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本质、原则与普适性理论
文学翻译的标准

文学翻译的标准文学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翻译形式,在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同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文学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著的内容和风格,同时也需要在传达作者思想的同时,为读者呈现出优美的语言和精妙的表达。
下面将从准确性、语言美感和文化传达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翻译的标准。
首先,文学翻译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翻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著的内容和意图,将其精准地表达出来。
这不仅包括对文字的逐字逐句的翻译,更需要理解作者的用词、句式和语境,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保持对原著的尊重和敬畏,力求将原著的精髓和内涵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其次,语言美感是文学翻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语义的转换,更需要将原著的文学风格和情感表达传达给读者。
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准确性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优美和流畅,尽可能地保留原著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恰当的词语选择和句式调整,使译文在保持忠实原著的前提下,呈现出与目标语言文学传统相契合的美感。
最后,文学翻译需要注重文化的传达。
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将这些文化元素传达给读者。
这不仅包括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习语、典故等的恰当处理,更需要对原著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将这些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标语言的读者。
总之,文学翻译的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翻译者在保持准确性的前提下,注重语言美感和文化传达。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和处理的情况下,翻译出的作品才能被认为是优秀的文学翻译。
希望翻译者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为文学翻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学翻译分析报告

文学翻译分析报告文学翻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它不仅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对不同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敏锐的感知。
本文将对文学翻译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探讨其中的关键要素和常见问题。
一、文学翻译的重要性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翻译,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读者能够领略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瑰宝,促进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
优秀的文学翻译能够打破语言的障碍,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1、忠实性忠实于原文是文学翻译的首要原则。
这意味着译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情感、风格和文化背景。
然而,忠实并不意味着逐字逐句的死译,而是要在理解原文精髓的基础上,用目标语言进行恰当的表达。
2、通顺流畅翻译后的文本应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表达习惯,读起来通顺自然,没有生硬晦涩之感。
译者需要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词汇和句式,使译文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3、保持风格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风格,如幽默、严肃、抒情等。
译者要尽力保留原文的风格特点,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个性和创作特色。
三、文学翻译中的难点1、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历史背景。
在翻译中,如何准确传达这些文化元素,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是一个难题。
例如,某些特定的文化符号、隐喻或典故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
2、语言风格的再现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简洁明了,有的华丽繁复。
译者要准确把握并再现这种风格,需要具备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敏锐的文学感知力。
3、诗歌和韵律诗歌翻译尤其困难,因为诗歌通常具有严格的韵律、节奏和形式要求。
在翻译诗歌时,既要传达诗意,又要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律和节奏,这对译者是极大的挑战。
四、文学翻译的策略与方法1、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
直译可以保留原文的形式和某些独特的表达,意译则有助于更清晰地传达意义,尤其是在处理文化差异较大的内容时。
文学翻译原则及标准

文学翻译原则及标准作者:胡慧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4期内容摘要:本文简要陈述了文学翻译的原则与标准对译作所起的重要作用,简要对比和分析了中西方的翻译原则及标准,指出了大众的倾向,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原则标准一.绪论作为一个系统,文学翻译涉及到很多要素,包括译作、译者、原作、原语文化、译语读者、作家和语言等等。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怎样看待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译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译者在进行艺术再创造时,会受到原作的制约和束缚,在翻译的过程中会以原作者的艺术原则为基础进行再创造,把原作准确而忠实地传达给译语读者是译者的责任。
可是,由于译者对原作的再现和理解带有个人倾向,他的想法、生活阅历等不可能与原作作者完全一致,所以进行再创造的结果,即所得的译作肯定会与原作有一定出入。
所以,确定译作优劣好坏的关键是看以怎样的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去界定。
二.西方翻译标准概观在西方,对于文学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不管是贺拉斯、西塞罗还是当代的文艺学派,在这一点上见解各有不同,也各具特色,现将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些见解提取出来进行说明。
泰特勒(1747-1814),一位在我国翻译界备受尊敬的英国翻译理论家,20世纪20年代我国译界就已将他生前著作《论翻译的原理》引为己用。
对于文学翻译,他有三个看法:1、译作的风格一定要与原作的风格一致;2、译作语言一定要与原作语言一样通顺流畅;3、原作的想法一定要在译作中充分展示出来。
克罗齐的翻译观:克罗齐(1866-1952),在西方美学界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很多西方翻译理论都受到他翻译观的影响。
他在《美学原理》一书中罗列了三个他个人对文学翻译问题的看法:1、文学翻译要通过再创造才能体现其价值;2、想要译作完完全全地再现原作的风格品貌是做不到的;3、译作不仅是再创造的成果也是独立的艺术品。
也谈文学翻译的原则

也谈文学翻译的原则
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文学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语言行为,要求翻译者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能够熟悉原文、会译、写译文,并能理解原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文学创作能力。
文学翻译的原则包括:一、译者必须十分尊重原著的文字风格和文学性质,遵循原文的风格、情感和节奏,尽量保持原文的文学特征和文体特点;二、译者应当注意原文的语调和用语,选择最贴切的译语表达词句,尽量准确地传达原文的表达方式;三、译者必须尊重原文的文学手法、表达方式和文学形式,使译文能够娓娓道来;四、译者应当考虑文学翻译的文化性,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对原文的文化意义进行准确的传达;五、译者不仅要把原文的内容和意义传达出来,而且要尽量保持原文的精神气质,使译文具有活力、生动性;六、译者应当把握原文的文学特征和文体特点,采取合理的文学手法,使译文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艺术风格。
文学翻译的三大原则

文学翻译的三大原则
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3.译文与原作同样流畅。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论翻译的原理》内容简介:1791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学教授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Iexarlder Fraser Tytler,1747—1814)在其所著的《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0f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标志着西方译学研究从此走上了从理论推证理论的道路。
故而,将《论翻译的原则》誉为西方现代译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并不为过。
在国内学界,“翻译三原则”几乎人人耳熟能详,正如严复的“信、达、雅”一样如雷贯耳。
文学翻译的标准

文学翻译的标准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原著的精神和风格能够被准确传达。
下面将介绍一些文学翻译的标准,希望能为广大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要对原著有深入的理解。
只有深入理解原著,译者才能更好地把握原著的风格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
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之前,译者需要对原著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确保自己对原著有足够的理解。
其次,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要注重保持原著的风格和特色。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尽量保持原著的风格和特色,使译文能够传达出原著的情感和意境。
这就需要译者具有较高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能够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确保译文与原著相符。
此外,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还需要注重对目标语言的把握。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对原著的翻译,还需要考虑译文在目标语言中的表达效果。
因此,译者需要对目标语言有深入的了解,能够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最后,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要注重审美效果。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还需要考虑译文的审美效果。
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诗意和音韵,使译文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就需要译者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译文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著,保持原著的风格和特色,注重目标语言的把握,以及注重审美效果。
只有遵循这些标准,译者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文学翻译工作,使译文更贴近原著,更能够传达出原著的精神和情感。
希望广大翻译工作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文学翻译的水平,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学翻译原理范文

文学翻译原理范文
文学中文翻译原理指的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原则和方法。
它涉及到语言、文化和艺术等多个方面的考虑,旨在保持原作的意境、风格和表达效果,同时使翻译读者能够理解并享受到原作的美感和思想。
1.忠实原则:翻译要尽可能忠实于原作,并尊重原作的原意、风格和结构。
翻译者应该准确传达原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含义,力求保持原作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3.适应原则:翻译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读者的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翻译者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
4.语言美感原则:翻译要追求与原作相当的语言美感。
翻译者需要选择恰当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以保证目标语文本的流畅度、音韵感和修辞效果。
5.自由再创原则:翻译中也可以适度地运用创造性技巧,以实现与原作相当的艺术效果。
翻译者可以在遵守原作原则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再创作,以增强目标文本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总之,文学中文翻译原理是在尊重原作基础上,通过深入理解原作、适应目标语言和文化,追求语言美感和艺术再创,以实现原作的意境、风格和表达效果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
文学翻译的本质、原则与普适性理论

语言的视觉美(或曰形式美)也是构成 文学语言特征、形成文学艺术审美源的要 素之一。例:
Star 星啊, If you are 你那爱中, A love compassionate, 如果含有怜悯, You will walk with us this year. 来年就和我们同行。 We face a glacial distance, who are here 里我们面对冰河距离 Huddld 拥挤 At your feet 在你脚底
• 语言的修辞美。 • 文学意义上的修辞概念是指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客观存在 着的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手段。
• 例:《倒顺书》 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 亭望穿眼,百思想,千思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 雁,八月中秋月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 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火样红,偏偏阵阵冷风浇 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境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 花随风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 得下一世你为妹来我为男!
• 余光中:心中不能不了然于心创作的某些原理, 手中也不能没有一支作家的笔。 • 翁显良:说到底,外国文学翻译的技巧只不过是 咀嚼原文之后超脱原文而运用汉语进行 再创作的技巧。既然是再创作,就要有一定的自 由;所谓一定,那以不违原作本旨为度,现在的 问题似乎不是自由过度,而是可自由处不敢自由
•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兼批评家阿诺德 (Matthew Arnold)论翻译时说道: 如果可能的话,翻译应该做到使读者忘记他 读的是一篇译文,而发生错觉地以为他读的是 一篇原作。
文学翻译的本质 原则
与普适性理论
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 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 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 受。 —— 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争胜 译 (明示处理)
2.2文学翻译——经“易”达“艺”的艺术再创 作
艺术再创作有三个基本要求:
1)其成果也必须是艺术品; 2)译作要尽量忠实地表现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 术风格; 3)要使艺术再创作的欣赏者(读者、听众、观众) 能获得如欣赏原作同样或接近的艺术美感。
就文学翻译来说,这三个基本要求是: 1)译文也必须是艺术品; 2)译文必须尽量忠实于原作; 3)使译文读者能如原文读者一样领略到原作的艺 术魅力
语言的视觉美(或曰形式美)也是构成 文学语言特征、形成文学艺术审美源的要 素之一。例:
Star 星啊, If you are 你那爱中, A love compassionate, 如果含有怜悯, You will walk with us this year. 来年就和我们同行。 We face a glacial distance, who are here 里我们面对冰河距离 Huddld 拥挤 At your feet 在你脚底
对方的一个电话,就能让彼此激动不已。 不经意的一个提议,双方都会欣然同意。他会柔 情地叫我“小甜心”,我也会亲昵的叫他“乖宝 贝”。我们所到之处,都会留下爱情的写意。总 之,只要两人在一起,都会有那种甜蜜的感觉: 脸颊发烫,心跳加速,掌心冒汗。 然而结婚之后呢? 房贷的压力,育儿的辛苦,家务的劳累,工 作的重负,再加上彼此之间的审美疲劳,使得婚 前那种浪漫的感觉早已不复存在。夜幕降临,是 黏在电视机前看着杰瑞•宋飞主演的电视剧把时 间消耗,还是和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爱人卿卿 我我共度良宵?我们每每会选择前者,这使我内 心真不是滋味。
• 例: There was no predicting how Merripen would fare in Win's absence, but Cam had a feeling it wasn't going to be pleasant. They couldn't have been more opposite, the pale blond invalid and the huge Rom. One so refined and otherworldly, the other brown and rough-hewn and barely civilized. But the connection was there, like the path of a hawk that always returned to the same forest, following the invisible map that was etched in its very nature. (from Seduce Me at Sunrise)
• 语言的修辞美。 • 文学意义上的修辞概念是指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客观存在 着的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手段。
• 例:《倒顺书》 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 亭望穿眼,百思想,千思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 雁,八月中秋月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 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火样红,偏偏阵阵冷风浇 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境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 花随风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 得下一世你为妹来我为男!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 《声声慢》 •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 英语中优美的修辞表达也为数众多。例: • Chang is part of life and the making of character, hon. When things happen that you do not like, you have two choices: You get bitter or better.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Leaving White Emperor Town at Dawn Leaving at dawn the White Emperor crowned with cloud, I’ve sailed a thousand li through canyons in a day. With monkeys’ sad adieus the riverbanks are loud; My skiff has left ten thousand mountains far away. 许渊冲 译
• 谁也无法预料,温妮要是去了法国,麦瑞本将如 何自处。不过卡姆知道,对麦瑞本来说,这将会 是一个很难迈过的心坎。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 不到温妮和麦瑞本这两个性情和外形截然不同的 恋人了。他们一个是金发碧眼、梨花粉面、体弱 多病的俏佳人,一个是浓眉大眼、皮肤黝黑、身 材魁梧的美男子;一个是优雅淑静的典范,一个 是桀骜不驯的化身。尽管是如此的不同,可是两 颗心之间早已经默然相许,情归一处。恰如觅食 归来的雄鹰,不论它飞去的路径是多么的不同, 它都能依靠本能的指引,回到那一片筑建着它的 爱巢的树林。 (节自《非君不嫁》, 党争胜 译)
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之间存在着审 美意义上的区分。这种区分可粗略的归纳 为:
1)语言的声韵美, 2)语言的视觉美, 3)语言的修辞美, 4)语言的意象美。
语言的声韵美集中地反映在散文、诗 歌、曲词、戏剧之中。声韵优美是这四种 文学题材语言的重要区别性特征之一。 例:朱自清《绿》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 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 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 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 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例文: • “请原谅,我吃了放在箱子里的梅子,它 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它们太可口了, 那么甜,又那么凉。”
便条 便条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 大概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请原谅 他们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This Is Just to Say This Is Just to Say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 so sweet so cold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我们之间接到对方的电话就会激动不已。 脸变红了,心在跳,手掌也在出汗。一个 儿子、家务、工作,还有老一套平淡而又 熟悉的东西让我们失却了浪漫。面对着是 看电视还是大家高兴一会儿的选择的时候, 我感到很窘迫,经常我们把选票投给了 Jerry Seinfeld。(注:Jerry Seinfeld是当 代美国一肥皂剧的著名笑星。)
• 兼具声韵、视觉和修辞三美具备的文学佳作。
• 例: 昔我往亦,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 Willows shed tear. I come back now, Snow bends the bough. Long, long the way, Hard, hard the day. My grief o’erflows. Who knows? Who knows?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Since I became a merchant’s wife, I’ve in his absence passed my life. A sailor comes home with the tide, I should have been a sailor’s bride. 许渊冲 译
• 余光中:心中不能不了然于心创作的某些原理, 手中也不能没有一支作家的笔。 • 翁显良:说到底,外国文学翻译的技巧只不过是 咀嚼原文之后超脱原文而运用汉语进行 再创作的技巧。既然是再创作,就要有一定的自 由;所谓一定,那以不违原作本旨为度,现在的 问题似乎不是自由过度,而是可自由处不敢自由
•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兼批评家阿诺德 (Matthew Arnold)论翻译时说道: 如果可能的话,翻译应该做到使读者忘记他 读的是一篇译文,而发生错觉地以为他读的是 一篇原作。
文学翻译的本质 原则
与普适性理论
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 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 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 受。 —— 矛盾
一、文学翻译的本质—艺术再创作
1.1 文学与非文学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与非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第二,文学语言具有音乐效果; 第三,文学语言具有视觉审美效果; 第四,文学语言富含宽阔的想象空间。 第五,文学语言具有强烈的心灵愉悦效果。
• 语言的意象美 • 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具有审美 意义的艺术形象。由“象”生“意”的文学意象 表达总是具有传统的、约定俗成的意义。例: 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Spring Lament
Freshly painted she steps down from her red bower And find the sun-lit midcourt’s like a cage of tower Feeling forlorn she counts the blossoms to kill hour Smelling her scent the butterflies take her as a flower.
• 译文:变化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塑造了人的意志品 德,亲爱的。当你不喜欢的事情发生了,你有两种选择: 要么痛苦不堪;要么痛快大观。 (例选自毛荣贵《翻 译美学》,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