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区别

合集下载

磁盘的逻辑划分

磁盘的逻辑划分

磁盘的逻辑划分磁盘的逻辑划分磁盘是一种常见的存储介质,逻辑划分是指将磁盘按照不同的逻辑结构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管理磁盘的数据。

一般来说,磁盘的逻辑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主分区是一种最基本的磁盘逻辑划分方式,每个磁盘最多只能划分为四个主分区。

其中,前三个主分区可以用来安装操作系统和其他重要的程序,最后一个主分区可以用来储存其他数据。

主分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为每个主分区都是独立的,故当一个主分区出现错误时,其他主分区不会受到影响。

扩展分区则可以更灵活地管理磁盘的数据,但是扩展分区必须要在主分区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扩展分区本身并不储存数据,而是将磁盘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这些逻辑分区与主分区享用同一个磁盘空间。

因为扩展分区下可以划分很多逻辑分区,所以它更适合储存大量的数据。

除了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分区类型叫做活动分区。

每个磁盘上只能有一个活动分区,它是一种用来引导操作系统启动的特殊的主分区。

当计算机启动时,它会自动查找磁盘上的活动分区,并将操作系统加载到内存中。

在进行磁盘逻辑划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尽量保持磁盘分区的简洁和清晰。

如果磁盘分区太多,将会影响磁盘的读写速度,并给管理数据带来很多不便。

其次,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分区。

例如,如果需要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就需要使用扩展分区来划分多个逻辑分区来安装这些操作系统;如果只是需要存储一些文件,就可以使用主分区来储存这些文件。

最后,应该定期对磁盘进行维护和整理。

对于一些不再使用的分区,应该及时删除,以便更好地利用磁盘空间。

此外,可以定期进行磁盘碎片整理,以提高磁盘的读写速度。

总之,磁盘的逻辑划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磁盘的空间和数据。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在计算机硬盘中,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是常见的分区类型。

主分区是硬盘上最基本的分区类型,它可以被格式化并安装操作系统。

扩展分区是一种特殊的主分区,它可以被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内创建的分区,它们可以被格式化并用于存储数据。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来增加硬盘的存储容量。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将主分区转换为扩展分区来实现这一目的。

下面是具体的步骤:1.备份数据在进行任何分区操作之前,我们应该备份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因为分区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所以备份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2.删除主分区在磁盘管理工具中,我们可以选择要删除的主分区并右键单击它。

然后,选择“删除卷”选项来删除该分区。

这将释放该分区所占用的空间。

3.创建扩展分区在磁盘管理工具中,我们可以右键单击未分配的空间并选择“新建简单卷”。

在向导中,我们应该选择“扩展分区”作为分区类型。

然后,我们可以设置分区的大小和其他选项。

4.创建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中,我们可以右键单击未分配的空间并选择“新建简单卷”。

在向导中,我们应该选择“逻辑分区”作为分区类型。

然后,我们可以设置分区的大小和其他选项。

5.格式化分区在创建逻辑分区后,我们需要格式化它们以便可以存储数据。

在磁盘管理工具中,我们可以右键单击逻辑分区并选择“格式化卷”选项。

在向导中,我们可以选择文件系统类型和其他选项。

总结通过将主分区转换为扩展分区,我们可以创建更多的逻辑分区来增加硬盘的存储容量。

但是,在进行分区操作之前,我们应该备份所有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此外,我们应该小心地进行分区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关系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关系

硬盘分区有‎三种,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可‎以有一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也可以只有‎一个主分区‎没有扩展分‎区。

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他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正常分的话‎就是C驱。

分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扩展分‎区,也可以不全‎分,那剩下的部‎分就浪费了‎。

但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

他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所以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关系相‎当于再分类‎关系。

硬盘的容量‎是主分区的‎容量与扩展‎分区的容量‎的和扩展分区的‎容量是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主分区也可‎成为“引导分区”,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这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所以C盘永‎远都是排在‎所有磁盘分‎区的第一的‎位置上。

除去主分区‎所占用的容‎量以外,剩下的容量‎被认定为扩‎展分区。

通俗的讲就‎是主分区是‎硬盘的主人‎,而扩展分区‎是这个硬盘‎上的仆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为主‎从关系。

扩展分区如‎果不再进行‎分区了,那么扩展分‎区就是逻辑‎分区了。

如果还需要‎进行分区操‎作的话,则所谓的逻‎辑分区只能‎从扩展分区‎上操作。

就相当于在‎仆人中(扩展分区上‎)进行细分类‎,分成接电话‎的(D盘)、扫地的(E盘)、做饭的(F盘)等等。

如上所述,主分区最多‎可以建立四‎个,最少需建立‎一个。

要从硬盘上‎引导操作系‎统,首先需激活‎这块硬盘上‎的一个主分‎区(同时应避免‎激活多个主‎分区,会造成系统‎的混乱)。

DOS/Windo‎w s无法看‎到非激活的‎主分区。

如非特殊需‎要(如多操作系‎统并存),一块磁盘应‎只建立一个‎主分区,剩下的空间‎全部划归扩‎展分区,并在扩展分‎区中建立一‎个或多个逻‎辑分区。

在DOS/Windo‎w s中,扩展分区是‎不可见的,由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构‎成的逻辑磁‎盘称为驱动‎器(Drive‎)或卷(V olum‎e)。

什么是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什么是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

什么是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什么是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

什么是MBR和主引导引导扇区?什么是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什么是活动分区、引导分区、系统分区、启动分区?一下子罗列这么多概念,恐怕很多人都搞不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吧。

网上虽然不少解释,但很多是模棱两可甚至是错误的,反而越弄越糊涂。

猫猫煞费苦心的把这一大串概念研究了很长时间,试图搞明白,为了以后查阅方便,于是把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总结了一下。

而要想分清这些概念,真要费一点脑筋啊!一、MBR和主引导扇区首先简要介绍MBR和主引导扇区的关系。

主引导扇区是硬盘0号柱面,0号磁头的第一个扇区,大小为512字节。

(注:硬盘可以用柱面、磁头和扇区定位) MBR,占用主引导扇区的前446字节,紧随其后的64字节是分区表DPT,最后还剩两个字节则恒为55AA,表示结束符号。

(下图,演示了它们的位置关系)然后,具体说一说MBR和分区表。

MBR,全称为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

MBR,共446字节,一般在操作系统安装时写入,但它并不属于操作系统。

MBR就是一段引导程序,用于检测磁盘的分区合法性和加载操作系统,它的重要作用就是识别活动分区,并引导操作系统。

分区表DPT,共64字节,记录了硬盘有多少分区以及分区的各种属性。

由于一个分区的信息要占用16字节,所以分区表只能定义4个分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硬盘一般最多只能分为4个主分区(这里说“一般”是对基本磁盘而言,而对于动态磁盘则无此限制,但大部分都在使用基本磁盘,可以暂不考虑)。

计算机开机后BIOS加电自检,一切正常后,找到第一个启动设备(一般就是硬盘),然后从这个启动设备的主引导扇区读取MBR。

MBR这段引导程序识别活动分区,引导操作系统。

二、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正如前面所讲,主分区是由主引导扇区中64字节的分区表所定义的,最多只能有4个。

但为了满足更多分区的需求,变产生了扩展分区。

形式上,如果拥有扩展分区,就必须牺牲一个主分区,而且最多有一个扩展分区,也就是说:主分区+扩展分区<=4 and 扩展分区<=1。

关于linux的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 主分区的区别

关于linux的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 主分区的区别

关于linux的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主分区的区别详细的我不知道,linux的这个东西和windows是一样的,规则一样的。

我只知道规则,会运用罢了。

一个硬盘只能有4个主分区,扩展分区要占用一个。

不过4个主分区太少了,而且主分区不能再分,所以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就出世了。

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分成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没有数量限制,想分几个就分几个。

linux系统可以全部安装在逻辑分区,这一点比windowsxp好,那个windowsxp 必须把c盘安装在主分区,还要激活,linux系统就不需要。

硬盘可以这样分区:3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里面分n个逻辑分区)我硬盘上的主分区都给windowsxp,linux安装在逻辑分区里。

这些东西是我嘴里吐出来的,不是复制粘贴,请不要把积分给只会复制粘贴的人。

主分区最多四个,分别是Partition number (1-4);如果分区较多,那么在创建了3个主分区后,第四个就自动创建为扩展分区:之后可以在逻辑分区中,根据需要创建很多逻辑分区了,用于不同的应用:文件系统、裸设备等。

记得刚开始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了解过一些Linux磁盘分区的知识,可是随时光流逝,一段时间不用,基本全忘记了,依稀记得好像曾经知道有这么回事。

人的记忆力就是这样,所以一旦选择了一个行业,最好不要轻易转行,因为很多知识需要不断的重复才能真正的掌握,而一个行业又需要很多真正掌握的知识,有人称这是积累的过程。

不管怎么说,不论哪个行业都不是熬几个通宵就搞定的。

而你的积累也就变成想转此行别人的壁垒,你积累的越多,壁垒也就越高。

所以一旦选择,就要一直走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曙光,因为有很多人在路上半途而废。

我坚信这一点。

言归正传,在安装CentOS5.3的过程中,会遇到磁盘分区的界面,下拉式菜单中有4个选项,这时你不要选择默认,打开下拉式菜单,选择最后一项(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建立自定义的分割模式)。

Linux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区别

Linux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区别

Linux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区别在Linux系统下(其他操作系统也有类似的规定),磁盘的分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等等。

Linux系统管理员在部署系统时,必须要对这三个分区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否则的话会浪费宝贵的硬盘空间。

通常情况下,一个硬盘中最多能够分割四个主分区。

因为硬盘中分区表的大小只有64Bytes,而分割一个分区就需要利用16Bytes空间来存储这个分区的相关信息。

由于这个分区表大小的限制,硬盘之能够分给为四个主分区。

如果此时一块硬盘有120个G,而管理员划分了4个主分区,每个主分区的空间为20个G。

那么总共才用去了80G的空间。

这块硬盘剩余的40G空间就将无法使用。

这显然浪费了硬盘的空间。

为了突破这最多四个主分区的限制,Linux系统引入了扩展分区的概念。

即管理员可以把其中一个主分区设置为扩展分区(注意只能够使用一个扩展分区)来进行扩充。

而在扩充分区下,又可以建立多个逻辑分区。

也就是说,扩展分区是无法直接使用的,必须在细分成逻辑分区才可以用来存储数据。

通常情况下,逻辑分区的起始位置及结束位置记录在每个逻辑分区的第一个扇区,这也叫做扩展分区表。

在扩展分区下,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多个逻辑分区,将一个扩展分区划割成多个区域来使用。

所以在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帮助下,一块硬盘可以被划分为六个、七个甚至更多的分区。

有时候由于磁盘限额的需要,要给不同的用户或者应用对应不同的分区。

用户主目录的规划,这也需要用到一个独立的分区。

故系统管理员需要在部署系统之前,先考虑一下系统到底有分几个区合适。

故硬盘分区空间该如何规划,这是系统管理员在部署Linux系统之前需要回答的问题。

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有什么区别

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有什么区别

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有什么区别一、什么是分区?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

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

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之前,首先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然后才能使用硬盘保存各种信息。

许多人都会认为既然是分区就一定要把硬盘划分成好几个部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只创建一个分区使用全部或部分的硬盘空间。

不过,不论我们划分了多少个分区,也不论使用的是SCSI硬盘还是IDE硬盘,都必须把硬盘的主分区设定为活动分区,这样才能够通过硬盘启动系统。

二、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DOS和FAT文件系统最初都被设计成可以支持在一块硬盘上最多建立24个分区,分别使用从C到Z 24个驱动器盘符。

但是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最多只能包含4个分区记录,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DOS的分区命令FDISK允许用户创建一个扩展分区,并且在扩展分区内在建立最多23个逻辑分区,其中的每个分区都单独分配一个盘符,可以被计算机作为独立的物理设备使用。

关于逻辑分区的信息都被保存在扩展分区内,而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信息被保存在硬盘的MBR内。

这也就是说无论硬盘有多少个分区,其主启动记录中只包含主分区(也就是启动分区)和扩展分区两个分区的信息硬盘分区方式我们平时说到的分区概念,不外乎三种: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 磁盘。

在主分区中,不允许再建立其它逻辑磁盘。

扩展分区的概念则比较复杂,也是造成分区和逻辑磁盘混淆的主要原因。

由于硬盘仅仅为分区表保留了6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个字节,故主引导扇区中总计可以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

硬盘分区的相关概念(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MBR,DBR)

硬盘分区的相关概念(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MBR,DBR)

硬盘分区的相关概念(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MBR,DBR)简介:指定⽂件系统格式前需要分区,分区概念,对理解操作系统启动很有必要,分区是硬盘被系统使⽤的前置条件。

记录并且归纳了⼀下,可能存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些概念的混淆,欢迎指正1,系统启动过程简介BIOS在知道了哪些硬件基本信息后开始读硬盘,⾸先读取MBR(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然后从MBR中了解操作的位置从⽽加载操作系统。

⽽这个MBR的内容是在分区操作的时候确定的。

MBR的在硬盘的位置和格式是固定的(即硬盘上第0磁道的第⼀个扇区)。

补充内容:硬盘⾸扇区:即主引导扇区主引导扇区:每块硬盘(不是每个分区)都只有⼀个主引导扇区,即该硬盘0号柱⾯,0号磁头的第⼀个扇区,⼤⼩为512字节。

主引导扇区包含的MBR(硬盘主引导记MBR占446bytes)、DPT(分区表DP占64bytes)、MN(硬盘有效标志Magic Numbe占2byte。

AA和55被称为幻数(Magic Number),BOIS读取MBR的时候总是检查最后是不是有这两个幻数,如果没有就被认为是⼀个没有被分区的硬盘),这3个区域是操作系统⽆关的,在每块硬盘上都存在;MBR是⼀段可执⾏程序,由各个操作系统写⼊不同的代码。

MBR的存储空间限制为446字节,MBR所做的唯⼀的事情就是装载第⼆引导装载程序。

Windows产⽣的MBR装载运⾏PBR;GRUB产⽣的MBR装载运⾏grldrMBR:它是⼀段程序,长度为446字节,作⽤是加载bootloader的。

主引导扇区2,为什么要分区2.1,对数据隔离,⽅便格式化和数据安全主要⽅⾯:系统需要重装⾸先系统分区需要进⾏格式化,所在分区数据需要提前处理次要⽅⾯:读取越频繁,磁盘越容易受损,把读写频繁的⽬录挂载到⼀个单独的分区关于Linux分区,⽐较赞成单独分区的列出来(按优先级排列):1.根⽬录(/),必须挂载到分区!2.家⽬录(/home):⾮常建议挂载的单独分区!3./SWAP(交换分区/虚拟内存):根据本机内存决定若本机实体内存较⼤,⽽且系统应⽤环境对内存需求不⾼(如本机内存有4G,⽽只是⽤于⽇常练习),可以不需要该分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盘分区有三种,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可以有一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也可以只有一个主分区没有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可以若干。

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他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正常分的话就是C驱。

分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扩展分区,也可以不全分,那剩的部分就浪费了。

但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

他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硬盘的容量=主分区的容量+扩展分区的容量
扩展分区的容量=各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之和
主分区也可成为“引导分区”,会被操作系统和主板认定为这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

所以C盘永远都是排在所有磁盘分区的第一的位置上。

除去主分区所占用的容量以外,剩下的容量被认定为扩展分区。

通俗的讲就是主分区是硬盘的主人,而扩展分区是这个硬盘上的仆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为主从关系。

扩展分区如果不再进行分区了,那么扩展分区就是逻辑分区了。

如果
还需要进行分区操作的话,则所谓的逻辑分区只能从扩展分区上操作。

就相当于在仆人中(扩展分区上)进行细分类,分成接电话的(D 盘)、扫地的(E盘)、做饭的(F盘)等等。

所以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关系相当于再分类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