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网络安全调查报告

网络安全调查报告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本报告对当前网络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网络攻击类型、安全意识教育、技术防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水平。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确保用户数据和个人隐私的安全,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来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网络安全状况的调查,为改进网络安全环境提供有效建议。
一、网络安全现状1.1 网络攻击类型网络攻击类型繁多,包括计算机病毒、勒索软件、DDoS攻击等。
其中,计算机病毒是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其通过植入恶意代码危害用户的个人电脑系统和数据安全。
1.2 安全意识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对于防范网络攻击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很多用户缺乏足够的网络安全意识,轻信虚假信息、频繁使用弱密码等不安全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
1.3 技术防护采取必要的技术防护措施是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这包括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安装杀毒软件、配置防火墙等,以减少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二、调查分析2.1 调查对象本调查对象为200名互联网用户和20名网络安全领域专家。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收集了广泛的网络安全信息和意见。
2.2 调查结果在样本中发现,仅有30%的用户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60%的用户没有安装杀毒软件,80%的用户使用弱密码。
此外,调查显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仍然薄弱,大部分用户对于网络攻击类型和应对措施知之甚少。
2.3 分析原因网络攻击类型不断演变,用户缺乏更新安全知识的能力导致防护能力不足。
另外,用户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忽视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三、建议与对策3.1 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是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
通过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制作宣传海报等方式,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认识,并鼓励用户主动了解和学习网络攻击类型及应对措施。
网络安全情况调查报告

网络安全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方法为了了解当前网络安全的情况,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和分析关于网络安全的数据,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向1000名网络用户发送了关于网络安全的问题,并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结果分析1.网络安全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用户对网络安全问题存在一定的意识,77%的受访者表示重视个人隐私保护,并会定期更换密码。
然而,仍有2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安全并不重要,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意识不足。
2.密码使用情况调查显示,35%的用户在密码设置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或者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的密码。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用户账户被黑客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
3.隐私保护在隐私保护方面,54%的受访者表示会定期检查和删除个人和隐私信息,而46%的受访者则不会关注隐私保护问题。
这意味着有一部分用户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不够重视,可能会面临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
4.病毒和恶意软件调查显示,82%的用户安装了杀毒软件以及防火墙,并定期更新软件和数据库。
然而,仍有18%的用户未安装杀毒软件,或者未及时更新软件和数据库,使得自己的电脑容易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5.垃圾邮件调查显示,71%的用户收到了大量的垃圾邮件,并表示经常删除或标记这些邮件。
而29%的用户则直接删除而不进行标记。
这意味着个别用户对垃圾邮件的处理方式不正确,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建议和措施1.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增加用户对网络安全的意识。
用户应该重视网络安全,加强对个人信息、密码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网络运营商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服务。
2.加强密码管理用户应合理设置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不同网站使用不同的密码,以减少黑客攻击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此外,可以使用密码管理工具来帮助加强密码的管理和保护。
3.提高隐私保护意识用户应定期检查和删除个人信息,避免信息被滥用。
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迅猛,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
然而,互联网络的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包括网络安全、网络监管以及网络自由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我们来看互联网络的普及率。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络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亿人,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一数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发展。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互联网络的普及率仍然相对较低,仅为58.5%。
这意味着仍有大量的人口没有接触到互联网,尤其是农村地区和老年人群体。
其次,网络安全一直是互联网络发展的重要议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网络安全,包括建立了庞大的网络安全队伍、制定了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加强了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网络攻击、个人信息泄露以及网络诈骗等问题时有发生。
同时,网络监管也成为一个敏感话题。
一方面,网络监管可以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和秩序,但另一方面,过度的网络监管可能会限制言论自由和信息流通。
第三,中国互联网络的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互联网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公司成为全球知名企业,他们通过提供各种在线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
同时,中国的创业环境也吸引了大量的初创企业,他们通过互联网络开展业务,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然而,中国互联网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网络空间的分割和封锁。
中国政府通过“防火长城”等技术手段,对一些境外网站和应用进行封锁,限制了中国用户访问国际互联网的自由。
这种封锁不仅影响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权益,也对国际交流和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其次是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虚假信息和谣言在网络上泛滥成灾,给用户带来了困扰和误导。
这也对互联网络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然而,尽管面临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2010年我国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

friv sg t nada ayi ti y a, ihhsi otn g ic c nuetescrt eeo met f iee o et ai n ls s erwhc a n i o n sh mp r t inf a et e sr eui dv lp n n s a s in o h y o Ch
一
张健 一 ,舒 心 , 刘威 ,杜 振 华 ,
2 南开大学信 息技 术科 学学 院,天津 3 0 7 ; . 0 0 1
(. 1 国家计算机 病毒应 急处理 中心 ,天津 305 ; 047
3 天 津市公安局 公共信 息 网络安 全监察 总队 , 津 3 0 2 . 天 0 0 0)
mo ieitr c. bl n e t a
Ke ywor s viu ; o ietr ia;e de i iuain; u v y d : r s m b l e m n l pi m cst to s r e
1我 国计算机 和移 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活动简 介
为掌握我 国信息网络 安全和计算机 病毒疫情现状 和发 展变化趋势, 自 2 0 年 4 从 01 月,公安部首次 主办了我国计 算机病毒疫 情 网上调查 工作 以来 ,至 2 1 已经 是第 十次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活动从 2 1 00年 0 0年 1 月 2 1 O日至 l 2 2月 O日,由公安 部网络安全 保 卫局 主办,各 省区市公 安厅、局 网络 安全保 卫部门、国家计 算机病 毒应急处理 中心、国家反计算机入侵 和防病毒研 究 中心以 及新浪 网站 承办,国内主要计算 机病毒 防治厂商提供 技术支持 ,重点调查 我国互联 网接入服 务单位 、互联 网数据 中心、大型互 联网站 、重 点联 网单位 、计 算机 、移动终端用 户 2 1 以来发生 网络安全 事件 状况以及感染 计算机病毒状 况。特别是,针对我 00年 国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用户数量增长迅 速,面临 的安全风 险逐 步增 加的形势 ,公安部首次将移动终端 的安 全情况纳入调查范围。
网络安全事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班级:计算机网络101班姓名:***学号:JS***********指导老师:***一、网络安全诚信问题严峻手机终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商务类应用的快速发展,许多不法分子纷纷将牟利黑手伸向互联网,导致近年来网络安全威胁和诚信危机事件频发。
据《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2011年我国被境外控制的计算机IP地址达100多万个;被黑客篡改的网站达4.2万个;被“飞客”蠕虫网络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每月达1,800万台,约占全球感染主机数量的30%。
而据公安部提供的情况,近5年来,我国互联网上传播的病毒数量平均每年增长80%以上,互联网上平均每10台计算机中有8台受到黑客控制,公安机关受理的黑客攻击破坏活动相关案件平均每年增长110%。
由此可见,网络安全环境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障碍。
其中,在是否发生网络安全事件问题上,发生过1次的占总数的19.5%,2次的占13%,3次以上的占19.3%。
图表1 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次数从发生安全事件的类型分析,遭受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破坏的情况最为突出,占安全事件总数的35.6%,其次是网页遭篡改,占19.6%垃圾邮件,占36%,拒绝服务、端口扫描和篡改网页等网络攻击情况也比较突出,共占到总数的43%。
图表2 导致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可能原因二、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一)我国计算机用户病毒感染情况今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74%,继续呈下降趋势;多次感染病毒的比率为52%,比去年减少9%。
这说明我国计算机用户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增强。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全国没有出现网络大范围感染的病毒疫情,比较突出的情况是,今年5、6月份,出现了“敲诈者”木马等盗取网上用户密码的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制造、传播者利用病毒盗取QQ帐号、网络游戏帐号和网络游戏装备,网上贩卖计算机病毒,非法牟利的活动增多。
(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损失情况今年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病毒发作造成损失的比例为62%。
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二章 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3
一、网民规模 .................................................................................................................................... 13 (一)总体网民规模 .................................................................................................................... 13 (二)宽带网民规模 .................................................................................................................... 14 (三)手机网民规模 .................................................................................................................... 15 (四)分省网民规模 .................................................................................................................... 16 二、接入方式 .................................................................................................................................... 17 (一)上网设备............................................................................................................................ 17 (二)上网地点............................................................................................................................ 18 (三)上网时间............................................................................................................................ 18 三、网民属性 .................................................................................................................................... 19 (一)性别结构............................................................................................................................ 19 (二)年龄结构............................................................................................................................ 19 (三)学历结构............................................................................................................................ 20 (四)职业结构............................................................................................................................ 20 (五)收入结构............................................................................................................................ 21 (六)城乡结构............................................................................................................................ 22
网络安全的调查报告7篇

网络安全的调查报告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网络安全的调查报告7篇调查报告应该尊重信息的保密性和隐私,确保不泄露敏感信息,调查报告能够提供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网络安全的调查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分析报告

年增 长了 66个百分点。调 查表 明制造、 . 传播病 毒趋利性不断加 强,结合定向攻 击和 网络欺诈手段 ,网络 盗窃等违法犯 罪活动的危害性将进 一步增强 。
2 .6 3 %和 2 . %。用户使用 的安全产 6 21 6 品中,手 机 防病毒 软件 的使 用率 最高, 达 3 .3 5 %,其次为来 电防火墙和短信 防 0 火墙,分别占总数 的 2 . 和 1. %。 7% 4 86 7
网站的使用率也比较高, 用户数增长迅速。
42移 动终端产 品安全状况 .
调查 显 示 ,感 染手 机病 毒 和恶 意
流氓软件 扣费是移动终端 遇到的主要安
33计算 机病毒 造成 的损失情 况 .
调查 结 果显 示 ,2 1 0 0年计 算 机 病
毒主要造 成密码、账号被盗 、受到远程
上 升 了 40 %。 .6
局域网和移动存 储介质 等途 径传播。调 查结 果 显示 ,2 1 病 毒通 过 电子 邮 00年
互联 网应 用 ,有 3 . % 的移动终端 使 98 5 用者感 染过病毒,移动终端 的安全 问题
不 容 忽视 。
件 、网络下载或浏 览、局域 网传播 的比 例有所上 升,而通 过移动存储介质传播
2) 年 1 (0 1 1月 1 0日至 1 2月 1 7日,公 安机 关 对 全 国各 省部 分政 府 网站 开展 了 网站远 程 安 全检 测 ,检测 对 象 为全
国 3 个 省 、市 、区 的政 府对 外服 务 网站 ,共计 78 1 33个 检 测 内容 涵盖 目前 黑客 攻 击最 常利 用的 网站 安全 漏 洞和 网 页挂 马情 况 调查 显示 ,3. % 的政府 网站 存在 网页安全 漏 洞 ,亟 需采 取措 施 消除安 全 隐患 ,加强安 全保 护 41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
疫情调查分析报告
一、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情况
今年6月,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举办了2010
年度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在国家
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
中心、新浪网等三家网站开设了在线调查栏目,各省区市公
安厅、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组织本地重要信息系统
管理和使用单位、互联网服务单位进行了网上调查。
调查内
容包括我国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发生网络安全事件、
计算机病毒疫情状况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信息网络使用单位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安全状况较去年有所改善。
按照行业划分,金融、证券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较完善。
调查表明,一些单位信息安全事件处臵方法和手段单一,防范措施不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被调查单位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整体上仍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要求。
调查表明,我国计算机病毒本土化制作、传播的趋势更加明显。
二、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一)信息网络使用情况
今年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3824份,比2009年增加15%。
被调查单位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单位(25%)、政府部门(22%)、教育科研(10%)和金融证券(6%)等。
其中,信息网络接入互联网的达85%,比去年增加6%。
互联网信息服务(42%)成为除办公应用(59%)外最广泛的网络用途。
今年,Win7(81%)代替Winxp/Winvista(55%)成为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比去年增加15%,而Winxp/Winvista比去年减少了18%。
(二)网络安全事件情况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54%的被调查单位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比去年上升5%;其中发生过3次以上的占22%,比去年上升7%。
感染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仍然是最突出的网络安全情况,占发生安全事件总数的84%;“遭到端口扫描或网络攻击”(36%)和“垃圾邮件”(35%)次之。
金融证券行业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最低,商业贸易、制造业、广电和新闻、教育科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行业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较高。
在发生的安全事件中,攻击或传播源来自外部的占50%,比去年下降7%;内外部均有的占34.5%,比去年上升10.5%。
发现安全事件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系统)管理员通过技术监
测发现,占54%;其次是通过安全产品报警发现,占46%;事后分析发现的占35%。
未修补或防范软件漏洞仍然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73%)。
(三)网络安全管理情况
调查显示,83%的被调查单位设立了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1%的单位建立了安全组织。
44%的被调查单位采购了信息安全服务,主要采购的服务有系统维护(79%)、安全检测(60%),其次是容灾备份与恢复(39%)、应急响应(31%)、信息安全咨询(25%)。
在采取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方面,68%的单位进行存储备份,67%进行口令加密和访问控制,56%制定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这些情况表明,网络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不断增强并切实采取了措施。
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是使用最多的网络安全产品,近八成的被调查单位使用了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
防火墙产品中,73%的是国内产品;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中,79%的是国内产品。
三、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
(一)我国计算机用户病毒感染情况
今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74%,继续呈下降趋势;多次感染病毒的比率为52%,比去年减少9%。
这说明我国计算机用
户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增强。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全国没有出现网络大范围感染的病毒疫情,比较突出的情况是,今年5、6月份,出现了“敲诈者”木马等盗取网上用户密码的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制造、传播者利用病毒盗取QQ帐号、网络游戏帐号和网络游戏装备,网上贩卖计算机病毒,非法牟利的活动增多。
(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损失情况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病毒发作造成损失的比例为62%。
浏览器配臵被修改、数据受损或丢失、系统使用受限、网络无法使用、密码被盗是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主要破坏后果。
(三)我国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网络浏览或下载仍是感染计算机病毒最多的途径。
通过优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病毒的比率明显增加。
这是由于优盘应用日益广泛,优盘支持程序自动运行,计算机病毒通过Autorun.inf文件自动调用运行病毒程序,从而感染用户计算机系统。
因此,对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有待加强。
(四)我国最流行的十种计算机病毒
通过对用户上报的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查杀日志文件分
析发现,“木马代理”和“下载助手”是传播最广的两种计算机病毒。
这两种计算机病毒可以从指定的网址自动下载木马或恶意代码,运行后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发送到指定的信箱或网页。
“传奇木马”和“QQ木马”能够窃取用户的游戏帐号和密码。
“灰鸽子”和“德芙”具有后门功能。
SDbot病毒使计算机系统一旦感染后就会成为“僵尸”计算机,受黑客的远程控制。
“爱之门”病毒主要通过邮件和系统漏洞传播。
StartPage 会导致浏览器自动访问指定的或含有恶意代码的网站。
当前我国网络流行病毒的本土化趋势更加明显,很多病毒主要是针对国内一些应用程序专门制作的。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建议信息网络联网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技术保护措施,加强用户信息安全防范宣传。