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最新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检测 语文试卷 新人教版 参考答案2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检测 语文试卷 新人教版 参考答案2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它采用了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误。

从材料二“这部现实主义鸿篇巨制在以现代主义为新时尚的文学界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看,当时流行现代主义,而视现实主义为陈旧过时。

2.【答案】C【解析】A.“使得作家的创作出现二者水火不容的现象”有误,与原文“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的说法不一致。

B.“这超出了作家个人经验的范畴”有误。

材料二说的是“并不是所有作家都能对时代做出清醒而深刻的分析,因为这超出了个人经验的范畴”。

D.“这说明作家对生活细节的细心观察与思考是写作成功的关键”有误。

材料二说“这种求真,既包括作家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描摹,也包括作家对时代与世界的整体认识与判断”。

3.【答案】B【解析】材料一观点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

A.李白与杜甫的风格迥异,此项与原文观点相悖;B.强调作品中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能够支撑材料一的观点。

C.强调诗歌的创作的主观色彩,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D.强调文学创作中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4.【答案】①首先提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流派与作为创作方法应区别开;②接着引述《诗学》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二者的不同特点;③然后概述两种流派形成对立的过程;④最后阐明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解析】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答案】①现实主义从客观现实世界出发,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注重客体与客观性,以科学的方法与精神追求真实。

②浪漫主义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字去摹仿,注重主体与主体性,强调以作家的思想、精神与情怀观照这个世界。

【解析】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三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长:150分钟时间:2018.12.11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①撰写论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

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

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头脑。

逻辑上讲两种科学方法,一种是演绎,一种是归纳。

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

我们搞科研,要先用归纳,再用演绎,不能反过来,反过来就坏了。

比如逻辑上的三段论法,它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凡人皆有死,你是人,你也有死”。

这是演绎法,从大前提推出结论。

结论对不对关键在于大前提对不对,主要是“凡”字。

“凡”是归纳出来的,我们做研究工作,就是要研究这个“凡”。

怎么研究呢?就是从大量具体的材料中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结论是在归纳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

凡是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

因为你往往是主观的,找一些为你所用的例证,不为你所用就不要,那自然就错误了。

②真正掌握归纳的方法不那么容易,但我们要尽可能运用归纳的方法做科研工作。

清代王引之,可以说是掌握了归纳的方法,尽管当时没有归纳的说法。

他用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用一本书中的例子来证明古人对某一个问题解释的错误。

对于《邶风·终风》的“终风且暴”,《韩诗》说:“终风,西风也。

”王引之认为这个讲错了,是缘词生训,现在我们叫望文生义。

从这句话看,“终风”解释为“西风”是讲得通的,但在别的地方“终”都没有这个意思,所以你这一个地方讲通也不能算数。

王引之用大量《诗经》中“终”和“且”对称的例证来证明,“凡”这样的“终”字都作“既”讲。

我们做科研工作,就要达到一个“凡”。

③跟归纳相反,就是所谓的孤证,即只有一个例子来证明,完全没有归纳。

它跟科学方法是违背的。

前些日子看一些字典的稿子,这里就很有一些孤证的问题。

“信”字,它讲做“媒人”,举的例子是《孔雀东南飞》的“自可断来信”。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4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

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

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

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

”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

郭解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

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

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文是世界上最适合电脑应用的文种毕可生之所以说中文是世界上最适合电脑应用的文种首先是因为:中文的词,不论哪种输入法,也无论是单宇词还是多字词,输入码值至多只有三四键,动态输八每词的码值则平均只有三键。

但是英文一般常用词汇码值平均在六键以上,动态码值也在五键以上,科技词汇的码值平均更高达十一键以上。

这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中文能进行非全息输入,其他的任何文种只能进行全息输入。

第二,世界上的各个文种中只有中文有联想。

联想词如果不翻页,就只有一键,加上翻页也不过两键。

有人说英文把词根相同的词集合在一起也是联想,其实这和联想毫无关系,与文本的输入速度也毫无关系。

第三,英文拼音词与词之间必加一空格,即使不定冠词“a”前后也都要加空格。

而中文则无需如此,一篇文章下来,就可以少打数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空格键。

这是中文输入的又一优势。

英文打字讲究盲打,于是一些刻意学习西方的人,在汉字输入上也追求盲打。

这实在是不明白两种文字的巨大差别。

仍以英文为例(其实欧洲的拼音文字性质都是一样的),英文的词汇总量有四十多万,况且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新增。

中文虽有六万多字,但其中大多数都是历史字和废止不用的异体字,现在用到的简体字就是GB2 312字库那6763个汉字,其中常用字只有3500,如果再加上港、澳、台所使用的繁体字,则现在所使用的汉字的总量不过是GBK字库的那两万一千字。

而且,现在汉字大量使用的都是用常用汉字合成的双字词或多字词。

从理论上说用3500个常用字合成的双字词就可达11 00万(即3500的平方)。

所以,无论社会发达到何等程度,只需用常用字合成新词就行了。

而如英文等拼音文字,却需不断造出新的拼音词汇,以满足不断创新事物的需要。

同时,中文所有的文字都具有造字的理据,非常好认好记,所以即使中国的低文化程度的人员通读原文件,也少有什么不认识的新字词,只看一眼原文件就可以记住这一行字或词,也就不需要时时不断看原文件,只需时时注意屏幕的选字框或翻页框,来提高输入速度了。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文字基础(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洞穴(xuè)籼稻(xiān)淤泥(wū)臻于至善(zhēn)B.悲怆(càng)挑剔(tì)雍容(yōng)出类拔萃(cuì)C.造诣(yì)笃实(dǔ)须臾(yú)轻拢慢捻(niǎn)D.兜鍪(móu)稻菽(jiāo)分蘖(niè)夏然而止(g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精甚铸魂墓志铭熙熙攘攘B.拾掇肩胛一把锉离群索居C.奇葩苍廪捋袖子跌岩起伏D.兜鍪羁鸟毛坯房阁物致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王总一进会议室,参加研讨会的各地代表都不谋而合地站起来欢迎他。

B.她在舞蹈艺术方面,已到达炉火纯青地地步。

C.得知柯洁败给“阿尔法狗”地消息,有一个围棋迷连续两天废寝忘食,就连老师点名他都没听到。

D.地沟油事件在众多新闻热点中出类拔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A.过劳为什么会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质致。

B.茅于轼强调,我们虽然一直以来受的教育都是劳动创造财富,但在市场经济下,交换才是财富产生的途径,每一次交换都把一个物品从低价格提升到高价格,交换使其物尽其用。

C.尊重生命不仅是对人而言,天地间所有生命和造物主所有的恩惠都应该受到关爱和尊重。

D.有关商品房质量的投诉,这些年一直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建设中大量采用的现场浇铸施工工艺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明清任官遵循的回避制度黄金辉地域回避,是指任职官员的籍贯与就任地区不得相同或接邻。

明清继承唐宋以来的地域回避制度,并形成以地方官的职权范围和职能性质决定回避范围大小的原则。

明初制定了任官“南北更掉法”,后将回避范围调整为回避本籍。

清政府顺治二十年规定“督、抚以下,杂职以上,需回避本省”,不允许手握实权的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等地方掌印官在本省内任职。

同时规定“在京户部司官、刑部司官,回避各本省分司”,以防止两部官员在涉及本省赋税、财政、刑事案件上徇私弊。

清朝还对官员地域回避的里程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雍正时期进一步扩大官员回避对象,把佐贰杂职也囊括到五百里内的回避之列。

乾隆后期吏治腐败,一些异地为官的长官和掌管钱粮的胥吏、幕友合谋,为害乡里。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清政府规定佐贰杂职必须在五百里以外任职。

候补官员要回避距本籍五百里以内的职缺。

清朝有满洲、蒙古、汉三支八旗军,汉八旗最早按照汉官回避惯例,不准在直隶所在府、道、县五百里内驻防。

起初,清政府没有要求满八旗回避。

清兵入关后,为彰显“满汉一体”,不仅要求满八旗回避五百里以外,还要求回避田庄所在籍贯。

亲属回避,是指有直接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人员,避免在同一衙门,或有上下级关系的衙门,或互为监察的单位担任职务。

明朝严格限制京官与王府结亲,如果两者有姻亲关系,京官需外调地方。

乾隆时期进一步把官员的亲属回避范围扩大到外姻亲属,包括母亲的父亲和兄弟、妻子的父亲及兄弟、自己的女婿、亲外甥等。

职务回避,是指一些官员不能担任某些特定职务。

一是监察官的回避。

明朝规定,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僚署同族则以下回避上。

科道官员(六科给事中和监察御史)属于监察官,监察官避亲在唐宋时期早已实行。

清朝规定,父兄在京现任三品堂官以及在外任督抚之职,其子弟不得被考选为御史。

如果子弟有任科道官的,要向都察院据实禀奏回避。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上册第1-6单元、古诗词诵读。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9分)(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市场化的转型,文学类畅销书得到空前发展,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

但文学类畅销书好比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文学传播发展,助力文学繁荣的同时,各种文化症候也相继凸显出来。

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信息成为传播最快的物质,而以传播效果衡量文学的影响,极易导致同质化的产生和消费。

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同质化”,不是对文学类畅销书的某些共性进行批判,而是对那些缺乏创作见解、思维固化、依赖既定程式的作品的否定。

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同质化作品几乎占据榜单的大多数,某一类型的图书一旦进入市场获得成功,相同主题的图书便会顺势而为,蜂拥而至。

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盲目跟风必然不利于文学类畅销书原创生命的延续。

在一些作家甚至是非职业作家那里,大部分畅销书的重要特征体现在“快速书写”“快速消化”,究其本质,还是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快生产节奏,创作时间短暂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原创性尤其缺乏,市场对畅销书的消费需求和过滤速度迫使作家选择在有规律的叙事结构和语言特色中纳入各式各样的内容,这也是消费端出现类型化的原因。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卷及答案,内容全共二十六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卷及答案,内容全共二十六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卷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浅谈好诗词沈鹏①好的诗词作品蕴藉高尚情操,凝聚着高度思想性和深广人生境界,在诗化语言中追求作品的美学表达。

②陶冶性灵莫过于诗词,在作者为“言志”,在读者为“陶冶性灵”。

如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希望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温暖天下寒士,表达他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者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③韵律是构成诗词之美的重要因素,节奏感尤为重要。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前两句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其中“轻轻的”反复出现,使诗句节奏鲜明,诗歌韵律和谐,创造出回环相应、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又如毛泽东《沁园春·雪》“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山舞银蛇”与“原驰蜡象”,对仗工巧妾帖,格律严谨,语言清丽自然,流畅遒劲,富有韵律美。

④诗与词在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其形式都服务于内容的抒情写意。

相对于外部形式,用韵、节奏等内部形式对诗调内容影响更大,因为韵律与内容相统一,不可分割,形式是表达思想内容的载体,只有充分抒情写意才能打动读者,如王之涣五言绝句《登鹳雀楼》、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均受内外部形式约束,但都发挥诗词特点,将思想情感融入形式之美。

⑤诗词佳作,以抒情写意展现深刻思想。

有的诗词可以当杂文看,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便是一例。

有的诗词可作历史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从不同角度浓墨疾书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官吏的无情和战争的残酷。

白居易《长恨歌》类似短篇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唐代历史转折的重要史实,寓抒情于叙事。

⑥好的诗词作品蕴藉高尚情操,以抒情写意之笔驾驭形式格律,将深邃内容和高远意境描摹通透,启迪人心。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第①段中“美学表达”内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陶冶性灵B.韵律和谐C.形式之美D.重要史实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120分钟,共120分)注意事项:1。

试题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机读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Ⅱ卷答案用0。

5毫米黑色或蓝色签字笔全部填写到语文答题卷上。

3。

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洁净,书写欠工整、卷面不整洁不清晰的酌情扣分(1-5分).Ⅰ卷(共15题,34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声名雀起恪尽职守烘云托月摩挲B.明星荧荧一筹莫展磬竹难书慰籍C.震撼人心匮不成军额手称庆邂逅D。

妃嫔媵嫱饥肠辘辘羽扇纶巾萦绕2.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ﻫ A。

窸窣.(sū)荒芜.(wú)宿.命(s ù)剥.蚀(bāo) B.炫.耀(xuàn)坍圮.(pī)嘈.杂(cáo) 蝉蜕.(tuì)ﻫ C.熬.夜(áo)肆.意(s ì)灼.烈(zhuó)譬.如(pì)D。

隽.永(juàn)炽(zhì)烈步履.(lǚ)教诲.(huì)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 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ﻫ)女人的手指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A.启示傲然震动 B.启事傲然振动ﻫC.启示毅然振动 D.启事毅然震动ﻫ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我不住内心的悲痛,无声地流下泪来。

②八年不是一个小数目,八年内的一切,难道你只凭一双肉眼,就能出来吗?③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战时饱受痛苦的伦敦妇女穿上节日的盛装,前去参加活动。

A.克制辨别庆祝 B.抑制辨认庆祝C.抑制辨认祝贺D.克制辨别祝贺5。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地出现在我的眼前.A.第二天的夜晚,戏剧文学中的许多高大形象争先恐后....B.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猴子嬉戏,有的像双龙衔珠,有的似莲花盛开,真是巧夺天工。

....C.她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的慈禧太后栩栩如生,演得真是绝了。

....D。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

学子..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风雨同舟A。

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B.“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厂、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读书,更接近真正的生活吗?C。

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理喻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D.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B.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C 。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

D.长时间的刻苦钻研是成功之母,也是培养独立思考水平的基本条件。

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A 。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 。

蚓无爪牙之利C.弊在赂秦也 D。

赵尝五战于秦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赂秦而.力亏 B.杳不知其所之.也 二败而.三胜 苟以天下之.大 C .不赂者以.赂者丧 D 。

其.皆出于此乎 洎牧以.谗诛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0.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六王毕.(灭亡) 蜀山兀. (山秃) 率.赂秦耶(率领) B.戍卒叫.(呐喊) 燕赵之收藏..(金玉珠宝)ﻩ 可怜..焦土(可爱) C 。

始速.祸焉 (招致)ﻩ朝歌夜弦.(琴弦) 呕哑..(声音嘈杂) D.四海一.(统一) 族.秦者(灭族) 几千万落.(座、所)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可谓智力..孤危 B 。

其实..百倍 C .思厥先祖父..D .瓦缝参差..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每题3分,共12分)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

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顷之,延徽逃奔晋阳。

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

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

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

”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

"契丹主待之益厚.及称帝,以延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晋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且曰:“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

"因以老母为托,且曰:“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故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为寇,延徽之力也。

(《资治通鉴·后梁记》)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属文——写文章A.颇知属文..告归——告假回家B.思母,欲告归..至中书令累迁--多次升迁C.累迁..于晋王寓书--信件D.延徽寓书..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延徽有助焉.②盘盘焉.,囷囷焉B。

①止于.乡人王德明家②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C.①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①以.延徽为相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4。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契丹与中原相安无事”原因的一组是①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②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③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④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⑤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A.①④⑤ B.③④⑤C。

①②⑤D。

②③④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延徽本来是作为后梁使者去契丹搬救兵,结果由于没当面行大礼而被扣留发配去放马。

B。

述律后的知人和契丹主的善任,使韩延徽在契丹国逐渐被重用,并发挥作用。

ﻭC.韩延徽本是带兵出使,却留在契丹,后虽逃回,却又因怕人妒嫉重返契丹,二三其德,贪生辱节。

D.韩延徽大行不顾细谨,在复杂的形势下,灵活地处理了民族间的关系。

Ⅱ卷(共13题,86分)三、翻译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16(1)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

(4分)(2)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3分)四、名句默写(8分)17(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

(5)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7)人间如梦,。

五.语言表达题(7分)18.给下面的报道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3分)旨在全面提高青少年精神卫生意识,促进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公益活动——心理阳光工程今天启动。

这一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卫生部疾控司、教育部社政司、中国青年报社共同发起。

ﻫ在今天的启动仪式上,卫生部公布了202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主题为“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ﻫ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我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现。

我国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人群有3000多万,由于心理问题不能正确对待、解决,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以致悲剧的发生。

19.依照示例,另选对象仿写下列语句。

(4分)示例:你有你波涛汹涌的豪迈,我有我细流涓涓的从容;你习惯在高山间一泻千里,我喜欢在小村边缓缓流过。

你是大江,我是小河。

六、现代文阅读(14分)静夜听风姜琍敏静夜听雨,仅仅这几个字,就赋予我们多少诗意!最是那温馨的春夜,淅淅沥沥的细雨,抚着恬怡的春梦、绿肥红瘦的江南,是何等美妙意境?㈠静夜听风可就大不同了。

如果说前者宛如丝竹悠悠、清泉淙淙,后者则浑似江河破堤、大漠飞沙。

尤其是无雨的冬夜,听虎啸龙吟般朔风动地而来,门窗劈啪,雨蓬呻吟,耳畔嗖嗖如有利箭飞掠,心头瑟缩似万马狂踏,落英狼籍.那心境,无论如何是找不到一丝美感来的。

何况晚来的风总给人以凄凉的暗示,静夜的喧嚣声不免让人心惊肉跳。

所以,我们难听到对夜风的欣赏或讴歌。

尤其是不眠的长夜或病痛的僵卧中,听萧萧风过,黯淡的心境更如夏日雷雨将骤,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㈡当然,也有例外的人。

诸如我,每于无眠之夜听风,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风似乎会吹开记忆之门,听不同的风声,如同听到久远而淡忘的歌声,会将不同的往事纷纷乱乱地勾陈于眼前,牵起种种沉溺的情愫,有时竟也因之温情绵绵甚或慷慨激昂.因为我与风,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因缘。

㈢早年我下放煤矿,矿在太湖之中。

按月休假.而休假前夜,总特别关注风情。

因为交通全靠班轮,遇有6~7级风便要停航。

夜来无风,睡眠便稳,有风则忧不能行,常至不寐。

而假毕前夜,心情又正相反,夜风越大越是窃喜,为可在家多呆一日也。

由是对风的感情忽喜忽憎,可谓自私无理,却又大可理解.这也是矿上大多数人的一般心态,算是一种特色。

在矿上,我当过多年外线电工,常年在电杆甚至输电铁塔上爬上爬下。

对风又别有一番敏感。

高空作业,晴朗无风的日子总是顺利也舒畅得多。

遇风,尤其是阴寒天,上得杆去冷而僵,不利索不说,危险也相对大些。

杆顶的风比地上又格外尖利而硬朗,足可将尚未系上安全带的人吹落几十米外.所以我那时极厌风,而现在每听到某种风声,眼前常会活现杆上苦苦僵持的情景.不纯然是苦味,也有淡淡的自豪在心头.去年重回故地,见到我当年架起的电杆犹在那儿为人造福,那分感情更其甘洌。

即使那时,在风中的电杆上,也有别人体味不到的独特情趣。

那就是活干得顺手时,听那新扯起的四根长线,如琴弦般在风中铮铮放歌,嗡嗡有韵,奏出我的欢悦。

人越高,如在几十米的铁塔上,那风越劲,“弦”上的音乐听来也越发清长动人,有时竟令我激动不已,操起大铁扳手,铿铿猛击粗长的银线,那气势,直若壮士临风,挥剑长啸大风歌!㈣毕竟才20出头,意气方遒呵!而今雄风犹在,我这气势却哪去了?连梦中也找不见它,却常从铁塔上飞落,惊醒一身冷汗.只有静静深夜,听着当年一样的风声,才会拾到几分一样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