院两者合称为民办高校,其数据是两者合计,因此,四川省的数据也是以民办普通高校与独立学院两者合计来进行比较。
为了统一称谓,将两者合称为民办高校。
1、2008年全国民办高校的总规模2008年,全国有民办高校640所(含独立学院32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2263所)的28.28 %;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401.3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2021.02万人)的19.86%。
2、2008年四川省民办高校的总规模2008年,四川省共有普通高校90所(普通高校78所,独立学院12所)。
全省民办高校共23所(民办普通高校11所,独立学院12所),占四川省普通高校总数的25.56%;全省民办高校在校生16.0225万人(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4.8411万人,独立学院在校生11.1814万人), 占四川省普通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99.1072万人)的16.17%。
3、2008年四川省民办高校规模占全省比例与全国比例的比较根据计算:截止2008年,四川省民办高校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比例是25.56%,比全国比例(28.28 %)低2.72个百分点;四川省民办高校在校生占全省普通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是16.17%,比全国比例(19.86%)低3.69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2008年四川省民办高校规模占全省比例与全国比例的差距比2007年虽有进步,但总体上四川省民办高校的发展规模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8年四川省民办高校规模占全省比例与全国民办高校规模占全国比例的比较参见表三。
表三: 2008年四川省民办高校规模占全省比例与全国比例的比较学校类型学校在校生四川省比例全国比例比较四川省比例全国比例比较民办高校(民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 25.56% 28.28 % -2.72% 16.17% 19.86% -3.69%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2009年7月)和《2008年四川教育事业统计提要》(四川省教育厅计财处,2009年3月)计算。
三、四川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四川民办高等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总体实力小,办学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二是民办高校融资渠道不畅,风险防范机制尚未建立;三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教师流动性大;四是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对民办高校的督导不力,评估体系不合理。
笔者认为分析影响四川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1)思想观念不够解放;(2)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发展环境不尽人意;(3)管理体制未理顺,存在缺位和越位现象,管理责任无法落实;(4)民办学校产权归属界定不清,影响投资者积极性和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5)教师待遇的不平等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1、认识不足,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意识和举措不到位对民办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民办教育的发展就很难到位。
迄今仍有许多人,包括某些干部对民办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影响教育观念的更新,致使一些地方对民办教育支持力度不够,影响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高等教育也将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的洪流之中。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一是生源市场面临着严峻挑战,生源竞争的压力将会增大;二是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将受到尖锐挑战;三是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此外,这些冲击将涉及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学制、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
作为与市场经济联系最紧密的民办高等教育,其教育结构、专业结构等必然要根据经济结构体系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相应改变和调整。
然而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意识不足,一些民办高校并未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更未采取得力举措应对“入世”和教育国际化的挑战。
2、民办高校的产权不明晰,校产过户税费高昂,难以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当前产权问题已成为民办学校举办者和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