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的构造
建筑材料与构造:地面构造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接着上节内容继续学习常见地面构造。
4.石材地面石材地面包括天然石材地面和人造石材地面。
建筑装饰用的天然石材主要有大理石和花岗石两大类。
大理石包括碳酸盐岩和与其有关的变质岩,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矿物,一般质地较软。
花岗石包括各类岩浆岩和花岗质的变质岩,一般质地较硬。
用于地面的花岗石是磨光的花岗石材,它的色泽美观,耐磨度优于大理石材,但造价较高。
大理石的色泽和纹理美观,常用的尺寸有600mm×600mm~800mm×800mm,厚度为20mm。
大理石和花岗石均属高档地面装修材料,一般用于装修标准较高的建筑的门厅、大厅等部位。
人造石材有人造大理石材、预制水磨石材等类型,价格低于天然石材。
石材由于尺寸较大,铺设时须预先试铺,合适后再正式粘贴。
粘贴表面的平整度要求很高,其做法是在混凝土楼板(或地面)上先用20~30mm 的1:3~1:4 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再用5~10mm 的1:1 水泥砂浆铺贴石材,缝中灌稀水泥砂浆擦缝。
如图所示,是大理石、花岗石地面、楼面的普通做法和增加防水层的做法。
防水层选用的材料与之前学过的防水地面选用的材料相同,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能总结出一些常用的楼地面防水层材料及对应构造做法了。
5.木地面木地面一般由木板粘贴或者铺钉而成,有普通木地板、硬木条地板、拼花木地面。
木地板的特点是保温性好、弹性好、易清洁、不易起灰等,常用于剧院、宾馆、健身房等建筑中,也广泛用于家庭装修中。
木地面按照构造方法分,有空铺、实铺、粘贴三种。
空铺木地面构造复杂,耗费木材较多,现已较少采用。
我们在这里学习铺钉式木地面和粘贴式木地面。
(1)铺钉式木地面铺钉式木地面是将木地板搁置在木格栅上,木格栅固定在基层上。
固定的方法很多,如在基层上预埋钢筋,通过镀锌铁丝将钢筋与木格栅连接固定,或者在基层上预埋U形铁件嵌固木格栅。
木格栅的断面一般为50mm×50mm,中距为400mm。
地 坪 构 造

房屋建筑学
层的面层在构造和要求上一致,均属室内装修 范畴,统称地面。
垫层:是地坪的结构层,起着承重和传力的作
用。通常采用C10~C15 混凝土80mm~ 100mm厚,荷载大时可相应增加厚度或配筋。 混凝土垫层应设分仓缝,缝宽一般为5~20mm ;纵缝间距为3~6m,横缝间距为6~12m。
基层:多为垫层与地基之间的找平层或填充层
1.2 地坪层的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的坚固性,且表面平整光洁 ,易清洁不起灰。
(2)面层的温度性能要好,导热系数小, 冬季使用不感寒冷。
(面层应具有一定弹性,行走舒适,亦 可减小噪声。
(4)满足某些特殊要求:防水、防火、耐 燃、防腐蚀、防静电、防油、防爆等。
1.3 地面的构造做法
地面的材料和做法应根据房间 的使用要求和装修要求并结合经济条 件来选用。地面按材料形式和施工方 式不同分为四大类,即整体类浇筑地 面、板块地面、卷材地面和涂料地面 ,其细部做法详见第十四章。
,主要起加强地基、帮助结构层传递荷载的作 用。基层可就地取材,如北方可用灰土或碎砖 ,南方多用碎砖石或三合土,均须夯实其 厚度 不小于60mm。
附加层:为了满足某些特殊使用功能要求而设
置的一些层次,如结合层、保温层、防水层、 埋设管线层等。其材料常为1:6水泥焦渣,也 可用水泥陶粒、水泥珍珠岩等。
房屋建筑学
地坪构造
地坪是指建筑物底层与土壤接触的 结构构件,它承受着地坪上的荷载,并均 匀传给地基。
1.1 地坪的组成
地坪层主要有面层、垫层和基层三 部分组成,为满足使用要求,必要时可在 面层和垫层之间增设附加层,如防潮层、 防水层、管线敷设层、保温隔热层等。
面层:是人们日常生活直接接触的表面,与楼
地面构造

鋪钉企口木地板——地板钉从企口处的侧边钉入,以防止钉 头外露;木地板应离墙8~10mm
表面处理——打磨平整后,表面涂漆或封腊
(b) 木地板钉自企口处钉入
(a) 企口木地板
企口木地板的安装
企口木地板
●
钉挂类面层常用的施工工艺 ——分为安装内骨架、铺钉表层 面材及表面处理等三个步骤 1.架空木地板的施工工艺:
△ 双层架空木地板——有拼花要求时,可在搁栅上面先成
45°角铺设约20mm厚的毛板一层,并在中间鋪上一层油纸、 油毡或无纺布 ,用以隔声
单层架空木地板构造
面层地板 隔离层卷材 毛板
搁栅
(a) 双层木地板构造层次
(b) 毛板与拼花面板成角度布置
双层木地板构造
双层木地板构造
实铺复合木地板
单层架空木地板构造
水磨石 彩色石渣 玻璃嵌条
用木锤轻击调整
干硬性水泥砂浆
用水平仪校平
地面铺设厚重石材工艺
粘贴墙地砖做法
各种天然石材
各种人造石材
水磨石地面 在水泥中添加色粉或改变石骨料的色彩、 大小都能够改变装饰效果
人造石板贴面
各类地砖
人工橡胶块材贴面
●
钉挂类面层常用的施工工艺 ——分为安装内骨架、铺钉表层 面材及表面处理等三个步骤 1.架空木地板的施工工艺: 固定搁栅——在地面弹线定位(中距≤400mm)并钻孔打入木 楔或塑料楔后,以每个连接点一钉一螺固定 ;搁栅应该离墙 30mm
二、地面的组成
地面通常是指底层地坪,通常是由面 层、垫层和基层三部分组成。见图
面层
附加层
垫层
基层—素土夯实
地基
面层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时直
渣混凝土做垫层,厚度为60~100mm
地坪构造做法

地坪构造做法地坪是指建筑物室内或室外的地面部分,其构造做法直接关系到地坪的使用寿命、耐磨性以及美观度。
在建筑工程中,地坪的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下面将介绍地坪构造的几种常见做法。
一、水泥地坪水泥地坪是最常见的一种地坪构造做法,其施工简单且经济实用。
首先,在地面基础上铺设一层混凝土,然后使用抹光机对地面进行抹光,使其平整光滑。
最后,可以根据需要对地面进行打磨、上蜡等处理,以提高地坪的美观度和耐磨性。
二、环氧地坪环氧地坪是一种高强度、耐磨、美观的地坪,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医院、商场等场所。
施工环氧地坪首先需要对地面进行打磨、清洁,然后涂刷底漆,再涂刷环氧中涂,最后涂刷环氧面漆。
整个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地坪的质量。
三、橡胶地坪橡胶地坪是一种具有很高弹性和耐磨性的地坪,适用于体育场馆、健身房等场所。
橡胶地坪的施工首先需要将橡胶颗粒与胶水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物铺设在地面上,用专用工具进行压实和整平。
最后,对地坪进行防霉、防滑等处理,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四、木地板木地板是一种具有自然美观和舒适感的地坪,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场所。
木地板的施工首先需要将木地板铺设在地面上,然后使用专用工具将木地板固定在地面上。
最后,对木地板进行打磨、涂漆等处理,以保证地坪的质量和美观度。
五、石材地坪石材地坪是一种具有高贵、大气的地坪,适用于高档商业场所、星级酒店等。
石材地坪的施工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石材材料,然后将石材铺设在地面上,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切割和拼接。
最后,对石材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以展现石材地坪的美观度和质感。
地坪构造做法有很多种,每种地坪都有其适用的场所和特点。
在选择地坪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预算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地坪构造做法。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确保地坪的耐用性和美观度。
八上地知识点总结

八上地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构造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星球,它的赤道直径要比极轴直径长。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壳,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层,地核由内外核组成。
二、地球的运动1. 自转:地球绕自己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使得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
2.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年完成一次公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
三、地球的地理环境1.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呈现出多样性,受到纬度、海陆分布、海洋暖流等因素的影响。
2. 地球的地貌:地球上有大陆、岛屿、山脉、平原等不同的地貌特征。
3. 地球的水文:地球的水文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水的分布也呈现出多样性。
四、地球的人文环境1. 人口的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
2. 城市的发展:城市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场所,城市的发展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3. 地球的文化:地球上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它们相互影响、交流、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五、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应该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
2.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球的宝藏,包括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它们是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3.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应该加强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的家园。
六、地球的灾害1. 自然灾害: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等,它们给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2. 环境污染: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七、地理技术1. 卫星导航:卫星导航技术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得知自己的位置和前方的路况,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
2.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可以在航拍、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地理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以上就是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地表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表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地球的各个方面,其中地表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表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类活动形成的地貌特征的总和,它包括陆地、水域和人类活动区域。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表知识点常常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本文将从陆地、水域和人类活动区域三个方面介绍高考地理地表知识点。
一、陆地地表知识点1. 大陆板块大陆板块是地球上最大的地壳构造单元,通常指的是大陆地壳及其下面的地壳和最外部的上地幔岩石部分。
大陆板块的移动会导致地壳变动,形成山脉、高原、丘陵等地貌。
2. 山脉山脉是地表的重要地貌类型之一,是由构造力和侵蚀力作用下被抬升的地表岩石形成的高大隆起。
山脉常常由多个山岭组成,形成山脉带。
3. 高原高原是地表的另一种重要地貌类型,是由于地壳抬升而形成的平坦或轻微倾斜的地貌。
高原通常位于山脉之间,海拔较高。
4. 平原平原是地表上广阔而平坦的区域,通常由沉积物构成。
平原分为河流平原、湖泊平原、盆地平原等。
平原地区常常适宜农业发展。
二、水域地表知识点1. 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
海洋包括五大洋和海峡、海湾、海海峡等。
海洋对地球气候和生物圈有重要影响。
2. 湖泊湖泊是地表上蓄水较为集中的区域,通常由河流沉积物、断层构造或火山活动形成。
湖泊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有的湖泊还有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
3. 河流河流是地表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降水和地下水带回海洋。
河流对区域的水资源、交通和农田灌溉等起着重要作用。
4. 冰川冰川是地球上的重要水体,是积雪在高山地区长时间积累、压实形成的。
冰川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发生融化和退缩,对全球海平面和水资源有着重要影响。
三、人类活动区域地表知识点1. 都市地表都市地表是人类活动区域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城市建筑、道路、公园、广场等。
都市地表也反映了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水平。
2. 农田和农业活动农田是农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包括耕地、田地、农作物等。
七年级科学地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科学地形知识点归纳总结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是由自然力量和地质过程形成的。
在七年级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地形的知识。
本文将对七年级科学地形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地幔位于地核之上,是由固态岩石构成的;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二、地球的内部运动地球的内部运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地壳变动和地震活动。
地壳运动导致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发生变化,例如地壳的隆起和下陷;地壳变动是指地表发生的断层活动、地震和火山喷发等现象;地震活动是地壳内部发生的震动,通常由地质构造活动引起。
三、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主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河流和湖泊等。
山地在地壳运动中形成,是地球表面相对高耸的地形;高原是相对平坦而高于周围地区的地形特征;平原是海拔较低且相对平坦的地形;河流和湖泊是由水体侵蚀和积累形成的地貌特征。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湿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资源;地下水是地球表面下的自然水体,地下水层分布广泛,是补给地表水和满足人类用水需求的重要来源。
五、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地球上的气候是由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系统共同作用形成的。
气候分为寒冷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不同类型;生态环境是指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形成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居住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六、地球上的资源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等;人文资源包括人口、教育、文化和旅游资源等。
合理利用地球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七年级科学地形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地球的结构、内部运动、表面地貌特征、水资源、气候和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利用。
了解地形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以及对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知识

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知识
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壳(crust)。
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
地球是由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开始的。
在距今46亿年前,由铁镍物质组成的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在地核外形成高温熔融物质巨厚层。
地核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内过渡层。
地球外表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外壳。
外壳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外过渡层。
在地球的中间形成液态层。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占地球质量的万分之二。
如果将水铺在平坦的地球表面,可形成一个水深2700多米的海洋。
地球破碎后,由于温度降低,许多动植物将被冻在冰里,漂浮在宇宙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打底找平 (2)玻璃分格 (3)抹浆养护 (4)磨光打蜡
工程 做法
学习方法
第一、关键词总结 第二、网络资料 第三、专业做法或图集
(1)整体类地面:水磨石 (2)块材类地面:花岗岩、大理石 8.3.1 地面一般构造 (3)木地面 (4)卷材类地面 8.3.2地面特殊构造 (1)防潮 (2)防水 (3)隔音
8.4 顶棚构造
8.3.3地面细部构造 (1)踢脚板 (2)墙裙
8.5 阳台、雨棚
一、整体类地面
水磨石地面
(一)水磨石是什么(是什么) (二)水磨石有什么好处(为什么)
(三)水磨石怎么做(怎么样)
(一)水磨石是什么(是什么)
(1)玻璃条或铜条
(2)水泥浆
(3)石子(白云石、 大理石碎块)
(二)水磨石有什么好处(为什么) (1)表面光洁
(2)整体性好
(3)不易起灰
(4)防水防潮
原因:为什么水磨石会有这些好处呢?
材料、构造方面分析。
(三)水磨石怎么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么样)
水磨石做法
落 日 余 红 映 晚 霞
地面:楼地面层 地面作用:(1)保护楼地层结构 (2)改善房间使用质量 (3)增加美观
8.1 楼地层的基本构成及分类
面层 结构层 垫层 素土夯实层 顶棚 附加层
8.2 钢筋混凝土楼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楼地层
8.3 地面构造
工程 做法
三、防潮、防水、隔音
(1)防潮地面(隔离) 防潮 (2)吸湿地面(空隙吸收) (3)保温地面(降低温差) (4)架空地面(通风间层)
三、防潮、防水、隔音
防水
(1)楼地面排水>坡度 1%--1.5% >地面高差 20—30mm
(2)楼地面防水>防水砂浆 (四周墙身上升) >防水涂料 >防水卷材
三、防潮、防水、隔音
(1)弹性面层(地毯、地毡、软木板) 隔音 (2)弹性垫层 (3)吊顶
四、地面的细部构造
(一)踢脚板 (1)保护墙面 (2)高度100—300mm (3)材料,与地面基本一致 (二)墙裙(踢脚的延续) (1)保护、装饰内部墙体,防水防潮 (2)高度大于1500mm (3)材料,与地面基本一致 (4)做法:踢脚板的固定;地面和前面的相交处理。
8.4 顶棚构造
8.3.3地面细部构造 (1)踢脚板 (2)墙裙
8.5 阳台、雨棚
落 日 余 红 映 晚 霞 斜 阳 泛 晕 散 黄 昏
谢谢!
8.1 楼地层的基本构成及分类
面层 结构层 垫层 素土夯实层 顶棚 附加层
8.2 钢筋混凝土楼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楼地层
8.3 地面构造
(1)整体类地面:水磨石 (2)块材类地面:花岗岩、大理石 8.3.1 地面一般构造 (3)木地面 (4)卷材类地面 8.3.2地面特殊构造 (1)防潮 (2)防水 (3)隔音
水磨石
二、块材类地面
第一、缸砖地面 第二、瓷砖地面 第三、陶瓷棉砖地面 第四、花岗岩地面 第五、大理石地面
二、块材类地面
优点、缺点
(1)样式多
(2)强度高
(3)易清洁 (4)施工速度快
(1)不具弹性、保温、消声性能 (2)造价高 (3)工效偏低
(5)湿作业量少
花岗岩、大理石 做法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